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登斯 我已不再提第三道路

吉登斯 我已不再提第三道路

吉登斯  我已不再提第三道路
吉登斯  我已不再提第三道路

吉登斯:我已不再提“第三条道路”

关于社会学

今天的世界变得很难懂

新京报:你早年从心理学转到社会学研究上来,原因是心理学对现实问题拿不出实质的答案,从现在来看,社会学是不是能回答你所有的疑问?

吉登斯:刚步入21世纪时,欧洲对一群知识分子做了一个调查,结果85%的学者对21世纪表示悲观。而在20世纪之初,在战争还没发生之前,欧洲同样做了一个类似的调查,结果85%的知识分子对20世纪表示乐观。你瞧,世界的变化难以捉摸,下一秒钟就可能完全不同。今天的世界变得很难懂,以前的理论都不够用了,在全球化时代,21世纪正寻找新的社会学理论,能够给我们指引一个适应于现代社会的方向。

我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依然很大,只是觉得实验性的心理学没意思。

新京报:你怎样看待社会学与小说、艺术创造的关系?

吉登斯:社会学与文艺关系其实很紧密,一切社会学理论的创建都需要想像力,我们要想像跟眼前状况完全不同的形势,而现在正发生的,可能马上就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对于所有我们肉眼所能见的,我们总要保持辩证的思维。比如全球化大潮汹涌,同时也有反全球化的行为。我们经常能在小说中看到类似的想像,这当然有助于社会学家建立理论。但小说所不能替代的是社会学对真实、现实细节的分析、研究。

新京报:像影视、媒体对大众的影响,至少在表面上看来是比社会学的影响大得多吧。

吉登斯:没错,但影视更多是影响大众的日常行为,而不是给大众提供一个正面楷模。关于电影中的暴力镜头应对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暴力的行为负责,这样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倒是没多少证据证明这点。但影视媒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乃至个人生活的习惯。至于媒体、媒介,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也不仅是参与事件的报道,而是可以改变事件发展的进程,可达到重建社会结构的作用。

关于中国

中国会建起关注民生的福利制度

新京报:你提过人类正处于一个转折性改变的开端,社会学、政治学不仅是“局内人”需要关切的课题,而是人人都要有重建自我、重建生活的准备,也就是你所说的“生命哲学”?

吉登斯:人们需要自觉去适应变化。在当前社会,每年至少有20%的雇佣工人由于现代科技、经济的变化而丢掉饭碗。因此工作频繁变更,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你不要指望有一个丢不掉的铁饭碗,你需要适应时代,学会应对不同的工作。与此同时,人们仍然需要能倚赖的归属感、稳定感,因此“家庭”的角色会继续起到根基的作用。至于中国,中国现在还比较落后,但我可以预言,中国迟早要建立起关注民生的福利制度,在经济跌宕地发展之余,给老百姓提供稳定的保护伞。最好的社会应是这样的:人们有能力去应变,同时自我身份并不缺失,且感到稳定与信任。 [pagesplitxx]

新京报:可对于没有意识到要应变、要“重建”的人怎么办呢?至少在身边,我就能看到不少人因为不能像过去一样把握生活变化的规律而仓惶失措。

吉登斯:人类都有怀旧情结,这很自然。但不断在回望过去之中寻找安全感,我猜也未必能找到,你说呢?人们通常在回忆时,对过往“罗曼蒂克”化。我想人们需要清醒过来:过去也一样不稳定。在中国,未来对高等教育的广泛普及将极为重要,尤其是在较闭塞的农村,而且尤其是农村妇女。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新进的力量从四面八方涌来,你根本不可能还沿袭乡下的旧传统、习俗去生活。现在人们有了很多选择,虽然带来了不确定性,但这本质上是件好事。

新京报:你认为现在中国经济、工业的发展,是18世纪末、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时代的重现吗?

吉登斯:中国工业的发展不会走西方工业革命的老路。不会是一样的。只是有些方面相似,比如中国也发展了大规模的手工业。但手工业永远不会像从前那样重要了,因为世界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中国,跟其他国家一样,需要往前看。需要建立福利系统,需要加强环保。农村的经济应着眼于如何与“先锋”的理念结合,考虑创建自给自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区域。方法肯定有很多。

关于第三条道路

“第三条道路”只是我的一个政治标签

新京报:你不喜欢用“后现代”,而是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后传统”的社会。如何理解?

吉登斯:“后现代”通常含有不可能对历史有秩序、有连续性的概括。我不信这一套。而传统与自然组成了人类活动的根据,比如说女人应该生育,过去这是大多数女人的必经之路。可现在,欧洲国家中25%的女性决意不要小孩,传统为她们铺就的“命运”不再生效。全球化之力多少侵略了我们的生活,迫使我们“重建”生活,去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传统、习俗并没有消失,而是也在“重建”。我们不断地发掘自身,发掘与世界联络的方式。

新京报:这也就是社会学对于个体、而不仅是对于政治家、学者的意义?

吉登斯:社会学就是要捕捉由人类行为引起的社会变化。假如我看着别人很长时间,对方心里就会开始嘀咕:他到底是喜欢我,还是讨厌我呢?又比如我高举起一只手,如果你不知前言后语,你搞不清我到底是在对你说再见,还是打招呼。类似这些情况,复杂得就是计算机也算不出个所以然来。当人与人的关系前所未有地彼此平等之际,我们需要去学习、体会怎样相处。

新京报:你曾提出的“乌托邦现实主义”理论,看上去很矛盾。

吉登斯:我之所以提出这个论断,是因为考虑到无论什么理论最好有所瞄准,而且从政治角度上看,目标总是超越现实的,我们需要为之奋斗的,所以就是“乌托邦”。然而跟现实没有关联的乌托邦也不好,需要跟现实主义放在一起。这是一对矛盾,我是刻意的,要的就是它们互相平衡。纵然放眼世界,现在再也不是乌托邦,也不再现实。这两对关系也可以放到爱情中去:每当有人步入婚姻殿堂,就产生了“乌托邦现实主义”的形势。因为那是一步蹦入了漆黑中,但愿有“现实”做铺垫。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中国学界依然将“第三条道路”视为你最重要的学说?

吉登斯:现在大家对“第三条道路”的过分重视,显然误解了我的初衷。“第三条道路”只是一个我对于1989年后的政治标签。现在,除了在“命题作文”的讲演上使用之外,我平时已经不这么提了。标签不重要,重要的是框架之下的内容,我所说的是:当一个社会创造宏观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还能兼顾到穷人,还能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等。较之于“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的提法对我来说更重要。

作者:张璐诗

?相关文章:

?安东尼.吉登斯:失控世界的知识领袖 (2007-12-10 22:40:59) 理性选择理论: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 (2007-11-25 16:35:53)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评析 (2007-11-25 16:22:17)

高端对话:五个中间代理论家谈中间代 (2007-11-2 21:58:15)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新进展 (2007-10-29 11:42:40)

白话中国经济的真相 (2007-10-27 8:3:45)

李毅:七七级、七八级的社会学分析 (2007-10-16 11:19:11)

吉登斯的风险社会思想

安东尼?吉登斯的风险社会思想 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一)是当代西方与哈贝马斯、布迪厄齐名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著名社会学理论家之一,他近年来发表的《现代性的后果》(1989)、《现代性与自我认同》(1991)、《超越左与右》(1994)等著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 此外还有:《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亲密关系的变革》、《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气候变化的政治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欧洲模式》、《在边缘》、《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失控的世界》。 王铭铭在《“安东尼·吉登斯现代社会论丛”译序》中说:“他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两打大方面.即对西方社会思想界各种学派的批判性总结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论述”。与古典时期社会学的开创者不一样,吉登斯并非一味对现代社会持赞赏、肯定的态度。他认为,同任何一种前现代体系相比较.现代社会制度的发展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为人类创造了数不胜数享受安全的有成就的生活的机会.但现代性也有其阴暗面,这在20世纪变得尤为明显。吉登斯判断我们身处一个生态破坏、贫困、全面战争和极权政治的高风险社会,“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现代社会的风险思想是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吉登斯在阐述其社会理论中就多处论及现代社会的“风险”问题。这一研究颇具特色,思想也不乏新意与深度。本文试对这一思想作一分析,以期正确认识并驾驭现代社会的“风险”。 (1)风险的概念 ①含义来源 现当代西方社会思想家们普遍关注风险问题,并且不少西方学者视风险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吉登斯也认为,“在中世纪,除了一些与风险相关的概念外,没有任何真正的风险概念”,而且,“在大多数其他传统文化中也没有风险这个概念”,所以,风险“这个显然非常简单的概念却能说明我们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 那么,究竟什么是风险呢?吉登斯首先从词源的角度对风险作了一些分析。他说:“在16和17世纪.风险这个概念似乎已经有了,西方探险家们在开始他们的全世界航海时,他们第一次创造了这个概念。”而“风险这个词好像是通过西班牙或葡萄牙传人英语中的.原意是指航行到未知的水域”时,“遇到危险或者是触礁” 因此,在吉登斯看来,风险原本是资本主义早期商贸航行的一个术语,意指遇上危险或触礁。风险概念起源于现代社会的早期,标志着与过去决裂和面对开放的未来的努力。吉登斯认为,在传统文化中,人们没有风险的概念,它暗含着一个企图主动与它过去亦即现代工业文明的主要特征进行决裂的社会。 “换句话说。风险这个词最早主要是空间方面的含义。后来,它转向了时间方面。”“后来这个词就用来指代各种各样的不确定的情况。”通过这种分析,吉登斯指出,“风险这个概念与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概念是分不开的。” 吉登斯分析了风险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他说:“这个概念的产生是随着人们意识到这一点而产生的。即未能预期的后果可能恰恰是我们自己的行动和决定造成的,而不是大自然所表现出来的神意,也不是不可言喻的上帝的意图。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过去人们对于幸运(命或命运)的想法,并且与宇宙决定论分离。” ②风险与危险、冒险的区别 吉登斯在分析风险与冒险、危险的关系中给出了他对风险的理解。“根据卢曼的分析,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简介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简介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以批判的特点而著称,他的结构化理论最初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在与功能主义的抗衡中诞生的。它的发展与完善经历了很长的时间,1984年出版的《社会的结构》是该理论最成熟、最系统的著述。吉登斯的《社会的构成》可以看成是他的结构化理论的一次总结性描述。这也是吉登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在书中,吉登斯主要论说了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这也是社会学家们一直想解决的问题。他通过对各相关学派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和创造性论述,表达了自己的“结构化理论”,一种建立在结构二重性基础上的理论。该理论通过对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反思,树立了自己的理论目标,即超越传统理论的二元分裂的局面,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他提出社会学所探求的社会结构,只有经过结构化过程才能得到说明。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内容 结构化理论是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探究个人的社会行动及其能动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理论。他反对社会学理论传统上的将宏观与微观、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主观与客观视为彼此独立存在的两极, 要么强调“社会结构的物化观”, 将社会结构视为独立于个人行动的象“物”一样外在于个人的实践的东西; 要么强调微观的个人行动、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互动和个人的意义建构, 将宏观现象还原为微观现象来解释的二元论观点, 认为宏观与微观、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主观与客观双方都是相互包含的, 并不构成各自分立的客观现实。他的这一辩证观点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的构成》一书中所阐述的结构化理论之核心——行动与结构的二重性原理中。吉登斯将“结构”理解为不断地卷入到社会系统的再生产过程之中的规则和资源: 结构具有二重性,即社会结构不仅对人的行动具有制约作用, 而且也是行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中介, 它使行动成为可能;行动者的行动既维持着结构, 又改变着结构。行动与结构之间这种相互依持, 互为辩证的关系反映在处于时空之中的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依赖于行动者的创造和再创造而具有其特定的规律性: 行动者是具有知识的, 其知识是反思性的和实践性的。因此, 在进行行动时, 行动者不仅有其行动的理由和动机, 而且还能对自己的行动及所处情境的社会和物理特性进行反思性监控; 但是行动者的知识又是不完全的,故而其行动总会遇到一些“未被认知的行动条件”——这就是社会结构, 并进而导致一些“非预期的行动后果”, 而后者又会反过来成为前者。未被行动者认知的行动条件、行动者的反思性监控、行动的理性化、行动背后的动机以及“非预期的行动后果”构成了吉登斯的“行动自我的分层模型”。吉登斯认为, 人类的所有行动都表现为这个模型, 且都是以实践意识作为认知基础的。 在吉登斯看来, 社会结构并非外在于个人行动, 而是由规则和资源构成。日常生活中的规则是与实践紧密相关的, 它们不只是对人们行动的概括, 而且对行动者的行动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同时, 行动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去采取适当的行动, 测试和确认其行动所牵涉的规则。因而行动者采取行动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同时也再生产出社会结构。社会结构还包括社会行动所牵涉的资源——分配性资源和命令性资源, 它们是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再生产出来的。资源是权力的基础, 权力是行动者改变周围既成事实的能力, 表现在社会环境中, 则是其对资源的支配能力。然而, 资源并非权力, 只是权力得以实施的媒介。规则和资源是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 行动者的资源影响着其对规则的测试和确认; 另一方面, 资源又非独立于行动之外, 而是存在于社会环境中, 社会成员在行动中赋予其各种各样的意义, 从而影响规则的建构。因此, 行动便具备了意义的掌握与沟通, 社会的认可与制裁以及资源的支配三种特性, 且三者相互交织。资源也因此具有转换性和传递性, 可以随行动者在具体情境中的使用而得到改变。

安东尼·吉登斯及其社会学理论

一、结构化理论 结构化理论是吉登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如前所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提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1、结构化理论提出的主旨。总体上看,结构化理论的提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主旨和目的。 (1)试图超越帕森斯,寻求宏观与微观的整合。 毫无疑问,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影响非常大,但吉登斯认为,我们却不能过高估计帕森斯的地位,他说:“在二战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理论里深深地刻下帕森斯的印迹,现在回头看来,帕森斯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许多人的厌烦,也理所当然地招徕许多批评与贬毁。” 帕森斯“抽象含混”理论的原因就在于,他追求普遍适用的模式解释社会。吉登斯认为不能仅仅停留于宏观分析和宏观概括,而且也要进行微观分析,所以,在吉登斯著作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结构化、社会转型、现代性等宏观理论,也有关于个体心理结构,自我认同和情趣体验等微观层面的分析。 (2)试图超越客体主义和主体主义的对立,寻求两者的有机整合。迪尔凯姆是社会学客体主义主要代表,吉登斯认为过分强调“社会事实”的客观性、片面地用物理学、生物学原则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也是错误的。同时韦伯强调社会学的理解性,吉登斯认为也不全面,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把握社会问题。这一点与马克思走得很近。 (3)也超越了冲突论、阶级论以及福利国家主义,试图超越左和右,寻求“第三条道路”。吉登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新情,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冲突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同时,福利国家主义的思想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必须寻求新的“第三条”道路。 2、结构化理论内容 (1)结构化理论的基础:吉登斯认为,应当用结构的“duality ”取代哲学上的主客二元性理论。在他看来,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制约性,更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社会本身存在着结构,这种社会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及规则限制来制约着人们

谈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权力”概念解析(一)

谈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权力”概念解析(一) 论文关键词]结构化规则资源权力 论文摘要]在吉登斯的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早期他对结构化理论的探索为其后来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特别是他对“权力”概念的阐发直接成了现代性理论中“监控”的来源,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才能对其现代性有更深地理解。所以对吉登斯“权力”概念进行深度的解读就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理论研究中,英国著名学者吉登斯对现代性及其后果的阐述在现代性的研究中引人注目,其观点被众多的研究者引用和宣扬。而从吉登斯的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他在早期对结构化理论的探索为他进行现代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特别是结构化理论中的“权力”概念,直接就是现代性理论中“监控”的来源。因此,只有把握了他对“权力”的独特阐释,才能对作为制度性维度的“监控”理论有更深地理解。 一、结构化理论与资源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structurationtheory)理论中的“结构”概念与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使用的结构概念完全不同,在吉登斯看来,结构指的是社会系统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rules)和“资源”(resources)。他指出:“可以用某种更一般的技术性方式使用结构这个概念。把它理解成规则与资源,反复体现在社会系统的再生产过程中,成为结构化理论的基础。”依照吉登斯的看来,规则是行动者行为互动过程中所必然涉及到的方法性程序,不能脱离行动者来谈论规则;在行动过程中。规则一方面与行动的意义交织在一起,即构成行动者行为互动过程中意义交流的基础,同时,规则又对行动者的行动构成制约。在吉登斯心目中。结构并非只指涉规则,也包括资源,行动必然涉及行动者的资源。吉登斯将资源分为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两大类;这两种资源的组合形成特定的社会系统,从而约束行动者的行动所能影响的范围。在吉登斯看来。“权威性资源指对人类自身的活动行使支配的手段”。在社会变迁发展过程中,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同样重要的作用。“配置性资源指对物质工具的支配,这包括物质产品以及在其生产过程中可予以利用的自然力”。也就是说。吉登斯所说的配置性资源主要表现为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控制、征服能力。在吉登斯看来。配置性资源对于人类行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有各种物质资源,人类才可以改造自然和社会。在结构化理论中。资源的重要性主要通过权力表现出来。吉登斯认为权力是行动者所具有的“转换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以行动者所能动员的资源为前提。资源赋予行动者行动能力的同时。对行动同时构成制约。即资源不仅是行动者权力互动的基础,而且对行动者产生结构性制约或支配。 规则与资源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按照吉登斯的思路和看法。规则属于行动者的知识与理解部分。它们是行动的内在因素;资源则属于行动的外在条件。这两个内在与外在因素加起来。便构成了行动的结构因素。规则与资源是互相交织、互相依持和不可互相独立存在的。一方面。行动者所把持与没能把持的资源都会不断影响他如何塑造、测试和再确认规则。另一方面,资源并非纯然独立存在于行动者以外的东西,它们存在于社会环境里。社会成员在各种社会情境里赋予它们各式各样的意义,这正涉及到建构规则的工作。 二、资源与权力概念 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资源与权力有着重要联系,要充分理解吉登斯的权力观念必须对权力与资源,权力集装器以及可以创造出权威性资源的相关要素等做出阐述。 在结构化理论中。资源的重要性主要通过权力表现出来。吉登斯认为在高度抽象的意义上,“权力”指“改造能力”,是行动者所具有的“转换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对一系列既定的事件进行干预以至于通过某种方式来改变它们。资源是能动者为完成其所做的一切事务而在其活动过程中予以运用的所有要素,它们内嵌于社会体系的再生产过程之中。按照吉登斯的观点。资源主要被分为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两大类。配置性资源指对物质工具的支配。而权威

吉登斯_第三条道路_福利思想述评[1]

摘要英国著名学者吉登斯是“第三条道路”这一理 论流派的代表人物。 “第三条道路”是其在全球化、世界性的冷战结束、社会民主党衰落及福利国家面临多种两难困境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对民主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超越。本文通过将“第三条道路”思想与此二者的比较,重点阐述了“第三条道路”在经济、国家与政府作用、对福利国家看法等方面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吉登斯的积极福利思想进行了总结与论述。 关键词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积极福利社会投资国家 吉登斯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当代社会思想界的大师级学者。其对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等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学家的著作进行了梳理、解读与反思;提出 了著名的 “结构化理论”;总结了“第三条道路”思想。其中,“第三条道路”的理论被其发扬光大后,不仅极大影响了英国工党政府,对其他很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刻影响了20世纪末叶全球政治发展的方向。本文将集中探讨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尤其是其中有关社会福利的思想。“第三条道路”是一条力图在左翼与右翼、保守主义与 激进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找到融合的中间道路。① 吉登斯在1994年出版的《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及其后出版的《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中,对“第三条道路”思想做了全面阐述。 1“第三条道路”的提出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发生了重大变革。全球化进程加速,科技革命来势迅猛,知识经济兴起。而此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遭遇重大挫折,世界两极格局结束。针对此种情况,社会民主主义流派与新自由主义流派都对其思想进行了修正、完善,二者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趋同的倾向。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二者都存在未能突破的瓶颈,社会民主党衰落。“第三条道路”思想便是在此大背景下提出的,旨在突破“左”与“右”,走一条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道路。 2“第三条道路”的主要观点② 吉登斯认为“已经变得激进的保守主义遇到已经变得保守的社会主义”,因此,“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已经不存在右派和左派的陈词滥调”。而“第三条道路”思想就是对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个流派的超越,因而,下面将通过比较对“第三条道路”思想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论述。2.1政治哲学 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均持有以阶级为基础进行政治分野的传统。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阶级运动,在它逐步衍变为一种内容更加广泛的社会改良运动的过程中,一般也都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一边的,始终把限制和反对大资本的无限权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之一”。因而其是左派的阶级政治,主要的选民基础是从事体 力劳动的工人阶级。新自由主义则是定位在政治右翼上的保守主义。 与此二者相区别,“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政策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快速萎缩和两极世界的消失,阶级政治的突出地位和左右的传统划分已经削弱了”。因而,“第三条道路”主张在政治上突破对立的、以阶级为基础的政治观念,团结和吸收以中间力量为核心的各种政治力量。“它在接受社会正义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同时,抛弃了阶级政治,追求跨阶级的支持,反对威权主义和 排外主义” 。社群主义成为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哲学基础。2.2经济制度 民主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最初在所有制和经济政策方面是完全对立的,一个实行公有制,强调集体;一个实行私有制,强调个人。虽然为适应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二者都在不断自我修正和完善,但二者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民主社会主义经历了由主张公有制到鼓吹混合经济,即“推崇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并存、计划与市场并存的混合经济和社会市场经济”的过程。其特点是维持国家全面干预。为了实 现社会公正、 维持福利国家,执行高税收、高政府开支的经济政策,把充分就业作为目标,主张政府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的有效需求。而新自由主义坚持“市场 至上、 个人至上”的原则,主张实行私有化和自由经济。认为通过控制货币的供给量和利率的调节可以刺激经济,强调要由市场引导经济,实现完全的自由经济。“第三条道路”在全面分析二者优缺点的基础上,主张建立“新的混合经济”。较之民主社会主义,更为重视市场作用;而较之新自由主义,国家作用则更为显著。“第三条道路”认为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是私营部门而不是政府,但政府在促进市场竞争、鼓励长期研究和投资、帮助公民在现代经济中取得成功方面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2.3国家作用 各理论流派对于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这往往是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传统社会民主主义奉行“国家主义”,主张国家全面介入社会和经济生活。认为国家有义务提供市场无法提供、或者只能以零散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和 社会其他领域是正常的。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 主张国家对公民社会的支配,强调集体主义。认为国家对家庭生活的介入不仅必要,而且值得鼓励,国家福利在救助贫困家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相反,新自由主义推崇“小政府”反对“大政府”、主张弱化国家的作用、建立自治的公民社会。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市场原教旨主义、强烈的经济个人主义。认为福利国家对公民社会的秩序具有破坏性,但市场不会如此,因为市场的兴衰取决于个人的能动性。市场只需一个法律框架和不干预它的政府,就能为社会提供最 中图分类号:D0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0)34-194-02 194

青春期自我认知知识

青春期自我认知知识 谈谈逆反的特征及类型 逆反行为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反的言语和行动。逆反行为是逆反心理的表现,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对抗行为,不服从或者有意违抗教育者的说服和命令。 逆反行为有这样一些特点:(1)逆反行为发生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2)教育内容多为正确、健康、善意的,教育者的主观愿望是善意的、良好的,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着想的。(3)逆反行为往往是由教育方式不当引起的。(4)逆反行为的程度轻重不一。由于逆反行为所表现的逆反心理的轻重不同,表现形式也会不同:轻度逆反行为表现为不满意的言语;中度逆反行为表现为不服从;严重的逆反行为则表现为反抗,即发生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对立的行为。 青少年逆反行为的表现复杂多样,大体可以分为八类:(1)超限逆反行为,即由于教育是时间过长,超过了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度而产生的逆反行为。(2)饱和逆反行为,即由于过多地重 (3)禁果逆反行为,即青少年对被禁止的东西特别感到好奇,复某些教育内容而引起的逆发行为。 从而想违反禁令去尝试的行为。这类逆反行为,主要是由于青少年由强烈的好奇心和自尊心等社会心理的感染。(4)信任逆反行为,即青少年由于对教育者缺乏信任而对其教育内容产生的逆反心理。(5)自主逆反心理,即由于教育者的教育方式不当而使青少年感到自主性受到威胁时产生的逆反行为。(6)评定逆反行为,即教育者对某一事物的过度评价在青少年中引起的逆反行为。(7)情境逆反行为,即在不适宜的情境中进行教育行为时产生的逆反行为。情境是指个人意识到的对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小环境。(8)归因逆反行为,即由于对教育者的内在动机产生怀疑而发生的逆反行为。 对孩子教育的不利因素 一社会因素: 1、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2、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我们知道,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人们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目前 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香港及国外流入的暴力恐怖片在一定程度上激起青少年好奇心和模仿的欲望,许多青少年正是由于剧情的指引从而完成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走上犯罪。 二家庭因素:

浅析自我认同及自我认同危机刍议

浅析自我认同及自我认同危机刍议 “ 论文关键词: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危机现代性 论文摘要:自我认同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就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而自我认同危机则是对自我不确定性的过度焦虑。对二者的剖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Self—identity(自我认同)一词原意为“相同”或“同一”,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自我认同就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而自我认同危机(cirsisofserf—identity)则是对自我不确定性的过度焦虑。严格来说,自我认同问题的出现及自我认同问题研究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一、自我认同: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自我认同就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它蕴涵着反思性和建构性,是主体之间通过社会交往使自身的价值观念重新定位的过程和结果。自我认同又是双向的,既体现自我的主体性、差异性,又体现自我的社会性、归属性。当然,自我认同这一目标只有在个体实践中自觉的、持续不断的“认同”中方可达成。具体地说.这一目标的实现,在横向上,就是要形成“我”、“我们”、“他们”的不同群体,且群体之间能够和谐共处;在纵向上,就是意味着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总之.自我认同,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价值感;就其内容而言,是对某种价值主张的认同;就其过程而言,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连续。 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认同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同一性”概念,认为自我同一性(即自我认同)是“一个‘位于’个人的核心之中.同时又是位于他的社会文化核心之中的一个过程”。…自我同一性是个体的同一性和社会的同一性的综合。吉登斯则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自我认同并不是被给定的,而是个体通过内在参照系统在社会中形成与发展的自我与环境的相对和谐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泰勒从最简化的角度表述了自我认同,即自我认同就是“我是谁”的问题,而“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意味着一种对我们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东西的理解”。泰勒指明了自我认同对于个人在安身立命方面的重要性。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自我认同概念或自我认同问题,但他的唯物史观,特别是关于“现实的人”的论述明显蕴涵着科学的自我认同观。他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于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并且,“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如果说自我认同指的是“评价的我”和“行动的我”的同一,那么.作为规范性的“评价的我”并不是先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及社会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因此“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就是说,各个不同的现实主体,正是在生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关系,即个人通过生产实践活动的社会结合形式以实现自我认同。总之.马克思的自我认同观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回答。进一步讲,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确立和认证自身的问题,自我认同在其表现形式、实现途径及产生根源上存在着复杂性

第三条道路理论研究的路径分析

第三条道路理论研究的路径分析 近年来,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其影响在世界各国不断扩大,理清第三条道路理论研究的方法,对于我们的学术研究并把握其精神实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第三条道路理论探索的路径体现为: 一、批判式解构:反思性学习过程 解构,是一种哲学观念,又是一种政治或思想战略,同时也是一种阅读方式(注:王治河著:《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的思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151页。)。表现为对传统理性社会的结构性颠覆,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现代社会的理性模式。第三条道路秉承解构主义的批判性思维方式,驳斥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论如微观与宏观、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经验与规范以及类似引起巨大争论的二分法的理论基础,同时,并试图立足于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的情况,通过自身的反思性学习,来检验传统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反思性学习在尤尔根·哈贝马斯看来是发生话语当中,我们用话语把有问题或由于受到怀疑而有问题的有效性要求列举出来,通过论证来决定是加以兑现还是予以拒绝(注: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哈法化 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年12月版,第20页。)。 这种反思性学习内在地包含着对过去和现实的批判解构能力。它在第三条道路作者尤其是安东尼·吉登斯的著作中随处可见。这位布莱尔的精神导师在对简单现代化和反思现代化的图表式比较中,明确我们身处在反思性的能动的社会之中。是重新评价既有的价值观念以及制度的过程,是重新认识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我们自身的过程[1,P31]。这种解构来自于对传统和现实的反思性学习: (一)对传统理论的反思性学习。这主要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左派)和自由主义(右派)二元对立理论的批判。 1.对社会主义的反思性解构。第三条道路认为社会主义首先是哲学和伦理学上的冲动[ 3,P3]。虽然第三条道路界定社会主义时非常模糊,他即包含了激进的社会主义(苏联式共产主义),也包含了温和的社会主义(欧美的社会民主主义),但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则趋向于1989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是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批驳了社会主义对于传统的坚决反对;在人与自然方面,把自然看作是工具和手段而非伙伴;在平等方面,迪尔凯姆发现平等理想与社会主义运用计划控制模式来分配财富之间的张力不断存在,这种“以保护弱者、反对强者”的消除差别的结果平等的控制论模式不仅会导致道德滑坡,而且会出现如马克斯·韦伯和尤根鲍姆-巴维尔克所认为的经济无效益和官僚统治的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14.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吉登斯的社会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主要是:试图以结构化理论和“双重解释学”解决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二元对立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现代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他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武器,全面清理经典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关于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性的各种思潮的研究。

考点一: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1.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批判 (1)实证主义概述(见表14-1) 表14-1 实证主义概述 (2)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批判(见表14-2) 表14-2 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批判

2.双重解释学 (1)双重解释学的基本内涵 “双重解释学”意味着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包含着两套意义框架: ①由普通行动者构成的充满意义的社会世界; ②由社会科学家创造出来的元语言。 这两者在社会科学的实践中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科学家用于理解社会过程的概念和归纳能被作为行动者的常人所用,这些人能够改变社会的过程,因此,在根本的意义上,社会

学家与常人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不同。吉登斯的“双重解释学”是建立在对自然主义和过分解释取向的批判基础上的。 (2)双重解释学视野里的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和任务(见表14-3) 表14-3 双重解释学视野里的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和任务 (3)双重解释学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①社会科学的“平庸性”与实践影响 a.社会科学的概念被创造出来分析社会世界,而同时又反过来被纳入这个世界。自然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则完全与自然客体世界相隔离,与自然科学成就所显现的丰富创新性的技术影响相比,社会科学表现出明显的平庸性。 b.自现代开始,社会科学就对社会世界具有并继续具有一种深广的实践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并非主要是技术的影响,而是通过社会的概念被吸纳到社会世界中并成为它的构成内容来发挥作用。

不同阶段青少年之自我认同内容及 危机探索之

94 47 3 249-268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5, Vol. 47, No. 3, 249-268 Erik Erikson Erikson Erikson 472 588 225 Cheek 1989 Harter 1990a Erikson developmental crisis developmental task Erikson s e l f-i d e n t i t y Erikson, 1958, 1963, 1968, 1980 Erikson, Erikson, & Kivnick, 1997 Erikson 03008 2003 4 11 2004 11 4 2004 12 10 4 1 E-mail: kllay@https://www.doczj.com/doc/4d14960184.html,.tw 89-H-FA01-2-4-2 2002

250 Erikson continu-ousness sameness Erikson, 1958, 1963, 1968 Erikson identity formation 1999 Erikson Erikson, 1958, 1963, 1968 Erikson Erikson Kroger, 1989 Erikson Marcia 1966 Adams & Fitch, 1982 Marcia, 1966, 1976, 1980 Marcia & Friedman, 1970 Cheek 1989 self-identity content Cheek, 1989 Cheek & Briggs, 1982 Hogan & Cheek, 1983 Marcia 1966 Erikson exploration commitment 1. identity achievement 2. foreclosure 3. moratorium 4. identity diffusion Marcia Archer, 1989 Adams & Fitch, 1982 Adams & Shea, 1979 Bourne, 1978 Marcia, 1976, 1980 Erikson Erikson Blasi, 1988 Cote & Levine, 1988 van Hoof 1999 Marcia Erikson Erikson, 1968 Berzonsky 1990, 1992, 1994 Berzonsky information-oriented n o r m a t i v e-o r i e n t e d diffuse/avoidant-oriented Berzonsky, 1990, 1994 Berzonsky & Sullivan, 1992 Marcia Marcia Berzonsky, 1992 Marcia Berzonsky, 1990, 1992, 1994 Berzonsky

吉登斯 我已不再提第三道路

吉登斯:我已不再提“第三条道路” 关于社会学 今天的世界变得很难懂 新京报:你早年从心理学转到社会学研究上来,原因是心理学对现实问题拿不出实质的答案,从现在来看,社会学是不是能回答你所有的疑问? 吉登斯:刚步入21世纪时,欧洲对一群知识分子做了一个调查,结果85%的学者对21世纪表示悲观。而在20世纪之初,在战争还没发生之前,欧洲同样做了一个类似的调查,结果85%的知识分子对20世纪表示乐观。你瞧,世界的变化难以捉摸,下一秒钟就可能完全不同。今天的世界变得很难懂,以前的理论都不够用了,在全球化时代,21世纪正寻找新的社会学理论,能够给我们指引一个适应于现代社会的方向。 我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依然很大,只是觉得实验性的心理学没意思。 新京报:你怎样看待社会学与小说、艺术创造的关系? 吉登斯:社会学与文艺关系其实很紧密,一切社会学理论的创建都需要想像力,我们要想像跟眼前状况完全不同的形势,而现在正发生的,可能马上就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对于所有我们肉眼所能见的,我们总要保持辩证的思维。比如全球化大潮汹涌,同时也有反全球化的行为。我们经常能在小说中看到类似的想像,这当然有助于社会学家建立理论。但小说所不能替代的是社会学对真实、现实细节的分析、研究。 新京报:像影视、媒体对大众的影响,至少在表面上看来是比社会学的影响大得多吧。 吉登斯:没错,但影视更多是影响大众的日常行为,而不是给大众提供一个正面楷模。关于电影中的暴力镜头应对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暴力的行为负责,这样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倒是没多少证据证明这点。但影视媒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乃至个人生活的习惯。至于媒体、媒介,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也不仅是参与事件的报道,而是可以改变事件发展的进程,可达到重建社会结构的作用。 关于中国 中国会建起关注民生的福利制度 新京报:你提过人类正处于一个转折性改变的开端,社会学、政治学不仅是“局内人”需要关切的课题,而是人人都要有重建自我、重建生活的准备,也就是你所说的“生命哲学”?

自我认同感测试

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摘自人格心理学(美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翻译) 很快地,我们看到了青少年阶段,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进入成年期的短期准备阶段。青少年阶段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以前只是对游乐场感兴趣,遇到的问题也很简单,现在,突然要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了,这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少年感到烦恼甚至是痛苦。埃里古森清楚地看到了这几年的重要意义。年轻人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如果对这个问题回答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他们对个人价值和宗教问题能独立作出决定,理解了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但是,很遗憾,有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相反,他们出现了角色混乱。 青少年在对自我的认同感的寻求中,可能会参加各种组织,投身一种事业,逃学,变换工作和景遇。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时的朋友就从虔诚的基督徒一变而成为酗酒者、吸毒者,东巴教徒、保守政治家,这些都发生在中学时期,为的是努力寻找他自己。十年后,在中学同学的聚会上,我发现他在十年里换了许多工作,读了几所大学,当时正想成为一个摇滚歌星。显然,他由于没有良好的认同感,影响了他以后人格的发展。 自我认同感检测 你可以用这一部分来检测一下自己,看看这些问题是否适用于你,根据下列标准给自己打分; 1=完全不适用; 2=偶尔适用或基本不适用; 3=常常适用; 4=非常适用。 ——1、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 ——2、别人总是改变他们对我的看法; ——3、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生活; ——4、我不能肯定某些东西是否合乎道德或是正确; ——5、大多数人对我是哪类人的看法一致; ——6、我感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很适合我; ——7、我的价值为他人所承认; ——8、当周围没有熟人时,我感到能更自由地成为真正的我自己; ——9、我感到自己生活中所做的事并不真正值得;

吉登斯思想简介

安东尼·吉登斯思想简介 2007-11-30 13:06:09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0条[查看评论] 选择文章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安东尼·吉登斯不仅是孔德、斯宾塞以来英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而且还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与罗尔斯、哈贝马斯等思想家一起引领了20世纪中后期全球社会理论的发展。他对经典思想家进行了有深度的解读,把社会学研究方法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把有关"现代性"、"全球化"等问题的研究推到了全球学术研究的前沿,他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则深刻影响了20世纪末叶全球政治发展的方向。他一生笔耕不缀,著作等身。自投身于学术研究以来,他先后出版著作37部,其中许多在全球学术界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吉登斯的理论贡献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经典思想家著作的反思。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吉登斯对以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学家的著作进行了长达10年的反思,考察了现代社会理论的各种起源和内在不足,形成了两大著名的理论成果:《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出版于1971年,它围绕着现代社会的产生、动力、问题和未来发展等主题,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三大思想家的著作进行了深度解读,梳理出现代社会理论的三根明显主线: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和理性化,同时还考察了三大思想家对后世社会理论的影响。此书甫一出版,便在全球社会学界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后几乎每年重版,被誉为"了解社会学三大古典传统的系统入门书","西方社会学、政治学专业的教材生命线"。《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以西方思想家的眼光解读了历史唯物主义,它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社会系统的时空构成、权力结构、类型划分、政治结构以及未来发展等,在西方社会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书被誉为"社会理论三部曲"的第一部。除此之外,吉登斯于1977年出版的《社会与政治理论研究》一书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书反映了他对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社会学等理论传统的研究成果。 第二,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建。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在反思传统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吉登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重建,产生了一批著名的理论成果,也把社会学研究方法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6年,吉登斯出版了《社会学方法的新准则》,本书一方面反映了他对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的反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解释社会学的反思。在本书的结尾,他提出了指导其重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准则,即"二重性结构化理论"(structuration theory,简称"结构化理论")。1979年,吉登斯出版了《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该书围绕着前一本书所提出的基本原则,系统建立起独具吉登斯特色的"结构化理论"。1984年,他又出版了《社会的构成》一书,对结构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总结。结构化理论融合了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社会学的各自优点,超越了社会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非此即彼的关系,自提出之始,就在全球社会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使社会学研究者看到了传统社会学方法的不足,而且还启发了大量研究者的实证研究。由于这一巨大成就(尤其是《社会的构成》)所带来的巨大影响,1984年,吉登斯被破格晋升为剑桥大学的首位"社会学"教授。 第三,历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在系统建立起结构化理论体系之后,吉登斯开始了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过程。这一阶段的突出成果体现在1985年出版的《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上。本书被誉为"社会理论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吉登斯理论体系中最富历史社会学色彩的一部著作。该书主要从军事暴力的角度分析了世界史的演进过程。在吉登斯看来,世界的演进过程是一个从传统国家、绝对主义国家向民族国家演化的过程,军事暴力在推动

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思潮

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思潮 光明日报驻伦敦记者张鸣 “第三条道路”作为一种重建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或思潮,近年来开始在欧美各国风行起来,尤其受到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竭力推崇。 早在今年2月,布莱尔就提出要建立一个面向21世纪的“中间偏左”的国际共识。9月21日,他通过著名的工党思想库“费边社”,发表长文《第三条道路:面向新世纪的新政治》。同日,他利用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机会,与克林顿等一起参加了纽约大学的一个专门研讨“第三条道路”的学术会议。在刚刚结束的工党年度代表大会上,他再提“第三条道路”,并与其他工党领导人发誓说,“撒切尔主义”已经消亡,新工党也决不会再回到老工党的道路上去,将坚持和继续进行现代化改革。 所谓“第三条道路”,在当代是指一种适应科技、经济、社会、阶级和生存环境等各方面全球性变化的“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治哲学或理论。它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家伯恩斯坦那里。此后经常被社会民主党人和欧洲社会主义者所使用,以显示自己的观点与美国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差异。英国曾处于美国与大陆欧洲思潮相互作用的交汇点上。老工党的政治主张要比大陆社会民主党更左更极端,致使它长期在野。而大陆国家又没有像英国那样,曾经历过撒切尔主义的多年统治。有此深层社会历史原因,“第三条道路”在英国新工党和布莱尔那里因而得到“厚爱”。 与老左派的“国家全面干预”、“高税收、高政府开支”和“完全福利国家”,以及新右派的“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主张不同,“第三条道路”鼓吹要以新的现代化精神驾驭我们时代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即全球化、个人生活的转换以及人与自然的新关系。它的主张包括:机会而不是财富的平等和社会包容;自律式的自由;摒弃无责任的权利;摒弃无民主的权威;世界主义的多元论;哲学上的保守主义;以中间阶层为社会主流与基础;不断的再民主化过程;建立适应全球化趋势的结构机制;发挥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的作用,增进政府的公开性、透明性和高效率;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新混合经济;积极的福利体制;国家注重对人的资源的投资;世界主义的国家;放权自治;等等。 布莱尔提出,“第三条道路”的核心是要以改革、现代化与合作的精神应付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建设一个强大和充满活力的新英国及新的国际秩序。他认为政府应当致力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实施鼓励自立而不是依赖性的税收和福利政策,将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作为解决失业及其他社会问题的基础。他主张四条基本的价值理想,即全体公民共享的社会平等、机会、责任与和睦。在对外政策方面,他注重国际合作,主张欧盟的发展应在民族国家和超国家的“邦联”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建构更大更有效的非集权化单一市场体制。布莱尔还认为,“第三条道路”是一种永恒的修正主义,建立在对不断变化的先进工业化社会的清晰认识之上,将不断搜寻更好的途径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新工党上台之后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如所谓“新政”即“从坐享救济走向重新就业”、失业救济改革和其他福利制度改革,反映出“第三条道路”思想已成为这个执政党的政策渊源。 目前,社会民主党及“中间偏左”政党或联盟,已经在欧盟15国中的13个国家以及其他许多西方或东欧国家当政。作为一种时髦的理论或思潮,“第三条道路”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吗?据称是布莱尔最为推崇的英国政治理论学者、著名的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院长安东尼·吉登斯教授,对此有着鲜明的看法。这位刚刚出版了专著《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重建》的著名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第三条道路”是当代西方唯一可行的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哲学或理论,它将至少在西方世界风行20年。 (本报伦敦10月4日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