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造型中的民族文化价值研究

化妆造型中的民族文化价值研究

化妆造型中的民族文化价值研究
化妆造型中的民族文化价值研究

化妆造型中的民族文化价值研究

摘要:造型艺术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功能、艺术风格、思想特征以及文化底蕴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才能够在我国的艺术文化中实现其真正的价值。本文主要分析化妆造型中的民族元素,旨在通过化妆造型艺术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化妆造型民族文化传承

众所周知,民族文化承载了一定的历史印记,在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渗透在各个领域,反映了一定的民族历史发展水平和发展脉络,同时也是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命脉,随着社会的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的本土民族文化已经被逐渐的淡化,约有60%的人不知道自己本民族的基本文化。如果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历史都不了解,那么又如何使其发展并在世界绽放光彩呢?在化妆造型方面不同的服饰、发型都承载着不同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符号,因此在化妆造型方面也需要我们每一位造型师对本土的民族文化潜心研究,发展和传承本民族的造型文化。

1 艺术造型中的民族性

每一个民族传统的艺术均不是简单的地域性文化特征的再现或表现,而是融合了生活中的智慧,每一个民族传统艺术的产生、发展、传播、消失都要受到某一具体地域内地缘、生产及生活、人文等因素的制约和音响,最终成为共同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群体在历史上逐渐

民族服饰研究----服饰与文化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研究 摘要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象一朵奇芭熠熠生辉。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服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形成美丽而具有东方特色的形制风貌,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服饰的起源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民族在其特有的人文环境中获得了各自的存在方式,不同的服饰反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如果说,一些大民族或者现代民族的服饰反映的是现代的文化色彩和社会思潮,那么,种类繁多、进步程度不一、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或前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的千奇百怪的服饰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就更为丰富了。 服饰是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映,是区分族群的标志。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信仰、审美等方面的差异,服饰的材料、样式、色彩、图案、配饰、制作工艺等也都千姿百态,风格迥异。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装饰习俗和其中蕴藏着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服饰样式的变化、材质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纹样的选择,不但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而且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烙有特定的时代印痕。服饰的构成要素按一定文化的传统模式所作的编码,就是服饰的符号化形式,它由丰富的符号学“词汇’’构成,这些构成要素可以产生出独立的审美意义。 透过不同的服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和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也就可知其大概[1]。下面就介绍几种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及其特点: (1)满族的传统服饰。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曾对我国的服饰发展有过很大的影响。现在,旗袍、马褂等不但仍深受满族人民喜爱,而且还受到了汉族等其他民族的欢迎。旗袍经过改进,更是成为现代流行服装之一,享誉海内外。 (2)绚丽多姿、色彩鲜明的维吾尔族服饰。维吾尔族是我国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维吾尔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性格豪迈,并且能歌善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姿的服饰便是维吾尔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维吾尔服饰形式清晰、纹路多样、色彩鲜明。 (3)追求宁静风格的藏族服饰。藏装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藏族服饰追求宁静的风格,同时又强调华美、富丽。但是,出于藏族劳动生息在雪域高原之上,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加上宗教信仰的影响,所以藏族服饰并非清一色的宽袍大袖,而是丰富多采的。 (4)回族服饰——最洁净之色的服饰。回族的服饰与其他民族之不同处,

浅析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浅析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以思南土家族花灯为例 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标识,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的灵魂。然而,在交通和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各民族尤其是一些小民族的文化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地方民族文化流失、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在这种状况下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思南土家族花灯为例,对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试图从中找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法、路径来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土家花灯;传承保护 一、思南土家族花灯概述 思南——黔东北一座历史文化重镇。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旁依于浩瀚乌江,曾经是乌江盐道上的重要集镇。思南是贵州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素有“黔中首郡”之称,“乌江明珠”之誉。由于其地处黔东北,毗邻巴渝和荆湘,因此,在这片土地上民族交流融合,地区间和民族间文化碰撞、交融比较频繁。土家、苗、仡佬、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息发展,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在此交流碰撞,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诸多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当中,思南土家花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闪耀在这片土地上。思南花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服装等艺术在内的地方民族戏剧,是一门综合文化艺术,既具有戏剧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反映的是土家先民的原始风貌和山里人的精神趣味,有强

烈的乌江流域文化气息。 (一)思南土家族花灯表演特点概述 据老艺人的追根溯源和唱词中表现的历史特点看,思南土家花灯大致起源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最初是“二人转”,明末清初已发展到了三人出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出场人数不受限制,多达二三十人。 载歌载舞的思南花灯,它的题材、内容和形式大都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表演上形式上,略显简单、粗糙,但这门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已初步形成了戏剧艺术的雏型。 主题多与生产生活相关,但唱段内容包罗万象,从帝王将相到民间传说,从农业知识到衣食住行,无所不含。有的内容天马行空,充满了艺术想象力。 (二)思南土家族花灯表演形式概述 思南土家花灯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表演形式也多种多样。思南花灯的表演形式可以分为坐堂灯、跑堂灯两大类。坐堂灯有比较复杂的程式,主要包括说福式、说春、打花子、踩闹子、上香、出土地、锣鼓打、丝弦灯、请四神、采茶、扫刀(又称扫堂)、贺主人(又称谢主人);跑堂灯又称买卖灯,时间上不同于坐台,伸缩性比较大,可长可短。土家花灯音乐应用的传统乐器有马锣、大锣、二胡、月琴、三弦、折以鼓等,二胡等乐器的应用使其音乐风格流丽柔和音韵悠扬,锣鼓远播力强,泼辣热烈。锣鼓有“单打五”、“双打五”、“凤点头”、“鹰拍翅”、“牛擦痒”、“马咬牛”、“金线吊葫芦”和“四面进”等一系列曲牌。 (三)思南土家族花灯表演曲调概述 思南土家花灯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曲调分灯调、正调、杂调、小调等四大类,传统的有24大类曲牌。唱词句式十分灵活多样,有五五七五式的、五字四句的、七字四句的、七字六句或七字八旬的,还有如散曲式长短句式的等等,唱词注重押韵,或诙谐幽默,或寓意深刻。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结题报告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结题报告 中国是世界山最大的文明古国,有这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创新将有助于个人修养以及文明进步。尽管如此,在今天的现实所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确实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物质。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对创痛文化和历史只是漠然处置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加强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床融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1.创痛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的结果分析,目前我国在中国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相关教育模式存在误区。显而易见,绝大多数的人呢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中学的语文课和历史课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历史课,更多的担负了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功能。但是,以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在中学,历史教材僵硬刻板。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教材的人是停留在书本和教材,无法展现历史和文化真适合多姿多彩的面貌,但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多数人就不可能再有继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 此外,我国当前正处于重大转型期,传统的文化模式失去了神圣的权威,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也必然处在磨合,矛盾,冲突之中,尤其是亲眼一带更是日益可求彰显个性,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同时,面对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现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2.提出的建议或措施 历史文化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文化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

论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论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以宝山石头城为例

08级5班 08068005 王俏 摘要: 民俗文化是传承文化,也是变异文化,它是认识和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更是关注现实人生、变迁滞后文化的核心所在。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类型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文化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受时尚潮流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本来据有的发展繁荣空间正在被一点点的吞食,民俗文化面临着生存环境逐渐缩小,它的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那么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哪里,民俗文化的发展出路在哪里?本文通过以金沙江峡谷宝山石头城民俗文化为例来浅析一下民俗文化的当

代价值以及其旅游开发的新路径,以达到传承保护开发目的。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宝山石头城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二、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1.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有利于提高游客兴趣 民俗旅游的内容相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不同目的地的活动形式重复性也较弱。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与平时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当地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特色表演一般都会让游客参与进来,有极高的参与性,满族了游客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名称 研究小组长: 研究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摘要 正文 一、问题背景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研究的方法 (1)分组探究,确立主题。 (2)协作分工,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小组探讨,对资料进行整合。 (4)形成总结论文,制作课件。 四、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学生活动: 1、让学生初步接触和讨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课题的有关问题。 2、了解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各项要求和要注意的地方。 4、制定研究计划表。 5、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教师活动: 1、出示一组关于民风民俗的照片(包括节日、娱乐活动、食物) 2、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民俗文化 论文

1.舞蹈,音乐,戏剧等民族艺术为营造一体化的实际功效,写本民族。 维吾尔族的舞蹈、音乐、戏剧等民族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是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这些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维吾尔族的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了维吾尔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大量西方观念和艺术作品涌入我们的事业,渐渐的使我们的艺术丧失了本民族特点,也丧失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个性。任何一个“国际化”的艺术形式都脱离不了其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土壤和根基。维吾尔族民族艺术家们都深知此道理,视民族艺术为瑰宝,视“民族性”为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上,以全球化的视角来俯视民族文化,创造了许多舞蹈、音乐、戏剧、短剧届的精品来。维吾尔民族对自我的认知和民族性是维吾尔艺术作品创作的灵魂,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超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维吾尔舞蹈艺术、戏剧艺术等具有民族性,它是维吾尔活动的精神延续,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特征和价值诉求。当艺术创作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标准化、人性化,而是在此基础上对艺术作品本身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时它对营造民族一体化的实际功效是显而易见的。美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对于维吾尔族来说更是如此,维吾尔族对艺术的功能作用的认识也可追溯到好几千年前。艺术是维吾尔人民的精神产物,最早的美术遗物时一些装饰品,如经过打制和研磨的石珠、骨坠等,也有些维吾尔艾德莱斯布料,鲜艳的颜色与布料上的图案说明了他们对形式美的组合能力及爱好艺术的情感已得到高度的发展。 民族艺术具有:认识、启迪、娱乐、享乐、补偿、净化、劝导、评价、预测等功能。这篇文章我们从研究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发展层面上分析维吾尔民族文化的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组织功能、心理功能和娱乐功能。通过此类分析阐述民族艺术在营造民族一体化过程中的实际功效。 一、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是指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与满足的功效。维吾尔艺术的真正价值首先在于审美,其他的功效都只能通过审美功效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比如维吾尔族舞蹈,通过美妙的音乐与请轻盈身姿的千变万化的组合,带给人们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从而实现了欣赏者与创作者的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满足和愉悦,同时陶冶了认得性情,提高了人的审美判断能力。如:十二木卡姆等具有史诗性的艺术形式还有助于欣赏者高尚人格的塑造,通过此类作品产生极大的审美心理振荡和情感激动,激发了自己进一步的自我意识定位,促使了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和本民族艺术。审美虽然是一种客观的自我享受,但在整个欣赏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认识功能 民族艺术的认识功能:一方面是指艺术活动过程中能促进艺术家创作作品时,获得对客观世界深入了解和把握艺术作品创作意图的功效。另一方面是能促进欣赏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同样能获得对主观世界的了解、把握和启发功能。比如,通过欣赏一部戏剧,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创作者和演员们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了解到他们曾经希望过什么、幻想过什么、追求过什么。维吾尔戏剧《他没有两个老婆》也是个很好的例子,通过描述现代男女关系,侧面反映了新时代的维吾尔人的生活,不仅可以了解到有关宗教、政治、经济、文化,还可以看到各种服装和生活情境。任何一个民族艺术作品背后都有一个生机勃勃的

文化变迁的个例分析_清代_改土归流_对黔中苗族文化的影响

文化变迁的个例分析 ———清代“改土归流”对黔中苗族文化的影响 Ξ 李汉林清代“改土归流”对西南各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仅以“改土归流”对黔中苗族文 化影响为例,从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操作、生产组织、生产资料结构、生活习俗等的变迁进行分析,认为文化变迁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变迁中,不断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丰富发展本民族文化。而本民族固有的文化因子,有的因功能的丧失而被淘汰,有的功能发生了转向。因此,要认识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变迁历程,要从多层次、多视角加以分析。 关键词:改土归流 苗族 文化变迁 作者李汉林,1958年生,吉首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地址:湖南省吉首市,邮编416000。 黔中苗族指贵州中部、南部的苗族,通用苗语为西部方言惠水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苗岭中段山脊上,地处长江与珠江两水系的分水岭。不同时代的汉文文献对该支系苗族有不同的称谓,明代称为“东苗”,清代称为“白苗”或“青苗”等。当地汉族和布依族习惯称作“红毡苗”或 “背牌苗”。①该支系苗族自称为“东蒙”,其内部又有“蒙茸”(森林中的苗族)、“蒙白” (山顶上的苗族)、“蒙毕建”(杉树中的苗族)之分。18世纪以后出现一个新的称谓———“蒙掌” (田坝上的苗族)。黔中苗族的称谓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吻合,都处在山地丛林中,海拔最低为1000米,最高处为1700米。丛林为针叶与阔叶混交林,山谷中多杉树,山坡上多松树,阔叶树以山毛榉科乔木为主,1500米以上的山脊地段则是以松树为主的疏林草坡。 13世纪以前,黔中苗族地区属羁縻州郡境。13世纪末,元政府陆续设置各级土司,主要有 水东、水西、八番、康佐、丰宁、都匀、宁谷、白岩等土司。②清代雍正年间的大规模“改土归流”, 各大小土司被罢废,③这对黔中苗族的劳动生产、物质生活、社会政治、精神生活等方面有着 重大的影响,促进了黔中苗族由斯威顿耕作(俗称“刀耕火种”或“锄耕农业” )④向传统农业的转型。 元代以前,黔中苗族地区属于“生界”,中央王朝未曾与当地苗族发生联系,周围的其他民《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Ξ①②③④参见Bodly ,J.H ,Anthropology and contemporary Human problems ,M ayield publishing com pany ,p.97。 参见《圣武记》卷7《雍正西南改土归流记上》。 参见《元史》卷20《成帝纪》、卷29《泰定帝纪》。 参见杨庭硕:《海贝巴苗名称变迁考》, 《贵州民族调查》(之二),贵州民族研究所编,第349页。本研究系国家社科课题“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代码OOBMZ 0014。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 民俗文化课题研究总结怎么写,以下是XX精心整 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研究的春风沐浴着正在飞跃的校园,课题研究的雨 露滋润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田。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 “科研兴教”的敦促下,我们课题组老师在中华传统文化教 育研究这片沃土中齐心协力,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辛勤地耕 耘,也编织着我们的美好理想。回首在课题组这学期的工作,一曲曲奔跑般的旋律不禁从心底溢出…… 一、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优势,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我们的课题组,一个拥有19人的大集体,其中有功力 深厚的教导主任,有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有年轻有为的生力 军。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这个团体,较好地发挥着我们的 人文环境优势,较好地发挥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学期以 来,我们课题组集思广益,共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实实在 在地开展有助师生发展、成长的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研讨活动,承办省教学研讨活动,并起到率先垂范 的作用。广东省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观摩研讨会于 20XX年11月24日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东莞、广州、中山 等地的全省各地代表参加了会议,省教厅的杨建国先生和佛 山教研室的姚淑华老师、南海区教研室党朝亮先生和各市、 区的语文教研员亲临现场作指导。来自全省七个地区的七位 老分别作课,我校的杜小敏老师为全省老师代表展示了语文 综合性学习课例“乐读清平乐”,杜老师声情并茂地引领504班的学生遨游在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古词课堂中,该课课 堂气氛活跃,学生积累丰富,底气丰厚,受到上级领导和全 体老师代表的高度赞扬。11月25日,我校图文并茂的展板,最具特色的学生作品和精彩纷层的经典诵读汇报表演,让来 宾们大饱眼福。交流研讨期间,各地代表纷纷踊跃发言,研 讨气氛浓郁。代表们表示收获甚丰,从我校“师生齐学经典”中,他们找寻到了一条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 教育的道路。我校“学经典,用经典”的浓郁学习氛围深深

地方民间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地方民间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一、民俗与民俗学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样,民俗学为社会民俗史提供充分资料,使之成为历史科学的主要依据;历史学借助历代民俗事象揭示历史发展和变迁的轨迹。人类学者、民族学者对原始部落、晚进民族的深入调查。对那些部族和地区的复杂的古老信仰风俗的研究,为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由于古代原始宗教的发展和人为宗教的创立与传播,民俗事象与宗教生活的体验互为影响。因此,民俗学又与宗教学结成了近缘关系。民间传承所展示的历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和美的艺术创造,为探讨美学提供了重要佐证。美学的研究也只有注视了世世代代民间传承文化中的美学,才能揭示出更为科学的美学规律,表达出更完整的美学思想。因此,民俗学与美学同样是近缘学科。此外,神话、传说、故事中的高度想象和艺术构思,及其所显现的信仰观念和奇异的思维,既是文学的又是民俗的。如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以及《三言》、《两拍》、《老残游记》等,还有大量的传奇小说、讲唱文学、戏曲名著,都是我国历代生活的风俗画卷.现代,如鲁迅作品《阿Q正传》、《风波》、《孔乙己》、《药》、《祝福》;老舍作品《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北京人》等等,都在表现民俗生活上为现代文学史增添了光彩。 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是大量的民俗事象,有人称其为“现代学”、“未来学”、“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前言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世界上民俗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内涵能全面提高文学作品的底蕴。 1.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礼节民俗、生活民俗、乡土民俗等几个方面,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莫言是我国文坛上为数不多的成功者,而莫言的作品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说民俗文化是帮助莫言登上文坛的重要力量。莫言用他独特的文字语言描述,将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莫言的众多作品均得到了东西方的共同认可,如《红高粱》、《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等,莫言的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他独特的精神向往及民俗文化内涵。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各局千秋,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文学是读者经验的产物,而文本则具备互动性及不确定性,对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做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阐释,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力度,以此加深对文本阅读的理解、感受。 2.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 2.1莫言作品中的乡土乡情民俗文化体现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莫言的《红高粱》被广大读者评委我最爱的作品,《红高粱》中真刀、真枪、真性情的语言进攻性,使其刚发表不就,就广受欢迎,面对挑剔的发行商,《红高粱》还能大受欢迎,不仅仅在于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还在于民俗文化的生动表达。在《红高粱》中充满了浓郁的乡土乡情,民俗文化的丰富性使得国内外读者叹为观止,如姑娘坐花轿出嫁,在中

民族文化传承论文

期末课程论文 题目:论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姓名:李娜 系院:政治学院 年级:2013级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120305052299 日期 2013 年 12月 15 日

论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 摘要 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历久不衰,原因就是我们保护、传承、发展了我们的文化。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我国各个民族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都在思考怎么样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能使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落伍或者不被抛弃。同时,又吸收现代化文明中的先进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自己的民族不断的发展进步。 关键字:民族文化发展危机

正文 一、民族文化的概念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与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一样,民族文化的定义也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形式。 (一)广义的民族文化 广义的民族文化,即普遍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 (二)狭义的民族文化 狭义的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狭义的民族文化也可以说是民族人文文化,是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等。 二、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因此,发展利用、保护传承、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国家繁荣昌盛有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 民族文化包含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我们在传承中,如何去梳理这些内容,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哪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我们的难题。所以,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我认为,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危机。 (一)民族文字发展危机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一般认为,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文字。以云南为例,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三个民族使用汉语外,仍有22个民族使用着14种文字。

城市的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田卓颖 摘要:凤凰从“武山苗蛮”到如今旅游名县,凤凰苗族文化的保留与发展。 关键词:凤凰文化苗族历史爱情工艺 凤凰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的一个县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原来的边陲小镇到现在的国家四A级景区,凤凰的发展举世瞩目。凤凰县历史悠久,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据《凤凰厅志》记载,夏、商、殷、周以前,这里即为“武山苗蛮”之地。战国时期,属楚疆域。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27年)建黔中郡。秦王嬴政统一中原后,将其所辖的广大地域分为36郡,凤凰属黔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更黔中郡为武陵郡,后几经变革,西汉期间,凤凰归辰阳县辖。东晋改归舞阳县。.《元和郡县志》记载,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在坡山西址设渭阳县”,并载“山甚高,百姓食坡山溪水”。破山即指凤山,据书记载古凤凰县址今天的黄丝桥古城。元时,统治者在渭阳境内设五寨司,五寨长官司驻镇竿(今凤凰县城)。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在凤凰山设凤凰营,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设镇竿守备。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移麻阳参将驻镇竿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设镇竿协副将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升协为镇,镇竿成为清朝全国六十二镇之一。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废土司,置凤凰营于今县城,镇竿成为全国八十九道之一。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于湘西北设永顺府,道员仍住凤凰。为全国八大兵备道之一。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91年)该凤凰营为散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升为直隶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厅为县,沿用至今。悠悠数千年,凤凰的区位日显突出,古城镇竿的地位日显重要。 凤凰的文化大致分为三类,凤凰古迹、凤凰人文、凤凰风情。 据调查,凤凰古城现有文物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处,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建筑120多栋,明清青石板古街道20多条。这里随处可见保持完整的古城楼和城墙,不受破坏的民间集会场所以及其他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唐朝旧县址黄丝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石头城之一。始建于明朝万年历间的中国南方长城“湘西边墙”,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经调查,凤凰古城起源是一个兵营,是为了防御苗民动乱的军事要塞,后来逐渐演变成凤凰城的,时间历经千年,许多建筑还保存着凤凰城初建时的原貌。通过专业人士的回答,我们得知,凤凰之所以能如此完整的保留大量的古迹遗址,归结原因,一是因其闭塞的交通,不受外界的破坏,二是其地理位置四面环,风力小,不受风化的影响。 凤凰古城是一个著名的县城,人才辈出,特别是沈从文先生,他的《边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将少数民族的文化推向了世界。 凤凰历史悠久,是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民族县,这里民族节目众多,处处体现出民族风情的独特。节日有苗族的“三月三”情人节,“四月八”跳花节,“六月六”歌会节;土家族的“赶年”节,还有“赶边边场”、“拦门酒”、“吃新年”等各种绚丽多彩的民族活动,特殊的祭奠仪式,红白喜事的独特表达等活动。由于土家族的汉化比较普遍,而苗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汉化程度不算严重,所以我着重调查了苗族。 苗族的风俗 苗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为隆重普遍的节日为鼓脏祭祖节,湘西也叫“椎牛祭祖”,随之还有还傩原,上刀梯,踩火犁等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规模最盛大的节日,“四月八”寓意纪念英雄节日,随之有跳花、跳月青年男女狂欢。还有“赶秋节”、“踩花山节”等。苗族信仰“巫教”,苗族的图腾和崇拜有龙、蚩尤、傩公傩娘。祭祀仪式由“椎牛”、“打

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 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关于民俗的范围与分类,不同的民俗学家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特定的课题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划分民俗的范围和类别的原则总是与民俗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既然我们把民俗定义为群体内模

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与表达方式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d13040781.html, 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与表达方式探析 作者:曾聪 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07期 摘要:民俗文化产生并传承于民间,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现象,民俗文 化有着朴素、草根、区域性的特点,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现象的价值不可估量,能够体现在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中,民俗文化价值的实现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应该将其外价值进行体现,对内价值的实现进行保护,本文就对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与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俗文化价值体现表达方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 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a)-0000-00 1 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 1.1 文化价值 文化的结构有内外两层,外层通过物质财富所创造的,对人际关系以及制度行为进行规定,内层面主要是对人的情感以及价值观进行分析,这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它决定着外层面的变化。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它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如果没有民俗文化就能够民族文化,也就是说,民俗文化的传播能够让我国的民族文化得到延续,民俗文化还会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以及道德标准,它具有普遍性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也为现代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帮助,在世界文化多元融合的前提下,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作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思考,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继续,传统文化在不断的创新中形成,也在不断的打破传统走向现代化,不同的民族在发展中有着不同的经历,这都是历史演变的标志,也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要想让民俗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还需要发展先进文化,能够将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真实的反映出来,这也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有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要不断的增进群众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这就需要民俗文化能够将地方的精神特色展现出来,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升华出他们的信仰,从而形成一种对文化的认同感。 1.2 经济价值 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已经得到体现,从文化遗产经济学方面就能够看出这一点,而市场经济被认为是规范化、制度化的经济,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条件,任何的经济模式下都会有精神力量的支撑,精神文化也直接决定着经济模式的成功与失败,我们也需要将最宝贵的文化都发掘出来,从而能够体现出民俗文化的真正价值。民俗文化的效益也是旅游业所看中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内容,例如:茶文化、服饰文化、书画文化、和文化等。无论是在过去的封建王朝还是在当今社会,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巨大的时代价值。此文就对其中“和”与“礼”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进行粗略的发表一下个人的见解。 中国传统文化大精华所在,便是和谐的思想,“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及而不过,强调一种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的品性与天地合一,四肢对四季,五脏对五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种合谐的境界,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传统“和”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和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理想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民贵君轻的政治观;德主刑辅的治理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观;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恒产与均平的经济公平观;以义统利、群己和谐的社会伦理观;国家统一、协和万邦的民族国家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等。这其中的许多成分可以通过扬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用。在实践路径与方法方面,儒家以“中庸”的思想方法认知和谐,通过培养造就“君子”来促进和谐,用伦理道德维系和谐等,在今天也有可借鉴之处。 两千多年来,传统“和文化”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文明风尚的养成、人才的造就、政德政风的淳化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直到今天,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等价值取向,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另一大精华所在便是“礼”。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著名思想家颜元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礼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长。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不对礼乐文明有所了解。礼是“修、齐、治、平”的大经大法。周公制礼作乐,中国文化的底蕴从此得以确立,其后经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弘扬,成为博大精深可以经纬万方的巨大体系,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礼”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讲究亲和政策和伦理亲情。人际伦理,社

【教学论文】《民俗文化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民俗文化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 “民俗文化开发与研究”,是九资河中心小学自2012年3月以来进行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旨在探索总结并发现本土丰富的民俗资源,让一些濒临灭绝民俗文化得以传承。我们将之引入校园,引进课堂,植根于学生的心中。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开发校本教材。在探索、研究、传承中感知家乡厚重的文化魅力,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同时促进学校德育教育,树立优良的情感观和价值观。报告从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保障与预期成果等方面逐一说明。 一、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立足以下认识: (一)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我们对中国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相当有限,特别是广大少年儿童对乡土文化知识甚少。近年来不少有文化良知和历史责任感的专家学者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传统文化的考证及旅游发展事业上,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值得人们敬佩和尊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及各级政府为如何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他们希望看到的是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相当多的乡土文化遗存,已经或正面临着被摧毁,被遗忘的绝境。九资河座落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主峰脚下,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是全省旅游名镇,淀积了厚重的极具特色的本土文化,一方面由于特殊的地

理位置,三省交界呈现出本土民俗文化的多元性,同时远离闹市一些民俗民风保存较完整;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化进程的推进,一些传统的有价值的本土文化逐渐被“现代元素”掩埋,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建立新课程标准,施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本课题的研究对“三级”课程的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提出:各地方都有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三)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而人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等等,因此,将生活实践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结合起来,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关注本土风情,传承民俗文化,汲取老祖宗们“真善美”优秀品质,与当代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结合起来。 二、省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的重难点 自新课改以来,各地校本课程开发各有特色。在教育面向世界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乡土文化的培植和开发。如湖北省黑泼《黑泼民俗文化开发与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研究》;钟祥市客店镇小学开发《旅游文化在心中》的校本课程;恩施市实验小学《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设乡土文化教育,不仅能传承一个传统的语言文化感受乡土的亲和感,而且能重演前人的生活方式,重新发现先人的智慧、典范和价值。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民族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整体发展相对薄弱,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相对滞后,即便开发其内容也与非民族地区雷同,而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则明显不足。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为背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途径、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现状、途径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丧失传统文化则意味着民族的消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文化的特性,也就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民族。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衰落、消散与无人继承的现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与知识传播主要场所的学校,应积极思考如何解决此种问题的途径,因为文化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而且更是一个教育问题。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文明的主要途径,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上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中课程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即应承担起挖掘传统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的责任,因此运用校本课程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不失为一个最好的选择。 一、对“校本课程”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解读 校本课程是学校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办学资源,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设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解决学生所学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分离、教师和学生与课程的分离等弊端,也可使学校从中央集权的课程行政体制中解放出来,使教师从各种干扰教学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使学生从压抑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课程中解放出来。现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受到广泛重视。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当然,民族传统文化并不等于优秀文化,不等于文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在少数民族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文化中优秀的成分,它既体现着民族特性,又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粹。 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系统综合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一般而言,校本课程开发都是由当地的专家学者或者是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本民族、本地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内容特点、全面系统的编排而成。校本教材具有完整性、重点突出性、讲解的详细性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时能掌握重点,能全面系统地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改变过去由老人或者是上辈口传身授带来的缺点与不足,大大提升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传授内容的全面性,因此,利用校本课程有利于系统地综合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大面积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后,主要是在学校实施,学习对象主要是当地的学生,这样教师传授时,其学习者就是一群学生,而不是单一的某个人或某些人;改变了过去民族传统文化传授单一模式和小规模传授的模式。这样就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当地人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掌握与认识,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而不至于失传,增加了民族传统文化学习者人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