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传动创意组合综合实验

机械传动创意组合综合实验

机械传动创意组合综合实验
机械传动创意组合综合实验

机械传动创意组合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认识组成机械系统常用的零部件及安装方式。

2、根据传动系统的形式设计不同传动比、不同传动路径的传动系统方案,并对系统方案进行评价。

3、组合装配机械系统。

4、利用检测系统检测实际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和机械系统效率。

5、对机械系统输入、输出的传动速度变化及系统效率变化进行分析。

6、对机械零部件进行精度测量。

二、实验原理

1、机械系统的组成:

机械系统主要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执行部分三部分组成。

现代机械系统除了包括上述三部分外,常带有控制-操纵单元和辅助单元。实验台提供了电机转速控制、负载控制部分及系统参数检测部分。

2、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可分四个阶段

A 可行性研究通过调研,确立任务要求,提出功能性主要设计参数,作

成本和效益的估算,提出可行性设计方案。

B 方案设计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确立设计目标,通过选择相应的传动

部件,组装传动系统。

C 技术设计按设计方案的目标,完成总体设计及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D 改进设计根据加工制造、样机试验、技术检测产品检定分析和市场

反馈等环节对产品做设计修改。完善设计中的不足。

3 、机械传动系统的结构及性能认识:

动力部分:直流电机

传动部分:①离合器②联轴器③减速器④带传动⑤链传动

执行部分:制动器(负载)

4、系统方案的评价准则:

评价准则的建立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1)技术评价对设计方案实现规定功能技术先进性可能性的评价,包括设计原理、技术参数、关键问题、成功率和应用效益的估计等。技术评价应以提出的方案能否实现规定的功能为中心目标,其中主要有保证功能实现程度(产品的性能、质量、寿命等)、可靠性、安全保证程度、操纵方便程度,以及安全系统的协调性等等。

(2)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指设计方案的实施费用与可能取得的效益的比较,最后表现为产品寿命同期成本的降低程度。进行经济评价时,首先应该估算出各方案的成本,然后进行比较。进行经济评价前,应该明确下列因素:企业经营因素、技术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因素、时间因素等等。

(3)社会评价社会评价是指对新产品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的评价,其中主要有推动技术进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削减环境污染、改善生态平衡、增进社会福利、保证安全防火、有助于身心健康等等。

三、实验内容

(一)机械系统组合搭接

按下列提供的传动方案或自已设计的方案进行机械系统组合搭接:

1、驱动源→带传动→电磁离合器→圆柱齿轮减速器→联轴器(弹性柱销、挠

性爪型、滚子链)→链传动→负载装置

2、驱动源→带传动→电磁离合器→摆线针轮减速器→联轴器(弹性柱销、挠

性爪型、滚子链)→链传动→负载装置

3、驱动源→带传动→电磁离合器→蜗轮减速器→联轴器(弹性柱销、挠性爪

型、滚子链)→链传动→负载装置

4、驱动源→带传动→圆柱齿轮减速器→链传动→负载装置

5、驱动源→带传动→摆线针轮减速器→链传动→负载装置

6、驱动源→带传动→蜗轮减速器→链传动→负载装置

7、驱动源→带传动→飞轮调节→负载装置

8、驱动源→带传动→开式圆柱直齿轮减速器→链传动→负载装置

9、驱动源→带传动→开式圆柱斜齿轮减速器→链传动→负载装置

10、驱动源→带传动→开式蜗轮减速器→链传动→负载装置

11、驱动源→带传动→开式圆锥齿轮减速器→链传动→负载装置

(二)零部件精度测量

1、测量轴承外径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尺寸;

2、测量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尺寸;

3、测量圆柱齿轮减速器中心距;

4、测量减速器中心高;

5、测量减速器输出轴圆跳动;

四、实验设备及装配说明

实验设备:机械系统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台

实验台的机械结构:

从图片上可知,该实验台主要由底座(安装平台)、驱动源、模拟负载、离合器部件以及减速器、联轴器、传动带、链轮库等组成。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不同的机械传动系统。其布置形式可呈平面和空间两种形式。

其中底座(安装平台)、驱动源、模拟负载、离合器部件为整体结构。底座(安装平台)的滑槽可根据安装需要布置。减速器有蜗轮减速器、园柱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等三种。联轴器有弹性柱销联轴器、挠性爪型联轴器、滚子链联轴器、双叉铰链联轴器(双万向联轴器)、单叉铰链联轴器(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等五种。其布置形式可呈平面和空间两种形式。

1、底座(安装平台)的组成:

图一、安装平台的结构

1、水平安装板

2、垂直安装板

3、加强支撑

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8×20

5、滑槽螺母

6、滑槽

该底座(安装平台)主要由水平安装板(1)、垂直安装板(2)、滑槽(6)、滑槽螺母(5)等组成。其作用是固定安装驱动源、模拟负载、中间传动链中的有关零部件等,滑槽螺母(5)可在滑槽(6)内移动,滑槽(6)可根据组合的来要求确定相应长度的滑槽,并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8×20(4)固定在水平安装板(1) 的相应位置上。

2、驱动源的组成:

1、测力传感器

2、电机固定板

3、左支撑座

4、连接轴

5、轴承

6、固定法兰

7、直流电机8、测力压头9、右支撑座10、接头11、传感器座12、光栅角位移传感器

驱动源主要由固定在电机固定板(2)的测力传感器(1)、左支撑座(3)、右支撑座(9),直流电机(7)通过固定其上的固定法兰(6)经过轴承(5)分别与左支撑座(3)、右支撑座(9)连接,直流电机(7)壳体可绕其轴线摆动,连接轴(4)、接头(10)通过键分别与直流电机(7)的左右轴伸联接, 连接轴(4)可根据安装要求装配联轴器、链轮、带轮等,光栅角位移传感器(12)固定在传感器座(11)上并与接头(10)联接。

其功能为:当直流电机(7)得电后,将带动固定在其左右轴伸上的连接轴(4)、接头(10)旋转,通过光栅角位移传感器(12)可检测出电机的实时转速。通过联接在电机外壳的测力压头(8)作用于测力传感器(1),通过测力传感器(1)可检测出电驱的反作用力,该值与力臂的乘积即为反力矩,根据平衡原理可得出电机的实时转矩。电机的转向应为测力压头(8)紧压测力传感器(1)为准。

3、离合器部件的组成:

图三、离合器部件

1、离合器固定板

2、轴承座

3、传动轴

4、轴承

5、电刷

6、牙嵌式电磁离合器

7、皮带轮

8、轴承A

9、螺钉

离合器部件由离合器固定板(1)、两个轴承座(2)、传动轴(3)、牙嵌式电磁

离合器(6)、皮带轮(7)等零部件通过相应的方式联接而成。其功能为在传动中起离、合作用。当电刷(5)得电后牙嵌式电磁离合器(6)的定圈电磁力将定圈吸合使其端面的牙嵌相互啮合,当皮带轮(7)

旋转时通过牙嵌啮合或者脱开,从而带动传动轴(3)的运动或者静止。传动轴(3)的两端可根据传动需要装配带轮、链轮、联轴器等零部件。更换皮带的方法:拧松固定两个轴承座(2)上的螺钉9放入所需的皮带再拧紧螺钉,此时用手转动传动轴(3)应灵活自如否则需重新调整。

※特别提示: 1、接合时最高转速:50rpm 。2、电刷磨损要更换。

4、模拟负载(磁粉制动器)的组成:

磁粉制动器是利用电磁效应

下的磁粉来传递转矩的,具有激磁

电流和传递转矩基成线性关系、响

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无冲击、无

振动、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是

一种多用途性能优越的自动控制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中机械的加载、制动以及卷绕系统中收卷和放卷的张力控制。

磁粉制动器是以磁粉(软磁材料)为介质传递转矩的一种电磁制动器。它能在同步、滑差状态下工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均为软磁材料)间的工作间隙中填充磁粉,当电流通过激磁线圈时,产生垂直于工作间隙的磁通,使磁粉聚集而形成磁粉链。在电磁效应作用下使主动转子产生制动力矩,当激磁电流消失时,磁粉处于自由松散状态,制动力矩消失。

5、联轴器的类型及结构

本实验台采用了弹性柱销联轴器、挠性爪型联轴器、滚子链联轴器、单叉铰链联轴器(十字轴万向联轴器)、双叉铰链联轴器(双万向联轴器)等四类五种联轴器。

5.3滚子链联轴器的结构:(见图七)

5.4单叉铰链联轴器的结构:(见图八)

5.5双叉铰链联轴器的结构:(见图九)

6、过渡接的使用方法:(见图十)

说明:a、φ=φ28、φ18、φ14、φ12、φ10 根据不同轴伸选取尺寸的过渡节(2)

b、被联接件(1)可以是带轮、链轮、联轴器等

c、螺钉(3)应根据被联接件(1)的厚度选取合适长度,以不超出端面为宜。

B有0.2、0.5、1.5、2.5、5、10、13.5、20、40等九种。其中0.2、0.5主要用于补偿系统组合中的积累误差。

组合装配说明:

基本步骤:根据所提供的组合型式安装尺寸图在图一中的水平安装(1)

上确定相应的螺孔,根据组合型式图中所示确定滑槽的长度和滑槽螺母的数量并固定滑槽。

基本组合型式的装配说明:(见图十二)

1.1、根据基本步骤的要求确定长度L=682滑槽四件,其中装模拟负载的两根滑槽中各放入五件滑槽螺母,其余两根各放入四件滑槽螺母并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8×20固定。

1.2、按图十三(减速器底板)所示选定该零件(2件),将圆柱齿轮减速器、图十一所示δ=

2.5(4件) 调整垫用M8×30的螺栓固定,并将小带轮(节圆直径d=φ80)或者链轮(Z=20)与图十五所示衬套(L=14) 或者(L=26)与输出轴联接。同时将摆线针轮减速器、图十一所示δ=5、10(各4件) 调整垫用M8×35的螺栓固定。

1.3、分别选定滚子链联轴器(图七)、弹性柱销联轴器(图五)、挠性爪型联轴器(图六)即图十二中的4、6、9件。

1.4、分别选定图十所示的过渡接其中φ分别为φ18(2件)、φ12、φ10、φ14、φ28按基本组合型式图中所士位置采用相应长度的内六角螺钉与联轴器相连。

1.5、将中间传动轴部件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6X16(4件)与中间传动轴部件底板固定。并将大带轮(节圆直径d=φ120)或者大链轮(Z=25)与衬套(L=14) 或者(L=26)与输入轴端(非轴承盖端)联接。

1.6、将以上组件按图十二所示的位置按要求将相应轴与联轴器上的过渡接联接并拧紧紧定螺钉。同时用相应长度的螺栓(钉)固定在滑槽。组合后按同轴、等高、平齐的要求检查安装是否正确。若中心高偏差过大则采用图十一所示调整垫(B=0.2、0.5)作适当的调整。

最后用手转动驱动源感觉灵活自如无卡滞现象后方可进行各种测试。

图十二、基本组合型式

1、水平安装板

2、滑槽

3、模拟负载

4、滚子链联轴器

5、摆线针轮减速器部件

6、弹性柱销联轴器

7、中间传动轴部件

8、驱动源

9、挠性爪型联轴器

10、园柱齿轮减速器部件11、带(链)传动

五、检测分析系统使用

实验台利用测力传感器,与光电测速传感器检测机械系统的输入及输出的转速和转矩,并通过数据采集箱进行采集处理,数据通过串口通讯输入至计算机,形成可视化的适时变化曲线。

其原理框图如下:

图十三 实验台检测系统框图

测速原理:本实验台采用光栅角位移传感器采集转速信号,其原理是利用光栅发出的脉冲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转速信号。转速=脉冲总数/采样时间。

测量转矩原理:如结构图,由于力矩使拉杆质点受力 ,采集系统采集测力传感器的信号,将其测量值乘以质点到转动中心的距离,即得到转矩值。以上计算均在计算机内自动完成。

数据控制面板图如下:

图 十四

1、电源开关

2、液晶显示屏

3、复位

4、上下键

5、左右键 6确定键

7、菜单键 8、停止 9、电流表 10、离合器开关

打开电源开关(1)后按菜单键(7)可进入图十五所示:

图十五

通过上下键选择所需的项目,然后按OK键(6)。选择1、设定电机转速可进入图十六所示:

图十六

通过图十六中数字区可输入电机转速级数(共80级=800r/min),设定好级数后按OK键(6),电机就可以转动了。

按菜单键(7)可返回图十五所示,通过上下键(4)选择2、设置励磁电流,按OK键(6)进入图十七所示:

图十七

通过图十四中数字区可输入励磁电流级数(共100级≈0.4A,一般最高加到70级≈0.2A),设定好级数后按OK键(6)加载。注:当装配方案中没有通过减速器,直接由联轴器联接的加载必须一级一级加载,不能开始就输入很大的级数,那样会由于负载电流过大导致电机停止。

负载加好后会回到图十五菜单,选择实验项目选择,可进入图十八所示:

图十八

选择1、传动效率测试进入图十九所示:

图十九

此时可显示实测的输入、输出转速;输入输出转矩;效率及速比。

此时按数字1键后可通过“上下键”调速;按数字2键后可通过“上下键”调节励磁电流大小;按数字3键可清零;按数字4键可恢复初始值。

返回“选择实验项目”选择“2、动态负载测试”进入图二十所示:

图二十

可显示曲线的波动情况,按数字键5可使曲线停止。

返回菜单界面选择“设定按键声音”可设有声音或无声音:

图二十一

传感器信号将由控制箱背面的接口输入,“输入转速”、“输出转速”接口

分别插电机上的光栅角位移传感器和负载上的光栅角位移传感器;“输入转

矩”、“输出转矩”分别插测电机的压力传感器和测磁粉制动器的压力传感器;

“串口通信”是与电脑连接的接口;“电机”接口是连接电机电源线的接口;“励

磁”接口是连接磁粉制动器电源线的接口;“220V~”接口是总电源线接口。

2、电磁离合器控制系统

机罩侧面有2根引线,一根220V电源线和一个自锁按纽开关。它提供了24V直流电源,可控制电磁离合器开合。

3、传感器的分类及原理:

a.应变式测力传感器

导体和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亦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电组应变效应。根据这种效应可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材料上,这样被测材料受到外力作用产生的应变就会传到应变片上,使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值的变化就可得知被测量的大小。应变式测力传感器正是根据这种原理来检测物体受力的大小。

b.光栅角位移传感器

光栅位移传感器是利用光栅和光电变换器来实现将位移量变换成电量,然后通过电量的测定再得到位移值。

4、软件结构及操作

软件平台它是数据处理、分析以及教学演示的平台,本软件以VB为开发平台,以串口通讯为原始数据来源。利用此平台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实时曲

线显示、采集,发送控制命令等。

配套软件:软件界面操作说明如下:

I、点击该可执行文件就会进入主界面

主界面包括五个菜单: 动态负载测试 ,效率测试、打开、系统原理和退出。

点击“退出”可以终止程序的运行。

点击“系统原理”可以了解实验原理。

点击“打开”可以打开以前所保存的文件。

点击“动态负载测试”、“效率测试”菜单分别可以进入相应的实测窗体。

点可进入以下界面:

1、实测窗体有“文件(F)”、“实验项目(P)”、“调速(D)”、“操作(O)”、“工具(T)”和“帮助(H)”菜单。

(1)“文件(F)”下有“新建、打开、保存、打印、退出”五个子菜单,它们分别有“新建一个文件、打开一个已保存文件和退出此测试界面的功能。(2)“实验项目(P)”有“动态负载测试”、“效率测试”,分别点击可以进入相应的实测窗体,通过它们来实现实测窗体之间的转换。

(3)“调速(D)”有“加速”、“减速”、“停机”、“自定义电机转速级数”菜单,分别具有让电机加速、减速、停止、自定义电机转速级数的功能。

自定义电机转速级数下图所示。

注:80级≈800r/min。

(4)“负载调节(L)”有“增加励磁电流”、“减小励磁电流”、“清零励磁电流”、

“自定义励磁电流级数”菜单,分别有让磁粉制动器增加励磁电流、减小励磁电流、清零励磁电流、自定义励磁电流的功能。自定义励磁电流级数下图所示。

注意:100级≈0.4A,一般不超过70级≈0.2A,在传动方案中如果没有减速器,不能用自定义励磁电流级数,应一级一级加。

(5)“操作(O)”下有“采集”、“停止采集”、“重建通讯连接”、“清零”、“恢复原始数据”菜单,分别有采集信号、停止采集信号、重新建立连接、清除初始值、恢复原始数据的功能。

(6)“工具(T)”下有“选项”子菜单、生成当前曲线EXCEL文件、生成全部曲线EXCEL文件,点击“选项”,可以通过选择“纵坐标缩放”、“转矩”、“转速”、“滤波系数”对实测窗体进行相关的设置。

(7)“实验分析(A)”下有“负载特性分析”和“系统机械特性分析”

①负载特性分析下图所示:

可自行设置数据分析范围、坐标调整。还可打印分析出来的曲线。

②系统机械特性分析下图所示:

可自行设置数据分析范围、坐标调整。还可打印分析出来的曲线。

2、在菜单栏的下面有工具栏,工具栏上有很多的快捷图标,只要把鼠标停留在快捷图标上,系统会自动提示它相应的功能。通过快捷图标可以实现菜单栏里的所有功能。

六、操作过程

1、根据需要和功能涉及机械传动系统。

如:a、静负载方案

b、动态负载方案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指导书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综合 实验指导书 目录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内容 (2)

三、实验设备介绍 (2) 1. 实验设备的总体布局 (2) 2. 实验台各部分的安装连线 (3) 3. 实验台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 (5) 四、实验台的使用与操作 (5) 五、测试软件介绍 (7) 1.数据操作面板 (8) 2.电机控制操作面板 (8) 3.下拉菜单 (9) 六、实验注意事项 (14) 附录1: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任务卡 (15) 附录2: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方案书 (16) 附录3: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报告 (16) 附录4:实验系统各模块展示 (17) 附录5:转矩转速传感器介绍 (25)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及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2.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和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

3.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装置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4.培养学生根据机械传动实验任务,进行自主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从附录1中选择3~4个实验任务,自主设计满足要求的机械传动系统,并参照 附录2写出实验方案书; 2.按照所设计传动系统的组成方案在综合实验台上搭接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系 统,并进行主电机转速一定载荷变化的性能测试及绘制性能参数曲线(转速曲线、 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 3.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传动系统设计方案。 三、实验设备介绍 1.实验设备的总体布局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由变频电机、联轴器、机械传动装置、加载装置(磁粉制动器)、转矩转速传感器和工控机等硬件模块及测试软件组成,如下图所示。变频电机、机械传动装置、加载装置(磁粉制动器)、转矩转速传感器之间用联轴器连接;两转矩转速传感器的信号线分别与安装在工控机主板上的两块转矩转速测试卡联接,两转矩转速传感器的信号由此传入工控机,系统性能参数的测量通过测试软件控制。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任务,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选用不同机械传动装置,在此实验台上进行各种不同传动系统的搭建、安装调试和传动系统的各种性能测试,并分析系统传动性能,完成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A2)实验报告 徐嘉宁 沈阳理工大学 2006.10

目录 一. 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1) 1.1. 实验目的 (1) 1.2. 实验机构造及测试原理 (1) 1.3. 实验步骤 (1) 1.4. 数据和曲线 (1) 二. 齿轮传动效率实验报告 (3) 2.1. 实验目的 (3) 2.2. 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3) 2.3. 实验步骤 (3) 2.4. 数据和曲线 (3) 2.5. 思考题 (4) 三. HS-A型液体动压轴承实验报告 (5) 3.1. 实验目的 (5) 3.2. 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5) 3.3. 实验步骤 (5) 3.4. 数据和曲线 (5) 四. JDI-A型创意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8) 4.1. 实验目的 (8) 4.2. 实验内容 (8) 4.3. 实验结果 (8) 五. JDI—A型创意组合式轴系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10) 5.1. 实验目的 (10) 5.2. 实验内容 (10) 5.3. 实验结果 (10) 六. JCY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 (12) 6.1. 实验目的 (12) 6.2. 实验内容 (12) 6.3. 实验步骤 (12) 6.4. 实验结果 (12)

一.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1.1.实验目的 1.2.实验机构造及测试原理 1.3.实验步骤 1.4.数据和曲线

二.齿轮传动效率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2.1.实验目的 2.2.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2.3.实验步骤 2.4.数据和曲线

机械设计试验报告2(附答案)

实验二、机械设计课程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减速器名称班级日期 同组实验者姓名

回答下列问题 减速器拆装步骤及各步骤中应考虑的问题 一、观察外形及外部结构 1.起吊装置,定位销、起盖螺钉、油标、油塞各起什么作用?布置在什么位置? 答: 定位销:为安装方便,箱座和箱盖用圆锥定位销定位并用螺栓连接固紧 起盖螺钉:为了便于揭开箱盖,常在箱盖凸缘上装有起盖螺钉 起吊装置:为了便于吊运,在箱体上设置有起吊装置箱盖上的起吊孔用于提升箱盖箱座上的吊钩用于提升整个减速器 油标:为了便于检查箱内油面高低,箱座上设有油标 油塞:拔下即可注油,拧上是为了防止杂质进入该油箱,常在箱体顶部位置设置油塞 2.箱体、箱盖上为什么要设计筋板?筋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布置? 答: 原因:为保证壳体的强度、刚度,减小壳体的厚度。 作用:增大减速机壳体刚度。 布置:一般是在两轴安装轴承的上下对称位置分别布置较好。 3.轴承座两侧联接螺栓应如何布置,支承螺栓的凸台高度及空间尺寸应如何确定? 答: 轴承旁凸台高度h 由低速级轴承座外径确定,以便于扳手操作为准。取50mm 轴承旁连接螺栓的距离S 以Md1螺栓和Md3螺钉互不干涉为准尽量靠近一般取S=D。 4.铸造成型的箱体最小壁厚是多少?如何减轻其重量及表面加工面积? 答: 大约10mm左右。减轻重量主要是减少厚度,做加强筋来满足。 5.箱盖上为什么要设置铭牌?其目的是什么?铭牌中有什么内容? 答: 为了显示型号,基本参数,外国的产品还包含序列号,给厂家提供序列号,可以查到出厂时的所有参数,方便使用维护,比如用了几年,你要买备件或备机,提供名牌信息。 二、拆卸观察孔盖 1.观察孔起什么作用?应布置在什么位置及设计多大才是适宜的? 答: 为了检查齿轮与齿轮(或涡轮与蜗杆)的啮合情况、润滑状况、接触斑点、齿侧间隙、齿轮损坏情况,并向减速器箱体内注入润滑油。 应设置在箱盖顶部的适当位置:孔的尺寸大小以便于观察传动件啮合的位置为宜,并允许手伸入箱体内检查齿面磨损情况。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 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 1、机械部分 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 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 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1T 、2T 相等。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前言 一、实验课目的 本课程实验课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来测定一些机械参数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因此,实验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后分析试验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实验课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实验前要进行检查和提问,如发现有不合格者,提出批评,甚至停止实验的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 1.预习好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搞懂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进行的步骤及主要事项,做到心中有底。 2.准备好实验指导书中规定自带的工具、纸张。 3.准备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应记录些什么数据自拟。 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1.验前必须了解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性能、操作规程及使用须知,否则不得操作。 2.严格按照规定,精心操作设备、仪器。 3.实验室内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与仪器,一律不得乱动。 4.在实验室严守纪律,不得高声谈笑,保持室内整洁。 5.实验完毕后,用过设备、仪器放回原处,并整理清洁、经教师同意后才得离开。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所有数据、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一定结论与看法的书面文件。学生在实验后必须按照要求,整理并分析处理所的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为了写好实验报告,提出以下几点: 1.实验结果记录应经实验指导教师过目签字,并随实验报告一起交上。 2.报告中的结果分析及讨论应力求具体,应针对试验具体情况,防止不切实际的空谈。 3.实验报告要求每人一份。 4.实验报告应在实验完毕后一星期内,由班委汇集交老师。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2018年9月10日

机械传动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验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 实验指导书 2012-10-10 机械工程学院 实践技能及培训中心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设备介绍 (1) 三、实验任务 (3) 四、实验台的使用与操作 (3) 1.实验台各部分的安装连线 (4) 2.实验前的准备及实验操作 (4) 五、实验步骤 (5) 六、测试软件介绍 (6) 1.界面总览 (6) 2.数据操作面板 (6) 3.电机控制操作面板 (6) 4.下拉菜单 (7) 附录1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实验系统各模块展示 (17) 附录3转矩转速传感器介绍 (18) 附录4实验注意事项 (26)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并利用机械 传动综合实验台对机械传动系统组成方案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组成方案的特点; 2. 通过实验掌握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 新方法。 3. 测试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 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设备介绍 1 实验台系统组成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由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几个模块组成,另外还有实验软件支持。系统性能参数的测量通过测试软件控制,安装在工控机主板上的两块转矩转速测试卡和转矩转速传感器联接,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机械传动测试系统组成示意图 变频电机 ZJ 扭矩传感器 被试传 动机构 ZJ 扭矩传感器 负载 工控机 转速调节 负载调节 扭矩测量卡 扭矩测量卡 D/A 转换卡

实验9 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分析(2)重庆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9 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分析 9.1实验目的 传动系统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器的性能。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主要由传动功率、转矩、转速、传动效率、振动噪声和寿命等性能参数来描述。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如下: 1. 掌握转速、转矩、传动功率和传动效率等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实验台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3.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4.通过机械传动系统的拼装,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工作能力。 9.2实验测试对象 可为各种传动装置,包括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蜗轮减速器、同步带传动、V 带传动、链传动等。 9.3测试原理 机械传动中,输入功率应等于输出功率与机械内部损耗功率之和。即: f o i P P P += (9-1) 式中:i P ——输入功率;o P ——输出功率;f P ——机械内部所消耗功率。则机械效率η为: i o P P = η (9-2) 由力学知识可知,对于机械传动若设其传动力矩为M ,角速度为ω,则对应的功率为: M n M n M P 30 602ππω== = (9-3) 式中:n ——传动机械的转速(r/min ) 所以,传动效率η可表述为: i i o o n M n M = η (9-4)

式中: M i , M o ——分别为传动机械输入、输出转矩 n i ,n o ——分别为传动机械输入、输出转速 因此,若能利用仪器测出被测试对象的输入转矩和转速,以及其输出转矩和转速,就可以通过式(9-4)计算出其传动效率。 9.4实验台的组成及主要实验测试仪器设备 9.4.1实验台的类型 根据测试对象的功率的大小,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实验台可采用开放功率流式与封闭功率流式两种构造形式。 开放功率流式实验台借助一个加载装置(机械制动器、电磁测功器或磁粉制动器)来消耗测试对象所传递的能量。开放功率流式的优点是与实际工作情况一致,实验装置简单,安装方便;缺点是能量消耗大,对于需作较长时间试验的场合(如疲劳试验),耗费能量尤其严重。一般测试对象的功率较小时多采用此种形式。 封闭功率流式实验台采用输出功率反馈给输入从而形成功率流封闭。封闭功率流式的优点是电源只供给传动中摩擦阻力所消耗的功率,可以大大地减小功耗;缺点是实验台的控制复杂,价格较高。一般测试对象的功率较大时或需作较长时间试验时(如疲劳试验)多采用此种形式。 9.4.2实验台的组成 本实验台采用开放功率流式实验台,其基本构造简图如图9-1所示,其实物构成如图9-2所示。 图中:1——变频电动机 2、5、7、10——联轴器 图9-1 实验台的基本构造简图

机械传动方案实验报告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检测实验报告 院、系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系专业班级机械122 姓名 同组人 实验日期2014 年12 月17 日 功能目标1、认识组成机械系统常用的零部件及安装方式。 2、根据负载的形式设计不同传动比、不同传动路径的传动系统方案,并对系统方案进行评价。 3、组合装配机械传动系统和平面机构执行系统。 4、利用检测系统检测实际系统的传动效率。 5、对系统输入、输出的传动速度变化及系统效率变化进行分析。 动力学、运动学 曲线 系统流程图 结论 输出转矩以及输出速率则保持稳定不变,传动效率也随输入扭矩变化而稍有波动。输出转速明显小于输入转速,该套装置起了减速作用。

减速器装拆与测绘实验报告 院、系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系专业班级机械122 姓名 同组人 实验日期2014 年12 月17 日 一、绘制简图 1、根据自己所拆装的减速器,任选一根轴,注明所拆装减速器的类型及所画的是哪根轴。仔细绘制轴系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所在的轴

二、回答下列问题 (1)减速器的齿轮和蜗杆传动以及滚动轴承各采用什么样的润滑方式?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开设油槽? 减速器的齿轮和蜗杆传动以及滚动轴承都采用油浴式润滑。 因为:1、机械传动中油浴式的润滑方式效率最好; 2、减速器是有壳机械,具备封闭和循环条件。 开设油槽的目的是为了能使浴油进入死角和相对封闭的局部。 (2)定位销、起盖螺钉、油面指示器、放油塞、窥视孔和通气塞各起什么作用? 1.定位销:为安装方便,箱座和箱盖用圆锥定位销定位并用螺栓连接

固紧 2.起盖螺钉:为了便于揭开箱盖,所以常在箱盖凸缘上装有起盖螺钉 3.油面指标器:观察液面情况的情况,以防油箱里的油过少而影响各个部件的运动 4.窥视孔:打开窥视孔盖板,通过窥视孔可以检查齿轮啮合情况及向箱内注 5.放油塞:箱座下部设有放油孔,换油时通过放油孔排放污油和清洗剂平时用放油塞堵住 6.通气塞:减速器工作时由于箱内温度升高,空气膨胀压力增大为使箱内受热膨胀的空气能自动排出,以保持箱内压力平衡,不致使润滑油沿剖分面等处渗漏,因此在箱盖上的观察孔盖板上装有通气塞。(3)减速器箱体有些地方为什么要加筋?为什么有些地方有凸台? 从减速箱的功能及结构工艺性方面考虑: 首先解决后面的问题,由于减速箱的功能就是为减速器提供一个支架及良好润滑冷却及防尘的外环境,其凸台及凹坑是因为内部的齿轮及轴类零件的安装及结构需要而设计成这样的,同时加强筋是为了提高箱体的刚度及防止变形的作用

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 (一)模具设计过程 (1) (二)钻床接线 (6) (三)创新设计 (9) (四)总结 (10)

(一)模具设计过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常见类型及结构 (2)掌握注射模具的整体结构及单分型面模具的拆装 (3)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成型原理:将颗粒状或粉状塑料加热熔化呈流动态后,以高压和较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腔中,在模具的冷却作用下固化并定型,得到具有特定形状和质量的塑件。 二:实验要求 (1)对新拆装模具零件进行测绘,按要求画出相应的零件结构图 (2)熟悉拆装过程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三:准备工作 (1)选择注塑模具一副 (2)选择好必要的操作工具:包括内角扳手、钳工台、旋具、润滑油、等(3)选择好测量工具:钢直尺、游标卡尺、等量具(注意:测量取整数)四:模具的拆装步骤 (1)上下模分离,左右分别摆放 (2)冲出定位销,松动内六角螺钉,将上下模分别拆分,并按顺序摆放(3)对拆分的模具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4)安装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组装,并上好润滑油 五:模具的绘制 (1)定模座板

1:拉伸出带四个销孔和一个浇注口的实体2:拉伸出定位圈 (2)型腔板 1:拉伸出下半面为弧形的实体 2:拉伸切除销孔 (4)动模板

1:拉伸出上半部分为弧形的实体2:拉伸切除销孔 (五)顶针固定板 1:拉伸出固定板 2:拉伸出各个顶针和导柱(六)左右模板 1:拉伸出带孔的实体 2:倒角

(七)推板 1:拉伸出带孔实体 2:倒角 (八)动模底板 1:拉伸出带孔实体 2:倒角 (九)销钉及螺丝钉 销钉可用拉伸做出,螺丝钉可用拉伸和混合扫描切口做出(十)组装

中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报告机类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类) 中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2011年8月 目录 训练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1) 实验二动平衡实验 (3) 实验三速度波动调节实验 (4) 实验四机构创意组合实验 (5) 实验五平面机构创新设计及运动测试分析实验 (6) 实验六螺栓联接静动态实验 (7) 实验七螺旋传动效率实验 (8) 实验八带传动实验 (9) 实验九液体动压轴承实验 (10) 实验十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12) 实验十一滚动轴承综合性能测试分析实验 (13) 实验十二机械传动设计及多轴搭接实验 (14) 实验十三减速器拆装实验 (15)

训练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机构自由度与原动件的数目各为多少当机构自由度=原动件的数目,机构的

运动是否确定 五.收获与建议

实验二动平衡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一、实验目的: 二?设备名称: 三?实验数据 实验转速: 四.思考题: 转子动平衡为什么要在左右两个平面上进行平衡

实验三速度波动调节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 二?设备名称: 三?实验数据 1?当转速不变时,采用不同的飞轮,数据记录: 结论:当转速不变时,飞轮转动惯量越大,则机构的速度波动越二?当飞轮不变时,转速变化,数据记录: 结论:当飞轮不变时,转速越大,则机构的速度波动越

实验四机构创意组合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一、机构运动简图(要求符号规范标注参数) 二、机构的设计方案图(复印件) 三、机构有____________个活动构件?有______个低副,其中转动副 _______个, 移动副__________个,有____________复合铰链,在_________处?有________处? 有__________个虚约束,在__________处? 四、机构自由度数目为 F=3n-2PL-PH=3X-2X-0= 五、机构有_________个原动件 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驱动,在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 六、针对原设计要求,按照实验结果简述机构的有关杆件是否运动到 位?曲柄是否存在?是否实现急回特性?最小传动角数值?是否有“卡住” 现象?(原无要求的项目可以不作涉及) 七、指出在机构中自己有所创新之处? 八、指出机构的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简述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188 机械传动多功能试验台(含全套说明书和CAD图纸)解析

摘要 实验设备对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实验设备存在陈旧、落后的问题,而实验设备开发与实验教学应用严重脱节,导致实验设备无法满足教学发展的要求。因此,迫切地需要通过新型实验设备的自主设计研制,来改进实验设备现状、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关键词:机械传动,运动学,动力学,实验台,仿真,测试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have the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cademic knowledge, exercises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of creation. At present, problems of obsolete and backward facilities exist in majority of the universities.Because of the disjoint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and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pplication, th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can not su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the new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to improve the test installation present situation, the enhancement experiment teaching level. Keywor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 Kinematics, Dynamics, Laboratory Bench, Simulation, Test

机械传动系统综合实验

实验五机械传动系统组合实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实验计划学时:1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的构成及其应用特点,认识其组成元件; 2.了解不同类型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3.了解几种常见传动设计、组成、制作、安装与校准方法; 4.能将几种传动形式组合,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 5.掌握齿轮传动系统中的多轴、混轴传动系统设计、安装及校准方法。 二、实验设备 主要应用的设备为JCY—C创意组合机械系统综合实验系统,关于实验系统做如下说明:1.系统的主要组成 存储面板 传动系统 控制板 工作面 存储单元 图5-1 JCY—C创意组合机械系统综合实验系统 JCY-C机械驱动系统如图1所示,此系统包括一个活动的工作站,用于装配机械系统的的标准工作台板,存储面板,储存组件的存储单元。工作台板包含四块金属板,每一个工作台板都设计有用于装配组件的狭槽和孔,工作站还包括一个电动机控制单元。 2.存储面板组件: 轴面板1、轴面板2、带面板、链面板;齿轮面板1、齿轮面板2、不合格件面板、机构

面板;这些面板装配在工作台的头顶上方架子上。 3.组件存储单元(抽屉) 抽屉存储单元中含有以下类别的物品:测量仪器、垫片和按键;带、链;装配器具、紧固标准件。 系统主要安装部件及测量与校正零件:常转速电机、齿轮电机、电机支座、带式制动器、转速计;支撑座制动器、数字转速表及常用工具 图5-2存储零件面板 图5-3常用安装部件及工具

三、实验方法 1.单一传动系统类实验题目: 2.传动系统综合运用类实验题目: 3.实验要求: 同学在规定的学时,从实验题目中选择至少2项以上,同学自主完成设计并塔接;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制定实验初步方案,在实验台所提供的硬件系统中,选择零配件,并完成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传动效率测试的工程试验方法及常用测试设备及其精度; 2. 分析传动系统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掌握常用传动系统的特点及其效率范围; 3. .认识智能化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及设备 .本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台的工作原理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2所示。 1-变频调速电机2-联轴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试件 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变频器8电器控制柜9-台座

实验台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采用自动控制测试技术设计,所有电机程控起停,转速程控调节,负载程控调节,用扭矩测量卡替代扭矩测量仪,整台设备能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自动输出实验结果。其控制系统主界面如图2所示,软件操作指南见附件二。 图2 实验台控制系统主界面 运用“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能完成多类实验项目(表2),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验教学改革需要指定,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实验类型与实验内容。 表2

线的测试, 来分析机械传动的性能特点; 实验利用实验台的自动控制测试技术,能自动测试出机械传动的性能参数, 如转速n (r/min)、扭矩T (N.m)、功率P (K.w)。并按照以下关系自动绘制参数曲线: 传功比i=n1/n2 扭矩T=9550 P/n (Nm) 传功效率η=P2/P1= T2 n2/ T1n1 四、实验步骤

机械综合实验与创新设计-机械传动系统创意组合搭接综合实验-开题报告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机械传动系统创意组合搭接综合实验 开题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卓越)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年04月25日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目录 第一章立论依据......................................................................................................................... - 1 - 1.1 背景意义....................................................................................................................... - 1 - 1.2 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 2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参考文献....................................................................................................................... - 2 - 第二章设计研究......................................................................................................................... - 3 - 2.1研究目标........................................................................................................................ - 3 - 2.2研究内容........................................................................................................................ - 3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 4 - 3.1键连接的安装与测量.................................................................................................... - 4 - 3.2带式制动器安装与扭矩测量........................................................................................ - 4 - 3.3V带传动装置装配和校准.............................................................................................. - 4 - 3.4链传动装置装配和校准................................................................................................ - 4 - 3.5掌握轴承的安装与校准方法........................................................................................ - 4 - 3.6掌握联轴器的安装与校准方法.................................................................................... - 4 - 3.7掌握齿轮传动比、齿轮传动系统中轴的转速及力矩的计算方法 ............................ - 4 - 3.8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系统的安装及校准方法,掌握齿侧间隙的概念及意义 .... - 4 - 3.9掌握齿侧间隙的确定及测量方法................................................................................ - 4 - 3.10机械传动系统组合搭接试验系统.............................................................................. - 5 - 第四章主要创新......................................................................................................................... - 5 - 第五章可行性分析..................................................................................................................... - 5 - 5.1人力资源........................................................................................................................ - 5 - 5.2实验条件........................................................................................................................ - 5 - 5.3辅助资源........................................................................................................................ - 5 - 5.4理论基础........................................................................................................................ - 5 - 第六章预期成果......................................................................................................................... - 5 - 第七章研究计划......................................................................................................................... - 6 - 第一章立论依据 1.1 背景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向着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发展,对机械传动的性能和功能要求也逐渐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能源消耗,工作噪声等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动系统的性能,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起来传动系统的研究。机械系统是由原动机、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组成。其中,传动系统(机器中的传动部分)是置于原动机与执行机构之间,将原动机产生的机械能传动到(执行)机构上去的中间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运动参数、运动形式和动力参数变换为执行机

机械传动综合设计系统实验

机械传动综合设计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机械传动综合设计实验课是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实验能够使学生巩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拓展学习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2.掌握方案设计,优化机械传动组合设计,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掌握机械零部件设计,使学生掌握机械传动设计及其部件性能和实验方法,熟悉常用检测仪器、仪表的性能和操作,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动态采集数据、绘图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 1、机构部分: ZJS50-A综合设计型机械设计实验台,可利用传动库中不同库件的选择及组合搭配,通过支承联接及调节模块的选择搭接,构成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齿轮传动、齿轮~链传动、带~链动、带~齿轮~链传动试验台等多种单级典型机械传动及多级组合极小传动试验台。配套的电子仪器有转速转矩传感器、转速转矩功率显示仪、磁粉制动器、直流稳流电源、计算机及实验软件等。机构部分如图1.1所示。 图1.1 综合设计型机械传动实验台 根据上述总体布置简图可知,试验台由平板、导板、原动机(电机)、工作机(磁粉制动器)、转矩转速传感器(Ⅰ、Ⅱ)、用所提供传动零件组合出的传动方案(安装在图中减速器的位置)以及各种支座组成。 2、测试系统部分: 测试系统由数据采集并分析系统,加载系统两大部分构成。输入转矩转速传感器Ⅰ、输出转矩转速传感器Ⅱ、输入转矩转速功率测量仪、输出转矩转速功率测量仪及计算机构成数据采集并分析系统的硬件部分;磁粉制动器、WLK-A稳流电源式手动加载控制器构成;加载系统的硬件部分;编制相应的控制、采集、测试、分析软件构成整个测试系统的软件部分。测试系统部分如图1.2所示。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机械1006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张融 日10 月5 年2013. 多功能助 力器实验题目: 绩成名姓孙翔 批阅教师实验日期 批阅日期同组成员 ****************************************************************************** 实验目的一、 1、发挥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将涉及内容和设计方法邮寄的融合到一起,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教2材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突破原有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束缚,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3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以及结合创新科学技术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所选课题的功能原理与工作原理分析;二、功能原理:多功能老人(残疾人)方便助力器,属于老人(残疾人)生活用建议坐便器结合起来的一款行动座椅、具。它是将老人方便助力器、多功能老年人(残疾人)用品,旨在协助老年人(残疾人)行动及上例如座板采用碳纤维,厕所,不仅如此,本项目还从材质上进行改革,整个产品易如拆装,并且满足产品设计轻量化原则;功能上透气舒适,方便在不用时将其拆卸,且便于更换损坏零件。工作原理: 行动不便的问通过支撑架的无力支撑作用解决老年人(残疾人)使得老年人行进题,将碳纤维材质做成坐板并使之安装在支撑架上,途中疲劳时可以坐下休息并且满座轻量化原则解决助力器笨重而不 便携带的问题;通过对坐板的改造,可以节省材料减轻产品重量,并且可以增加多功能助力器的另一功能——坐便器,通过提升坐便高度,帮助老年人解决起蹲不变的问题。本课题设计的创新点;三、、本课题将助力器、行动座椅、坐便器等功能综合一起;1 、产品结构简单易于拆装;2 3、产品材料新颖,牢固舒适; 4、产品设计采用轻量化原则;本课题设计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四、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人口老20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龄化进程,尤其是发达国家。1%2005年全国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而在我国,早在万人,占总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人口抽样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51490160%人口数的。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岁以上的人口是万人。占全国人口65岁以上的人口是1041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可见在我国,老年群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和系统方案设计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设备介绍 (2) 三、实验任务 (4) 四、实验安排 (4) 五、实验台的使用与操作 (5) 1.实验台各部分的安装连线 (5) 2.实验前的准备及实验操作 (6) 六、测试软件介绍 (8) 1.界面总览 (8) 2.数据操作面板 (8) 3.电机控制操作面板 (8) 4.下拉菜单 (9) 附录1: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任务卡12 附录2: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方案书13 附录3: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报告.. 13 附录4:实验系统各模块展示 (14) 附录5:转矩转速传感器介绍 (25) 附录6: 实验注意事项 (27)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根据机械传动实验任务,进行自主实验的能力。实验在“机械传动性能 综合测试实验台”上进行,实验室提供机械传动装置和测试设备资料,学生根据 实验任务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方案书,搭接传动系统进行测试,分析传 动系统设计方案,写出实验报告。 2.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并利用机械 传动综合实验台对机械传动系统组成方案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组成方案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掌握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 新方法。 4.测试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 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 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设备介绍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由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几个模块组成,另外还有实验软件支持。系统性能参数的测量通过测试软件控制,安装在工控机主板上的两块转矩转速测试卡和转矩转速传感器联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