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最新复习资料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最新复习资料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最新复习资料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最新复习资料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最新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知识脉络: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本章教材结构】

第一节、市场需求【知识点一】需求的构成要素

【知识点二】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一)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如下图:

(二)各因素如何影响需求

1

好支配着他在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3.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产品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现期需求会增加);

如果预期产品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现期需求会下降)。

4

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5

(1)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

;摩拜单车和ofo单车

(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6.互补品的价格

(1)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图:互补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知识点三】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变动情况

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

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

【知识点四】市场需求曲线与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关系

需求有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之分,需求曲线也就有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之分。

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一定是每一价格水平上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量之和;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就是所有消费者个人对该种商品需求之和。

第二节市场供给

1、供给的含义

2、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3)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4)预期。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价格预期往往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5)相关产品的价格。

(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知识点二】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变动情况

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如下:

1.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

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

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线移动)

第三节、均衡价格

【知识点一】均衡价格的含义

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

【知识点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与保护价格)

1.最高限价

2.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

第四节、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量对价格的反映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价格的相对变动需求量的相对变动=P

P Q Q //?? 需求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符号相反,因此E d 为负数,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把负号略去,取其绝对值。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 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无穷

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

的比。即 0

0P P Q Q E d ?÷?=

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

相对变化量对价格相对变动量的比值。

2

/)(2/)(1010P P P Q Q Q E d +?÷+?= 【注释】点弹性变动率的分母是原需求量和原价格;

弧弹性变动率的分母是平均需求量和平均价格。

3.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

价格的变动率。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

价格的变动率。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称为需求单一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

变动率。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综上】

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即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答案】AD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j)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i)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E ij=

价格的相对变化商品

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

j

i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类型

【知识点三】需求收入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和公式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之比,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y

Q Q y y y Q Q E y ???=?÷?= 2.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y E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1>y E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1

0=y E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0

【注】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必需品”“低档品”的标准。

(1)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

(2)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的商品,称为“必需品”。

(3)需求收入弹性小于0的商品,称为“低档品”

【知识点四】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动供给量的相对变动=P

P Q Q //??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给量是呈同方向变化的,因此E s 为正值。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1)E s >1,供给富有弹性

(2)E s <1,供给缺乏弹性

(3)E s =1,供给单位弹性

(4)E s =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5)E s =∞,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

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

(2)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对于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0,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往往需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3)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

【本章主要考点总结】

【做PPT 时希望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体现】

1、影响需求及供给的基本因素

2、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

3、最高限价与保护价格

4、各种弹性的定义、计算、类型

5、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及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中级经济基础精讲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本章教材结构】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本节知识点】 生产和成本理论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1.生产者的目标

2.科斯的企业形成理论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

线

2.规模报酬(各种投入要素可变)

成本函数及成本曲线 1.成本及利润的含义

2.短期及长期成本函数

3.短期成本曲线

1.生产者的目标

2.科斯的企业形成理论

【本节内容精讲】

【知识点】生产者的目标

生产者即企业或厂商。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提示1】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人们从事生产和交易活动的唯一动机,原因:

(1)现代公司制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经营者为自身利益可能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和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也可能只顾及企业的短期利益,而牺牲企业的长期利益。

(2)准确计算出最大利润缺乏资料

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需求可能不确定,可能对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缺乏准确的了解,于是企业长期生存的经验做法也许就是实现销售收入的最大化或者是市场份额最大化,以此取代利润最大化决策。

【提示2】从长期来看,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

【知识点】企业形成的理论

1、企业本质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企业的本质》一书,他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历史上,从企业产生以后,企业与市场机制就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同时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即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两种交易都需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交易费用是围绕契约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包括①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偶然因素或者是事先不能预见到而未写进契约或者能够预见到,但太复杂而无法写进契约)②签订契约、监督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可以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大大减少了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可以大量节约交易费用。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所以,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知识点】生产函数

(一)生产及相关概念

【提示】当各种投入要素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

(二)生产函数

1、含义:

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提示1】生产函数的前提条件:技术不变

【提示2】生产函数是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提示3】所有企业都有生产函数。

【知识点】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研究企业短期行为

(一)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假设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随着劳动量的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

1、总产量(TP):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2、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

3、边际产量(MP):

出来的数量或产出。

如投入劳动的数量为0单位,总产量为0,

投入劳动的数量为1单位,总产量为200,

边际产量=(200-0)/(1-0)=200

平均产量=200/1=200.

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单位,总产量为300,

边际产量=(300-200)/(2-1)=100

平均产量=300/2=150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三点三线)

上述图形中,L1时边际产量最大;L2时平均产量最大;L3时总产量最大。【知识点三】规模报酬-------研究企业长期生产决策问题。

第三节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知识点】成本和利润的含义

【知识点】成本函数

1.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

成本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1)短期成本函数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C=b+f(q),其中b―――――固定成本

f(q)―――可变成本

C-----------总成本

(2)长期成本函数没有固定成本(从长期看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C=f(q)【注】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2.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1)短期总成本TC=总固定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

①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②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2)平均成本: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

(3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提示】边际成本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因为短期内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知识点三】成本曲线

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

上图分析如下:

(1

(2)边际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最低点后,便随产量的增加迅速上升,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3)平均总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M点时平均总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在M点后,平均总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4)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达到M’点时(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平均可变成本最低,在M’点后,平均可变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5)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6)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此时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最低;M点前,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下降;M点后,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上升,

(7)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此时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M’之前,平均可变成本下降,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M’之后,平均可变成本上升,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点出现的最慢,且高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3.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市场结构的类型

【知识点】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1.市场结构的含义:

市场结构,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是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2.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是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垄断程度,主要依据如下:

依据上述三因素的不同特点,将市场分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

【知识点】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