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根和茎构造上的区别

根和茎构造上的区别

根和茎构造上的区别
根和茎构造上的区别

相似:茎尖和根尖都包括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初生构造都包括表皮,皮层,中柱部分,次生结构都包括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不同:

茎的构造

茎的构造 一、叶芽的构造:将茎纵切进行观察,可见芽中央有一个中轴,叫芽轴,它是未发育成熟的茎。芽轴顶端呈圆锥形,由分生组织组成,叫生长锥。在生长锥基部周围有许多小突起,叫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叶。在较大叶原基的叶腋内,又发生小的突起,叫腋芽原基,将来发育成腋芽(侧芽)。 二、茎尖的分区: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一)分生区:茎尖的前端,由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组成。前者位于最先端,其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后者具有一定的分裂能力,并开始分化形成原表皮层、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这三种初生分生组织将来分化成茎的成熟组织,即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等部分。 (二)伸长区:细胞迅速生长,是茎伸长生长的主要部分。从伸长区开始,细胞逐渐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开始形成初生组织,如原表皮分化成排列整齐的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分化形成形成层和中央部分的髓,原形成层分化形成维管束。 (三)成熟区:细胞停止生长,组织分化基本完成,形成茎的初生构造。此时芽已发育成幼嫩新枝。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茎尖成熟区由外及内: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1.表层:最外的一层活细胞,是初生保护组织,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不含叶绿体。外壁常角质化、附有蜡层或表皮毛。表皮上分布少量气孔,为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 2.皮层:表皮内方,由多层活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较大,排列疏松,有细胞间隙。细胞内常含叶绿体。有时内皮层细胞含有淀粉粒,称为淀粉鞘, 3.中柱:包括中柱鞘、维管束、髓和髓射线。 (1)中柱鞘:中柱最外层,由一至几层细胞构成。有的植物中柱鞘有薄壁细胞组成,有的是由厚壁纤维组成。中柱鞘的薄壁细胞与髓射线相连,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分裂能力,产生不定根、不定芽和木栓形成层。 (2)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是中柱最重要部分。由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组成。 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并具有机械支持作用。导管、管胞在原、后生木质部中都有,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只在后生木质部中有。初生韧皮部包括:筛管、筛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原生木质部由韧皮薄壁细胞组成,后生木质部由筛管、筛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组成。 茎内初生木质部的分化为内始式(与根相反),初生韧皮部为外始式。在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间普遍具有由原形成层保留下来的束中形成层,具有分裂能力,能产生茎的次生构造。一些单子叶植物和草本植物,维管束中无形成层,就不能形成次生构造。 (3)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常贮藏丰富养料。有的植物髓中有异细胞。有的植物有髓腔如南瓜。 (4)髓射线:位于各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内连髓部,外连皮层。是茎横向运输的通道。在插枝繁殖时,射线细胞常恢复分裂能力,产生不定根。髓射线与髓部及其他部分的薄壁组织同为茎的贮藏组织。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产生次生组织的过程称为次生生长。所形成的次生组织称为次生构造。 1.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 在茎的初生构造中,每一个维管束都有束中形成层,但它们不连接,为髓射线

根的结构

根 在大多数维管植物中,根构成了植物体的地下部分,根是植物适应陆地生活而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器官。根最基本的作用是固着和支持植物体,并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营养。 根通常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植物体地上部分光合作用的产物可以通过韧皮部运送到根的薄壁组织中储藏起来,因此大多数植物的根是重要的贮藏器官,根中的贮藏物质除了满足根的生长发育外,大多水解后经韧皮部上运供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所需; 此外,根还有合成物质的功能,一些重要植物激素如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以及一些植物碱和多种氨基酸都是在根中合成的,这些物质可运至植物体正在生长的部位,或用来合成蛋白质,作为形成新细胞的材料,或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种子植物的种子萌发时, 胚根最先突 破种皮, 并向下生长, 这种由胚根生长出 来的根是植物个体发育中最早出现的根, 称为主根。在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 主根向下垂直生长达到一定长度时, 就会 从内部侧向地生出许多分枝, 这些分枝叫 做侧根或一级侧根, 侧根生长与主根成一 定角度; 当侧根生长至一定长度时又可产 生出新的侧根,即二级侧根; 侧根不断发育 可以形成多级侧根, 这种由主根和各级侧 根构成的庞大根系,称为直根系。除主根和 侧根外,还有一类由茎、叶或老根上长出 的根, 叫做不定根。有些植物(如多数单子 叶植物)的主根通常是短命的, 其根系主 要由从胚轴和茎下部节上生出的不定根及 其侧根组成, 这种根系称之为须根系。 植物生长时,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或者说根系的吸收表面积与地上部光合作用总面积之间维系着一定的平衡关系。在幼小的植物中, 根系的吸收表面积总是远远大于地上部光合作用总面积。然而,随着植物体的生长,这种关系逐渐改变,光合作用总面积不断增加。因此, 在农林生产以及园艺生产中,我们应当注意生产措施对这种平衡关系的影响, 并适时作出调整。例如,进行植物移栽时,由于大量的吸收根被切断,植物体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平衡关系被破坏,因此适当剪掉一些枝叶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3.2.1 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3.2.1.1 根尖及其分区

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姓名:赵雪学号:20101920 班级:国经1005 【摘要】:提出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以旱生植物为例,从旱生植物的根茎叶三方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是如何与其抗旱的功能相适应的。最后对文章进行一些总结。 【关键词】:旱生植物、形态结构、功能 现存的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1]。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例如,有的花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应于风力传粉。有的花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靠动物传播的果实和种子,如针草、苍耳等,其果实的表面都有刺或粘液,容易附着在动物的身体上随动物的运动而携带到其他地方去。借风传播的种子,如蒲公英、枫杨等,果实上生有毛绒绒的白色纤维或带有翅,随风飞扬。这些都体现出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植物由于外界生态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结构来适应所生长的环境。外界的各种生态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植物的形态发生变化,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植物生长周围水分的供应状况。因此,本文主要谈由于水分引起的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依照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以将植物分为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又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2]。具体以旱生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来解释其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 可适应干旱条件而正常生活的植物称为旱生植物,旱生植物的叶具有保持水分和降低蒸腾作用,其通常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类是减小蒸腾的适应:就外型而言,一般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小而厚,蜡被和表皮毛发达,有的植物形成复表皮。就结构而言,叶的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气孔下陷或限定在气孔窝内。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多,甚至上下表皮内方均有栅栏组织分布。海绵组织和细胞间隙不发达,叶脉发达,可提高输水率和机械强度,如夹竹桃和松叶。这些形态上的结构特征,或是减少了蒸腾面,或是尽量是蒸腾作用迟缓进行,再加上原生质体的少水性,以及一些细胞液的高渗透压,使旱生植物具有了高度的抗旱性,来适应干旱环境[3]。

茎的构造

茎的构造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 ⑴通过实验观察,掌握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茎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⑵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 能力目的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稳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构造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的 ⑴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开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 ⑵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抗倒伏”方面做出的奉献,弘扬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⑴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木本植物茎的构造。木本植物茎的构造,

可作为其它植物茎构造的代表,弄清了木本茎的构造,可以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并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⑵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1)维管束是对茎构造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构造。是由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构造(木本植物茎)。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构造。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自制维管束教具或利用多媒体制作三维立体图像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⑶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构造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学生对茎构造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构造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构造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建议 《茎的构造》一节,由于名词较多,可以用两课时讲授。本节是这一章带有关键性内容的一节。

根的解剖结构

根的解剖结构 一、根尖与根尖分区 (一)根尖的概念 根尖(root tip)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无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都具有根尖,它是根的生命活动中最活跃的部分,是根进行吸收、合成、分泌等作用的主要部位。根的伸长、根系的形成以及根内组织的分化也都是在根尖进行的,因此,根尖的损伤会直接影响根的发育。 (二)根尖分区及其细胞特征 为了研究方便和更好地了解根尖的结构,一般人为地将其分为四个区。从根尖顶端起,依次分为根冠(root cap)、分生区(meristematic zone)、伸长区(elongation zone)和成熟区(maturation zone)四个部分(图5-3),总长约1~5cm。其中,成熟区因为具有根毛又被称为根毛区(root hair zone),从分生区到根毛区各区的细胞逐渐分化成熟,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各不相同,除根冠外,其它各区的细胞

特征逐渐过渡,无严格界限(表5–1)。 1.根冠 根冠是位于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其作用主要是保护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根冠细胞不规则,外围细胞大、排列疏松,内部(近分生区)细胞小、排列紧密。根冠细胞含丰富的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质体等细胞器,其外壁常有多糖类物质的黏液,可润滑根冠表面、促进根表离子交换、减少根在土壤颗粒间穿行的摩擦阻力,利于根的伸长生长。 2.分生区 分生区位于根冠内侧,由顶端分生组织组成,整体形状如圆锥,故又名生长锥,长度约为1~3mm,主要功能是分裂产生新细胞,以促进根尖生长,所以也称为生长点。分生区细胞小、近于等径型、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核大、质浓、液泡很小,分化程度低,具很强的分裂能力,外观呈褐黄色。分生区产生的新细胞,有三个去向:一部分形成根冠细胞,以补偿根冠因受损伤而脱落的细胞;大部分细胞生长、分化,成为伸长区的部分,是产生和分化成根各部分结构的基础;同时,仍有一部分细胞保持分生能力,以维持分生区的体积和功能,进行自我永续(图5-5)。 3.伸长区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的后方。此区细胞愈远离分生区,则细胞分裂活动愈弱,并逐渐停止。其细胞沿着根的纵轴方向伸长,体积增大,液泡化程度加强,细胞质成一薄层位于细胞的边缘部位,因此外观近半透

茎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茎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芽的种类,理解叶芽的结构及叶芽发育。理解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 2.掌握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3.理解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4.知道年轮形成的道理。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木本植物茎与草本植物茎的主要结构、功能和区别。 2.教学难点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维管束的结构、功能和区别;年轮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带有各种类型芽的枝条,一段树木的茎。 茎的形态 让学生看一张有树的图 问:上图植物的哪些部位是茎? 答:主茎和侧枝

问:茎上着生有什么? 答:茎上着生叶,在叶腋处有侧芽。 然后引出节和节间的概念。 节:着生叶和侧芽的部位称为节 节间:两个节之间称为节间 问:树为什么会长高?和茎有关吗?和茎的哪一部分有关呢?答:和茎的顶端有关 介绍茎尖结构 茎尖:茎的顶端 看小资料顶端优势的应用 问:植物的主茎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主茎是由哪一部分发育来的?答:种子的胚芽发育成植物的主茎 问:树有侧枝,那么侧枝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答:主茎上侧芽发育成侧枝。 小结:植物的茎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给学生看带有芽的枝条 问:长在枝条上的芽一样吗? 答:不一样。 问:有什么区别吗? 芽的分类 按位置来分,分为顶芽和侧芽。 按性质来分: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茎的结构和功能 问:为什么一棵小树苗经过几年的生长,能长成粗壮的参天大树呢?树的顶端这么高,它又是如何吸收到营养物质的? 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1)表皮——由许多层形态、结构不同的细胞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 (2)皮层:位于表皮和维管组织之间,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 (3)维管组织:在皮层和髓之间,包括韧皮部、木质部和维管形成层。 (4)髓: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具体介绍维管组织: 韧皮部:其中有筛管和韧度纤维,筛管由许多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上下相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做筛孔。细胞质通过筛孔彼此相通。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通连,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功能)。(展示相应的图片) 韧皮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的壁厚,有弹性。韧皮纤维起支持作用。 木质部:主要有导管和木纤维。 导管的形态、结构,与根和叶里的导管相同。(看导管类型的图片)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导管和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的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木本植物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木纤维的作用。

根的构造

根的构造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 ⑴能够表述根尖外形及根毛特点。 ⑵准确描述根尖各部分构造及其功能,明确相邻各部分之间的联络。 能力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构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到达熟练水平。 情感目的 通过学习根尖各部分构造的联络以及各部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领会到生物体是统一整体并处于开展变化之中。 教学建议 一、知识体系图解 二、教材分析 ⑴"根尖各部分构造和功能"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众所周知,植物体的根是由根尖发育而成的。根尖为什么能够发育成根,这与其构造

严密相关。而根尖的构造特点又决定了根尖的功能。根尖的功能又决定着整株植物的生与死。所以,只有掌握了根尖的各部分构造和功能,才能更好地了解根和根的功能,为后续知识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⑵"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构造特点及其相应的功能"是本节的难点知识。教材中的插图或挂图都是根的构造模式图,而显微镜下观察的根尖细胞构造,大多是不规则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根尖细胞构造时,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认清显微镜下根尖各部分的构造特点。避免学生对细胞构造的认识趋于模式化。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敏性。 ⑶在根尖的各部分构造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一个问习题,就是学生容易把根尖的四个部分看成是界限清楚的,而不是互相连续的。这就应该在最后研究根尖的开展变化的时候,指出根尖的四部分是互相连续的,各部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各部分是依次向前开展变化的。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由分生区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而形成的,使学生既复习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又形成了根尖是开展变化的动态观点。 三、教法建议 本节课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由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让学生了解根尖的构造及功能。 课前利用小麦或其他植物,使其萌生并长出数条幼根。在课上先指导学生用肉眼观察根尖,教师要指出从根的尖端到长有绒毛的一段根就是根尖,同时要求学生观察一下根尖以上的部位,弄清根尖在一

实验八 植物根茎的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

实验八植物根、茎的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 根尖及根的初生、次生构造 【实验目的】 了解根尖各部分及根的初生、次生结构。 【实验材料】 油菜和小麦种子萌发的幼根、棉花幼根横切、水稻幼根横切,棉花次生根横切片。【实验用具】 显微镜、放大镜、刀片、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皿及碘液等。【实验内容】 (一)根尖的区分(图8-1) 取油菜根尖,放在载玻片上,滴上清水后,用放大镜观察,注意根上长有许多白色根毛的部分是根毛区,其下白色部分是伸长区,再下是略带淡黄色的生长点及根冠部分,然后用另一载玻片盖在根尖上,加适当的压力,把根尖压扁,取去上面的载玻片,滴上碘液,盖上盖玻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根冠细胞为椭园形,排列疏松,靠近生长点的因含淀粉粒被染成兰色,生长点细胞着色较深,细胞形小、核大、壁薄、质浓,排列紧密。伸长区着色较浅,细胞显著伸长,成长方形,并出现液泡,开始分化,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

成许多小根毛,并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无机盐等(称为吸收组织)。用高倍镜观察根毛,可见根毛细胞壁薄、胞质少、液泡大。有时在根毛尖端还可见到细胞核。 (二)观察棉花幼根横切片(图8-2) 取棉花幼根横切片置低倍镜下观察。找到材料后,用高倍镜仔细观察下列各部分:1.表皮最外面一层细胞,排列比较整齐,而且有的表皮细胞具有一条向外伸展的根毛。 2.皮层表皮以内的许多层薄壁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即是皮层。皮层最内一层排列紧密整齐,称内皮层,在横切面上为一圈,其半径壁上可见木栓化增厚的部分为卡氏点,常被染成红色。 图8-2 根的初生构造 A.外方组织B.维管柱 1.表皮2.皮层3.内皮层4.中柱鞘 5.原生木质部6.后生木质部7.韧皮部 3.维管柱位于皮层以内,可分为: (1)中柱鞘:由1-2层薄壁细胞构成,位于内皮层以内。 (2)初生维管组织:位于中柱鞘内,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初生木质部呈放射 状,有四条染成红色的放射棱,靠近外面的导管口径较小,是原生木质部,靠近里面的口径较大,是后生木质部。想想看,什么叫外始式?初生韧皮部位于每两个放射棱(束)之间,与其相间排列,染成蓝色,细胞形小,排列紧密,呈多角形的是筛 管,呈方形或三角形的是伴胞。最中心是没有成熟的木质部。 (三)观察棉花根次生横切片 先在低倍镜下区分(自外向内)周皮、中柱鞘、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及初生木质部等,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下列结构: 1.周皮为根的最外方,可分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部分。木栓层为最外几层扁砖形的细胞所构成,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木栓形成层紧接木栓层之内,是一层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因位于根的侧面,称侧生分生组织,能向外分裂出木栓层,向内分裂成栓内层,栓内层紧接木栓形成层之内,由1-2层薄壁细胞组成。 2.维管柱位于周皮以内,包括下列几部分: (1)中柱鞘:为中柱最外的1-2层薄壁细胞,在老根上已转化为木栓形成层。

第三章根、茎、叶的内部构造——根

根的内部构造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根的根的形态与显微构造 2.识别根尖的各个部位 3.了解根的初生构造 4.了解侧根的形成 5.了解根的次生构造与根的显微构造 二、教学重点 1.根尖的组成 2.根尖各部分的细胞特点 3.根的次生构造 4.跟次生构造的类型 三、教学内容 (一)根尖的构造 根尖是指根的最顶端到着生根毛的这一段,为根中生命活动最旺盛的幼嫩部分。 根尖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等四个部分。 1.根冠:为根的最顶端,呈帽套状包被于生长锥的外围,由多层不规则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起保护根尖的作用。 2.分生区:又称生长锥,呈圆锥状,具很强的分生能力。形成根的表皮、皮层和中柱。 3.伸长区:位于分生区上方,此处多数细胞已逐渐停止分裂,细胞显著沿根的长轴方向 延伸,因此称为伸长区。 4.成熟区:位于伸长区上方,此处各种细胞已停止生长,并多已分化成熟,故称为成熟区。最显著的特点是表皮中一部分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所以又叫根毛区。二、根的初生构造 直接来自于顶端分生组织中细胞的增生和成熟,使根延长的生长称为初生生长,由初生生长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称初生组织,由初生组织所组成的构造称初生构造。 根的初生构造由外至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1.表皮:位于根的最外围,由原表皮发育而成,一般为单层细胞。细胞多为长方形,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壁薄,非角质化,富通透性,不具气孔。部分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2.皮层:位于表皮内方,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成,为多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所组成,常有显著的细胞间隙。皮层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 (1)外皮层为皮层最外方紧邻表皮的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当表皮被破坏后,此层细胞的壁常增厚并栓质化,以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 (2)皮层薄壁组织为外皮层内方的多层细胞,壁薄,排列疏松,有细胞间隙,皮层为兼有吸收、运输和贮藏作用的基本组织。 (3)内皮层为皮层最内方的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

被子植物茎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第五章被子植物茎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本章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被子植物茎的发生、生长和基本结构及其相关概念。掌握茎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本章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茎解剖结构特征的层次性、差异性及其同一性; 本章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自制课件) 讲授与板书相结合 提问 学习本章,在理解教材时建议用两种学习方法: 1.联系观点:(1)与植物的有关组织相联系,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相联系; (2)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相联系。 2.对比方法:(1)根与茎结构特点的对比; (2)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根、茎结构特点分别对比,找出某些结构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本章板书内容(见讲稿黑体字) 本章讲授内容如下: 第一节茎的主要生理功能 茎是植物体内物质输导的主要通道;正常的茎都生长在地面上,下部连着根,上部支持着叶、花和果实,故茎地输导和机诫支持作用是主要功能;茎也有贮藏和繁殖地功能;绿色幼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节、茎的基本形态和分枝 茎分节和节间两部分。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分长枝和短枝(花枝)。木本植物的枝条上有叶痕、叶迹、皮孔、芽鳞痕等。 一、芽及其类型 1、芽的基本结构(叶芽的结构) 芽是未发育的枝条、花和花序的原始体,是茎尖中央的幼嫩部分。芽中央为幼嫩的茎尖,茎尖上部节和节间的距离极近,界线不明显,周围有叶原基、腋芽原基和幼叶,中央是生长锥。 生长锥 叶叶原基 芽腋芽原基叶芽 结芽轴 构叶原基————幼叶 和幼叶—————叶枝条 发腋芽原基———侧芽 育芽轴—————茎 2 按芽生长位置、性质、结构和生理状态可将芽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定芽和不定芽 (2)叶芽和花芽、混合芽

叶的外形和结构解剖

xx 叶的外部形态 叶形:根据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比值,叶形可以分为针形、线形、披针形、长圆 形、卵形、倒 卵形、心形、肾形、椭圆形、圆形、菱形、扇形等 xx: 叶片的边缘叫做xx。常见的叶缘有全缘、锯齿缘、重锯齿缘、牙齿缘、波缘等叶缘凹凸程度大,可形成裂片,根据裂片程度分为浅裂、深裂、全裂、三 出裂、羽状 裂、掌状裂 xx:叶片的先端叫叶尖。常见的有急尖、渐尖、钝行、凹形、截行、倒心形等 叶基:即叶片的基部。常见的有圆形、楔形、心形、箭形、截形等xx:贯穿于叶肉内的维管组织及其外围的机械组织叫叶脉 xx 在叶片中的分布样式叫脉序分为三种:叉状脉序、网状脉序、平行脉序叶序:植物的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有互生、轮生、对生等xx 镶嵌: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不重叠的现象单叶: 一张xx 上只生一张叶片 复叶:

一个叶柄上生有3片或3片以上的叶片,从单叶演化而来,分为三出复叶、羽状复叶、掌状复叶。 区别全裂叶和复叶:全裂叶的裂片无柄、歌裂片形状不同、裂片基部互相 连接复叶的小叶片一般有柄、小叶片形状彼此相同、小叶片的基部相连叶 的解 剖结构 xx 植物叶的结构(以女贞xx 代表)表皮: 异面XX,具有上下表皮之分 表皮细胞一层,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外壁覆盖有一层连续的角 质层,上表皮的角质层明显较厚气孔器主要分布于下表皮,由2个保卫细胞 +气孔组成叶肉:由上下表皮内的薄壁组织组成含叶绿体,是叶进行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物的 主要场所 邻接上表皮的为栅栏组织,是叶内主要的光合作用场所邻接下表皮的为海 绵组织,是气体交换、水分蒸腾的主要场所 分布于叶片组织内的维管束,由茎内维管束分出经叶柄通至叶片 维管束的上下两侧常有厚壁组织或厚角组织分布 木质部接近于上表皮,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下方,接近下表皮,中间常具有形成层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禾本科植物水稻为例) 表皮: 长细胞: 长轴与xx 平行,外壁角质化并含有硅质

植物茎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宋姗姗

植物茎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姓名:宋姗姗学号:20121070219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园艺 【摘要】:提出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以旱生植物为例,从旱生植物的茎方面的形态结构的变化来解释植物是如何与抗旱的功能相适应的。最后对文章进行一些总结。 现存的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1]。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 植物由于外界生态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结构来适应所生长的环境。外界的各种生态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植物的形态发生变化,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植物生长周围水分的供应状况。因此,本文主要谈由于水分引起的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依照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以将植物分为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又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2]。具体以旱生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来解释其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 可适应干旱条件而正常生活的植物称为旱生植物,,一般在严重缺水和强烈光照下生长的植物,植株往往变得粗壮矮化。地上气生部分发育出种种防止过分失水的结构,而地下根系则深入土层,或者形成了储水的地下器官。另一方面,茎干上的叶子变小或丧失以后,幼枝或幼茎就替代了叶子的作用,在它们的皮层细胞或其他组织中可具有丰富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旱生植物的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可从茎方面表现出来[4]: 茎是地上的重要部分,经受干旱的影响,远比根部显著,也比较容易观察,它们在形态解剖上的变化是: 沙漠里生长的多年生植物的叶子往往非常退化,幼枝代替了叶子的功能,例如各种梭梭(Haloxylon spp. )和沙拐枣(Calligonum spp. ),茎上已不发育出叶片(或有一些非常退化的鳞片叶,),却在幼小的绿色枝条上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所谓同化茎。有的这些枝条以后也可能脱落。有些沙漠植物的枝条,在干旱季节可以及时枯死,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使植物体内需水的程度减到最低限度,但是一到雨季,它们又能够迅速长出新的枝条。 沙生植物,特别是沙生灌木,常可看到的一种特征,就是形成分裂的茎。例如一种蒿(Artemisia herba- alba),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一种霸王(Zygophyllum dumosum)的茎部都可以裂开成几部分。分裂形成的几个分开部分,由于所遇到的小生境的条件可能不同,因此,有的干死了,而有的却可能存活下来,继续生长。 旱生植物的皮层和中柱的比率较大,茎中的皮层要比中生植物的宽,而维管束则较紧密,

植物茎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观察图

植物茎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观察(图)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芽的构造。 2. 了解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及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3.认识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二、实验原理 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以后发展成枝的芽称为枝芽;发展成花或花序的芽称为花芽。枝芽的结构决定着主干和侧枝的关系与数量,也就是决定植株的长势和外貌。花芽决定着花或花序的结构和数量,并决定开花的迟早和结果的多少。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初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形成的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这种组织组成了茎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茎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个部分,但裸子植物茎没有双子叶植物茎的那种一生只停留在初生结构中的草质茎类型。单子叶植物的茎和双子叶植物的茎在结构上有许多不同。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茎,只有初生结构,所以结构比较简单。少数的虽有次生结构,但也和双子叶植物的茎不同。以禾本科植物的茎作为代表,说明单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最显著特点。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不具形成层(束中形成层)。维管束彼此很清楚地分开,一般有2 种排列方式:一种是维管束全部没有规则地分散在整个基本组织内,愈向外愈多,愈向中心愈少,皮层和髓很难分辨,如玉米、高粱、甘蔗等的维管束,它们不像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内,维管束形成一环,显著地把皮层和髓部分开。另一种是维管束排列较规则,一般成两圈,中央为髓。有些植物的茎,长大时,髓部破裂形成髓腔,如水稻、小麦等。维管束虽然有不同的排列方式,但维管束的结构却是相似的,都是外韧维管束,同时也是有限维管束。 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发育到一定阶段,茎中的侧生分生组织便开始分裂、生长和分化,使茎加粗,这一过程称为次生生长,次生生长产生的次生组织组成茎的次生结构。侧生分生组织通常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包括切向分裂和径向分裂。切向分裂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加在原有木质部的外方;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加在原有韧皮部的内方。在形成次生结构同时,形成层细胞为扩大自身圆周还必须进行径向分裂或横分裂以适应内方木质部的增粗,同时形成层的位置渐次向外推移。双子叶植物茎中次生木质部的组成包括轴向系统的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组织和径向系统的木射线。次生韧皮部同样包括轴向系统和径向系统,轴向系统由管胞、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有时也有石细胞;径向系统则由韧皮射线组成。韧皮射线通过形成层的原始细胞与木射线相连,合称维管射线。芽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主要的生理功能是支持和输导的作用。水分与矿质元素的长途运输依赖于导管和管胞;同化物的长途运输主要依赖于筛管和筛胞。 三、实验用品 (一)材料大叶黄杨茎尖纵切片、向日葵和玉米茎横切片、椴树茎横切片、蚕豆茎、盆栽木槿

茎的构造1

茎的构造 茎是由种子胚芽向上发育而成,有时也包括部分下胚轴。茎端和叶腋处的芽有时也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形成分枝,分枝不断产生形成枝繁叶茂的植物地上部分,主茎和分支的构造基本相同。 茎是植物体地上部分的营养器官,是联系根和叶,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轴状结构,和根一同被称为轴状结构。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以及裸子植物的构造各不相同。茎间的构造特点 茎和根的顶端生长发育过程基本相似,结果也基本似根尖,但茎无根冠样结构。将最顶端的芽做纵切观察,在芽的中间可以看到幼嫩的茎尖,没有明显的节和节间,有形成叶和芽的原始突起,分别称为叶原基和芽原基,可分别发育成叶和腋芽。幼叶包围茎尖,起保护作用,叶原基的腋部还可以产生腋芽原基,不同的腋芽又分别发育成枝条、花序或花。茎、叶和腋芽一般是同步发生 茎端或枝端自上而下分为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1.分生区位于茎尖顶端,呈圆锥状,又称生长锥。最前端为原分生组织,是由一团具有强烈的分生能力的分生组织细胞组成。在茎尖顶端以下的四周,有叶原基和腋芽原基分布。 2.。伸长区一般比根的伸长区长,可包括几个没有伸长开的节和节间。细胞分裂活动自上而下逐渐减弱,细胞急剧向上伸长,并叶泡化。伸长区的最下部分细胞已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等初生分生组织逐渐分化而形成初期的初生组织。伸长区是顶端分生组织到成熟组织的过渡区域。 3.。成熟区成熟区的表面可以看出节间的长度基本趋于固定,常有气孔和毛茸,成熟区中的细胞分裂趋于停止,各种组织分化已基本完成,形成了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的构造双子叶植物茎的种类很多,表面特征也表现出多种多样,但是茎的显微结构却有非常相似的共同特征。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从幼茎成熟区做一个横切面,从外向内观察可分为表皮、皮层、维管柱3部分。 (一)表皮表皮由原表皮层分生、分化而成,由一层扁平、排列整齐而紧密的生活细胞构成。细胞横切面一般呈长方形,外壁较厚,常角质化形成角质层,但是除了特化的保卫细胞外,表皮细胞通常没有叶绿体存在,所以表皮细胞是透明的,表皮具有的蜡被、气孔、毛茸等附属物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也是鉴定药材的重要特征。 (二)皮层皮层由基本分生组织分生、分化而成的多层生活细胞,位于表皮和维柱管之间。与根的初生结构相比,茎的横切面皮层占有较小部分。细胞较大,壁薄,排列疏松,有胞间隙,近表皮的细胞有叶绿体,有的种类在表皮下皮层细胞可分化为厚角组织,如葫芦科和菊科一些植物的厚角组织呈环状排列;芹菜、薄荷等植物的厚角组织在茎的棱角处。纤维、石细胞或分泌组织在不同植物也有不同的存在方式。水生植物茎的皮层薄壁组织中有发达的细胞间隙,以利于气体交换。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茎的皮层中最内一层细胞仍是一般的薄壁细胞,皮层与维管束区域之间无明显分界。有的植物皮层中最内一层排列较整齐,含有许多淀粉颗粒,称淀粉鞘,如马兜铃、蚕豆、蓖麻等植物的皮层。 (三)维管柱维管柱位于皮层以内,由环状排列的多个维管束、髓射线、髓组成,占茎的较大部分,以前常称为中柱,植物的幼茎通常没有像根一样的中柱鞘 1.初生维管束是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组成的束状结构,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中间常保留有将可分化成束中形成层的薄壁细胞。茎的质地不同,维管束的数量和排列有很大的差别,木质茎的维管束数量多排列成较为紧密的环状,草质茎的维管束少排列成较为疏松的环状。初生韧皮部位于维管束外面,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组成。分

茎的形态与功能教案

第三节植物的营养器官 授课教师:黄爱军 教学重点: ◆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 ◆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在不同类型植物上的表现和差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简述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与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的主要区别。 2、简述茎的初生结构与根的初生结构的区别有哪些? 导入新课 二、新授 Ⅱ、茎的形态与功能 (一)茎的形态特征 1.茎的形态一般种子植物的茎多数呈圆柱形、三棱形、方柱形或扁平柱形。通常植物地上部分具有主茎和侧枝,茎有节、节间、叶腋和枝条等。植株生长过程中,根据枝条延伸生长的强弱,可将枝条分为长枝和短枝。 2.茎的生长习性不同植物的茎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有各自的生长习性,以适应外界环境。通常茎的生长方式有四种方式: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和匍匐茎。 3.芽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 (1)定芽和不定芽定芽可分为顶芽和腋芽。 (2)叶芽、花芽和混和芽形成枝条为叶芽。形成花或花序为花芽。既生枝叶,又长花为混合芽。 (3)鳞芽和裸芽外面被有鳞片的叫鳞芽,不被鳞片的叫裸芽。 (4)活动芽和休眠芽能于当年或次年春季萌发的芽叫活动芽。有的芽形成后,长时期处于休眠状态而不萌发的芽,叫做休眠芽。 4.分枝与分蘖 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一般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

3种类型(图1-31)。 分蘖是禾本科植物的特殊分枝方式,它是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分枝,并在其基部产生不定根,这种特殊的分枝方式叫分蘖,如小麦、水稻等。 (二)茎的构造 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幼茎是由茎的生长点细胞经过分裂、伸长和分化形成的。把幼嫩的茎作一横切,自外向内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也称维管柱)三部分。 表皮:是幼茎最外面的一层细胞。表皮上有气孔、表皮毛或腺毛。表皮对茎的内部起着保护作用。 皮层:位于表皮和中柱之间。近靠表皮部位常有一至数层厚角细胞,对幼茎具有机械支持作用。幼茎呈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 中柱:位于皮层以内,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组成。 2.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的茎形成初生结构后不久,便进行次生生长,产生次生结构,主要是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的结果。 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形成层由束内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组成形成层环。束内形成层的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并且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远比次生韧皮部多;束内形成层还能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内形成许多呈辐射状排列的维管射线。束间形成层分裂时,向内、向外产生大量的薄壁细胞。使髓射线得以延伸。 木栓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多数木栓形成层是由皮层的薄壁细胞转变的。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合称为周皮。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由外向内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有或无)、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髓(有或无)和维管射线。 3.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特点小麦、玉米、水稻都是禾本科植物,它们的茎在形态上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其内部构造有以下特点:①禾本科植物的茎多数没有次生构造。②表皮细胞常硅质化。有的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