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质教案

1.认识常见材料

【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它们是什么做的》单元的起始课,该单元共有三课,分别是《认识常见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可见该单元的研究都是围绕“材料”展开的,因而第一课时对于常见材料的认识既是基础部分,也是重要部分。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让学生不仅意识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不同材料做成的,还让学生调用前概念,从物品出发初步认识常见材料;活动二,进一步在材料和名称之间建立关联,即进一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8种材料,在识别中进一步熟悉材料的特点,强化对材料本身的认识。第二部分聚焦具体物品,进一步认识材料及其优点。这一部分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铅笔盒和文具用什么材料做成,加深对材料的特点认识,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种物品,发现生活中一种物品有时由几种材料组合做成才能更好发挥功能;活动二,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制作材料,了解各种材料的优缺点,让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科训练,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是由于年纪小,基础知识和能力还相当薄弱,科学的思维方式仍需加强,科学的记录习惯还待养成。例如,在学生前概念中分不清“铁”和“金属”,不能准确描述出“陶瓷”和“石头”的区别,对于常见8种材料的特征不甚清晰,甚至受到一年级《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一课学习的影响,把“纸制品”的制作材料归为“木材”,“陶瓷制品”的制作材料归为“泥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种描述、比较、辨别,逐渐形成科学的思考习惯及语言表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物品特征的描述,识别身边常见的物品,辨别不同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纸、玻璃、塑料、布料、木材、陶瓷、石材、金属)。

2.通过“给物品分类”、“描述物品及材料的特点”的活动,能够辨别常见8种材料及其特点。3.观察铅笔盒和文具用什么材料做成,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种物品,感受生活中一种物品有时由几种材料组合做成功能会更好。

4.根据指定要求为一双鞋子的各个部分选择制作材料,知道不同材料各有优缺点,培养学生

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8种材料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用不同感官观察制作物品的材料的特点,并用科学的语言描述。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本、玻璃杯、饮料瓶、红领巾、木棍、陶瓷碗、雨花石手串、金属勺。

学生材料:纸、玻璃、塑料、布料、木材、陶瓷、石材、金属制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我说你猜小游戏)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吧,这里有一些物品(板书“物品”),老师在不说出它们的名称的情况下来描述它们的特点,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吗?

2.教师描述课本、玻璃杯等让学生猜一猜物品名称。(课本:书包里有的,一页一页的;玻璃杯:喝水的……板书“课本”、“玻璃杯”、“饮料瓶”、“红领巾”、“木棍”、“陶瓷碗”、“雨花石手串”、“金属勺子”,金属勺放在最后,学生说出“勺子”即可)

3.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做的吗?(学生回答,板书“纸”、“玻璃”、“塑料”、“布料”、“木材”、“陶瓷”、“石材”、“金属”)(学生可能会说金属勺是铁做的,此时利用磁铁试一试,让学生知道铁不等同于金属:铁是金属的一种)

4.我们把用来制造这些物品的物质叫做“材料”。(板书“材料”)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8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板书:认识常见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认识“材料”。]

二、新授

(一)辨认材料,按相同材料把物品归类

1.(出示多种物品图片)同学们,这里还有一些物品,它们是用哪种材料做的呢?

2.接下来你们有五分钟时间把你们认为是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物品贴在对应的材料后面,你会做吗?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3.小组活动:辨认制作物品的材料,按照制作材料把物品填入记录单一中。(纸:描红纸,硬卡纸;玻璃:玻璃球,试管;塑料:黄色塑料片,乒乓球;布料:两种小块布;木材:牙

4.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分类结果。

5.小组汇报分类结果,教师小结: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物品。

[设计意图:通过“辨认材料”、“给物品分类”的活动,知道同一种材料可以做成不同物品。](二)描述物品及材料的特点

1同学们的分类非常准确,这八种材料各自有什么特点呢?你准备用怎样的方法来观察它们呢?(看:颜色,形状;敲、听:声音;摸:冷热、光滑与粗糙,掂重量等方法)

2小组活动:接下来就用你们的方法进行观察,并把观察的结果用打“√”的方式记录在记录单二中。

3学生描述,教师适时引导补充其他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描述的活动训练学生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区分常见8种材料的特点。]

(三)识别制作铅笔盒和文具的材料

1.看来大家对于这8种材料的特点已经相当了解了,你观察过自己的铅笔盒和里面的文具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吗?

2.小组活动观察。

3.全班交流。(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来制作这一部分,这种材料有什么优点?找不同材料做的同种物品,追问为什么还要用这种材料来制作呢?)

[设计意图:观察铅笔盒和文具用什么材料做成,加深对材料的特点认识,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种物品,发现生活中一种物品有时由几种材料组合做成才能更好发挥功能。]三、巩固与拓展

1.看来不同材料的功能还真大不相同呢,鞋厂客服昨天接到了顾客的电话,需要订做一双特殊的鞋子,我们来看看顾客的要求是什么吧(播放视频),你能根据今天学习到的内容帮助它吗?

2.你准备用哪些材料来制作鞋子的不同部分呢?把你选择材料的理由填在记录单三中。3.小组讨论:选择制作鞋子的各个部分的材料并注明理由。

4.全班交流选择原因。

5.同学们的设计各有特色,看来你们都有成为设计师的潜力呢。

[设计意图: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制作材料,让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1.认识常见材料

物品:课本玻璃杯饮料瓶红领巾木棍陶瓷碗雨花石手串金属勺

材料:纸玻璃塑料布料木材陶瓷石材金属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让他们能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初次教学本课内容时,我是按照“辨认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辨别制作物品的材料-按材料给更多物品分类-口头辨别描述生活中常见8种材料的特点-观察文具盒及文具的制作材料-为特定物品选择制作材料”的逻辑展开教学活动的。在实际执教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接触到的“天然物与人造物”的相关知识对于他们关于本课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在第一个环节中学生会认为制作“书本”的材料为“木材”而非“纸”,制作“碗”的材料为“泥土”而非“陶瓷”。加上教师在这一环节的引导不够有效,课堂上即便在辨别制作物品的材料这一环节讨论了很长时间,在按材料给物品分类这一环节学生对于部分物品的分类依旧不准确,以至于本课后面的内容开展也很困难。在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认知水平反馈而进行了教学设计上的不足的反思之后,我意识到,由于二年级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较弱,本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并判断、描述各种材料的特征”上,而非纠结于“陶瓷”到底是不是来源于“泥土”,“纸张”和“木材”究竟是什么关系。因而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了“描述物品及材料特点这一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看”、“摸”、“掂”、“听”等多种方式观察制作物品的材料的“颜色”、“孔隙”、“轻重”、“光滑与粗糙”、“是否有光泽”、“是否有斑纹”等多方面特点。在观察的同时配合记录单用打“√”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小组活动结束后在汇报环节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出观察的结果。总言之,本课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观察方式从多个方面观察物品及材料的特点,即学会一种“方法”,而非单纯地传授科学理论知识。学会了基本的方法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接下来的科学学习,学生对于各种材料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多,也能够利用已经学到的多种方法去认识、辨别更多常见甚至是不常见的物品的制作材料的特点。简言之,这节课可以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jìlùdān yī:àn zhào cái liào gěi wùpǐn fèn fèn lèi

记录单一:按照材料给物品分分类

jìlùdān èr:tōng guòguān cházhǎo yìzhǎo gèzhǒng wùpǐn de tèdiǎn 记录单二:通过观察找一找各种物品的特点

jìlùdān sān :bāng xiǎo māo xuǎn zézhìzuòxuēzi de cái liào

记录单三:帮小猫选择制作靴子的材料

xiémiàn wǒzhǔn bèi yòng zuò,tāde hǎo chùshì

鞋面我准备用做,它的好处是。

xiédài wǒzhǔn bèi yòng zuò,tāde hǎo chùshì

鞋带我准备用做,它的好处是。

xiédǐwǒzhǔn bèi yòng zuò,tāde hǎo chùshì

鞋底我准备用做,它的好处是。

wǒzhǔn bèi yòng zuò,tāde hǎo chùshì

我准备用做,它的好处是。

2.各种各样的杯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单元第二课,在第一课对各种材料的简单认识上,将研究聚焦在杯子这样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在对材料辨识的基础上细化对各种材料特点的认知。本课有三个部分组成:(1)观察辨别生活中常见杯子的材料。(2)观察、比较、描述各种材料的杯子的不同特点,并针对不同的材料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3)观察、描述保温杯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这三个环节从“辨别材质”到“探究特点”,再到“了解用材目的”,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引领学生从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渐发现杯子中隐藏的科学奥秘。

【学情分析】

杯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物品,日常使用也比较频繁,但大多数孩子对杯子用材以及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并不是很关注,因此对不同材质的杯子的特点的认识就不会很全面。【教学目标】

1.能观察辨别生活中常见杯子的材料,认识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同一物品。

2.观察并描述不同材料的杯子,发现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并能针对不同材料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

3.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规则进行合作研究学习。【教学重点】

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并描述不同材料的杯子,发现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并能针对不同材料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板书(板贴)、音频、视频。

学生材料:

(1)认识特点环节:第一组:玻璃杯、陶瓷杯。第二组:陶瓷杯、金属杯。

第三组:纸杯、玻璃杯。第四组:金属杯、木头杯。

(2)了解用材目的环节:每一个小组一个保温杯。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聚焦话题

1.师:你们会猜谜语吗?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则谜语?

出示谜面:前后一个样,独耳旁边站。天天大口张,喝水不吃粮。

2.讲述:谜底是?对了,杯子板书:杯子(贴图)

3.今天,林老师带了一群杯子小伙伴一起来到了我们班上,想考考你们,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设计意图:猜谜语导入入课快,而且能够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导入能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到学习中来。]

二、辨别生活中常见杯子的用料

1.师:瞧,这儿有7个用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做的吗?

生:汇报交流

2.师: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一眼就看出了这些杯子制作的材料,那这些不同材料制作的杯子各自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各种各样的杯子”。(板书——2.各种各样的杯子)

[设计意图:通过“接受杯子挑战”的游戏(情境),了解学生对各种不同材料的已有认识。同时又聚焦本课要探究的问题——“不同材料的材料各自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三、认识不同材质杯子的特点

1.师:为了让同学们观察得更清楚,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四组杯子,他们分别是:

第一组:玻璃杯、陶瓷杯第二组:陶瓷杯、金属杯

第三组:纸杯、玻璃杯第四组:金属杯、木头杯

2.师:想知道这些不同材料制作的杯子各自有什么特点,你们会用哪些好办法来观察呢?

生1:看一看

3.师:看什么?

生:看杯子的颜色形状

4.师:这些材料还可以做成其他的颜色和形状吗?看来呀,颜色和形状跟材料本身的特点关系不是很大,对不对!那咱们应该看什么呢?老师给同学们提一个醒,如果我把玻璃杯和其他材料的分开,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观察材料的透明度)

生2:捏一捏

5.师:捏一捏感受杯子的什么?

生:软硬

生3:摸一摸

6.师:那摸一摸呢?

生:感受杯子的光滑还是粗糙?

7.师:有补充吗?杯子是用来装热水的,所以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倒上热水以后再摸一摸,感受一下不同材料制作的杯子有什么不同感觉。

生4:掂一掂

8.师:这两个环节都是用手来感受的,现在林老师再用手做一个动作,你们知道这个动作叫什么?它可以感受杯子的什么特点?

生:掂一掂,可以感受杯子的轻重。

9.师:小结,非常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观察方法,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咱们分别用刚才的四种方法分别来观察这四组杯子。为了节约时间,前三组杯子,每两位同学为一组共同观察,观察以后交换材料继续观察,第四组杯子老师倒上热水后送到每个小组桌子的中间,同学们在不移动杯子的情况下,把手拢在杯子的旁边,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热水是刚刚烧开的,观察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打翻热水,小心烫伤哦。另外观察完以后,请小组长组织好本组成员,共同填写实验记录单。

学生交流:

10.师:了解了各种材质的杯子的特点,如果请你来选出你心中最喜欢的杯子,你会选什么杯子,为什么这么选呢?

指导学生用:我心中最喜欢的杯子是,因为;来回答。11.师:看来呀!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件物品,不同材料做的物品它的特点都不相同的。[设计意图: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探究要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工具观察事物。因此,在探究活动开始前,教师精心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指导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学生更明确观察的任务,从而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四、学会提出问题,思考解决办法

1.师: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了心中最喜欢的杯子。那,还有一些同学们不喜欢的杯子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存在什么问题?

2.学生回答后板书:

纸杯:太软金属杯:烫手玻璃杯、陶瓷杯:易碎塑料杯:不环保……

3.师:是啊!看着大家都说不喜欢纸杯,林老师忍不住想:纸杯太软怎么办?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可以买一个塑料的纸杯套

4.师:你真是一个会动脑筋的孩子。纸杯一定会感谢你的。

5.课件显示:

提出问题:纸杯太软怎么办?

解决办法:套上塑料的纸杯套的纸杯图片

6.师:谁能像刚才这样,针对纸杯的缺点提出问题,然后再思考解决的办法,把不喜欢的杯子都变成大家喜欢的。

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7.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想出了这么多解决的好办法?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是思维能力和已有词汇量的限制,尚

不能清晰、全面、系统。在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给予一定的拐杖,如追问、复述、句式辅助等等,以帮助学生理清想法,清晰表达。]

五、探究保温杯各部分用材的目的

1.师:我这还有一个杯子,瞧!它就是保温杯!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保温杯结构图,杯体、杯盖、胶垫、杯嘴、开关、密封圈。

2.师:我认真地观察了保温杯,我发现它是由好几种材料做成的,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保温杯各个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选这些材料吗?接下来请各小组的小组长拿出保温杯,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它的各个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为什么选这些材料?

3.学生观察后汇报。

杯体:外面是塑料做的,里面是金属做的;塑料隔热性能比较好,金属保温性能比较好。

杯嘴和杯盖:是塑料做的,塑料导热性能比较差,不烫嘴。

密封圈和胶垫:是硅橡胶做的,硅橡胶耐高温,不易变形,能有效的防漏。

师引导辨别塑料和硅胶。

4.师:刚才同学们认为除了杯体的内部以外,其他部分都是用塑料做的,你们看看,你们所说的这些塑料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密封圈和胶垫比较软,其他的都很硬。

5.师:非常好,观察的特别仔细,那么老师告诉你,胶垫的材料并不是塑料,而是硅橡胶,硅橡胶是有机硅的一种?为什么胶垫和密封圈要选用有机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这段视频中找到答案!

6.视频补充介绍有机硅的特点和用途

视频内容:大家好,我是有机硅。你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我是从硅矿中提炼出来的,比如:石英石、沙子、岩石等都会含有有机硅。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主要在沙滩、沙漠中提取,耐高温达240℃,耐低温可达零下40℃.我还能做很多很重要的工作,比如食品级应用,如蛋糕模、厨具、冰格、婴儿奶嘴等,完全符合美国FDA、LFGB标准

7.师:简单地介绍一下,FDA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英文缩写,通过FDA认证的物品对人体是确保安全而有效的。看完视频,谁来告诉老师,胶垫和密封圈为什么用硅橡胶来制作?生:硅橡胶既耐高温达240℃,又耐低温可达零下40℃,这样不易变形,能有效的防漏。8.师:看来呀!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人们想要的物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观察保温杯各部分的选材,思考选材的目的,将学生对材料特点与功能之间的初步发现迁移至新情境,再次巩固学生对各种材料的认识。由于,在保温杯中,硅胶这种材料是前面所没有接触到的,因此,教师通过一个剪短动画视频进行介绍,适当拓宽教材内容,让学生对保温杯有一个正确而清晰的认识。]

六、拓展延伸,宣传健康知识

1.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材质的杯子的特点,那么选杯子只要了解杯子的特点就可以了吗?我们来看看科学小博士是怎么说的?

2.视频内容:

科学小博士:同学们,什么样的杯子是安全的呢?(出示纸杯)纸杯,不一定,有的纸杯,为使纸杯看上去更白,加入大量荧光增白剂,这种荧光物质会让细胞产生变异,一旦进入人体就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出示彩色水杯)彩色水杯很漂亮,可是当杯子盛入开水,或者酸碱性饮料时,这些颜料中的铅等重金属就会溶解在液体中,人们饮进带化学物质的液体,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出示塑料水杯)塑料水杯摔不碎,小朋友喜欢,可是塑料中常添加增塑剂,用塑料杯装热水时,有毒的化学物质就会稀释到水中。(金属材质水杯)金属材质的水杯如不锈钢等,在酸性环境下,金属有可能被溶解出来,用于喝咖啡,柳橙汁等酸性饮料并不适合。(出示木质水杯)纯天然的木杯子,没有经过化学品的涂擦,这些都是健康的。如果是有化学成分的,建议还是不要使用为好。(出示无上釉的陶瓷杯)杯子内壁没有颜色,材质安全,能耐高温,喝热饮是最好的选择。(出示玻璃杯)玻璃杯不仅通透好看,容易清洗,而且不含有机的化学物质,所以用玻璃杯喝水是最安全的。

3.师:孩子们,看完科学小博士的介绍,你们又会选什么样的杯子呢?

4.师:可是,到了冬天,陶瓷杯和玻璃杯保温性能不够,爸爸妈妈给我携带的还是金属制作的保温杯,那咱们保温杯不能装哪些饮料呢?谁能从刚才科学博士的介绍中找到答案。

看来今天的这节课同学们都很有收获,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不仅用杯子喝出科学,更喝出健康。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不同材料的杯子对我们人体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像“什么样的杯子更安全”这样和小朋友的生活、身体息息相关的话题,本课一定不能落下。做为结课,它既是对各种不同材料的杯子特点的有益的补充,又普及了一个科学选择杯子的健康观念。]

【板书设计】

2、各种各样的杯子

看一看 捏一捏 掂一掂

倒入热水摸一摸

2.各种各样的杯子

年 班 第 组

实验一:认识不同材质杯子的特点,在相应的选项上打“√”

3.神奇的新材料

【教材分析】

《神奇的新材料》一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3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标》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二年级段是“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本课在前两课指导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特殊材料中的新材料。本课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组织体验。它由两个本质相同的活动组成:活动一,调用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荷叶上滚水滴,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活动二,和前面的活动相类似,亲手做一做——在纸杯底用蜡烛火焰熏出黑灰,并在蜡烛黑灰上滚水滴,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会卷走黑灰上的粉笔灰。这两个活动都是引发学生对这一神奇现象的好奇,为后面阅读纳米材料的资料奠定感性基础。第二部分,介绍纳米材料和其他一些新材料。教材以阅读资料的形式展开内容。资料的前半部分与学生在第一部分活动中的体验相呼应,说明了荷叶表面的极细小绒毛和纸杯底的黑灰都属于纳米材料;资料的后半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展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二年级学生对新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首先通过观察荷叶表面的特点让学生发现荷叶表面不容易沾水滴或尘埃颗粒,接着在学生自己动手做新型材料的过程中,感受新材料的神奇,最后让学生了解新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而萌生金点子,自己设计新材料让生活更美好。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究了不同材料的一般特点,在认知、观察比较、动手探究等方面都为本课认识神奇新材料打下了基础。生活中很多物体都会被雨水打湿,而荷叶却不会,由这一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通过观察荷叶不沾水不沾灰的现象,再到自己动手制作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了解更多的新材料。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思维不够稳定和深刻,对事物的认识容易流于表面,为了防止学生的探究变成单纯的玩,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认识观察的意义,指导观察的方法,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做简单的记录,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愉悦中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目标】

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3.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

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火柴或打火机。

学生分组材料:纸杯(装少量水)、蜡烛、滴管、粉笔、荷叶(放在纸杯里)、记录

单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引入:认识荷叶的特点

1.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只聪明的小鸡》,为什么说他聪明呢?听完故事你就明白了。

2.聪明的小鸡发现了什么秘密呢?(引导学生观察荷叶上水滴的形状)视频播放:滴管的使用。学习塑料滴管的使用,动手做荷叶滚水珠的实验。播放荷叶滚水珠视频,学生说说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3.那他的好主意又是什么呢?小朋友们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4.小结:你觉得小鸡为什么会聪明?(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看来会观察爱动脑筋就会有意外的发现,还能变聪明,我们小朋友们刚才不仅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还会动手做实验,我们比小鸡的变现梗棒,那就送自己一个大拇指吧。我们的小朋友如此棒,老师决定给你们一个有挑战的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这种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形式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认识荷叶不沾水的特点,接着又通过荷叶上滚水珠的实验让学生发现荷叶不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二、民主导学:制造新材料,在蜡烛灰上滚水滴

1.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真是好神奇,你觉得这种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哪里需要呢?(衣服,窗帘、防尘布)小朋友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也制造出像荷叶这样的材料吗?2.这是一个纸杯,老师在这个纸杯的底部滴一滴水滚一滚(在实物展示频上演示),和荷叶

上滚水滴有什么区别?那么我们能不能也造出像荷叶这样的纸杯底呢?让我们来试试吧。3.播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说说你觉得在做这个实验时要提醒同学注意什么吗?

4.请小组长拿出材料,小组分工实验。在实验记录单上画出实验现象。

5.交流:说说你在观察水滴在黑灰上滚动时有什么发现。

6.小结水滴在荷叶和黑灰上滚动有什么共同点(水滴在荷叶上和蜡烛黑灰上滚动时,都呈球状,会卷走粉笔灰。)。

7.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竟然跟科学家想的一样,科学家也是这样不断实验最终创造了可以在生活中使用的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还给这种材料取了一个超酷的名字:纳米材料。

8.了解自净作用的纳米材料做的衣服.

9.视频介绍纳米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动手操作制造出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体验像科学家那样做探究,丰富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对纳米材料这种新材料有更深的认识]

三、延伸导结:各种各样的新材料

1.介绍各种新材料复合木头、钢化玻璃、隐形飞机,了解它们的优良性能和特殊用途。2.观看视频:各种黑科技新材料。

3.金点子:你希望发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材料来方便我们的生活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了解各种新材料之后,自己创意想发明的新材料,拓展学生的思维,埋下一颗种子,带着无限的希望走出课堂。]

【板书设计】

3.神奇的新材料

不沾水

荷叶、蜡烛灰纳米材料

不沾灰

【课后反思】

本课学生动手的活动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学习使用滴管使用的实践活动,第二个是荷叶

上滚水珠的验证实验,第三个是黑灰上滚水珠的观察实验,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丰富的活动无疑能深刻地将学生带入课堂,并在实践中获得科学认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虽然这些实验活动都比较简单,但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二年级学生而言就应多一些帮扶,通过小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模仿来克服自己实验的困难,而将精力更多的关注到科学观察、科学思维、科学表达上来,从而对纳米材料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对学生的表达机会还应充分给予,除了个别表达,还应增加在小组内表达的机会,让人人都能充分参与,当然还要注意观察的引导,这些欠缺的方面都需要注意。

shí yàn : zài là zhú hēi huī shàng gǔn shuǐ dī

实验:在蜡烛黑灰上滚水滴

bǎ guān chá dào de xiàn xiàng jì lù xià lái huò huà xià lái

把观察到的象记录下来或画下来

4.磁铁的吸力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磁铁的磁性特点,知道磁铁能吸引铁、镍等金属。2.通过在“玩磁铁”的游戏中观察磁铁在不同条件下吸铁的实验现象,发现磁铁可以隔空吸铁、隔着物体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的特点。

3.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用科学服务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4.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的秘密,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养成主动探究,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和发现磁铁吸铁、镍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仔细观察磁铁吸引铁、镍等金属的实验过程,清晰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材料:磁铁、铝片、铜片、塑料片、回形针、硬币、塑料碗、尺子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出示刘谦的照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在哪见过?其实老师也会变魔术哦,

想不想看一看?

2.师:大家看,老师的手上有一杯水,把回形针放到水中,回形针会怎么样?我能让回形针自己钻出浮出水面,你信不信?

3.师:浮起来了没有,谁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吗?为什么会觉得是磁铁?这说明磁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

4.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磁铁的吸力(板书)。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认识磁铁能吸铁、镍

1.提问:除了回形针之外,磁铁还可能会吸起哪些物品?

2.谈话:除了同学们提到的这些,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铜片、铝片、塑料片、铁片、铜钥匙、易拉罐、铁夹子和塑料杯),根据你的经验,猜测一下这些物品中哪些能被磁铁吸起来呢?好像大家的意见都不相同,待会我们进行小组讨论,并将小组的猜测意见填写在实验记录单的猜测栏中,你觉得能被吸起的就在后面打勾,不能被吸起的就打叉。3.汇报猜测结果。

4.分组实验:到底哪些物品能被吸起来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在做个实验之前,老师想提醒大家:待会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顺序用磁铁一个一个去吸,每吸完一个物品就把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记录单的最后一排还空了两格,大家可以找一些身边的物品来吸一吸并填写在这两格中,所有实验完成后请材料员将实验篮交还到原来的位置。

5.汇报交流:跟你们的预测一样吗?说说看到底什么样的物品能被磁铁吸起来呢?

6.补充拓展:除了铁之外,还有一种金属也能被磁铁吸起来,它的名字叫做镍。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元钱和一角钱硬币中就含有镍,大家看他们是不是都能被吸起来?

活动二:玩磁铁

1.谈话:看来玩磁铁还能教会我们很多有趣的知识,你们平时有没有玩过磁铁?那你们都是怎么玩磁铁的呢?(生:磁铁去吸磁铁,磁铁吸物品)

2.提问:如果老师给你提供一块磁铁,一张带有刻度的硬纸板,几个回形针,一碗水,你打算怎么玩磁铁?

3.谈话:仅仅玩一下就算了吗?我们还要在玩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和发现。那待会在玩的时候,如果你有小发现就在实验记录单上涂一颗星,如果你有大的发现就涂2颗星3颗星甚至5颗星,并把你的名字写在发现人一栏中。明白了吗?

4.学生分小组实验。

5.汇报交流:

(1)隔着水去吸回形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吸不起来)如果把磁铁往里面再深一点呢?隔着碗去吸呢?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附铁或铁制品?

(2)刚刚磁铁隔水吸铁的实验中,老师发现你们小组的磁铁同时吸起了几个回形针,大家注意观察没有后面的回形针是怎么被吸起的?他们都是直接被磁铁吸附的吗?这又能说明什么?

(3)隔着一张纸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回形针随着磁铁上下移动)?还可以隔着什么吸一吸?能不能吸住?这个实验说明(磁力很强,有多强,他可以怎么……)?

(4)刚刚同学们都是隔着物品或者水去吸回形针的,直接去吸会怎么样?回形针被吸上去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如何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找到回形针在多远的位置会被吸上去?动手试一试,这个实验说明磁铁还可以隔着什么吸铁?

6.谁来总结一下,刚刚我们一共有哪些发现?

三、应用与拓展

1.谈话:既然磁铁能隔空吸铁、隔物吸铁,还可以传递磁性。利用磁铁的这些特点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和困难?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磁铁吗?

2.除了同学们提到的这些,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还有很多,比如银行卡、门吸、电饭煲、磁悬浮列车等等。它们又运用了磁铁的什么特点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

【板书设计】

4.磁铁的吸力

磁铁隔空吸铁、镍

磁铁隔物吸铁、镍

磁铁传递磁性

记录单

组别:

一、哪些物品可以被磁铁吸起来?先预测,再吸一吸。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1-4单元知识点汇总

单元知识点: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单元知识点 1.认识常见材料: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铜、铁、铝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可以制作不用的物品。 2.描述杯子的特点:看:材料是否透明、是否有光泽、光滑程度。掂:轻重。捏:软硬。摸:传热性能。 3.解决某种杯子的缺点:玻璃杯、陶瓷杯易碎,可以给它加一层柔软的布料护套。纸杯太软,可以给它加一个塑料杯托,等等。 4.保温杯:开关、杯嘴、杯盖是用塑料做的,塑料可塑性强、光滑、隔热效果好、较轻。胶垫、密封圈是用橡胶做的,橡胶弹性好、密封性好。杯体是用双层不锈钢做的,结实、保温。 5.雨点落在荷叶上呈球状。轻轻抖动荷叶,水珠会滚落下去。荷叶表面的极细小绒毛是天然的纳米材料。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荷叶表面一尘不染,而且立刻就变干燥了。蜡烛火焰在纸杯底熏出的黑灰也是纳米材料。它是人工制造出来的。 6.纳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1纳米就是0.000001毫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得多。人们发明的纳米布料、纳米涂料等,可以像荷叶表面和蜡烛黑灰那样,不沾水、不沾灰。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研制出来,用来制造性能优异的产品。如纳米布料、防腐木、夹层玻璃、安全玻璃、隐形飞机等等。 单元知识点: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玩磁铁》 单元知识点 1.磁铁不仅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镍。不能吸金、银、铜、铝等。 2.磁铁的三个特性:磁性可以传递、可以隔着东西吸铁、可以隔空吸铁。3.磁铁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磁性黑板擦、冰箱磁贴、磁性写字板、指南针、喇叭、磁悬浮列车、悬浮球、磁扣、门吸、磁卡等。 4.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圆形磁铁、环形磁铁、球形磁铁。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精品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1、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2、了解自己遇到的天气情况:雨天、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等等。 3、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4、认识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天气符号的图片、教学当天本地区的天气预报情况。 预习要求:关心当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 关心天气 呼呼呼,起风了, 哗哗哗,下雨了, 雨停了,云散了, 太阳出来了! 走到户外, 去看天上的云彩; 挽起裤腿, 去溅路边的水花。 2、引导学生读一读。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讲了下雨之后,孩子们去户外活动的情况。一般说来,孩子们是最关心天气的了,因为天气好了孩子们才能出去玩。那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天气怎么样。 4、板书课题:1、今天天气怎么样 齐读课题。 二、设计天气符号 1、同学们,今天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下天气怎么样呢? 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 啊,看样子大家都关注了今天的天气。除了用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我们还可以最直观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预设:, A、天气晴朗,引导学生:大家看看今天的天气是(晴天),你觉得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适合呢?从而让学生明白天气晴朗的时候,天空中有一个大大的太阳,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一个大大的太阳呢? B、天气不好,天空中云层很厚,引导学生想想用什么来表示云呢? C、如果是下雨天,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怎么表示下雨呢? ………… 3、学生动笔开始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设计情况,并且做适当的指导。 4、学生把自己设计的作品,拿到展示台上面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全班评价并从中选出优秀作品。

(完整版)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基本情况分析(包括人数、男女比例、学生来源、知识层次、技能、智力、思想品德、心理等简况) 二年级共有学生人。这些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经进一步认识了科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知道在科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科学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不过,仍有少部分同学上课不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流,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都不太理想。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由四个单元和一个专项学习组成。第一单元是它们 是用什么做的,由《认识常见的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三课组成;第二单元是玩磁铁,由《磁铁的吸力》《磁铁的两极》《自制指南针》三课组成;第三单元是土壤与生命,由《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三课组成;第四单元是打开工具箱,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工具》《拧螺丝》《做个小温室》。专项学习是像科学家那样。 本册教材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通过观察、描述常见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软硬等特征,发现材料的不同特点。 2、认识新材料的神奇,了解新材料 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铁和镍。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磁力可以传递,磁铁能够隔空隔物吸铁,明白磁极吸力最大、磁铁能够指示南北,磁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5、引导学生通过自制指南针的活动,进一 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6、引导学生通过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土壤中的 小动物等一系列活动,了解小葱和蚂蚁等一些动植物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7、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了解这些工具的作用并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质教案 1.认识常见材料 【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它们是什么做的》单元的起始课,该单元共有三课,分别是《认识常见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可见该单元的研究都是围绕“材料”展开的,因而第一课时对于常见材料的认识既是基础部分,也是重要部分。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让学生不仅意识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不同材料做成的,还让学生调用前概念,从物品出发初步认识常见材料;活动二,进一步在材料和名称之间建立关联,即进一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8种材料,在识别中进一步熟悉材料的特点,强化对材料本身的认识。第二部分聚焦具体物品,进一步认识材料及其优点。这一部分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铅笔盒和文具用什么材料做成,加深对材料的特点认识,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种物品,发现生活中一种物品有时由几种材料组合做成才能更好发挥功能;活动二,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制作材料,了解各种材料的优缺点,让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科训练,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是由于年纪小,基础知识和能力还相当薄弱,科学的思维方式仍需加强,科学的记录习惯还待养成。例如,在学生前概念中分不清“铁”和“金属”,不能准确描述出“陶瓷”和“石头”的区别,对于常见8种材料的特征不甚清晰,甚至受到一年级《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一课学习的影响,把“纸制品”的制作材料归为“木材”,“陶瓷制品”的制作材料归为“泥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种描述、比较、辨别,逐渐形成科学的思考习惯及语言表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物品特征的描述,识别身边常见的物品,辨别不同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纸、玻璃、塑料、布料、木材、陶瓷、石材、金属)。 2.通过“给物品分类”、“描述物品及材料的特点”的活动,能够辨别常见8种材料及其特点。3.观察铅笔盒和文具用什么材料做成,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种物品,感受生活中一种物品有时由几种材料组合做成功能会更好。 4.根据指定要求为一双鞋子的各个部分选择制作材料,知道不同材料各有优缺点,培养学生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总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总 动起来与停下来 教学目标: 1、知道用力能够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也能够使停下来的物体动起来。 2、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力可以直接作用在物体上,也可以通过其他物质作用在物体上。 4、关注生活中物体停下来与动起来的用力现象。 教学重点:怎样使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操作,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乒乓球、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车2到3辆、课件。 预习要求:观察生活中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的现象,初步思考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视频播放:一辆公共汽车慢慢的驶向站台,停下来,乘客上车之后公共汽车,又开始启动,继续向前开。 2、教师讲解:这个视频播放的情景,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公共汽车到了站台就会停下来,乘客上车之后,又继续往前开。那么公共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3、板书课题:9、动起来与停下来 4、学生齐读课题,了解学习内容。 二、怎样才能停下来与动起来 1、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叫你们让停止的滑板车动起来,你会怎么做?反

过来叫你们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你又会怎么做?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要想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我们就要用脚使劲往后蹬一下。而想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就要用脚用力抵住地面,使滑板车停下来。 3、教师小结:不管是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还是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都要用到力,只有借助力的作用才能使停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或者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 三、探究让小车动起来停下来与哪些因素有关 1、出示几辆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车。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上有几辆小汽车,这些小汽车型号不一,大小不同,重量也不同。老师手中的这些玩具小汽车动起来或者停下来,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教师相机指导。 形状改变了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探究生活中有关力的科学现象。 3、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 4、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试卷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试卷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二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总分 一、填空题。(45分,每空3分) 1、为了方便人们了解天气状况,传递气象信息,气象部门专门制作了 ()。 2、天气符号是表示各种天气现象的专用符号,请你在下面的符号下写出各种天气现象。 ()()() ()()() 3、用()符号来记录看不见的风。 4、()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为我们更好的生活提供服务。 5、()时,松果会张开,()前,蜻蜓飞得低,()后,蚯蚓爬出来了。 6、()天油菜花开,()天人们海边游泳,()天农民收割稻谷。 二、判断题。( 15分) 1、气象部门用符号表示雷阵雨天气。 ( ) 2、气象部门用符号表示阴天。() 3、滑雪运动员装备先进,滑雪时不受天气影响。() 4、夏天,校园里开满了美丽的菊花。() 5、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24个节日。() 三、选择题。(15分) 1、下列名称中,不是二十四节气的是()。 A、清明 B、冬至 C、春节 2、下列()活动在春季进行。

A、播种 B、收割 C、储藏 3、()季蝉儿在树上欢快地鸣叫。 A、春 B、夏 C、秋 4、一般,农民伯伯在()季储藏粮食。 A、夏 B、秋 C、冬 5、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雾天。 A、 B、 C、 四、在不同的季节,把你能看到的花和动物用连起来。(16分) 蜡梅春季大雁 桃花夏季蝉 荷花秋季喜鹊 菊花冬季蝌蚪 五、问答题。(9分) 1、从天气预报中可以读到哪些天气信息?(5分) 2、恶劣天气对哪些有影响?(4分) 答案: 一、1、天气预报 2、晴天多云雨天雷阵雨(雷雨) 3、 4、天气预报 5、晴天下雨下雨 6、春夏秋 二、√╳╳╳╳ 三、C A B C A 四、1、答:气温、天气状况、风。 2、答:人、动物和植物。

江苏省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二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 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共12课,但是却包含了18个主要概念的分布: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在以上18个涉及的概念中,1、6、7、8、9、11、14、16、18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掌握的度,既不过于浅显,让二年级学生感觉没有在科学通过探究得到成就感,也不能加大教学难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验来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各单元设计意图 第1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设计意图:材料的发现、发明及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材料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材料与能源、信息并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因此,引导学生尽早了解材料的发展。基本性能及其主要用途,是现实生活的必然要求。物质、物体、材料是物质科学领域最基本的三个概念。物体是具象化了的物质。材料是功能化了的物质。《课程标准》中要求,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基本性能和主要用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理解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这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逐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大概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总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总 【导语】在中国,教科书上一般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或称为理科)和社会科学(或称为文科)。 动起来与停下来教学目标: 1、知道用力能够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也能够使停下来的物体动起来。 2、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力可以直接作用在物体上,也可以通过其他物质作用在物体上。 4、关注生活中物体停下来与动起来的用力现象。 教学重点:怎样使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操作,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乒乓球、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车2到3辆、课件。 预习要求:观察生活中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的现象,初步思考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视频播放:一辆公共汽车慢慢的驶向站台,停下来,乘客上车之后公共汽车,又开始启动,继续向前开。

2、教师讲解:这个视频播放的情景,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公共汽车到了站台就会停下来,乘客上车之后,又继续往前开。那么公共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 问题。 3、板书课题:9、动起来与停下来 4、学生齐读课题,了解学习内容。 二、怎样才能停下来与动起来 1、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叫你们让停止的滑板车动起来,你会怎么做?反过来叫你们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你又会怎么做?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要想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我们就要用脚使劲往后蹬一下。而想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就要用脚用力抵住地面,使滑板车停下来。 3、教师小结:不管是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还是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都要用到力,只有借助力的作用才能使停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或者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 三、探究让小车动起来停下来与哪些因素有关 1、出示几辆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车。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上有几辆小汽车,这些小汽车型号不一,大小不同,重量也不同。老师手中的这些玩具小汽车动起来或者停下来,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教师相机指导。 形状改变了教学目标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复习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 1.认识天气符号 2.像(台风)、(暴雨)、(暴雪)、(霾)等这样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的天气,我们称之为恶劣天气。 3.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晴天时,松果会(张开);下雨前,蜻蜓(飞得低);下雨后,蚯蚓(爬出来了)。 4.四季的天气:(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 5.四季的活动:动物的活动有春天大雁飞回来了,夏天知了鸣叫、蚊虫叮咬,秋天大雁南飞,冬天动物冬眠;植物的活动有春天开花发芽、桃花开放,夏天荷花开放,秋天菊花开放,冬天腊梅开放;人类的活动有春天植树播种,夏天游泳吹空调,秋天果实收获摘果子,冬天堆雪人、打雪仗。 6.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1.(光和热)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 2.用黑塑料袋和半瓶水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放在太阳下晒后,瓶内的水会变烫,利用太阳的(热)加热管子里的水。 3.窗户的作用除了通风,还有(采光),这样白天可以让室内保持明亮。4.太阳东升西落(早晨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5.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6.月亮也和太阳一样(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7.月亮在(一个月)内会发生有规律的形状变化。 8.星星也和太阳、月亮一样是天空中的星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9.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是因为(阳光太亮了)。 10.我们要选择旷野、晴天、月牙的晚上才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第三单元用力以后 1.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2.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的基本方法有:拉、弯、扭、卷、压等等。 3.探究力与橡皮筋长度的变化关系:钩码挂得多,向下的拉力大,橡皮筋长;钩码挂得少,向下的拉力小,橡皮筋短。橡皮筋长度的变化与拉力大小有关。4.力可以改变运动的快慢、方向、启动和停止。 5.小车启动力越大,跑得越快,停止力越大;小车越重,启动时需要的力越大,停止时需要的力也越大。 第四单元奇妙的光 1.(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2.不同的生活场景对亮和暗的要求不同:看书写字时要(亮)一些,看电影时要(暗)一些。 3.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光斑越大,亮度越暗;光斑越小,亮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 1、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2、了解自己遇到的天气情况:雨天、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等等。 3、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4、认识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天气符号的图片、教学当天本地区的天气预报情况。预习要求:关心当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 关心天气 呼呼呼,起风了, 哗哗哗,下雨了, 雨停了,云散了, 太阳出来了! 走到户外, 去看天上的云彩;

挽起裤腿, 去溅路边的水花。 2、引导学生读一读。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讲了下雨之后,孩子们去户外活动的情况。一般说来,孩子们是最关心天气的了,因为天气好了孩子们才能出去玩。那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天气怎么样。 4、板书课题:1、今天天气怎么样(齐读课题) 二、设计天气符号 1、同学们,今天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下天气怎么样呢? 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 啊,看样子大家都关注了今天的天气。除了用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我们还可以最直观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预设: A、天气晴朗,引导学生:大家看看今天的天气是(晴天),你觉得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适合呢?从而让学生明白天气晴朗的时候,天空中有一个大大的太阳,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一个大大的太阳呢? B、天气不好,天空中云层很厚,引导学生想想用什么来表示云呢? C、如果是下雨天,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怎么表示下雨呢? ………… 3、学生动笔开始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 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共12课,但是却包含了18个主要概念的分布: 物质科学领域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1.认识常见材料: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铜、铁、铝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可以制作不用的物品。 2.描述杯子的特点:看:材料是否透明、是否有光泽、光滑程度。掂:轻重。捏:软硬。摸:传热性能。 3.解决某种杯子的缺点:玻璃杯、陶瓷杯易碎,可以给它加一层柔软的布料护套。纸杯太软,可以给它加一个塑料杯托,等等。 4.保温杯:开关、杯嘴、杯盖是用塑料做的,塑料可塑性强、光滑、隔热效果好、较轻。胶垫、密封圈是用橡胶做的,橡胶弹性好、密封性好。杯体是用双层不锈钢做的,结实、保温。 5.雨点落在荷叶上呈球状。轻轻抖动荷叶,水珠会滚落下去。荷叶表面的极细小绒毛是天然的纳米材料。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荷叶表面一尘不染,而且立刻就变干燥了。蜡烛火焰在纸杯底熏出的黑灰也是纳米材料。它是人工制造出来的。 6.纳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1纳米就是0.000001毫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得多。人们发明的纳米布料、纳米涂料等,可以像荷叶表面和蜡烛黑灰那样,不沾水、不沾灰。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研制出来,用来制造性能优异的产品。如纳米布料、防腐木、夹层玻璃、安全玻璃、隐形飞机等等。 第二单元玩磁铁 1.磁铁不仅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镍。不能吸金、银、铜、铝等。 2.磁铁的三个特性:磁性可以传递、可以隔着东西吸铁、可以隔空吸铁。 3.磁铁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磁性黑板擦、冰箱磁贴、磁性写字板、指南针、喇叭、磁悬浮列车、悬浮球、磁扣、门吸、磁卡等。 4.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圆形磁铁、环形磁铁、球形磁铁。 5.磁铁上有的地方磁力大,有的地方磁力小。磁铁上磁力最大的地方叫磁极。 6.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7.磁铁的特性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了异极相斥的特点。 8.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平放指南针,让磁针自由转动。待磁针静止后,轻轻转动方位盘,使盘上的N与磁针的红色端重合。根据方位盘上的方向确定周围的方向。 9.自制指南针:(1)用磁铁在一根钢针上沿着一个方向摩擦二三十次。(2)把磁化后的钢针放在木塞上,再把木塞放到盛有水的盆里。(3)待静止后,观察钢针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4*9=36分) 1、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来改变它们的形状。 3、是世界发明大王,他发明出了、等一千多样东西。 4、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选择题。(4*7=28分) 1、下列不是表示天气信息的是( )。 A 多云 B 南风 C 大雁南飞 2、下面( )项活动是人们在春天做的。 A 游泳 B 植树 C 割稻子 D 堆雪人 3、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是( )。 A 从东往西 B 从西往东 C 位置不变 4、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原因是( )。 A 星星睡觉了 B 太阳光太亮了 C 星星被乌云遮住了 5、下面哪种方法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 A 用力拉伸b用力弯曲 C 放在盒子里 6、如果在室外,我会选择在( )看书。 A 阳光下 B 树荫下 C 昏暗处 7、用红色的玻璃纸看红色的物体,会发现( )。 A 红色的物体不见了 B 红色的物体不变 C 红色的物体变黄了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4*5=20分) 1、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需要用力。( ) 2、预报天气是气象工作者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 3、所有的星星都是发光发热的。( ) 4、晚上看电视的时候,要把所有灯都关掉。( ) 5、有光才能看见物体。( ) 四、简答题。(16分)生活中,你有哪些保护眼睛的好方法?写出三点。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4*9=36分) 1、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对物体用力来改变它们的形状。

2018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东朗镇中心小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二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学计划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科学学习与训练,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是,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比较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还不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也没有科学的思考习惯,不具备科学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学生之间也没有形成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做研究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苏教版教材,一共有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本单元由三课组成,《今天天气怎么样》《天气的影响》《四季的天气》。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同学们学习有关天气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了解恶劣天气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介绍一年四个季节天气的不同特点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里面,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季节里面不同的植物和动物。 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本单元由三课组成,《晒太阳》《看月亮》《数星星》。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这三课在内容上呈现并列的关系,从课题上来看,这三课都是观察天体。这三课的能力训练定位在观察与描述上。第一课《晒太阳》观察描述太阳的光和热,以及太阳一天的位置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第二课《看月亮》,观察描述月亮的形状变化,以及在一天中月亮位置的变化。第三课《数星星》则是观察描述星星的明暗大小。 第三单元用力以后,由三课组成,分别是《推和拉》《形状改变了》《动起来停下来》。这一单元是对力认识的启蒙单元,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认识用力的两种主要方式,以及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对于儿童来说,力是不可见的,但可以通过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变化,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获得感受,获得经验层面的积累。 第四单元奇妙的光,由三课组成,分别是《明亮与黑暗》《透明与不透明》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 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共12课,但是却包含了18个主要概念的分布:物质科学领域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生命科学领域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科学阅读 教案

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程 【教材分析】 《科技发展历程》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阅读”的内容。科学发展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课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具体的事实只要了解,并不要求理解,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对科技产品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他们对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有初浅的认识。但学生对科技发展从无到有、能改造自然、改变生活的过程是不断发展的认识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描述几项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知道科技对人和社会是有影响的。 2.通过观察、描述几项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难点】 描述一项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 【教学准备】 教师:关于“书写材料的发展”和“指南针的发展”相关的图片、视频。 学生:家庭调查:祖父、父辈和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 (都市图片) 师:科技的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一、认识“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 1.小朋友们,大家每天写字都会写到纸上,对吧?没有纸之前,人们在什么上面写字?生:…… (一)认识没有纸之前的书写材料 1.人类在生产劳动中逐渐发展出语言,为了帮助记忆、传递信息,人类又发明了文字。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汉字最古老的形式。甲骨文是记录在什么上面的?

(视频或图片展示:甲骨文) 生:骨头上……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书写材料不断革新。在纸发明之前,书写材料是什么呢?(出示:纸草、泥板、龟甲兽骨、石头、竹简、木牍、丝帛上书写的图片) 3.这些书写材料和咱们现在用的纸相比,哪个更好呢? (出示:古代奏章用竹简,足足一车的视频) 师生交流:……太笨重了。 (二)认识造纸术的发展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视频) 1.师生交流:……薄、轻巧、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可以大量生产。 (蔡伦之后,造纸术的改进发展视频) 2.师生交流:……整个过程是越来越先进、高明了。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三)认识现代高科技书写记录、传递方式 1.(电子存储与传输的视频、图片) 2.师生交流:……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交流更方便、快捷。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教材上提供的图片不能直接看出科技是不断发展的。所以选择让学生去阅读一种物品的发展过程,从而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纸是我们常见的书写材料,通过让学生阅读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知道科技对人和社会是有影响的,意识到科技在不断发展。] 二、认识“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一)认识没有指南针时,人们的生活 (出示哥仑布环球视频) 1.师: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一周的旅行。他们在茫茫的大海上,是怎么找到回家的方向呢? 生:…… 2.师:没有指南针的时候?人们敢走出离家很远吗? 3.师生交流:……不敢,怕迷路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得不到交流。 (二)指南针的发明和发展 (出示司南图片、视频) 1.师:最早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叫什么?对人们有什么好处?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

1.认识常见材料 【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它们是什么做的》单元的起始课,该单元共有三课,分别是《认识常见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可见该单元的研究都是围绕“材料”展开的,因而第一课时对于常见材料的认识既是基础部分,也是重要部分。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让学生不仅意识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不同材料做成的,还让学生调用前概念,从物品出发初步认识常见材料;活动二,进一步在材料和名称之间建立关联,即进一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8种材料,在识别中进一步熟悉材料的特点,强化对材料本身的认识。第二部分聚焦具体物品,进一步认识材料及其优点。这一部分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铅笔盒和文具用什么材料做成,加深对材料的特点认识,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种物品,发现生活中一种物品有时由几种材料组合做成才能更好发挥功能;活动二,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制作材料,了解各种材料的优缺点,让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科训练,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是由于年纪小,基础知识和能力还相当薄弱,科学的思维方式仍需加强,科学的记录习惯还待养成。例如,在学生前概念中分不清“铁”和“金属”,不能准确描述出“陶瓷”和“石头”的区别,对于常见8种材料的特征不甚清晰,甚至受到一年级《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一课学习的影响,把“纸制品”的制作材料归为“木材”,“陶瓷制品”的制作材料归为“泥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种描述、比较、辨别,逐渐形成科学的思考习惯及语言表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物品特征的描述,识别身边常见的物品,辨别不同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纸、玻璃、塑料、布料、木材、陶瓷、石材、金属)。 2.通过“给物品分类”、“描述物品及材料的特点”的活动,能够辨别常见8种材料及其特点。3.观察铅笔盒和文具用什么材料做成,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种物品,感受生活中一种物品有时由几种材料组合做成功能会更好。 4.根据指定要求为一双鞋子的各个部分选择制作材料,知道不同材料各有优缺点,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2018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科学学习与训练,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是,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比较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还不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也没有科学的思考习惯,不具备科学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学生之间也没有形成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做研究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苏教版教材,一共有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本单元由三课组成,《认识常见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其中第一课是对各种材料总体认识,第二课通过具体的杯子更深入地理解材料的不同特点,进而开展针对材料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和现象解释。第三课是对新材料的认识,并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它们对新材料的兴趣。 第二单元玩磁铁,本单元由三课组成,《磁铁的吸力》、《磁铁的两极》、《自制指南针》。第一课《磁铁的吸力》让学生感受磁铁的性质和磁力的大小,第二课《磁铁的两极》,引发学生发现磁极的位置,磁极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磁极能指南北的特点。第三课《自制指南针》,指导学生观察指南针、学习使用指南针,是第二课的延续。 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由三课组成,分别是《栽小葱》、《养

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这一单元是围绕土壤孕育生命这个中心采用一分一总建构这三课内容。 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由三课组成,分别是《认识工具》、《拧螺丝》、《做个小温室》。本单元本单元围绕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展开,侧重学生的体验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渗透着工程设计的思想。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通过观察教室或家里的物品,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初步认识常见材料。 二、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张、金属等等,能观察并描述常见材料的基本特点。 三、认识到一种物品可以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因此我们的生活才如此方便。 四、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相互交流。 五、介绍自己带来的杯子,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同一种物品,说一说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 六、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从而意识到利用不同材料的特点及其作用。 七、观察并描述不同材料的杯子,发现不同材料有着不同特点,并学习针对不同材料的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 八、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规则进行合作研究学习。 九、能观察并描述荷叶表面的特点,发现荷叶表面不容易沾水滴或尘埃颗粒。 十、做蜡烛黑上滚水滴的实验,发现蜡烛黑不沾水不占灰的神奇特点,了解水滴在荷叶上和蜡烛黑上滚动时的相同之处。 十一、了解各种新材料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与热爱。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像科学家那样 教案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最后一部分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这也是苏教版科学书的一个特点,在每册书的最后都有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巩固,与二年级上册“像工程师那样”紧密相关,科学原理和工程设计密不可分。本课围绕“沈括探究桃花开放时间的过程”,引出科学家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以蚂蚁、蚕、鱼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达到“以做促思,以思引做,做思共生”的目的。本课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初步了解沈括的生平,着重介绍沈括质疑桃花开放时间——上山察看——编写著作的小故事,通过沈括探究桃花的小故事,引出科学家做科学探究得到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为第二个环节做铺垫。第二个环节,以蚂蚁、蚕、鱼为载体,让学生提问,从中选择一个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经历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的探究全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不仅仅是大科学家能做的事,小学生也有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经历过“观察、描述、思考、提问、实验、交流与总结”的探究过程。因此,学生对科学探究并不陌生,会积极的参与、快乐的参与。但同时二年级学生一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并没有独立完成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完整交流的能力,他们的头脑并没有很清晰的建立科学探究方法概念,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让学生会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此外低年级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较短,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流畅和完整,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比较简单和较短的环节,基本在8-10分钟完成一个活动即可。在讨论与交流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科学、完整的表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介绍沈括质疑桃花的故事,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既“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 科学探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