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E纳滤膜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GE纳滤膜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GE纳滤膜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GE纳滤膜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GE纳滤膜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膜元件的储存

GE纳滤膜在装入压力容器前,不可以打开密封包装,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不可受冻结冰。

膜元件的安装

ge纯水机在安装膜元件前,应保证系统已经完成清洁工作。

膜元件在装入系统时,要适当润滑O型圈和浓水密封圈,可使用硅基胶或50%甘油水溶液,禁止使

用油、油脂、凡士林或石油类化合物。

在将膜元件逐一装入压力容器时,在压力容器端板处通过加入垫圈的方法消除间隙,以防止在系统

启动和停机时膜元件在压力容器中蹿动,同时可降低膜元件外连接处渗漏的可能性。

新膜的冲洗

新系统在安装膜元件后要进行彻底冲洗,将系统中残留的杂质、溶剂和保护液完全清洗干净。

产水用于饮用时,需至少冲洗24小时。

系统的启动与运行

在系统启动之前,浓水阀门应保持完全开启。系统启动后可逐渐缓慢关闭浓水阀门,使系统达到设定的回收率。浓水阀关闭时严禁启动设备。

在系统运行期间,任何时候(包括系统的预启动、常规操作、冲洗及化学清洗)都不可关闭产水管路上的阀门。

在高压运行之前,通过软启动机构或变频调速进行低压冲洗以排出空气。

特别注意

保证给水浊度<1.0 NTU或SDI15<5,给水温度<45℃,进水中不含可能对膜造成物理及化学损伤的有害物质。

任何时候膜元件进水中的余氯含量不得超过0.05mg/L,否则将会导致膜元件不可恢复的氧化损坏。

维护保养

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膜元件会受到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或难溶物的污染。在标准条件下系统性能下降10%,或显然发生结垢或污堵时,应及时进行清洗。定期地进行水冲洗和化学加药清洗可恢复膜元件的性能,延长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GE纳滤膜系统在短期停止和长期停用是都应该定期维护,短期运行时,应每隔5天冲洗系统,冲洗后关闭阀门。超过1个月停用时,就应该添加添加1%亚硫酸氢钠溶液,以防止细菌繁殖。

GE纳滤膜 DL8040F介绍

GE纳滤膜DL8040F介绍 纳滤膜是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它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纳米而得名,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150-5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98%之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盐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被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地下水的硬度,部分去除溶解性盐,浓缩果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 详细描述:截留分子量为150-300道尔顿(中性有机分子),其优先截留二价和多价阴离子,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则与料液的组成和浓度相关。标准测试条件下,对硫酸镁截留率96%,是高通量的纳滤膜。 edi超纯水系统产品应用:酸净化,抗生素浓缩,酒精净化,有机物脱除,乳清脱盐,清洁剂去除,葡萄糖净化,染料浓缩、脱盐,重金属去除,电镀废水回收,多聚糖脱盐,糖类分馏,垃圾渗透液处理

备注: 1.GE公司纳滤膜可提供两种进水流道:(1)28mil菱形流道 (2)47mil平行流道。 2.GE公司个别纳滤膜元件的产水误差为15%。 3.GE公司可特别提供卫生级纳滤膜及连续工作温度最高为90℃的耐高温纳滤膜(DurthermTM NF)。 挥发性有机物(VOC)的去除 对饮用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 管道直饮水中的应用 纳滤可以截留二价以上的离子和其他颗粒,所透过的只有水分子和一些一价的离子(如钠、钾、氯离子)。纳滤可以用于生产直饮水,出水中仍保留一定的离子,并可降低处理费用。 应用领域 纳滤膜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地下水除硬度; 2、地表水除有机物、色度; 3、油水分离; 4、乙二醇回收;

超滤操作手册

超滤操作手册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超滤操作手册 一、简介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其膜为多孔不对称结构。过滤过程是一抹两侧压差为驱动力,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溶液分离过程,使用压力通常为~,筛分孔径从~μm,截流分子量为1000~500000道尔顿左右。 我们选用HYDRA cap 60膜。 影响超滤膜性能的因素 1 膜的化学材料 HYDRA cap 膜材质为亲水性聚醚砜(PES),这种材质的化学稳定性优异,耐受氧化剂的能力强,亲水性好不容易被污堵,污堵后容易清洗恢复。耐酸碱范围可达Ph2~13。 2 膜丝的微观结构和孔径。 HYDRAcap中空超滤膜的中空丝断面为海绵状多孔结构,内表面为超滤分离皮层,外表面为微滤多孔曾。与传统超滤膜的指状大孔结构相比,孔径均一,内表面无缺陷,机械强度高。HYDRAcap膜割分子量为15万道尔顿,分离孔径约为 25nm。 3超滤膜组件的结构 中空纤维膜是超滤膜的最主要形式,分为内压膜和外压膜。外压式膜的进水流道在膜丝之间,膜丝存在一定的活动空间,内压式膜的进水流道是中空纤维的内腔。HYDRA cap 是内压式膜。 4超滤的运行方式和清洗方式 超滤的运行方式分为全流过滤和错流过滤两种模式。全流过滤时,进水全部透过膜表面形成产水;错流过滤时,部分进水透过膜表面成为产水,另一部分则夹带杂质排出成为浓水,这种运行方式能处理悬浮物含量较高的原水。 超滤的清洗方式包括正洗、反洗、分散化学清洗、化学清洗等。正洗、反洗可清除膜面的滤饼层。分散化学清洗和化学清洗通过化学药剂来清除胶体、有机物、无机盐等在超滤膜表面和内部形成的污堵。

微孔滤膜起泡点检查操作程序

1目的 建立微孔滤膜起泡点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2范围 注射剂车间微孔滤膜起泡点检查操作。 3责任 3.1 起泡点检查操作人员负责实施具体操作。 3.2车间工艺员、质监员负责操作的监督和检查,使检查的滤膜质量符合要求。 4参考文件 SOP文件之作业指导文件。 5内容 5.1 操作 5.1.1 先检查未起泡点检验前的各种规格滤膜的浸泡时间是否达到要求24小时,以及滤膜浸泡的数量。 5.1.2 再检查气源是否充足及器具的完好情况。 5.1.3 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滤器。 5.1.4 将所需做起泡点检验滤膜规格所相应的滤器按规定安装好装置。 5.1.5 再将滤器上装置启开,取一张湿润待检滤膜平铺于滤器上,并检查滤膜放

置是否平整、完全。 5.1.6 将滤器上盖轻盖于滤器下盘上,并使螺丝对口吻合,且对角上紧螺丝。5.1.7 把滤器的下端管子通入水中。 5.1.8 先用氮气在低压情况下入气,打开排互阀排尽缓冲罐、过滤器内的空气。 5.1.9 调节压力调节阀使压力缓慢上升,至水中开始冒第一个气泡的瞬间、压力表上所指示氮气压力,不得低于下表所示的该滤膜孔径相对就的气泡点、压力,或压力上升至该滤膜孔径相对应而言应的气泡点时,无气泡冒出,可判为合格。 5.1.10 在判定滤膜是否合格后,可以切断送气源,打研滤器排气阀排除滤器内气体。 5.1.11 排尽缓冲罐、滤器内气体,关上总送气源阀。 5.1.12 操作结束时应将检验过的合格或不合格滤膜放置于相应的定点位置待用或处理。 5.2 注意 5.2.1 检验滤膜过程中,应注意滤器、缓冲罐有无泄漏现象,有这现象应即时停止操作,排除故障后再重新操作。 5.2.2 注意起泡滤膜检验压力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5.2.3 做起泡点滤膜检验前,应先检查滤膜有无破损现象,交将破损滤膜定点放置。 5.2.4 及时做好记录,并将合格滤膜、不合格滤膜、作业前后破损滤膜分开存放,产并有明显标记。 5.2.5 保证起泡点检验场所、器具整洁。 6培训 6.1 培训对象:配制班长及岗位操作工、工艺员、质监员。 6.2 培训时间:二小时。

纳滤膜水处理设备的主要部件说明

纳滤膜水处理设备的主要部件说明 纳滤膜水处理设备是陶氏纳滤膜为主要组件,主要是以略宽松的结构,类似于陶氏8040反渗透膜水处理设备.纳滤膜被膜可以进行电吸附,高F离子的电性等可以删除,与纳滤孔径、大分子不能通过,自由水分子的一部分氯化钠,一部分钙镁离子更小。包含多水处理器的优势,避免二次污染,可以构建一个健康的饮水方式。 陶氏纳滤膜可在低压(相对反渗透)下,对自来水进行软化和适度脱盐,而且还可脱除各种有、无机物质,(尤其是致癌物质),微生物和溶解有机物,可称之为"多面手",因而日益受到青睐。 陶氏纳滤膜在饮用水制备中的作用 (1)、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经纳滤机后,可除去水中、色度、异味、三氯甲烷前体物(加氯消毒时的副产物,为致癌物质),农药,化肥和总有机炭, (2)、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经纳滤机后,可除去水中硬度成份,硫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氟化物,硼化物,砷化物等有害物质。 (3)、自来水深度处理,经纳滤机后,可除去水中盐份,细菌、病毒和热源。 陶氏纳滤膜元件水处理设备的主要应用范围 (1)、咸水除盐沿海地区的自来水往往带有咸味。如:上海市南汇区就是如此。其盐分不高,约几百~2千mg/l,但常饮此水易患高血压,冠心病,此水泡茶不香,烹调无味。需进行深度处理。 (2)、井水脱硬许多地区的自来水,以深井水为水源,故水的硬度较高。烧开水时壶面、壶低常有白,灰等色结垢或沉淀。人们常饮此水易得心脏病,脑血管合肾结石等疾病。好茶叶品不出美味,变得淡而苦涩。有时井水还出现有毒金属汞、镉、砷等,自来水厂工艺亦无法解决,需进行深度处理。 (3)、除微生物在河水中有许多病菌、隐球菌属孢子,氯气消毒不能完全杀死。在美国为此曾发生事故造成40万人感染痢疾病,所以美国以此事故为契机,开始采用过滤陶氏膜技术。 (4)、提高水质我国自来水厂的水源,常常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污染,水厂出水水质不能保证,需进行深度处理。 随着水环境污染日益恶化和改善国家饮用水标准,陶氏纳滤膜应该去除各种有机物和有害化学物质“饮用水深度处理”是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深度处理方法目前主要有: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分离。

超滤操作手册

一、超滤系统简介 超滤(UF)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其膜为多孔不对称结构。过滤过程是一抹两侧压差为驱动力,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溶液分离过程,使用压力通常为0.03~0.6MPa,筛分孔径从0.005~0.1μm,截流分子量为1000~500000道尔顿左右。 诺芮特超滤膜 我公司选用的是荷兰诺瑞芮特的外置错流管式超滤膜,型号:38CRH-XLT F5385。生化池的渗滤液通过外置管式超滤膜实现泥水分离,直接得到高质量的超滤产水,浓水回流至生化池。 该管式膜以其优异的强度、PVDF裁量的耐污染性和运行维护简便性得到认可,设计通量高达70~100L/(m2?h),过滤精度可达30nm,8mm的大通道可以将污泥有效截留并且不会造成膜管堵塞。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得生化池内的污泥浓度可高达25g/L,微生物菌群活性及微生物降解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废水中的绝大多数难降解有机物得以有效去除,特别适合于垃圾渗滤液等高浓度污水的深度处理。 外置式管式膜生物反应器(简称TMBR)是一种主要针对垃圾渗滤液等高浓度浓水处理的MBR工艺,主要由生化系统和外置式管式超滤膜系统组成。在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反应器与膜单元相对独立,通过混合液循环泵使得处理水通过膜组件后外排,其中的生物反应器与膜分离装置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 目前垃圾渗沥液处理中采用的外置式膜生化反应器,超滤膜一般均选用错流式管式超滤膜。即循环泵为混合液(污泥)提供一定的流速(3.5-5m/s),使混合液在管式膜中形成紊流状态,避免污泥在膜表面沉积。错流过滤与传统全流过滤不同,传统过滤是将溶液垂直通过过滤介质来除去其中的悬浮固体,所有的液体在通过滤媒后由同一出口流出。此类过滤装置包括袋式过滤器,砂滤等,粗过滤法只能

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验证方案详解

筒式微孔膜过滤器验证方案江西隆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1.1验证方案的起草 1.2方案审核 1.3方案批准 目录

1.基本情况 (3) 2.概述 (3) 3.验证项目和验证方法 (4) 3.1 起泡点试验 (4) 3.2 药液适应性实验 (6) 3.3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 (7) 4.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8) 5. 再验证周期 (8) 6.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9) 7. 附件一:预确认记录 (10) 7. 附件二:验证证书 (11) 1.基本情况

设备器具名称: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 设备器具型号: 设备器具用途:产品的除菌过滤 生产商: 安装地点及使用单位:车间岗位。 主要技术参数: 2.概述 本滤器是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滤器材质为优质不锈钢(316L),滤膜材质是聚丙酰胺(或醋酸纤维素、聚丙烯等)。本滤器用于本公司去除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微生物等杂质,正常的使用程序是先按照“工器具清洁操作操作规程”进行用前或用后清洗,洗好的滤器在存放间晾干后装上滤膜,如需要按照本滤器要求的灭菌条件进行灭菌后待用。由于滤膜的孔径以及它的稳定和可靠的过滤性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微生物限度,因此,为了确保本滤器的完好过滤性能,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本

滤器进行验证。 3. 验证项目和判断标准 3.1 起泡点试验 3.1.1 目的 确定使用的药液过滤器孔径与工艺规定使用的孔径是否相符。 3.1.2 实验用材料、介质和器具 无油无菌压缩空气、压力表、纯化水 3.1.3 方法 将已清洁的滤器装上待测滤膜,按照滤器的使用说明固紧罗栓,用注射用水充分浸润,夹闭排气孔,将进液端用高强度管道与压力表和无菌压缩空气或氮气连接,逐渐开启供气阀,向待测过滤器中通入无菌压缩空气或氮气,观察过滤器组合中的压力表示数的变化。当过滤器组合的后部导管出口处出现第一个气泡时,读取压力表指示值,此压力数值即为过滤器滤膜的起泡点压力,将此压力与下表对照,可得出待测过滤器滤膜的实际孔径。 3.1.4 判断标准 待测过滤器起泡点压力应大于或等于下表所示孔径所对应压力数值: 表1.过滤器滤膜孔径与起泡点压力对照表 3.1.5.实验结果 表2.滤器的起泡点实验结果

微孔滤膜的材质、品种和规格

微孔滤膜的材质、品种和规格 (1)纤维素酯类如二醋酸纤维素(CA);三醋酸纤维素(CTA);硝化纤维素(CN);乙基纤维素(EC);混合纤维素(CN-CA)等。其中混合纤维素制成的膜,是一种标准的常用滤膜。由于成孔性能良好,亲水性好,材料易得且成本较低,因此,该膜的孔径规格分级最多,从0.05~8um,约有近十个孔径型号。该膜使用温度范围较广。可耐稀酸。不适用酮类、酯类、强酸和碱类等液体的过滤。 (2)聚酰胺类如尼龙6(PA-6)和尼龙(PA-66)微孔膜。该种也具有亲水性能。较耐碱而不耐酸。在酮、酚、醚及高分子量醇类中,不易被腐蚀。孔径型号也较多。适用于电子工业光刻胶、显影液等的净化。 (3)聚砜类如聚砜(PS)和聚醚砜(PES)微滤膜。该类膜具有良好的化学性和热稳定性,耐辐射,机械强度较高,应用面也较广。 (4)含氟材料类如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四氟乙烯膜(PTFE)。这类微滤膜,都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适合在高温下使用。特别是PTFE膜,其使用温度为-40~260℃可耐强酸、强碱和各种有机溶剂。由于具有疏水性,可用于过滤蒸气及各种腐蚀性液体。 (5)聚碳酸酯和聚酯类主要用于制核孔微孔膜。核孔膜孔径非常均匀,一般厚度为5~15um。此膜的孔隙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因膜薄所以其流体的过滤速度与前叙的几种膜相当。但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膜价格高,应用受到限制。目前该核膜已能制成多种孔径价格。 (6)聚烯烃类如聚丙烯(PP)拉伸式微孔膜和聚丙烯(PP)纤维式深层过滤膜。该类微孔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耐酸、耐碱和各种有机溶剂。价格便宜。但该类膜孔径分布宽。目前的商品膜有平板式和中空钎维式多种构型。并具有多种孔径规格。 (7)无机材料如陶瓷微孔膜、玻璃微孔膜,各类金属微孔膜等。这是近几年来倍受重视的新的一族微孔膜。无机膜具有耐高温、耐有机溶剂、耐生物降解等优点。特别在高温气体分离和膜催化反应器及食品加工等行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陶氏FILMTECTMNF90-400纳滤膜元件技术全参数

陶氏FILMTECTM NF90-400纳滤膜元件 技术参数 性能特点 陶氏FILMTEC?NF90-400 纳滤元件面积大,产水量高。特别适用于高度脱除盐分,硝酸盐,铁,杀虫剂、除草剂和THM 前躯物等有机化合物。NF90-400膜面积大,所需净驱动压低,使得它在很低的运行压力下就可有效地脱除这些杂质。 产品规范 操作极限

重要信息 在膜系统准备投入运行时,为了防止给水过流或水力冲击对膜元件的破坏,正确启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遵循正确的启动顺序有助于确保系统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规范,从而使系统水质和水量达到既定的设计目标。在膜系统初次启动开机程序前,应完成膜系统的预处理系统调试、膜元件的装填、仪表的标定及其他系统检查。如需获取更多信息,请参考标题为“启动顺序”的应用文献(文件号:609-02077)。 操作指南 在启动、停机、清洗或其他过程中,为防止潜在的膜破坏,应避免卷式元件产生任何突然的压力或错流流量变化。启动过程中,我们推荐按照下述过程从静止状态逐渐投入运行状态: ?给水压力应该在30~60 秒的时间范围内逐渐升高。 ?升至设计错流流速值应该在15~20 秒内逐渐到达。 ?第一小时内的产品水应该放掉不用。

通用信息 ?元件一旦润湿,就应该始终保持湿润。 ?如用户没有严格遵循本规范设定的操作限值和导则,有限质保将失效。 ?系统长期停机时,为了防止微生物滋长,建议将膜元件浸入保护液中。标准的保存液含1.5%(重量)的亚硫酸氢钠(食品级)。 ?用户应该对使用不兼容的化学药品和润滑剂对元件造成的影响负责。 ?单根压力容器的?大允许压降是50psi(3.4 bar)。 ?任何时候都要避免产品水侧产生背压。 关键词:陶氏膜,陶氏纳滤膜,陶氏NF90-400膜

(完整版)超滤设备使用说明书

超滤(ULTRAFILTRATION,简称UF)是一种固液分离制程中,以中空纤维过滤膜滤除非溶解性固体的装置。本超滤系统,其分子量滤除点(Molecular Weight Cut-off)在100,000左右,专设计用于去除原水中的微粒、细菌或悬浮物等,降低原水的浊度值。 由于超滤膜具有低压下的较大产水量的特征,在低压条件下,膜表面的浓水压差极化现象得到了缓解,被截留物不会被压实,所以膜组件会更容易清洗,可以用相对较小的流量和较少的水量将膜冲洗干净,可以大大延长膜化学清洗的周期。 1、设计规范 (1)、控制方式:全自动PLC或手动 (2)、pH值范围:3~9 (3)、工作温度:5~35°C (4)、工作压力:〈 0.3 MPa (5)、最大压差:〈 0.18 MPa 2、设计规格 3.使用前注意事项 (1)、选择装设地点应可防止日晒、雨淋及通风的地方; (2)、连接管材必须是PVC或SUS#316以防止铁锈污染; (3)、检查各固定锁夹及螺丝是否松脱; (4)、送电前应将电器箱上所有开关置于关闭位置; (5)、电机运转方向测试,确认电机运转方向正确。 4. 控制原理 UF系统有两种操作模式:(1)自动(2)手动 (1)、自动:在自动操作模式下,系统运行受PLC程式控制,当系统发生超出预定值时,系统提供关闭功能,让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造

成系统损坏。 (2)、手动:在手动操作模式下,系统依操作者设定执行运转,当系统发生超出预定值时,系统无法提供自动停机保护功能,因此正常运转时不 建议使用此模式。 UF装置运行步骤 为了使UF装置持续产出满足需要的过滤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们包括:合格的进水水质,合适的反洗时间间隔,及时的化学清洗。上面的任一条件不满足,装置将难以稳定产出满足需要的过滤水。 在膜过滤过程中,膜污染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所谓污染是指被处理液体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大分子溶质与膜产生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淀使膜孔变小或堵塞,导致膜的透水量或分离能力下降的现象。 UF装置首次运行或长时间停运后恢复运行,需要进行冲洗以除去组件内的保护溶液,连续冲洗至排放水无泡沫止。 最开始的启动应该为手动的,但是一旦所有的流速和压力、时间被设置后,装置应该恢复为自动。装置恢复自动后,PLC系统可以有效监控系统的运行,一旦运行条件不满足,装置会自动采取保护措施。 装置运行、反洗所涉及到的基本步骤如下: (1)运行:正洗—运行; (2)反洗:反洗1—反洗2; 装置运行程控步序

陶氏FILMTECTM NF90-400纳滤膜元件技术参数

陶氏FILMTECTM NF90-400纳滤膜元件技术 参数 性能特点 陶氏FILMTEC? NF90-400 纳滤元件面积大,产水量高。特别适用于高度脱除盐分,硝酸盐,铁,杀虫剂、除草剂和THM 前躯物等有机化合物。NF90-400膜面积大,所需净驱动压低,使得它在很低的运行压力下就可有效地脱除这些杂质。 产品规范 操作极限

重要信息 在膜系统准备投入运行时,为了防止给水过流或水力冲击对膜元件的破坏,正确启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遵循正确的启动顺序有助于确保系统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规范,从而使系统水质和水量达到既定的设计目标。在膜系统初次启动开机程序前,应完成膜系统的预处理系统调试、膜元件的装填、仪表的标定及其他系统检查。如需获取更多信息,请参考标题为“启动顺序”的应用文献(文件号:609-02077)。 操作指南 在启动、停机、清洗或其他过程中,为防止潜在的膜破坏,应避免卷式元件产生任何突然的压力或错流流量变化。启动过程中,我们推荐按照下述过程从静止状态逐渐投入运行状态: ? 给水压力应该在30~60 秒的时间范围内逐渐升高。 ? 升至设计错流流速值应该在15~20 秒内逐渐到达。 ? 第一小时内的产品水应该放掉不用。 通用信息

? 元件一旦润湿,就应该始终保持湿润。 ? 如用户没有严格遵循本规范设定的操作限值和导则,有限质保将失效。 ? 系统长期停机时,为了防止微生物滋长,建议将膜元件浸入保护液中。标准的保存液含1.5%(重量)的亚硫酸氢钠(食品级)。 ? 用户应该对使用不兼容的化学药品和润滑剂对元件造成的影响负责。 ? 单根压力容器的?大允许压降是50psi(3.4 bar)。 ? 任何时候都要避免产品水侧产生背压。 关键词:陶氏膜,陶氏纳滤膜,陶氏NF90-400膜

微孔滤膜在食品与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微孔滤膜在食品与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何国庆 胡 政 (浙江大学食品科技系,杭州,310029) 3第一作者:博士,教授。 收稿时间:2000-03-27,改回时间:2000-09-15 摘 要 介绍了微孔滤膜及其发展简史,对微孔滤膜在啤酒工业,黄酒和酱油的生产,萃取发酵以及在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关键词 微孔滤膜 食品工业 发酵工业 1 微孔滤膜及其发展简史 111 微孔滤膜的定义 膜分离技术是对液2液、气2气、液2固、气2 固体系中不同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与富集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高技术。膜分离技术的核心是膜,由于膜涉及到许多物质和多种结构,也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用途,因此分类方法有多种,如按膜的性质分类,按膜的结构分类,按膜的用途分类及按膜的作用机理分类等等。若根据膜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别:(1)微孔滤膜(多孔膜),(2)均质膜(非多孔膜),(3)非对称型膜,(4)复合膜,(5)荷电膜,(6)液膜;若根据膜孔径大小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1)反渗透膜,(2)超滤膜,(3)微孔滤膜[1~3]。所谓微孔滤膜(MFM ),是指孔径为0102~10μm ,可以分离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生物和微粒子的一种滤膜。它是用具有一定刚性和均匀性的纤维素酯或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微孔滤膜表面均匀分布着许多微孔,每平方厘米有微孔107~1011个,固体物质仅占15%~35%(容积),其余为微孔所占孔隙,孔隙率相当总容积的65%~85%;折射指数1150~1151;自身无荧光醋酸纤维素(AC )和硝化纤维素(NC )滤膜,波长185~250nm ;介电常数45~50;电阻率约1010Ω?cm ;耐电强度约100kV/cm ,静电荷+013kV ,拉伸强度2314~7418kg/cm ,微孔滤膜为具有各向同 性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典型的微孔滤膜为微孔上下交错,多层叠置的海绵状多孔结构。以孔径110μm MFM 为例。叠置层数多至100层。虽然用气泡点压力法测出的最大孔径较大,但由于微孔上下交错叠置,使其通道实际有效直径减少,具有较好的截留效果。112 微孔滤膜的发展简史[4~7] 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MFM 的现代过滤技术始于19世纪中叶,但对膜分离技术的系统研究始于本世纪。1907年Bechman 发表了第一篇系统研究微孔滤膜性质的报告,首先提出了用泡压法测滤膜孔径。1918年Zsimondy 等人最初提出了商业性生产硝化纤维滤膜的方法,并于1921年获得专利。1925年在德国哥丁根(G ottin 2gen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滤膜公司———Sor 2torius GmBH 专门生产和经营滤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国得到德国滤膜公司的资料,于1947年相继成立了工业生产机构,开始生产硝化纤维素滤膜,用于水质和化学武器的检验。1960年Leb 和Sourirajan 公布了著名的L 2S 膜制备工艺,从6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聚乙烯和醋酸纤维素等其它材质的滤膜,接着又出现了硝化纤维素和醋酸纤维素混和酯滤膜,它容易制备,性能优良,成为现在应用最广的MFM 类型。70年代前后是MFM 飞跃发展的时期,美、英、法、德、日本都有自己牌号的MFM ,纷纷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Millipore 公

超滤膜系统操作手册

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 超滤系统 操作手册 嘉园环保股份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1、超滤膜系统简介 (4) 2、运行前准备 (4) 3、超滤膜的运行 (5) 3.1自动控制 (5) 3.2手动控制 (5) 3.2.1运行手动控制 (6) 3.2.2冲洗手动控制 (6) 3.2.3化学清洗手动控制 (7) 3.3超滤系统的运行操作 (7) 3.4超滤系统的清洗 (8) 3.4.1酸洗 (8) 3.4.2碱洗 (9) 4、超滤膜系统运行日志 (10) 5、膜装置运行禁止事项 (11) 6、超滤膜系统的维护 (12)

1、超滤膜系统简介 本工程超滤膜系统设计处理量为160m3/d,整套系统由产水系统、清洗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所组成。系统采用外置式管式超滤膜,由德国BERCHOF公司生产,型号为83G-I5-V,膜长度为3.0m,膜总面积136m2。系统控制可实现自动、手动控制方式。在自动控制方式下,系统当中的所有设备动作均由PLC完成;在手动控制方式下,操作人员需在PLC控制面板下完成手动控制。具体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超滤系统处理工艺流程 2、运行前准备 系统运行前,检查系统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水、气、电是否畅通,并检查以下项目:(1)确认就地控制盘柜已合闸上电,将控制柜所有的断路器扳到“ON”位置,给机组上电。 (2)确认空气压缩机运转正常,开启供气给气动阀的阀门,定期给空压机和储气罐放水。 (3)确认袋式过滤器无堵塞、清洁,避免细小颗粒物(铁屑、沙粒等)进入膜处理系统,对膜组件造成不可挽回的刮伤,因而应定期检查不锈钢网堵塞情况。 (4)确认超滤膜处理系统的水泵处于正常状态,所有的气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所有手动蝶阀处于全开状态。

微孔滤膜

微孔过滤膜有:混合纤维素滤膜(CA-CN)、格栅膜、硝酸纤维素(CN)、醋酸纤维素(CA)、尼龙(JN)等滤膜,其孔径范围在0.15-5.0微米之间,是精细过滤工序中的必备产品。 一、微孔过滤膜主要特点: 1、亲水性好、适用于PH3-10的液体过滤; 2、孔隙率高:70-80%,孔径分布均匀; 3、薄膜厚度:100-160μm; 4、滤速快、吸附少、无介质脱落; 5、外观呈白色,平整、光滑、无针孔。 二、不同材料微孔滤膜性能和应用一览表 材质符号主要性能应用 混合纤维素CA-CN ①孔隙率高,截留效果好 ②不耐有机溶液和强酸、 强碱溶液 ③性价比高。 ①实验室、小生产工艺中除菌、除微粒的过 滤 ②水体中大肠肝菌群的测定; ③2微米和5微米的滤膜还用于油料过滤。 格栅膜G/CA-CN 是在超净混纤膜上印上网格,以 方便对截留物计数,用于微粒、 细菌的检测,作为培养基组成份, 均匀准确,是实验室、质检部门 进行微生物检测的理想产品。 ①水体中大肠肝菌群的测定; ②医用工业中微生物的检测。 硝酸纤维素CN 对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吸附力强①医学研究及诊断的细菌培养和生物工程 ②DNA-RNA杂交实验和检定; ③做液闪测定、放射性示踪物的超净制备 ④电泳、微量元素分析等。 醋酸纤维素CA 对蛋白吸附比较低; ①适用于低分子醇类、油脂类溶液的过滤 ②科研中特殊成分的分析测定 尼龙JN 耐碱性和有机溶液 聚醚砜PES 通量大、对蛋白吸附力较低

聚偏二氟乙 烯PVDF ①是疏水性膜,不吸潮,易恒重 ②能反复热压消毒,性能不变③ 质地薄、流速快④耐化学腐蚀、 耐氧化⑤酒精处理后变为亲水 膜。 ①醇、酸、烷烃、芳香烃、卤代烃等溶剂除 去微粒,提高试剂级别②空气中悬浮微粒的 净化和发酵工业中空气除菌,③油类中不溶 物的净化和固体微粒的重量分析④非特异 性蛋白的分离和提纯⑤水溶液的浓缩,化学 物质的分离和回收。 聚四氟乙烯PTFE 耐酸、碱性强聚丙烯PP 深层过滤 玻璃纤维膜BF 流速快、耐高温①空气污染监测; ②生物大分子沉淀物的过滤; ③滤膜前预过滤。 三、产品规格: 过滤精度(μm):0.15、0.22、0.45、0.65、0.8、1.2、2.0、5.0 四、使用方法: 1、清洗:使用前用蒸馏水清洗滤膜,然后在70-80℃蒸馏水中浸泡4小时,或在常温蒸馏水中浸泡12小时; 2、消毒:(本滤膜在出厂前未经消毒,因此使用前需作灭菌处理) 将清洗后的滤膜放入滤器中一起进行蒸汽热压灭菌处理120℃三十分钟,也可采用其它灭菌方法处理。 3、过滤液体时滤膜必须处于湿润状态,否则将影响过滤速度。 若因灭菌处理使滤膜呈干燥状态,需用无菌水润湿后使用。 五、运输与保存: ☆纤维素滤膜为易然品,在运输和贮存时要远离火源; ☆微孔滤膜必须在常温和相对湿度60%条件下避光保存, 若因干燥导致滤膜失水卷曲,则只须浸泡处理后即可使用。

微孔膜过滤器完整性测试操作规程

微孔过滤器完整性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 气源:测试现场需具经过滤后的压缩空气,并有减压阀及可微调的气用 阀门。 1.2 联接方式:气源应接在进口,观察瓶接在出口。 气源微孔过滤器进气阀(≤0.45μm孔径)微孔滤芯微孔过滤器出气阀观察瓶出现气泡压力 1.3 将需做起泡点滤芯放置滤器底盘紧固好,将滤器上盖安装好,关闭滤器进出口阀门,打开滤器上方压力表卡箍,取下压力表,向滤器内灌满合格的纯化水(疏水性滤芯灌满40%的异丙醇溶液),安装压力表并保证密封,润湿滤芯15分钟以上。 2、操作程序 2.1打开阀门,并开启压缩空气或氮气微调阀门,给滤器缓慢加压,缓慢加压到0.35㎏/㎝2,控制30S,观察滤器的气泡处。如筒体连接处及O型密封圈安装不严密或者滤膜没有被完全湿润,则将有连续气泡出现,这时应检查所有连接处或调换O型圈或重新湿润滤芯;若无气泡产生,则连续加压,直到在烧杯中观察有连续或稳定气泡出现,此时所显示压力即为最小起泡点压力。记录压力值,检查结束后,疏水性滤芯用纯化水冲洗,去除残留的异丙醇。 检查结果: 2、2可接受标准 2.2.1 亲水性过滤器 0.22μm最低起泡点压力:0.24 Mpa;0.45μm最低起 泡点压力:0.17Mpa; 2.2.2疏水性过滤器0.22μm最低起泡点压力:0. Mpa;0.45μm最低起泡点压力:0. Mpa; 2.3压力保持试验: 2.3.1将微孔滤膜过滤器用纯水充分浸湿后,逐步加大气体的压力至发泡点临界压力的80%,关闭进气阀门在规定的时间观察并记录压力的下降情况。 2.3.2. 可接受标准 2.3.2.1亲水性过滤器0.22μm 0.19Mpa 10min 内压降<5%

微孔膜过滤技术

微孔膜过滤技术 摘要 本文介绍了微孔滤膜的种类、微孔过滤膜的性质及检测、微孔过滤膜设备及其注意事项以及微孔过滤膜技术在生物化学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孔滤膜;过滤技术;应用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微孔过滤膜 (1) 2.1微孔滤膜的优点及种类 (1) 2.2微孔滤膜的制备 (3) 2.3微孔滤膜的性质与检测 (3) 第三章微孔膜过滤设备 (5) 3.1设备 (5) 3.2过滤操作与注意事项 (6) 第四章微孔膜过滤的应用 (7) 4.1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7) 4.2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9) 第五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前言 微孔膜过滤又称精密过滤,主要用于分离亚微米级颗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离分析微细颗粒和超净除菌的手段。微孔膜过滤技术因其独特的优点已逐渐取代许多经典手段而成为独立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其适应性很强。 微孔滤膜孔径在0.025~14μm范围内,操作压力在1~10磅/英寸2之间。 孔径为0.01~0.05μm的膜可以截留噬菌体、较大病毒或大的胶体颗粒,可用于病毒分离。 孔径为0.1μm的膜用于试剂的超净、分离沉淀和胶体悬液,也可模拟生物膜。 孔径为0.2μm的膜用于高纯水的制备、制剂除菌、细菌计数、空气病毒定量测定等。 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用的最多,常用来进行水的超净化处理、汽油超净、电子工业检查、注射液的无菌检查、饮用水的细菌检查、放射免疫测定、光测介质溶液的净化以及锅炉水中Fe(OH)3的分析等。 随着微孔膜过滤技术的发展,微孔滤膜的商品种类日益增多,用来制膜的材料也叫多,如纤维素、纤维素脂、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酰胺、丙稀腈/氯乙烯聚合物及聚碳酸酯,甚至玻璃纤维等。用各种材料以不同方法制造的微孔滤膜能够适应多种分离和测定的需要。目前,用于水处理的膜材料很多,不仅有疏水性聚合物如聚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等[1~3]。还有亲水性聚合物如聚乙烯醇、聚砜等[4,5]。 第二章微孔过滤膜 2.1微孔滤膜的优点及种类 1.微孔滤膜的优点是: ①设备简单,只需要微孔滤膜和一般过滤装置便可进行工作。 ②操作简单、快速,适于同时处理多个样品。 ③分离效率高,重现性好。因膜孔径比超滤膜大,流速大大加快,且可在同一片微孔膜上进行分离、洗涤、干燥、测定等操作,所以不会因样品转移而导致损失。

纳滤膜元件在饮用水深度净化过程中的应用

纳滤膜元件在饮用水深度净化过程中的应用

纳滤膜元件在饮用水深度净化过程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饮用水安全越来越重视,饮用水深度净化处理备受关注。纳滤膜元件主要是利用膜分离技术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纳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纳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纳滤膜元件可有效净化水质,为人们的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自来水先进入纳滤膜元件管内,在水压差的作用下,膜表面上密布的许多微孔只允许水分子、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透过,成为净化水。而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则被截留在纳滤膜管内,在纳滤膜进行冲洗时排出。纳滤膜使用一段时间后,被截留下来的有害物质会依附在纳滤膜元件的内表面,使纳滤膜元件的产水量逐渐下降,尤其是自来水水质污染严重时,更易引起纳滤膜元件的堵塞,定期对纳滤膜元件进行冲洗可有效恢复膜的产水量。将成束的纳滤膜丝经过浇铸工艺后制成纳滤芯,滤芯由ABS外壳、外壳两端的环氧封头和成束的纳滤膜丝三部分组成。环氧封头填充了膜丝与膜丝之间的空隙,形成原液与透过液之间的隔

离,原液首先进入纳滤膜孔内,经纳滤膜过滤后成为透过液,防止了原液不经过滤直接进入到透过液中。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纳滤膜元件在饮用水深度净化过程中的应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纳滤膜元件在饮用水深度净化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帮助人们解决了饮用水安全问题,为改善人们生活品质贡献一份力量。

超滤操作手册

一、超滤系统简介 1.1超滤(UF)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其膜为多孔不对称结构。过滤过程是一抹两侧压差为驱动力,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溶液分离过程,使用压力通常为0.03~0.6MPa,筛分孔径从0.005~0.1μm,截流分子量为1000~500000道尔顿左右。 1.2诺芮特超滤膜 我公司选用的是荷兰诺瑞芮特的外置错流管式超滤膜,型号:38CRH-XLT F5385。生化池的渗滤液通过外置管式超滤膜实现泥水分离,直接得到高质量的超滤产水,浓水回流至生化池。 该管式膜以其优异的强度、PVDF裁量的耐污染性和运行维护简便性得到认可,设计通量高达70~100L/(m2?h),过滤精度可达30nm,8mm的大通道可以将污泥有效截留并且不会造成膜管堵塞。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得生化池内的污泥浓度可高达25g/L,微生物菌群活性及微生物降解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废水中的绝大多数难降解有机物得以有效去除,特别适合于垃圾渗滤液等高浓度污水的深度处理。 外置式管式膜生物反应器(简称TMBR)是一种主要针对垃圾渗滤液等高浓度浓水处理的MBR工艺,主要由生化系统和外置式管式超滤膜系统组成。在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反应器与膜单元相对独立,通过混合液循环泵使得处理水通过膜组件后外排,其中的生物反应器与膜分离装置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 目前垃圾渗沥液处理中采用的外置式膜生化反应器,超滤膜一般均选用错流式管式超滤膜。即循环泵为混合液(污泥)提供一定的流速(3.5-5m/s),使混合液在管式膜中形成紊流状态,避免污泥在膜表面沉积。错流过滤与传统全流过滤不同,传统过滤是将溶液垂直通过过滤介质来除去其中的悬浮固体,所有的液体在通过滤媒后由同一出口流出。此类过滤装置包括袋式过滤器,砂滤等,粗过滤法只能去除超过1um的不溶性颗粒。传统过滤中被截留的物质积累在过滤介质上,必须定期清洗更换介质。薄膜分离系统可以去除小颗粒及溶盐其原理是:加压的原液平行通过薄膜表面,部分的水流通过薄膜,被截留的颗粒在剩余的水流中浓度越来越高。由于溶液是连续性地

微 孔 滤 膜

微孔滤膜 一、水系膜混合纤维素酯CN-CA 特性 孔径均匀,孔隙率高,截留率高,无介质脱落,质地薄,阻力小,滤速快,成本低,但不耐有机溶液及强酸强碱。 应用 1、实验,饮用水、地表水、井水等小生产工艺中除菌、除粒的过滤,属实验室耗材 2、水体中大肠肝菌群的测定 3、2微米和5微米的滤膜还用于油料过滤。,为样品前处理过滤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滤膜之一。 二、尼龙膜(聚酰胺NYLON) 特性 耐温性能好,可耐121°C,饱和蒸汽高压消毒30分钟,最高工作温度60°C,化学稳定性好,能耐稀酸稀碱等多种有机无机化合物、溶剂。天然的亲水性。 应用 适用于电子、微电子、半导体工业水过滤,组织培养基、药液、饮料、高纯化学品、水及有机溶液流动相的过滤。 1、液体澄清与除菌及微粒的滤除 2、电子工业中光致抗蚀剂的过滤 3、各种溶剂和药液的过滤 三、PVDF膜(聚偏二氟乙烯) 特性 膜机械强度高,抗张强度好,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及化学稳定性,蛋白吸附极低,具较强的疏水性。 ①是疏水性膜,不吸潮,易恒重 ②能反复热压消毒,性能不变 ③质地薄、流速快 ④耐化学腐蚀、耐氧化 ⑤酒精处理后变为亲水膜。 应用 气体及蒸汽过滤,高温液体过滤,组织培养基,添加剂等除菌过滤,溶剂和化学原料净化过滤。 ①醇、酸、烷烃、芳香烃、卤代烃等溶剂除去微粒,提高试剂级别 ②空气中悬浮微粒的净化和发酵工业中空气除菌 ③油类中不溶物的净化和固体微粒的重量分析 ④非特异性蛋白的分离和提纯 ⑤水溶液的浓缩,化学物质的分离和回收 四、PTFE(聚四氟乙烯) 特性 具有广泛的化学兼容性,耐温性好,抗强酸强碱,化学腐蚀性较强的溶剂及氧化剂。具有亲水和疏水两种属性 应用 化工、医药、环保、电子、食品、能源等领域,几乎能过滤所有的有机溶液。 ①亲水性强酸和强碱的澄清过滤,高温液体的过滤,特殊化学试剂的过滤 ②疏水性空气和气体澄清过滤

(完整版)超滤设备使用说明书

超滤(ULTRAFILTRATION ,简称UF)是一种固液分离制程中,以中空纤 维过滤膜滤除非溶解性固体的装置。本超滤系统,其分子量滤除点(Molecular Weight Cut-off)在100,000 左右,专设计用于去除原水中的微粒、细菌 或悬浮物等,降低原水的浊度值。 由于超滤膜具有低压下的较大产水量的特征,在低压条件下,膜表面的浓水压差极化现象得到了缓解,被截留物不会被压实,所以膜组件会更容易清洗,可以用相对较小的流量和较少的水量将膜冲洗干净,可以大大延长膜化学清洗的周期。 1、设计规范 (1)、控制方式:全自动PLC或手动 (2)、pH值范围:3~9 (3)、工作温度:5~35°C (4)、工作压力:〈0.3 MPa (5)、最大压差:〈0.18 MPa 2、设计规格 3.使用前注意事项 (1)、选择装设地点应可防止日晒、雨淋及通风的地方; (2)、连接管材必须是PVC或SUS#316以防止铁锈污染; (3)、检查各固定锁夹及螺丝是否松脱; (4)、送电前应将电器箱上所有开关置于关闭位置; (5)、电机运转方向测试,确认电机运转方向正确。 4.控制原理 UF系统有两种操作模式:(1)自动(2)手动

(1)、自动:在自动操作模式下,系统运行受PLC程式控制,当系统发生超 出预定值时,系统提供关闭功能,让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以免 造 成系统损坏。 (2)、手动:在手动操作模式下,系统依操作者设定执行运转,当系统发生超出预定值时,系统无法提供自动停机保护功能,因此正常 运转时不建议使用此模式。 UF装置运行步骤 为了使UF装置持续产出满足需要的过滤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们包括:合格的进水水质,合适的反洗时间间隔,及时的化学清洗。上面的任一条件不满足,装置将难以稳定产出满足需要的过滤水。 在膜过滤过程中,膜污染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所谓污染是指被处理液体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大分子溶质与膜产生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淀使膜孔变小或堵塞,导致膜的透水量或分离能力下降的现象。 UF 装置首次运行或长时间停运后恢复运行,需要进行冲洗以除去组件内的保护溶液,连续冲洗至排放水无泡沫止。 最开始的启动应该为手动的,但是一旦所有的流速和压力、时间被设置后,装置应该恢复为自动。装置恢复自动后,PLC系统可以有效监控系统的运行,一旦运行条件不满足,装置会自动采取保护措施。 装置运行、反洗所涉及到的基本步骤如下: (1)运行:正洗—运行; (2)反洗:反洗1—反洗2; 装置运行程控步序

微孔滤膜的类型和使用

微孔滤膜的类型和使用 过滤溶剂,一般用溶剂过滤器+膜过滤 过滤样品,一般用针式过滤器 针式过滤器一般分过一次性和可换膜(有塑料/不锈钢2种),不过,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性,可换膜目前已经接近被淘汰边缘 一般的针式过滤器,膜直径为13mm,可以过滤0.5-2ml的样品,如果样品量更大,还有25mm的 目前,国产的针式过滤器,根据膜的材质一般分为有机相和水相2种,有机相为聚砜膜,水相为纤维素膜,水相不能过滤纯有机相或者水/有机混合相溶剂,有机相其实也可以过水相,就是速度比较慢,压力有点高 膜的孔径有0.45um(有时也标注0.5um)和0.2um(有时标注为0.22um) 进口的针式过滤器的膜材质就五花八门了,目前比较多见的是聚丙烯PP和尼龙Nylon66膜,还有兼容性最好的,是PTFE的,不过相应的价格最贵,具体需要选择哪种材质,要跟您的供应商需求一下技术支持 1、为什么溶剂和样品要过滤? 溶剂和样品过滤非常重要,它会对色谱柱、仪器起到保护作用,消除由于污染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色谱柱:由于填料颗粒很细,色谱柱内腔很小,溶剂和样品中的细小颗粒会使色谱柱和毛细管容易堵塞。 仪器:溶剂和样品中的细小颗粒会增加进样阀的堵塞和磨损,同时也会增加泵头内的蓝宝石活塞杆和活塞的磨损。 样品过滤头的类型:

30mm内径:适用于大进样量的过滤,由0.2μm和0.45μm两种规格,材料有纤维素,醋酸纤维,聚四氟乙烯。处理样品体积少于50μl。 13mm内径:适用于范围广的过滤,由0.2μm和0.45μm两种规格,材料为纤维素。 3mm内径:适用于小进样量的过滤,由0.2μm和0.45μm两种规格。处理样品体积为7μl。 滤膜类型: 聚四氟乙烯滤膜:适用于所有溶剂,酸和盐,并无任何可溶物。 醋酸纤维滤膜:不适用于有机溶剂,特别适用于水基溶液,推荐用于蛋白质和其相关样品。 尼龙66滤膜:适用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和水溶液,可用于强酸,70%乙醇、二氯甲烷、不适用于二甲基甲酰胺。 再生纤维素滤膜:具有蛋白吸收低,同样适用水溶性样品和有机溶剂。 滤膜过滤,分清有机相(脂溶性)和水相(水溶性)滤膜。 有机相滤膜:过滤有机相,过滤水溶液时流速低或者不动。 水相滤膜:只能过滤水溶液,过滤有机相溶液时,滤膜会溶掉,溶有滤膜的溶剂严禁进入HPLC。 混合流动相,如需要混合后过滤,首选有机相滤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