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表时间:2009-11-25T09:47:30.140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高雅洁

[导读] 对于学习兴趣,我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雅洁(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中学甘肃白银730900)

【摘要】对于学习兴趣,我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激发兴趣;培养兴趣

Development how student study mathematics of interestGao Ya-jie

【Abstract】For the study interest, I think, the teacher's initial mission is development student of study interest, the student had interest, would actively detection problem, work°out a problem, and look for more in keeping with oneself of study method.

【Key words】Study interest;Stir up interest;Development interest

【中图分类号】G60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236-3619(2009)09-27-0290 对于学习兴趣,我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1.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但是不管怎样导入,总要围绕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一位数学教师一上课就劈头盖脸地讲,我们今天学习“分母有理化”(不讲为什么要学)。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心理状态下,如果这样引入:请同学们先计算一下1/√2 的值。学生依照惯例,取√2 =1.414,再作一次除法运算,这时教师将话锋一转:“如果应用分数的性质,先把1/ √2 的分子分母乘以√2 来计算呢?通过短时间的计算,同学们发现后一种计算量小且正确率高。这时教师指出:这种把分母化为有理分母的工作,就是本节将要学的---“分母有理化”,效果将与前截然不同。

2.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师在每节的教学中,都应充分准备尽可能多的生活中与本节知识有关的事例,或让学生自己平时多注意、多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实例,并且动脑想一想。这样学生会感到数学并不抽象,就在身边,学生会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并且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例如:“通过计算可求出任一天是星期几”,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今天是星期几?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星期一。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翻日历,学生答道。教师说,要是没有日历怎么办,或者问你知道日历是怎么编出来的吗?学生显得无可奈何的神情,教师趁机告诉学生:不要紧,我可以教你们一个不翻日历通过计算得出任一天是星期几的方法。学生此时的情绪空前高涨,教师便将计算星期几的公式及计算方法教给学生,并学生计算一下今天是星期几,当学生得到和事实一致的结论时异常兴奋。 3.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中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4.用“爱”感化,产生兴趣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原理,把广大学生吸引到教师周围。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要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要下功夫,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责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引导学生从上到下观察15÷5=3 150÷50=3 1500÷500=3这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各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张娅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的把她叫了起来,但她却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这时,其他同学坐不住了: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她,学习好的孩子也不耐烦的埋怨她耽误时间。再看张娅,脸涨的通红,低着头不时拿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我走过去,抚摸她的头,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第一次当着老师和大家发言,难免紧张,深呼吸一字一字的把你观察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即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当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的讲出了自己的观点,居然是对的!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也禁不住心潮澎湃。

5.正确评价,诱发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对于有学习结果的反馈比没有反馈的学习积极性要高得多,教师对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如答题、作业、练习等应注意正确的评价,及时反馈。教师对学生正确的评价是一种积极的强化。

例如:我国作家刘某,在中学时代,由于教师给予积极地评价,使他走上文坛。他的仅有两千字的作文得到了他的语文老师一千五百字的评语:“这是一个有才华的学生写出的一篇非常优秀的作文……,你要珍惜你的才华……。”这个评语使他终生难忘,这位老师成为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启蒙人。可见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总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途径,使学生“喜欢了数学”,这就是数学教学成功的一半。我们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喜欢”,甚至于着了魔似的“喜欢”。这样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效果就会不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