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成功抢救案例分析

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成功抢救案例分析

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成功抢救案例分析
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成功抢救案例分析

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成功抢救案例分析

摘要:以临床案例形式探讨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发生的原因及抢救措施等,为防治这一严重术中意外事件提供有价值的医学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平稳的麻醉、术中良好的监护,可预防和早发现心脏骤停的发生。对高龄、合并有基础病变且身体状况差的患者术前要适当调整,加强术中监护,手术操作轻柔,亦可减少和预防普通胸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一旦发生术中骤停应迅速实施“快速、有力”的胸外按压是保证心脏和大脑成功复苏的关键。

关键词:心跳骤停麻醉心肺复苏

心跳骤停是外科手术中围麻醉期的灾难性事件,如果不及时发现以及正确处理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本文拟通过分析我院外科手术且非心脏手术中心跳骤停患者的三例临床资料,以期明确术中心跳骤停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临床防治这一严重术中意外事件提供有价值的医学信息。

1 临床资料

第一例男性患者,年龄为67岁,诊断为声带肿瘤,手术方式为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第二例女性患者,年龄为61岁,诊断为胆结石,入院查体发现血压增高外(BP 20/1sk Pa)。B超提示胆囊内有一枚19×23 cm 结石回声影像。手术方式为在心电监护下施行全麻下实行胆囊切除

心脏骤停应急预案

心跳骤停抢救预案 一、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面色苍白,瞳孔散大,呼吸断续, 后即停止,心音消失。EKG显示:心室颤动,心 电停止、呈直线,心电机械分离。 2、诊断标准:①意识丧失。②颈动脉搏动消失。③无自主呼吸。 ④瞳孔散大⑤发绀 二、抢救措施 1、黄金4 分钟:心肺复苏术CPR是最初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时间与其存活率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线条停止10~15s意识丧失,30s呼吸停止,60s瞳孔开始散大固定,4min糖无氧代谢停止。5min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故一般认为,完全缺血缺氧4~6min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2、开放气道 2.1清除鼻道异物 2.2仰卧位头后仰,下颌上抬 2.3判断意识,畅通呼吸道,去除异物,压额抬颈,下颌突 出(颈椎受伤) 2.4判断呼吸:看、听、感觉。 2.5 辅助呼吸:①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是现场 抢救时有效快速的方法。方法:拇指、示指捏紧鼻翼, 深吸气,双唇包住患者口部,用力吹气使胸部上抬,放

手,抬头换气,胸廓自动回缩。连续2次,吹气2s,10~20 次/min(成人),潮气量700~1000ml(成人),儿童、婴 幼儿20次/min,吹气以胸廓上抬为准。②面罩给氧③ 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简易呼吸囊应用 3、心脏复律: 3.1心前区叩击。 3.2胸外心脏按压: 定位:胸骨种下1/3交界处,剑突切迹上2 横指,仰卧 硬板床或地上。 方法:左手的掌根部紧贴示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将右手 掌根重叠放在左手的掌根上,右手手指插入左手手 指之间,使两手手指交叉抬起脱离胸壁。抢救者双 臂应绷直,左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 力按压,按压利用髋关节为支点。 3.3电除颤:除颤仪方法:两个电极板,一个放置在右锁骨中 线第2肋间,另一个心尖部的电极板放置在左侧 腋中线或腋前第5肋间。能量选择:首次200J, 第2次200~300J,第3次360J,充电放电连续3 次,不成功则进行药物除颤 3.4心电监护 4、建立大口径静脉通道 4.1迅速肾上腺素静脉推注;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纠

护士抢救药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护士抢救药知识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抢救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常用() A.多巴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利多卡因 E.氨茶碱 2.下列关于氯丙嗪的应用,哪项是错误的() A.药物引起呕吐 B.麻醉前给药 C.人工冬眠 D.精神病兴奋躁动 E.晕动病 3.阿司匹林不适用于() A.缓解胃肠绞痛 B.缓解关节疼痛 C.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D.治疗胆道蛔虫症 E.预防心肌梗死 4.心脏骤停复苏抢救时的最佳药物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麻黄碱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间羟胺 5.纳洛酮主要用于() A.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一氧化碳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E.洋地黄中毒 6.下列哪项不属于速效救心丸的治疗作用() A.冠心病 B.心肌梗死 C.心绞痛 D.缓解胸闷 E.预防哮喘 7.配制时间超过()的硝普钠溶液不宜使用 A.1h B.2h C.3h D.4h E.5h

8阿托品对下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症状无效的是() A.腹痛腹泻 B.流涎出汗 C.骨骼肌震颤 D.瞳孔缩小 E.小便失禁 9.下列哪项是硝酸甘油的最佳给药途径() A.口服给药 B.舌下给药 C.注射给药 D.直肠给药 E.喷雾吸入 10.下列哪项不属于硫酸镁的主要作用() A.导泻 B.利胆 C.抗惊厥 D.外用热敷、消炎去肿 E.用于过敏性休克 11.不属于阿托品不良反应的是() A.口干 B.心率加快 C.瞳孔缩小 D.皮肤潮红 12.目前临床上多巴胺用于() A.急性肾功能衰竭,抗休克 B.心脏骤停,急性肾功能衰竭 C.支气管哮喘,抗休克 D.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功能不全 13.下列药品名与通用名商品名不相符的是() A.盐酸洛贝林(山莨菪碱) B.盐酸氯丙嗪(冬眠灵) C.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 D.酚磺乙胺(止血敏) 14.碘过敏者发生有机磷中毒时应用下列哪种药抢救() A.碘解磷啶 B.硫酸阿托品 C.盐酸多巴胺 D.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15.碳酸氢钠注射液用于治疗()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16.下列哪项不是洛贝林的禁忌症:()

心脏骤停应急预案

心脏骤停应急预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心跳骤停抢救预案 一、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面色苍白,瞳孔散大,呼吸断续, 后即停止,心音消失。EKG显示:心室颤动, 心电停止、呈直线,心电机械分离。 2、诊断标准:①意识丧失。②颈动脉搏动消失。③无自主呼吸。 ④瞳孔散大⑤发绀 二、抢救措施 1、黄金4 分钟:心肺复苏术CPR是最初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时间与其存活率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线条停止10~15s意识丧失,30s呼吸停止,60s瞳孔开始散大固定,4min糖无氧代谢停止。5min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故一般认为,完全缺血缺氧4~6min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2、开放气道 清除鼻道异物 仰卧位头后仰,下颌上抬 判断意识,畅通呼吸道,去除异物,压额抬颈,下颌突出(颈椎受伤) 判断呼吸:看、听、感觉。 辅助呼吸:①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是现场抢救时有效快速的方法。方法:拇指、示指捏紧鼻 翼,深吸气,双唇包住患者口部,用力吹气使胸部上

抬,放手,抬头换气,胸廓自动回缩。连续2次,吹 气2s,10~20次/min(成人),潮气量 700~1000ml(成人),儿童、婴幼儿20次/min,吹气以 胸廓上抬为准。②面罩给氧③气管插管:呼吸机应 用、简易呼吸囊应用 3、心脏复律: 心前区叩击。 胸外心脏按压: 定位:胸骨种下1/3交界处,剑突切迹上2 横指,仰 卧硬板床或地上。 方法:左手的掌根部紧贴示指上方,放在按压区,将 右手掌根重叠放在左手的掌根上,右手手指插 入左手手指之间,使两手手指交叉抬起脱离胸 壁。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左肩在患者胸骨上方 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利用髋关节为 支点。 电除颤:除颤仪方法:两个电极板,一个放置在右锁骨中线第2 肋间,另一个心尖部的电极板放置在左侧腋中 线或腋前第5肋间。能量选择:首次200J,第 2次200~300J,第3次360J,充电放电连续3 次,不成功则进行药物除颤 心电监护

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快速判断患者反应及脉搏、呼吸,确定心跳呼吸停止,立即给予胸外按压,同时请他人 协助呼叫医生。 2、 开放气道,清除口鼻腔、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 4、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抢救药物及升压药。 5、 描记心电图、心电监护、留置导尿,观察患者意识、生命征、瞳孔、尿量变化,做好记 录。 6、 及时使用冰袋或冰帽等降低脑细胞耗氧量。 7、 及时通知家属,做好沟通与安抚工作。 8、 观察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如感染、脑水肿等。 9、 如抢救无效死亡,做好尸体护理后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 必要时向医务处或总值班汇报 10、 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 【处理流程】 广1、可无任何先兆症状; 2、 临床表现: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3、 生命体征:心电图表现为心脏停搏、心室颤动、 %电 机械分离。 严1、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开放气道,简易呼吸气囊辅助 呼吸,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2、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升压等抢救药物; <3、描记心电图、心电监护、留置导尿等。 广1、观察患者意识、生命征、瞳孔、尿量变化; 2、 及时使用冰袋或冰帽等降低脑细胞耗氧量; 3、 及时通知家属,做好沟通与安抚工作; 4、 观察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如感染、脑水肿等; 5、 如抢救无效死亡,做好尸体护理后协助家属将尸体 运 走,必要时向医务处或总值班汇报; '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 1、记录生命体征、意识、心电图、出入量等; - 2、记录抢 救过程。 患者出现心跳骤停 评估要点 记录与交班

心脏骤停的处理

心脏骤停的处理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60%之间。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和尽早进行复律治疗。心肺复苏又分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一)识别心脏骤停 当患者意外发生意识丧失时,首先需要判断患者的反应,观察皮肤颜色,有无呼吸运动,可以拍打或摇动患者,并大声问“你还好吗?”。如判断患者无反应时,应立即开始初级心肺复苏,并以最短时间判断有无脉搏(10秒钟内完成)。确立心脏骤停的诊断。 (二)呼救 在不延缓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应设法(打电话或呼叫他人打电话)通知急救医疗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ySTem,EMS)。 (三)初级心肺复苏 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basiclife support,BLS),一旦确立心脏骤停的诊断,应立即进行。其主要措施包括开通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压,被简称为ABC(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三步曲。首先应该保持正确的体位,仰卧在坚固的平面上,在患者的一侧进行复苏。 1.开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成功复苏的重要一步,可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方法是:术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示、中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通畅气道。应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患者义齿松动应取下。 2.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先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附近,感觉有无气息,再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动作,最后仔细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应立即实施人工通气,判断及评价时间不应超过10秒。

常用仪器、抢救设备及急救药品培训考试试卷

常用仪器、抢救设备及急救药品培训考试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共60分,每题3分) 1.大批伤员中,对于大出血的病人应用何种颜色进行标记() A.黄色 B.绿色 C.棕色 D.红色 E.黑色 2.现场急救区的划分,后送区主要接受的是() A.所有伤病员 B.有红色、黄色标志的危重病人 C.能行走、病情较轻的病人 D.死亡病人 E.需就地抢救的病人 3.现场对危重病人进行病情评估时,如果桡动脉触摸不清,则说明收缩压() A.<80mmHg B.<70mmHg C.<60mmHg D.<50mmHg E.<40mmHg 4.下列不属于急救物品的是() A.除颤器 B.心电图机 C.纤维胃镜 D.电动洗胃机 E.简易呼吸器 5.关于抢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哪项错误E A.专人管理 B.定品种数量 C.定期检查 D.定位放置 E.外借时一定要登记 6.急诊病人就诊多长时间内应得到处置() A.2min B.5min C.10min D.15min E.30min 7.一位急诊创伤病人同时出现下列病情,你先抢救那一项A A.窒息 B.昏迷 C.骨折 D.心律失常 E.伤口出血 8.ICU 病房的温度应保持在() A.16~20℃ B.18~22℃ C.20~25℃ D.25~28℃ E.26~30℃ 9.抢救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多长时间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A.4h B.30min C.2h D.3h E.6h 10.诊断心肌梗死最可靠、最实用的方法是() A.心电图检查 B.心肌酶谱的检查 C.心脏超生 D.心脏X线检查 E.心脏CT 检查 11.不能通过心电监护观察的内容是() A.脉搏强弱交替 B.心率快慢 C.心律改变 D.ST 段的改变 E.P 波形态的改变 12.关于无创血压监测,下列不正确的是() A.无创伤性,重复性好 B.自动测压,省时省力,易掌握 C.能间接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 D.自动检测血压袖带的大小,测量平均动脉压准确 E.可引起肢体神经缺血、麻木等并发症 13.某女士,45岁,慢支病史20余年,计划于次日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做好术前准备.因心脏病发作,出现心衰,而入外科ICU,做了如下处理,哪项不必要进行() A.连续测血压 B.血氧饱和度监测 C.心电示波监测 D.中心静脉压监测 E.肢体活动功能监测 14.某急性心梗病人行心电监护时,ECG显示QRS 振幅低,原因可能为()

心肺复苏考试题新版

、选择题 1、 胸外按压频率为( ) A.至少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至少120次/分 D.至少60-80次/分 2、 胸外按压与通气之比为( ) A.30:2 B. 15:2 C. 30:1 D. 5:1 3、 成人人工呼吸频率为( ) 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为( 成人胸外按压深度为( 成人心肺复苏打开气道最常用方式为( 成人儿童心肺复苏程序为( A. ABC B. BAC C. CAB D. CBA 、填空题 1. 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是 ________ 分钟以内。 2. 胸外心脏按压 _____ 个回合为一周期,如条件允许每 _______ 分钟应换人按压,中断按压时间不 得超过 _______ 钟。 不v 吹吹牛, 3?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期间最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物,建议成人每 ___________ 分钟应用肾上 腺素 ______ mg ,静脉给药。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人使用单向波除颤时,电击能量选择 J ,使用双向波除颤,电击波能量选择为 ______________ J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肺复苏包括 CAB 三个步骤,C 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代表 _________________ ,B 代 表 ___________ 。 三、问答题 科室: 心肺复苏考试题 姓名: A.8 —10 次/分 B. 20-24 次/分 C. 10 —12 次/分 D. 12-20 次/分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心尖部 C.胸骨中段 D.胸骨左叶第五肋间 A.至少胸廓前后径一半 B.至少3cm C.至少5cm D.至少6cm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一、检查 1. 必须尽快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完成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呼吸、瞳孔、心音、血压等情况; 2. 心电图检查及进行心电监护。 二、治疗原则 (1)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卧硬板床,拳击胸骨中点一次,如未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80~100次/分。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2)畅通气道:输氧。 (3)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安上人工呼吸机。 (4)进一步维持有效循环,若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好必要时可考虑开胸按压。 (5)建立静脉滴注通道: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药物及碱性药物:如肾上腺素1mg静注,必要时每隔5~10分钟重复一次;多巴胺每分钟2~10微克/kg静滴;5%碳酸氢钠100ml 静滴。 (6)心电图监测和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和电技术两方面:1)电击除颤:心室纤颤可用非同步电击除颤,所需能量为200~360焦耳。 2)药物治疗: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硫胺、溴苄胺等;若由于洋地黄中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苯妥英钠静注。 3)对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静注治疗。 三.重症监护室处理 (1)维持有效的循环: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处理心律失常;防治急性左心衰竭等等。 (2)维持有效呼吸:关键问题是要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也可用呼吸兴奋剂,自主呼吸恢复前,要连续使用人工呼吸机。若气管插管已用2~3天仍不能拔除,应考虑气管切开。 (3)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 1) 低温疗法:头部冰敷,冰帽,体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使用冰毯降温。 2) 脱水疗法:可用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及白蛋白等药物。 3) 应用镇静剂。 4) 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应用ATP 、辅酶A,细胞色素C,谷氨酸钾等。 (4)防治急性肾衰:尿量每小时少于30ml,应严格控制入水量,防治高血钾,必要时考虑血透治疗。 (5)防治继发感染:最常见的是肺炎、败血症、气管切开伤口感染及尿路感染等,抗生素一般选用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不宜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继发真菌感染。 四、疗效标准 1. 第一期复苏胸外按压有效时,可扪到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瞳孔缩小,对光有反射。皮肤转色,收缩≥8kpa;达不到以上标准为无效。 2. 第二期复苏有效时,病人自动心搏恢复,皮肤色泽改善,瞳孔小,出现自主呼吸及意识的恢复,达不到以上标准为无效。 3. 第三期处理是心搏恢复后继续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如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肾功能正常,又无继发感染等表现即为痊愈,未全部达到以上标准即为好转。 1

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优选材料)

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一、抢救步骤 (一)、病情评估。护士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唤患者,判断有无反应;以耳听、面感、眼观法评估患者呼吸情况,若无反应即科进行心肺复苏。 (二)、立即通知医生,推急救车,备吸引器。 (三)、去掉床头挡,解开患者衣扣及腰带,置患者于平卧位,垫胸外按压板。 (四)、采用仰头举法开放气道,清楚气道内分泌物,有舌后坠时使用口咽通气管,用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2次,评估患者呼吸、心跳。 (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六)、心电监护,如有室颤,给予非同步电复律。 (七)、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 (八)、严密观察病情,评价复苏效果。 (九)、心肺复苏成功后,将心跳骤停时间和心肺复苏时间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和病历中。 二、注意事项 (一)、同心肺复苏技术规范。

(二)、应先做5周期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然后检查心律并考虑除颤。 (三)、如果是心室纤维性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施救者除颤1次后应立即开始CPR,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施救者不应花时间去检查脉搏或心律,而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做了5个周期(约2min)的CPR后,用自动体外除颤(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AED)分析心律,如果条件适合可进行再除颤。 三、抢救流程 评估: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面色口唇发绀 ↓ 立即通知医生,推急救车,备吸引器 ↓ 去掉床头挡,置患者于平卧位,垫胸外按压板 ↓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2次 ↓ 评估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8~10/min),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 100次左右)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模拟急救情景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急诊模拟情景 1. 接诊环节。 病人家属按床头铃呼叫护士,护士及时到达病房,发现病人意识丧失,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摆正患者体位,解开患者衣领,另一护士前来协助抢救工作,轮流为患者胸外按压。同时绑上袖带,吸氧、上心电监护。 值班医生为患者查体: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心电监护显示:患者无呼吸、无心跳、无血压,考虑心脏骤停。 立即心肺复苏:A:保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C: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开辟静脉通道,给肾上腺素1mg 静推,必要时5-10 分钟重复一次。同时急查心电图。 立即通知上级医师,请ICU、心内科医师会诊。 2.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初步处理。 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发病心脏骤停前有无诱因,既往有无心脏病、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结膜是否充血、水肿、苍白,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程度,有无震颤、心包摩擦音;心脏的左右浊音界;心脏的心音、额外心音、杂音。 目前患者病情危急,况且年岁已高,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治疗措施,在救治过程中仍可以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3.死亡。如果经济允许建议到ICU治疗,救治更加方便。由于本院医疗技术和技术力量与上级医院有一定差距,您与其他亲戚商量,可以往大医院转院治疗,我们会积极陪护,但在转院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后果,我院概不负责。如留院治疗,我们会积极治疗,现已告知上述风险,如果没有问题,请在病危通知单签字。 对病人处理: 1. 吸氧2.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体温、心律、血压、脉搏3. 开辟第二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维持有效呼吸、防止脑水肿与缺氧、促进脑细胞代谢、防治肾衰竭及预防感染。 护士核对值班医生医嘱,重复确认,执行医嘱。 值班医师按照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 3. 会诊与处理。 ICU心内科医师5分钟到达病房。 心内科医师:继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完善相关检查,寻找病因与予以治疗。 ICU医师:患者病情危急,转入ICU进一步观察治疗。

急救考试试题及答案

《急救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闭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单选题(请将所选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50分) 1、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E )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B腺体分泌增加C毛细血管扩张D血管通透性增加E以上全是 2、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E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3、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C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4、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5、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 )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6、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B ) A IgA B IgE C IgM D IgG E IgD 7、关于休克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C ) A平卧位B常规吸氧C给热水袋保暖 D 观察每小时尿量E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8、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E ) A心功能衰竭B肺间质水肿 C DIC D肾小管损坏 E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9、成人经静脉补充钾离子时,要求尿量每小时不得少于(B ) A 20ml B 30ml C 40ml D 50ml E 60ml 10、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E ) A 10ml B 15ml C 20ml D 25ml E 30ml 11、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B ) A全身总血量B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C 在动脉内的血量D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E在静脉内的血量 12、克病人神志变化可反映(D ) A血容量的变化B心排血量的变化C周围血管阻力的变化D脑部灌流的变化E肾部灌流的变化 13、休克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E ) A 扩容 B 供热 C 供蛋白质D纠正脱水E降低血液粘稠度 14、病人做药物过敏性试验时,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是( C ) A 2%碘酒溶液 B 0.2%碘伏溶液 C 70%酒精溶液 D 0.1%新洁尔灭溶液 E 0.02%洗必泰溶液 15、皮试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皮试前应评估病人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 B 查对姓名、床号、皮试的药物

ICU——心脏骤停的抢救及用药

心脏骤停的抢救及用药 引发心脏骤停的疾病 1、心肌缺血:冠心病急性心梗 2、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3、离子通道病: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4、急性肺梗死 三大原因:一、室颤及室速(冠心病急性心梗) 1、冠脉血管事件 2、心肌损伤 3、心肌代谢异常 4、自主神经张力改变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心脏停搏(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等) 1、窦房结和(或)房室结功能异常 2、次级自律细胞不能承担起心脏起搏功能 3、病变累及心内膜下普肯野纤维的严重心脏疾病 三、无脉性电活动(急性心梗时心脏破裂大面积肺梗死) 临床表现: 1、心脏骤停刚发生时脑中尚存有少量含氧的血液,可短暂刺激呼吸中枢,出 现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 2、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的抽搐。 3、周围组织供血停滞,皮肤苍白或发绀。 4、由于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的松弛,可出现二便失禁。 5、瞳孔散大。 抢救处理: 一、识别心脏骤停10秒内完成(判断意识、脉搏、肤色、呼吸) 二、呼救(通知值班护士及医生) 三、初级心肺复苏CRP 按压:通气=30:2 1、开通气道 ⑴仰头抬颏,使下颌尖及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 ⑵清除口中异物,吸痰 2、人工呼吸 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行胸外按压 3、胸外按压 将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依靠肩背部的力量垂直按压胸骨下半部两乳之间的区域,按压频率为100次/分,幅度为3-5cm;按压后使胸廓恢复原位,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按压放松时间应大致相等。为防止抢救人员疲劳,应在5次CRP (1次CRP为按压:通气=30:2)后换人,但要努力减少换人时中断按压。 四、电除颤 原理:利用除颤仪在瞬间释放高压电流到心脏,使心肌细胞瞬间除极,终止导致心律失常的异常折返或异位兴奋灶,从而恢复窦性心律。 双相波150-200J/单相波360J,充电,放电;再进行5次CRP后评估心律,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治疗。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完整版本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1、目击病人昏倒或发现病人情况不好:医护人员应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心脏骤停,通过轻拍重喊判断是否有意识,随后摸颈动脉判断是否有心跳(时间不超过10秒钟),同时观察是否呼吸不正常及存在紫绀。 如确定病人已经心脏骤停,应立即求救(如身边有人,请通知医生或护士),并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如身边无人应视是成人或儿童,成人可先离开求救,儿童应进行5个循环心肺复苏后离开求救。 求救应在通知到一名医护人员后立即返回实施心肺复苏急救。 建议建立医院院内心肺复苏小组专项急救电话(总值班电话),可由总值班负责通知复苏小组到位。也可考虑在各电脑上设置复苏报警器,通过网络直接通知复苏小组。 2、一人及多人心肺复苏:围绕生存链(早按压且少中断按压;早除颤;早气管插管和早期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肾上腺素)要点先后或同时进行。 3、复苏小组应在接到求救后10分钟内赶到,协助抢救,重点分析心脏骤停原因及未能复苏原因(6H6T),注意脑复苏及超长期复苏。建议医院在各病区配置A E D ,或由复苏小组携带。 4、当班医护人员在抢救空隙应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医院相关领导。 5、注意医疗相关证据的收集与保存,与家属做好沟通,必要时启动医疗纠纷预警。

1 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一、检查 1.必须尽快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完成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呼吸、 瞳孔、心音、血压等情况; 2.心电图检查及进行心电监护。 二、治疗原则 (1)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卧硬板床,拳击胸骨中点一次,如未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80~100次/分。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2)畅通气道:输氧。 (3)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安上人工呼吸机。 (4)进一步维持有效循环,若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好必要时可考虑开胸按压。 (5)建立静脉滴注通道: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药物及碱性药物:如肾上腺素1mg 静注,必要时每隔5~10分钟重复一次;多巴胺每分钟2~10微克/kg静滴;5%碳酸氢钠100ml静滴。

急救考试试题及答案

急救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闭卷考试,时间为60 分钟) 、单选题(请将所选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50分)1、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 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 腺体分泌增加 C 毛细血管扩张 D 血管通透性增加 E 以上全 2、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E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3、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D麻黄碱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4、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A 分2 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 分钟一次B分2 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 分钟一次 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D分4 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 分钟 一次 E 分 4 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 分钟一次 5、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6、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 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B ) A igA B igE e igM D igG E igD 7、关于休克护理下列哪项不妥(C ) A 平卧位 B 常规吸氧 C 给热水袋保暖 D 观察每小时尿量每15 分钟测血压、脉搏 8、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E ) A心功能衰竭B肺间质水肿C Die D 肾小管损坏E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9、成人经静脉补充钾离子时,要求尿量每小时不得少于(B A 20ml B 30ml e 40ml D 50ml E 60ml 10、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A 10ml B 15ml e 20ml D 25ml E 30ml 11、有效循环血量是指(B ) A 全身总血量 B 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e 在动脉内的血量

儿童无脉性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15 13 紧急评估 神志是否清醒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置患者于坚硬平面上 建立静脉通道或者骨通道,控制液体入量 准备电击除颤器,尽可能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大流量吸氧,可以使用球囊面罩,甚至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 立即重新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使用肾上腺素 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应注意: 按压快速有力(100次/分);确保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一次心肺复苏循环:15次按压然后2次通气;5次循环为1~2分钟 避免过度通气;确保气道通畅及气管插管安置正确 建立高级气道后,双人复苏不必再行15:2循环,应持续以100次/分进行胸外按压,同时每分钟通气8~10次,通气时不中断按压。每两分钟检查一次心律,同时通气者与按压者轮换 》 寻找并治疗可逆转病因 低氧、低血容量、酸中毒、高钾或低钾血症、血栓或栓塞(冠脉或肺)、低血糖、低体温、中毒、心包填塞、创伤、张力性气胸 除颤 除颤器充电时,持续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手动除颤器:2J/kg 》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1岁以上儿童方可使用 除颤 立即重新开始徒手心肺复 除颤 , 立即重新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除颤 立即重新开始心肺复苏(5次心肺复苏循环后,见框10) 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肾上腺素: 静脉注射(IV )骨通道注射(IO ):kg (1:10000:kg ) 气管内给药:kg (1:1000:kg ) 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5mg/kg IV/IO 或利多卡因1mg/kg IV/IO 硫酸镁:用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5~50mg/kgIV/IO ,最大量2g ) 骨通道注射(IO ): 所有年龄病人均适用(新生儿不常使用骨通道),在心搏停止病人如果预计建立其他液体通道耗时大于90秒,则应该选择骨内通道,病人情况稳定可适当放宽要求

急救知识试题题目

急救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题 1. 抢救伤员时,应() A A.先救命,后治伤 B.先治伤,后救命 C.先帮轻伤员 D.后救重伤员 2.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的方式。D A.俯卧 B.仰卧 C.侧卧 D.侧俯卧 昏迷病人,没有自主能力,分泌物有可能误入气管,增加窒息的危险.舌头后坠堵塞气管,发生窒息,危及生命.所以采用侧俯卧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员误吸入血液、诞液、呕吐物或异物。 3.抢救失血伤员时,应先进行 C A.观察 B.包扎 C.止血 D.询问 4.对无骨端外露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时应 A A.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B.超过伤口下关节 C.超过伤口上关节 D.不得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5.伤员上肢或小腿出血,且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 )止血。C A.止血带止血法 B.加压包扎止血法 C.屈肢加垫止血法 D.压迫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一般用于四肢大出血,且加压包扎无法止血的情况。

屈肢加垫止血法:四肢膝、肘以下部位出血时,如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可掌动脉弓压迫部位股动脉压迫部位将一个厚棉垫、泡沫塑料垫或绷带卷塞在肘窝或肘窝部,屈曲腿和臂,再用三角巾、宽布条、手帕或绷带等紧紧缚住。 加压包扎止血法:最常用。一般小动脉和静脉损伤出血的情况可用。 压迫止血法:效果有限,难以持久,只是应急措施。 6.被开水烫伤后,若程度较轻但身边没有烫伤膏,以下哪个物品可以代替烫伤膏。B A 护手霜 B 牙膏 C 红花药酒 D 肥皂水 轻微烫伤的话,可以用少许的牙膏涂抹伤处,起到消炎止痛,预防感染的作用.烫伤的程度较深的话,应立即送医院就医。 7. 如煤气中毒者能饮水,可给予()或其他热饮料。C A温水 B 盐开水 C热糖茶水或者是浓茶 D冷水 煤气中毒主要是其里面的一氧化炭结合,浓茶能使他们分离,改善中毒的症状。 8.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出血病人应该(A)。 A.先止血后搬运 B.先送医院后处置 C.先搬运后止血 9.对于意识清醒的食物中毒的伤病员,现场救护原则是(B)。 A.速送医院 B.立即催吐排毒,同时呼叫120 C.观察2-3小时后再决定是否送医院 10.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A)。 A.大动脉搏动消失 B.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 D.血压测不到 11.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和组织肿胀,在早期应选用(C)。 A.局部按摩 B.红外线照射 C.湿冷敷 12.冻僵病人复温最好的方法是(C)。 A.大量饮热茶、热酒 B.肌肉注射兴奋剂 C.置于38℃~42℃温水浸泡 单选备用题 1.骨折现场急救正确的是(C)。 A.骨折都应初步复位后再临时固定 B.对骨端外露者应先复位后固定,以免继续感染

急救护理试题及答案护理三基答案

急诊急救护理 一、名词解释 1、心绞痛: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综合症。其特点为劳累时出现 压榨性疼痛,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 2、急性胰腺炎:是指各种刺激因素所致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并作用 于胰腺本身组织所引起的自身消化性疾病。临床上把胰腺病理变化只有充血和水肿的称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把病理变化发展为出血和坏死的称为急性水肿胰腺炎。 3、癫痫:是一反复发作性的综合征,是脑皮层神经异常的超同步化放电引起的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常伴有意识障碍。 4、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 5、张力性气胸: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胸部损伤,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处形成的活瓣,气体只能进入胸膜腔而不能排出,使胸腔逐渐形成高压张力性气胸。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伤者经形象呼吸困难、紫绀、低血压、休克、呼衰、气管向健侧移,同时伤侧伴有大量的气胸和严重的纵膈气肿和皮下气肿。 6、脑挫裂伤:是指暴力直接作用于头部,致使脑组织发生可见的实质性损伤。脑挫裂伤常合并不同的颅内血肿和脑水肿,如治疗不利常导致脑疝,危及生命。 7、挤压综合征:是指肌肉丰富的部位如下肢或躯干长时间受重力挤压,引起肌肉缺血、坏死,激发一系列全身反应。由于大量的肌肉坏死释放的毒性代谢产物,患者主要表现为肌红蛋白尿和高血钾,严重者科出现休克、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8、颅内血肿:为急性颅脑创伤中作常见的继发性损伤之一,是指外伤后颅内出血积聚与某部位达到相当体积,对脑组织构成压迫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9、神经原性休克:因外伤、剧痛、脑脊髓损伤等引起的,由于神经作用使血管运动中枢功能受到抑制,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 10、急性中毒:大量或毒性较剧的毒物突然经呼吸道、消化道后皮肤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损害某些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或组织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称急性中毒。 1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人在应急状态下,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长期使用胰岛素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一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些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导致昏迷、危及生命。 12、高血压危象:印几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使小动脉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及伴有动脉累及的靶器官缺血症状。在高血压早晚期均可发生。 13、院前(外)急救:广义上讲,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及途中急救,即病人自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这一阶段的救护。狭义上讲,院前急救专指从事急救医学机构的医务人员为急、危、重病人提供的现场急救、分诊分流、转运和途中监护服务。 1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由院外急救、医院急症室救护和重症监护治疗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即各具职责和任务,又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组织和统一指挥的急救网络。 15、心肺脑复苏:使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迅速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16、机械通气:是指患者在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使患者恢复有效的通气并改善氧合德方法。 17、复合伤:人体同时或相继受到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致伤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损伤称为复合伤。 18、心脏骤停:是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博,有效泵 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19、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由创伤、休克或感染等严重病损打击所诱发,机体出现与原发病损无直接关系的序贯或同时发生的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答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

急救试题集

2011年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急诊急救试题一.单选题 1.抢救过敏导致的心搏骤停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为 A.大剂量静注肾上腺素 B.大剂量静注去甲肾上腺素 C.立即心肺复苏 D.提供足够的血容量和通气 E.氢化可的松治疗 2.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为 A.心房颤动 B.心动过速 C.心室颤动 D.肺炎 E.心衰 3.心肺复苏时重复使用肾上腺素的间隔时间为 A.1~3分钟 B.3~5分钟 C.5~7分钟 D.7~10分钟 E.5~10分钟 4.人工呼吸每次吹气应不少于多少秒

A.1秒 B.2秒 C.3秒 D.4秒 E.5秒 5.人工呼吸时通气频率为 A.6~8次/分 B.8~10次/分 C.10~12次/分 D.12~14次/分 E.14~16次/分 6.基础生命支持流程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是 A.确认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仅有喘息→开放气道→给2次有效通气→评估循环情况→胸外按压 B.确认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仅有喘息→给2次有效通气→开放气道→评估循环情况→胸外按压 C.确认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仅有喘息→开放气道→胸外按压→给2次有效通气→评估循环情况 D.确认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仅有喘息→评估循环情况→胸外按压→开放气道→给2次有效通气 E.确认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仅有喘息→评估循环情况→开放气道→给2次有效通气→胸外按压

7.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幅度为 A.1~2cm B.2~3cm C.4~5cm D.3~4cm E.至少5cm 8.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80次/分 B.80~100次/分 C.80~100次/分 D.100次/分 E.至少100次/分 9.心脏停搏患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初始剂量正确的为A.0.1~0.25mg/kg B.0.25~0.5mg/kg C.0.5~0.75mg/kg D.0.75~1.0mg/kg E.1.0~1.5mg/kg 10.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胸骨上段 B.胸骨中下段

心脏骤停处理流程

心脏骤停 病情评估 临床特征 ●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大动脉脉搏消失 类型 ●心室颤动和(或)无脉搏心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VF、VT。 ●心脏停搏:心电图呈等电位线。 ●无脉搏电活动(PEA)(心肌电-机械分离及室性自身节律),心电图示宽大畸形振幅较 低,频率在20~30以下的QRS波群,不能引起心室收缩活动。 病因 ●心源性:冠心病、心肌病、心脏压塞等。 ●非心源性:如气道异物、窒息、脑血管意外、哮喘、张力性气胸、肺动脉栓塞、药物中 毒、过敏、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低温、低血糖、溺水、电击或雷击等。 急救处理 原则:争分夺秒,就地抢救。立即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保证脑组织的氧和血流灌注。 心室颤动 ●立即实施CPR: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球囊面罩通气和通过已建立 的人工气道通气,同时可给氧);标准胸外按压。 ●迅速进行非同步电击除颤,单向波型除颤用360J; 双相波型120~200J;除颤后立 即恢复CPR。若急救人员现场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应立即进行电除颤。 ●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次,每3~5min重复1次。 ●如复律不成功,再给予除颤。 ●持续CPR,可考虑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 ●酌情应用胺碘酮300mg、利多卡因1.0~1.5mg/kg、硫酸镁1~2g(尖端扭转室速)。 ●持续心电监测。 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立即进行CPR;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标准胸外按压。 ●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1mg/次。 ●持续心电监测。 注意 ●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并抬高肢体10~20秒以利药物转移至中心循 环,并不间断胸外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药物可气管内给药,计量 为静脉用量2~2.5倍,用5~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入气管。 ●若有2个或更多急救人员在场,每个2min轮换按压和通气,以免因按压疲劳使胸 外按压的质量和频率下降,影响按压效果。 ●CPR同时头部用冰袋、冰帽等降温,保护脑细胞。 ●识别并处理可能的原因,对救治十分有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