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十一章 世界区域地理配套试题 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十一章 世界区域地理配套试题 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十一章 世界区域地理配套试题 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十一章 世界区域地理配套试题 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一章世界区域地理配套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列出了四个世界著名“硅谷”(美国旧金山、日本筑波、德国慕尼黑、印度班加罗尔)的气候资料。读表,完成1~3题。

1.四个“硅谷”对应的地点正确的是

A.美国旧金山——①

B.德国慕尼黑——②

C.日本筑波——③

D.印度班加罗尔——④

解析:美国旧金山为地中海气候,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因此②地为美国旧金山;德国慕尼黑是四地中纬度最高的城市,且地处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巴伐利亚高原,1月份气温在0 ℃以下,因此④地为德国慕尼黑;日本筑波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因此③地为日本筑波;印度班加罗尔为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高于15 ℃,且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因此①地为印度班加罗尔。

答案:C

2.下列有关四个“硅谷”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有着悠久的微电子工业发展历史,但劳动力成本过高

B.②地背靠科技发达的世界级大都市,国防订货使市场需求稳定

C.③地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最早

D.④地依托鲁尔区高科技产业的雄厚基础,微电子产业大规模发展

解析:②地为美国旧金山,美国“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部,旧金山是科技发达的世界级大都市,同时美国国防部的军事订货提供了稳定的市场。

答案:B

3.四个“硅谷”地方时相差约12小时的两个城市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①地为印度班加罗尔,②地为美国旧金山,两地的地方时相差约12小时。

答案:A

阿比让素有“非洲小巴黎”之称,是科特迪瓦的经济首都,因欧洲殖民者建立海上码头和铁路起点站而兴起,1950年弗里迪运河开通,使远洋海轮直接进入埃布里耶湖,从此迅速发展成为西非最大的港口城市。读下图,完成4~5题。

4.最有可能形成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丙地远离市中心和铁路,靠近森林公园和干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形成高级住宅区。

答案:C

5.该港口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农产品最可能为

A.可可和咖啡

B.椰子和黄麻

C.亚麻和牲畜皮毛

D.葡萄和小麦

解析:该国位于几内亚湾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答案:A

读卡塔尔位置图及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卡塔尔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少雨

B.石油、天然气出口是该国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C.劳动力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D.海运是该国国内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解析:该国地处波斯湾南部,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出口是该国的主要收入。

答案:B

7.卡塔尔人口年龄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

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

D.城市化发展迅速

解析:读图可知,该国20~50岁的人口中外来人口占的比重非常高,是由于有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

答案:B

读丹麦地理简图,完成8~9题。

8.最适于丹麦开发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

A.风能

B.天然气

C.太阳能

D.水能

解析:该国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周围海洋面积广阔,沿海及海上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

答案:A

9.未来,对该国威胁较大的环境问题是

A.近海石油泄漏

B.水资源短缺

C.酸雨

D.气候变暖

解析:读图可知,该国陆地最高海拔仅为173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两极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对该国的威胁较大。

答案:D

下图为某月份美国本土24 ℃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月最可能为

A.1月

B.7月

C.4月

D.10月

解析:读图可知,美国东北部该月的月平均气温在24 ℃左右,应为北半球夏季。

答案:B

1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及丙、丁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分别是

A.纬度位置、地形

B.洋流、地形

C.洋流、大气环流

D.大气环流、地形

解析:甲、乙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但乙地的气温要高于甲地,主要是由于甲地西部有寒流流经,而乙地东部有暖流流经;丙、丁两处的等温线均凸向低纬,说明两地的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主要由于丁地地处阿巴拉契亚山脉,丙地地处美国西部的山地高原地区。

答案:B

读厄立特里亚位置及地形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推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的变化趋势是

A.先升高、后降低

B.先降低、后升高

C.逐渐升高

D.逐渐降低

解析: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地势先升高、后降低,而且地势起伏较大,导致从东南部到西北部的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B

13.图中甲地降水量较多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9月

解析:7月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原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偏转成西南风,而甲地位于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降水。

答案:C

读某地区略图,完成14~16题。

14.决定巴拉那河上游水电站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水平

B.水能蕴藏量

C.能源需求量

D.工业结构

解析:该河上游落差大,径流量大,水能蕴藏量丰富,适宜进行梯级开发,因此水电站密度大。

答案:B

15.甲地区是世界某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区,该经济作物最可能是

A.黄麻

B.咖啡

C.油棕

D.天然橡胶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为巴西东南部;黄麻的主产区在南亚,油棕和天然橡胶的主产区在东南亚。

答案:B

16.对里约热内卢工业部门形成影响显著的因素包括

①水能蕴藏量②交通③矿产及原料④气候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里约热内卢钢铁工业的形成与周边地区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有关;机械制造、造船工业与钢铁工业的发展有关;纺织工业的发展与邻近棉花产区有关;铁矿石、煤炭、棉花等矿产和原料运输到该市,及该市的工业产品运输到本国其他地区需要借助陆路交通

运输(如铁路);该市工业产品出口到国外或运输到本国其他地区,及造船工业的发展需要便利的海运条件。综上所述,对里约热内卢工业部门形成影响显著的因素主要是交通、矿产及原料。

答案:C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 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读图,完成17~18题。

17.甲地分布有茂密的热带雨林,与其形成有关的是

①地处东北信风迎风一侧,降水丰富②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③纬度低,光照

条件好④地势低平,年平均气温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甲地位于海地岛东侧,地处东北信风迎风一侧,多地形雨,降水丰富;且附近海域

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使得该地形成了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从而分布有茂密的热带

雨林。

答案:A

18.下列关于乙国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业发达

C.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D.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

解析:乙国为海地,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答案:C

下图甲为澳大利亚某地临近海岸线的“岩塔荒漠”景观,许多石灰岩塔坐落在漫漫黄

沙之中。环顾这片黄沙的周边,却有不少绿色植物。再细细追踪,这片沙地上还发现了硬叶林的古遗迹。乙为澳大利亚略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甲图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由“这片沙地上还发现了硬叶林的古遗迹”可知,该地临近地中海气候区;乙图中,②地南部即为地中海气候区。

答案:B

20.导致甲图中荒漠直逼海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②地形③洋流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澳大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起伏小,有利于沙漠的扩张;同时,西部海域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使沿海地区的气候更加干燥。

答案:C

下图为南极洲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极圈),磁点、冰点、极点和冰盖最高点是南极洲上的四个特殊地点。读图,完成21~22题。

21.下列关于南极洲四个特殊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极点风力最大

B.冰盖最高点气温最低

C.冰点海拔最高

D.磁点无极昼现象

解析:读图可知,磁点位于南极圈以外(以北),无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D

22.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持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鼓励人们去南极旅游观光

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采

解析: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为了避免破坏这片净土,应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的强度,只适合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综合题(共56分。)

2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岛是一座火山岛,是南太平洋岛国斐济面积最大的岛屿,面积10429平方公里,人口约37万,饮食口味偏甜。经济以农业为主,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工业。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 ℃~8500 ℃,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 mm,日照时数在1195小时以上。

材料二xx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利用我国甘蔗的种植技术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种植甘蔗。

(1)简析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在该岛西部的自然原因。

(2)分析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的主要原因。

(3)甲岛的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5~10月,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1)西部地区光照强,光照时间多于东部地区,降水量适中。(2分)

(2)我国有资金和农业技术优势;甲岛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甲岛甘蔗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甲岛所在国政策支持等。(4分)

(3)甲岛地处南半球,5~10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气温较低;5~10月降水量较少,晴朗天气多,气候宜人,适宜旅游观光。(6分)

24.(14分)下面乙图是南半球某发达国家部分区域的地形、城市与交通分布图,甲图为峡湾国家公园的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峡湾国家公园,甲图所示地貌景观和温泉都是当地最重要的旅游资源,简要说明其成因。

(2)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图示区域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3)简述图示区域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

答案:(1)甲图所示地貌景观为峡湾,是冰川侵蚀形成的;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多温泉。(4分)

(2)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无结冰期。(4分)

(3)分布特点: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分布在河谷平原地区。(2分) 成因: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建设投资较少;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城市较多,物流和人流量大(或西部地形崎岖,多峡湾,不利于交通建设)。(4分)

25.(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槟城和哥打巴鲁的气候资料图(曲线表示降水,柱状表示气温)

(1)简述图示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2)材料二中,表示哥打巴鲁的是,表示槟城的是,两地的气候类型同属于。据图比较两地11~12月的降水差异,并简析其成因。

(3)槟城、巴生和马六甲均为该国的主要港口,分析有利于三港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

答案:(1)城市分布的地区差异大,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及铁路、高速公路沿线。(2分)

(2)甲乙热带雨林气候(3分) 差异:哥打巴鲁的降水量多于槟城。(1分) 11~12月,马来半岛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哥打巴鲁受来自南海的暖湿东北风受地形的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2分)

(3)南邻马六甲海峡,地处联系东亚与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的航海要冲,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热带,常年不冻;受苏门答腊岛及马来半岛中部地形的阻挡,风浪较小;地处东南亚

中部地区,腹地广阔;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出口导向型工业及转口贸易发达,且是世界上重要的锡矿、橡胶、木材、棕油等农矿产品出口国,进出口贸易量大等。(6分)

26.(16分)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河中下游地区有大片沼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乙市是西伯利亚第三大城市,工业以采矿、有色冶金及电力为主。简析其工业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甲地区计划扩大耕地规模。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说出你的理由。

(4)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图示区域北部海域及沿岸地区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影响。

答案:(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且地下水水位高;春、秋季有凌汛,导致河水泛滥,易产生积水,利于沼泽形成。(4分)

(2)周边地区有丰富的煤、铁、铝土、金等矿产资源;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地处河流上游,水能资源丰富。(4分)

(3)赞成。理由: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热量条件对种植业的制约减弱;交通便利;该国重化工业发达,可满足种植业生产对机械、化肥、农药等的需要。(或不赞成。理由:劳动力不足;大规模开垦将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4分)

(4)极冰融化和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北冰洋沿岸低地,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受影响;极冰融化,北极熊等动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极冰解冻,可开辟多条海上航线,有利于加强各国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等。(4分) 36816 8FD0 运q828864 70C0 烀38687 971F 霟38240 9560 镠34222 85AE 薮TtVj30927 78CF 磏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