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

(B)1、

11、1(A)

1、

12、1(B)1、

12、3 (B)

1、

12、4 (B)

1、

12、5 (B)

B 基本题1、4、5 (1)略(2)元件1和2为电源,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1、4、6380/(/8+R)=8/110,所以R≈3、7K,W=(8/110)3、

7K≈20W1、4、7 电阻R=U/I=6/50*=120,应选者(a)图、1、4、8 解:220/(R1+315)=0、35A,得R1≈3

14、220/(R2+315)=0、7A,得R2≈0、1、4、9(1)并联R2前,I1=E/( +2R+)=220/(0、2+0、2+10)≈

21、2

A、并联R2后,I2=E/( +2R+∥)≈50

A、(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I1=216V、并联R2后,U2=(∥)*I1=200V,U1=2R+∥=210V、(3)并联R2前,P=212*

21、2=4、5KW、并联R2后,P=200*50=10KW、1、5、3

I3=I1+I2=0、31uA,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

A、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断开还是闭合=∥(+)∥(+)=200、1、6、4 解:

==16V,=<[(45+5)

≈5、5]+45>16/<[(45+5)

∥5、5] ∥5、5+45>≈1、6、 =(45+5)∥5、5/≈/10=0、16V,同理≈/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R1+RP)/(R1+RP+R2)≈8、41V、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R2*/(R1+RP+R2)≈5、64V、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

14、1、6、

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 E2-

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带入数据得

I1=I2=20A,IL=40A1、8、2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1上的电流分成两个分电路① U1单独作用:解② IS单独作用:分流所

以,1、9、4解:根据KCL得则1A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A电流源吸收的功率:R1电阻吸收功率:R2电阻吸收功率: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则 ,A1、9、6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1、9、7解:设E单独作用uab’ = E/4

=1/412 =3V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ab’’ = uab3=7V1、

10、1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从上到下)Uoc=410-10 =30V Req=4ΩI=30/(4+1)=6A1、

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1、

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1、

10、4 解:先用网孔法求出1、

10、5 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图等效为有

U1=E1=4V(b)图等效为有I1=2E1/2R1=4/R1=1A

=>R1=4ΩI=4/4+1=4/5A1、

11、4 解:VA VBVAVA VCVB1、

12、9 解:1、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后, uc(--)=0, t放=RC=10ms Uc(t)=10exp(-100t)V(0<=t<= ) Uc(t)=10exp(-1)v=3、68v2、开关第二次动作 Uc(t+)=uc(t-)=3、68v Uc(--)=10, t充=10/3ms Uc(t)=10-6、32exp(-300(t-0、01))v Uc(2*10E-2s)=10-6、32exp(-3)v=9、68v3、开关第三次动作 Uc(0、02+)=uc(0、02-)=9、68v uc(--)=0 t=10ms

uc(t)=9、68exp(-100(t-0、02))1、

12、10 解:

i(0+)=i(0-)=-6/5A I(--)=6/5A T=i/R=9/5s I(t)=6/5-

12/5exp(-5/9t)A 利用叠加法得:

i(t)=9/5-8/5exp(-5/9t)A1、

11、2 解:1、

11、3 解:

利用叠加定理计算1、

12、6 解:(a)i(0+)=i(0-)=0,i()=3A(b)i(0+)= i(0-

)=0,i()=1、5A(c)i(0+)= i(0-)=6A,i()=0(d)i(0+)= i(0-

)=1、5A,i()=1A1、

12、7 解: uc(0+)=uc(0-)=R3I=60V Uc()=0

=RC=[(R2//R3)+R1]C=10mS Uc(t)=60e-100t

i1(t)=Uc(t)/(R1+(R2//R3))=12e-100t mA1、

12、8 解: uc(0+)=uc(0-)=54V Uc()=18v =RC=4mS

Uc(t)=36e-250t+1

81、9、9 解: (1)

利用叠加定理求I U1单独作用:I’=U1/(R1+R)=5A IS单独作用:I’’=R1/(R1+R)

IS=1A I=6A (2)

KCL: IR1=IS-I=-4A IR3=U1/R3=2A IU1=IR3-IR1=6A

UIS=RI+R2IS=10V(3)

PU1=60W PIS=20W PR3=20W PR1=16W PR2=8W

PR=36PU1+PIS=PR1+PR2+PR3+PR=80W 功率第二章2-1 图2-1所示的电路中,US=1V,R1=1Ω,IS=2

A、,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2W。试求R的阻值。2-2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所示网络中通过电阻R3支路的电流I3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图中IS=2A,US=2V,R1=3Ω,R2=R3=2Ω。2-3 试用叠加原理重解题2-2、2-4 再用戴维宁定理求题2-2中

I3。2-5 图2-3所示电路中,已知US1=6V,R1=2Ω,IS=5A,

US2=5V,R2=1Ω,求电流I。2-6 图2-4所示电路中,US1=30V,US2=10V,US3=20V,R1=5kΩ,R2=2kΩ,R3=10kΩ,IS=5mA。求开关S在位置1和位置2两种情况下,电流I分别为多少?2-7 图2-5所示电路中,已知UAB=0,试用叠加原理求US的值。2-8 电路如图2-6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流I。2-9 电路如图2-7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阻R4上电压U的表达式。2-10 电路如图2-8所示,已知R1=Ω,R2=R3=2Ω,US=1V,欲使I=0,试用叠加原理确定电流源IS的值。2-11 画出图2-9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2-12 图2-10所示的电路接线性负载时,U 的最大值和I 的最大值分别是多少?2-13 电路如图2-11所示,假定电压表的内阻无穷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当开关S处于位置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0V,当S处于位置2时,电流表的读数为5mA。试问当S处于位置3SHI4,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各为多少?2-14 图2-12所示电路中,各电源的大小和方向均未知,只知每个电阻均为6Ω,又知当R=6Ω时,电流I=5A。今欲使R支路电流I=3A,则R应该多大?2-15 图2-13所示电路中,N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测得AB之间电压为9V,见图(a);若连接如图(b)所示,可测得电流I=1A。现连接如图(c)所示形式,问电流I为多少?2-16 电路如图2-14所示,已知R1=5Ω时获得的功率最大,试问电阻R是多大?本章小结

1、支路电流法是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适用于任何电路。它是以电路中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电路方程,通过解方程得到各支路电流。一般地,对于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可列出(n-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和[b-(n-1)] 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

2、叠加原理是反映线性电路基本性质的一条重要定理,它可将多个电源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分解为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的代数和。某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其它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但电源内阻必须保留。

3、戴维宁定理适合于求解电路中某一条支路电压或电流的情况。把待求支路(或元件)单独划出来,剩下的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用一个电压源来等效替代。此电压源中理想电压源的电压US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内阻R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均除去后所得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对于待求元件不要求一定是线性的。

4、第九章

A、选择题9、1、1 (3)9、2、1 (2)9、2、2 (2)9、

3、1 (1)9、3、2 (1)9、

4、1 (1)9、4、2 (2)9、4、3 (3)9、4、4 (2)9、4、5 (1)9、4、6 (3)9、4、7 (2)

B、基本题9、2、3当Ui ≥5 时,D导通,则 Uo = Ui ;当 Ui <5 时,D截止,则 Uo =5 v、9、2、4 (a)图:当Ui ≥ E时,D导通,则Uo = E =5 v。

当Ui < E 时,D截止,则 Uo = Ui。

(b)图:当Ui ≤ E 时,D导通,则Uo = Ui;当 Ui > E 时,D截止,则Uo = E =5 v。(c)图:当 Ui ≤ E 时,D导通,则Uo =5 v;当 Ui > E时,D截止,则Uo = Ui。(d)图:当 Ui < E 时,D截止,则Uo = E =5 v;当 Ui > E时,D 导通,则Uo = Ui。

9、2、5(a)图:当Ui ≥ 0 时,D导通,则Uo = Ui;当Ui < 0 时,D截止,则Uo = 0。(b)图:当Ui ≥ 0 时,D导通,则Uo = o;当 Ui < 0 时,D截止,则Uo = Ui。

9、2、6 (1)UA = UB = 0 时,D

A、DB导通,则 Vy = 0,IDb = IDb= (1/2)

IR=1、5 mA,IR=12/R=3mA。

(2)UA=3v,UB=0时,DA截止,DB导通,则Vy=0,

IDB=IR=12/R=3mA,IDA = 0。

(3)UA=UB=3v时,D

A、DB同时导通,则UY=3v,IR=(12-3)/R=2、25mA,

IDB=IDA=(1/2)IR=1、125mA。

9、2、7 (1)Ua=6v,Ub=0时,DA导通,DB截止,则Vy=(10v*9k)/(1k+9k)=9v,IDb=0,IDA=10v/(1k+9k)=1mA。(2)Ua=6v,Ub=5、8v时,D

A、DB导通,则Vy=(5、8v)/(1k+9k)*9k=5、22v,

IR=5、22/9k=0、58mA,IDB=0、58mA,IDA=(6-5、22)/1k=0、78mA。(3)Ua=Ub=5v时,D

A、DB都导通,则Vy=(5*9k)/(9k+1k)=4、5v,IR=4、

5/9k=0、5mA,IDA=IDB=0、5mA。9、3、3由于

Va=R2/(R1+R2)*E=20*1100/(900+1100)=11v>VZ,则稳压管DZ稳压,则Va=10v,IR=(20-10)/900=

11、1mA,IR2=10/1100=9mA,所以IZ=IR1-IR2=2、1mA,

IZ

晶体管II:为PNP硅管,1脚为集电极,2脚为基极,3脚为发射极。

9、4、9 (a)正常工作(b)不正常工作(c)(不正常工作)9、4、10 (a)IB=(6-0、6)/50k=130uA,IBS=(12-0、2)/(1k*50)=240uA IBSIBS,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c)UBE<0,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

9、5、1 正常时,Ub=0,则发光二极管不亮,蜂鸣器不发声。当发生故障时,Ub=5v,则发光二极管发光,蜂鸣器发声报警。R2为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R1为三极管的偏置电阻。C 拓

展题9、28D1截止,D2导通,则UO1=4v。D3导通,D4截止,则UO=0、6)/5k=1、12mA。β约为200。(3)IB=60mA/200=0、

3mA,VC=0、3mA*5k+0、6v=2、1v。(4)二极管D在此处做续流

管用,起到保护9013的作用。9、4、12 (略)第10 章基本放大电路A:选择题

10、2、1 (2),(1)

10、2、2 (3)

10、2、3 (2)

10、2、4 (2),(2),(1)

10、2、5 (2)注释:RB ↑→ I B ↑→ I E ↑→ rbe

↓→ Au ↑

10、2、6 (3)

10、3、1 (1)

10、3、2 (1)

10、4、1 (1)

10、6、1 (2),(2)

10、7、1 (3)B:基本题

10、2、7解:(1)I B =UCC ? U

BE≈UCC=12=50μARB240RBIC ≈ βI B =4050 =2mAU CE = UCC ? IC RC =12 ?23 =6V(2)由直流负载线U CE = UCC ? IC RC 可得:IC = 0 时UCE =12V ;U CE = 0 时IC =4mA 。过两点做

一个负载线,与I B =50μA 的交点为静态工作点。由由上图得出

IC =2mA,UCE =6V 。1《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习题解答编者:管小明(东华理工大学机电基础教学部)(3)U C1 = U BE = 0、6V ,极性为左负右正;U C2 = U CE =6V ,极性为左正右负。

10、2、8 解:由U CE= UCC ? IC RC得到RC =UCC ? U CEIC而I B =IC=2=50μA ,所以RB =UCC40I Bβ

=10 ?5 =2、5(kΩ)

2=10V =200kΩ50μA

10、2、9解:(1)在 PNP 型晶体管的电源极性和 NPN 型晶体管相反,电容C1 和C2的极性也和 NPN 型放大电路中相反,如右图所示。(2)I B = IβC =1

75、5 =20(μA)RB =UCC=12V=600kΩ20μAI B(3)如果RB 调到零,则电源12v 电压全加在发射极银与基极之间,使得I B 增大而烧坏发射结。通常会在偏伯置电路中串联一个较小的固定电阻,防止上述情况发生。

10、2、10解:(a)可以,满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外特性。(a)不可以,集电极电位始终等于UCC ,无交流变化。(a)可以,但是静态工作点偏低,容易发生截止失真。(a)不可以,输入端交流信号短路了。

10、2、11 解:(1) A= ?βRC= ?403= ?150urbe0、82《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习题解答编者:管小明(东华理工大学机电基础教学部)′2()Au = ?βRL= ?40 = ?100,其中′2rbe0、8RL = RC // RL

10、2、12解:先计算静态工作点I B =UCC ? U

BE≈12V=30μARB + (1+ β )RE300kΩ + (1 +50)

2kΩI E = (1 + β )I B =1、53mA所以晶体管输入电阻r =200 + (1 + β )26mV=1、07kΩbeI E&RC2(1) A=UO1= ?β= ?50 = ?0、97 ≈ ?1u1U& irbe + (1 + β )RE1、07

+102&(1+ β)RE512A=UO2==≈1u2U& irbe + (1 + β )RE1、07 +102(2)ro1 ≈ RC =2kΩr=rbe=1、07kΩ=

21、4Ωo2β50

10、3、3 解:VE = I E RE≈ IC RE=1、552 =3、1VVB = VE + U BE =3、7V由 VB=RB2UCC ,得到RB2≈ 0、24 ,即

RB1≈3RB2RB1+ RB2RB1 + RB2因为I B =IC=31μA,且I1 ≈ I2 = (5 ~10)I B ,所以50kΩ ≤ RB1 + RB2 ≤100kΩβ3《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习题解答编者:管小明(东华理工大学机电基础教学部)故可取RB2 =13kΩ, RB1 =39kΩ 。

10、3、4 解:(1)VB=RB2UCC =1024 =5、58VRB110 +33+ RB2IC ≈ I E =VB ? U BE=5、58 ? 0、6=3、32mARE1、5I B =IC=3、32≈50μA66βUCE = UCC ? IC ( RC + RE ) =24 ? (3、3 +1、5)

3、32 =8、1V(2)微变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3)三极管的输入等效电阻r=200 + (1 + β )26mV= 0、72kΩbeI E(4) A= ?βRL // RC= ?662= ?183urbe0、72(5)空载时, A=

?βRC= ?6

63、3= ?303 ,说明负载的接入使得电压urbe0、72放大倍数下降。(6)输入电阻ri= RB1 // RB2 // rbe ≈ rbe = 0、72kΩ输出电阻ro≈ RC =3、3kΩ&RL // RC2

10、3、5 解:

A=UO= ?β= ?66= ?183uU& irbe0、72&&&ri0、

72A=UO=UO?Ui= A= ?183= ?

76、75U&U&r + R0、72 +1usU&usSSiSi4《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习题解答编者:管小明(东华理工大学机电基础教学部)

10、4、2解:

Au =(1 + β )RE=51= 0、98≈1rbe + (1+ β )RE51+1ri = RB1 // RB2 //[rbe + (1 + β )RE ] =100 //30 //52

=16(kΩ)ro = rβbe = =20ΩC:拓宽题

10、3、6 解:(1)静态工作点无变化。(2)微变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3)电压放大倍数&′2A=UO= ?βRL= ?66 = ?1、3rbe + (1 + β )RE0、72+6

71、5uU& i(4)输入电路ri = RB1 // RB2 //[rbe + (1 + β )RE ] =33 //10 //(0、72 +6

71、5)

=7、12(kΩ)输出电阻ro ≈ RC =3、3kΩ

10、3、7 解:(1)RB1 开路时,VB = VE= 0V ,VC =

UCC ,UCE = UCC 。(2)RB1 短路时,VB = UCC ,U BE 正常。(3)RE 开路时,VB =RB2UCC 正常,U BE = 0V ,UCE = UCC 。RB1+ RB2(4)CE 击穿时,VE = 0V ,U BE 正常。(5)BE 结开路,VB 正常,VE = 0V ,VC = UCC 。(6)BE 结击穿时,U BE = 0V ,VB 比正常值偏低,VC = UCC 。(7)CE 结击穿时,VB

正常,UCE = 0V 。(8) CB 结击穿时,VB 比正常值偏低,U BE 正常,VC = UCC 。

第11章习题答案A选择题

11、2、1 (3)

11、2、2 (2)

11、2、3 (3)

11、2、4 (3)

11、2、5 (2)

11、3、1 (2)

11、3、2 (3)

11、4、1 (2)

11、5、1 (1)B基础题

11、3、3解:Auf=500/10=-50

R2=R1//Rf=10*500/(10+500)=9、8K?当Ui=10mV时,输出电压Uo=Auf*Ui=-50*10=-500mV1、3、6解:UO1=-(Rf/R1)*Ui UO2=-(R/R)*UO1=-(-R/R)*((Rf/R1)*Ui)=Rf/R1*Ui Uo=UO2-

UO1=Rf/R1*Ui(Rf/R11*Ui1+Rf/R12Ui2)=2V第二级为反向比例运算电路:Uo=2R1/R1)*(-2)=4V

11、3、9解:Uo1= Uo/10得 Uo=10Ui15Ui3

11、3、10解:Uo1=(1+R1/K/R1)Ui1=(1+1/K)Ui1 根据叠加定理 Uo=(1+KR2/R1)Ui2K(1+1/K)Ui1 =(1+K)(Ui2U-)/R1=(U-Rf/R1*Ui1 =(1+Rf/R1)*R3/(R2+R3)Ui220/4*1、5

=dUo/dt Ui=1/(R1*Cf)∫Uidt+Ui(0)初始情况下:Uo(0)=0 Ui=Ui/(R1*Cf)*t得t=-(Uo*R1*Cf)/Ui=0、1 S若要使积分时间t’=10t=1S,则Cf*R1=-Ui/Uo*t’=0、1s 即有 R1=100k,

Cf=1uF 或者 R1=10k , Cf=10uF

11、3、13解:由“虚断”可知U-=U+=R3/(R2+R3)Ui2由“虚短”可知(Ui1Uo1)/Rf所以Uo1=-Rf/R1*Ui1+R3/(R2+R3)*(1+Rf/R1)Ui2 =-20/10x1、1+20/(10+20)x(1+20/10)x1 =-0、2 V第二级是积分电路 Uo=Uo1/(R4*Cf)*t于是 t =10/(-0、2)*20x103*1x10-6 =1S

11、3、14(1)反向比例运算电路Uo= RF/R1*Ui取

Rf=50k?, R1=50/3k? R2=R1*Rf/(R1+Rf) =

12、5k?(2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第十章课后答案

判断图中各个电路能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解:a )PNP 型,有偏置电阻,电容极性正确,电压极性正确,可以放大 B )NPN 型,电压极性正确,电容极性正确,但无集电极电阻,无法将集电极的电流变化转化为电压变化,无法实现电压放大 C )能,但无发射极电阻,无法稳定静态工作点 D )输入信号被短路,集电结正偏,无法实现放大 如图,V U CC 12 =,Ω=k R C 2,Ω=k R E 2,Ω=k R B 300,晶体管的50=β。电路有两个输出端。试求1)电压放大倍数i o u U U A &&11=和i o u U U A &&11= 2)输出电阻1o r 和2o r

解:先求静态值 mA I A R R U I U I R I R U I R I R V U E B E CC B BE B E B B BE E E B B CC 53.130)1()1(12=?=++≈? +++=++==μββ Ω=++=k I r B be 07.126) 1(200β 画出等效微变电路 1)197.0)1(-11-≈-=++==E B be B C B i o u R I r I R I U U A &&&&&ββ 1)1()1(22≈+++==E B be B E B i o u R I r I R I U U A &&&&&ββ 2)Ω==k R r C o 21 Ω== 4.212βbe o r r

如图所示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已知V U CC 24 =,Ω=k R C 3.3,Ω=k R E 1.5,Ω=k R B 331,Ω=k R B 102,Ω=k R 5.1L ,晶体管的66=β,并设0S ≈R 。1)试求静态值CE B C U I I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计算晶体管的输入电阻;4)计算电压放大倍数;5)计算放大电路输出端开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并说明负载电阻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6)估算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解1)直流通路如下 V U R R R V CC B B B B 58.52 12=+= V R I R I U mA I A I mA R U V I I C C E E CC C B E BE B B E 34.6U 66.3,5572.3)1(CE =--===?=-= +=μβ 2)微变等效电路 3)Ω=++=k I r B be 70.626 )1(200β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答案第二章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 主编 ) 习题 A 选择题 2.1.1 (2) 2.2.1 (2) 2.2.2 (1 ) 2.3.1 (1) 2.3.2 (3) 2.4.1 (2) 2.4.2 (3) 2.4.3 (2) 2.4.4 (1) 2.5.1 (2)(4) 2.5.2 (1) 2.7.1 (1) 2.8.1 (3) 2.8.2 (2) 2.8.3 (3) 2.8.4 (3) B 基本题 2.2.3 U=220V,I 1=10A , I 2=5√2A U=220√2sin (wt )V U =220<00V i 1=10√2sin (wt +900)A i 1=10<900A i 2=10sin (wt ?450)A i 1=5√2

i ′=(4?j3)A =5e j (?36.90 ) i ′=5√2sin (wt ?36.90)A 2.4.5 (1)220V 交流电压 { S 打开 I =0A U R =U L =0V U C =220V S 闭合 U R =220V I = 220V 10Ω =22A U L =0V U C =0V } (2)U=220√2sin (314t )v { S 打开 { U R =wLI =10?22=220V U C =1 wc I =220V Z =R +j (wL ?1wc =10+j (10?1314? 1003140)=10 Ω I =U Z =220 10 =22 } S 闭合 {I =U |U |= 22010√2 = 11√2A U R =RI =110√2V U L =wLI =110 √2V U C =0V Z =R +jwL =10+j ?314?1 31.4 =10+j10 Ω } } 2.4.6 √R 2+(wL )2=U I √16002+(314L )2= 380I30?10?3 L=40(H) 2.4.7 { √R 2 +(wL ) 2 =2228.2 => 62+(314L )2=121 2 =>L =15.8(LL ) R =U I = 120 20I =6( Ω) } 2.4.8 I= U √R 2 +(2πfL )2 = 380 √2002 +(314?43.3) =27.7(mA) λ=cos φ1=R Z = 200013742.5 =0.146 2.4.9 W=2πf =314rad /s wL=314*1.65=518.1 I=U |Z |= √(28+20)2 +581.1 =0.367(A) U 灯管=R1?I =103V U 镇=√202+(518.1)2?0.367=190V U 灯管+U 镇=203》220 j2∏fL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习题答案 A 选择题 1.4.1(A ) 1.4.2(C ) 1.4.3(C ) 1.4.4(B ) 1.5.1(B ) 1.5.2(B ) 1.6.1(B ) 1.6.2(B ) 1.8.1(B ) 1.9.1(B ) 1.9.2(B )1.9.3 (B ) 1.11.1(A) 1.1 2.1(B) 1.12.3 (B) 1.12.4 (B) 1.12.5 (B) B 基本题 1.4.5 (1)略 (2)元件1和2为电源 ,元件3,4和5为负载 (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 1.4.6 380/(2110/8+R)=8/110,所以R ≈3.7K Ω,W R =(8/110)2×3.7K ≈20W 1.4.7 电阻R=U/I=6/50*310-=120Ω,应选者(a )图. 1.4.8 解:220/(R1+315)=0.35A ,得R1≈314Ω. 220/(R2+315)=0.7A , 得R2≈0Ω. 1.4.9(1)并联R2前,I1=E/( 0R +2R e +1R )=220/(0.2+0.2+10)≈21.2A. 并联R2后,I2=E/( 0R +2R e +1R ∥2R )≈50A. (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 e +1R )*I1=216V. 并联R2后,U2=(1R ∥2R )*I1=200V,U1=2R e +1R ∥2R =210V. (3)并联R2前,P=212*21.2=4.5KW. 并联R2后,P=200*50=10KW. 1.5.3 I3=I1+I2=0.31uA ,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A. 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 断开还是闭合 ab R =5R ∥(1R +3R )∥(2R +4R )=200Ω. 1.6.4 解: a U =1U =16V,b U =<[(45+5) ≈5.5]+45>×16/<[(45+5) ∥5.5] ∥5.5+45>≈1.6. c U =(45+5)∥5.5×b U /总R ≈b U /10=0.16V ,同理d R ≈c U /10=0.016V.

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 A 选择题 (A ) (C ) (C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B) (B) B 基本题 (1)略 (2)元件1和2为电源 ,元件3,4和5为负载 (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 380/(2110/8+R)=8/110,所以R ≈Ω,W R =(8/110)2×≈20W 电阻R=U/I=6/50*310-=120Ω,应选者(a )图. 解:220/(R1+315)=,得R1≈314Ω. ~ 220/(R2+315)=, 得R2≈0Ω. 并联R2前,I1=E/( 0R +2R e +1R )=220/(++10)≈. 并联R2后,I2=E/( 0R +2R e +1R ∥2R )≈50A. (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 e +1R )*I1=216V. 并联R2后,U2=(1R ∥2R )*I1=200V,U1=2R e +1R ∥2R =210V. (3)并联R2前,P=212*=. 并联R2后,P=200*50=10KW. I3=I1+I2=uA ,I4=I5-I3=,I6=I2+I4=uA.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 断开还是闭合 ab R =5R ∥(1R +3R )∥(2R +4R )=200Ω. 解: a U =1U =16V,b U =<[(45+5) ≈]+45>×16/<[(45+5) ∥] ∥+45>≈. c U = (45+5)∥×b U /总R ≈b U /10=,同理d R ≈c U /10=. ~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2U =(R1+RP )1U /(R1+RP+R2)≈. 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2U =R2*1U /(R1+RP+R2)≈. 所以输出范围为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陶桓齐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练习题解答(6) 1-3 一只额定电压为V 220,功率为100W 的白炽灯,在额定状态下工作时的电阻和电流各为多少? 解:根据功率表达式 则此时流过白炽灯的电流和白炽灯中的电阻分别为 1-5 某一直流电源,其输出额定功率P N = 200W ,额定电压U N = 50V ,内阻R 0 = 0.5Ω,负载电阻R 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1-15所示。试求: (1)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3)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1)电路如解题图3所示,当S 闭合时,根据 额定功率表达式 则 又根据额定电压表达式 那么 (2)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和开路状态下电源端电压等于 电动势电压,所以 (3)电源电路短路时负载电阻为零,则短路电流为 1-7 在题图1-7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 知 (1)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电压的实际极性; (2)判断那些元件是电源?那些是负载? (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1)各元件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元件电压的实际极性如解题图4所示。 (2)根据U 和I 的实际方向来判定,当U 和I 的实际方向相反时即为电源(注意,U 的实 际方向指的是电位降落的方向,即从正极指向负极),否则为负载。据此,元件1和元件2为电源,其余的全为负载。 (3)根据解题图4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分别为 根据功率平衡的关系,带有负号的功率之和应和带有正号的功率之和相等,即得 上式表明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平衡的,注意,此法也是验证解题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之一。 1-8 试求题图1-8所示电路中A 点、B 点和C 点的电位。 解:参照解题图5可知,四个电阻上的电压降均由电流I 所产生,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其大小为 根据某点的电位即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令参考点V D = 0 , 则电位V A 、V B 和V C 分别为 1-9 试求题图1-9所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 解:参照解题图6,该电路图上半部分的电路为一闭合电路,可产生电流I ,因此在1Ω和2Ω电阻上均产生电压降;而电路图下半部分的电路不闭合,故4Ω电阻上无电压降。那么,该电路中的电流和电位V A 分别为 A 12 13 I =+= , V 56I 236I 1V A =+--=+-= 1-12 计算题图1-12所示两电路中a 、b 间的等效电阻ab R 。 ) a () b (题题1-12 4 4 6 3 5 4 33 3 2 22 题图1-12 解:图(a )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 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 、B 、C 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 解:图(a )中,电流 mA I 512 26 .=+= , 各点电位 V C = 0 V B = 2×1.5 = 3V V A = (2+2)×1.5 = 6V 图(b )中,电流mA I 12 46 =+=, 各点电位 V B = 0 V A = 4×1 = 4V V C =- 2×1 = -2V 图(c )中,因S 断开,电流I = 0, 各点电位 V A = 6V V B = 6V V C = 0 图(d )中,电流mA I 24 212 =+=, 各点电位 V A = 2×(4+2) =12V V B = 2×2 = 4V V C = 0 图(e )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 电流mA I 12 46 6=++=, 各点电位 V A = E 1 = 6V V B = (-1×4)+6 = 2V V C = -6V 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 产生功率为10W ,则电流I 应为多少? 解: 由图1-2可知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不一致,P = -10W =UI 因为U =10V, 所以电流I =-1A 图 1-2 题 1-2 的电路 1-3 额定值为1W 、10Ω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解: 根据功率P = I 2 R A R P I 316010 1.=== 1-4 在图1-3所示三个电路中,已知电珠EL 的额定值都是6V 、50mA ,试问哪个电 珠能正常发光? 图 1-3 题 1-4 的电路 解: 图(a )电路,恒压源输出的12V 电压加在电珠EL 两端,其值超过电珠额定值,不能正常发光。 图(b )电路电珠的电阻Ω=Ω==12012050 6 K R .,其值与120Ω电阻相同,因此 电珠EL 的电压为6V ,可以正常工作。 图(c )电路,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电阻为60Ω,再与120Ω电阻串联,电 珠两端的电压为V 41260 12060 =+?小于额定值,电珠不能正常发光。 1-5 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压U 1 = U 2 = U 4 = 5V ,求U 3和U CA 。 解: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回路ABCDA 可写出方程 U 1+U 2-U 3+U 4 =0 U 3= U 1+U 2+U 4 = 5+5+5=15V 对回路ACDA 可写出方程 U CA +U 3-U 4=0 U CA =U 4-U 3=5-15=-10V 1-6 欲使图1-5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0,U S 应为 多少? 解:因为电流I=0, 所以I 1=I 2= A 205154 .=) +( U S =5×0.2=1V 图1-5 题1-6的电路 1-7 在图1-6所示三个电路中,R 1 = 5Ω,R 2 = 15Ω,U S = 100V ,I 1 = 5A ,I 2 = 2A 。 若R 2电阻两端电压U =30V ,求电阻R 3 。 解:A R U I 215 30 25=== A I I I 725514=+=+=

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部分-第六版-秦曾煌主编Word版

17.3典型例题 例17.1 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其开环放大倍数. A =1000,若要求电路的非线性失真从开 环状态的10%减小到闭环状态吼的1%,试计算该电路的负反馈系数. F 及闭环放大倍数.F A 。 解:由于引入负反馈可使非线性失真减小1+.. A F 倍,因此根据题意有 ..11101A F =+%%, 则.. 990.0091000F A === . . .. 1000 100110000.009 1F A AF A = = =+?+ 例17.2 电路如例17.2图所示,试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中级间反馈的极性。 Uo (a) Ui Uo (b) 例17.2图 解: 正、负反馈的判断可用瞬时极性法。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为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为正反馈。 在图(a )所示电路中,电阻 1 f R 引入级间交、直反馈;由于2C 的隔直作用, 2 f R 引 入交流反馈。在1T 的基极加一对“地”的瞬时极性为正的信号,并标上“⊕”,第一级为 共射组态,输出与输入反相,故1T 的集电极信号电压对“地”的瞬时极性为负,并标上“○一”。 第二级也为共射组态,故2T 集电极信号瞬时极性为“⊕”, 2 e U 与 2 b U 同相,即发射极 瞬时极性为“○一”。

由于 2 e U 为“○一”,经电阻 1 f R 馈送至1T 管发射极的信号瞬时极性也为“○一”,使1 T 管b 、e 间的净输入信号增加,故 1 f R 引入的级间反馈为正反馈。 由于 2 c U 为“⊕”,经电阻 2 f R 馈送至1T 管发射极的信号瞬时极性也为“⊕”,使1 T 管b 、e 间的净输入信号减弱,故 2 f R 引入的级间反馈为负反馈。 在图(b )所示电路中,电阻2R 引入级间交直流反馈。 运算放大器电路反馈极性的判断同样可采用瞬时极性法。运放通常有两个输入端,即反相输入端U -和同相输入端U + 。前者和输出0U 相位相反,后者和输出0U 相位相同。 设同相输入端U +有一瞬时增量“⊕”,则1A 的输出01U 瞬时极性为“⊕”,01U 经3 R 接到 2 A 的反相输入端。所以0U 瞬时极性为“○一”,经 2 R 馈送回1A 反相输入端,使净 输入信号( ' i i f U U U =-)增加,故引入的是正反馈。 例17.3 分析例17.3图所示电路中级间反馈为何种组态。 (a) + Uo _ +Us _ (b) 例17.3图 解: 通常反馈组态的讨论是针对交流反馈而言的。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方法是:将 0U 短路,若仍有反馈信号,为电流反馈;若无反馈信号存在,则为电压反馈。 在图(a )所示电路中,1R 接在1T 的发射极和3T 的发射极之间。设1T 管基极有一瞬时增量“⊕”,则1T 管的集电极 1 C U 为“○一”,2T 管的集电极为“⊕”,3T 管的发射 极为“○一”。 3 e U “⊕”经电阻1R 和 1 e R 馈送到 1 T 管发射极的信号也为“⊕”,使 1 T 管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第二章课后答案

2.4.5 有一由RLC 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已知Ω=10R ,H L 4.311= ,F C μ3140 106 =。在电容元件的两端并联一短路开关S 。1)当电源电压为220V 的直流电压时,试分别计算在短路开关闭合和断开两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I 及各元件上的电压R U ,L U ,C U ;2)当电源电压为正弦电压t u 314sin 2220=时,试分别计算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电流及各电压的有效值 解:1)电源电压为直流时 短路开关闭合时,电容被短路,0=C U , 由于输入为直流,感抗0==L X L ω,0=L U V U R 220=,22A == R U I R 短路开关断开时,电容接入电路,∞=C X ,电路断开0A =I ,0==L R U U , 220V =C U , 2)电源电压为正弦电压t u 314sin 2220=,可知314=ω 开关闭合时,电容被短路,0=C U 感抗Ω== 10L X L ω,A 2112 2 =+= L X R U I V I U L L 2110X == V I U R R 2110X == 开关断开时,电容接入电路容抗Ω== 101 C X C ω,感抗Ω==10L X L ω 22A ) (2 2 =-+= C L X X R U I V I U L L 220X == V I U R R 2110X == V I U C C 2110X == 本题要点:电阻电容电感性质,电容隔直通交,电感阻交通直;相量计算

2.4.10 无源二端网络输入端的电压和电流为V t u )20314(sin 2220 +=, A t i )33-314(sin 24.4 =,试求此二端网络由两个元件串联的等效电路和元件的 参数值,并求二端网络的功率因数以及输入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解:由电压和电流相位关系可知,电压超前电流,为感性电路 Ω=== 504 .4220I U Z 电压和电流相位差 53)(-33-20==? 6.053cos = Ω===3053cos 50cos ?Z R Ω===4053sin 50sin ?Z X L 有功功率W UI P 8.5806.0*4.4*220cos ===? 无功功率ar 4 .7748.0*4.4*220sin V UI Q ===? 本 题 要 点 : i u C L C L I U Z R X X X X j R Z ???∠∠=∠=-∠-+=+=arctan )(R )X -(X 22C L 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功率三角形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1)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 (2) 练习与思考 (2) 习题 (4) 第二章正弦交流电 (14) 课后习题 (14)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29) 第四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41) 第五章基本放大电路 (43)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46) 第七章数字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54) 第八章Multisim简介及其应用 (65) 第九章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65) 第十章数据采集系统 (67) 第十一章直流稳压电源 (69) 第十二章变压器与电动机 (71) 第十三章电气控制技术 (77) 第十四章电力电子技术 (80)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练习与思考 1.4.2(b) a 1.4.2(c) a b 1.4.3(a) b 55215 5 ab ab U V R =+?= =Ω 1.4.3 (b) a b 66642 6 ab ab U V R =+?= =Ω 1.4.3 (c)

a b R 10651040 5 ab ab U U V R =+=?+= =Ω 1.4.3 (d) a b 12 4 s s u u I= I= 9 12 :230 36 ab s ab ab KVL u u u V R I+- I= =- 6 ? =+1=3Ω 3+6 1.4.4 (2) R

2424 34311515155b b b b V V R R V V R R --I = I =-+I = I = 1234 1243:b b b b b KCL V V V V R R R R V I =I +I +I +515-6- 5- = + + 求方程中2121+9+9 ==50k 100k 9 :=150k 100k b b b b b b b V V V V R R V V KCL V V 6-6-I = I = 6-+ =b :650KI+100KI 9=0 1 100KI=15 I=A 10k 1 =650k =1V 10k KVL V -+--? 习题 1.1 (a ) 5427x A I =+-= (b ) 10.40.70.3x A I =-=- 20.30.20.20.1x A I =-++= (C) 40.230 x ?I = =0.1A 60 30.20.10.3x A I =+= 2x 10?0.3+0.2?30 I = =0.6A 1.5 10.30.60.9x A I =+= 1.2 30.010.30.31A I =+= 4 9.610.319.3A I =-=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习题 A选择题 2.1.1(2) 2.2.1(2) 2.2.2 (1) 2.3.1(1) 2.3.2(3) 2.4.1(2) 2.4.2(3) 2.4.3(2) 2.4.4(1) 2.5.1(2)(4) 2.5.2(1) 2.7.1(1) 2.8.1(3) 2.8.2(2) 2.8.3(3) 2.8.4(3) B基本题 2.2.3 U=220V,, U=220V =V 2.2.4V 2.4.5 (1)220V交流电压 j2∏ fL 第2.2.2题

(2)U=220v 2.4.6= = L=40(H) 2.4.7 2.4.8 I===27.7(mA) λ= 2.4.9 W= wL=314*1.65=518.1 I===0.367(A) Z= w λ= P= Q= w

*=0.588(v) 2.5.3 (a) (b) (C) (d) (e) 2.5.4 (1) (2) 为电阻时, (3)为电容时, 2.5.5令, I2= =11< A I=I1+I2=11 P=UIcos 2.5.6 i1=22 i2= A2表的读数 I2=159uA A1表的读 数 I1=11 U比I超前所以R=10(L=31.8mH I=I1+I2=11 A读数为11 2.5.7 (a) Zab= (b) Zab= 2.5.8 (a) I==1+j1 (b) I= 2.5.9(A)Us=(-j5)*I=5-j*5 (b) Us=5*Is+(3+4j)*I=130+j*75 解:==0.707< U=(2+j2)*I+Uc=j2+1

令Ubc=10<则== UR=RI=5j=5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第十一章课后答案

11.2.2 11.2.3 如图所示电路,i u 和o u 为直流电压,试问引入了何种直流反馈?若i u 和o u 为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交流分量,且C X R ≥1,则引入了何种交流反馈? 直流时,电容相当于断开,此为串联电压负反馈 交流时,C X R ≥ 1,-u 通过电容与地连接,无反馈 11.2.4 如图所示电路F R 反馈电路引入的是什么反馈? 输入输出在同一端,并联 输出从输出端直接引出,为电压反馈 输入为正,输出为负,F I D i i i -= ,为负反馈

11.3.6 求图示电路o u 和i u 运算关系式 解:对A1,由虚断, i o o i u R R u R u R u 1 F 1F 11-=?-= 对A2,由虚断, R u R u o o 21-= 可得i o u R R u 1 F 2= ,则i o o o u R R u u u 1F 212-== 11.3.8 如图已知1F 2R R =,V u i 2-=,试求输出电压o u 解:由虚短,i o u u =1 由虚断,11 F -o o u R R u = 可得V u o 4=

11.3.10 如图所示利用两个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具有较高输入电阻的差分放大电路,试求出o u 和1i u ,2i u 运算关系式 解:对A1,由虚短和虚断1-I u u u == +,1111 -1O I u K R R R u u += = 对A2,2-I u u u ==+, 2 2 2 2212221--KR u u R u u KR u u R u u o I I o o o -=?-=-- 整理两式可得到))(1(12I I o u u K u -+=

电工学简明教程答案

A选择题 (A)(C) (C) (B) (B) (B) (B) (B)(B) (B) (B) (B) (B) (B) (B) B基本题 (1)略(2)元件1和2为电源,元件3, 4和5为负载 (3) (-560-540+600+320+180) *w=0 平衡 380/(/8+R)=8/110 ,所以R~, W=( 8/110 )X~ 20W 电阻R=U/I=6/50*=120,应选者(a)图. 解:220/ ( R1+315 =,得R1" 314. 220/ (R2+315 =,得R2"0. 并联R2前,I1=E/( +2R+)=220/ (++10)~ . 并联R2 后,l2=E/( +2R+ //)?50A. (2)并联R2前,U2=R1*I1=212V,U仁(2R+)*I1=216V. 并联R2后,U2=( / )*I1=200V,U1=2R+ // =210V. (3)并联R2前,P=212*=. 并联R2 后,P=200*50=10KW. 13=11+12= u A, 14=15-13= ,I6=I2+I4= u A.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断开还是闭合=//( +)/( +) =200. 解:==16V,= V[(45+5) ?]+45 >x 16/ V[(45+5) // ] // +45>~ . //X / ?/10=,同理?/10=.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R1+RP / (R1+RP+R2?. 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R2*/ (R1+RP+R2?. 所以输出范围为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 E2-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 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 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1上的电流分成两个分电路 ①U单独作用: ②I s单独作用:分流 「R4 稩1*2 4“ 114稩S A R4 R1 (R2//R3) 1 1 0.5 5 (45+5) 解I;U1 R1 (R2//R3) R4 11 -A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 (B)1、 11、1(A) 1、 12、1(B)1、 12、3 (B) 1、 12、4 (B) 1、 12、5 (B) B 基本题1、4、5 (1)略(2)元件1和2为电源,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1、4、6380/(/8+R)=8/110,所以R≈3、7K,W=(8/110)3、 7K≈20W1、4、7 电阻R=U/I=6/50*=120,应选者(a)图、1、4、8 解:220/(R1+315)=0、35A,得R1≈3 14、220/(R2+315)=0、7A,得R2≈0、1、4、9(1)并联R2前,I1=E/( +2R+)=220/(0、2+0、2+10)≈ 21、2 A、并联R2后,I2=E/( +2R+∥)≈50 A、(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I1=216V、并联R2后,U2=(∥)*I1=200V,U1=2R+∥=210V、(3)并联R2前,P=212*

21、2=4、5KW、并联R2后,P=200*50=10KW、1、5、3 I3=I1+I2=0、31uA,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 A、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断开还是闭合=∥(+)∥(+)=200、1、6、4 解: ==16V,=<[(45+5) ≈5、5]+45>16/<[(45+5) ∥5、5] ∥5、5+45>≈1、6、 =(45+5)∥5、5/≈/10=0、16V,同理≈/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R1+RP)/(R1+RP+R2)≈8、41V、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R2*/(R1+RP+R2)≈5、64V、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 14、1、6、 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 E2- 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带入数据得 I1=I2=20A,IL=40A1、8、2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1上的电流分成两个分电路① U1单独作用:解② IS单独作用:分流所 以,1、9、4解:根据KCL得则1A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A电流源吸收的功率:R1电阻吸收功率:R2电阻吸收功率: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则 ,A1、9、6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1、9、7解:设E单独作用uab’ = E/4 =1/412 =3V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ab’’ = uab3=7V1、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六版秦曾煌

第14章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 C B I I β≈ (1)E B C B I I I I β=+=+ C C B B I I I I ββ?= = ? 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在不同的B I 下, 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 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 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0.7V 。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 A 选择题 1.4.1(A ) 1.4.2(C ) 1.4.3(C ) 1.4.4(B ) 1.5.1(B ) 1.5.2(B ) 1.6.1(B ) 1.6.2(B ) 1.8.1(B ) 1.9.1(B ) 1.9.2(B )1.9.3 (B ) 1.11.1(A) 1.1 2.1(B) 1.12.3 (B) 1.12.4 (B) 1.12.5 (B) B 基本题 1.4.5 (1)略 (2)元件1和2为电源 ,元件3,4和5为负载 (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 1.4.6 380/(2110/8+R)=8/110,所以R ≈3.7K Ω,W R =(8/110)2×3.7K ≈20W 1.4.7 电阻R=U/I=6/50*310-=120Ω,应选者(a )图. 1.4.8 解:220/(R1+315)=0.35A ,得R1≈314Ω. 220/(R2+315)=0.7A , 得R2≈0Ω. 1.4.9(1)并联R2前,I1=E/( 0R +2R e +1R )=220/(0.2+0.2+10)≈21.2A. 并联R2后,I2=E/( 0R +2R e +1R ∥2R )≈50A. (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 e +1R )*I1=216V. 并联R2后,U2=(1R ∥2R )*I1=200V,U1=2R e +1R ∥2R =210V. (3)并联R2前,P=212*21.2=4.5KW. 并联R2后,P=200*50=10KW. 1.5.3 I3=I1+I2=0.31uA ,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A. 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 断开还是闭合 ab R =5R ∥(1R +3R )∥(2R +4R )=200Ω. 1.6.4 解: a U =1U =16V,b U =<[(45+5) ≈5.5]+45>×16/<[(45+5) ∥5.5] ∥5.5+45>≈1.6. c U =(45+5)∥5.5×b U /总R ≈b U /10=0.16V ,同理d R ≈ c U /10=0.016V. 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2U =(R1+RP )1U /(R1+RP+R2)≈8.41V. 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2U =R2*1U /(R1+RP+R2)≈5.64V. 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14. 1.6.6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陶桓齐课后习题答案资料讲解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陶桓齐课后习题答 案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练习题解答(6) 1-3 一只额定电压为V 220,功率为100W 的白炽灯,在额定状态下工作时的电阻和电流各为多少? 解:根据功率表达式 UI I R P 2L == 则此时流过白炽灯的电流和白炽灯中的电阻分别为 A 45.0220100U P I === Ω===48445 .0100 I P R 2 2L 1-5 某一直流电源,其输出额定功率P N = 200W ,额定电压U N = 50V ,内阻R 0 = 0.5Ω,负载电阻R 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1-15所 示。试求: (1)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3)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1)电路如解题图3所示,当S 闭合时,根据 额定功率表达式 N N N I U P = 则 A 450 200 U P I N N N === 又根据额定电压表达式 N N N I R U = 那么 Ω=== 5.124 50 I U R N N N (2)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和开路状态下电源端电压等于电动势电压,所以 V 5245.050I R U E U N 0N 0=?+=+== (3)电源电路短路时负载电阻为零,则短路电流为 A 1045 .052R E I 0S === 1-7 在题图1-7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 V 30U V 80U V 60U V 90U V 140U A 10I A 6I A 4I 54321321=-==-====-= (1)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电压的实际极性; (2)判断那些元件是电源?那些是负载? (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 E 解题图3

电工学简明教程试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5—2016学年第 2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A/□B)卷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1考试形式:闭 考核对象: 学号:姓名: 说明:所有答案请答在规定的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册上的无效。 一.(10分每空1分)填空题 1.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里掺入了价元素,多数载流子是,少数载流子是。 2.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选取过低会造成失真,选取过高会造成失真。 3.设正弦电压为) 30 314 sin( 2 100o t u+ =V则此电压最大值为 V ,有效值为 V, 角频率为弧度每秒,频率为赫兹,此电压的有效值相量表达式为。 二.(10 分)求解三条支路上的电流。 E1 =100V E2 =120V R1 =10ΩR2 =15ΩR3 =30 Ω 三. (10 分)在下图中,已知U1 =18V,U2 =8V,R1=4kΩ,R2=4kΩ,C=50μF ,t < 0 时开关S在1的位置且电路已处于稳态,t =0时,开关由1合到2的位置,用三要素法求t≥0时的Uc(t)的表达式 试卷 编号:

四. (10 分)求解R3电阻上的电流I 五、(10分)如下图所示:设电感L上的感抗为X L,电容C上的容抗为X C 设X L=X C=30Ω,R=10Ω,电压有效值U=20∠00V,要求:请写出总阻抗Z的表达式,求出Z的值,求电流I(有效值相量),电阻R上的电压有效值多大,电感L上的电压有效值多大。

六.(10分)如下图所示,已知U CC=15V,R C=4KΩ,R b=300KΩ,β=50,R L=4KΩ。三极管的U BE压降忽略。 A.画直流通路(2分) B.求静态值I B,I C,U CE。(6分) C.电压放大倍数A U= 只写公式(2分) 七. (10 分,每小题5分)根据下列条件请用运算放大器设计电路,求相应电阻的阻值,并在图上标出来. 设R f=200kΩ (1)Uo=-5u i (2)Uo=21u i 八. (10 分,每小题5分)化简与分析 1. C B AB BC A+ + + 2.如下图所示,写出Y的表达式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第十章课后答案

10.2.10 判断图中各个电路能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解:a )PNP 型,有偏置电阻,电容极性正确,电压极性正确,可以放大 B )NPN 型,电压极性正确,电容极性正确,但无集电极电阻,无法将集电极的电流变化转化为电压变化,无法实现电压放大 C )能,但无发射极电阻,无法稳定静态工作点 D )输入信号被短路,集电结正偏,无法实现放大 10.2.12 如图,V U CC 12=,Ω=k R C 2,Ω=k R E 2, Ω=k R B 300,晶体管的50=β。电路有两个输出端。试求1)电压放大倍数i o u U U A 11=和i o u U U A 11= 2)输出电阻1o r 和2o r

解:先求静态值 mA I A R R U I U I R I R U I R I R V U E B E CC B BE B E B B BE E E B B CC 53.130)1()1(12=?=++≈? +++=++==μββ Ω=++=k I r B be 07.126) 1(200β 画出等效微变电路 1)197.0)1(-11-≈-=++==E B be B C B i o u R I r I R I U U A ββ 1)1()1(22≈+++==E B be B E B i o u R I r I R I U U A ββ 2)Ω== k R r C o 21 Ω==4.212β be o r r

10.3.4 如图所示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已知V U CC 24=,Ω=k R C 3.3,Ω=k R E 1.5,Ω=k R B 331,Ω=k R B 102,Ω=k R 5.1L ,晶体管的66=β,并设0S ≈R 。1)试求静态值CE B C U I I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计算晶体管的输入电阻;4)计算电压放大倍数;5)计算放大电路输出端开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并说明负载电阻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6)估算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解1)直流通路如下 V U R R R V CC B B B B 58.52 12=+= V R I R I U mA I A I mA R U V I I C C E E CC C B E BE B B E 34.6U 66.3,5572.3)1(CE =--===?=-= +=μβ 2)微变等效电路 3)Ω=++=k I r B be 70.626 )1(200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