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真题汇编(含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真题汇编(含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真题汇编(含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真题汇编(含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运动和力

1.如图是某学生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不受重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要能够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在同一条直线上.

【详解】

A. 根据伽俐略的斜面实验可以知道,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缘故,所以A正确;

B.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不能用“受惯性作用”这样的词语表达,所以B错;

C. 张彦同学静止不动,在这是因为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单杠对他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

D.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在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D错。

故选A.

2.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静止

【答案】B

【解析】分析:(1)(3)根据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分析;

(2)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分析受力情况;

(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者运动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A、小球的质量不变,在A、C处的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故A正确;

B、小球在B处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共同作用,故B错误;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不计阻力,机械能守恒,高度减小,速度增加,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小球仍然会静止,故D 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通过单摆运动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较简单。

3.下列情况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和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反、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重力不是斜面对木块施加的。故这两个力不相互作用力;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是地球给苹果的,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是苹果给地球的,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对方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4.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明错误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说明灰尘有惯性

B.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说明车有惯性

C.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D.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用力拍打被子,被子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就和被子分离了,利用了灰尘的惯性,故A正确;

B.汽车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人会向前倾,这说明人有惯性,故B错误;

C.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是因为箭具有惯性,故C正确;

D.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当锤柄遇到地面停下后,锤头因为惯性,继续保持运动状态,所以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故D正确.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在水平操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要停下来

B.人走路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倾倒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D.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在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向前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这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而造成的,即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

B.人走路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倾倒,这是由于惯性的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这是由于惯性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

D.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这是由于惯性的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

6.某中学生骑着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骑车人相对于自行车是运动的

B.自行车加速前进时,它的惯性变大

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车圈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D.自行车匀速转弯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骑车人相对于自行车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

B.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运动的快慢无关,惯性不变,故B错误;C.自行车刹车时,闸块是在轮圈上滑动;闸块与轮圈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故C正确;D.自行车匀速转弯时,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D错误.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

C.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

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D.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没有关系,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体育项目中标枪投掷、跳远时助跑、跑步不能立即停止,均是惯性现象,A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8.如图所示,小刘同学站在电子秤上测体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电子秤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刘受到的重力和电子秤对小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小刘对电子秤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二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 电子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二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 小刘受到的重力和电子秤对小刘的支持力,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是平衡力,故C正确;

D. 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小刘对电子城的压力,二力方向相同,因此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9.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

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F3B.F1F2=F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不变.【详解】

第一、二次实验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了压力大小,压力大的摩擦力大,故F2>F1;第二、三次实验在压力大小不变时,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的摩擦力大,故F1>F2;故A正确选A.

10.校运动会爬杆比赛,小明第一个爬到杆顶。如图所示,小明紧紧握住杆子保持静止,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片刻后,小明适度减小握杆子的力量使自己匀速滑下,此时他受到摩擦力为f2,则()

A.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

B.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

C.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f1>f2

D.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f1=f2

【答案】B

【解析】

【详解】

小明紧紧握住杆子保持静止时,其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 l的方向竖直向上,且f1=G;

匀速下滑时,其重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则f2的方向竖直向上,且f2=G,所以f1=f2。

故选B。

11.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和球同时会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

B.球离开脚以后,就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了,继续飞行是由于具有惯性,不是继续受力的原因,故B错;

C.足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所以运动状态是一定会改变的,故C正确;D.正在飞行的足球,如果受力全部消失,则它将会沿力消失时的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

12.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答案】D

【解析】A. 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

B. 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的;

C. 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

D. 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可以将接触面分离,用光滑的油膜代替接触面,减小摩擦力;

故D是为了减小摩擦,符合题意。

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牢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反之减小摩擦力,另外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

13.我县部分学校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

识,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C.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

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用头顶足球时,头给足球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足球也给头施加力,所以头也感到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此时足球不再受到运动员的作用力,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子受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箱子没有被推动,箱子受到的水平推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箱子没有推动,是因为箱子受到的水平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 错误;

CD.箱子没有推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在水平方向上,推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等于推力的大小,故C正确,D错误。

15.同学们骑自行车减速进入车棚的过程中,自行车的惯性

A.一直不变B.一直变小

C.先变小后不变D.先不变后变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

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同学们骑自行车减速进入车棚的过程中,自行车的质量不变,所以其惯性大小一直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

16.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

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答案】C

【解析】

【详解】

物体在A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即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f AB=F=5N;在BC段撤去拉力,物块做减速运动,但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是5N,故C正确,故ABD错误。

17.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分析:(1)通过判断运动员相对滑雪板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判断运动员的运动还是静止。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3)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解答: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止的。故A 错误;

B、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B错误;

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等值、反向、共线、不同体不是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关键是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1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杯子,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

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杯子受到重力和桌子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选D。

19.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向右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F1=7N,G=5N 那么物体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A.2N B.12N C.5N D.7N

【解析】

【详解】

物体水平方向受拉力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则由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即

17N

f F

==

故选D。

20.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由于工件在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的,所以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故AB错;

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方向是相同的,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 错;

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二力作用于两个物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对。

故选D。

21.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所以运动员受到的是平衡力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符合题意;

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符合题意;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与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A。

22.下列情况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静止在桌面上的书,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和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

【答案】C

【解析】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桌子受到的,重力是书受到的力,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A错误.

B、苹果受到的重力与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B 错误.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所以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与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C正确.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在水平方向,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牵引力与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相互作用力的知识;

①平衡力的成立条件:同物、同线、等值、反向;

②相互作用力的成立条件:异物、同线、等值、反向;

“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最大区别。

23.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或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或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C.列车突然加速

D.列车突然减速

【答案】B

【解析】CD、由图可知:水面向右倾斜.水面发生倾斜的原因是由于水具有惯性.由于不知车的运动方向,故刹车和加速、减速时无法判定水的状态故CD错误.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右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故A选项错误;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右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故B 选项正确;故选B.

24.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 F甲与F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

A.F甲>F乙,F=F甲+F乙 B.F甲<F乙,F=F甲-F乙

C.F甲=F乙,F=0 D.F甲=F乙,F=F甲+F乙

【答案】C

【解析】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甲取胜,是因为甲方的摩擦力大.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方向相反,合力等于两力之差,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合力为0.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对绳的拉力F甲,乙对绳的拉力F乙是一对平衡力,则由此可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等于两力之差;F甲=F乙方向相反,合力F=F甲-F乙

=0,故只有C正确.故选C.

25.图记录了中国体操运动员张楠参加世界女子平衡木比赛时单脚静立在平衡木上的精彩瞬间.此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

A.张楠受到的重力和张楠对平衡木的压力

B.张楠受到的重力和平衡木对张楠的支持力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平衡木的支持力

D.张楠对平衡木的压力和平衡木对张楠的支持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张楠受到的重力和张楠对平衡木的压力,二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张楠受到的重力和平衡木对张楠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地面对平衡木的支持力等于平衡木和张楠的重力之和,不等于平衡木受到的重力,所以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张楠对平衡木的压力和平衡木对张楠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相等,方向都相反,也都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6.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弹簧正上方O点释放一个重为G 的金属小球,下落到A点时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至最低点B点,随即被弹簧竖直弹出(整个过程弹簧在弹性范围内)。

A.小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

B.小球在B点时受平衡力

C.小球从A点到B位置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

D.小球从A点到B位置做减速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小球下落到A点时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至最低点B点的过程,,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的作用,其所受重力始终不变,但所受弹力逐渐增大,此阶段又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是重力大于弹力,合力方向竖直向下,这个阶段小球加速下降,速度增大;

第二段是重力等于弹力的瞬间,此时合力为0,速度达到最大;

速度达到最大值后,由于惯性,小球继续下降,所以最后一段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到达最低点B点时,速度为零,故C正确,ABD错误。

27.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

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A正确;

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重力的作用,不是平衡力,B错误;

C.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能说球受到惯性,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上运动,C错误;

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这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为零,D错误。

28.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个力的作用

B.在1t到2t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2t到3t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

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没有受到绳子拉力,A错误;

B.在1t到2t时间段,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和小强自身受到的重力平衡,小强在做匀速直线

运动,电梯也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正确;

C.在2t到3t时间段,小强所受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所受合力不为零,C错误;

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小强所受的支持力一开始是大于重力的,后来小于重力,所受合力不是一直都为零,D错误。

29.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给踏板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身体向上跳起,故A不符合题意;

B. 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运动员给墙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会给身体施加一个力,身体离墙而去,故B不符合题意;

C. 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受重力作用在空中会下落,重力和推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符合题意;

D. 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前的力,身体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0.射箭时,拉开的弓弦能将箭射出,箭离开弓弦后还能继续飞行,小明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弓弦对箭施加的力改变了箭的运动状态:②弓弦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③箭由于惯性作用仍能继续飞行;④在空中飞行的箭若不受任何力作用,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弓弦对箭施加的力使箭由静止变为运动,改变了箭的运动状态,故①正确;

②箭射出时,弓弦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小,弹性势能减小;箭由静止变为运动,动能增大;所以,弓弦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故②正确;

③射出去的箭离开弓以后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箭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是力,不能说由于惯性作用,故③错误;

④在空中飞行的箭若不受任何力作用,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④错误;

综上分析可知,只有①②正确;故应选B。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课标要求 从“课程内容”的要求看,本专题涉及如下条目: 2.2.5 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例4 运用惯性,解释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时现象 课标解读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刘庆贺 本专题属于课标三大主题之一──“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涉及较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比较抽象。本条目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认知性学习目标,具体说明如下: “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中的“认识”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处于“认识”水平。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和力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且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的重要实验。要了解实验中让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发生改变,就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为此需要做好对比实验,需要准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根据控制变量的要求,小车刚进入水平面的速度必须相同,为此需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远。这样通过实验,使学生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设想当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到的阻力时,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不会停止。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要能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说明该规律适合于所有物体,具有普遍意义。“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情况,现实中不存在,但物体在某个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是有的。“总保持”是指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物体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则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说明物体只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中的一种状态,究竟处于哪种状态,由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瞬时状态决定。由牛顿第一定律还可以知道,不受力的作用物体的也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需要明确,虽然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其中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推理是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中重要的科学方法之一。它以真实的科学实践为基础,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以正确的逻辑法则为依据,对实际过程做出更深入地抽象分析。由于从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它已经成为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光学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光学 1.(19Y5)五、(20分)图预19-5中,三棱镜的顶角α为60?,在三棱镜两侧对称位置上放置焦距均为 30.0cm f =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 1和 L 2.若在L 1的前焦面上 距主光轴下方14.3cm y =处放一单色点光源S ,已知 其像S '与S 对该光学系统是左右对称的.试求该三棱 镜的折射率. 2.(21Y6)六、(15分)有一种高脚酒杯,如图所示。 杯内底面为一凸起的球面,球心在顶点O 下方玻璃中的 C 点,球面的半径R =,O 到杯口平面的距离为。在杯脚底中心处P 点紧贴一张画片,P 点距O 点。这种酒杯未斟酒时,若在杯口处向杯底方向观看,看不出画片上的景物,但如果斟了酒,再在杯口处向杯底方向观看,将看到画片上的景物。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 1=,酒的折射率n 2=。试通过分析计算与论证解释这一现象。 3.(22Y3)三、(18分)内表面只反射而不吸收光的圆筒内有一半径为尺的黑球,距球心为2R 处有一点光源S ,球心p 和光源s.皆在圆筒轴线上,如图所示.若使点光源向右半边发出的光最后全被黑球吸收,则筒的内半径r 最大为多少? 4.(16F2)(25分)两个焦距分别是1f 和2f 的薄透镜1L 和 2L ,相距为d ,被共轴地安置在光具座上。 1. 若要求入射光线和与 之对应的出射光线相互平行,问该入射光线应满足什么条件? 2. 根据所得结果, 分别画出各种可能条件下的光路示意图。 5.(17F2) 如图1所示,在真空中有一个折射率为n(n>n0,n0为真空的折射率),半径为r的质地均匀的小球,频率为ν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BC传播,直线BC 与小球球心O 的距离为l(l<r),光束于小球体表面的点C经折射进入小球(小球成为光传播的介质),并于小球表面的点D 又经折射进入真空.设激光束的频率在上述两次折射后保持不变.求在两次折射过程中激光束中一个光子对小球作用的平均力的大小. 图1 6.(17F6)、普通光纤是一种可传输光的圆柱形细丝,由具有圆形截面的纤芯A和包层B组成,B的折射率小于A的折射率,光纤的端面和圆柱体的轴垂直,由一端面射入的光在很长的光纤中传播时,在纤芯A和包层B的分界面上发生多次全反射.现在利用普通光纤测量流体F 的折射率.实验方法如下:让光纤的一端(出射端)浸在流体F 中.令与光纤轴平行的单色平行光束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光纤入射端面的中心O,经端面折射进入光纤,在光纤中传播.由点O出发的光束为圆锥形,已知其边缘光线和轴的夹角为α0,如图3甲所示.最后光从另一端面出射进入流体F.在距出射端面h1处放置一垂直于光纤轴的毛玻璃屏D,在D上出现一圆形光斑,测出其直径为d1,然后移动光屏D至距光纤出射端面h2处,再测出圆形光斑的直径d2,如图3乙所示.

苏科版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优质教案

xx教师辅导教案 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课时:______学员姓名年级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授课时间 教学课题力与运动的关系 课堂教学过 教学内容要点补充知识点1 平衡状态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例 1. 人造地球同步卫星( 俗称通信卫星) 随地球转动, 其受力情况是( ) . A.不受力 B.受平衡力 C、受非平衡力 D.无法确定 例2.一个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此二力()A.一定是平衡力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D.无法确定 例3.吊在室内天花板的电风扇重G,静止时固定杆对它的拉力为F1,当风扇叶片水平转动起来后,杆对它的拉力为F2,则() A.F1=G、F2=F1 B.F2=G、F2<F1 C.F1=G、F2>F1 D、F1=G、F2<F1 例4.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 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C.绳对木块的拉力小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程例5.壁虎爬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墙对壁虎的压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壁虎对墙的压力和墙对壁虎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壁虎对墙的压力和墙对壁虎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例6.如图所示,A,B,C三个石块叠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块A所受石块B作用力的方向斜向右上方 B.石块B受到石块A的重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的作用 C.石块B受到的重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石块B对石块C的压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例7.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只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 甲的速度是7m/s , 乙的速度是 4m/s ,它们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 . A. 3∶4 B. 4∶7 C. 7∶4 D、1∶1 例8.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面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2mg C.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mg 例9、如图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要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A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其大小为() A.3N B.6N C.10N D.13N 例10.如图所示的装置,物块M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左右两端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着两个相同的吊盘.小聪用它做实验时发现:当在左盘中放100g的砝码、右盘中放200g的砝码时,物块M可以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盘中的原有砝码都不变,使物块M最终可以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案是(滑轮的摩擦不计)()A.在左盘中再加100g砝码 B.在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 C.在左盘中再加100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g砝码 D.在左盘中再加200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g砝码

初三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运动和力测试题 知识与技能(共72分) (1~14题每题2分,15~20题每空1分,共42分) 1.骑自行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 ) A .地面 B .自行车 C .树木 D .房屋 2.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B .参照物必须是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 C .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D .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B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C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 ) A .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 B .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 C .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 D .以上都有可能 5.一辆汽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 A .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 .通过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大 C .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 D .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 6.甲、乙、丙三个人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 甲=10.8km/h 、v 乙=0.2km/min 、v 丙=2.8m/s ,这三个人运动速度数值之间的关系是 ( ) A .v 甲>v 乙>v 丙 B .v 乙>v 甲>v 丙 C .v 丙>v 甲>v 乙 D .v 甲>v 丙>v 乙 7.子弹从枪口射出后,还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 ) A .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教案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教案 【篇一: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运动和力》教学设 计】 天教育教师教案 南天教育教师备课专用 授课教师王金笑 授课形式一对一个辅导 教育理念: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沟通理念: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学习理念:相互学习共享知识 工作理念:快乐工作有效执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密切相关。 (1)通过用所学有关机械运动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感受物理与 生活2)通过阅读、讨论“sts”材料,认识高速行车上抛物的危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参照物。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察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教师点拨为 基本方法,建立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参照物对描述物体运动的重 要意义。通过实验,感受通常研究机械运动选择参照物的方法。通 过实验、讨论、交流等方式,知道参照物选取得不同,物体运动的 描述就不同,最终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参照物概念的建立。方法是:首先展示一 张照片,让学生判断其中物体是否运动?当学生感到仅用一张照片 无法判断物体的运动后,再展示一张照片,让学生观察,发表意见,归纳两幅照片所反映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得出机械运动的概念,一 定要选择一个参照物体,建立参照物的概念。 动卡》上“做做想想”如可以说木块是静止的(是相对于纸条而言) 于桌面而言) 增强学生学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1课时。五、教案示例 (一)引入 1 问题

展示问题“请大家依据照片判断, 2(,提出问题“根据这两张不 (2得出“船在运动”结论。提出问题“判断船在运动的依据是什么?” 结论: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 运动。 3.参照物(1)观察 观看一段有关生活中机械运动的影片,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感知机 械运动。并描述观察到的机械运动,注意突出参照物体。 (2)问题 图一 图二 结论:要判断茫茫大海上船的运动,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体,如灯塔, 【篇二:中考物理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十二运动和力 知识要点: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3. 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视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 ? ? ? ? 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 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不要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参照物,因为这 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一般情况下选择地面,或者选择与地面保 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 体结论可能不同。 有相对性。 两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方向相同、速度相同。 4. 运动和静止是相 对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运动和静 止具?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热学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热学 1.(19Y4) 四、(20分)如图预19-4所示,三个绝热的、容积相同的球状容器A 、B 、C ,用带有阀门K 1、K 2的绝热细管连通,相邻两球球心的高度差 1.00m h =.初始时,阀门是关闭的,A 中装有1mol 的氦(He ),B 中装有1mol 的氪(Kr ),C 中装有lmol 的氙(Xe ),三者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现打开阀门K 1、K 2,三种气体相互混合,最终每一种气体在整个容器中均匀分布,三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相同.求气体温度的改变量.已知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31He 4.00310kg mol μ--=?? 在体积不变时,这三种气体任何一种每摩尔温度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均为 3/2R ,R 为普适气体常量. 2.(20Y3)(20分)在野外施工中,需要使质量m =4.20 kg 的铝合金构件升温;除了保温瓶中尚存有温度t =90.0oC 的1.200kg 的热水外,无其他热源。试提出一个操作方案,能利用这些热水使构件从温度t 0=10.0oC 升温到66.0oC 以上(含66.0oC),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方案. 已知铝合金的比热容c =0.880×103J ·(k g·oC)-1 , 水的比热容c = 4.20×103J ·(kg ·oC)-1 ,不计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 3.(22Y6)(25分)如图所示。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平行的直长金属导轨,处于恒定磁场中。 磁场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一质量为m 的均匀导体细杆,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 直,可沿导轨无摩擦地滑动,细杆与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导轨的左端与一根阻值为 尺0的电阻丝相连,电阻丝置于一绝热容器中,电阻丝的热容量不计.容器与一水平放置的开口细管相通,细管内有一截面为S 的小液柱(质量不计),液柱将l mol 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封闭在容器中.已知温度升高1 K 时,该气体的内能的增加量为5R /2(R 为普适气体常量),大气压强为po ,现令细杆沿导轨方向以初速V 0向右运动,试求达到平衡时细管中液柱的位移. 4.(16F1)20分)一汽缸的初始体积为0V ,其中盛有2mol 的空气和少量的水(水的体积可以忽略)。平衡时气体的总压强是3.0atm ,经做等温膨胀后使其体积加倍,在膨胀结束时,其中的水刚好全部消失,此时的总压强为2.0atm 。若让其继续作等温膨胀,使体积再次加倍。试计算此时: 1.汽缸中气体的温度; 2.汽缸中水蒸气的摩尔数; 3.汽缸中气体的总压强。 假定空气和水蒸气均可以当作理想气体处理。 5.(17F1)在一大水银槽中竖直插有一根玻璃管,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已知槽中水银液面以上的那部分玻璃管 的长度l=76cm,管内封闭有n=1.0×10-3 mol的空气,保持水银槽与玻璃管都不动而设法使玻璃管内空气的温度缓慢地降低10℃,问在此过程中管内空气放出的热量为多少?已知管外大气的压强为76cmHg,每摩尔空 气的内能U=CVT,其中T为绝对温度,常量CV=20.5J·(mol·K)-1 ,普适气体常量R=8.31J·(m ol·K)-1 31Kr 83.810kg mol μ--=??31Xe 131.310kg mol μ--=??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解析 一、运动和力 1.盐城市区支付宝共享单车几乎遍布了每个小区,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自行车上为了减小摩擦的地方是 A.自行车把手为橡胶材质B.自行车轮胎上刻有凹凸的花纹 C.在自行车轮轴处加润滑油D.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自行车的车把为橡胶材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自行车的轴承中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可以减小摩擦,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2.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 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A.两次M所受滑动摩擦力f甲<f乙 B.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乙 D.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在水平面上移动,乙在斜面上运动,则甲的压力大于乙的压力,所以甲中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中受到的摩擦力.所以A错误;

B.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因此B正确; C.在乙中,拉力不仅要克服摩擦力的大小,还要克服重力,所以拉力大小大于摩擦力.所以C错误; D.这两次实验中,控制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D错误. 3.在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某段时间内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D.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大小不变,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作用; 乙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此乙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故D正确. 4.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运动和力 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甲乙两图在研究物体A所受摩擦力时,把AB看做一个整体研究,则整个物体都受到一个向右的拉力,而物体又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A符合题意;B甲图中物体B随A一起匀速运动,B此时不受到摩擦力,否则B不能匀速运动,B不符合题意;C通过A的分析可以判断C不符合题意;D根据乙图中B匀速直线运动,而B受到一个向右的拉力,所以B一定受到一个向左的大小等于F的摩擦力.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2.如图所示,物体甲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物体乙放置在甲的上表面,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物体乙时,甲、乙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物体只受到拉力、重力、甲对乙的支持力的作用 B.乙物体只受到拉力、重力、甲对乙的支持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 C.甲物体只受到重力、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乙对甲的压力以及地面对甲的摩擦力的作用D.把甲、乙两个物体看成一个物体,则该物体只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B.乙物体静止,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甲对乙的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甲对一的摩擦力。即乙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故A错误,B正确。 C.因甲对乙有摩擦力,则乙对甲也有摩擦力,所以甲物体除了受到重力、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乙对甲的压力以及地面对甲的摩擦力之外,还受到乙对甲的摩擦力。故C错误。D.把甲、乙两个物体看成一个物体,则该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D错误。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章节详细教案.

第七章运动和力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弹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2)理解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3)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 (4)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5)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能懂得“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到外力之间关系,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以及科学的推理从而获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作力的图示的训练,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科学真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质疑精神。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物体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如果一开始讲授时就注意加以区别,就不在于造成学生在思维上的混淆不清了。 本章在前章所学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和运动的初步知识。内容包括:力的示意图,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摩擦力。其中二力平衡的知识是本章的重点。 三、知识梳理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不计空气的作用,乒乓球从桌面弹起后,在空中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计阻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方向是竖直向下。 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与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在接触间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二、复习内容 1、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理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2、弹簧测力计: A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3、重力:最常见的一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4、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大全光学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光学 1.(19Y5)五、(20分)图预19-5中,三棱镜的顶角α为60?,在三棱镜两侧对称位置上放置焦距均为30.0cm f=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 镜L 1和 L 2 .若在L 1 的前焦面上距主光轴下方 14.3cm y=处放一单色点光源S,已知其像S'与 S对该光学系统是左右对称的.试求该三棱镜的 折射率. 2.(21Y6)六、(15分)有一种高脚酒杯,如图所示。杯内底面为一凸起的球面,球心在顶点O下方玻璃中的C点,球面的半径R=,O到杯口平面的距离为。在杯脚底中心处P点紧贴一张画片,P点距O点。这种酒杯未斟酒时,若在杯口处向杯底方向观看,看不出画片上的景物,但如果斟了酒,再在杯口处向杯底方向观看,将看到画片上的景物。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1=,酒的折射率n2=。试通过分析计算与论证解释这一现象。 3.(22Y3)三、(18分)内表面只反射而不吸收光的圆筒内有一半径为尺的黑球,距球心为2R处有一点光源S,球心p和光源s.皆在圆筒轴线上,如图所示.若使点光源向右半边发出的光最后全被黑球吸收,则筒的内半径r最大为多少? 4.(16F2)(25分)两个焦距分别是 1 f和2f的薄透镜1L 和 2 L,相距为d,被共轴地安置在光具座上。 1. 若要求入射光线和与之对应的出射光线相互平行,问该入射光线应满足什么条件? 2. 根据所得结果,分别画出各种可能条件下的光路示意图。 5.(17F2) 如图1所示,在真空中有一个折射率为n(n>n0,n0为真空的折射率),半径为r的质地均匀的小球,频率为ν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BC传播,直线BC与小球球心O的距离为l(l<r),光束于小球体表面的点C经折射进入小球(小球成为光传播的介质),并于小球表面的点D又经折射进入真空.设激光束的频率在上述两次折射后保持不变.求在两次折射过程中激光束中一个光子对小球作用的平均力的大小. 图1 6.(17F6)、普通光纤是一种可传输光的圆柱形细丝,由具有圆形截面的纤芯A和包层B组成,B的折射率小于A的折射率,光纤的端面和圆柱体的轴垂直,由一端面射入的光在很长的光纤中传播时,在纤芯A和包层B的分界面上发生多次全反射.现在利用普通光纤测量流体F的折射率.实验方法如下:让光纤的一端(出射端)浸在流体F中.令与光纤轴平行的单色平行光束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光纤入射端面的中心O,经端面折射进入光纤,在光纤中 传播.由点O出发的光束为圆锥形,已知其边缘光线和轴的夹角为α ,如图3甲所示.最 后光从另一端面出射进入流体F.在距出射端面h 1 处放置一垂直于光纤轴的毛玻璃屏D, 在D上出现一圆形光斑,测出其直径为d 1,然后移动光屏D至距光纤出射端面h 2 处,再测 出圆形光斑的直径d 2 ,如图3乙所示.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测试题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D、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2、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A、路面 B、路旁的电线杆 C、小明身旁的座椅 D、迎面而来的汽车 3、某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 ) A、40m/s B、20 m/s C、10 m/s D、5 m/s 4、在长江三峡,有一支漂流探险队乘橡皮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岸边的树是运动的 D、以江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5、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 ) A、一枝铅笔的直径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0 C、物理书的长度是 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 76、寓言<<龟兔赛跑>>中说,兔子在和乌龟赛跑的过程中,因为骄傲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时,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在整场比赛过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A、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 B、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三要素相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 8、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 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 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 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 9、起重机吊着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F之间的关系为( ) A、货物匀速上升时,F>G B、货物匀速下降时F

(完整)初中物理力与运动_教案.doc

一、课题力与运动 二、课时 上节课已经将力与运动相关的前几个知识点学习完成,学生的理解与接收还可三、学情分析以,本节课在复习前一节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最后一个知识点,并将本章 内容做一个整体的复习。 1.知道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四、教学目标2.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4.知道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知道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五、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牛顿第一定律、运动状态的改变难点 讲解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六、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复习 知识点一:二力平衡 1、什么是平衡状态? 2、什么是二力平衡? 知识点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牛顿的定律 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如何理解? 知识点四:惯性定律 什么是惯性定律?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的实例?

二、进入新课 力与运动的关系 1、力的作用效果 l .通过生活经验,我们已经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 . 2.请你认真观察教材中图,并配合阅读图下面的三行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图 (a)中,力使火箭由 ________变为 ________,而且使它的速度越来越 ________.图 (b)中,力使列车由 ________到 ________,由 ________变 _________. 图 (c)中,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________. 3.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内容,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由慢到快,由快到慢,或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都称为运动状 态的改变. 4.通过上面的观察、阅读和分析,请你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效果,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二、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P69 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将保持________状态或 ________状态,即平衡力________(改变/不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这是因为这两个力从相反的方向力图改变物体的________,它们的作用相互________了,例如,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它将保持________运动状态. 2.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不满足平衡条件,即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________.例如,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大于阻力,汽车就________速行驶;如果受到的牵引力小于阻力,汽车就 ________速行驶;如果受力的方向和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汽车的运动方向将发生 ________.例 l(多选题)下列实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有() A .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正在进站的火车D.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进 例2 如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地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不平衡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汇编——欧姆定律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汇编(电学部分) 一、选择题 (94第四届)11.在图3的电路中,R为待测电阻,阻值约为5Ω。给你的器材有:滑动变阻器(2A,0~10Ω);电压表,有2个量程,分别为0~3V、0~15V;电流表,有2个量程,分别为0~0.6A、0~3A;电池组为新干电池3节串联。两只电表的量程可采用以下4种选法,但为使测量时能较准确地读数,最后,两只电表的量程应采用[ ] A.0~0.6A和0~1.5V B.0~3A和0~15VC.0~0.6A和0~3V D.0~3A和0~3V (97第七届复)10.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电路,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与电阻R 的阻值相同,电源电压恒定,当他将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是:[ ] A.安培表的示数逐渐变大B.安培表的示数逐渐变小 C.安培表的示数先增大,然后减小到原值D.安培表的示数先减小,然后增大到原值 (99第九届复)3.某电流表刻度盘上除零刻度和最大刻度“3安”能辨认外其他刻度都已模糊不清,只知道指针从零刻度到最大刻度之间转过的角度是120°.现将一只电阻R1与这只电流表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电源电压恒定),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是96°;若在电路中再串联一只R2=3欧的电阻,电流表偏转的角度是64°.则R1的阻值是() A.6欧B.1 8欧C.4.5欧D.2欧 (99第九届复)5.如图.电源电压恒定.在滑片P由a滑至b的过程中,电压表的读数() A.先减小1,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不断增大D.不断减小 (99第九届复)10.如图中仅画出了某电路的一部分.已知流过灯泡的电流是2安,流过Rl的电流是1安,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流过变阻器R 2的电流是()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试题经典及解析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运动和力 1.在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时,老师和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对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现象表明,物体受到的力越小,越容易静止 C.运动的小车会停下,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错误; B.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越不容易静止,故B错误; C.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C。 2.有关“合力”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合力是从力作用效果上考虑的 B.合力的大小总比分力大 C.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D.考虑合力时不用再考虑各分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合力是指该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效果相同,即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上考虑的,故A正确; B.合力可能小于任一分力,如一力大小为3N,另一力大小为5N,而两力的方向相反,

则二力的合力应为2N,小于任一分力,故B错误; C.由B项分析可知,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任一分力,故C正确; D.因合力与分力存在等效替代的规律,故分析合力时,就不能再分析各分力了,故D正确; 3.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球B被小球A水平撞击,撞击瞬间A球反弹,同时B 球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B球停下来的原因是() A.B球失去惯性B.B球受到的推力小于阻力 C.B球受到的推力慢慢减小D.B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阻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任何物体任何情况都具有惯性,A错误; B.B球在运动过程中,不受推力,B错误; C.B球在运动过程中,不受推力,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B球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D正确。 4.如图,小明先后沿杆和绳匀速向上爬,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竖直向下 B.小明沿绳匀速向上爬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 C.小明沿绳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沿杆时受到的摩檫力 D.若小明分别沿杆和绳匀速下滑时,小明对绳的压力大于对杆的压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小明沿杆或绳匀速向上爬,他受到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A错误; BC.小明沿杆或绳匀速向上爬,他受到摩擦力与重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等于重力,故B错误,C正确;

初中物理竞赛题汇编—浮力

中考复习-------初中物理竞赛题汇编浮力 1.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器内装有适量 的液体,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木 块A放入容器内的液体中,静止时,木块A 有五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体的深度为20cm,如果在木块A 上放一个金属块B木块恰好没入液面,如图所示。已知木块A的体积是250cm3,质量是160g,g=10N/kg。 (1)求金属块B所受到的重力; (2)木块A恰好没入液面时,液体对容器的压强。(北京市竞赛试题) 2.如图所示,铜、铁、铝三个实心球,用细线栓 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上的拉力相等, 则关于这三个金属球的体积、质量之间的关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V铜>V铁>V铝; m铜>m铁>m铝; (B)V铜>V铁>V铝; m铜<m铁<m铝; (C)V铜<V铁<V铝; m铜>m铁>m铝;

(D)V铜<V铁<V铝; m铜<m铁<m铝; (上海市竟赛试题) 3.氢气球上升的过程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A)上升到最大高度后由于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会长期悬浮在空中; (B)由于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气球一直上升; (C)因为高空温度很低,球内气体遇冷收缩,气球体积越来越小;(D)因为上升过程中球内压强大于球外压强,气球不断膨胀到一定高度后破裂; (全国竞赛试题) 4.船上装有许多钢材,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h1;把这些钢材都放到水中,并用细绳悬挂于船下,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h2;则h1与h2;比较()。 (A)h1=h2;(B)h1<h2;(C)h1>h2;(D)无法比较; (上海市竟赛试题)

5.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与杯口相平,待这些冰块全部融化后()。 (A)将有水从烧杯中溢出;(B)不会有水从烧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 (C)杯中水面会下降;(D)融化过程中水面下降, 完全融化后有水溢出; (全国物理竞赛试题) 6.小明在一根均匀木杆的一端缠绕少许铅丝,使得木杆放在液体中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只密度计。把它放在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6.5cm;再把它放入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4.5cm;如果所用的铅丝的体积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则盐水的密度是多少(全国物理竞赛试题) 7. 一只杯中装有冰水混合物,冰完全融化后,杯中的水面高度将(); 一只碗内水面的木板上放一块石头,石头掉入水中被水淹没,水面高度将()。(全国物理竞赛题)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运动和力 1.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左倾倒 B.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木块下部由于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运动,所以会向右倾倒,故A错误; B.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二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2.如图所示,物体甲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物体乙放置在甲的上表面,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物体乙时,甲、乙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物体只受到拉力、重力、甲对乙的支持力的作用 B.乙物体只受到拉力、重力、甲对乙的支持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 C.甲物体只受到重力、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乙对甲的压力以及地面对甲的摩擦力的作用D.把甲、乙两个物体看成一个物体,则该物体只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B.乙物体静止,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甲对乙的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甲对一的摩擦力。即乙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故A错误,B正确。 C.因甲对乙有摩擦力,则乙对甲也有摩擦力,所以甲物体除了受到重力、地面对甲的支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