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地方标准《甘蔗膜法红糖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广西地方标准《甘蔗膜法红糖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广西地方标准《甘蔗膜法红糖生产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项目来源

《甘蔗膜法红糖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研制项目由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提出,原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并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三批广西地方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8]258号)文件中(项目序号:2018-0316)。由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广西百桂堂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制糖学会共同负责起草,计划于2019年12月完成。

二、目的意义

蔗糖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工业原料,与粮、棉、油同属国家战略物资,我国在2015年把支持蔗糖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广西甘蔗和蔗糖产量均超过我国总产量的60%,肩负着我国食糖供给安全重任。但广西乃至全国甘蔗制糖业一直存在糖料生产成本高、产品单一、国际市场竞争力差等问题。近年来因国际食糖价格持续下跌对我国制糖业产生巨大冲击,产业连年亏损,蔗糖产量逐年下降,国家食糖自给率已跌破国家安全自给率(80%),国家食糖供给安全岌岌可危。为此,自“十三五”以来,国家采取了系列促进列制糖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如实施贸易救济(2017-2019)、建设“500万亩甘蔗糖料双高基地”、“1500万亩糖料生产保护区”等及在广西、云南等甘蔗主产区实施“糖业转型升级计划”等,以确保我国食糖供给安全。其中大力发展高值化产品是我国制糖业实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一个

重要发展方向。

红糖,FAO统称为“非分蜜糖(NCS)”,是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的金黄色至红褐色带蜜固体糖,除含蔗糖,还含有来自甘蔗丰富的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酚、维生素、多廿烷醇及铁、钙、钠、镁等元素,具有促进生长、免疫刺激、抗毒、抗氧化、保护细胞、防龋齿、美白皮肤、预防糖尿病及保护粘膜等功效,广泛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医药、食品、饮料及护肤品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天然”、“绿色”、“功能化”商品逐渐成为人们消费主流,具有多种功效的红糖又重新引起人们关注,此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的产品如风味红糖糖膏、风味红糖糖浆、红糖姜茶、红糖馒头、红糖面膜等正走入千家万户,红糖市场需求日益增大,据统计目前世界红糖人均消量水平已达2.1 kg,且正在逐年增长。相对于我国主流白砂糖产品(价格

5300-6500元/吨),红糖售价高达8000-22000元/吨,此外红糖生产不需添加澄清助剂和分蜜处理,在生产成本上更具有优势,因此发展红糖可提高我国甘蔗糖业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制糖业可持续发展。近3年来我国红糖产业发展迅速,年产量提高了接近30倍(已接近180万吨),已成为企业增收的主要途径。

陶瓷分离膜是一种新型的分离介质,具有热稳定性好,耐高温,结构稳定性高,耐高压,过滤采用错流方式,不易堵塞,易清洗,分离效果好,用来对蔗汁进行过滤生产红糖,可以解决传统人工撇泡固体微粒去除不干净,产品易有残渣,化学澄清法因为了化学澄清剂,影响产品营养价值和口感等不足,因此采用无机膜过滤甘蔗生产红糖是人们对红糖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需要。

无机膜过滤蔗汁生产红糖是新发展技术,可显著提高我区红糖品质,引领我国红糖产业质量飞跃性进步,但关于其生产过程

目前仍缺标准化技术指导。

三、编制过程

(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小组

广西地方标准《甘蔗膜法红糖生产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广西大学牵头组织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小组,制定了标准编写方案,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由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广西百桂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制糖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专业人员参加。

(二)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分析

编制人员根据任务分工进行了现场考察调研、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分析工作,组织技术人员赴使用膜过滤、人工撇泡及石灰法不同方法生产红糖企业等相关企业进行现场考察调研,同时通过网络收集国内国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了解相关生产工艺,特别是膜法生产红糖工艺的相关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及特有的技术参数指标。同时在标准起草中,编写组还综合考虑标准的适用性与前瞻性,以提高标准的适应性和普遍性。

标准编制工作小组收集的国内有关甘蔗红糖相关技术文献资料,主要有: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0498-2010 《糖料甘蔗》

GB/T 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

标准编制工作小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并结合红糖企业实地考察调研结果,召开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技术参数进行了初步研讨。经过研究,标准主体内容确定为甘蔗膜法生产红糖的生产环境、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生产操作要求及质量控制、标签、标志、运输和贮存。

(四)形成征求意见稿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确定过程技术要求和有关参数指标,经过标准编制小组内部反复讨论与修改,最终形成了《甘蔗膜法红糖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

四、主要内容及依据和来源

(一)主要内容

《甘蔗膜法红糖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共分为6章:第1章规定了甘蔗膜法红糖的适用范围,介绍了标准内容;

第2章列出了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第3章是甘蔗膜法红糖的生产环境要求;

第4章是甘蔗膜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和要求,规定了具体工艺流程以及设备、要求;

第5章是生产操作要求及质量控制,规定了原料要求(甘蔗、生产用水)、工艺技术要求;

第6章是标签、标志、运输和贮存,规定了具体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蔗膜法生产红糖的生产环境、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生产操作要求及质量控制、标签、标志、运输和贮存。适用于以甘蔗汁为原料,采用陶瓷膜过滤生产红糖的工艺技术规程。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定的格式编写,内容和要求参考了相关文件以及标准等,等同引用了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具体如下: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0498-2010 《糖料甘蔗》

GB/T 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四)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和来源

标准中主要技术指标的依据与来源见表1。

表1 主要技术指标的依据和来源

表1 主要技术指标的依据和来源(续)

标准编制人员通过对收集的资料和实地考察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无机膜过滤蔗汁的实际加工工艺和生产数据,并结合实验室相关检测分析数据,并经过多次深入的讨论,确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要求。

五、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经查阅,国内与甘蔗红糖相关的标准有:GB/T 35885-2018《红糖》、QB/T 4561-2013《红糖》、QB/T 5006-2016《姜汁

(粉)红糖》、T/CNFIA 110-2018《红糖》等,GB/T 35885-2018《红糖》规定了红糖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适用于以甘蔗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后,直接煮炼不经分蜜制炼而成的红糖,未涉及到采用本标准中的陶瓷膜或不锈钢膜过滤工序,同时没有对工艺技术要求作出规定。未制定有广西地方标准《甘蔗膜法红糖生产技术规范》。

本标准的内容(征求意见稿)的制定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国家相关的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无冲突。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研制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

七、对标准性质的建议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广西地方标准发布。

《甘蔗膜法红糖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地方标准编制小组

2020年04月09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