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结构与算法作业

数据结构与算法作业

数据结构与算法作业
数据结构与算法作业

习 题 1

1. 简述下列术语:

数据 数据元素 数据结构 存储结构 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

2.在下面两列中,左侧是算法的执行时间,右侧是一些时间复杂度。请用连线的方式表示每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100n 3 (1)

(a) O (1) 6n 2-12n +1 (2)

(b) O (2n ) 1024 (3)

(c) O (n ) n +2log 2n (4)

(d) O (n 2) n (n +1)(n +2)/6 (5)

(e) O (log 2n ) 2n +1+100n

(6) (f) O (n 3)

3. 试编写算法,求一元多项式P n (x )=∑=n i i i

x a 0的值P n (x 0),并确定算法中每一语句的执行次

数和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注意选择你认为较好的输入和输出方法,本题输入为a i (i=0,1,…,n ),x 0和n ,输出为P n (x 0)。

习 题 2

1. 填空题:

a) 在顺序表中插入和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 表中一半 元素,具体移动

的元素个数与 插入或删除元素的位置 有关。

b) 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 要求 紧邻。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

的元素的物理位置 不要求 紧邻。

c) 在单链表中,除了首结点外,任一结点的存储位置由 前一结点的指针 指

示。

d) 在单链表中设置头结点的作用是 储存指向第一个结点的指

针 。

2. 已知顺序线性表A 和B 中各存放一个英语单词,字母均为小写。试编写一个判定那个

单词在字典中排在前面的算法。

3.试写一算法,实现顺序表的就地逆置,即利用原表的存储空间将线性表(a1,a2,…, a n)逆置为(a n,a n-1,…,a1)。

4.已知指针ha和hb分别指向两个单链表的头结点,并且已知两个链表的长度分别为m 和n。试写一算法将这两个链表连接在一起(即令其中一个表的首元结点连在另一个表的最后一个结点之后),假设指针hc指向连接后的链表的头结点,并要求算法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连接运算。请分析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5.设线性表A=( a1,a2,…, a m),B=( b1,b2,…, b n),试写一个按下列规则合并A、B为线性表C的算法,即使得

C=( a1,b1,a2,b2,…, a m,b m,b m+1,…, b n) 当m≤n时;

C=( a1,b1,a2,b2,…, a n,b n,a n+1,…, a m) 当n≤m时.

线性表A、B和C均以单链表作存储结构,且C表利用A表和B表中的结点空间构成。注意:单链表的长度值m和n均未显式存储。

注意:2-5题完成后在上机实习时,通过程序实现检验算法的正确性(至少上机检验算法2)

习题 3

1.若按教科书节中图(b)所示铁道进行车厢调度(注意:两侧铁道均为单向行驶道),则请

问:

(1)如果进站的车厢序列为123,则可能得到的出站车厢序列是什么?

(2)如果进站的车厢序列为123456,则能否得到435612和135426的出站序列,并说

明为什么(即写出以‘S’表示进栈和以‘X’表示出栈的栈操作序列)。

2.试写一个判别表达式中开、闭括号是否合法匹配的算法。

3.按照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和幂运算(↑)优先关系的惯例,并仿照节()例3-1的

格式,画出下列算术表达式求值时操作数栈和运算符栈的变化过程:

A-B×C/D+E↑F

4.以T=16,各件物品体积={2,5,8,3,4,6}为例,画出背包问题算法执行过程中栈的

变化。

5.假设以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表示队列,并且只设一个指向尾结点的指针,不设头指针,

写出相应的入队出队操作。

习题 4

已知下列字符串

a=‘THIS’, f=‘A SAMPLE’, c=‘GOOD’, d=‘NE’, b=‘’,

s=Concat (a, Concat ( SubString(f,2,7),Concat(b,SubString(a,3,2)))),

t=Replac (f, SubString(f,3,6),c),

u=Concat (SubString(c,3,1),d), g=‘IS’,

v=concat (s, Concat(b,Concat(t, Concat(b,u)))),

试问:s, t, v, StrLength(s), index(v,g), index(u,g)各是什么?

试问执行一下函数会产生怎样的输出结果?

void demonstrate( ){

StrAssign( s, ‘THIS IS A BOOK’);

Replace( s, SubString(s,3,7), ‘ESE ARE’);

StrAssign( t, Concat(s, ‘S’));

StrAssign(u, ‘XYXYXYXYXYXY’);

StrAssign( v,SubString(u, 6, 3));

StrAssign(w, ‘W’);

printf( ‘t=’, t , ‘v=’, v, ‘u=’, Replace(u,v,w));

}//demonstrate

用串的定长顺序存储表示编写算法,实现串的基本操作Replace(SString &NewS, SString S, SString T, SString V); (提示:可利用书中已实现的基本操作)。

假设以结点大小为1(且附设头结点)的链表结构表示串。

若设串类型为:

typedef struct strNode{

char chdata;

strNode *next;

}strNode,*strPtr;

试编写程序实现下列串的基本操作StrAssign , StrLength , StrCompare和SubString的函数。

习题5

1、设有三对角矩阵(a ij)n*n ,将其三对角线上的元素存于数组B[3][n]中,使得元素B[u][v]=a ij,试推导出从(i,j)到(u,v)的下标变换公式。

2、假设按右下标优先存储整数数组A9*3*5*8时,第一个元素的字节地址是100,每个整数占4个字节。问下列元素的存储地址是什么?

(1)a0000(2)a1111 (3)a3125(4)a8247

3、按教科书节中图所示结点结构,画出下列广义表的存储结构图,并求它的深度。

1) ((( )),a,((b,c),( ),d),(((e))))

2) ((((a),b)),((( ),d),(e,f)))

4、三元组顺序表的一种变形是,从三元组顺序表中去掉行下标域得到二元组顺序表,另设一行起始向量,其每个分量是二元组顺序表的一个下标值,指示该行中第一个非零元素在二元组顺序表中的起始位置。试编写一个算法,由矩阵元素的下标值i,j求矩阵元素。试讨论这种方法和三元组顺序表相比的优缺点

习题 6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知识总结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知识总结 1 算法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 (1)可行性;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 (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 (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 (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 (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线性表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 (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 (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详见14--16页) 4 栈和队列 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 栈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表示栈底。 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指针指向队头。 队列是“先进行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的线性表。 队列运算包括(1)入队运算:从队尾插入一个元素;(2)退队运算:从队头删除一个元素。循环队列:s=0表示队列空,s=1且front=rear表示队列满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 一、数组于简单排序 (1) 二、栈与队列 (4) 三、链表 (7) 四、递归 (22) 五、哈希表 (25) 六、高级排序 (25) 七、二叉树 (25) 八、红—黑树 (26) 九、堆 (36) 十、带权图 (39) 一、数组于简单排序 数组 数组(array)是相同类型变量的集合,可以使用共同的名字引用它。数组可被定义为任何类型,可以是一维或多维。数组中的一个特别要素是通过下标来访问它。数组提供了一种将有联系的信息分组的便利方法。 一维数组 一维数组(one-dimensional array )实质上是相同类型变量列表。要创建一个数组,你必须首先定义数组变量所需的类型。通用的一维数组的声明格式是:type var-name[ ]; 获得一个数组需要2步。第一步,你必须定义变量所需的类型。第二步,你必须使用运算符new来为数组所要存储的数据分配内存,并把它们分配给数组变量。这样Java 中的数组被动态地分配。如果动态分配的概念对你陌生,别担心,它将在本书的后面详细讨论。 数组的初始化(array initializer )就是包括在花括号之内用逗号分开的表达式的列表。逗号分开了数组元素的值。Java 会自动地分配一个足够大的空间来保存你指定的初始化元素的个数,而不必使用运算符new。 Java 严格地检查以保证你不会意外地去存储或引用在数组范围以外的值。Java 的运行系统会检查以确保所有的数组下标都在正确的范围以内(在这方面,

Java 与C/C++ 从根本上不同,C/C++ 不提供运行边界检查)。 多维数组 在Java 中,多维数组(multidimensional arrays )实际上是数组的数组。你可能期望,这些数组形式上和行动上和一般的多维数组一样。然而,你将看到,有一些微妙的差别。定义多维数组变量要将每个维数放在它们各自的方括号中。例如,下面语句定义了一个名为twoD 的二维数组变量。 int twoD[][] = new int[4][5]; 简单排序 简单排序中包括了: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 1.冒泡排序的思想: 假设有N个数据需要排序,则从第0个数开始,依次比较第0和第1个数据,如果第0个大于第1个则两者交换,否则什么动作都不做,继续比较第1个第2个…,这样依次类推,直至所有数据都“冒泡”到数据顶上。 冒泡排序的的java代码: Public void bubbleSort() { int in,out; for(out=nElems-1;out>0;out--) for(in=0;ina[in+1]) Swap(in,in+1); } } 算法的不变性:许多算法中,有些条件在算法执行过程中始终是不变的。这些条件被称为算法的不变性,如果不变性不为真了,则标记出错了; 冒泡排序的效率O(N*N),比较N*N/2,交换N*N/4; 2. 选择排序的思想:

数据结构与算法--树的应用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 实验名称:树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⑴、掌握二叉树的静态数组存放。 ⑵、掌握哈夫曼编码的基本概念。 ⑶、掌握哈夫曼编码树的构造方法。 ⑷、掌握哈夫曼编码的构造和使用。 ⑸、理解前缀编码的概念。 二、实验内容 ⑴、按照字符出现概率构造一个哈夫曼树。要求输入为一个文本文件(可以限 制文本仅仅包含字母),通过统计字符出现的次数计算概率,在此基础上构造哈夫曼树。 ⑵、打印出每一个字母对应的哈夫曼编码。 三、实验环境 硬件:Windows XP计算机、鼠标、键盘、显示器 开发环境:Microsoft Visual C++ 6.0 四、实验步骤 ①、点击开始菜单中的程序-Microsoft Visual C++ 6.0 点击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文件—C++ Source File ,在文件名(N)中写入5.cpp,再点击确定. ②、编写程序如下: #include #define MAXV ALUE 10000//定义最大权值 #define MAXLEAF 100//定义哈夫曼树中最大叶子节点个数 #define MAXNODE MAXLEAF*2-1//哈夫曼树的最大节点数 #define MAXBIT 30//定义哈夫曼编码的最大长度 #define MAX 100 typedef struct { int weight; int parent,lchild,rchild; }HufNodeType; typedef struct { int bit[MAXBIT]; int start;//编码的起位 }HufCodeType;//哈夫曼编码的结构体 void HuffmanTree(HufNodeType HuffNode[],int *w,int n)//建立哈夫曼树

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版期末复习题

《数据结构与算法》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C 。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2.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是指 A 。 A.数据的存储结构B.数据结构C.数据的逻辑结构D.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3.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 A 结构。 A.逻辑B.存储C.逻辑和存储D.物理 4.在存储数据时,通常不仅要存储各数据元素的值,而且还要存储 C 。 A.数据的处理方法B.数据元素的类型 C.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D.数据的存储方法 5.在决定选取何种存储结构时,一般不考虑 A 。 A.各结点的值如何B.结点个数的多少 C.对数据有哪些运算D.所用的编程语言实现这种结构是否方便。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数据项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B.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C.数据结构是带结构的数据项的集合 D.一些表面上很不相同的数据可以有相同的逻辑结构 7.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C ,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A 。 (1)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C.分析算法的易读性和文档性 (2)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B.正确性和简明性 C.可读性和文档性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8.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 s =0; for( I =0; i

数据结构与算法第1章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C)两大类。 A.动态结构、静态结构 B.顺序结构、链式结构 C.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D.初等结构、构造型结构 2.在下面的程序段中,对x的斌值语句的频度为(C)。 for( t=1;k<=n;k++) for(j=1;j<=n; j++) x=x十1; A. O(2n) B. O (n) C. O (n2). D. O(1og2n) 3.采用链式存储结构表示数据时,相邻的数据元素的存储地址(C)。 A.一定连续B.一定不连续 C.不一定连续 D.部分连续,部分不连续 4.下面关于算法说法正确的是(D)。 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一般与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成正比 B.解决某问题的算法可能有多种,但肯定采用相同的数据结构 C.算法的可行性是指算法的指令不能有二义性 D.同一个算法,实现语言的级别越高,执行效率就越低 5.在发生非法操作时,算法能够作出适当处理的特性称为(B)。 A.正确性 B.健壮性 C.可读性 D.可移植性 二、判断题 1.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的各数据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2.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人、删除运算效率高。(×) 3.数据的逻辑结构说明数据元素之间的次序关系,它依赖于数据的存储结构。(×) 4.算法的优劣与描述算法的语言无关,但与所用计算机的性能有关。(×) 5.算法必须有输出,但可以没有输人。(√) 三、筒答题 1.常见的逻辑结构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常用的存储结构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常见的四种逻辑结构: ①集合结构:数据元素之间是“属于同一个集合” ②线性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③树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 ④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多对多的关系。 常见的四种存储结构有: ①顺序存储:把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元中。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最基本的存储表示方法,通常借助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组来实现。 ②链接存储:对逻辑上相邻的元素不要求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元,元素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附设的指针域来表示。 ③索引存储:通过建立索引表存储结点信息的方法,其中索引表一般存储结点关键字和一个地点信息,可通过该地址找到结点的其他信息。 ④散列存储:根据结点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结点的存储地址的方法。 2.简述算法和程序的区别。 【解答】一个算法若用程序设计语言来描述,则它就是一个程序。算法的含义与程序十分相

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点必备

数据结构与方法 1、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2、算法的基本运算与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3、算法的基本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重复)结构 4、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回溯法 5、算法的复杂度主要包括: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 6、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7、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8、数据结构主要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9、数据结构研究的目的: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10、数据处理的效率:数据处理的速度、减少处理过程中占用计算机的存储空间 11、数据处理:指对数据集合中的各元素以各种方式进行运算 12、数据元素:指在数据处理中,每一个需要处理的对象都可以抽象成数据元素 13、数据结构:指反映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数据元素集合的表示 14、数据的逻辑结构:指反映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数据结构,两要素: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元素在集合上的关系 15、数据的存储结构: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存放形式,常用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16、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中每个元素加上方框成为结点 17、数据结构一般分为: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18、线性结构满足:有且仅有一个根结点、每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与后件、在一个线性结构中插入与删除任何一个结点后还就是线性结构 19、线性表定义:线性表就是由n个数据元素a1、a2、a3、a4……an组成的一个有限序列,表中每一个数据元素,除了第一个外,有且仅有一个前件,除了最后一个外,有且仅有一个后件20、非线性表的特征:有且只有一个根节点a1,它无前件、有且只有一个终结点an,它无后件、除了第一个与最后一个外,其她所有结点只有一个前件与一个后件 21、线性表的长度:线性表中的结点的个数n成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成为空表 2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的特点:所有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就是连续的、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就是按逻辑顺序一次存放的 23、线性表的随机存取地址计算公式:ADD(ai)=ADD(a1)+(i-1)*k 24、线性表的主要操作:插入、删除、查找、排序、分解、合并、复制、逆转 25、栈的定义:栈就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它按照“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据 26、栈的顺序存储:在程序设计语言中,一般一维数组S(1:m)作为栈的顺序存储空间,其中m 为栈的最大容量 27、栈的基本运算:入栈、退栈、读栈顶元素 28、入栈运算:首先将栈顶指针(top)加1,然后将新元素插入到栈顶指针指向的位置。当栈顶指针已经指向存储空间的最后一个位置时,说明栈空间已满,称为“上溢”错误 29、退栈运算:首先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然后将栈顶指针(top)减1。当栈顶指针为0时,说明栈空,成为“下溢”错误 30、队列的定义:队列就是指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它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据 31、循环队列:在实际应用中,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一般采用循环队列的形式。所谓循环队列,

计算机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期末试题(2007级B)_无答案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 课程号: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B卷)任课教师: 1.数据类型为()。 A)数据项的集合B)值的集合及定义在其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C)数据元素的集合D)关键字的集合 2.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A)可随机直接访问任一元素B)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C)不必事先估计元素个数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 3.设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ABCD,则借助于一个栈所得到的出栈序列不可能是()。 A)ABCD B)DCBA C)ABCD D)DABC 4.将对称矩阵A nxn压缩存储在一维数组B[m]中,则m的值至少为()。 A)n(n+1)/2 B)n(n-1)/2 C)n(n+1) D)n2 5.设二叉树中有n2个度为2的结点,n1个度为1的结点,n0个叶子结点,则此二叉树中空指针域个数为()。 A)n0+n1+n2 B)n2+n1+2n0 C)2n2+n1D)2n0+n1 6.对于具有n个顶点的强连图,其弧条数的最小值为()。 A)n+1 B)n C)n-1 D)n-2 7.一棵深度为k的平衡二叉树,其每个非终端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0,则该树共有()个结点。 A)2k-1-1 B)2k-1C)2k-1+1 D)2k-1 8.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 A)O(1) B)O(n) C)O(n2) D)O(nlogn) 9.每一趟都能选出一个元素放在其最终位置上,并且不稳定的排序算法是()。 A)冒泡排序B)简单选择排序C)希尔排序D)直接插入排序10.按照二叉树的定义,具有3个结点的不同形态(相似)的二叉树有()种。 A)3 B)4 C)5 D)6 二、(本题10分) 利用两个栈S1、S2模拟一个队列(如客户队列)时,如何用栈的运算实现队列的插入、删除运算,请简述算法思想。 三、(本题10分) 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先序序列与中序序列分别如下,试画出此二叉树。 先序序列:ABCDEFGH IJ 中序序列:CBEDAGHFJI 注: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题2页,本页为第1页 教务处试题编号:

大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程序及报告材料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两两相连的房间问题: 一所奇怪的房子,这所房子里有n个房间,每个房间里有一些门通向别的房间,可是这些门十分奇怪,它们只能从房间a开向房间b,也就是说,一扇从a开向b的门是不能让一个人从b房间走到a房间的。你能计算一下任意两个房间之间都互相相通吗? 问题分析 此程序需要完成如下要求:在这所房子里,从任意一个房间开始,按照开门的方向,均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路线,使得一个人能够不重复的到达其他的每一个房间,所以,需以每一个房间都为一次起始点来走向其他的房间,以此来判断这所房子里的任意两个房间之间是否互相相通。 实现本程序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表示每一个房间,即存储房间的信息,并且还要确定这所房子里的各个房间的位置。 2.各个房间之间的门,以及门是从哪个房间开向哪个房间的该如何表示和存储的。 3.从某一个房间开始,如何走到其他各个房间,即如何对房间进行遍历。 4.为了在遍历过程中,不重复的遍历每一个房间,该如何标记已被遍历过的房间,从而只 访问未走过的房间。 5.最后通过什么的遍历方式才能判断各个房间之间是否互相相通。

数据结构的选择和概要设计 通过对题目要求的理解,我们可以用图来表示这所房子,而房子中的各个房间就相当于图中的各个结点,由于房间的门是有方向的,一扇从a开向b的门是不能让一个人从b房间走到a 房间的,从而可知该图为有向图,那么门就相当于有向图中的弧,从一个门开向另一个门即代表有向图中弧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对于图的存储,我采用邻接表的形式来存储,并将每一个房间进行编号,对于邻接表,则需要定义一个邻接表结点类型、邻接表表头结点类型,通过表头与结点的连接而将有向图中弧的信息存储起来。那么人从任意一个房间走向另一个房间,即相当于有向图中从一个结点按照弧的信息访问其他的结点,可以采用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如果从每一个结点以起始点开始一次遍历就都能访问到其他结点的话则说明有向图是连通图,即该房子里的各个房间能够互相相通。定义一个全局的整形变量flag,如果是连通图的话则flag=1,否则flag=0。 程序实现的流程图如下:

数据结构与算法第二版2-4章答案

2.3 课后习题解答 选择题 1、A 2、A 3、D 4、C 5、D 6、B 7、C 8、B 9、A 10、D 11、B 12、D 2.3.2 判断题 1.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 2.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可以按序号随机存取。(√) 3.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不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代价,因为每次操作平均只有近一半的元素需要移动。(×) 4.线性表中的元素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同一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因此属于同一数据对象。(√) 5.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并不一定相邻。(×) 6.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不一定相邻。(√)7.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优于顺序存储结构。(×) 8.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插入和删除时移动元素的个数与该元素的位置有关。(√) 9.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来存储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的。(√)10.在单链表中,要取得某个元素,只要知道该元素的指针即可,因此,单链表是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11.静态链表既有顺序存储的优点,又有动态链表的优点。所以它存取表中第i个元素的时间与i无关。(×) 12.线性表的特点是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2.3.3 算法设计题 1.设线性表存放在向量A[arrsize]的前elenum个分量中,且递增有序。试写一算法,将x 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并且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示】直接用题目中所给定的数据结构(顺序存储的思想是用物理上的相邻表示逻辑上的相邻,不一定将向量和表示线性表长度的变量封装成一个结构体),因为是顺序存储,分配的存储空间是固定大小的,所以首先确定是否还有存储空间,若有,则根据原线性表中元素的有序性,来确定插入元素的插入位置,后面的元素为它让出位置,(也可以从高下标端开始一边比较,一边移位)然后插入x ,最后修改表示表长的变量。 int insert (datatype A[],int *elenum,datatype x) /*设elenum为表的最大下标*/ {if (*elenum==arrsize-1) return 0; /*表已满,无法插入*/ else {i=*elenum; while (i>=0 && A[i]>x) /*边找位置边移动*/ {A[i+1]=A[i]; i--; } A[i+1]=x; /*找到的位置是插入位的下一位*/ (*elenum)++; return 1; /*插入成功*/ }

北京交通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期末测验考试参考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题(A卷)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出题教师:张勇 (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六道大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3)试卷不得带出考场) 1. 在顺序表中访问任意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均为,因此顺序表也称为 的数据结构。 2.三维数组a[4][3][2](下标从0开始),假设a[0][0][0]的地址为50,数据以行序优先方式存储,每个元素的长度为2字节,则a[2][1][1]的地址是。 3. 直接插入排序用监视哨的作用是。 4. 已知广义表Ls=(a, (b, c), (d, e)), 运用head和tail函数取出Ls中的原子d的运算 是。 5.对有14个元素的有序表A[1..14]进行折半查找,当比较到A[4]时算法结束。被比较元素除A[4]外,还有。 6. 在AOV网中,顶点表示,边表示。 7. 有向图G可进行拓扑排序的判别条件是。 8. 若串S1=‘ABCDEFGHIJK’,S2=‘451223’,S3=‘####’,则执行 Substring(S1,Strlength(S3),Index(S2,‘12’,1))的结果是。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下列存储形式中,哪一个不是树的存储形式?() A.双亲表示法B.孩子链表表示法 C.孩子兄弟表示法D.顺序存储表示法 2.查找n个元素的有序表时,最有效的查找方法是()。 A.顺序查找B.分块查找 C.折半查找D.二叉查找 3.将所示的s所指结点加到p所指结点之后,其语句应为()。 p (A) s->next=p+1 ; p->next=s;

(B) (*p).next=s; (*s).next=(*p).next; (C) s->next=p->next ; p->next=s->next; (D) s->next=p->next ; p->next=s; 4. 在有向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中,顶点v 在链表中出现的次数是( )。 A. 顶点v 的度 B. 顶点v 的出度 C. 顶点v 的入度 D. 依附于顶点v 的边数 5.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 (nlog 2n )、空间复杂度为O(1)的排序算法是( )。 A. 堆排序 B. 快速排序 C. 归并排序 D.直接选择 6. 设矩阵A 是一个对称矩阵,为了节省存储,将其 下三角部分(如右图所示)按行序存放在一维数组B[ 1, n(n-1)/2 ]中,对下三角部分中任一元素ai,j(i ≤j), 在一维数组B 中下标k 的值是( ): A.i(i-1)/2+j-1 B.i(i-1)/2+j C.i(i+1)/2+j-1 D.i(i+1)/2+j 7. 由一个长度为11的有序表,按二分查找法对该表进行查找,在表内各元素等概率情 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是( )。 A .29/11 B. 31/11 C. 33/11 D.35/11 8. AVL 树是一种平衡的二叉排序树,树中任一结点的( )。 A. 左、右子树的高度均相同 B. 左、右子树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 C. 左子树的高度均大于右子树的高度 D. 左子树的高度均小于右子树的高度 9. 下列四种排序方法中,不稳定的方法是( )。 A. 直接插入排序 B. 冒泡排序 C. 归并排序 D. 堆排序 10. 设树的度为4,其中度为1,2,3,4的结点个数分别为4, 2, ,1, 1, 则T 中的叶子数为 ( )。 A .5 B .6 C .7 D .8 三、 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 1. 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入、删除运算效率高。( ) 2. 数组不适合作任何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 3. 广义表的取表尾运算,其结果通常是个表,但有时也可是个原子。( ) 4. 在含有n 个结点的树中,边数只能是n-1条。( ) 5. 所谓一个排序算法是否稳定,是指该算法在各种情况下的效率是否相差不大。( ) 6. 简单选择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7. 在二叉排序树中插入一个新结点,总是插入到叶结点下面。( ) 8. 采用线性探测处理冲突,当从哈希表中删除一个记录时,不应将该记录所在位置置 空,因为这会影响以后的查找。( ) 9. 有n 个数存放在一维数组A[1..n]中,在进行顺序查找时,这n 个数的排列有序或无 ?????? ? ???? ? ??=n n n n a a a a a a A ,2,1,2 ,21,21 ,1Λ Λ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后习题答案

2.3 课后习题解答 2.3.2 判断题 1.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 2.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可以按序号随机存取。(√) 3.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不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代价,因为每次操作平均只有近一半的元素需要移动。(×) 4.线性表中的元素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同一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因此属于同一数据对象。(√) 5.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并不一定相邻。(×) 6.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不一定相邻。(√)7.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优于顺序存储结构。(×) 8.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插入和删除时移动元素的个数与该元素的位置有关。(√) 9.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来存储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的。(√)10.在单链表中,要取得某个元素,只要知道该元素的指针即可,因此,单链表是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11.静态链表既有顺序存储的优点,又有动态链表的优点。所以它存取表中第i个元素的时间与i无关。(×) 12.线性表的特点是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2.3.3 算法设计题 1.设线性表存放在向量A[arrsize]的前elenum个分量中,且递增有序。试写一算法,将x 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并且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示】直接用题目中所给定的数据结构(顺序存储的思想是用物理上的相邻表示逻辑上的相邻,不一定将向量和表示线性表长度的变量封装成一个结构体),因为是顺序存储,分配的存储空间是固定大小的,所以首先确定是否还有存储空间,若有,则根据原线性表中元素的有序性,来确定插入元素的插入位置,后面的元素为它让出位置,(也可以从高下标端开始一边比较,一边移位)然后插入x ,最后修改表示表长的变量。 int insert (datatype A[],int *elenum,datatype x) /*设elenum为表的最大下标*/ {if (*elenum==arrsize-1) return 0; /*表已满,无法插入*/ else {i=*elenum; while (i>=0 && A[i]>x) /*边找位置边移动*/ {A[i+1]=A[i]; i--; } A[i+1]=x; /*找到的位置是插入位的下一位*/ (*elenum)++; return 1; /*插入成功*/ } } 时间复杂度为O(n)。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际应用

学院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实际应用 二零一三年三月十三日 目录

数据结构与算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摘要: (2) 一、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在各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排队叫号系统(尾插法) (2) (二)、搜索引擎与数据结构算法 (4) (三)、图论应用 (5) (四)、最小生成树在城市高速公路问题中的应用 (5) 三、小结 (6) 四、参考文献 (6) 小组成员:

数据结构与算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摘要: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表示和处理的科学。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信息的表示,信息的处理。何为信息,信息就是大量的数据,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而我们需要《数据结构与算法》这门课作为基础,去发展计算机学科。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数据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算等的学科,而且确保经过这些运算后所得到的新结构仍然是原来的结构类型。通过《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学习,我们能够解决很多学科问题、生活实际问题。 一、定义 《数据结构与算法》应该包括两个部分:数据结构、算法。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界至今没有标准的定义。根据各自的理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方法,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也就是说,能够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如果一个算法有缺陷,或不适合于某个问题,执行这个算法将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时间、空间或效率来完成同样的任务。一个算法的优劣可以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衡量。 二、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到数据结构的地方有很多地方,实例到处都是,比如说,做搜索引擎,对字符串的各种查找、索引的算法就有很高要求;做人工智能,对模式识别、搜索的要求就很高;做数据库设计,对字典、内外排序、搜索与索引以及数据的连接方式都有很高要求;做通讯密码,对数论、Fourier分析有要求等等。 (一)、排队叫号系统(尾插法) 数据结构包含数的操作,排序和查找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排序的功能是将一个数据元素(或记录)的任意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按关键字有序的排列。数据结构的排序有5种。

常用的大数据结构与算法

常用的大数据结构与算法 在学习了解这些数据结构和算法之前,引用一位前辈的话: “我们不需要你能不参考任何资料,实现红黑树;我们需要的是你能在实践当中,选择恰当的数据结构完成程序开发;在必要的时候,能在已有的数据结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满足工程需要。但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掌握基础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你需要理解并应用一些高级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思想。因此,在程序员这条道路上,你要想走得更远,你需要活用各种数据结构,你需要吸收知名算法的一些思想,而不是死记硬背算法本身。” 那么,工程实践当中,最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有哪些? 以下是Google工程师Arjun Nayini在Quora给出的答案,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最常用的算法 1.图搜索算法(BFS,DFS) 2.排序算法 3.通用的动态规划算法 4.匹配算法和网络流算法 5.正则表达式和字符串匹配算法 最常用的数据结构 1.图,尤其是树结构特别重要 2.Maps结构 3.Heap结构 4.Stacks/Queues结构 5.Tries树 其他一些相对比较常用的数据算法还有:贪心算法、Prim’s / Kruskal’s算法、Dijkstra’s 最短路径算法等等。 怎么样才能活用各种数据结构? 你能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时候用hash表,什么时候用堆或者红黑色?在什么应用场景下,能用红黑色来代替hash表么?要做到这些,你需要理解红黑树、堆、hash表各有什么特性,彼此优缺点等,否则你不可能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数据结构。 常言道: 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程序≈数据结构 小编希望这些算法的掌握能够帮助大家拓宽握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视野,提高算法设计和动手编程的能力。

数据结构与算法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二工大期末考试试卷

选择题: 1、在数据结构中,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____关系。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一 D: 多对多 2、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____和运算等的学科。 A: 结构 B: 关系 C: 操作 D: 算法 3、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____。 A: 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B: 正确性和简明性 C: 可读性和文档性 D: 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4、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节点其物理位置也____。 A: 一定相邻 B: 不必相邻 C: 按某种规律排列 D: 无要求 5、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q所指结点是p所指结点的前驱结点,若在q和p之间插入s结点,则执行____。 A: s->next=p->next; p->next=s; B: p->next=s->next; s->next=p; C: q->next=s; s->next=p; D: p->next=s; s->next=q; 6、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a,b,c,d,e,则栈的不可能的输出序列是____。 A: edcba B: decba C: dceab D: abcde 7、循环队列用数组A[0,m-1]存放其元素值,已知其头尾指针分别是front和rear,则当前队列中的元素个数是____。 A: (rear-front+m)%m B: rear-front+1 C: rear-front-1 D: rear-front 8、关于空格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 空格串就是空串

B: 空格串是零个字符的串 C: 空格串的长度为零 D: 空格串的长度就是其包含的空格个数 9、数组A中,每个元素A的长度为3个字节,行下标i从1到8,列下标j从1到10,从首地址SA开始连续存放在存储器内,该数组按行存放时,元素A[8][5]的起始地址为____。A: SA+140 B: SA+144 C: SA+222 D: SA+225 10、对于一棵满二叉树,m个树叶,n个节点,深度为h,则____。 A: n=h+m B: h+m=2n C: m=h-1 D: n=2h-1 11、具有65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深度为____。(根的层次号为1) A: 8 B: 7 C: 6 D: 5 12、满二叉树____二叉树。 A: 一定是完全 B: 不一定是完全 C: 不是 D: 不是完全 13、将一棵有100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对节点进行编号,根节点的编号为1,则编号为49的节点的左孩子编号为____。 A: 99 B: 98 C: 50 D: 48 14、如果T2是由森林T转换而来的二叉树,那么T中结点的后序遍历就是T2中结点的____。A: 先序遍历 B: 中序遍历 C: 后序遍历 D: 层次遍历 15、将递归算法转换成对应的非递归算法时,通常需要使用____。 A: 栈 B: 队列 C: 链表 D: 树 16、如果某二叉树的前序为stuwv,中序为uwtvs,那么该二叉树的后序为____。 A: uwvts B: vwuts C: wuvts

数据结构和算法课程设计题目

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 计 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与算法 院(部)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组长姓名学号 同组人员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纪峰 设计时间:2010.6.7----2009.6.27 一、《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一)参考题目一(每位同学选作一个,同组人员不得重复) 1、编写函数实现顺序表的建立、查找、插入、删除运算。 2、编写函数分别实现单链表的建立、查找、插入、删除、逆置算法。 3、编写函数实现双向链表的建立、插入、删除算法。 4、编写函数实现顺序栈的进栈、退栈、取栈顶的算法。 5、编写函数实现链栈的进栈、退栈、取栈顶的算法。 6、编写函数实现双向顺序栈的判空、进栈、出栈算法。 7、编写函数实现循环队列的判队空、取队头元素、入队、出队算法。 8、编写函数实现链环队列的判队空、取队头节点、入队、出队算法。 9、编写函数实现串的,求串长、连接、求字串、插入、删除等运算。 10、分别实现顺序串和链串的模式匹配运算。 11、实现二叉树的建立,前序递归遍历和非递归遍历算法。 12、实现二叉树的建立,中序递归遍历和非递归遍历算法。 13、实现二叉树的建立,后序递归遍历和非递归遍历算法。 14、实现二叉树的中序线索化,查找*p结点中序下的前驱和后继结点。 15、分别以临接表和邻接矩阵作为存储就够实现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16、利用线性探测处理冲突的方法实现散列表的查找和插入算法。 (二)参考题目二(每三人一组,任选三个题目完成) 1.运动会分数统计(限1 人完成) 任务: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号为1……n。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项目编号为男子1……m,女子m+1……m+w。不同的项目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为:5、3、2;哪些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m<=20,n<=20) 功能要求: 1)可以输入各个项目的前三名或前五名的成绩; 2)能统计各学校总分, 3)可以按学校编号或名称、学校总分、男女团体总分排序输出; 4)可以按学校编号查询学校某个项目的情况;可以按项目编号查询取得前三或前五名的学校。 5)数据存入文件并能随时查询 6)规定:输入数据形式和范围:可以输入学校的名称,运动项目的名称 输出形式:有合理的提示,各学校分数为整形 界面要求:有合理的提示,每个功能可以设立菜单,根据提示,可以完成相关的功能要求。 存储结构:学生自己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自己设计,但是要求运动会的相关数据要存储在数据文件中。(数据文件的数据读写方法等相关内容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书上,请自学解决)请在最后的上交资料中指明你用到的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期末复习资料

1、线性表的各种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均比在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效率要低。( × ) 2、一个有向图的邻接表和逆邻接表中表结点的个数一定相等。( × ) 3、先序遍历森林和先序遍历与该森林相对应的二叉树,其结果不同。( √ ) 4、不使用递归,也可实现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 ) 5、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关键字的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 ) 6、采用折半查找法对有序表进行查找总是比采用顺序查找法对其进行查找要快。( √ ) 7、在任何情况下,快速排序方法的时间性能总是最优的。( × ) 8. 二维数组是其数据元素为线性表的线性表。( × ) 9. 拓扑排序是一种内部排序方法。( × ) 10.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指数据在计算机内实际的存储形式。( × ) 11、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 ) 12、算法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如果用C 语言或PASCAL语言等高级语言来描述,则算法实际上就是程序了。( √ ) 13、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入、删除运算效率高。( × ) 14、线性表采用链表存储时,结点和结点内部的存储空间可以是不连续的。( × ) 15、线性表的特点是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 ) 16、所谓取广义表的表尾就是返回广义表中最后一个元素。( × ) 17、完全二叉树中,若一个结点没有左孩子,则它必是树叶。( √ ) 18. 二叉树只能用二叉链表表示。( × ) 19.在二叉树的第i层上至少有2i-1个结点(i>=1)( × ) 20.度为二的树就是二叉树。( × ) 21. 有e条边的无向图,在邻接表中有e个结点。( × ) 22. 有向图的邻接矩阵是对称的。( × ) 23.任何无向图都存在生成树。( × ) 24. 不同的求最小生成树的方法最后得到的生成树是相同的. ( × ) 25. 有环图也能进行拓扑排序。( × ) 26. 关键路径是AOE网中从源点到终点的最长路径。( √ ) 27.内排序要求数据一定要以顺序方式存储。( × ) 28.排序的稳定性是指排序算法中的比较次数保持不变,且算法能够终止。( × ) 29.直接选择排序算法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 30.在待排数据基本有序的情况下,快速排序效果最好。( × ) 31.快速排序总比选择排序快。( √ ) 二.单选题() 1. 单循环链表的主要优点是( D )。 A.不再需要头指针 B.已知某个结点的位置后,能够容易找到它的直接前趋 C.在进行插入,删除运算时,能更好地保证链表不断开 D.从表中任一结点出发都能扫描到整个链表 2. 若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取第i个元素和找第i个元素的前趋元素,则采用( D )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顺序表B.单链表C.双链表D.单循环链表 3. 用链接方式存储的队列,在进行插入运算时( ). A. 仅修改头指针 B. 头、尾指针都要修改 C. 仅修改尾指针 D.头、尾指针可能都要修改 4. 以下数据结构中哪一个是非线性结构?( D ) A. 队列 B. 栈 C. 线性表 D. 二叉树 5. 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类似于二叉树的( A ),广度优先遍历算法类似于二叉树的( D )。 A.先序遍历B.中序遍历C.后序遍历D.层次遍历 6. 若广义表A满足Head(A)==Tail(A),则A为( B )。 A. ( ) B. (( )) C. (( ),( )) D. (( ),( ),( )) 7. 下列二叉树中,( A )可用于实现符号的不等长高效编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