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检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检测试题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7.2自由平等的追求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 下列对“特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特权是指法律、制度规定以外的特殊权利②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的行为

③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的行为④特权是平等的大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 本属于你的自由,没有人能剥夺;尚未拥有的自由,也没有人会赋予。从珍视自由、维护权利的角度看,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要知晓自己的权利②要珍惜权利

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④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作为公民应该( )

①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②树立法治意识

③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④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择手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喂,是110吗?我的身份证丢了!”“喂,是110吗?我的手机丢了!”……山东莒县纪某拒不听从民警劝阻,多次恶意拨打110,严重扰乱了公安办公秩序。之后,纪某被依法行政拘留。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①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②自由与法治是矛盾的,有法治无自由

③要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④一切违法犯罪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5. 现实生活中有时会发生农民工讨要工资的事情。下面对漫画中这位农民工讨要工资的做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A. 正确,这是讨要工资最便捷的途径

B. 正确,这是通过恰当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C. 错误,这种方式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

D. 错误,这种方式没有做到依法维权

6. 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人们渴望平等,憎恨特权②特权无处不在,严重侵扰着人们的生活

③特权是平等的大敌④要践行平等,反对特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 )

①知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平等权利②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认真学习,其他的事尽量不要参与④积极维权,用各种手段抵制不平等行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8. 某大学毕业生王某以某单位在招聘中限制身高侵犯其宪法赋予的平等权为由提起诉讼,迫使招聘单位取消该限制。此案说明() ①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②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③招聘单位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④公民的权利是无条件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自由是珍贵的,平等是高尚的,人们对于自由平等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以下说法体现了“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的有()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②尊重他人合法权益

③反对特权④依法行使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为了确保2020年春节前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国务院重拳整治恶意欠薪,从2019年11月15日到2020年春节前,在全国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国务院注重解决欠薪问题是因为() A. 农民工享有经济特权,需加以保护 B. 农民工是弱势群体,需要给予特殊援助

C. 农民工温饱难以为继,生活困难

D. 保障农民工权益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11. 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 )

①知晓自己的权利②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

③任意行使自己的权利④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要做到平等,就要()

①反对特权②查看家庭出身③反对歧视④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面对用人单位就业歧视、性别歧视,我们的正确态度或做法是()

①听之任之②据理力争,依法维权

③增强平等意识④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要努力践行平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法律所确认的权利和自由是赋予每个公民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珍视自由就要

A. 放弃自己的合法权利

B. 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C. 珍惜自己的自由,无视他人的权利

D. 珍惜权力,躲避义务

15. 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不侵犯权利”是法律的底线。这种权利,如英国哲学家霍姆斯所言:就好比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启示我们()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有序的社会需要特定的规则

③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④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6. 辽宁省《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条件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事业单位招聘不得设置与岗位无关的歧视性条件。对于招聘单位来说,应该做到() A. 屈服于特权 B. 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C. 只要维护单位利益即可

D. 以单位利益为基本的行为准则

17. 孔子形容自己,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七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修炼到了能够随心所欲地为人做事,然而再怎样任性而为也都在合理规矩之内,不会逾越禁区去触犯规则、冒犯他人。这说明珍视自由需要()

A. 解决问题靠法

B. 遇事找法

C. 公正司法

D. 自觉守法

18. 民主、自由总是相对的、具体的任何社会都不会存在不受限制的绝对的自由和民主。因此A. 真正的自由、民主是不存在的 B. 任何社会的民主、自由都是虚伪的()

C. 必须加强法制观念,在法制范围内享受民主和自由

D. 任何社会的自由、民主都是统治阶级享有的民主和自由

19. 在某公司的一次招聘中,其负责人违背互联网的自由平等精神,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用轻佻的语句侮辱日语专业应聘者。最终,该负责人受到社会舆论谴责。这说明()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社会生活中,人们追求自由平等

③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合法权利④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 如图,当今女性期望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各方面能够同男性平分“天下”,真正彰显出“半边天”的力量和风采。然而,由于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许多职场女性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在与男性竞争中处于下风。这说明践行平等就要()

A. 绝对平等

B. 差别对待

C. 消除差异

D. 消除歧视

21. “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

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

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

①崇尚自由②崇尚法治③权利重于义务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 平等是人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②平等待人要求我们不因家庭、身体等方面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③关爱弱势群体是平等待人的表现④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3. 法律是社会的天平。一个人的行为,一旦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不管他担任什么职务、为社会作出过什么贡献,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体现了()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句空话 B. 平等地适用法律,就要反对歧视

C. 平等地适用法律,就要反对特权

D. 在法律适用方面,所有公民不可能平等

24. 珍视自由就是要( )B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②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③摆脱限制,无拘无束④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 有人利用手机偷拍他人隐私,发送侮辱、恐吓信息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表明()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权利②公民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④公民发短信的权利不应该受任何限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材料一:中学生小林热衷网购,而且尤其喜欢“名牌”。在“双十一”当天狂购,花费千余元,结果所购某知名品牌运动鞋竟是冒牌货。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观点如下:小华:中学生本应勤俭节约,这样的结果只能怨自己,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吧。

小桃:向有关部门举报该商家的售假行为,为自己讨还公道。

小格:赶快借助网络对该商家的售假行为大肆渲染,让商家自尝苦果。

材料二: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人人都应当遵纪守法,珍视拥有的自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自己都应该有清晰的界线。要“悬崖勒马”,不要“亡羊补牢”,守住底线,珍视自由,才能把握好人生!——摘自某监狱一服刑人员的自述⑴材料一中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4分)

⑵材料一中你不赞成谁的观点?请你对他们的错误观点加以解读和评析。(6分)

⑶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回答,我们应怎样做,才能“守住底线,珍视自由”?(4分)

27. 在北京国际饭店开幕的第三届“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詹姆斯?海克曼教授强调,减少社会不平等的努力应注重不平等的来源,预防措施的效果远比补偿性措施更有效。

⑴“减少社会不平等”的理论依据是什么?(6分)

⑵请你列举两个与平等原则相悖的事例。(4分)

⑶为建设社会不平等,我们中学生应怎么做?(4分)

28. 几乎所有的城市,几乎在城市的所有角落,都能看到农民工辛勤劳动的身影,都能感受到他们谋生的艰苦。我们的生活因他们而便利,环境因他们而洁净,城市因他们而日新月异。然而有的雇主打骂农民工,打伤打死农民工不治不赔,有的还让其加班加点,拖欠、克扣、拒发农民工工资等。农民工来到城市,不仅想摆脱贫困,更想获得平等和尊严。

⑴你怎样理解“人生而平等”这句话?(4分)

⑵在学校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的现象?请列举两例。(2分)

⑶对于这些不平等待人的现象,我们深恶痛绝。请你谈谈我们该如何做到平等待人。(4分)

29. 材料一: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材料二:美国第19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衣着破烂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总统发现后,马上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您是总统,有必要对乞丐还礼吗?”林肯总统说:“他虽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观点剖析】特权是平等的大敌。你是如何认为特权的?(4分)

⑵【思考领悟】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危害是什么?(4分)

⑶【行动助力】结合材料,我们该怎样践行平等?(4分)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10 DAABD CAADB 11—20 BCDBD BDCAD 21—25 DDCBA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⑴我赞成小桃的观点。小桃的观点是珍视自由的表现。小桃知晓作为消费者应享有的权利,能够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并且做到了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⑵我不赞成小华和小格的观点。①小华权利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都极为淡薄,不清楚自己作为消费者应享有的权利,没有做到遇事找法,而选择了忍气吞声、自认倒霉。②小格具有一定的权利意识,但他法治观念淡薄,不能依法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而采用非法手段报复对方。这两种观点都是不珍视自由的表现,是错误的。

⑶①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②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27. ⑴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平等是珍贵的,但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的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和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这些差异和不平等现象损害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⑵招工过程中的性別歧视、歧视外来人员、歧视残疾人、学校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

⑶为减少社会不平等,我们中学生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发自内心尊重他人人格;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摒弃陈腐观念;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消除歧视。

28. ⑴虽然人与人之间有着千差万别,但每个人都具有天赋平等的人格。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作为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⑵例如: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看不起家庭条件差的同学等。(符合题意即可)

⑶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摒除陈腐观念;要做到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

29. ⑴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现实生活中,特权表现为: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等。

⑵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⑶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④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