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

最新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

最新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
最新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湘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在四年级,学生已经重点学习了围绕研究主题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搜集信息、制作资料卡片和资料摘要,并将分散收集的零散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制成统计图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能力训练重点是:猜想与假设,即培养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提出自己的或小集体的假设,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由此逐渐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教材安排了“认识我们自己”、“简单机械”、“我们的家园——地球”、“电与我们的生活”、“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五个主题单元。 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分析如下: “认识我们自己”:由浅入深地探究有关自己身体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制作模型、对比实验、模拟实验、阅读资料卡等研究方法,围绕着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进行研究。 “简单机械”:通过指南车信箱的介绍的科技史,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定量描述简单机械的省力情况,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人类在猜想与探索中,揭示自己“家园”的历程。在阅读、实验、猜想中使学生逐步了解地球。 “电与我们的生活”:在猜想中设计实验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有关电的基本知识和用电常识。 “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反思通过猜想解决过的问题,归纳猜想与假设的方法,懂得合理地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这种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影响摆摆动时快慢的因素.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科学探究 ●进一步使学生在各种探究活动中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能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做比较。 ●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中的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15知识点.docx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1-5单元复习重点 1、我们在呼吸 1、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课本2页上面的呼吸器官图要会标出各个器官的位置) 2、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减少了。 3、我们吸入体内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我们体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不断的进行着交换,肺是它们的交换场所。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4、人体胸腔舒张时吸气体进入肺部,胸腔收缩时气体排出肺部。 5、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年龄、性别、运动量多少等因素有关。 2、心脏和血管 1、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脉搏:指的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身体上太阳穴、手腕、脚踝、脖子、大腿内侧等。脉搏跳动的次数与心脏跳动的次数有关。正常的人脉搏跳动的次数和心脏跳动的次数是一致的。 3、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4、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 5.抽烟、喝酒会对心脏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6、不锻炼的心跳比经常锻炼人的心要快。经常锻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休息的时间也就更长一些。运动后心跳加剧,脉搏跳动的次数也随之加快。 7、年龄越小,心跳的越快;年龄越大,心跳的越慢。 3、我们的大脑 1、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人类有语言功能,在大脑皮层有相应的语言中枢。 2、大脑的形状:就像一团核桃仁状的豆腐脑,非常柔软。 3、人的大脑皮层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区,包括: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 4、语言中枢由运动型语言中枢(说话中枢)、视运动型语言中枢(书写中枢)、听性语言中枢、视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组成。它们分别处于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通过合理锻炼可以使大脑各部得到均衡发展。 5、发挥自己的长处,积极克服自己的短处。 6、颅骨具有保护大脑的作用。 7、少年儿童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的睡眠。 8、保护我们的大脑应做到剧烈运动时要戴头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等。 4、和谐统一的身体 1、人体的各个器官共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它们之间相互协调,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当某一器官健康受到影响时,也会波及人体其他部分的健康,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学科教学工作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促进儿童对语言文字感悟和思维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努力培植学习型、探究型、合作型创新人才。 本次教学班级为五(1)班,全班40人,原有语文基础较好,但本班后进生也比较多。平时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培养和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内容包括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活动4个部分,共分为8个单元。 本册阅读课文共30篇,其中讲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3篇,大都是新编课文,以相对集中话题分为8个单元。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蕴涵人文精神,文质兼美,浅近生动,读来朗朗上口,富有儿童隋趣,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语文兴趣。课文配有与内容相关图画,画面精美,图文对应,有利于促进儿童对语言文字感悟和思维发展。 本册安排4次口语交际,每课单列,分别编排在4个单元课文之后。口语交际内容均来自儿童现实生活,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儿童表达欲望,丰富表达内容。每课包括三个部分:课题——提示交际内容;文字材料——提供交际环境;提示语——引出交际话题,提示交际步骤。这种呈现方式,有利于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组织形式,设计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交际互动,初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际能力。 本册安排8次习作。习作内容来源于单元话题、课文内容以及儿童生活。这有利于儿童将知识积累迁移到习作内容中去,有利于调动儿童生活经验,使他们有话可写。习作呈现方式简洁明了。提示语提出习作范围、方法或步骤。这种呈现方式,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程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活动”作为一个板块,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共8次。它不只是单元内容复习和巩固,还是通过“语文活动”整合其他板块,并适当地拓展、延伸。在综合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活动”设置以下三个栏目:1.“万花筒”——重在综合运用。内容有关联词、阅读、叠词、填空、辨析词义、近义词、词语归类、变换句式等。题型活泼、新颖,贴近儿童生活,能激发儿童学习兴趣。2.“百宝箱”——重在积累感悟。内容以诗词、名言、词语、对联为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见闻,积累习作素材。引领学生在诵读与积累过程中,受到美熏陶和感染。3.“大舞台”——重在拓展延伸。内容有手抄报、调查报告、关爱动物、画坛趣事、汽车王国、家庭辩论会、蹦跳汉字、电视访谈等。这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进射创新火花平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味创造快乐,享受成功愉悦。 三、教学目标: 1.全册共认识常用汉字211个,其中会写138个。养成较强独立识字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有一定速度,能质疑问难。

2014年湘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题3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综合测试题3 姓名成绩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6分) 笑吟吟(yín jīn)滂沱(tā tuó)砸翻(zá zā) 瘫痪 (huàn yāng) 解数(xia jiě) 结束(ji? jiē) 二、照样子写词语。(6分) 震耳欲聋(带夸张的词语) 千呼万唤(带近义词的词语) 舍近求远(带反义词的词语) 三、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8分) 即使……也……不论……都……不是……而是……尽管……但…… (1)()明天太阳还会醒来,()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 (2)在生命垂危的时候,爱德华想到的()他巨额的遗产,()要表达他对妈妈的爱。 (3)()晴天雨天,他()来得很准时。 (4)()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要珍惜晨光,早早起床。 四、比一比,再组词。(4分) 娥()娄()啼()曝() 峨()楼()蹄()爆() 五、解释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5分) 1、一牧童见之.。() 2、处士笑而然之.。() 3、如.你替我写下《黄庭经》,倒可以全部相赠。() 4、他认为运笔时,要如.白鹅两掌齐力拨水。() 5、您若.把我放到布袋中,我早就脱颖而出了,不光是露出那么点儿锥子尖呢!() 六、火眼金睛,辩字组词。(5分) 腥()稍()邮()迸()梁() 星()梢()油()进()粱()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律师含着激动的泪水告别了这位痛失爱子的母亲。(缩句) (2)明天的太阳还会醒来。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3)李老师有四十多岁左右。(修改病句) (4)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太阳已从窗口射进来了。(改为拟人句)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人要活得充实和有价值,就必须学会 (2)《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中,爱德华的生命留言是: (3)少年——像六七点钟的太阳,,少年——,哗哗流向海洋。 八、阅读练习。(23分) 课内阅读(一) 太古大厦落成之后,人们可以乘电梯到楼上,也可以乘滚动的扶梯真达顶层。那儿是一片自然景色一棵大树出现在人们面前,树干很粗,树冠直径足有20多米,独树成林,非常壮观,形成一个以它为中心的小公园,取名叫“榕圃”。树荫下有长椅,长椅上有两三个人闲坐,走近一看,竟是真人大小的铸铜雕像。此情此景,如不是刚从下面上来,绝对想不到树下还有一座宏伟的现代大厦。 1、我知道。 短文选自,这棵老榕树它位于香港的。被被誉为“”。(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分) 独树成林: 此情此景: 树冠: 3、用“”画出描写这棵大树的句子。(1分) 4、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1分) 太古大厦落成之后,人们可以 ..乘电梯到楼上,也可以 ...乘滚动的扶梯真达顶层。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交词。(2分) 壮观()宏伟{ }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 第1课我们在呼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 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难点: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教学准备 “制作呼吸模型”: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教学过程 (一)感知呼吸 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P1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 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体味呼吸 1.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请你谈谈吸气的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呼气的时候呢?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2.你认为呼吸是怎样形成的?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3.呼吸时胸腔是怎样变化的?这与呼吸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第2课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阅读资料及实验分析,初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含量变化的发现和推理。对比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教学难点: 对比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理解呼出的气体比吸入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多,而氧含量少(不是没有)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水槽、容积相同的两个集气瓶、两片毛玻璃、等高的两根蜡烛、火柴、大小一致的气球、打气筒、等量的两份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一、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 1.讨论收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方法 (1)我们吸进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呢?你能收集一瓶这样的气体吗? (2)我们再来看看呼出的气体,你能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气体吗?(3)分组讨论:这样收集来的气体怎么保存? 你能利用桌上的这些材料收集到呼出和吸入的气体吗?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课时教案第节总序第节课题 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备课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的与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产生共鸣,激发背诵兴起,背诵诗句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积累教学程序个人随笔一、揭示课题 1、阅读标题,猜一猜作者要给祖国妈妈说些什么样的悄悄话? 2、作者到底给祖国妈妈说了些什么悄悄话? 3、出示标题,学生读题。 4、让我们去听听作者的悄悄话吧!二、朗读诗句,掌握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音,画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通过诵读了解大概内容。 2、学生交流汇报(1)交流字词情况,品读好词。 ①字音的辨析。 ②字形上的辨析。 ③书写要点。 ④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并用新词练习造句。 (2)说说文章的大概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自读自悟。 作者对祖国妈妈说了哪些悄悄话?你读懂了哪些?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悄悄话?在诗旁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 2、分小组交流讨论,推荐班内汇报。 1 / 3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生字、新词?体会到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总结归纳一下吧!板书设计 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亲昵德高望重遗著沐浴教学反思课时教案第节总序第节课题 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备课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的与要求自主合作,讨论交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内涵,激发情感。 重点难点体会诗歌的内涵,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积累教学程序个人随笔 一、回顾导入 1、听写生字。 2、辨析词组。 3、说说文章的大概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称呼》前三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写?写的是什么呢?最后一句又以什么身份来写?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我们如何去朗读才能产生共鸣?(1)学生自读自悟,圈点批注,同桌讨论。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 ①前三句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写出了我爸爸爷爷三代人都称呼祖国为母亲,祖国母亲有千千万万的儿女。 最后一句,则为自己是母亲最年幼的儿子感到无限光荣,爱国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湘版) 第二单元简单机械 1 生活中的好帮手 1、在生活中,为了使工作更有效,人们发明了很多工具,这些工具成为人们的“好帮手”。 2、各种工具的关系: A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不同的方法起不同的作用。 B不同的工具能干同一件事。 C一种工具做某件事特别专业。 3、几千年以来,人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地制造和改进工具,现代工具都是在简单机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 他能撬动地球吗 1、像阿基米德说的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杠杆工作时总围绕着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支点,“撬地球”时,对杠杆用力的那点是动力点,悬挂垂物的那点是阻力点。 2、在同一杠杆设置中,动力点与支点间的距离越大越省力,距离越小越费力;阻力点与支点的距离越大越费力,越小越省力。 3、生活中杠杆不一定都是省力的,有的是为了方便。 4、找出几种类型杠杆的三个点。 3 轮轴 1、像自来水开关这样由轮和轴组成的装置叫轮轴 2、在轮轴装置中,轮带动轴可以省力,轴带动轮转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3、不同轮轴省力大小不同。 轴相等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轮的大小不变,怎样才能使轮轴更省力?(轴缩小) 4、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轮轴。(方向盘、门把手、拧子、扳手、闸阀) 5、最早的轮轴——轱辘 6、轮想等的情况下,轴越小越省力。 4 滑轮兄弟 1、像安装在旗杆顶上的那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2、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3、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像这样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4、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并不省力。 5、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6、定滑轮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能省力;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而动滑轮却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7、滑轮也是一种杠杆。 5 在斜坡上 1、认识斜面各个部位的名称:斜面、坡度、斜面长度、坡度、物体运动所走过的距离、物体被抬高的距离、竖直提起重物所用的力、沿斜面拉重物所用的力。 2、斜面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坡度、斜面的光滑度。 3、斜面越低、越长越省力。 4、斜面虽然省力,但是费距离。 5、从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 6、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运用斜面一定省力,而且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 6 有趣的传动 1、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都是简单机械。复杂的机器都是由简单机械构成的。一部完整的机器是由工作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作用部分构成的。传动部分或传动系统,是传动运动和动力的机构。齿轮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语文活动1》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 在准确把握教科书思想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创造性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学情分析: 本次语文活动的能力目标是朗读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次语文活动,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读准确,能够正确认读词语,能读出停顿、重音,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在诗词朗读这一环节,要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在读中去体会、去感受,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给词语找近义词.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并注意句中的重音和停顿,培养语感. 3.积累优秀经典诗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并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词语。 情感与态度: 通过开展办一期歌颂祖国山河的手抄报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搜集、动手等综合能力,激发爱国情感。 二重点难点 1.体会句中的重读和停顿,培养语感 2.做手抄报,培养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收集赞美祖国山河的诗歌,散文,历史英雄人物,世界之最.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活动1. (二)我会写

五年级(上册)湘教版科学复习汇总

五年级上册湘版科学复习汇总 一、呼吸系统(肺)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神经系统(大脑) 1、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注: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2、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人体胸腔吸气时气体进入肺部,胸腔呼气时气体排出体外。 4、肺活量: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同学肺活量大,积极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大肺活量。 5、脉搏是血管有节奏的博动,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是一致的。 6、【哈维】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舒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注:鼻腔可以起到温暖、湿润、过滤空气的作用,用鼻子呼吸有利于健康。 7、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8、保护心脏应注意:不抽烟,不喝酒刚做完剧烈运动不要马上停下来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

9、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部”,颅骨对大脑有保护作用。 10、保护大脑应注意:要有合理的休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剧烈运动时要带头盔。 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是在各个系统共同作用、相互协调下,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 11、人平静时,呼吸心跳平稳,运动后呼吸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加剧。当人运动后,身体各部分器官需要大量的氧气,因此心跳加快使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加速氧气的运输,呼吸次数增加使人体的氧气量增加。 二、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类会使用工具 {五种简单机械} 注:凡是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为“机械” 优点: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12、几千年以来,人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地制造和改进工具。 13、像阿基米德说的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杠杆工作时总围绕着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做支点,“撬地球”时,对杠杆用力的点是动力点,悬挂重物的点是阻力点。 14、杠杆是否省力是由是三个点的位置决定: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等于= 既不费力也不省力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重点学习了围绕研究主题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搜集信息、制作资料卡片和资料摘要,并将分散收集的零散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制成统计图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能力训练重点是:猜想与假设,即培养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提出自己的或小集体的假设,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由此逐渐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教材安排了“认识我们自己”、“简单机械”、“我们的家园——地球”、“电与我们的生活”、“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五个主题单元,共设计了47个活动。 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分析如下: “认识我们自己”:由浅入深地探究有关自己身体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制作模型、对比实验、模拟实验、阅读资料卡等研究方法,围绕着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进行研究。 “简单机械”:通过指南车信箱的介绍的科技史,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定量描述简单机械的省力情况,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人类在猜想与探索中,揭示自己“家园”的历程。在阅读、实验、猜想中使学生逐步了解地球。 “电与我们的生活”:在猜想中设计实验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有关电的基本知识和用电常识。 “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反思通过猜想解决过的问题,归纳猜想与假设的方法,懂得合理地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这种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影响摆摆动时快慢的因素。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完整)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完整) 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 第1 课我们在呼吸 [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 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 (2) 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 了解呼吸的路线与呼吸的意义。 (3) 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4) 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与作用进行推测 (5) 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呼吸实际上就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 教学难点] 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 [ 教学准备] “制作呼吸模型” : 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暑假里,, 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 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瞧能憋多长时间?( 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 学生活动, 谈感受。 ( 出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 一) 感知呼吸 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 我们来放松一下, 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 您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学生活动, 相互质疑,汇报、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 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P1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完整) 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就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与肺组成。肺就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其余的器官就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 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 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吸入与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 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您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就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 亲昵昵称年龄方志敏灵敏遗著遗嘱沐浴身躯港湾建筑商厦挪动签字 输赢明眸开天辟地神韵矗立世纪长廊巍然耸立大禹治水波涛汹涌胸襟一望无际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名望、声望。品德高尚,声望很高。用于称颂老人。 见缝插针:比喻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近义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反义词】高深莫测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千娇百媚: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名副其实:名声和实际相符。 看——望、眺、瞧、瞟、见好像——比如、仿佛、宛如、似乎 渐渐——慢慢、缓缓、徐徐、逐渐秀丽——美丽、靓丽、秀美、清秀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明·戚继光《韬铃深处》 历史老师说,您的年龄最大,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语文老师说,您非常年轻,正焕发出火红的青春。从方志敏伯伯的遗著里,我见到您苍老、忧愁的皱纹;在今天的山山水水中,我却看见了您青春的笑容…… 我愿常青长寿,我愿它的故事流传开来。我愿看见它的枝叶在阳光下神气十足地起舞,我愿听见它在微风中深情地絮语…… 第二单元 良策计策或者慈爱抚摸秘诀透露轻捷捷径便捷闲聊聊天大汗淋漓腼腆呼呼作响鞠躬叶冠需要抱歉谦虚锯子爽快无私自私焦虑犹豫旋涡木桩恐怖砸翻悲痛欲绝遗嘱各抒己见强词夺理来龙去脉前程万里来日方长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千呼万唤:比喻多次呼唤,再三催促 浑身解数: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全部的本领。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尽管……但……尽管天气很冷,但她还是按时起床。 不论……都……不论上学放学,他都是一个人。 不是……而是……我不是花盆里娇艳的花朵,而是山谷中顽强的小草。 再往后的日子里,我和初升的太阳一样,慢慢长高了,也更加懂得留住今天的太阳。人要活得充实和有价值,就必须学会留住今天的太阳。尽管人不可能真的留住太阳,但是人可以比太阳走得快一步或两步,甚至三步四步,这几步看起来似乎很微小,但意义却非常大。 如果说我有什么秘诀透露给你们,那就是——学会留住今天的太阳。 第三单元 明媚佳肴兴致勃勃熏陶飘逸专心致志推荐盟约有目共睹锥子晌午不知所措奇耻大辱感慨慷慨气概大概 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一气呵成 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炉火纯青:道士炼丹,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与毛遂相关的成语:毛遂自荐脱颖而出挺身而出碌碌无为一言九鼎三寸之舌(三寸不烂之舌) 画圣:吴道子书圣:王羲之(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诗圣:杜甫 词圣:苏轼曲圣:关汉卿文圣:欧阳修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棋圣:黄龙士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正壮烈地吹着,打霜的早晨,晓月当空,大雁从天上飞过。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娄山关像铜墙铁壁般难以逾越,而今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青山如大海,夕阳如血。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 第四单元 信箱邮箱圣洁脊梁满腹腹部煤矿迸发炽热仿佛水缸诱人诱惑腥味棉花枕头松脂掏出稍微草坪捕鸟询问伤痕硕大无比蒲公英翻译衔接五颜六色鹦鹉怔住东张西望 一唱一和:和(hè):跟着别人唱。指以诗词相酬答,后也比喻互相配合,相互呼应。 惶恐不安:惶:恐惧。指内心非常害怕,十分焦躁不安。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元曲周德清《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通篇用比喻,连用五个“如”字,想象丰富。 第五单元 食物链蜘蛛觅食恰似恰好基础依赖供应遵循惩罚白鳍豚劈开哺乳动物 分析本质鱼鳃肺部潜水脂肪卵生变迁恬静二氧化碳姿态悦耳喧嚣 脱口而出:不经考虑,随口说出。 精神焕发: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第六单元 鱼钩沉浸玫瑰保姆疤痕谨慎治疗凝聚孕育酸胀茉莉谎话慌乱叮嘱恬静笼罩弥漫朦胧憋住温馨戳穿斩钉截铁眼眶锻炼歧视躲避日复一日嘲笑一趟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平淡无奇: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反义词】:名落孙山 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增广贤文》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汇总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复 习资料 班级:姓名(本资料自己务必认真加 深记忆,并能灵活运用,切勿丢失) 1、我们在呼吸 1、用手捏住鼻子我们感觉呼吸困难。 2、我们吸气时氧气依次经过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呼气时正好相反)。(课本 2 页 上面的呼吸器官图要会标出各个器官的位 置) 3、我们吸入体内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 是二氧化碳,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人 体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不一样。吹一支点 燃的蜡烛,蜡烛会熄灭,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 含有二氧化碳。 4、我们体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不断的进 行着交换,肺是它们的交换场所。肺是氧气 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5、普里斯特利发现:支持动物生命活动的 气体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一样的(氧气)。 6、拉瓦锡发现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有支持 燃烧的氧气和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氮气等。 7、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 增多了,氧气减少了。 8、吸气时胸腔扩张,呼气时胸腔收缩。 9、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年龄、性别、运动量多少等因素有关。10、人是怎样呼吸的? 答:吸气时,空气由鼻腔经咽喉吸进气管, 经支气管进入肺部。吸进的氧气从肺进入血 管,然后被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与养料结合。各种与养料结合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又由血 液带到肺部,经支气管、气管、鼻腔呼出体 外。 WORD 格式整理 2、心脏和血管 1、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脉搏:指的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身体 上太阳穴、手腕、脚踝、脖子、大腿内侧等。脉搏跳动的次数与心脏跳动的次数有关。正 常的人脉搏跳动的次数和心脏跳动的次数是 一致的。 3、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工厂。 4、血液是怎样流动的? 答: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 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5、哈维预言:在动脉和静脉的末端必定有一 种微小的通道把二者连接起来,微小的通道 指的是毛细血管。 6、心脏的作用: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 在我们全身循环,具有输送血液的作用。 7、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血液是人体的运 输兵。 8.抽烟、喝酒会对心脏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9、不锻炼的人一天心跳约为 100800 次,经 常锻炼的人一天心跳约为 91400 次。经常锻 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休息的时间也就更 长一些。运动后心跳加剧,脉搏跳动的次数也 随之加快。 10、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 心房组成。 11、年龄越小,心跳的越快;年龄越大, 心跳的越慢。 12、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心跳每分大约60—— 100 次。 13、献血对身体有益,但不提倡未成年人 献血。 14、心脏的跳动和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答: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舒张,收缩时, 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 ;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 管流向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 感到心脏心跳一次。 15、脉搏与心脏什么有关系? 答: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16、心脏保健应怎样做?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课题: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第一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讲读课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会写“昵”“龄”“敏”“遗”“沐”“躯”6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有技巧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一首诗。 3)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充满情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激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1)在初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一首一首地进行理解体会。教师以引导、点拨为主,鼓励学生自主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产生共鸣,激发背诵兴趣,背诵诗句;同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自悟并交流讨论,体会诗歌的内涵,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课前先从课外收集一些关于方志敏的遗著《可爱的中国》文章节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富含的情感。 2)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议议等学习方法边读边

想,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充满情趣的语言的同时,感受作者的情感,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一首诗作为本课教学。 难点:以学习朴实有趣的语言,体会诗歌内涵,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背景音乐)教师与学生轻松地谈话,引入课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而有一个人,我们大家都称呼她为“妈妈”,同学们这样称呼她,老师这样称呼她,爸爸妈妈这样称呼她,连爷爷奶奶也这样称呼她。她是谁呢?她

就是我们共同的妈妈——祖国妈妈。今天,我们学习李少白的一组诗——《说给祖国**的悄悄话》。 板书课题:1、说给祖国**的悄悄话 2、课题质疑:“你们猜猜作者要给祖国妈妈说些什么悄悄话呢?”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的疑问,自由思考自由发挥,揣测文章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全诗)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课件出示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 ①、读生字,记字形。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亲昵、德高望重、遗著、沐浴。 ③、轻声读课文,思考作者到底对祖国妈妈说了什么悄悄话? (让学生利用3—5分钟的时间借助字典解决生字、新词的读音及意义,并争取将课文读得准确通畅。) 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字词的学习情况,教师从字音、字形、书写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比较认读生字。 学生回答后,用课件出示新词及其意义: 亲昵:十分亲密。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意图] 《我们在呼吸》是《认识我们自己》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在呼吸”一课教材由“我们的呼吸器官”“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一呼一吸”;“制作呼吸模型” “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五个活动组成。为了让同学们在体验呼吸的活动中更好地认识呼吸器官;感知呼吸过程;我们把 活动一“我们的呼吸器官” 活动三“一呼一吸” “制作呼吸模型” 整合为第一课时. 即本课《我们在呼吸》;目的在于通过学生有梯度的自身呼吸体验;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同时;通过模仿制作模型;观察模型的变化;从而将不直观的现象呼吸变得直观;加深学生对呼吸机理的理解;更好地促进学生呼吸系统的概念的构建. [教学目标] 1、(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 (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3)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4)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 2、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 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 [教学准备] “制作呼吸模型”: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学生活动;谈感受。 (出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感知呼吸 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汇报. 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 色的彩笔在教材P1 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 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 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二)体味呼吸 1. 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 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请你谈谈吸气的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呼气的时候呢? 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2. 你认为呼吸是怎样形成的?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2018年最新湘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学科的教学工作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促进儿童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努力培植学习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创新人才。 本次教学班级为五(1)班,全班40人,原有语文基础较好,但本班后进生也比较多。平时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培养和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内容包括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活动4个部分,共分为8个单元。 本册阅读课文共30篇,其中讲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3篇,大都是新编课文,以相对集中的话题分为8个单元。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蕴涵人文精神,文质兼美,浅近生动,读来朗朗上口,富有儿童隋趣,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课文配有与内容相关的图画,画面精美,图文对应,有利于促进儿童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维的发展。 本册安排4次口语交际,每课单列,分别编排在4个单元的课文之后。口语交际内容均来自儿童现实生活,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丰富表达内容。每课包括三个部分:课题——提示交际内容;文字材料——提供交际环境;提示语——引出交际话题,提示交际步骤。这种呈现方式,有利于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设计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交际互动,初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际的能力。 本册安排8次习作。习作内容来源于单元话题、课文内容以及儿童生活。这有利于儿童将知识积累迁移到习作内容中去,有利于调动儿童生活经验,使他们有话可写。习作呈现方式简洁明了。提示语提出习作范围、方法或步骤。这种呈现方式,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程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活动”作为一个板块,安排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共8次。它不只是单元内容的复习和巩固,还是通过“语文活动”整合其他板块,并适当地拓展、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时间:40分钟 一、填空(2分/空=48分) 1、人体需要空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了。 2、(心脏)和(血管)是人体血液循环器官。 4、(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由坚硬的颅骨保护着。 6、不省力,却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定)滑轮:省力,却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是(动)滑轮;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是(滑轮)组。 7、常见的传动方式有(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 10、(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13、为了便于观察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地球仪)。 16、地球上有(七)大洲, (四)大洋。 17、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路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以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8、干电池有两个电极(正极)、(负极)。 19、电路连接一般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二、判断。(对记√错记×总10分) 1、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但它们仍然发挥作用。(√) 2、沿盘山公路上山的优点是可以省力,缺点是要多走路。(√) 3、旗杆顶部的滑轮就是动滑轮。(×) 4.螺丝钉没运用斜面。(×) 5、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的心跳与从不锻炼的人的心跳相比没啥区别。(×) 6、听到嘹亮的歌声时是大脑听觉中枢发挥作用的结果。(√) 7、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 8、自行车上综合利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机械原理。(√) 9、轮轴中使用大轮比使用小轮更省力。(×) 10、滑轮都省力。(×) 三、选择题。10×2分=20分 1、自行车通过___A___把脚蹬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A、链条 B、皮带 C、滑轮 2、“称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利用了___B____原理。 A、轮轴 B、杠杆 C、斜面 3、骑自行车上坡走“S”型路线是利用了___B_____原理。 A 、杠杆 B、斜面 C 、滑轮 4、___B____利用了轮轴这种简单机械。 A 、钳子 B、汽车方向盘 C、盘山公路 5、航海家 B 的环球航行验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A、亚里士多德 B、麦哲伦 6、熟鸡蛋的蛋黄相当于地球____C___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