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全章教案

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全章教案

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全章教案
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全章教案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内容: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

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个电

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个),倒

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个电子

练习:

1、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e、N、Na、Ne、Mg

在这些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有,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有,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的有;

L层电子数达到最多的有,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的有。

2、A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比最外层多7个电子。(1)A元素的元素符号是,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及名称分别是__ _____ _。

二、能层与能级

能层: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________是不同的,按电子的______差异,可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由内而外可以分为: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

符号表示 K、 L、 M、 N、 O、 P、Q……

能量由低到高

(1)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

(2)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的两倍[练习]

1、下列符号代表一些能层或能级的能量,请将它们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1)E

K E

N

E

L

E

M

(2)E

3S E

2S

E

4S

E

1S

(3)E

4s E

4d

E

4P

E

4f

三、构造原理

即电子所排的能级顺序: , , , , , , , , , , , , , , , , , , ,

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_____________,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_________

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1—18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5、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教学内容:

一、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1)电子运动的特点:①质量②运动空间③运动速度。

因此,电子运动来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只能用统计的观点来描述。我们不可能像描述宏观运动物体那样,确定一定状态的核外电子在某个时刻处于原子核外空间如何,而只能确定它在原子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概率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人们把这种电子云轮廓图成为原子轨道。

S的原子轨道是形的,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

P的原子轨道是形的,每个P能级有个轨道,它们互相垂直,分别以、、为符号。P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也随能层序数。

二、重点难点: 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ns能级各有个轨道,np能级各有个轨道,nd能级各有个轨道,nf能级各有个轨道.来表示。

泡利原理: 而每个轨道里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通常称为电子对,用方向相反的箭头“↑↓”

洪特规则: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轨道,而且自旋方向

〖练习〗

写出5、6、7、8、9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轨道式。并记住各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轨道式的特点:(成对电子对的数目、未成对电子数和它占据的轨道。

2.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如可以把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Ne]3S1。

上式方括号里的符号的意义是什么?你能仿照钠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写出第8号元素氧、第14号元素硅和第26号元素铁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吗?

〖思考〗写出24号、29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轨道式,阅读周期表,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出铜、银、金的外围电子层排布。

它们是否符合构造原理?

洪特规则的特例:对于同一个能级,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 练习: 1、用轨道表示式表示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

(1)N (2)Cl (3)O (4)Mg

2、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 能级和3d 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试判断,哪些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哪些违反了洪特规则。

(6)

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有 ,违反洪特规则的有 。

3、下列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中,那一种状态的能量较低?试说明理由。

(1)氮原子:A . ;

(2)钠原子:A .3s 1 B .3p 1

(3)铬原子:A .3d 54s 1 B .3d 44s 2

[同步训练]

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6s

B.2d

C.3f

D.7p

2、下列个能层中不包含p 能级的是()

A.N

B.M

C.L

D.K

3、下列符号代表一些能层或能级的能量,请将它们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1)E K E N E L E M

(2)E 3s E 2s E 4s E 1s

(3)E 3s E 2d E 2p E 4f

4、下列关于1S 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分布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

B 、小黑点密表示在该核外空间的电子数多

C 、小黑点密表示在该核外空间的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大

D 、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5、下列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说法正确

的是 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运动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D.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绕核旋转,

2.下列原子构成的单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且都产生H 2是

A.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B.N 层上无电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原子

C.电子构型为3S 23P 1

D.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倒数第三层上的电子数的原子

第3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2、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3、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

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

教学过程:

〖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可见光如灯光、霓虹灯光、激光、焰火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呢?

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录像播放或计算机演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如霓虹灯光、激光、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焰火等。

提出问题:这些光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引导学生从原子中电子能量变化的角度去认识光产生的原因。

问题解决:联系原子的电子排布所遵循的构造原理,理解原子基态、激发态与电子跃迁等概念,并利用这些概念解释光谱产生的原因。

应用反馈:举例说明光谱分析的应用,如科学家们通过太阳光谱的分析发现了稀有气体氦,化学研究中利用光谱分析检测一些物质的存在与含量,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查阅光谱分析方法及应用的有关资料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一、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_____________,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_________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二、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

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______________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_______,变成激发态原子。

三、光谱与光谱分析

(1)、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___________, 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 __________ 或________,总称原子光谱。

(2)、光谱分析: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_____________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课堂练习〗

1、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相比较

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

B、基态时比较稳定

C、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

D、激发态时比较稳定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

A、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

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

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

D、卫生丸久置后消失

3、比较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大小的依据是

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 B.原子核外电子的多少

C.电子离原子核的远近 D.原子核外电子的大小

4、当氢原子中的电子从2p能级,向其他低能量能级跃迁时

A. 产生的光谱为吸收光谱

B. 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

C. 产生的光谱线的条数可能是2 条

D. 电子的势能将升高.

5、下列电子排布式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A.1s22s22p5

B.1s22s22p43s2

C.1s22s22p63s23p63d54s1

D.1s22s22p63s23p63d34s2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

C.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

D.如果某一基态3p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它们自旋方向必然相反

7\人们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以下有关主族元素原子的“未成对电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含有“未成对电子”

B.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不含“未成对电子”

C.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可能含有“未成对电子”

D.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不一定含“未成对电子”

8.下列元素中价电子排布不正确的是

A.V:3d34s2

B.Cr:3d44s2

C.Ar:3s23p6

D.Ni:3d84s2

9..基态原子的第5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肯定为

A.8个B.18个C.8~18个D.8~32个

10.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原子轨道电子均已填满

B.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

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指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Cu(2)Cr(3)Se(4)Zn(5)Fe

(1) Cu 第_ ___周期____族

(2) Cr 第____周期___ _族

(3) Se 第____周期____族

(4) Zn 第____周期____族

(5) Fe 第____周期____族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选修三物质结构和性质带答案

1.已知A. B. C. D. E都是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 A

解答: A. B. C. D. E都是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C>Si, 故答案为:N>C>Si; (3)B元素为N2,结构式为N≡N,分子中有2个π键,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CO或CN?, 故答案为:2;CO或CN?; (4)上述A的氧化物为CO2,为直线形结构,分子中C原子采取sp杂化,属于分子晶体,其晶胞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 故答案为:sp;分子间作用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原子结构》教案

教案 课题:第一节原子结构(2)授课班级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5、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过程 与 方法 复习和沿伸、动画构造原理认识核外电子排布,亲自动手书写,体会原理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充分认识原子构造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 重点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难点电子排布式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三、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能级顺序都遵循下列顺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2、能级交错现象(从第3电子层开始):是指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 电子先填最外层的ns,后填次外层的(n-1)d,甚至填入倒数第三层的(n-2)f的规律叫做“能级交错” 3.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4、对于同一电子亚层(能级)(等价轨道),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原子是比较稳定的。 5、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简化为:[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围电子(价电子、最外层电子) 四、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基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1讲原子结构 课时训练练知能、提成绩限时测评 (时间:40分钟) 测控导航表 基础过关 1.(2012年上海化学改编)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 B.B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0 C.Bi原子6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D.Bi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解析:209.0表示的是B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错误,B正确;根据洪特规则,Bi原子6p能级中的3个电子分别占据3个轨道,故有三个未成对电子,C项错;Bi原子最外层6p能级中的3个电子的能量略高于

6s能级中的2个电子的能量,D项错。 2.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C ) A.S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B.47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Kr]4d105s1 C.基态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D.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解析:根据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基态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应为 ,C不正确。 3.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 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分别为1、3、5、7 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 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 解析:各能层的能级之间存在着交错现象,有些能层没有f能级或d 能级,B错;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C错;2n2是各能层中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很多情况下电子达不到这个数,D错。 4.(2013龙岩质检)在第二周期中,B、C、N、O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C ) A.I1(N)>I1(C)>I1(O)>I1(B) B.I1(N)>I1(O)>I1(B)>I1(C) C.I1(N)>I1(O)>I1(C)>I1(B)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人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题带答案

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D ) A. 6s B. 2d C. 3f D.7p 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D ) A. N B. M C. L D.K 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B ) A. s能级 B. p能级 C. d能级 D. f能级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C ) A. K+1s22s22p63s23p6 B. F 1s22s22p5 C. S2-1s22s22p63s23p4 D.Ar 1s22s22p63s23p6 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能层数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能层数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 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1)三ⅦA 1s22s22p63s23p5Cl HClO4 (2)四ⅡA 1s22s22p63s23p64s2Ca Ca(OH)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 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 A. XYZ2 B. X2YZ3 C. X2YZ2 D. XYZ3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 ) A.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 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 层.原子由里向 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 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 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 .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 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ns<(n-2)f<(n-1)d

高二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综合练习

高二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综合练习1.1919年,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人工转变元素。这个核反应如下:N+He→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B.H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 C.O 2和O 3 互为同位素 D.通常情况下,He和N 2 化学性质都很稳 定 2.最近,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荷的氧离子制造出了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存在的证据。若该氧分子具有空间对称结构,下列关于该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的氧化物B.不可能含有极性键 C.是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D.是臭氧的同分异构体 3.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 A.CaO B.SiO 2C.H 2 O D.Na 2 O 2 4.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Cl B.H 2 S C.-CH 3 D.NH 4 I 5.已知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B和E同主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A、B、D不可能在同周期 B.D一定在第二周期 C.A、D可能在同一主族 D.C和D的单质可能化合为离子化合物 6.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X元素的某种原子核内无中子,Y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 元素。有下列含该三种元素的化学式:①X 2Y 2 Z 2 ②X 2 YZ 3 ③X 2 YZ 2 ④X 2 Y 2 Z 4 ⑤X 3YZ 4 ⑥XYZ 3 ,其中可能存在对应分子的是 ( )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一节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主预习】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电荷和电荷. 2.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表现为电中性. 3.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核外电子的多少和运动情况也不同。在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所以金属导电时只有在移动.4.物体的带电方式:(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电,获得电子的带电.(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的电荷. 5.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也不会,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6.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电荷量e 的.所以,电荷量e称为.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测得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 C.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D.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8.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互动交流】 思考问题 1、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两种电荷是怎样定义的?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2、电荷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 一.电荷 1.电荷的种类:自然界中有种电荷 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电荷;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二.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问题一:思考a: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 思考b:什么是摩擦起电,为什么摩擦能够使物体带电呢?实质是什么呢?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______________;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______________电荷. 1. 摩擦起电 实质: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带;失去电子,带 例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了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了 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了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了 问题二: 思考a: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呢? 思考b: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所带电量怎样分配呢?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附答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同步复习第1讲原子结构1题面 试回答下列问题: (1)34.969是表示__________;(2)35.453是表示__________; (3)35是表示_______________;(4)35.485是表示__________; (5)24.23%是表示__________; 答案: (1)34.969是表示同位素35Cl的相对原子质量; (2)35.453是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35是表示35Cl原子的质量数; (4)35.485是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5)24.23%是表示同位素37Cl在自然界存在的氯元素中所占的 原子个数百分比。 2题面 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确的是() A.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 B.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电子出现的机会大 C.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电子云图是对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 答案:B 3题面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D.在离核最近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答案:C

4题面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NH 4Cl 的电子式: C .原子核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O 188 D .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答案:C 5题面 已知A 、B 、C 、D 和E 5种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1、2、3、4和6, 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 、C 和D 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请回答: (1)组成A 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2)B 和C 的分子式分别是 和 ;C 分子的立体结构呈 型,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若向D 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则D 的分 子式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将1mol E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 CO 2和2molH 2O ,则E 的分子式是 。 答案:(1)1s 22s 22p 63s 23p 6 (2)HCl H 2S V 极性 (3)H 2O 2 2H 2O 2 2H 2O+O 2↑(4)CH 4O 1题面 原子序数 电子排布式 价层电子排布 周期 族 17 ① ② ③ ④ ⑤ 1s 2 2s 2 2p 6 ⑥ ⑦ ⑧ ⑨ ⑩ 3d 5 4s 1 ⑾ ⅥB 答案:①1s 22s 22p 63s 23p 5 ②3s 23p 5 ③3 ④ⅦA ⑤10 ⑥2s 22p 6 ⑦2 ⑧0 ⑨24 ⑩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⑾4 MnO 2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总结

原子结构模型(结构)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排布原则:构造原理、能量最低原理、 洪特规则、泡利原理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位置) 排布顺序:构造原理1-36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 核外电子层数决定周期的划分价层电子的数目与排布决定族的划分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决定了原子半径的 大小以及变化规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性质)原子结构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 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电负性: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原 子 光谱 N 轨道能级图电子排布图 1s 22s 22p 31s 2s 2p 电子排布式泡利原理 洪特规则 2s 22p 3外围(价层)电子排布式2个能层,3个能级,2对成对电子3个未成对电子,7种运动状态的电子7个电子层7个周期 7个能层K Cu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构造原理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M 能层全满 3d 空轨道原子轨道图18个列,16个族(主族、副族、0族、VIII 族)、5个区3d 104s 1 4s 1 Cu :Ar K :Ar 轨道表示式

二氧化碳 金钢石

电子对数目电子对 的空间 构型 成键电 子对数 孤对 电子 对 数 电子对的 排列方式 分子 的 空间 构型 实例 中心 原子 杂化 轨道 类型 2 直线 形 2 0 直线 形 CO2、C2H2sp 3 三角形3 0 三角 形 BF3、SO3 HCHO sp2 2 1 V形 SnCl2、 PbCl2 sp2 4 四面体 形4 0 四面 体形 CH4、SO42- CCl4、NH4+ sp3 3 1 三角 锥形 NH3、PCl3 H3O+ sp3 2 2 V形H2O、H2S sp3 ….

重点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一节

精心整理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主预习】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电荷和电荷. 2 3 4 电.(2 5 6e 7 B C 8 A C 1 ?2 1. 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电荷;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二.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问题一:思考a: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 思考b:什么是摩擦起电,为什么摩擦能够使物体带电呢?实质是什么呢?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______________;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______________电荷. ?1.摩擦起电

实质: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带;失去电子,带 例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了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了 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了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了 问题二: 思考a: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呢? ?思考b: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所带电量怎样分配呢? 电中和现象及电荷均分原理: a.两个带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后都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做电中和现象。 b.两个相同 ..的带电金属导体接触后,电荷要重新分配,这种现象叫做电荷均分原理。 2.接触带电 实质:自由电子在的转移。 例2. (1 (2 思考a ?思考b 思考c (3 ?3. 例3. A C D.导体A带正电是由于导体B的部分电子转移到A上,故A、B带等量异种电荷 ?小结: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及本质 三.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 表述一: ?表述二: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例4.关于电荷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所带的电量总是守恒的; B.在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系统所带的电量总是守恒的; C.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系统内的等量的正负电荷即使同时消失,但是这并不违背电荷守恒定律;D.电荷守恒定律并不意味着带电系统一定和外界没有电荷交换; 四.元电荷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

专题1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填充顺序—轨道原理 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7p 2.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和全空(p0、d0、f0)体系的能量最低,这一点违反了洪德规则,如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Cu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3.第一电离能的递变规律①同元素:I1 < I2 < I3②同一周期,从左→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整体上虽呈现递增趋势,但第ⅡA族和第ⅤA族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I1都高。 ③同一主族,从上而下,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4.元素电负性的递变规律①除稀有气体外,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右,元素的电负性递增 ②同主族元素,元素的电负性递减。 5.电离能的运用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I1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I1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②根据电离能数据,确定元素在化合物中蝗化合价。如k:I1《I2 < I3,表明k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 6.电负性的运用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电负值越小,金属越活泼;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电负值越大,非金属越活泼。 ②判断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电负性大的易呈现负价,电负性小的易呈现正价。 ③判断化学键类型:电负性差值大于1.7形成的化学键主要是离子键;电负性差值小于1.7形成的化学键主要是共价键 ④解释付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原因是电负性相近) 7.元素周期表的分区与原子的价电子排布的关系 s区ns1~2 p区ns2np1~6 d区(n-1)d1~9ns1~2 ds (n-1)d10ns1~2 f区(n-2)f0~14 (n-1)d0~2ns2 二、分子结构与性质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题大全附答案

物质结构理论高考题汇编 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由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第一电离能比Mg大 B.由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关系,推出卤素最高正价都是+7 C.由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关系,推出pH=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由较强酸可制较弱酸规律,推出CO 2 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2.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Ⅰ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 比133Cs多4个质子 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3.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ⅤA族,甲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 A.原子半径:丙>丁>乙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4.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 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 >r Y >r Z >r W >r Q C.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5.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8 gH 2 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 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 C.46 g NO 2 和N 2 O 4 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 总数为3N A D.1 mol Na与足量O 2 反应,生成Na 2 O 和Na 2 O 2 的混合物,钠失去N A 个电子 6.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是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热稳定性:X m Y>X m 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7.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SiH 4 的沸点高于CH 4 ,可推测PH 3 的 沸点高于NH 3 B.NH+ 4 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PH+ 4 也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测试1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1)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2.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第Ⅰ卷(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2.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A.ls22s22p63s23p3 B.1s22s22p3 C.1s22s2sp2 D.1s22s22p63s23p4 3.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熔点由高到低: NaF> NaCl> NaBr>NaI 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固态物质熔化或升华时,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碘和氯化钾B.金刚石和重晶石 C.二氧化硅和干冰D.软脂酸甘油酯和冰醋酸 5.下列各组元素属于p区的是 A.原子序数为1,2,7的元素B.O,S,P C.Fe,Ar,Cl D.Na,Li,Mg 6.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处于基态时可能具有的电子是 A.只有s和p电子 B.只有s电子 C.只有p电子 D.有s、p和d电子 7.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Cu(NH3)4] 2+ 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没有发生变化 D.在[Cu(NH3)4] 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8.萤石(CaF2)晶体属于立方晶系,萤石中每个Ca2+被8个F-所包围,则每个F—周围最近距离的Ca2+数目为 () A.2 B.4 C.6 D.8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附答案.doc

《物质结构与性质》同步复习 第 1讲 原子结构 1 题面 某文献资料上记载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摘录如下: 35Cl 34.969 75.77% 35Cl 35 75.77% 37 Cl 36.966 24.23% 37Cl 37 24.23% 平均 35.453 平均 35.48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34. 969 是表示 __________; ( 2) 35.453 是表示 __________; (3)35 是表示 _______________; ( 4) 35.485 是表示 __________; (5)24. 23%是表示 __________; 答案: (1)34. 969 是表示同位素 35Cl 的相对原子质量; (2)35. 453 是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35 是表示 35Cl 原子的质量数; (4)35. 485 是表示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5)24. 23%是表示同位素 37Cl 在自然界存在的氯元素中所占的 原子个数百分比。 5 题面 已知 A 、 B 、 C 、D 和 E 5 种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 1、2、3、4 和 6,且都含有 18 个电子。又知 B 、C 和 D 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请回答: (1)组成 A 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2)B 和 C 的分子式分别是 和 ; C 分子的立体结构呈 型,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 (3)若向 D 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无色气体生成。则 D 的分 子式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将 1mol E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 1mol CO 和 2molHO ,则 E 2 的分子式是 。 答案:(1)1s 2 2s 22p 63s 23p 6 (2)HCl H 2S V 极性 (3)HO 2H MnO 2 2HO+O ↑( 4)CHO 2 O 2 2 2 2 4 1 题面 按所示格式填写下表有序号的表格: 原子序数 电子排布式 价层电子排 周期 族 布 17 ① ② ③ ④ ⑤ 1s 22s 22p 6 ⑥ ⑦ ⑧ ⑨ ⑩ 3d 54s 1 ⑾ ⅥB 答案:① 1s 2 2s 22p 6 3s 23p 5 ②3s 2 3p 5 ③3 ④Ⅶ A ⑤ 10 ⑥2s 2 2p 6 ⑦2 ⑧0 ⑨ 24 ⑩1s 22s 22p 63s 2 3p 63d 5 4s 1 ⑾4 2 题面 (1) 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 4s 2 4p 3,在元素周期表中,砷元素位于 _______周期 族;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砷酸钠的化学式是 。 (2) 已知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它们最外层电子构型和

化学选修3第一节教案

课题: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授课时间: 第一节原子结构课型:新授课课时: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4、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5、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6、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7、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 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教学重点: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洪特规则、泡利原理 教学难点:基态、激发态、洪特规则、泡利原理 教具使用: 教学环节教师及学生活动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展标: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过程: 一、原子的诞生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 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9’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