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评析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评析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评析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评析

经济评论 2000年第4期ECONOM I C REV I E W No 14 2000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评析

陈银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一直比较注重借鉴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对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参考和借鉴较少。实际上,在我国的金融货币改革中,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中有值得参考和借鉴之处。因此,对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认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决策部门作出科学的货币政策抉择,以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和稳定地发展。

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时期,因而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者提出菲利浦斯曲线,认为在物价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规则的替换关系,政府可以据此选择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的适当组合,使二者均达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均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分担着宏观经济总政策的各种目标,即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而且在不同的时期,货币政策的重点目标有所不同。由于货币政策的各种目标相互难以协调,需要进行权衡取舍,因而要求货币金融当局谨慎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能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准备金政策及其他一些补充性工具,其中,公开市场业务是最重要的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进而影响到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从而使整个经济受到影响,最终达到货币政策预定的目标。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就对经济的影响而言,货币政策的作用不及财政政策大,而且由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间接的,因而货币政策的收效比较迟。因此,应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际运行中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从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在各国的实践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国家的货币金融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及其政策的影响,或多或少地推行过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英国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发源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根深蒂固,但对实际经济运行的影响却不是特别深刻。美国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最典型的试验场,其国民经济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最深。德国主要推行弗莱堡学派所倡导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其货币政策借鉴了一些凯恩斯主义的做法,有自己的特色,但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不如

英国、尤其是美国所受的影响大。德国货币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特别重视物价的稳定,并将其作为首要目标。英国和美国则比较重视经济增长,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经济增长视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德国由于实行稳定物价政策,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其经济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英国和美国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长期推行膨胀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结果是使经济陷入“滞胀”。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各国都开始抛弃凯恩斯主义者将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的做法,毫无例外地把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在现代经济中,宏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样对于国民生产总值(GN P )具有刺激作用,但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反经济周期的作用不完善。经济萧条时期,企业信心不足,预期利润率很低,中央银行即使实行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企业也不愿借款,其借款和货币支出增加很少,远不足以将就业提高到合适的高度;商业银行虽有超额储备,但为了安全起见,也不愿多放款。因此,旨在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的货币政策,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经济繁荣

时期或通货膨胀时期,人们对经济前景比较乐观,预期利润率较高,因而旨在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减少投资的货币政策也难以实现预期目的。不过,相对而言,货币政策作为反通货膨胀的武器比作为反衰退的武器,其效果要明显一些。货币政策虽然对于治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有一定的疗效,但却难以纠正成本推进型或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第二,发生预期作用的速度较慢,其作用的后果也较难预测,政府在进行预测和掌握时机方面存在许多困难。货币政策从决定到执行比财政政策要迅速得多,这是货币政策的一大优势。但是,由于货币政策是通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手段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经过好几个中间环节。如果经济形势出现了与政府预期相反的变化,政府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可能会出现反复无常的情况,这不仅可能导致货币政策的实际作用后果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而且也可能增加经济的不稳定性。

第三,可能与政府的财政目标或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目标发生矛盾。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鼓励政府借债消费。财政部作为债务人当然希望利率越低越好,但是,中央银行则认为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反通货膨胀的一项重要武器。因此,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政策目标很可能发生冲突。如果中央银行不能独立地实行货币政策,而是屈服于政治压力,改变自己的政策以适应财政部的目的,那么,中央银行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将大大降低。另外,如果中央银行将稳定利率作为其政策目标,又会与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目标发生冲突。例如,经济萧条时期,闲置资金较多,利率自动下降,利率的下降有助于投资的增加,缓和经济萧条,但中央银行为了稳定利率,实行收缩货币供应量的政策,结果是使经济萧条加剧。相反,经济繁荣时期,资金短缺,利率上升,此时,政府为了稳定利率而扩大货币供应量,结果却使投资进一步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第四,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所抵消。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这一政策的前提是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但是,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对未来抱乐观态度,愿意多支出,尤其是当物价上涨时,人们宁愿持有商品而不愿持有货币,因而货币流通速度实际上增加了。这样,中央银行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大降低。相反,经济萧条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减慢,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也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第五,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的几个主要武器不能完全控制放款总额。如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贴现政策等在改变商业银行可利用的准备金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保险公司、金融公司、信用协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吸收大量存户的储蓄,不断寻求投资和放款机会,从而部分地抵消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商业银行和公司企业掌握了大量的短期有价证券,并根据需要随时出售换取现金。这些活动大部分处于中央银行系统控制范围之外,从而使货币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第六,货币政策容易受国际准备金流动的冲击。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实行松的货币政策使利率降低,利率的降低会导致本国资本外流,同时使外国资本投向利率相对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这又会减少国内货币供应量,从而使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目标不能一次实现。相反,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提高,高利率会吸引外资的流入,使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这样,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宏观货币政策的作用有其局限性,但从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西方各国战后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资本主义国家尽管仍不断爆发经济危机,但与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相比,各次经济危机在深度、广度及长度等方面都缓和得多,失业人数也较少,并没有妨碍经济增长。在1948-1973年的25年里,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大约增长了3倍多,年平均增长率为6.1%。日本、德国经济增长最快,分别增长32倍、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5%、9%。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4%、6%、5.9%、4.6%、3.2%。①

当然,凯恩斯主义的长期推行也带来了种种恶果。战后,美英两国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措施最为彻底、典型,其恶果也最具典型。美国政府以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政策为指导思想,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推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以预防危机、刺激增长。结果却使美元对外价值不断下跌,美元不断贬值,以致出现美元危机,最终导致以“双挂钩”为主体的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完全崩溃。同时还使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物价猛涨两症并发。“滞胀”的产生证明凯恩斯主义用通货膨胀去解救危机,用失业来降低物价的办法是行不通的,这只会使危机更严重,通货膨胀更厉害。英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开始虽有所发展,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按1975年的不变价格计算, 50年代和6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GD P)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6%和3%,失业率从50年代每年1.2%上升到60年代的2%。而这一时期正是其他发达国家高速增长和繁荣时期,因此,英国经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相对地落后了。从70年代开始,英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尽管英国历届政府采取了不少

措施,但其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基本上是凯恩斯主义。长期的实践表明,凯恩斯主义并不能解决英国经济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西方各国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导致了凯恩斯主义由鼎盛转向衰败,并退出官方经济学的宝座,让位于新保守主义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自由经营论的经济思潮在西方各国广泛流行,但即使在新型自由论经济思潮的昌盛阶段,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有的甚至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西方各国又开始主要依靠政府干预手段来刺激经济,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发挥了一些积极效应。这说明,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有利有弊。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实践经验及教训对中国货币政策的转变具有启发性的意义,某些做法值得借鉴。

第一,凯恩斯主义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的经验对中国的宏观调控具有启发作用。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并用,但主要是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国的实际经济运行表明,市场化经济改革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手段主要是依靠货币政策。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效率优先、优化资源配置的特点,同时,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存在许多不足,如难以全面妥善地解决好严重的失业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好明显突出的农业问题及贫富差距问题,等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财政政策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具有优势。因此,中国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应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作,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为此,必须着重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加强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运行中的具体情况,配合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第二,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对中国货币政策的转变有启发性与前瞻性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70年代中期,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理论,该时期主导性的货币政策是凯恩斯主义权衡性货币政策,即货币金融当局可以追求宏观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货币当局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逆经济风向”进行动态性决策,以促进宏观经济达到长期均衡状态。这一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一些不足。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各国

主要实施现代货币主义规则性的货币政策,增加了货币政策的公平性与透明度。这一政策在反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西方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货币金融当局应根据经济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货币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中央银行在二级银行制度之上,通过综合信贷计划规定银行的信用规模,并控制反映银行与客户信用关系的存贷款利率,以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进行直接管理的政策。1998年,中央银行虽然取消实行了几十年的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扩大了国有商业银行全年余额贷款比例。但是,由于货币市场的失衡及其滞后发展,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货币当局实际上或明或暗地恢复使用了已宣布取消的分配信贷规模的手段。这种政策的最大缺陷之一是对中央银行向银行系统的贷款没有任何明确的质量与数量上的限定,“仍然是随机的货币政策”②。随机性货币政策的后果是货币与信贷增长的失衡,导致宏观经济波动,使通货膨胀加剧。虽然早在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决定,中国的货币政策将由直接的信贷规模管理转变为间接的货币总量控制,并且强调货币政策以保持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货币政策仍然侧重解决短期内经济活动的主要矛盾,而忽视了最终目标。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重要的转变,即由多重目标的随机性货币政策转变为实施价格稳定为单一的近似的规则性货币政策。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中央银行必须具有权威性与独立性;必须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控制指标;同时,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可自由支配的种种货币政策工具;等等。

第三,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中央银行是政府推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这一点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参考价值,值得借鉴。综观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制度可以看出,西方各国的中央银行大都是相对独立于政府,尤其是独立于财政部的。作为英国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虽然是英国政府的一个附属机构,受财政部的领导,但英格兰银行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控制货币存量变化及信用成本与效益的种种手段,可以独立地运用这些手段调节经济,同时,在资金运用和财务管理上也是相对独立的。因此,英格兰银行在英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中央银行的管理体制近几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个重大改革就是1998年底撤消了人民银行省级分行,成立了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行,这有利于中央银行独立地执行货币政策和实施金融监管。从具体情况来看,中央银行虽然获得了独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权力,但中央银行仍然承担着大量的财政职能,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仍存在强烈的行政干预倾向,人民银行分支行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时还难以理顺。这样,政府宏观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势

必大大降低,同时也使其他宏观调控措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而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相对独立、具有一定权威并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中央银行对于保证宏观经济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保证中央银行在推行货币政策时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第四,西方各国视经济的具体情况不断变换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值得参考和借鉴。凯恩斯主义者主张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70年代中期,西方各国的中央银行大都以控制利率作为直接目标,70年代中期以后则改为控制货币供应量,并根据货币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灵活地运用多种货币供应量控制措施,并利用利率和汇率杠杆相配合对货币市场进行调节。80年代下半期以来,随着金融创新及利率的自由化,西方各国纷纷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而采用利率或一组金融变量,如美国事实上又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有的国家则采用汇率或一组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中介目标。这些情况表明,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从自身的国情出发,视具体情况而定。

80年代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以信贷总量作为中介指标。而信贷总量对工业总产量与零售物价未来波动的预测性极不明显,而且,中央银行对信贷规模的直接管理容易导致资源分配者的大规模“寻租”现象,加剧资金供需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实践证明,信贷总量不适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几经研究,中国人民银行于1993年规定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但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不能及时、协调地向货币政策期望的目标调整,M1和M2的增长出现很不协调的现象。利率缺乏弹性、利率结构不合理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使中央银行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放开对利率的管制,使名义利率能随着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以把M2与M1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并稳定M1与M2的增长率差别。当然,实现利率的自由化,风险非常大,因而放开对利率的管制须慎重。

第五,西方各国中央银行总是协调采用多种工具,同时视经济的具体情况交替使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这一方法值得借鉴。中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货币供应量M1、M2,但M1、M2不能及时地向货币政策预期的目标调整,其增长出现不协调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工具本身存在缺陷,货币政策操作不协调。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除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外,主要是信贷规模、中央银行贷款和利率。其中,利率是被管制的,管制下的利率往往不能及时跟进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在操作中发生与其他政策工具不协调的问题。而信贷规模的直接管理也存在许多缺陷。1993

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如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了限额下的资产负债管理,对其他商业银行实行了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同业拆借市场实行了全国联网,公开市场操作正式启动,再贴现业务操作体系也已初步建立,等等。但由于货币市场发展滞后,这些工具的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总的来看,在中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中,直接调控工具运用较多,间接工具运用较少;而且各种政策工具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因此,必须尽快完善货币市场,为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和金融行情的变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造条件。在目前货币市场不完善、其他改革不完全配套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辅之以一些行政手段,将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配合使用。

第六,凯恩斯主义膨胀性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恶果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中国必须慎重地选择货币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经济增长要求货币供应量增加,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基本同步。这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就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周期及通货膨胀产生影响。“七五”和“八五”时期,中国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顺经济增长周期调节。在每一个经济增长周期的上行阶段,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接着,通货膨胀趋于上升。在经济增长周期的下行阶段,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趋于下降,实际增长率也趋于下降。这种顺周期变化的货币政策,如果没有把握好松紧度,则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或使经济严重衰退。因此,货币政策必须以稳定物价作为最终目标,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此,必须逆经济增长周期调节,即在经济周期运行至峰顶以前就开始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有效地抑制过高的通货膨胀,而在经济增长周期的下行阶段则不宜执行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同时,要注意把握好货币政策的松紧度。根据中国近几年的具体情况,中国宜实行中性的货币政策。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联合国统计年鉴》、《联合国统计月报》及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经济指标》有关各期。

②谢平、俞乔:《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总量控制(上)》,载《管理世界》,1996(4)。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大学博士后站、华中师范大学经

济学院 武汉 430079)

(责任编辑:刘传江)

货币政策分析练习题

第一部分第三章货币政策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是指价格水平的形成只受某一因素的影响,该因素为: A、财政收支平衡 B、通货膨胀 C、国际收支均衡 D、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竞争均衡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是: A、股票 B、公司债券 C、银行承兑汇票 D、中长期公债 3、下列不属于政策性银行的是: A、中国进出口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4、金融市场是买卖有价证券的场所,其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是通过: A、信用额度 B、信用工具 C、实际额度 D、实际工具 5、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工商银行 6、因为传导过程短,中央银行通过其可以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且世界各国经常使用的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利率政策 B、再贴现政策 C、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D、公开市场业务 7、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A、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B、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公司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C、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市场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业务 8、菲利普斯曲线反映: A、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B、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C、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D、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9、宏观金融风险中,关于采用市场进行监控和约束的手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市场准入 B、经营稽核 C、市场退出 D、经营范围控制 10、下列不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手段是: A、利率最高限 B、道义劝告 C、信用配额 D、流动性比率 11、货币供应量数倍伸缩的基础,市场货币量形成的源头是指: A、基础货币 B、衍生货币 C、基础汇率 D、税率 12、实施财政政策的主体是: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政府 D、联合国 13、以下不适用于“双松”政策的条件是: A、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B、劳动力就业不足 C、大量资源有待开发 D、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置闲置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的商业银行包括: A、中国建设银行 B、华夏银行 C、网上银行 D、城市合作银行 E、互联网金融 2、从交易品种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 A、现券交易 B、回购交易 C、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D、股票交易 E、外汇交易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起伏较大,货币政策几经转变。而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势更加的严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近年来的宏观货币政策,思考国家在复杂的经济条件下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近年宏观经济,货币政策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着两个重大的部分,一个是微观经济学,而另一个就是宏观经济学,两者相辅相成,用各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研究解析国民经济。如果把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看作是一片大海,那么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就是组成这片大海的水滴,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则是它波澜壮阔的海面。尤其在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形势受到国际国内多种条件的影响,可谓纷繁复杂。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之前,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我国20世纪前后这一时期的经济情况。 正文: 一、实体经济分析 1、经济增长 1997年我国经济开始进入了结构性的总需求不足的通货紧缩时期,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了7.1%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之后,经济增长率便开始逐步回升,2001年至2002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较为平稳,而从2003年起,经济增长率便迅速上升,到2004年第三季度,在国际原油以及其它中间投入品价格大幅上升、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经济增长率仍达到9.2%。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得到了一定的复苏。但是,复苏的前景并不容乐观。

2、投资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投资增长的驱动。自1993年投资增长率持续下降到1999年后,2000年我国的投资增长率开始迅速上升。2003年全年的投资增长率达到了28%强,进入2004年之后,投资增长率之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月份的投资增长率竟然达到了53%。这迫使中央政府果断地采取了包括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在内的严厉调控措施。在宏观调控的努力以及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自今年3月份,投资增长率开始缓慢下降,到9月份,投资增长率下降到了27.7%。对于宏观调控当局而言,投资增长率的这种变化是政府所期望看到的趋势。 鉴于投资增长率的波动是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的基本依据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造成投资增长的原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率快速上升,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固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以下两个因素不可忽视。 其一,我国人均GDP的上升、住房分配的市场化以及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对消费者贷款的增加),促使了我国城镇居民以住房和汽车为代表的第三次需求结构的升级,对以汽车、住房为代表的兼具投资与消费双重效应的需求日渐殷盛。而这次需求结构的升级,产业关联度很高,带动了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游产业新的盈利机会和新市场的出现。事实上,2003年以来投资比较活跃的领域也大多集中在这些行业之中。 其二,与我国居民需求结构第三次升级相呼应,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导致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迅猛增加。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化水平也稳步上升,到2003年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40.5%。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张,城市化必然带来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而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又带来了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和家居用品、家庭装修、装饰等行业的产出增长,进而也带动这些行业的投资增长。 其三,居民需求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化所带来的投资增长,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追求"以人为本"的经济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0-01-06T13:38:43.87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11期下供稿作者:朱晶晶,肖存泉[导读] 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朱晶晶,肖存泉(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银行福清支行,福建福清 350300)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 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因此,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部分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因此,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压下去。 (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信贷资金供求情况,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我国再贴现操作实行总量比例控制、期限比例控制和投向比例控制,再贴现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偏低。这一操作规则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管制下,显得缺少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贴现政策的活力。 (三)利率政策。⑴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加息虽然可以回笼流动性,但还不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难以灵活有效地带动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非常之小。作为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所经历的所有调整时间点上的名义利率和扣除同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幅度后的实际利率,从2007年,实际利率一直呈负值,并且负值水平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意味着信贷成本、资金成本偏低,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与从紧的货币政策不符。 ⑵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扩大,人们存钱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单是储蓄,资金还会向其他金融市场分流。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财富的积累,消费需求逐步升级以及提前消费的观念,带动了对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使居民更愿意采取银行消费贷款的行为。因此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得不敏感且利率弹性较小,从而货币政策失效。⑶央行今年连续五次调高准备金率而未采取加息,也是对当前经济“把脉”的结果。因为,人民币在不断升值的同时美元连续降息,中美利差进一步加大,国际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因此缩窄了人民币加息的空间,制约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空间。 (四)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此项政策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3月末仅为2%,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需要。从历史经验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都在2%以上。因此,目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已相对不足。而目前17.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二十年来最高,商业银行的头寸显得不足,未来提高法定存款准金率的空间已经很小。 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政策的独立性和透明度 研究表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大,其实施货币政策的效率就越高。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够,在行使货币政策时受到多方干扰。在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安排下,在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尽量公开中央银行采取的措施和操作的相关信息,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 (二)发展完善货币市场

毕业论文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引言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 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而我们中国,自1998年起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 货币政策。即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 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货币政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国货币政策的出现往往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 得益彰。稳健的货币政策是98年以后才渐渐稳定下来并付诸实施的,可见在当时的社 会经济环境为其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形成的背景 (一)90年代初的房地产热,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了大的宏观环境。 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使得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到了97、98年时 已相当突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性风险等几大风险 交互错杂,又衍生出更多的子风险,而原有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与此时的经济环境相 得益彰。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 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一系列的约束,无疑让政策执行时的 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 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建立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尽管当时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 贷款需求不足。具体地说,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七个方面: 1 1、二元经济结构继续强化,反差过大。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是在持 续转化,而是经常出现波动、迁回、反复甚至强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贫 富差距越来越大。 2、区域差距继续扩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区域差距一度缩小,然而在1978一 2005年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GDP占全国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6%、26%和18%。在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简单分析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简单分析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2009至2011各季度货币执行报告,得出的各季度末的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数据图表如下: 单位:万亿元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1年,M1、M2的余额是一直往上增长的。 这说明2009-2011年每个季度的货币供应量都是增长的。只是每个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不一样,就像图上所显现的,增长的趋势线并不是一条直线。但是用EXCEL添加了趋势线后不难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比较稳定的。 2009年前三季度的货币供应量都是快速增长的,第四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相比前三季度减慢了,但仍然增长较快。2009年M1余额从17.7万亿元增长到了22万亿元,M2余额从53.1万亿元增长到了60.6万亿元。2010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在前两个季度是有所回落和逐步放缓的,但在后两个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所回升和增长趋稳。2010年M1从22.9万亿元增长至26.7万亿元,M2从65万亿元增长至72.6万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速总体回落,M1从26.6万亿元增长至26.7万亿元,M2从75.8万亿元增长至78.7万亿元,很明显,2011年前三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是小于2009和2010年各季度的增幅的。 通过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打折线图分析,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基础货币从2009-2011年的前三季度是一直增长的,而货币乘数却与基础货币的趋势相反,是不断下降的。

下面来看一下2009-2011年的货币政策操作。 在2009年,四个季度的货币政策进行了适时适度地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加强信贷政策引导与优化信贷结构、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危机应对合作、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小部分资本会外流、金融机构利润空间会缩小。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就要保持金融和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另外还要保持物价稳定,保证农业丰收,粮食自给自足。与此同时,中国应该抓紧解决自身的问题,特别是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收入。 所以,我们的2009年全年的货币政策都围绕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大局,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银行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 针对不同时期的流动性形势变化,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频率,央行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4.2万亿元;科学设计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上半年以3个月内短期操作为主,7月恢复了一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适当延长了流动性冻结时间,同时灵活调整3个月以内的短期正回购操作期限结构,与中央银行票据在期限上形成互补,增强了流动性管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适度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上半年保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体平稳,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回升的进一步确立,及时增强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操作利率由小步上行到逐步企稳,有助于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合理回升;及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 总体上来说,2009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对扩张总需求、支持经济回升、遏制年初的通货紧缩预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三四季度信贷增长比上半年有所放缓,节奏更趋平稳,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可能影响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风险。 2010年央行的货币执行政策有灵活、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适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挥再贴现和支农再贷款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信贷政策引导、稳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发挥利率杠杆调控作用、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010年,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常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分析点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是这次会议的一大主题词。在分析明年经济形势时,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新常态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变了,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在调整,宏观经济目标将会呈现多元化趋势。” 明年经济工作,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会议提出“两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稳中更有进。会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 分析点二、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 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同时,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长不稳,调结构就缺乏基本前提。”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只有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就业和民生才有保障,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正常维持,才能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由弱转稳的趋势,出口、消费、投资均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将支持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分析点三、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 步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再靠以往大规模投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及外部需求,难以继续维持健康增长。 会议提出,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这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到中高速过渡必然发生的增长动力切换,也是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王军指出,下一步要通过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投资,从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分析点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会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读后感

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读后感 一、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传递的货币政策信息: 1、货币政策取向预调微调,同时强调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首先,政策表述明显不同于以往,货币政策定调为: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货币政策目标明确为三个方面:即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 此前,央行的表述一般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表述的变化,说明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有所改变。改变的前提在于经济和通胀形势的变化,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对外贸易更趋平衡,内需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更强,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同时,报告认为:当前稳健货币政策成效逐步显现,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水平回归,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相适应。结合央行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的基调将是:总量维稳、结构微调、定向宽松。 具体原因如下:当前和未来将是改善的通胀目标管理制,因为货币存量较高,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劳动力成本等中期通胀压力仍在,这就导致未来物价走势仍有不确定性,物价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维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任务很难完全松懈,这就决定了未来政策放松的余地有限,总量维稳可能是常态。 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和定向宽松主要是要维护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速,在外需相对疲弱、国内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的情况下,中国的潜在增长水平也会逐步趋缓,保持经济平稳适度增长,既有利于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中长期看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微调具体体现在信贷政策上,即有保有压,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 其次,关注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重点是继续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表外业务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管理,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测分析。 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提法较二季度报告有两大显著不同:一是表述更为突出,明确其重要性;二是删掉了跨境资本有效监控,而提示了民间融资问题。由于前两年中国总需求回升较快,随着经济增长向常态调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可能逐步显现。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潜在增速逐步趋缓额背景下,更需要注意方法系统性风险问题。 2、当前实际货币条件仍保持适度合理水平,预计未来信贷增速仍将维持15%左右 对于市场关注的M2 问题,此次报告有更加全面的分析。报告指出,考虑到2011 年以来表外理财等金融创新对M2 增速回落的影响因素,当前实体经济的实际货币条件仍保持适度合理水平。同时对于M2 低估和实际货币增速有如下的分析: 首先,目前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企业与居民投资渠道日渐丰富,分流了企业与居民存款,使货币供应量有所低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非金融企业存款,规模2.8 万亿;公积金存款,规模6992 亿;表外理财,3.3 万亿;境外机构境内存款;其他创新性金融机构、金融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摘要: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有效性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5日发布《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4-2015)》指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必须坚持多目标的“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结构调控”,一方面要保就业、稳增长、防风险、稳物价;另一方面也要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这份逢年底发布的年度报告提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应坚持实施“新常态下的新对策”,在潜在增长率下移、去产能、去杠杆的过程中,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5年中国经济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部分,其有效性却仍有争议。 1.货币政策 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则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

的一切措施。 而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中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2.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中性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1998年以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1998~200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基本控制在14%~15%之间,与过去一些年代货币和信贷大起大落相比,近几年我们终于把货币信贷的增长调控得比较平稳了。二是信贷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在一系列信贷政策的推动下,个人住房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和农业贷款比重大幅度上升,在当年贷款新增额中上述三项贷款大体占七成,信贷结构的这种调整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保持了国内金融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的稳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朱晶晶,肖存泉(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银行福清支行,福建福清350300)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 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因此,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部分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因此,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压下去。

央行近年货币政策分析报告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中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自2013年6月开始实施操作。自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又增加了一项。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三、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在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 四、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五、常备借贷便利: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应用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 '2001年我国加入WTO,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开放的五年中,我国顺应国际 大潮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国有银行的改制上市初见成效,银行从分业到混业经营的趋势逐步加强,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一行三会的金融 体制正式形成,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草案》和《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更成为中国金融法制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2006年12月11日,我国金融市场全方位开放,在庞大的国际金融资本的强大压力下,我国金融机构真正 到竞争的激烈程度。央行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顺利而稳妥地融入国际经济大家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原理 所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介目标的变动,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过程。西方学者形象地将它比喻为“黑箱”:货币政策操作→?→宏观经济变动。对“黑箱”观察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观点。Mishkin根据这些观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通过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国际贸易起作用。本文以第一类的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一是利率渠道(Interest Rate Channel),其二是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Other Asset Price Channels),其三是信用渠道(Credit Channels)。以下分别说明它们的传导机理。 (一)利率渠道。这是传统的凯恩斯学派观点(Keynesian View),即由于利率的变动而对投资产生相应的影响。凯恩斯学派认为,利率渠道的作用机制集中体现在IS-LM模型中:货币供应(M)影响利率(i),利率通过资本成本效应影响投资支出(I),投资支出对总产出或总支出产生(E)影响。即:货币政策操作→M↑→r(市场利率)↓→I↑→E↑→Y(收入)↑。 (二)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该渠道是对利率渠道的一种扩展。托宾q理论、财富效应以及汇率渠道等都可以归为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 1.托宾q理论。该理论由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提出,即货币政策通过对普通股价格的影响而影响投资支出。他把q定义为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资本的重置成本。如果q>1,则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此时,对企业而言,新厂房和生产设备比较便宜,它们能通过发行少量股票而进行大量投资。用这种机理来解释货币政策的传导(紧缩时)可得到:M↓→i↑→PS↓→q<1→I↓→Y↓(其中PS为股票价格)。 2.财富效应。佛朗哥·莫迪格利亚利用他著名的消费生命周期理论假设对这类传导最早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消费者的支出取决于其毕生资财;金融财富是毕生资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货币紧缩时,就有:M↓→PS↓→金融财富↓→毕生资财↓→消费↓→Y↓。 3.汇率渠道。该渠道描述的是国际收支理论的一种标准模式,货币紧缩时,M下降导致国内利率i上升,本币的需求增加,本币升值,净出口下降,产出Y下降。 从以上对利率渠道与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的作用机理都是考察货币供给变化如何引起利率变化,再通过资金需求者的投资和消费行为来影响实体经济,因此,被统称为货币渠道或“货币观”(Money View)。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V AR脉冲响应图的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选取1990-2009年的实际GDP、实际货币供给量M1、实际利率R的经验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得到了各个变量对于GDP变化的贡献率。最后得出了货币政策能够在短时间内给经济带来影响,但是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实体经济本身的结论。 关键词:货币政策,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一、理论回顾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都承认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影响。但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地通过利率变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的传递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货币供给与利率的关系,即流动性偏好途径;二是利率与投资的关系,即利率弹性途径( 赵晓雷,1999.10)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当货币的供给

量增加时,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供给相对过剩,利率下降,刺激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利率变动是由市场调节的,它与货币供给量呈反方向变动。但在我国可以利用政策手段,直接调整利率或投资,同样可以达到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货币供给量、利率和投资分别给一个冲击都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上下波动。货币学派也强调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影响。货币学派的理论可以简单地用一个货币交易方程式表述:MV= PY,公式中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 代表货币供给量,P 代表价格水平,Y 代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虽然货币学派认为,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但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根据货币学派的新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流通速度V在短期内可以具有轻微变动,V的变化导致了GDP 随之变化。 凯恩斯理论和货币学派理论的观点虽有所不同,但都承认货币供给量对GDP 的影响,认为货币冲击是诱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大多数

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二○一○年第三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0年11月2日

内容摘要 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消费平稳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对外贸易继续恢复,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三季度同比增长9.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第三季度同比上涨3.5%。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并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适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进外汇管理,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总体看,金融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9月末货币信贷增速有所反弹。 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9.6万亿元,同比 增长19.0%,增速比6月末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4.4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6月末低3.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9.8%,增速比6月末高1.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稳中趋升。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5%,增速比6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3万亿元,同比少增2.4万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小幅上升,9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浅谈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近几年央行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有效性问题,并通过总结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通货紧缩;公开市场;中央银行 一、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虽然我国这段时期的货币政策可以肯定的说是有效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呢?据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国有商业银行在深化改革上力度不够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时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但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分支机构收缩。从前金融机构是贷款权限下放到各部门机构,现在则是贷款权限上收,以至于绝大部分县支行甚至地市行几乎没有放款的权利。银行信贷过度向大城市、大企业、重点行业集中,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以致造成贷款上的“农转非”,资金上的“乡养城”,县域经济出现“金融服务真空”。国有商业银行缺乏经营贷款的激励机制,而约束条件苛刻。在我国的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中,国有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强有力的传导渠道,但上述种种迹象表明,国有商业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所出台的种种措施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是不完全符合的,造成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际紧缩效应。还有就是商业银行体系化解不良资产的难度依然很大。尽管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剥离了部分政策性业务,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全国剥离了13900亿元不良资产,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存量仍然很大,增量仍在滋生。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不够 我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行使时受到多方干扰,一方面总行赋予分支机构相当大的贷款权,央行分支机构、专业银行分支机构和地方政府三者合谋,形成地方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劳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

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