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02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

专题02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

专题02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
专题02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

专题02 光现象

复习目标备考策略

1.掌握以下考点:(1)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速;(2)区分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小孔成像、手影、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杯中“折”笔、海市蜃楼等属于光的折射现象;(3)知道小孔成像规律及其作图;(4)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其作图;(5)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并会作图;(6)了解漫反射,知道漫反射和平面镜成像都遵循光的反射;(7)了解光的色散及光谱;(8)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会分析判断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9)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运用。

2.复习重点:(1)区分光的三种现象;(2)会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和反射规律作图;(3)平面镜成像模型和水中物体模型;(4)根据实际问题做出光路图。

3.复习难点:(1)光的折射作图;(2)水中物体模型及其相关作图。

1.考情分析:纵观2011年中考命题,考点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1)光学现象的识别或者利用光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这类试题大都源于教材,比较简单;(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判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此外,还有部分试题给出原物体,要求找出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只要正确理解成像规律,这类试题难度不大;(3)光学作图,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难度不大;(4)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际应用,如夜视仪和遥控器利用红外线,灭菌、防伪标识利用紫外线等。可见,总体而言,本专题无难题,只要抓住重点,掌握方法,就能轻松备考,轻松得分。

2.备考策略:熟悉教材,特别留意教材上出现的光学现象,最好都能够作出其光路图,做题时多留意其他光学模型。

典型例题3 (2011年中考·江苏盐城卷)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生活中很多都可以看成平面镜,如水面、玻璃幕墙等等,都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去分析成像情况.

典型例题5 (2011年中考·广西河池卷)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

点评:本题考查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际应用,题中四个仪器都源于教材。

典例6 (2011年中考·四川广安卷)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_____ 色。

点评:人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反射,人们能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是漫反射;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中考·新疆卷)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

.....的是()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

8.(2011年中考·广州卷)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

B.放大的

C.等大的

D.缩小的

13.(2011年中考·青海西宁卷)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写有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15.(2011年中考·湖南长沙卷)下列短语或词句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

..的是()A.立竿见影B.鱼翔浅底C.三点一线D.一叶障目

16.(2011年中考·福建龙岩卷)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物体本身的大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17.(2011年中考·湖南郴州卷)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秒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

A.3.81×108m B.7.62×108m C.2.6×108m D.8×108m

30.(2011年中考·山东枣庄卷)某同学从平面镜前2.5m处走近平面镜,则该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A.远离平面镜B.变大了C.大小不变D.变小了

34.(2011年中考·广西柳州卷)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

A.0 m B.0.5 m C.0.8 m D.1 m

41.(2011年中考·辽宁沈阳卷)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

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

42.(2011年中考·广东深圳卷)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43.(2011年中考·浙江湖州卷)下列民谚俗语与对应的科学知识不吻合的是()

A.小小秤砣压千斤――杠杆原理

B.镜中花,水中月――光的折射

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运动

D.磨刀不误砍柴工――增大压强

53.(2011年中考·云南玉溪卷)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漫反射时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54.(2011年中考·甘肃天水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光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你在岸边看到水里的鱼,其实就是鱼的实际位置

55.(2011年中考·贵州贵阳卷)请根据你所学习的光学知识,判断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所有光学元件都是利用光的折射来成像的

B.在生活实际中镜面反射比漫反射更为常见

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

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三、填空、实验探究和简答题

63.(2011年中考·山东东营卷)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中所描写的情景,是光的现象。

64.(2011年中考·福建福州卷)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____(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___m;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____辨别出是小玲的。

72.(2011年中考·福建漳州卷)站在清澈的湖边常常可以看到水中鱼儿在白云里穿梭的景象。人看到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而形成的像,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

73.(2011年中考·辽宁鞍山卷)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_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_________形成的。

78.(2011年·湖北恩施卷)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请画出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如果要用相机将木块和它的像一起拍摄下来,应该将相机放在图中的(选填A或B)区域的适当位置才能实现。

100.(2011年中考·云南玉溪卷)在图中画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路图.(如上图)

3.(2011年·黑龙江龙东地区)小杰乘坐匀速行驶的汽车沿平直的公路穿过一座美丽的城市。城市公路两旁树木繁茂、绿草如茵。下列描述准确的是()

A.小杰安静地坐在座椅上时不受到力的作用

B.在城市里植树种草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小杰向车窗外看时感觉到树木向后退,是以大地为参照物

D.草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草吸收了所有的绿光

4.(2011年中考·江苏盐城卷)如右上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A.M点B.N点C.P点D.Q点

6.(2011年中考·山东烟台卷)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

A.变得疏了

B.变得密了

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

D.疏密没有变化

二、非选择题

11.(2011年中考·安徽省卷)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

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

_________。

12.(2011年中考·湖北黄石卷)王华身高为1.6m,为了测量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水平直线以1m /s 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长为1.3m,再经过2s他的影长为1.8m,则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 m。

18.(2011年中考·河南卷)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

19.(2011年中考·广州卷)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光的直线传播及反射作图

光的直线传播及反射作图专题 编制:徐晓燕审核:初二物理组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反射定律,会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2、注意作图时光线箭头的方向不能弄错;对称作图用虚线,标垂直符号、字母;法线用虚线,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 3、作图要清晰,线要画直,要美观大方。 二、教学过程一 1、AB物体前有一不透明的挡板CD,那么在挡板CD后面什么范围内完全看不到AB,试画出光路图,并用阴影表示。 2、AB物体后有一小孔C,请画出AB在光屏DE上的像。 3、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试画出光路图(A为青蛙的位置,井里没有水)。 4、应用对称法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5、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作出AB、AC反射光线。 6、根据反射定律作图找出发光点S,并画出入射光线。 7、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8、一束光与水平方向成60度角,现要使它沿水平方向射出,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二 1、窗户CD前有一物体AB,那么在室内什么范围内能完全看到AB,试画出光路图,并用阴影表示看到的范围。 2、AB为一门上的小孔,眼睛在C点观察,请画出眼睛观察到门外的范围的光路图,并用阴影部分表示看到的范围。 3、应用对称法作出ABC在平面镜中的像。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AB、AC反射光线。

5、根据平面镜成像对称法作图找出发光点S,并画出入射光线。 6、两个平面镜相互垂直,请画出反射光线。 7、一束平行光射到方框内的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8、一束与水平方向成30度的光射到井的上方,现要使光竖直射入井底,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10、S点发出的光通过潜望镜后刚好射入位于B点的人眼中,请完成光路图。 11、S是发光点,S’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SL是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SL的反射光线。 12、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为S1,当平面镜转过一定角度后,它的像为S2。请你利用 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转动后平面镜的位置。 13、MN为平面镜,CD为不透明的挡板,EF为光屏,S为点光源,请画出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以后照亮光屏的范围。 14、如右下图所示,在一个箱子中有一点光源S和一块平面镜M,试作出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M反射后从小口K射出光的范围。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含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一、单选题(共6道,每道1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洁白的雪 B.皎洁的月亮 C.昏暗的烛焰 D.明亮的自行车尾灯 答案:C 解题思路: 我们能看到雪、月亮、自行车尾灯都是由于光线在物体上发生了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是物体本身在发光,故不是光源。光源一定是能自主发光的物体。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源 2.下列现象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刺眼的玻璃幕墙 B.路灯下的人影 C.日食 D.激光引进掘进机钻孔 答案:A 解题思路: 玻璃幕墙刺眼的原因是太阳光在平滑的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 3.若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 ) A.15° B.30° C.45° D.60° 答案:B 解题思路: 入射角的定义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故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相等,故反射角也为30°。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0°角,则( )

A.入射角是4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50° C.反射角是5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答案:C 解题思路: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解题: 由于法线垂直于平面镜,且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40°,故入射角为5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也为5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 如果入射角增大5°,由于反射角与入射角总是相等的,故反射角也增大5°。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答案:C 解题思路: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由于镜面表面光滑,平行光束经过平面镜后,发生镜面反射,会平行地射出; 平行光束经过粗糙的表面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会指向各个方向,不再是平行光束。 故C选项符合题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6.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则( ) A.入射角为30° B.入射角为60° C.反射角为40° D.反射角为45° 答案:B 解题思路:

【课堂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3讲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色散跟踪检测

第3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 (对应学生用书第189页) 光 的 折 射 1. 图11-3-1 折射定律(如图11-3-1) (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2)表达式:sin θ1 sin θ2 =n 12,式中n 12是比例常数.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折射率 (1)物理意义:折射率仅反映介质的光学特性,折射率大,说明光从真空射入到该介质时偏折大,反之偏折小. (2)定义式:n 12=sin θ1 sin θ2 ,不能说n 12与sin θ1成正比、与sin θ2成反比.折射率由 介质本身的光学性质和光的频率决定. (3)计算公式:n =c v ,因为v <c ,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总大于1. 错误! 【针对训练】 1.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sin θ1 sin θ2=n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 .根据sin θ1 sin θ2 =n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 .根据n =c v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D .同一频率的光由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折射率与波长成正比 【解析】 介质的折射率n 由介质本身及光的频率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无关,A 、B 都错.光在不同介质中光速不同,这正是光发生折射的原因,n 与v 成反比,C 正确.光是一种电磁波,v =λf ,n =c v = c λf ,即n 与λ成反比,D 错,故选C. 【答案】 C 1.(1)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2)现象: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用C 表示,sin C =1 n . (4)应用:①全反射棱镜. ②光导纤维,如图11-3-2. 图11-3-2 2.光的色散 (1)色散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形成由红到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彩色光谱,如图11-3-3. 图11-3-3 (2)成因:由于n 红<n 紫,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棱镜界面时,红光和紫光的折射角不同,就是说紫光偏折得更明显些,当它们射出另一个界面时,紫光的偏折角最大,红光偏折角最小. 错误! 【针对训练】 2.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被誉为“光纤通信之父”.光纤通信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11-3-4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及答案(汇编)

精品文档 一、选择题 1.(12柳州)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2(12株洲)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 .雨后彩虹 B .水中“月亮” C .墙上手影 D .海市蜃楼 3.(12天津)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 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示中青蛙通过 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 4.(11绍兴)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 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 的半透明纸上,且a 大于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 .倒立、放大的虚像 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 5.(11新疆)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 的是( ) A .水母 B .萤火虫 C .月亮 D .霓虹灯 6.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 ”形太阳进行观察, 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 A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 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笛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大/小);真空中的光 速为 m/s .2.(11徐州)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 ,而忽略了光的亮度、 等其它性质.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 并返回地面约需2.6s ,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m . 7.(09聊城)2009年7月22日上午9∶30,在我国长江流域 图5 A. B. C. D. 甲 O O O O

第一讲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 、平面镜成像

光的传播与反射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①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等 ②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光线:用一条中间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4.光速: ①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②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③一光年=9.46×1015m (光年是长度单位) 5.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①排队、激光准直、打靶瞄准、影子 ②日食: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食:月全食、月偏食 1:本影区 4 2:半影区 4:半影区 3:伪本影区 原理图 日食月食 6.小孔成像 ①成倒立的实像 ②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③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有关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EO:入射光线 OF:反射光线 r ON:法线 i:入射角 r: 反射角 2.光的反射定律 ①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两线分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位居法线两侧 ③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④光路可逆 3.反射的两种方式 ①漫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光滑 ②镜面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粗糙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原理 原理:光的反射 总结: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过像点 二、平面镜成像实验 实验器材:白纸、透明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 刻度尺、火柴、水笔 注意事项: ①选用透明平板玻璃板 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目的: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方法:等效替代法 注意:B蜡烛不点燃 ③验证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时,要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得到更普遍的规律 ④像无法在光屏上呈现 ⑤玻璃板垂直水平桌面放置(竖直放置) 不垂直:B蜡烛无法与像重合 ⑥一般在较暗的环境进行试验 三、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等大 2.像距等于物距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成正立的虚像 更多小学、初中、高中各科优质教案,请加微信jclm13579

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1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1.(2005年·泰安)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2.(2005年·十堰)我国加入“世贸”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已步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观察发现,小汽车前面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 A .为了美观 B .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 .扩大视野 D .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 3.(2005年·扬州)如图l —2—8所示,魔术箱内有一个,平面镜,从P 处放入一物,箱中不见物体;换从Q 处放入,箱中却见两个物体,在右图中作出平面镜及物体AB 在魔箱中所成的像。 图1—2—8 4.(2005年·资阳)星期六晚上,月亮非常明亮,雨后的路面上有一个个小水坑。小王要到小明家玩,为了不让小王踩到水坑,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以提示小王( ) A .月亮在身前时,亮的地方是水坑 B .月亮在身后时,亮的地方是水坑 C .不论月亮在身前还是身后,不亮的地方都是水坑 D .不论月亮在身前还是身后,亮的地方都是水坑 5.(2005年·临沂)请你仔细观察,说出图l —2—9中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至少说出三点)

6.(2005年·舟山)下列四种情况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 图1—2—10 7.如图1—2—11所示,一束太阳光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我们能看到耀眼亮光的位置在 (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8.如图1—2—12所示是一时钟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是 A .1点20分 B .11点20分 C .10点20分 D .10点40分 9.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上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 ( ) A .教室光线亮度不够 B .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c .黑板产生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铅笔好像在水 面上折断了 B 叉鱼时要对准看 到的鱼的下方 A . 看到地上不发光的物体 C 透过玻璃砖看到 钢笔“错位”了 D 图1—2— 1l 图1—2—12

高考物理一轮专项基础训练:第71练《光的折射》《全反射及色散》.pdf

第20章 光 第71练 光的折射 全反射及色散 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在人们观察到日落的时刻(太阳刚落在地平线上),太阳的实际位置( ) A.完全在地平线下方 B.完全在地平线上方 C.恰好落在地平线上 D.部分在地平线上方,部分在地平线下方 2.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被分成两光束OA和OB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出.则以下说法可能的是( ) A.OA为黄光的单色光,OB光紫光的单色光 B.OA为紫光的单色光,OB为黄光的单色光 C.OA为黄光的单色光,OB为复色光 D.OA为紫光的单色光,OB为复色光 3.用同种玻璃做成的立方体A和半球体B均放在同一水平面上,A的正下方中心处和B的正下方中心处各放一发光点S1、S2,分别在A、B正上方竖直向下观察S1、S2,如图所示,则下面的观察结果正确的是( ) A.S1的像比S2的像高 B.S1的像比S2的像低 C.S1、S2的像一样高 D.以上说法均不对 4.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已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下列哪个光路图可能是正确的?( ) 5.“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讽剌没有见识的人,现有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两口井,一口是枯井,一口是水井(水面在井口之下),两井底都各有一只青蛙,则( ) A.枯井中青蛙觉得天比较小,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 B.枯井中青蛙觉得天比较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小 C.枯井中青蛙觉得天比较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 D.两只青蛙觉得井口一样大,水井中青蛙看到井外的范围比较大 6.如图所示,是两个城市间的光缆中的一条光导纤维,光缆长为L,它的玻璃芯的折射率为n1,外层材料的折射率为n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光由它的一端射入经全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已知sinθ=n2/n1,其中θ为全反射的临界角)则为( ) A.n1>n2 B.n1<n2 C.光从它的一端射入到从另一端射出所需要的时间等于L/c D.光从它的一端射入到从另一端射出所需要的时间等于n1L/n2c 7.在完全透明的水下某深处,放一点光源,在水面上可见到一个圆形透光平面.若透光圆面的半径匀速增大,则光源正在( ) A.加速上升B.加速下沉 C.匀速上升D.匀速下沉 8.把一面镜子斜着插入水盆中,放在阳光下,在天花板上就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对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起到棱镜作用的是水 C.a是红光,d是紫光 D.在真空中a光束的传播速度大,d光束的传播速度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9.已知媒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则( ) A.该媒质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等于 B.此单色光在该媒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csinθ(c是真空中的光速)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复习课教案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复习课教案 【2012年考纲】 1.能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运用这一知识对有关的自然现象进行解释。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3.0×108 m/s 。 3.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4.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现象。 5.能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光的反射定律的基本内容,并能作出光的反射现象的光路图。 6.能对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略) 二、重点难点及典型例题 1、 光源的辨别 正在收看节目的电视荧屏,正在放映的电影影幕、月亮、恒星、烧红的铁块 2、 光的三原色及光的色散实验 例.1、用放大镜看正在工作的彩色电视机,可以看到 三色。如图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 色,区域2应标 色。 例 2.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3、 举例说明光具有能量 例.植物光合作用将 能转化为 能,太阳能发电站将 能转化为 能。若用放大镜在烈日下照射一根火柴头,一会儿,火柴头燃烧起来,则这里 能转化为 能。 4、 光的直线转播 (1) 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相关现象及应用 日食月食,影子的产生,瞄准射击、列队等 例 1、晚上,小明同学在街道上行走经过一盏路灯,路灯下小明影子的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是 。 例2.2004年6 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南通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 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在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小孔成象的探究 例1.小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12中作出蜡烛AB 的像A'B' 甲 第4题 星轨地球 丁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定律

授课层次八年级·上授课课题光的传播及反射定律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光源和光源的分类;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条件和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速度。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掌握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过程及细节;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知道光路可逆;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 难点: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实验探究的过程及细节;应用反射规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问题和相关的现象。 教学内容: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传播 一、光的传播 1、什么是光源?哪些是光源? 光源是指正在发光的物体。 举例:太阳、萤火虫、正在发光的电灯、燃烧的蜡烛…… 2、为什么人能看见发光体? 从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便看见了这个发光体。提问:月亮是不是光源? 3、观察光在水、玻璃中传播的路径 光在水中和玻璃中的传播路径都是直线。 结论: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物理学中光线的表示 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许多光线在一起称为光束。 5、为什么我们会有影子?日食月食的成因又是怎样的? 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线在物体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就形成了影子。 比如说皮影戏就是利用这种原理的。 提问:中国古代影子时钟——日晷仪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小孔成像的原理又是怎样的? 二、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速)约为3.0×108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3.0×108m/s=3.0×105km/s 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是水中的2/3. 3、光年是长度单位,是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备注 一、 1、请学生在书上找出定义,并举出光源的例子,对学生举例进行评价。 2、先让学生在课本上寻找答案。 不是。 3、为什么观察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而不是在空气中?(显示光路) 光的直线传播举例:排队看齐,激光测距,步枪瞄准射击 4、光线只是物理模型,实际不存在;带着学生一起动手画 5、日食、月食的成因引导学生自行解释,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补充 二、 为什么我们先看到闪电后 听见雷声? 例题精析

高考复习27-光的折射、色散

第十八章 光的折射色散专题 考纲要求: · 棱镜、光的色散…I 级. ·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临界角…II 级. 知识达标: 1.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 的速度c 跟光在 的速度v 之比. 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 1. 2.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 角大于 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 度,使折射角达到900时 完全消失,只剩下 ,这种现象做 3.刚好能够发生全反射时的 ,叫做全反射的临界角,这时的 等于900 4.让白光通过棱镜在屏上形成一条彩色亮带,这个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白光实际上是 ;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的 不同. 经典题型 1.有一块玻璃砖,上、下两面光滑且平行,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入射玻璃砖,下面给出的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2.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由此可判定: ①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②光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 ③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④入射角小于临界角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在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可知: A .红光最先穿过棱镜 B .偏折最大的是紫光 C .在玻璃中速度最大的是紫光 D .在玻璃中速度最大的是红光 4.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00,在界面上光的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 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θ是: A .1000<θ<1400 B .θ>140 0 C .θ<1400 D .500<θ<100 0 5.关于岸上的人和水中的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看到的是鱼的实像,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些 B .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些 C .鱼看到的是人的实像,位置偏低些 D .鱼看到的是人的虚像,位置偏高些 6.某介质的折射率为3;,一束光由该介质射向空气,如下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B A B C D

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色散(附答案)

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色散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057350)吴社英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在两束光的交点P前,放一块长方形的玻璃砖,则交点位置变化情况是( ) A.不变 B.向左 C.向右 D.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由光的颜色决定 解析两条光线在透过玻璃砖后,都向外侧平移了一小段距离,所以交点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答案C 2.水中的空气泡、玻璃中的空气泡,看上去比较亮,对这一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泡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空气泡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从空气泡到达水或玻璃与气泡分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形成的 D.从水中或玻璃中射到空气泡界面处的光一部分发生全反射形成的 解析当光从水中或玻璃中射到空气泡的界面处时,一部分光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发生了全反射现象,所以水中的空气泡和玻璃中的空气泡看起来比较亮. 答案D 3.根据下面的漫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看到的是鱼的实像,位置变浅了 B.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变浅了 C.鱼看到的是人的实像,位置偏低些 D.鱼看到的是人的虚像,位置偏高些 解析本题考查折射成像. 水面下的鱼发出的光线,经水面发生折射后出射角变大,远离了法线,光线进入人眼后,人

眼逆着射来的光线寻找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变浅了,光路图如左下图所示. 岸上的人发出的光线,经水面发生折射后水中的折射角变小,靠近了法线,光线进入鱼眼后,鱼眼逆着射来的光线寻找人,看到的是人的虚像,位置变高了,光路图如右上图所示.B 、D 正确. 答案BD 4.一束光线从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射向空气,在界面上的入射角为45°.下面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 解析本题考查全反射.设临界角为C ,则 sin C =n 1=0.67 sin45°=2 2=0.707 入射角45°大于临界角C ,发生全反射. 故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5.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但测后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不平行,则 ( ) A.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一定不平行,测量值偏大 B.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一定不平行,测量值偏小 C.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一定不平行,测量值仍然正确 D.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可能平行,测量值仍然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由折射定律及光路可逆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一定不平行,但所测折射率n =2 1sin sin θθ仍然正确.故正确选项为C.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现象 §知识递进清单网§ §专题解读§ 考点1:光的产生与直线传播 【基础知识梳理】 (1) 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要快. ★ 重点提示: ①根据反射光而发光的物体不是光源,例如:月亮 ②光在一年的时间内传播的距离成为光年,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巩固提高】 1、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2、如图所示,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这主要利用了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曲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4、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主要是因 为 A.光速极大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考点2:光的反射现象 (1)光线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改变方向后的光线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2)如图1所示,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 ON 是法线;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即 ∠AON为入射角;反射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叫反射角, 图1即∠BON叫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一束平行光线射到光滑平整的镜面时,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光束.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当平行光束照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向着不同的方向无规则散开的光束,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重点提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3: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探究过程 小名同学欲研究平面镜的特点,为此他准备了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张纸,一把直尺,一个光屏,一盒火柴,并设计了下列方案: ①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②将相同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和蜡烛的大小关系。

知识讲解 光的折射、全反射、色散(基础)

物理总复习:光的折射、全反射、色散 编稿:李传安审稿:张金虎 【考纲要求】 1、知道折射率的概念,能运用折射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2、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不同频率的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与频率的关系; 3、知道全反射现象及其条件,会进行相关计算,了解全反射的应用; 4、会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知识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折射及折射定律 要点诠释: 1、光的折射 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处,一部分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并且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i的正弦跟 折射角r的正弦成正比,即sin sin i r =常数。 3、折射率 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的正弦跟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 介质的折射率,即 sin sin i n r =。 它还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v之比,即 c n v =。 对折射定律的理解: (1)任何介质的折射率均大于1。 (2)相比较而言,折射率大的物质叫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物质叫光疏介质,因此光疏介质或光密介质是相对的。 (3)介质的折射率表明了介质的折光能力,是由介质的属性决定的,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折射率,所以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速度不同。 (4)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考点二、全反射和临界角 要点诠释: 1、全反射 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在界面处,一部分光被反射,另一部分光被折射到另一种介质中,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增大,且折射光线能量减弱,反射光线能量增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使折射角等于90°,折射光线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2、临界角 在全反射中,当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

物理 光的折射、全反射、色散 基础篇

物理总复习:光的折射、全反射、色散 【考纲要求】 1、知道折射率的概念,能运用折射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2、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不同频率的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与频率的关系; 3、知道全反射现象及其条件,会进行相关计算,了解全反射的应用; 4、会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折射及折射定律 要点诠释: 1、光的折射 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处,一部分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并且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i的正弦跟 折射角r的正弦成正比,即sin sin i r =常数。 3、折射率 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的正弦跟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 介质的折射率,即 sin sin i n r =。 它还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v之比,即 c n v =。 对折射定律的理解: (1)任何介质的折射率均大于1。 (2)相比较而言,折射率大的物质叫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物质叫光疏介质,因此光疏介质或光密介质是相对的。 (3)介质的折射率表明了介质的折光能力,是由介质的属性决定的,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折射率,所以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速度不同。 (4)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考点二、全反射和临界角 要点诠释: 1、全反射 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在界面处,一部分光被反射,另一部分光被折射到另一种介质中,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增大,且折射光线能量减弱,反射光线能量增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使折射角等于90°,折射光线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2、临界角 在全反射中,当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

巩固练习 光的折射全反射色散基础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6 北京海淀二模)平行的a、b两种单色光的光束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向某种长方形玻璃砖上表面的同一位置,在玻璃砖下表面将分开为不同的单色光光束。若a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则以下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2、(2016 四川模拟)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R,质量均匀分布的玻璃球,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束射入该玻璃球,当入射角θ等于60°时,其折射光和出射光束如图所示。已知a光束第一次射出此玻璃球后的出射光束相对复合光束的偏转角也为60°,c为真空中的光 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R t A. a光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c B. 用同一装置分别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时,b光的亮条纹间距必a光大些 C. a、b光从真空进入玻璃球,其频率将变小 D. 适当增大入射角θ,a、b光束都可能发生全反射 3、(2015 新课标Ⅱ卷) 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 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 A. 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波长b光的波长小于a在真空中,B. C. 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 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E. 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4、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ΔABC,∠A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 的折射率为() 62A. B. 233 D. C. 2、、b“假如水中相同深度处有a5、在一次讨论中,老师问道:c在水下的像最深,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点光源,有人在水面上方同等条件下观测发现,cb有同学”照亮水面的面积比a的大。关于这三种光在水中的性质,同学们能做出什么判断?回答如下:光的传播速度最小 a ②c光的频率最大①光的短光的波长比b④ a 光的折射率最大③ b )根据老师的假定,以上回答正确的是(④ D. ③ B. ①③ C. ②④ A. ①②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2、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6 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的波长1A. 单色光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 的传播速度B. 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2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C. 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D. 单色光 ?)7、已知某种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则(1A.该介质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等于。 ?sin?sinc。.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B是真空中的光速)(c?sin倍。.此 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C. 1倍。D.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是在真空中频率的?sin 8、如图,红光和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斜射到长方体型玻璃砖上表面的同一点进入玻璃中进行传播,对于进入玻璃的红光和紫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专题02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

专题02 光现象 复习目标备考策略 1.掌握以下考点:(1)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速;(2)区分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小孔成像、手影、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杯中“折”笔、海市蜃楼等属于光的折射现象;(3)知道小孔成像规律及其作图;(4)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其作图;(5)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并会作图;(6)了解漫反射,知道漫反射和平面镜成像都遵循光的反射;(7)了解光的色散及光谱;(8)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会分析判断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9)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运用。 2.复习重点:(1)区分光的三种现象;(2)会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和反射规律作图;(3)平面镜成像模型和水中物体模型;(4)根据实际问题做出光路图。 3.复习难点:(1)光的折射作图;(2)水中物体模型及其相关作图。 1.考情分析:纵观2011年中考命题,考点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1)光学现象的识别或者利用光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这类试题大都源于教材,比较简单;(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判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此外,还有部分试题给出原物体,要求找出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只要正确理解成像规律,这类试题难度不大;(3)光学作图,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难度不大;(4)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际应用,如夜视仪和遥控器利用红外线,灭菌、防伪标识利用紫外线等。可见,总体而言,本专题无难题,只要抓住重点,掌握方法,就能轻松备考,轻松得分。 2.备考策略:熟悉教材,特别留意教材上出现的光学现象,最好都能够作出其光路图,做题时多留意其他光学模型。 典型例题3 (2011年中考·江苏盐城卷)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生活中很多都可以看成平面镜,如水面、玻璃幕墙等等,都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去分析成像情况. 典型例题5 (2011年中考·广西河池卷)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 点评:本题考查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际应用,题中四个仪器都源于教材。 典例6 (2011年中考·四川广安卷)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_____ 色。 点评:人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反射,人们能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是漫反射;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中考·新疆卷)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 .....的是()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 8.(2011年中考·广州卷)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1 光的传播 【教学过程】 一、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 称为光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光源。 光源分类: 2. 光线的表示:用一条 的直线表示光的 和 。 (光线是 的,实际 ) 3. 光的传播: 。介质---- 在真空中,光速为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2/3。 4. 应用: , , , 等 题型一:光源的分辨 1. 下列属于光源的物体是( ) A 、蜡烛 B 、月亮 C 、火柴 D 、工作中的电灯 题型二:光速的考查 1. 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是1.44*108 km ,那么太阳发出的光经过 分钟射到地球上。 2. 打雷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 题型三: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这其实是______________的像。 2.2004年6月8日下午在我国发生了“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 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 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 “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金星 的位置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日食 B 、小孔成像 C 、影子 D 、先闪电后打雷 题型四:影子的动态分析 1. 在西直门一个人面向北方站在太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左侧, 则此时是当天的 (选 填“上午”.“下午”或“中午”);有一 个人夜晚站在路灯下,他的影子在他的身后,当他向前走动时,他的影 子将 (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2. 小明身高1.5 m ,站立在路灯下的某处,他在灯光下的影子是光 的 产生的现象。 在某个时刻,小明的影长为l.5 m ,如图所示。若他以1 m /s 的速度匀速沿平直路面远离路灯而去,2 s 后影长为2 m ,则路灯离平直路面的高度为 m 。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讲义及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讲义) 一、知识点睛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1)光源:太阳、萤火虫、斧头鱼、水母等; (2)光源:火把、电灯、日光灯、红绿灯等。 2.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介质中传播。 (2)现象:。(3)应用:。 3.光线: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用一条带的表示光传播的和,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注: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 情况而引入的,是一种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的物理模型。 这种方法叫做建立物理模型法,简称物理模型法。 4.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用表示光速,c=2.99792×108m/s,可以近似认为 c= m/s;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都小于c。 5.光的反射 光遇到桌面、水面以及其他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的光进 入了我们的眼睛。 6.光的反射定律 (1); ; 。

(2)理解 一点入射点,用字母“O”表示 两角入射角与的夹角反射角与的夹角 三线入射光线照射到反射面的光线 法线 通过入射点且反射面的直线, 用虚线表示, 反射光线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 (3)光路的可逆性 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 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 反射现象中,光路。 7.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镜面反射: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地反射。 现象:。(2)漫反射: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粗糙表面上后,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现象:。 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光源 1.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水母D.LED 灯 2.下列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太阳B.萤火虫C.烛焰D.闪电【板块二】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线 3.下列现象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水中倒影 B.立竿见影 C.操场上战士们列队看齐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4.人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人形成影子,而且影子长短在 变化。某人在沿路走近某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变化长短情况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