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经典试题(-居民与聚落)

初中地理经典试题(-居民与聚落)

初中地理经典试题(-居民与聚落)
初中地理经典试题(-居民与聚落)

考点3 居民与聚落

知识点一:人口与人种

1.(2010·山东济南)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

①亚马孙河流域②尼罗河流域③长江流域④恒河流域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选B。

2.(2010·湖北宜昌)上海某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日用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今后在下列哪个地区的市场销售可能最好()

A.欧洲西部

B.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C.非洲的北部

D.东亚、东南亚

【答案】选B。

3.(2009·福建南安)该地区是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其人种是()

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

【解析】选C。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

4.(2009·湖南常德)亮亮同学学习了”世界的人口”这一节后,对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作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人口的增长要与世界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中纬度近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稀少

D.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

【解析】选D。此题综合考查了世界的人口的相关知识,人口密度只是表示一个地方人口的疏密程度,与人口总数,人口增长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在世界各大洲中,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世界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由于高寒地区气候恶劣,不适合居住,人口少。

5.(2009·贵州黔东南)欧洲、瑞典等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居民就业困难

B.社会经济贫困

C.劳动力短缺

D.居住条件较差

【解析】选C。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经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则出现了居民就业困难,居住条件较差,社会经济贫困等问题。

6.(2009·山东滨州)下列地区人口比较稠密的是()

A.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B.干旱的沙漠地区

C.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D.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

【解析】选C。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适宜工农业生产,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比较稠密。

7.(2009·湖南长沙)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

【答案】选B。

8.(2009·山东菏泽)下图是甲、乙、丙三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三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

A.30‰ 10‰ 5‰ B.20‰ 10‰ 10‰

C.50‰ 20‰ 1 5‰ D.70‰ 30‰ 25‰

【解析】选A。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自然增长率的概念理解和应用的题目。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解答此题先要阅读图例,分别读出三国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然后进行计算,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50‰-20‰=30‰;乙国:20‰-10‰=10‰;丙国:15‰-10‰=5‰。

9.(2009·福建泉州)有“黑人故乡”之称的是()

A. 欧洲

B. 大洋洲

C. 拉丁美洲

D. 撤哈拉以南的非洲

【答案】选D。

10.(2008·湖南常德)小军参加了“超级小英雄”的节目,主持人问他:如果选择安家,下列四地人们会将房址优先选择在何处?如果他向你求助,请告诉他正确答案()

A.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

B.气候寒冷的高纬地区

C.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D.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答案】选D。

11.(2008·甘肃天水)人口稠密地区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①气候温暖适宜②地势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选B。

12.(2008·广东韶关)加拿大和美国属于多种族、多民族大汇集的国家,其中占人口比重最大的种族

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

【答案】选A。

13.(2008·湖南湘潭)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

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世界各大平原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

【解析】选B。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炎热潮湿的亚马孙平原,气候寒冷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人口都比较稀少,人口密度大说明本地区人口多,但与人口增长快不是一个概念。14.(2008·湖北宜昌)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是生产者,所以人口越多越好

B.人是消费者,所以人口越少越好

C.人口增长太快会带来很多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D.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解析】选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口问题。目前,全球性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是人类自身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但与此同时,是不是人口增长越慢越好呢?也不是。正确的人口观应为:合理的人口增长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这也是衡量某一地区人口增长合理与否的唯一标准。

15.(2008·湖南株洲)根据体质方面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下列地区中主要分布白色人种的是()

A.亚洲东部B.非洲南部C.欧洲西部 D.亚洲东南部

【答案】选C。

16.(2008·天津)奥运圣火在全球传递过程中,火炬传递手主要是由黑人组成的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选C。

17.(2008·内蒙古通辽)2006年,通辽市总人口为309.10万人,总面积59 535平方千米,通辽市的人口密度约为()

A.52人/平方千米

B.112人/平方千米

C.84人/平方千米

D.24人/平方千米

【解析】:选A。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3 091 000÷59 535≈52,单位是:人/平方千米。18.(2007·湖南衡阳)“我们被人称之为穆斯林,喜欢着白色长袍,讲阿拉伯语。你能猜出,我们是什么人种吗?"()

A.黑种人 B.黄种人

C.白种人 D.混血种人

【答案】选C。

19.(2010·湖北武汉)读“不堪重负的地球” 图,完成(1)、(2)题。

不堪重负的地球

(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A.环境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水污染问题

(2)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劳动力普遍短缺

B.资源短缺

C.各国国防兵员不足

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答案】(1)选B,(2)选B。

20.(2009·山东潍坊)某国家2008年初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据此回答(1)~(3)小题:

(1)该国2008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0.1 ‰

B. -0.7‰

C.0.7 ‰

D. 9.7‰

(2)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D.劳动力过剩

(3)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南亚地区

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

D.南美洲

【解析】(1)选B,(2)选B,(3)选C。此题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世界的人口问题等知识,准确计算(1)小题是正确解答(2)(3)小题的前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1000‰=(5.2-4.85)万/500万*1000‰= -0.7‰。人口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它只代表人口增长的快慢,与人口密度,人口总数等都没有关系。当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长,自然增长率等于0,表示人口不变,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由此可断定该国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3)小题四选项中只有欧洲西部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

21.(2008·山东潍坊)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很大。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的、欧洲的、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2)图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 ;

B ;

C ;

D 。

(3)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至少2条)?

(4)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产生的问题是

解决的措施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阅读图例,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都在平原地区,所以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C,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地带,气候干旱);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D亚马孙平原);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A北冰洋沿岸属于苔原和冰原带,气候严寒);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B青藏高原地势高寒),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假如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人口增长也不是越快越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带来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问题,所以,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答案】(1)东部和南部西部(2)A苔原和冰原带,气候严寒;B高原山区,地势高寒;C沙漠地带,气候干旱;D热带雨林,气候过度湿热(3)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4)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和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生育

知识点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2010·山东烟台)在上海世博会上,小王看到一个外国人面对中国馆一边祈祷一遍在胸前划十字,这个人可能是()

A.信仰佛教

B.信仰基督教

C.信仰伊斯兰教

D.信仰道教

【解析】B。基督教创始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

2.(2009·广东东莞).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北京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

D.英国参加2008奥运会的运动员最多

【解析】选B。由于历史上英国的殖民地遍及全球,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已经超过4亿,它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英语在国际交往中得到广泛应用,学习好英语,可以和外国来北京旅游或观看奥运会的外国人更好的交流。

3.(2009·福建福州)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B.俄语 C.汉语 D.阿拉伯语

【答案】选C。

4.(2009·湖南常德)下列关于世界人种与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西亚

B.非洲北部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D.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

【解析】选B。此题综合考查了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相关知识,世界三大宗教分别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于西亚,佛教起源于南亚;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非洲北部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信仰伊斯兰教,说阿拉伯语。

5.(2009·广东东莞)下列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佛教督教教

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解析】选C。此题考查学生阅读地理景观图的能力,如何区分不同的宗教建筑呢?基督教教堂的顶部都有一个“十”字架;伊斯兰教清真寺的顶部是圆的;佛教庙宇则是塔形的。

6.(2009·湖南长沙)小丽到某地旅游,她发现当地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色浅,鼻梁高,嘴唇薄,游览过程中,常见到尖顶的宗教建筑“教堂”,小丽旅游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A.非洲南部 B.亚洲西部 C.亚洲东部 D.欧洲西部

【解析】选D。从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皮肤白皙”、“色浅”、“嘴唇薄”、“教堂”等可判定该地居民为白色人种,信奉基督教,四选项中非洲南部为黑色人种,亚洲东部为黄色人种,排除,虽然亚洲西部属于白色人种,但信仰伊斯兰教,也被排除。该地最有可能是欧洲西部。

7.(2009·湖南邵阳)以下现象与佛教有关的是()

A.玛丽上个星期随妈妈去教堂做了一次礼拜

B.走到丰山亭.只见大雄宝殿前人山人海,香烟缭绕

C.学校附近有家回民面馆,专卖牛肉面

D.清真寺门口今天聚集了很多戴着白帽子的人

【答案】选B。

8.(2008·湖南永州)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解析】选A。世界上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它们分别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沙特阿拉伯、古印度。这些都属亚洲范围。

9.(2008·湖南湘潭)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下图中的建筑物是下列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解析】选D。世界三大宗教在其建筑外观风格上,各有其特色。比如: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往往是基督教堂;星月映照是清真寺院的景观。

10.(2008·湖南衡阳)下列宗教中,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犹太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答案】选D.

11.(2008·湖南益阳)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民掀起了学习()的高潮

A.法语 B.西班牙语

C.英语 D.阿拉伯语

【答案】选C。

12.(2008·福建龙岩)为了服务好各国运动员,需要了解各国的语言和宗教文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俄罗斯人主要讲俄语,信奉东正教(基督教)

B.巴西人主要讲英语,信奉佛教

C.阿拉伯人主要讲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D.美国人主要讲英语,信奉基督教

【答案】选B。

13.(2008·福建莆田)为了服务好各国运动员,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需要了解各国的语言和宗教文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B、印度人主要使用法语,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

C、俄罗斯人主要使用俄语,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

D、美国人主要讲英语,以信奉佛教为主

【解析】选A。只要能把世界语言和宗教分布的大体概况铭记于心,不敢怎么变换题目都能灵活应对。印度和美国历史上都曾被英国殖民,英语是该国的官方语言,印度居民信奉印度教,美国居民信奉基督教;俄罗斯人使用俄语,信奉东正教;所以,只有A项正确。

14.(2008·广东韶关)美国、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是()

A.俄语

B.英语

C.德语

D.以上三种语言

【答案】选B。

知识点三: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2010·广东韶关)不同的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民居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解析】选B。我国南方高温多雨,河网稠密,房屋尖顶,便于雨水排泄。

2.(2009·福建晋江).关于聚落的发展变化,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 B.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D.遗址没有实用价值,应拆旧盖新

【解析】选D。传统的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D项很显然是不正确的。

3.(2009·福建南安)居住在农村的人们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

A.放牧 B.捕鱼 C.耕作 D.伐木

【答案】选C。

4.(2009·福建永春)下列传统民居与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

...的是()

A.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B.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C.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D.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答案】选C。

5.(2009·湖南益阳)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

A.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C.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

【解析】选C。一般情况下,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③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港口等),总的来说,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虽然环境优美,但不适合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6.(2009·山东德州)下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在()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南丘陵

【解析】选B。图示民居为窑洞,分布在黄土广布的黄土高原。

7.(2009·广东东莞)右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炎热多雨的气候

D.地势高峻的高原

【答案】选C。

8.(2008山东泰安)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 B.b C.c D.d

【解析】选D。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明确题意,抓准题旨,围绕问题去寻找线索,由于d地地形平坦、广阔,又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有大量的人、物在这里集散、中转,所以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

9.(2008·湖南邵阳)下列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A.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

B.云南的丽江古城

C.澳门历史城区

D.张家界的奇山异水

【解析】选D。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300多处,目前我国已申报成功世界遗产35处。其中文化遗产24处,自然遗产6处,自然与文化遗产4处,文化景观1处,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四选项中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张家界的奇山异水。10.(2008·湖南益阳)下列民居具有通风、防潮特点的是()

A.东南亚的高脚屋

B.西亚的村庄

C.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

D.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答案】选A。

11.(2008·山东威海)下列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是()

A.亚马孙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南极大陆

【答案】选B。

12.(2008·江苏盐城).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四幅图中反映黄土高原民居建筑风格的

是()

【答案】选B。

13.(2007·湖南岳阳)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B.聚落是工业最发达的地方

C.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聚落

D.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演变而成的

【答案】选D。

14.(2007·山东烟台)下列地区的民居通风透气性能比较好的是()

A.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B.黄土高原的窑洞

C.东北林区的木屋

D.热带沙漠地区的土坯房

【答案】选A。

15.(2009·湖南湘西)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下图绘制的分别是北非和我国南方的建筑,仔细观察后,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两种建筑的屋顶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2)北非的村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是因为下面的哪个原因?

A.当地气候寒冷,墙厚、窗小可以抵御严寒

B.当地强盗较多,墙厚、窗小比较安全

C.当地气候炎热,墙厚、窗小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

D.当地土质疏松,墙厚、窗小可以使房屋更坚固

(3)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其中乡村聚落大多沿、或分布。

【解析】从图上看,左图房屋为平顶,右图房屋为尖顶,主要是由于两地降水不同,我国南方的房屋尖顶,是便于雨水下泄,北非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房屋为平顶,同时北非房屋具有厚墙、小窗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乡村聚落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乡村聚落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答案】(1)北非的房屋为平顶,我国南方的房屋为尖顶。北非炎热干燥降水少,我国南方降水较多(2)C(3)河流、山麓、公路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 试卷分析 一、考点分布 作为一份文科班的期中考试试卷,该考卷命题立足2019高考大纲、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考查内容覆盖度广,图表形式多样,以基础训练立意为主,紧密结合课堂重点内容,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就考点分布来看,命题者对考点研究深入,选题细致、布局规范、详略得当,对城市、农业、工业内容考察较大。对于人口与城市部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三个考点未设置考题。而对于生产活动部分考点均有涉及。对照2019高考大纲考点,题目与之对应如下表: 1.人口与城市 二、难易度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立足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设问简洁明了,读图能力要求

不高,加上综合题的材料紧扣书本,图和书本母图极为相似,所以综合题得分率总体较高。就我校学生基础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试卷难易度为8:1:1,相对而言,较难题为:3、4、7、8、20、22、27、33(5)。全校均分79.73,两个普通班均分68.86,三个重点班均分为83.87,创新实验班均分为90.47。 三、学生答题易错分析 1、错误表现 (1)概念模糊 忽视对材料中新名词的理解,主观想象胡乱猜测。 (2)答案的逻辑、因果关系混乱 现象解释现象,过程当成结论,不该答的答了,该答的没答全。 (3)答案不能切中要害 答非所问,以偏概全,分析不到位,无结论,答案空泛没有针对性。 (4)审题不细致 无视材料信息或不能有效和全面地提取信息,信息提取不全,教条主义,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导致表达意思不到位。 (5)语言表达不规范 语言不通顺,用词不规范,条理性查,书写潦草难以辨识。 2、深层原因 (1)知识碎片化,体系构建不完整 (2)基础知识不过关 (3)迁移能力不强 (4)读图能力欠缺 (5)答题规范掌握不够 四、教学对策与建议 1、作为文科班地理学科教师要有积极的心理调整和思想转变。教学安排上备课 组要有预案,步法要灵活。 2、考试大纲要分析到位,考点有什么变化,掌握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都要在集体备课时认真研讨,仔细分析。教师只有熟悉考试大纲,课堂、选题、补弱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精简教学案,教学案一定要体现核心知识点,练习围绕核心知识点开展,学 生拿到教学案能很快看懂重点掌握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字体、行距、符号等

(完整版)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一)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 1、我国最东端、最北端所在省区是() A、黑龙江 B、内蒙古、黑龙江 C、黑龙江、辽宁 D、新疆、黑龙江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蒙古 B、朝鲜 C、越南 D、日本 3、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A、广西—桂—桂林 B、福建—闽—厦门 C、青海—甘—兰州 D、贵州—黔—贵阳 4、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锡金 D、阿富汗、巴基斯坦 5、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7、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8、在渝、鄂两省区交界处的山脉是()

A、太行山 B、武夷山 C、巫山 D、祁连山 9、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生产了,这是由于我国()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B、东西距海远近判别大 C、地势垂直变化差异大 D、南北跨纬度很广 10、有关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B、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 C、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风 D、漠河镇是我国冬、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11、湖南省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A、暖温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湿润地区 12、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分别是() A、广州市和托克逊 B、海口和呼和浩特 C、火烧寮和托克逊 D、大连和拉萨 13、我国海域辽阔,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并分布有我国最大渔场的海域是()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龙江北部降水少属于干旱地区 B、塔里木盆地气温较高属于热带 C、海南省属于热带 D、珠江三角洲属于热带 15、下列地形区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云贵高原 16、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最新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高台民居是我国某地古代民居建筑,就地取材,以黄粘土制作的土坯墙、土块墙为主,厚度达1米。该建筑依山之势、傍水之边,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高台民居位于我国() A. 福建省 B. 安徽省 C. 内蒙古自治区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高台民居建在高台上的主要原因是() A. 登高望远 B. 防御洪水 C. 通风采光 D. 方便交通【答案】(1)D (2)B 【解析】【解答】(1)由题目可知,高台民居就地取材,以黄粘土制作的土坯墙、土块墙为主,以上四个省区中,该民居应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选D。(2)高台民居建在高台上的主要原因是离水近,这样做可以更好防御洪水,对于登高望远和通风采光不是主要目的,故选B。 【分析】(1)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高台民居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 (2)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2.读我国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初中地理考试试卷分析.doc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的探究能力上关注稍嫌不够。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有所涉猎,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选择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考试结果反映,总体得分率较低,尤其是综合题,得分率非常低,究其原因: 1 .基础知识不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2/3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所以得分率较低。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①审题随意,轻易落笔。②思路不明。③条理不清,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④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读图题几乎都有这种现象。 三、对教学的启示 1 .加强备课。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更好的教法,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 3.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济宁)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以下问题 (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A.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 B.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C. 环境污染严重 D. 社会抚养老人负担重 (2)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 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漫画“苦难的母亲”正是人口问题带来的环境问题的生动写照。故选:B(2)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故选:C 【点评】(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青岛)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 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B. 随风摇曳的椰子树 C.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D. 硕果累累的枣椰树 【答案】(1)D (2)A (3)D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是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人口稠密,②是高山高原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是寒带气候,图中的②③④三地人口稀疏。(2)图中所示的是气候类型中,④是寒带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②是高山高原气候,这三种气候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最大的是①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多暴雨。(3)读图可知,图中①地为东南亚地区;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西亚的伊拉克是椰枣的主要出产国,其产量居世界首位。 【点评】世界人口分布、亚洲气候和农作物的分布。

2.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A. 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 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 C. 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 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 (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 B. 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 C. 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 D. 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2)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故选:D。 【点评】(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法语 B. 阿拉伯语 C. 汉语 D. 英语【答案】 C

初中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陈方永 一、试卷分析: 1.试题结构:本次试题共分选择题、连线题、读图题和材料分析题四道大题。 2.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测试。 (2)突出读图、绘图能力的考查。 (3)理论联系实际,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分析: 1.选择题:此题型七年级共1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学生最高得分为30分,最低分为8分。 主要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理解不清楚。例如:第6小题看到“下南洋”等字样,就应联想到“华人华侨”,但是好多同学都做错了,没有去仔细审题。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考查基础知识,得分在20分以下的同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课上不注意听讲,课本知识没有读透学透。 2.连线题:此题得分率较低,主要错在东南亚和欧洲的旅游资源上,学生平时知道的少,考试容易混淆。 3.读图分析题:此类题得分低的原因,一方面表现在看到图根本

就不知道是什么

地方,脑中一片空白,做的时候连蒙带撞。另一方面表现在大轮廓明白,一到里面的详细内容就晕头转身了,答的不知所云。另外就是分析不全面,描述气候只描述降水,不说气温。 4.材料分析题:此题得分较高,此题是考查学生利用已有的材料,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考试时有些学生不认真读材料,所以导致失分。 三、存在问题; 1、读图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答题出现地理知识和地图两张皮现象,不能一一对应。对地理事物不了解。 2、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较差,特别是材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响到相关试题的得分。 3、部分学生不会审题、甚至不审题,地理概念掌握不牢。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关注不够,试卷中出现的课本原题和原图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响试卷成绩的提高。 四、教学措施: 针对在考试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制订出如下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好基础知识。争取在课堂上利用有效的45分钟,把双基落实好。 2.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加强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

中考初中地理试题汇总

初中地理试题汇总 初中地理试题之东半球 【—试题之东半球】,东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东,东经160°(20°W-160°E)以西的半个地球。 地球按经度划分为西半球和东半球。图3示意的是东半球,结合图中信息完成7~11题。 7.图中地点甲的纬度为0°,经度为 A. 70°E B. 90°E C. 90°W D.110°E 8.图中乙海峡是 A.土耳其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英吉利海峡 9. 图中丙半岛是 A.巴尔干半岛 B.索马里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亚平宁半岛 10.图中丁区域的地表 A.森林茂密 B. 河网密布 C. 冰雪覆盖 D. 沙漠广布 11.世界四大洋中,其范围只分布在东半球的是 A.北冰洋 B.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太平洋 总结:依照此分法,东半球的陆地有亚洲绝大部分、南极洲的东部、欧洲的绝大部分、非洲的绝大部分、北美洲西北部的一小部分和大洋洲的绝大部分以及许多其它岛屿。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冻土性状 【—初一地理总结之冻土性状】,冬天,在我国北方,人们经常会看到地面出现一些宽度不等的裂缝,有时纵横交叉,这些裂

缝就是由寒冻劈裂作用形成的。 (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冻土具有永冻土壤温度状况,具有暗色或淡色表层,地表具有多边形土或石环状、条纹状等冻融蠕动形态特征。 (二)形态特征 土体浅薄,厚度一般不超过50厘米,由于冻土中土壤水分状况差异,反映在具常潮湿土壤水分状况的湿冻土和具干旱土壤水分状况的干冻土两个亚纲的剖面构型上有着明显差异,湿冻土剖面构型为O—Oi—Cg或Oi—Cg 型,干冻土为J—Ah—Bz—Ck型,(三)理化性质 冻土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含量为10—20克每千克,腐殖质结构简单,70%以上是富里酸,呈酸性或碱性反应,阳离子代换量低,一般为10厘摩尔(+)每千克土左右,土壤粘粒含量少,而且淋失非常微弱,营养元素贫乏。 总结:在这种应力作用下,土体便会开裂,这一开裂过程被称为寒冻劈裂,也有人称它为冻裂。寒冻劈裂所产生的裂缝宽度和延长深度和土层的温度梯度、水分状况和成岩程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界地理试题之世界地震带分布图 【—世界之世界地震带分布图】,地震带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 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图2-9),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5分) (2)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形成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黑龙江)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中,属于意大利的是() A. 平遥古城 B. 丽江古城 C. 皖南古村落 D. 威尼斯城【答案】 D 【解析】【分析】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都属于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 2.读“世界部分区域人口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大洲面积最大,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B. 乙大洲发达国家集中,人口稠密,增长快 C. 丙大洲大部分位于热带,人口稀疏,增长慢 D.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说法,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乙大洲是欧洲,该大洲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大洲,但人口增长缓慢,许多国家出现了负增长;丙大洲是非洲,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人口分布较稠密,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故答案为:A 【点评】当前世界上共有70几亿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较多的四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自然经济条件都较为优越。人口分布较少的四个地方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纬度较高终年寒冷的高度纬度地区。 3.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A. 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 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 C. 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 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 (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 B. 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 C. 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 D. 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2)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故选:D。 【点评】(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4.我国台湾省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3 16万(2010年数据),其人口密度约为() A. 643.3人/平方千米 B. 0.001 6平方千米/人 C. 0.064人 D. 15.54平方千米/人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本次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由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三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下册除长江沿江地带以外的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答题情况 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出错较多的题2题、9题,属于审题不清,温带看成温度带;天山南北两侧地形区,写成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这一题考查的都是地理基础知识。

2、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9题、12题、13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 3、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综合题共4大题,40分。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香港特别行政区图、黄土高原地形图。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4题,虽然教师在讲黄土高原时曾经讲过,由于超范围老师没让复习,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4题黄土高原地形图学生得分不高。第1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虽是

(完整版)初中地理会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会考地理模拟试题答案 说明:全卷是50小题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里。(45分钟内完成) 1.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下面的月食图片哪一个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7千米B.6371千米C.6370千米D.6378千米 3.看经纬网图,回答: A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 A.经度20°,纬度20o B.20oE,20oN C.20oW,20oN D.20oE,20oS 4.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 .200W,1600E B .200E,1600W C .00,1800 D.900E,900W 5.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A .昼夜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四季变化 6.某地图比例尺为1:2500万,实地水平距离是500千米,图上距离为 A .2厘米B.3厘米C.5厘米D.8 厘米 7.下列可以组成经线圈的是 A.东经10°和西经80°B.东经90°和西经90° C.东经120°和东经60°D.西经10°和西经170° 8.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B.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D.等高线表现不出地形的变化情况 9.A~D四个半球中,为南半球的是

10.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大洋洲 D 南极州 11.世界上海陆比例是 A.各占1/2 B.2/3陆地C.1/4海洋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2.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ft 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尼罗河 13.泰姬陵是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它位于 A、泰国 B、印度河沿岸 C、斯里兰卡 D、印度 14.目前,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区“硅谷”位于美国的 A、圣弗朗西斯科 B、纽约 C、洛杉矶 D、华盛顿 15.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板块的张裂形成的是 A.红海B.喜马拉雅ft C.阿尔卑斯ft D.日本列岛 16.世界“花园城市”是 A.上海B.曼谷C.新加坡D.万象 17.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日本B.俄罗斯C.中国D.印度 18.某旅游者在游记中写道“烈日下,成群的斑马悠闲地在草原上散步,不远处有几只幼狮在母狮周围嬉戏”,该旅游者记述的地区应在 A.南美洲亚马孙平原B.非洲的东非高原 C.蒙古高原D.澳大利亚中部盆地 19.世界上唯一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A.澳大利亚B.美国C.加拿大D.巴西 20.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A.汉语B.英语C.法语D.西班牙语 21.WTO所指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B.欧洲联盟C.联合国D.世界贸易组织 22.下列哪组食物不是欧洲人餐桌上常见的 A.牛排、面包B.奶油、火腿C.熏肉、奶酪D.香肠、米饭 23.图2-5反映的是几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佛教的建筑物B.B是基督教的建筑物 C.C是伊斯兰教的建筑物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初中地理经典试题( 居民与聚落)

考点3 居民与聚落 知识点一:人口与人种 1.(2010·山东济南)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 ①亚马孙河流域②尼罗河流域③长江流域④恒河流域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选B。 2.(2010·湖北宜昌)上海某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日用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今后在下列哪个地区的市场销售可能最好() A.欧洲西部 B.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C.非洲的北部 D.东亚、东南亚 【答案】选B。 3.(2009·福建南安)该地区是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其人种是() 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 【解析】选C。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 4.(2009·湖南常德)亮亮同学学习了”世界的人口”这一节后,对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作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人口的增长要与世界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中纬度近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稀少 D.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 【解析】选D。此题综合考查了世界的人口的相关知识,人口密度只是表示一个地方人口的疏密程度,与人口总数,人口增长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在世界各大洲中,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世界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由于高寒地区气候恶劣,不适合居住,人口少。

5.(2009·贵州黔东南)欧洲、瑞典等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居民就业困难 B.社会经济贫困 C.劳动力短缺 D.居住条件较差 【解析】选C。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经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则出现了居民就业困难,居住条件较差,社会经济贫困等问题。 6.(2009·山东滨州)下列地区人口比较稠密的是() A.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B.干旱的沙漠地区 C.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D.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 【解析】选C。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适宜工农业生产,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比较稠密。 7.(2009·湖南长沙)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 【答案】选B。 8.(2009·山东菏泽)下图是甲、乙、丙三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三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 A.30‰ 10‰ 5‰ B.20‰ 10‰ 10‰ C.50‰ 20‰ 1 5‰ D.70‰ 30‰ 25‰ 【解析】选A。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自然增长率的概念理解和应用的题目。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解答此题先要阅读图例,分别读出三国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然后进行计算,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50‰-20‰=30‰;乙国:20‰-10‰=10‰;丙国:15‰-10‰=5‰。9.(2009·福建泉州)有“黑人故乡”之称的是()

2017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分析

2017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分析报告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引导作用。 1、试题覆盖面广,难度适中 试题覆盖了初二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及,所以覆盖面较广。重点强调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能力,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实践能力 在本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二是在对其他内容的教学中应不断应用并强化这些知识。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

3、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好现有的教材,对教材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处理好教材中的内容文字、地图和活动三者的关系。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要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地图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课堂中给学生创设读图的空间,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在地球和地图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4、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纵观整张试卷,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不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是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在复习时教师要针对考试说明帮助学生建构。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我们生活的人类之家地球,下列关于其形状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圆地方 B 不规则的球体 C 到扣的盘子 D 正球体 2、 下列哪个国家被誉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A 美国 B 印度 C 俄罗斯 D 日本 3、 亚洲河流成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丰富 B 三面临海 C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气候复杂多样 4、 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A 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 山顶B 山脊C 山谷D 陡崖 5、 下列气候图中,表示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 6、 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的位置,其交通咽喉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 太平洋和大西洋B 大西洋和印度洋C 太平洋和印度洋D 红海和地中海 7、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是陆地 B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 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 南极地区是海洋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塔里木河 D 尼罗河 9、 在图幅相同的四张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上海世博会导游图 B 上海市地图 C 中国地图 D 世界地图 10、 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地区成功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是( A 长城站B 中山站C 昆仑站D 黄河站 11、 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傣族人民生活的是( ) 12、 2011年4月12日至13日,哈尔滨市遭遇罕见特大降雪,给我市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 响。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这种天气 的是() 15、 有一批蔬菜要从郊区运到市区销售,较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海洋运输 16、 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日落,这是由于( ) B. A. 13、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B 博彩业为主的经济 C 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口”型的经济 14、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 珠江三角洲 B 沪宁杭地区 C 京津唐地区 D 辽中南地区 C. D. D “进口 一一加工一一出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及答案5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西双版纳)如图中的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西亚和北非地区,他们属于什么人种() A. 黑色人种 B. 白色人种 C. 黄色人种 D. 混血人种【答案】B 【解析】【分析】居住于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主要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故选:B 【点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 A. I B. Ⅱ C. Ⅲ D. Ⅳ (2)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 B. 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C. 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只有Ⅱ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2)Ⅳ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的人口增长较慢,属于发达国家,图中②地区的国家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故答案B错误。 故答案为:(1)B;(2)B; 【点评】(1)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问题以及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难度。(2)考查几个地区和国家的人口问题,一般主要考查几个大国,学生要特别注意。 3.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需要加强学习的语言是( ) A. 英语 B. 法语 C. 西班牙语 D. 阿拉伯语(2)为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他最好了解以下哪种宗教习俗( )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澳大利亚通用英语,故选:A。(2)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C。 【点评】(1)世界六大语言的分布区域:汉语主要分布于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拉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几亚洲南部等地区;俄语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部分地区;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国家。 (2)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4.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爱护聚落,人人有责。结合漫画,回答下列小题。 (1)该漫画中的聚落景观,可描述为() A. 林海雪原 B. 沟壑纵横 C. 高楼林立 D. 大漠辽阔(2)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A. 禁止焚烧秸秆 B. 珍惜每寸土地 C. 杜绝乱扔乱放 D. 实行达标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下列对世界人口、人种、宗教,语言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总体上看,世界上的人口增长越来越慢,人口越来越少; 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以及分布最广的语育,我国使用的就是汉语; C.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宗教,教徒为穆斯林,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 D. 亚洲东部、东南部的居民以黄种人为主;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世界上的人口增长越来越慢,人口数量确实还在增长,选项A错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是英语,选项B错误。伊斯兰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1)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不管任何人种都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3)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4)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2.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初中地理八年级一模考试试卷分析

初中地理八年级一模考试试卷分析 2013.5.6 本分试卷是基于《地理新课程标准》之上,试题类型符合济南市近几年的学业水平考试题型,而且试题素材新颖,无偏题、怪题、旧题、难题,非常适合八年级学生刚刚结束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难度系数适中,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起到了非常好的检测作用。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说,本次一模试卷对今后我们二轮复习也起到了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所以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试卷中单项选择题第3、4小题,22、23小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3.反映学科特色,凸显各种地理图表的重要性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次试卷中有十四道题是直接利用各种图象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的。本份试卷共涉及照片、地图共26个,而且图文安排布局合理有序,图表绘画规范、清晰、富于表现性,类型多样,使人看之悦目,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这些地图中提供的地理信息的考察与应用,能帮助学生体会区域性这一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引导教师与学生充分重视对地图教学与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