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微观经济学考博真题与难题详解(经济学分析方法)【圣才出品】

2020年微观经济学考博真题与难题详解(经济学分析方法)【圣才出品】

2020年微观经济学考博真题与难题详解(经济学分析方法)【圣才出品】
2020年微观经济学考博真题与难题详解(经济学分析方法)【圣才出品】

2020年微观经济学考博真题与难题详解

第8章经济学分析方法

8.1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8.1.1名词解释

1.实证研究与经验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3博]

答:实证研究是对经济现象进行客观描述而不作价值判断的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它力图说明的是各种经济现象“是什么”“实际怎么样”“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不回答“应该怎么样”“应该与不应该”“好与坏”“善与恶”的问题。实证分析是经济分析的基础,只有把经济现象本身的真实情况搞清楚,才能作进一步的研究。

经验研究是以研究者自己的经验或研究者观察到的经验事实以及别人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如档案数据资料)为依据,对经验事实进行理论归纳,或用观察到的经验事实证据来验证已有的理论。经济学在古典经济学形成以前,也大都采用经验式的理论归纳方法。

2.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东北财经大学2003博]

答:静态效率是指技术和偏好不变的情况下的效率。如果偏离静态效率可以使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得更快,则这种偏离会使消费者得到高于静态效率较高时所得到的满足。

动态效率是指存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效率。

3.信号显示与甄别机制[东北财经大学2003博]

答:信号显示是指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率先通过实际行动向对方发出一个或一组信息,以令对方了解自己真实状况的一个行为过程。在产品市场上,厂商向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过硬信息最常用的信号显示方式,是向消费者提供保修或保险。

甄别机制是指拥有较少信息的一方,通过采取措施将对方区别开来,从而达到去粗取精的目的。甄别机制与诱导机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4.弹性[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1博]

答:在经济学中,弹性被用来表明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关系。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弹性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量的相对变化对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它等于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值。即: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则具体的弹性公式为:E=(ΔY/Y)/(ΔX/X)=(ΔY/ΔX)(X/Y)。

式中,E为弹性系数;ΔX、ΔY分别为变量X、Y的变动量。

弹性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经济理论中有多种多样的弹性概念,例如,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等等。由于弹性是两个量的相对变化的比,因此,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5.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东北财经大学2006博]

答:在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参数是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参数也可以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例如,在下面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

Q d=α-βP

Q s=-δ+γP

Q d=Q s

Q和P是模型所要决定其数值的变量,称为内生变量。α、β、δ、γ的数值是由模型的外部条件所决定的,被称为外生变量,也被称为参数。外生变量α、β、δ、γ的值,将决定内生变量Q和P的值。

6.均衡价格[华中农业大学2005博]

答:均衡价格是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唯一能持久的价格,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不会有价格波动的倾向。任何背离均衡价格的价格水平,都会在竞争的作用下,最终回到均衡价格水平。竞争的均衡必定处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处。

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么,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量,一部分生产者就会因商品卖不出去而被迫降价,从而市场价格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那么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一部分消费者因购买不到所需求的商品而愿意出高价,结果市场价格提高。因此,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8.2.2简答题

1.简述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华中农业大学2005博]

答:微观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作为前提的。在微观经济分析中,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建立的模型的不同需要,假设条件存在着差异。但是,在众多的假设条件中,至少有两个基本的假设条件:

(1)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称为“经济人”的假设条件。“经济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2)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它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或经济变量)具有完全的信息。例如,每一个消费者都充分地了解每一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准确地判断一定商品量给自己带来的消费满足程度,掌握商品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等等,从而能够确定最优的商品购买量。

2.简述“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含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4博]

答:经济人也称为理性人,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经济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己无利的事。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

(1)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

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

(2)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

(3)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4)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

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孜孜以求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3.简述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东北财经大学2002博]

答:(1)短期是指这样一个期间,在该期间内企业总有一些要素的数量来不及改变,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要素的数量成为可变的。从所有要素都不可变到所有要素都能改变之前的时间间隔都可以称之为短期,但通常说的短期仅指企业不能够改变厂房和设备一个时期。厂房和设备都是企业的固定要素,它们决定企业的工厂规模,而劳动力等则是企业的可变要素,在短期,企业可以改变其数量。

(2)长期是指时间长得足以使企业按照自己的愿望对所有投入要素进行调整,即按照它想要达到的规模调整所有的要素投入量。

在短期内,企业无法改变全部要素的投入量,只能改变一部分要素,例如,它可以雇佣或解雇工人,增加或减少购买原材料,但是要扩充厂房或拆除设备是不可能的。

(3)短期和长期,是西方经济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不是以日历时间为标准,而是以要素变化的范围进行区分的。有些行业的短期所需要的日历时间可能比别的行业长期所需要的日历时间还要长。在那些固定要素使用量较少,并且容易被改变的行业中,短期所需要的日历时间可能确实很短,例如在食品制造行业中;而在另外一些行业中,例如钢铁行业,短期可能要以年计算,因为需要经过数年的时间,才能使钢铁企业的基本生产能力扩张。

4.请说出“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及衡量值。[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5博]

答: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着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重点难点分析

《微观经济学》 供求变动 (一)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表1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比较 变动主体价格P 其他因素(I、P s、E、T)图形表现(图2-2)需求量变动Q 变化不变曲线上点的移动d0 需求变动 D 不变变化整条曲线的平移Note:需求量变动表现在图1中需求线d0上点A→B→C→D,表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即需求线上点沿着需求线向下移动表示需求量增加,而向上移动表示需求量的减少;需求的变动表现在图1中需求线d0→d2表示需求的增加,而d0→d1表示需求的减少,即需求线向右平移表示需求的增加,而向左平移表示需求减少。 图1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比较 (二)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表2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比较 变动主体价格P 其他因素(P s、C、E、T)图形表现(图2-5)供给量变动Q 变化不变曲线上点的移动d0 供给变动S 不变变化整条曲线的平移Note:供给量变动表现在图2中供给线s0上点A→B→C→D,表示供给量的不断增加,即供给线上点沿着供给线向上移动表示供给量增加,而向下移动表示供给量的减少;供给的变动表现在图2中供给线s0→s2表示供给的减少,而s0→s1表示供给的增加,即供给线向右平移表示供给的增加,而向左平移表示供给减少。 图2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比较 一、市场均衡分析 (一)市场均衡 1、市场均衡 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表示各位经济参与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不再有调整愿望或动力的状态。 2、分类——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一般均衡:一个社会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1、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⑴含义 均衡价格P: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Q: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⑵几何意义 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为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的状态,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2、均衡价格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均衡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如图3所示: ⑴需求主导型——供过于求,以求定价(买方市场) 当市场价格P1>均衡价格P0时,市场供给量Q s1>市场需求量Q d1,此时为供过于求的状态,以需求为主导力量推动市场价格下降,直至市场价格=均衡价格时,市场停止调整。 ⑵供给主导型——供不应求,应供定价(卖方市场) 当市场价格P2<均衡价格P0时,市场供给量Q s2<市场需求量Q d2,此时为供不应求的状态,以供给为主导力量推动市场价格上升,直至市场价格=均衡价格时,市场停止调整。 图3 市场均衡价格形成过程图 3、均衡价格的求解 ⑴表格求解法: 将需求表和供给表合并到一张供求表中,均衡价格即为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表3 糖果的均衡价格求解表 如图3所示,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放到一个坐标系中,找到两条曲线交点对应的坐标即可。 ⑶经济模型法: 令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相等来求解。如需求函数为:Q d=800—100P;供给函数为:

复旦大学考博英语试题2003

复旦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秋季) PartⅠListening Comprehension (15%) 略 PartⅡV 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0%) Directions: There are 2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e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21. She her vacation so much that she didn?t want it to end. A. missed B. budgeted C. loathed D. relished 22. They tried to keep it quiet but eventually everyone learned about the meeting. A. intangible B. sedate C. impudent D. clandestine 23. Many citizens appealed to the city government for enacting laws to protect the consumers. A. rigorous B. equivocal C. stringent D. furtive 24. People who like to were red cloth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talkative and . A. lucrative B. introverted C. vivacious D. perilous 25. This is but a of the total amount of information which the teenager has stored. A. faction B. friction C. fraction D. fracture 26. They were tired, but not less enthusiastic that account. A. on B. by C. for D. with 27. I think it is high time we the fact that environment pollution in this area is getting more serious than before. A. woke up to B. must wake up to C. wake up to D. are waking up to 28. So was the mood of the meeting that an agreement was soon reached. A. resentful

西方经济学考博试题

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2003年春、秋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3秋政经 简答40 1. 马克思的劳动分工思想。 2.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3.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核心思想。 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制度因素。 论述60 1. 试论述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缺陷与改革 2. 边际主义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 3. 试论述价格双轨制的历史合理性与其局限性 2003秋政经 1、马克思西方经济学实证分析法比较; 2、马克思平均利润规律的现实意义。 3、服务业劳动价值问题。 4、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西方经济学 1、计算题:宏观两部门 2、简答题: -奥肯定理-若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3、论述题 -通货紧缩论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复旦2001考博经济学基础考题 1、马克思关于虚拟经济的论述,并运用这一理论来阐述我国现阶段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 2、委托代理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来阐述为什么邮政业要有政府来经营。 3、试论述比较优势,并说明这一理论在新经济条件下的新发展。 4、国民收入函数的计算(也就是Y=C+I+G+E=C+S+T+X)并用以上计算结果解释卢卡斯批判。 复旦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经济学理论基础 1、混合产品的均衡分析 2、纳什均衡的分析以及重复博弈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现实意义 4、国民收支的简单计算 复旦2002考博经济学基础考题 1、马克思的股份公司理论 2、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不对称模型是否有效 3、国民收入决定的计算 4、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三个心理假说怎么样决定需求) 南京大学2005年理论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一、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利息的观点。 二、垄断和反垄断的经济分析。 三、论述价值决定和价值分配的关系,并评论我国目前的分配政策。 四、运用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特点,并评论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效果。

区域经济学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上海财经大学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中译本),哈 威.阿姆斯特朗与吉姆.泰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区域经济理论》陈秀山,张可云,商务印书馆 (2003年);《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藤 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中国人 民出版社(2005年)。 兰州大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谷书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刊物近年来有关论文。 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高新才主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版。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的全局性战略》,董兆祥、郭志仪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8版。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比较分析《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林毅夫、蔡昉主编,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区域生态经济问题研究《生态经济学》,王松霈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版。 区域环境审计与经济发展《中国国家审计体制问题:实证调查与理论辨析》杨肃昌著,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2008年3月版 区域环境法律保护《雨水权利制度研究》,贾登勋著,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84月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论》,方创琳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对外经贸 2201基础理论与数学《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第6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H·范里安(Hal R.Varian)著,费方域 等译 《宏观经济学》,第十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 [美]多恩布什,费希 尔,斯塔兹等著; 王志伟译 《高等数学》(上、下),第 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 系编 《经济数学基础(第二分 册)—线性代数》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龚德恩主编 3312区域经 济学 《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陈秀山,张可云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侯景新,尹卫红北京大学 考试科目十一: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Varian.H.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 Analysi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考试科目十二: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1.Romer.D.高级宏观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保罗·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南大网校微观经济学考前辅导-(1403)

微观经济学考前辅导(2014/6/10) 、考试题型及分值: 名词解释(5X6) 简答(10*4) 计算(8+8) 论述(14) 、难点概括 (一)名词解释与简答参考 1. 弹性:是指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同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之间的比例关系。求岀的比值被称为“弹性系数”。 2.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3.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的商品满足程度是没有差异的、是相同的线。 4. 低劣品: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变化的商品,即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减少,或者收入减少,商品需求量增加,这种商品为低劣品 5. 奢侈品:是一种超岀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 6.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特定商品或服务,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的增量 不断减少。 7.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一种商品的数量就要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减少的商品的减少量与增加的商品的增加量之比就是边际替代 率 8. 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 价格或收费标准。 9. 恩格尔定律: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岀一个规律,即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岀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岀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 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岀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岀份额则会下降。一个国家越穷,国民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岀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岀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食物的支 岀比例则会下降。 10.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需要的成本总额,它是短期内每一产量水平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 1.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市场各自的特征? 完全竞争: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须符合4个条件:①市场中有许多的销售者和购买者,任何个人所占比重极小,其经济行为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②市场中所有厂商生产出来的同种商品在性质和质量上没有差别。 ③市场中所有的生产资源都可以任意流动。 ④市场中所有的消费者、资源拥有者和生产者对当前以及未来的产品价格和成本都具有充分的信息和知识。 完全垄断:是指市场被某一个厂商控制的状况。 须符合3个条件:①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 ②该厂商所销售的商品没有非常类似的替代品; ③任何一家新厂商不可能进入这个市场中参加竞争。 垄断竞争:指有许多厂商在市场中销售近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产品。 寡头市场:指在这种市场里,一种产品只有少数几家厂商经销,而这几家厂商中任何一家的竞争行动,都会影响其他几家的生产量和利润。 1. 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理性的厂商会选择在第几阶段生产? 答:1)生产的三阶段: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第二阶段:平均产量递减,但边际产量仍大于零;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值, 总产量也递减。 2)理性厂商必然要在第二区域生产。这一区域为理性生产阶段,又称经济区域。 ①假如厂商不考虑单位产品的成本,而希望得到最大的产量,那么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以C为最合适,因为这时总产量最大。 ②假如厂商考虑单位产品的成本,不要求得到最大产量,那么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以B'为最合适,因为这时平均产量最大。 ③但无论如何,厂商肯定不会在第三阶段生产,因为这个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生产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厂商也不会在第一阶段生产,因为平均产量仍可以增加,投入的这种生产要素还未发挥到最大作用,厂商没有获得可以获得的更多的好处。因此,厂商只会在第二阶段生 产,因为虽然在这一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下降,但总产量还在不断增加,收入也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逐渐缓慢,直到停止增加为止。

(完整版)复旦大学2015年考博英语试题回忆版整理

2015年考博 单选: 有少部分原题(出自曾建彬《研究生英语》《研究生高级英语》) 阅读理解: 第一篇:Education is one of the key words of our time. A man without an education, most of us believe, is an unfortunate victim of adverse circumstances, deprived of one of the greatest twentieth-century opportunities. Convinced of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modern states "invest" in institutions of learning to get back "interest" in the form. of a large group of enlightened young men and women who are potential leaders. Education, with its cycles of instruction so carefully worked out, punctuated by textbooks—that purchasable wells of wisdom—what would civilization be like without its benefits? So much is certain: that we would have doctors and preachers, lawyers and defendants, marriages and births—but our spiritual outlook would be different. We would lay less stress on "facts and figures" and more on a good memory, on applied psychology, and the capacity of a man is to get along with his fellow-citizens. If our educational system were fashioned after its bookless past we would have the most democratic form. of "college" imaginable. Among tribal people all knowledge inherited by tradition is shared by all; it is taught to every member of the tribe so that in this respect every- body is equipped for life. It is the ideal condition of the "equal start" which only our most progressive forms of modern education try to regain. In primitive cultures the obligation to seek and to receive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is binding to all. There are no "illiterates"—if the term can be applied to peoples without a script—while our own compulsory school attendance became law in Germany in 1642, in France in 1806, and in England in 1876, and is still non-existent in a number of "civilized" nations. This shows how long it was before we deemed it necessary to make sure that all our children could share in the knowledge accumulated by the "happy few" during the past centuries. Education in the wilderness is not a matter of monetary means. All are entitled to an equal start. There is none of the hurry, which, in our society, often hampers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a growing personality. There, a child grows up under the ever-present attention of his parents' and therefore the jungles and the savannahs know of no "juvenile delinquency". No necessity of making a living away from home results in neglect of children, and no father is confronted with his inability to "buy" an education for his child. (选自新概念) 第二篇:关于在Internet site上挂条幅广告销售商品的。第一题问:文章开头是什么意思,我选择了,和传统广告一样,互联网广告也是为了促使消费者冲动消费。有一题问:下列哪些选项作者没提及:我选了传统广告在较长的竞争中必然会战胜网络广告方式。有一题关于互联网广告的:我选择了需要做些change来保持他的竞争性什么的。最后一题问作者对互联网广告的态度:uncertain,objective,X,X.另两个记不清了,我选的客观的。 第三篇:关于脸书,推特等这些网络平台火的原因,强调以前的网络平台web1.只是让你看别人提供的content,而web 2.如这些社交平台是让你能跟别人交流自己creat content,而不是enjoy 别人提供的content.一题问:Myspace社交平台火的原因:我选了有content的那个选项。有题问下面哪个选项作者没提及:我选了大家怀念web1.那个选项。 第3篇This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cuses on social networks. It's followed by key vocabulary

西方经济学考博试题

大学——政治经济学2003年春、秋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3秋政经 简答40 1. 马克思的劳动分工思想 2.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3.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核心思想 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制度因素 论述60 1. 试论述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缺陷与改革 2. 边际主义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 3. 试论述价格双轨制的历史合理性与其局限性 2003秋政经 1、马克思西方经济学实证分析法比较; 2、马克思平均利润规律的现实意义。 3、服务业劳动价值问题。 4、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西方经济学 1、计算题:宏观两部门 2、简答题: -奥肯定理 -若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 3、论述题 -通货紧缩论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复旦2001考博经济学基础考题1、马克思关于虚拟经济的论述,并运用这一理论来阐述我国现阶段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2、委托代理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来阐述为什么邮政业要有政府来经营。3、试论述比较优势,并说明这一理论在新经济条件下的新发展。4、国民收入函数的计算(也就是Y=C+I+G+E=C+S+T+X)并用以上计算结果解释卢卡斯批判。 复旦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经济学理论基础1、混合产品的均衡分析2、纳什均衡的分析以及重复博弈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现实意义4、国民收支的简单计算 复旦2002考博经济学基础考题1、马克思的股份公司理论2、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不对称模型是否有效3、国民收入决定的计算4、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三个心理假说怎么样决定需求)

大学2005年理论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南论经济学各专业实行统考,并侧重考察考生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经济学研究: 共四题每题25分一、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利息的观点。二、垄断和反垄断的经济分析。三、论述价值决定和价值分配的关系,并评论我国目前的分配政策。四、运用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特点,并评论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西方经济学研究:分宏观和微观两部分,每部分50分宏观经济学部分:一、已知投资曲线:I=I0--h *i ,货币需求曲线为L=KY-bi 消费曲线为:C=C0+C*Y,运用IS-LM模型通过计算说明:(20分)(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包括那些?(2)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二、写出生命周期理论中饱含财富因素的消费函数表达式,并分析(1)当财富、预期收入增加时给消费带来的影响。(2)年龄结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15)三、说明完全预期和非完全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并评论“2004年由于通货膨胀使我国居民财富损失7000亿”的观点。(15分)微观经济学部分:一、评论熊彼特关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理论。(15分)二、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是什么?X非效率的含义是什么?两者有何区别?(15)三、阅读一段英文材料,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说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实现开放式成长战略的在机理、问题和产业升级的途径。(20分) 2005年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全套试题 《政治经济学》(经管院和人文学院) 1、马克思是如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其中哪些是实证分析、哪些是规分析?(30分) 2、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30分) 3、古典政治经济学与现代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价值取向上的异同。(40分) 《西方经济学》(经管院和人文学院)1、什么是消费者偏好的凸性和连续性假设?消费者行为理论为什么需要这些假设?(10分)2、企业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是如何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20分)3、建立博弈模型,讨论如下几种情况下企业如何进行产量决策:(1)两个企业,产品同质、同时进行产量决策;(10分)(2)两个企业,产品同质、先后进行产量决策,后决策者知道前决策者的产量。(10分)4、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容,并讨论生增长理论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15分)5、比较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对冲击的认识。(15)6、试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向“双稳健”的转换。(20分) 面试(人文学院)1、用五分钟谈谈你自己为什么要报考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2、用马克思主义、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解释中国的经济转形问题。3、针对上一问题继续追问:诺斯经济史理论的主要观点、广义价值论的主要观点。 宁大学2004年西方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专业考博试题 (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专业,2004年3月19-21日进行) 一、西方经济学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0个共20分) 2、计算。一个是关于利润最大化和停止营业点的,一个是关于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的。(20分) 3、简答。太简单,印象太

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历年考博真题解析赚大了绝对真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育明考博 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 招生人数初审复试内容020202 区域经济学年份 公开招考硕博连读校内事业编申请—考核制 1.基本能力测试(笔试)100分 2.专业面试(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100分 2013年1人 2人0人2014年1人 2人2人2015年2人2人1人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9:1左右(竞争较激烈) 2、本专业有三个研究方向:01.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02.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03.区域分析与规划 3、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和哲学。 4、2016年北京大学实行“申请—考核制”,没有提供雅思、托福等英语成绩等级证明的同学,需要参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 5、复试总成绩计算方法:可以采取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的方式。 6、不转档考生的面试,从各专业(方向组)中选取笔试考试最优者统一组织面试择优录取。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 二、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考博专业课参考书 区域经济学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Varian.H.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 Analysi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年版 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1.Romer.D.:《高级宏观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保罗·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经济学2(经济地理学)主要目参考书目: 1.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总计:151=1.8+2.22+3.23+4.18+5.10+6.9+7.1+8.26+9.11+10.11+12.12 第一章绪论8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人们无限需要的一门科学。 1、资源稀缺(有限)性Scarcity——经济学的出发点 2、选择时出现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定义 3、与机会成本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 4、经济学的组成(定义、研究对象、解决问题、核心理论) 5、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条件——理性人的特征 6、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定义 7、市场界定——市场的范围P9:地理范围、产品范围 8、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定义P12 第二章供需理论和弹性22 1、需求的定义 2、影响需求(需求量)的因素 3、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定义及图示 4、供给的定义 5、影响供给(供给量)的因素 6、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定义及图示 7、市场均衡的定义及均衡变动分析 8、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及公式 9、需求价格弧弹性分类及图示 10、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分类及图示 11、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图示分析的结论 1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及图示 1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4、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15、需求收入弹性定义及分类 16、需求交叉弹性定义及分类 17、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公式、分类

18、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及公式 19、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方法(方法同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分类 20、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21、短期的需求弹性和长期的需求弹性的分析及图示 22、长短期收入弹性的分析及图示 第三章效用论23 1、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定义及公式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3、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定义及公式 4、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5、马歇尔需求曲线的推导 6、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及计算 7、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定义 8、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9、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的内容 10、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11、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 12、中性商品无差异曲线 13、厌恶品的无差异曲线 14、预算线的定义 15、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计算应用 16、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推导及计算应用 17、价格效应(PE)=替代效应(SE)+收入效应(IE) 的定义 18、实际(真实)收入不变的含义 Hicks的定义、斯勒茨基的定义 19、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商品的(希克斯和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析及结论对比 20、直接显示偏好的图示分析 21、间接显示偏好的图示分析 22、显示性偏好弱公理(WARP)的内容 23、显示性偏好强公理(SARP)的内容 第四章生产论18

上海财经大学考博真题集

考博详解与指导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2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肖前,人民出版社;《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肖前,人民出版社。 2002经济学一:不列参考书目。试题侧重于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应用,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2003经济学二:不列参考书目。试题侧重于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应用,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2004马克思主义原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2005管理学:《管理学》(第9版)Stephen P.Robbins、Mary Coulter,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清华管理学系列英文版教材);《管理学》(第九版)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系统工程》汪应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2006高等概率论:《A Probability Path》S.I.Resnick,Birkh?user,Boston(2005年)。 2007法学与经济学综合(法理、民法和微观经济学,其中微观经济学占30%):《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法理学》博登海默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民法总论》龙卫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微观经经济学》平狄克、鲁宾费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08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第4版修订版)》彼得森、刘易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001近代西方哲学史:《欧洲哲学通史》冒从虎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3002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的成长》(上、下卷)[美]斯皮格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003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冯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004逻辑学与方法论:《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冯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005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经济理论探索》程恩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区域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202 授经济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坚实宽广的经济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经济研究领域能够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且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研究总结中外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经典理论、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开展拓展性的创新研究;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实问题; 研究总结中外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与发展,分析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热点问题,研究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精准性创新问题。 2. 区域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从交叉学科研究视角,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统计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区域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总结区域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现实问题。 重点研究地方产业体系理论与分析方法、城市服务业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 3. 城市经济转型 借鉴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结合新工业革命、服务业革命、生态文明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研究中外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一般理论、基本规律和典型个案。 重点研究中国特大城市、大中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问题。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论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论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摘要: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体系社会资源配置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为标志,至今已经有231年的历史了。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但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通过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并接受“看不见的手”的约束,实际这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抽象描述就是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对象逻辑,因此,在此观念范式层提供的逻辑空间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规则范式。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 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促使财富增长的主张,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操作范式。当然以观念范式为基础,还可演绎出更多的定理,从而使其理论更加完善。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微观经济学从创建到目前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充实到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微观经济学由对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要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定性结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借助建立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数学、微积分、运筹学、概率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深奥,其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结论会差别巨大。有时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与结论竟然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微观经济学成为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得众多的初学者无从下手。对部分微观经济学教学人员而言,他们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往往迷恋于介绍复杂的经济学模型,繁琐的数理推导过程,忽略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造成微观经济学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 二、微观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微观经济学是一个严格的演绎逻辑体系。演绎逻辑的好处是只要给定前提假设,其结论的正确性就一定得到保证。它从反映人类偏好的最简单的5条公理出发,描述出人类偏好的效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从而决定了人类经济行为中至关重要的主观交换比率,即边际效用替代率。在既定预算约束的前提下,客观交换比

复旦大学考博英语词汇真题模拟

复旦大学考博英语词汇真题模拟 根据复旦大学考博英语考试大纲规定,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掌握词汇生产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 一、根据复旦大学考博英语考试大纲规定,每年词汇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预计测试时间(25分钟) 1. Languag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may be considered of each other in thought, but they are inseparable in fact. [ A ] indistinctly [ B ] separately [ C ] irrelevantly [ D ] independently 2. Shortage of land and funding are blamed for the city‘s green space. [ A ] inefficient [ B ] inaccurate [ C ] inadequate [ D ] indispensable 3. It is well known that knowledge is the __ condition for expansion of mind. [ A ] incompatible [ B ] incredible [ C ] indefinite [ D ] indispensable 4. Although sports __ the household, Joe drew the line when they interfered with family tradi-tions and routine. [ A ] overwhelmed [ B ] affected [ C ] dominated [ D ] influenced 5. Once you have made your point clear at the __ of the essay, you must then proceed to con-vince readers about the position you have taken. [ A ] departure [ B ] outset [ C ] concentration [ D ] initiation 6. These excursions will give you an even deeper __ into our language and culture. [ A ] inquiry [ B ] investigation [ C ] input [ D ] insight 7. The novel contains some marvelously revealing __ of factory life. [ A ] glimpses [ B ] glances [ C ] shots [ D ] insights 8. Changing from solid to liquid, water takes in heat from all substances near it, and this produces artificial cold surrounding it. [ A ] absorption [ B ] transition [ C ] consumption [ D ] interaction (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四零零 六六八 六九七八) 9. One way for writers to support a point is through , that is, by means of several examples to back up an idea. [ A ] illustration [ B ] demonstration

2014年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

2014年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 PartΙ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5 point) Directions: there are 3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ANSWER SHEETΙ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1. To celebrate innovations and inspire budding entrepreneurs,the famous library is telling the story behind 15 of what it considers the most _______inventions to come out of Britain in the past 10 years. A. ingenious B. insane C. ingenuous D. inquisitive 2. Globalization carries an ______promise that it will relieve poverty and offer security----perhaps the most ancient of human dreams. A. exquisite B. equivocal C. implicit D. inflexible 3. The fact that your application was not successful this thme does not _______the possibility of your applying again next time. A. preclude B. prejudge C. predict D. precede 4. The pressure on employment will increase gradually and the problem of aging will become more ______. A. contagious B. deliberate C. conspicuous D. diverse 5. She was _______about her son’s safety every time he went out on his motorcycle. A. intensive B. abusive C. comprehensive D. apprehensive 6. Our goal is to_______the pace of international movement and steer theconsumer marker towa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A. harness B. handle C. highlight D. hamper 7. In a world where prodigious sports talents tend to _____higher education altogether for the pros, Tiger Woods chose to continue playing amateur golf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s an economics major. A. purify B. forge C. pursue D. forgo 8. Lots of woman complain that the problem with men is that they won’t ________themselves to a relationship. A. commence B. promote C. commite D. prescribe 9. In recent years ,new house sales have slowed down to a crawl, but builders are starting to see sales ______ again. A. pick up B. pick out C. pick on D. pick off 10. In a perfect world this would be sufficient, but computers and software can crash, power cam fail, and other unpredictable catastrophic events can _______to erase your work. A. conduct B. conspire C. count D. compel 11. We shall never know how she came to be there, there is no way to _______it. A. account for B. go over C. hold on D. make u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