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汽油加氢装置循环氢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汽油加氢装置循环氢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汽油加氢装置循环氢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汽油加氢装置循环氢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汽油加氢装置循环氢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针对汽油加氢装置循环氢脱硫系统存在的脱硫塔液面波动大、雾沫夹带、发泡等问题,从工艺方面浅析,通过提高脱硫塔前分液效果、严格控制系统压力平稳、控制循环氢与贫液温差等措施,保证了装置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脱硫MDEA 循环氢

一、装置简述

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50万吨/时汽油加氢装置于1998年建成投用后,期初生产的本地原油含硫量少,大约3000~4000Nm3/h循环氢从高分顶部排出,排放的这些富含氢的气体作为燃料进入瓦斯管网系统,造成了氢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紧张,我单位开始加工高硫油,根据OTC-M的工艺技术要求,为了保证加氢精制效果,我们于2000年启用了汽柴油加氢装置的配套项目,建设循环氢脱硫设施。此设施采用循环氢脱硫塔,甲基二乙醇胺(MDEA)做为脱硫溶剂。

二、循环氢脱硫塔的工作原理及流程简述

1.工作原理

循环氢脱硫塔的工作原理主要体现在它的碱性溶剂MDEA的脱硫原理上,MDEA分子中的氨基团的作用是使水溶液达到必要的碱性度,促使H2S的吸收。H2S是弱酸,MDEA是弱碱,在脱硫塔中反应生成水溶性盐类(富液),由于反应是可逆的,随着温度的升高MDEA的碱性降低,在高温环境下的溶剂再生塔中铵盐分解成H2S和MDEA,再生后的MDEA溶剂(贫液)可以返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方程式:C5H13O2N+H2S=C5H13O2NH++HS

2.流程简述

汽柴油加氢工艺流程:从高压罐(D-105)顶部出来的循环氢进入循环氢聚结器(D-124),经脱液后进入循环氢脱硫塔(C-103)下部,贫液自溶剂再生装置进入贫胺液水冷器(E-110)冷却后进入贫胺液缓冲罐(D-123)经脱硫贫液升压泵(P-114)至循环氢脱硫塔顶部,与循环氢逆流接触。净化后的循环氢自循环氢脱硫塔顶部出来至D-104分液罐后,至汽柴油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入口缓冲罐。富液自循环氢脱硫塔底部出来至富胺液闪蒸罐(D-125),经过闪蒸酸性气体的富胺液进入溶剂再生装置。

三、问题分析

汽油加氢装置工艺流程培训教案

汽油加氢装置工艺流程培训教案 1 汽油加氢装置简介 1.1 概况 乙烯装置来的裂解汽油(C5—C9馏份)中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成份,是获得芳烃的宝贵原料。裂解汽油中除芳烃外,还含有单烯烃,双烯烃和烯基芳烃,还含有硫、氧、氮杂质。由于有不饱和烃的存在,裂解汽油是不稳定的。裂解汽油加氢的目的就是使不饱和烃变成饱和烃,并除去硫、氮、氧等杂质,为芳烃抽提装置提供稳定的高浓度芳烃含量的原料—加氢汽油。 1.2 原辅料及成品的特性 本装置在工艺上属于易燃、易爆、高温生产线,易发生着火、爆炸和气体中毒等事故。 裂解汽油为淡黄色芳香味挥发性液体,是芳香族和脂肪碳氢化合物的混合体。主要是由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及C5-C9以上烃类组成。对人体存在危害作用。 氢气是种易燃易爆气体。氢气与空气混合,爆炸范围为4-74%(V)。 加氢汽油主要是由由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及C5-C8饱和烷烃组成,对人体也存在危害作用。 过氧化氢异丙苯为无色或黄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易分解引起爆炸。 硫化氢属于高危害毒物,密度比空气重,能沿地面扩散,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有毒蒸汽,对人体存在危害作用。 2 工艺流程简介

2.1工艺特点 汽油装置采用国产化汽油加氢技术,其生产方法是先切除C 5馏份和C 9馏份,剩下的C 6—C 8馏份进行一段加氢,二段加氢,最终得到芳烃抽提的原料—加氢汽油。 2.2装置组成 汽油加氢装置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A :预分馏单元(主要包括切割C 5、脱砷、切割C 9) B :反应单元(主要包括一段加氢、二段加氢、压缩、和过热炉) C :稳定单元(主要包括脱硫化氢系统) 2.3工艺说明 2.3.1生产方法 利用裂解汽油中各组分在一定温度、压力的条件下,其相对挥发度不同,采用普通精馏的方法,将C 5馏份和沸点在其以下的轻馏份、C 9馏份和沸点在其以上的重组份,通过脱C 5塔和脱C 9塔分离,得到C 6—C 8馏份,然后通过钯或镍系催化剂和钴钼催化剂,进行选择性二次加氢,将C 6—C 8馏份中的不饱和烃加氢成饱和烃,并除去其中的有机硫化物、氧化物、氯化物,其主要化学反应有: (1)双烯加氢,在一段反应器进行。例如: (2)单烯及硫、氧、氮、氯化物加氢,在二段反应器进行。 例如: H 3C-CH=CH-CH=CH-CH 3+H 2 H 3C-CH=CH-CH 2-CH 2-CH 3 Pa Al 2O 3 CH 3-CH 2-CH=CH-CH 2-CH 3+H 2 CH 3-(CH 2)4-CH 3 Co+Mo Al 2O 3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 一工艺原理 1加氢精制 加氢精制主要反应为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氧、烯烃与芳烃的饱和加氢,以及加氢脱金属。其 典型反应如下 (1)脱硫反应: 在加氢精制条件下石油馏分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氢解,转化成相应的烃和H2S,从而硫杂原 子被脱掉。 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硫化物:RSSR’ + 3H2→RH + R’H + 2H2S 二硫化物加氢反应转化为烃和H2S,要经过生成硫醇的中间阶段,即首先S-S键上断开,生 成硫醇,再进一步加氢生成烃和硫化氢,中间生成的硫醇也能转化成硫醚。 噻吩与四氢噻吩的加氢反应: 噻吩加氢产物中观察到有中间产物丁二烯生成,并且很快加氢成丁烯,继续加氢成丁烷苯并噻吩在50-70大气压和425℃加氢生成乙基苯和硫化氢: 对多种有机含硫化物的加氢脱硫反应进行研究表明:硫醇、硫醚、二硫化物的加氢脱硫反应 多在比较缓和的条件下容易进行。这些化合物首先在C-S键,S-S键发生断裂,生成的分子碎片 再与氢化合。环状含硫化物加氢脱硫较困难,需要苛刻的条件。环状含硫化物在加氢脱硫时,首 先环中双键发生加氢饱和,然后再发生断环再脱去硫原子。 各种有机含硫化物在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反应活性,因分子结构和分子大小不同而异,按以下 顺序递减:

RSH>RSSR>RSR>噻吩 噻吩类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在工业加氢脱硫条件下,因分子大小不同而按以下顺序递减:噻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甲基取代的苯并噻吩 (2)脱氮反应 石油馏分中的含氮化合物可分为三类: a 脂肪胺及芳香胺类 b 吡啶、喹啉类型的碱性杂环化合物 c 吡咯、咔唑型的非碱性氮化物 在各族氮化物当中,脂肪胺类的反应能力最强,芳香胺(烷基苯胺)等较难反应。无论脂肪族胺或芳香族胺都能以环状氮化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形态出现。碱性或非碱性氮化物都是比较不活泼的,特别是多环氮化物更是如此。这些杂环化合物存在于各种中间馏分,特别是重馏分,以及煤及油母页岩的干馏或抽提产物中。在石油馏分中,氮化物的含量随馏分本身分子量增大而增加。在石油馏分中,氮含量很少,一般不超过几个ppm。 在加氢精制过程中,氮化物在氢作用下转化为NH3和烃。几种含氮化物的氢解反应如下: 根据发表的有关加氢脱氮反应的热力学数据,至少对一部分氮化物来说,当温度在300-500℃范围内,需要较高的氢分压才能进行加氢脱氮反应。从热力学观点来看,吡啶的加氢脱氮比其它氮化物更困难。为了脱氮完全,一般需要比脱硫通常采用的压力范围更高的压力。 在几种杂原子化合物中,含氮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最难进行,或者说它的稳定性最高。当分子结构相似时,三种杂原子化合物的加氢稳定性依次为: 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 例如:焦化柴油加氢时,当脱硫率达到90%的条件处,其脱氮率仅为40%。

催化裂化汽油的选择性催化加氢脱硫技术

催化裂化汽油的选择性催化加氢脱硫技术 孙爱国 汪道明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安徽省安庆市246001) 摘要:论述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影响选择性的若干因素,以及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技术的进展。对选择性加氢技术与临氢改质技术的差异、选择性加氢工艺与其它工艺的组合应用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主题词:催化裂化 汽油料 加氢脱硫 述评 我国催化裂化(FCC)加工能力占二次加工能力比例较大,大部分炼油厂其它二次加工手段欠缺,使得我国汽油总合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一般FCC汽油组分占汽油总合的70%~80%,部分炼油厂甚至超过85%。而国外汽油一般来自FCC 34%、催化重整33%、以及烷基化、异构化、醚化和叠合共约33%。我国汽油中的硫和烯烃主要来自FCC汽油组分,因此与国外相比我国车用汽油具有高硫、高烯烃的特点。 通过调整FCC操作,应用降烯烃催化剂如G race公司的RFG催化剂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的G OR催化剂、降烯烃助剂,降烯烃的FCC工艺如RIPP的MIP工艺等手段可以降低FCC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通过降低重整操作的苛刻度、提高重整原料的切割点,切除苯的前身物———甲基环戊烷和环己烷,可以有效降低汽油的芳烃和苯含量。但是目前尚没有办法仅通过应用新型催化剂或仅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即可使FCC 汽油的硫含量大幅降低。FCC汽油脱硫成为生产清洁汽油的关键问题。 1 降低FCC汽油硫含量的技术[1~2] 目前正在研究或已得到工业应用的FCC汽油脱硫技术有多种。如FCC原料加氢预处理;改进FCC催化剂;生物脱硫和吸附脱硫等。 2 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比较 临氢改质技术是在对FCC汽油深度加氢脱硫后,通过选择性裂化或异构化等手段使汽油辛烷值恢复。如Exx onM obil公司有多篇专利通过应用ZS M25分子筛选择性裂化低辛烷值的直链烷 烃,使FCC汽油因深度加氢、烯烃大量饱和造成的辛烷值损失得到恢复。该公司开发的OCT2 G AI N T M工艺宣称不仅能够有效脱除FCC汽油中的硫,还能够控制产品的辛烷值。而UOP公司的IS A L工艺和RIPP的RI DOS则是通过对经过加氢脱硫处理的FCC汽油进行异构化处理使受到损失的辛烷值得到恢复。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对汽油进行深度加氢脱硫,后者则是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 临氢改质技术可以直接生产硫含量低于30μg/g的清洁汽油组分,而且汽油的烯烃含量很低,辛烷值损失可以控制,但一般氢气消耗很大;操作温度高达350℃;操作空速较低,加氢和改质两段催化剂总空速一般为0.5~1.5h-1,使得催化剂用量增大;在高温下,即便是异构化处理,也会发生比较剧烈的裂化反应,汽油收率会显著降低,依据辛烷值恢复程度不同,收率损失在5%~15%,这些问题使得临氢改质技术的操作费用和生产成本大为增加。 选择性加氢脱硫从提高加氢催化剂的选择性出发,在大量脱除汽油含硫化合物的同时,尽量减少高辛烷值烯烃组分的饱和。一般反应温度较低(多低于300℃);空速较高(液时空速为2~4 h-1);加氢氢耗较低,催化剂用量较小,操作费用相对较少。由于烯烃饱和较少,对国内炼油厂而言,使用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在辛烷值损失可接受的操作条件下难以使汽油烯烃体积含量符合低 收稿日期:2002-03-26。 作者简介:孙爱国,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加工专业,从事加氢工艺及清洁燃料生产工艺研究工作。 炼 油 设 计 2002年10月 PETRO LE UM REFI NERY E NGI NEERI NG 第32卷第10期

最新240万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ITCC系统联锁逻辑说明汇总

240万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I T C C系统联锁逻辑说明

目录 目录 (2) 1 联锁逻辑 (3) 2 开车步骤 (5) 3 超速实验与正常停机 (7) 4 润滑油备泵自启动逻辑 (7) 5 防喘振控制 (7) 附:联锁报警值一览表 (9)

1 联锁逻辑 1.1联锁条件: (1)压缩机止推轴承温度TT11447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47A/B (2)压缩机止推轴承温度TT11448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48A/B (3)压缩机支撑轴承温度TT11446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46A/B (4)压缩机支撑轴承温度TT11445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45A/B (5)压缩机轴位移ZSHH11442A/B过大二取二(HH:0.7mm),分别带旁路软开关ZSHH11442A/B (6)压缩机轴振动VSHH11443过大(HH:88.9μm),带旁路软开关VSHH11443 (7)压缩机轴振动VSHH11444过大(HH:88.9μm),带旁路软开关VSHH11444 (8)汽轮机径向轴承温度TT11463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63A/B (9)汽轮机径向轴承温度TT11464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64A/B (10)汽轮机推力轴承温度TT11461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61A/B (11)汽轮机推力轴承温度TT11462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62A/B (12)汽轮机轴位移ZSHH11461A/B过大二取二(HH:0.8mm),分别带旁路软开关ZSHH11461A/B (13)汽轮机轴振动VSHH11461过大(HH:88.9μm),带旁路软开关VSHH11461 (14)汽轮机轴振动VSHH11462过大(HH:88.9μm),带旁路软开关VSHH11462 (15)驱动端一级密封泄漏量PDT11495高高(HH:78.6kPa),带旁路软开关PDI11495 (16)非驱动端一级密封泄漏量PDT11496高高(HH:78.6kPa),带旁路软开关PDI11496 (17)汽轮机速关油压力PT11460低(L:0.15MPa) ,带旁路软开关PI11460 (18)汽轮机转速高高自203 SSHH11463A,带旁路软开关SSHH11463A

40万吨汽油加氢装置开工及运行总结

40万吨/年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开工运行总结 张超群崔昕宇 重整加氢车间 一、装置概况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炼油化工总厂40万吨/年汽油加氢装置,采用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DSO技术,运用低压固定床工艺,以催化汽油为原料,对催化汽油进行预加氢、加氢精制和加氢改质,以改善汽油产品质量,满足全厂调和生产国Ⅳ汽油产品的需求,并为满足全厂调和生产国Ⅴ汽油产品打下基础。根据玉门炼化总厂催化汽油的生产情况,本装置预加氢部分设计规模为40万吨/年,操作弹性为60%~110%,设计年开工时间8400h。玉门炼化总厂40万吨/年汽油加氢装置由中国石油华东勘察设计院EPC项目总承包,于2013年9月28日装置建成中交,炼化总厂从9月29日开始组织装置投料试车。 二、开工情况 1、非临氢系统主要开工过程: 9月29日至10月4日进行分馏、稳定系统吹扫;10月5日至7日原料脱砷、分馏、稳定系统试压;10月8日至9日单机试运后水联运;10月10日至11日冷油联运;10月12日热油联运,带分馏塔底循环加热炉烘炉。10月16日分馏系统冲压至操作压力0.7MPa、稳定系统冲压至操作压力0.9MPa,气密结束。10月18日E-1205密封面整改完毕,稳定塔冲压做气密。10月19日分馏塔底再沸炉烘炉完毕。10月22日18:00装置广播对讲系统调试完毕。10月23日至30日进行非临氢系统检查,并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临氢系统主要开工过程: 9月28日至10月2日临氢系统爆破吹扫;10月3日至5日临氢氮气置换,系统1.0MPa氮气气密、试压、整改漏点,并进行新氢压缩机、循环氢压缩机试运;10月6日至9日临氢系统2.2MPa 氮气气密、试压、整改漏点;10月9日至13日加氢脱硫产物加热炉烘炉、反应系统升温干燥;10月13日至15日,各反应器催化剂的装填完毕;10月16日脱砷剂装填完毕。10月17日20:00启动循环氢压缩机,预加氢催化剂、加氢脱硫催化剂开始干燥;10月20日19:50,预加氢催化剂和加氢脱硫催化剂干燥结束;10月21日8:20,开始干燥后处理催化剂;10月22日22:30,后处理催化剂干燥结束;10月23日8:30,开始脱砷剂干燥;10月24日15:30 脱砷剂干燥结束;10月25日至28日,装置所有工艺联锁逻辑回路调试完毕。11月6日至9日,预加氢催化剂、加氢脱硫催化剂、后处理催化剂硫化结束,20:10导通开工正向流程。21:10预加氢反应器开始充液。11月10日4:50切进催化汽油原料,调整操作参数。 11月11日20:00,R-1101入口温度升至80℃,R-1201入口升至215℃,R-1202入口温度升至260℃,汽油产品总硫降至48.95ppm,硫醇硫2ppm,辛烷值损失小于1,产品质量达到设计值,

汽油加氢技术

汽油加氢技术 主要是加氢脱硫 对于汽油加氢脱硫 按照原料是否加氢前切割,可以分为全馏分汽油加氢脱硫和切割馏分汽油加氢脱硫现在的汽油加氢技术很多。如法国ifp、美国uop 等都有这方面的专利技术。其原理就是加氢脱硫而尽量不饱和烯烃,以减少辛烷值的损失。国内石化研究院有一种技术是先将烯烃芳构化,然后再进行加氢脱硫。 目前比较牛逼的技术:国外就是prime-g+,szorb;国内就是抚研院的oct-m,石科院的rsds;prime-g+:首先进行加氢预处理,解决二烯烃问题,再切割轻重两部分,轻馏分去无碱脱臭,重馏分加氢脱硫,再轻重调合。(原料适应性较好,流程复杂,投资高)cdtech: 一种组合技术,贵金属类催化剂,不适合我国情况。 s-zorb:沸腾床吸附脱硫,辛烷值损失最小,原料适应性强,要

求规模大,投资最大。oct-m:无预处理,直接切割轻重两部分,轻馏分去无碱脱臭,重馏分加氢脱硫,再轻重调合。(工艺简单)rsds:无预处理,直接切割轻重两部分,轻馏分进行碱液抽提(有环保压力),重馏分加氢脱硫,再轻重调合催化剂上活性金属基本上是:co、mo、ni 发生的反应为(以噻吩硫为例):噻吩在催化剂活性金属的催化下,与氢发生反应,生成烃类和硫化氢 技术的关键控制指标:辛烷值损失与硫脱除率 1.国外工艺技术概况 国外f汽油脱硫、降烯烃的主要工艺技术有以下几种:isal(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技术)、octgain(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技术)、scanfining(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prime-g和prime-g+(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cdhydrocdhds(催化蒸馏加氢脱硫工艺)和s-zorb工艺等。 上述几种工艺技术可以分为固定床加氢技术(含催化蒸馏技术)

上海石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RSDS-Ⅱ)的应用

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RSDS-Ⅱ)的应用 屈建新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540) 摘要: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简称RSDS-Ⅱ技术)在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RSDS-II技术具有非常好的脱硫选择性,在深度脱硫条件下 辛烷值损失小,完全可以满足生产欧IV/沪IV(S<50μg/g)清洁汽油的需要。本文还就生产中遇 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应用 1 引言 为了降低汽车尾气排放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世界各国的车用汽油质量标准越来越严格,其中硫含量和烯烃含量降幅最大。 汽油质量标准的不断升级,使炼油企业的汽油生产技术和工艺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上海石化的成品汽油中催化裂化汽油占60%以上,重整汽油约占10%,加氢裂化汽油约占13%,其他为汽油高辛烷值调和组分如甲苯、二甲苯、甲基叔丁基醚等,有时还调和少量直馏汽油。上海石化催化裂化稳定汽油的烯烃含量在40v%~50v%、硫含量400~500μg/g,而其他的汽油调和组分中的硫和烯烃含量均很低。由于上海石化所产的催化裂化汽油中部分烯烃被抽提出来作为化工用料,调和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能够满足要求,因此,上海石化汽油质量升级的关键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 2003年上海石化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开发的第一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Ⅰ)技术进行FCC汽油脱硫。标定结果表明,在催化裂化汽油烯烃体积分数约50%的情况下,RSDS汽油产品脱硫率为79.7%时(生产硫含量小于150μg/g的汽油为目的),RON损失0.9个单位;RSDS汽油产品脱硫率为91.8%时(生产硫含量小于50μg/g的汽油为目的),RON损失1.9个单位[1]。该工艺为上海石化满足2005年后汽油硫含量小于150μg/g的标准提供了技术保证。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市提出绿色世博的理念,要求车用汽油的硫含量在2010年前达到50μg/g以下。这意味着,上海石化的FCC汽油的脱硫率要达到90%以上,如果继续采用RSDS-Ⅰ技术,虽然可以达到目的,但汽油辛烷值的损失也要达到1.9个单位,经济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上海石化应用新的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Ⅱ),达到了深度脱硫,同时降低辛烷值损失的目的。 2 工艺流程和催化剂 上海石化50万吨/年RSDS-Ⅱ装置的原则流程见图1。来自催化裂化汽油稳定塔塔底的催化裂化汽油(以下简称FCC汽油原料)在分馏塔中被切割为轻馏分(LCN)和重馏分(HCN),轻馏分进入汽油脱硫醇装置进行碱抽提脱硫醇,重馏分进入加氢单元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然后抽提硫醇后的轻馏分和加氢后的重馏分再混合进入固定床氧化脱硫醇装置,产品称为RSDS-Ⅱ汽油。RSDS-Ⅱ装置加氢反应部分采用石科院开发的RSDS-21、RSDS-22催化剂(主催化剂)。与RSDS-I比较,RSDS-Ⅱ在脱硫反应器前增加选择性脱二烯烃反应器(内装RGO-2

加氢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及安全措施(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加氢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及安全 措施(通用版)

加氢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及安全措施(通用 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作业五区8套装置,基本都有加氢工艺,以加氢工艺装置为例,汽柴油加氢装置含有多种可燃气体,且有高温、中压的特点,因而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工艺物料中的氢气、燃料气、汽柴油等这些物质具有强爆炸危险性和穿透性;而主要危险性为火灾爆炸危险性,以下主要分析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工艺装置火灾危险性;工艺设备的火灾危险性。通过对主要危险性分析,结合作业05年以来,发生的火灾情况,从装置的工艺、设备及安全管理方面提出综合控制措施,降低装置发生火灾的概率,提高装置安全运行。 一、汽柴油加氢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 1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汽柴油加氢装置以焦化汽柴油、催化柴油和直馏柴油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高温、中压、临氢反应,并在分馏塔内进行脱硫化氢以及汽、柴油的分离,以生产高质量的汽柴油产品。所用燃料气来

裂解汽油加氢(汇编)

第二节裂解汽油加氢 一、裂解汽油的组成 裂解汽油含有C6~C9芳烃,因而它是石油芳烃的重要来源之一。裂解汽油的产量、组成以及芳烃的含量,随裂解原料和裂解条件的不同而异。例如,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生产乙烯时能得到大约20%(质、下同)的裂解汽油,其中芳烃含量为40~80%;用煤柴油为裂解原料时,裂解汽油产率约为24%,其中芳烃含量达45%左右。 裂解汽油除富含芳烃外,还含有相当数量的二烯烃、单烯烃、少量直链烷烃和环烷烃以及微量的硫、氧、氮、氯及重金属等组分。 裂解汽油中的芳烃与重整生成油中的芳烃在组成上有较大差别。首先裂解汽油中所含的苯约占 C6~C8芳烃的 5 0%,比重整产物中的苯高出约5~8%,其次裂解汽油中含有苯乙烯,含量为裂解汽油的3~5 %,此外裂解汽油中不饱和烃的含量远比重整生成油高。 二、裂解汽油加氢精制过程 由于裂解汽油中含有大量的二烯烃、单烯烃。因此裂解汽油的稳定性极差,在受热和光的作用下很易氧化并聚合生成称为胶质的胶粘状物质,在加热条件下,二烯烃更易聚合。这些胶质在生产芳烃的后加工过程中极易结焦和析碳,既影响过程的操作,又影响最终所得芳烃的质量。硫、氮、氧、重金属等化合物对后序生产芳烃工序的催化剂、吸附剂均构成毒物。所以,裂解汽油在芳烃抽提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为后加工过程提供合格的原料。目前普遍采用催化加氢精制法。 1.反应原理 裂解汽油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氢反应器催化剂层时,主要发生两类反应。首先是二烯烃、烯烃不饱和烃加氢生成饱和烃,苯乙烯加氢生成乙苯。其次是含硫、氮、氧有机化合物的加氢分解(又称氢解反应),C—S、C—N、C—O键分别发生断裂,生成气态的H2S、N H3、H2O以及饱和烃。例如: 金属化合物也能发生氢解或被催化剂吸附而除去。加氢精制是一种催化选择加氢,在

柴油加氢精制工艺(工程科技)

柴油加氢精制工艺 定义:加氢精制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氢油比和空速条件下,原料油、氢气通过反应器内催化剂床层,在加氢精制催化剂的作用下,把油品中所含的硫、氮、氧等非烃类化合物转化成为相应的烃类及易于除去的硫化氢、氨和水。提高油品品质的过程。 石油馏分中各类含硫化合物的C—S键是比较容易断裂的,其键能比C—C或C—N键的键能小许多。在加氢过程中,一般含硫化合物中的C—S键先行断开而生成相应的烃类和H2S。但由于苯并噻吩的空间位阻效应,C-S键断键较困难,在反应苛刻度较低的情况下,加氢脱硫率在85%左右,能够满足目前产品柴油硫含量小于2000ppm 的要求。 柴油馏分中有机氮化物脱除较困难,主要是C-N键能较大,正常水平下,在目前的加氢精制技术中脱氮率一般维持在70%左右,提高反应压力对脱氮有利。 烯烃饱和反应在柴油加氢过程中进行的较完全,此反应可以提高柴油的安定性和十六烷值。 当然,在加氢精制过程中还有脱氧、芳烃饱和反应。加氢脱硫、脱氮、脱氧、烯烃饱和、芳烃饱和反应都会进行,只是反应转化率纯在差别,这些反应对加氢过程都是有利的反应。但同时还会发生烷烃加氢裂化反应,此种反应是不希望的反应类型,但在加氢精制的反应条件下,加氢裂化反应有不可避免。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

调整反应温度和采用选择性更好的催化剂。 下面以我厂10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工艺流程: 6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 F101D201 D102 D101 SR101 P101P102E103E101 R101 K101 D106 E104 D103D104 D105 D107 P103 P201 E201A202 P202 A201 K101 E101E102E103A101 产品柴油 循环氢 低分气 C201 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醇技术(RSDS技术)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醇装置的主要目的是拖出催化汽油中的硫含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汽油执行国三标准,硫含量要求小于150ppm,烯烃含量不大于30%,苯含量小于1%。在汽油加氢脱硫的过程中,烯烃极易饱和,辛烷值损失较大,针对这一问题,石科院开发了RSDS技术。本技术的关键是将催化汽油轻重组分进行分离,重组分进行加氢脱硫,轻组分碱洗脱硫。采取轻重组分分离的理论基础是,轻组分中烯烃含量高,可达到50%以上,通过直接碱洗,辛烷值

汽油加氢装置改造过程的HSE管理(2021年)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汽油加氢装置改造过程的HSE管 理(2021年)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汽油加氢装置改造过程的HSE管理(2021 年) 2004年4月,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0×104t/a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顺利开工、投产。由于该加氢装置已完全满足生产任务,公司决定将原有的60×104t/a加氢装置改造为催化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装置改造成功后,可处理重汽油32×104t/a,处理后汽油硫含量将有较大幅度降低,可完全满足欧Ⅱ质量标准,是一项环保改造项目。 为了使整个改造工程安全、如期完成,我们进行了HSE管理,通过预先运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以及环境因素识别,辨识出改造施工过程中风险度较大的危险源以及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了装置改造过程的施工安全。 1、32×104t/a汽油加氢装置改造工程概况

根据工艺的要求,本次改造后的流程基本没有变化,增加一套紧急停车控制系统ESD。中控室部分和DCS控制系统利旧不变。原装置的仪表需要更新的,其型号均和过去保持一致。主要设备大部分都利旧,这些设备必须按照《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因操作条件改变,此次新增一台重汽油产品水冷器(E-305),增上一台原料泵(泵301/3),原有的控制阀和手阀控制改为完全自动控制,工艺管线做相应的改动,催化剂进行更换。此工程吊装、动火交叉作业频繁,参与作业人员多,西临正在运行的100×104t/a加氢装置,其稳定系统、含硫污水线、汽油线及汽油不合格线、污油线,高低压酸性气线、放空线、循环水线运行的100×104t/a加氢装置正在使用,给运行装置的安全生产和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2、装置常规检修和改造过程中危害识别和环境因素识别 2.1运用HSE管理方法开展风险评价 在施工前期,我们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实用性的原则对PSA装置拆除和恢复过程中的危害和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评

柴油加氢装置停工总结要点

柴油加氢装置停工总结 按照公司停工检修统一统筹安排,柴油加氢装置于2011年6月20日22时开始停工,现对柴油加氢装置停工过程中停工进度、对外管线吹扫、人员分工、盲板管理、停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等几个方面对本次停工总结如下: 一、停工过程与分析 表1 装置停工进度表

柴油加氢装置停工总结 图1装置停工反应器实际降温曲线与原先方案降温曲线比较 4

装置停工实际进度与原计划停工统筹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装置停进料泵P-102A后,反应系统热氢带油阶段,原先计划安排热氢带油16h。实际停工阶段热氢带油10h后,热高分液位基本未见上涨,同时由于重整装置停工安排,氢气中断供应,反应系统热氢带油比原先计划缩短6h。 (2)、反应系统热氮脱氢阶段,反应器入口温度维持220℃,反应系统压力维持2.7MPa,进行热氮脱氢12小时,比原先停工计划缩短12h。原计划反应系统热氮脱氢阶段,循环气中氢+烃置换至<0.5V%后结束热氮脱氢。实际停工过程中,热氮脱氢结束时,循环气中氢+烃含量为25.86V%,反应系统降温阶段继续进行氮气置换,直至循环气中氢+烃含量<0.5V%。 (3)、反应系统降温阶段,停F-101后,F-101快开风门全部打开,A-101维持最大冷却负荷进行循环降温,R-101床层温度降至150℃前,实际降温速度为7℃/h R-101床层温度降至100~150℃阶段,实际降温速度为4~5℃/h,R-101床层温度自220℃降至70℃,实际降温时间为39h。与原先计划差别不大。由于装置反应器内径较大(5.2m),系统补充氮气量受公司氮气总量限制,R-101床层温度未降至原先计划德60℃。 (4)、反应器降温结束后,停K-102、K-101,反应系统泄压至0.5MPa,自K-102出口补入氮气继续置换反应系统18h后,反应系统循环气化验分析氢+烃<0.2V%,反应系统泄压至微正压。公用工程系统吹扫合格后,装置交出检修。 (5)、装置塔、罐蒸煮结束后,C-201、D-103、D-105、D-305、D-117高硫氢部位进行钝化清洗,由于D-103、D-105、D-117导淋堵塞,废钝化液外排比较困难。从开始钝化至废钝化液排净用时约为48h,远超过原先计划的钝化时间(16h)。 二、公用工程消耗 表2 装置停工公用工程消耗 (1)、由于柴油加氢装置低压氮气流量表量程为(0~1000m3/h),装置停工吹扫期间经常出现满量程问题,低压氮气实际耗量比MES数据要大。

焦化汽油加氢技术

防止装置压降增加过快的焦化汽油加氢技术 1 前言 焦化汽油加氢后可做乙烯、重整和合成氨的原料,因此,焦化汽油加氢为这些工业拓宽了原料来源,特别是随着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乙烯原料紧张,焦化汽油加氢既为乙烯工业增加了原料又为劣质的焦化汽油派上用场,所以焦化汽油加氢装置和加工能力在不断增加。在焦化汽油加氢技术发展过程中,曾由于对焦化汽油加氢过程的特点认识不充分,技术上存在缺陷,造成焦化汽油加氢装置床层及系统压降增加过快。需要频繁的进行停工处理,连续开工周期短。长春惠工净化工业有限公司针对焦化汽油加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开发出一整套防止装置压降增加过快的焦化汽油加氢技术,这些技术包括:(1)焦化汽油加氢活性高、反应启动温度低的焦化汽油加氢专用催化剂;(2)容污能力强的保护剂系列及级配装填技术;(3)防止装置压降增加过快的工艺技术。实践证明,综合运用这些技术能有效防止焦化汽油加氢装置压降增加过快,延长连续运转周期。 2 焦化汽油加氢专用催化剂 2.1催化剂的开发 焦化汽油加氢装置床层压降增加过快的主要原因是床层顶部结盖。焦化汽油中含有约50﹪(v﹪)烯烃,同时还含有少量二烯烃。烯烃、特别是二烯烃聚合是形成结盖固体物质的重要原因之一。降低反应器入口温度可以减少二烯烃聚合。焦化汽油加氢反应热大,床层总温升可达100℃以上,所以焦化汽油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降到200℃左右,依靠反应热升高床层温度可以使精制深度达到要求,关键是制备出能在200℃左右启动焦化汽油加氢反应的催化剂。根据焦化汽油加氢反应的特点,烯烃加氢反应是主反应,而且反应热大,通过活性金属的合理组合,优化原子配比,使催化剂具有很强的加氢饱和能力,同时兼顾脱硫脱氮。长春惠工净化工业有限公司开发出焦化汽油加氢专用催化剂,牌号为HPH-06,使用HPH-06催化剂,反应器入口温度最低为200℃,比其它应用在焦化汽油加

裂解汽油加氢第二章操作指南

第二章操作指南 2.1一段反应器系统 控制目标:一反加氢汽油苯乙烯含量:≤0.4%,双烯值:≤1.5。 相关参数:进料量、入口温度、床层温度、内循环量 控制方式:来自乙烯装置和贮罐40-T-106A/B的粗裂解汽油首先通过流量阀F17002控制进入聚结器(10-V-704)脱除夹带的水,然后进入DPG一段进料缓冲罐(10-V-705). DPG进料缓冲罐(10-V-705)具有缓冲反应器(10-R-701A/B)进料流量和组成发生波动的能力,在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或受到干扰时,能够使操作人员能够采取正确措施. 缓冲罐(10-V-705)在压力控制阀P7001A/B控制氮封压力下进行操作.反应器进料是通过流量控制阀F17004A/B控制的,缓冲罐设有液位指示器LI-17502 和液位报警,缓冲罐底部要定期检查有没有游离水的存在,若有须及时脱水。 在一段反应器10-R-701A/B中,粗裂解汽油在低温液相下被加氢。粗裂解汽油与液相循环物料混合后进入一段反应器10-R-701A/B中,氢气由压力控制阀P17002A/B控制进入一段反应器,在一段反应器内二烯烃、苯乙烯、炔及其他非稳定组分被选择性加氢,来自一段的加氢产品几乎是一个烯烃和石腊的混合物。 随着操作的进程,由于胶质和聚合物在催化剂活性表面上不断积累,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当活性下降到最高入口操作温度达110℃时,产品质量不能够达到要求时,催化剂必须再生。 一段反应器催化剂的暂时性毒物如:游离水和硫,都能影响催化剂活性,因此操作时要避免游离水进入一段反应器。重金属如:铅能使一段反应器催化剂永久性中毒,但硫中毒使催化剂活性消失可以通过催化剂再生来恢复。 一段反应器中温度的偏差是很小的,然而反应在超温下操作结果会产生温度偏差,这种误操作可以导致芳香族的加氢,它是一个高的放热反应,正常情况下,芳香族是不反应的,当设备中放入新的高活性的催化剂时,出现温度偏差的可能性很大,但此后随着加工时间的积累,这种可能性在递减,当装有新催化剂反应器在开工时,要仔细观察反应器床层温升,如发生温度偏差,装置就要停车。 在操作中,一段反应器的入口操作温度是最重要的操作变量,反应器的入口温度正常调节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对苯乙烯含量和双烯值的分析来测定,要调节入口温度以保持二段反应器进料中苯乙烯的含量小于0.4%(wt),二段进料中的双烯值还需小于1.5,双烯值的测试既麻烦,可靠性小,因此苯乙烯含量的测定分析将作为一段反应器性能的更精确的指示。 若一段反应器产品苯乙烯含量超过规范要求,反应器入口温度将要增加,通常入口温度调节1℃,当入口温度过高时,易产生反应器温度偏差,因此要避免在过高的入口温度下操作。 一段反应器加氢过的产品循环起双重作用,一是调节新鲜物料经一段反应器加H2反应放热所引起的温升,二是具有洗涤作用,使催化剂的污染减小到最小。 一段反应器催化剂床层的温升不应超过大约52℃,通常大约是30--50℃,循环液对新鲜进料的

汽油加氢装置改造过程的HSE管理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 汽油加氢装置改造过程的HSE管理B

I时'间H 卜/ / 1 / 7 ..胆■

20xx年4月,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0Xl04t/a汽、柴 油加氢精制装置顺利开工、投产。由于该加氢装置已完全满足生产任务,公司决定将原有的60X 104t/a加氢装置改造为催化重汽油选择性 加氢脱硫装置。装置改造成功后,可处理重汽油32X 104t/a ,处理后汽油硫含量将有较大幅度降低,可完全满足欧n质量标准,是一项环保改造项目。为了使整个改造工程安全、如期完成,我们进行了HSE 管理,通过预先运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以及环境因素识别,辨识 出改造施工过程中风险度较大的危险源以及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相应加氢装置改造工程概况根据工艺的要求,本次改造后的流程基本没有变化,增加一套紧急停车控制系统ESD中控室部分和DCS空制系统 的安全措施,确保了装置改造过程的施工安全。1、32 X 104t/a 汽油利旧不变。原装置的仪表需要更新的,其型号均和过去保持一致。主要设备大部分都利旧,这些设备必须按照《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因操作条件改变,此次新增一台重汽油产品水冷器(E-305),增上一台原料泵(泵301/3 ),原有的控制阀和手阀控制改为完全自动控制,工艺管线做相应的改动,催化剂进行更换。此工程吊装、动火交叉作业频繁,参与作业人员多,西临正在运行的100X 104t/a 加氢装置,其稳定系统、含硫污水线、汽油线及汽油不合格线、污油线,高低压酸性气线、放空线、循环水线运行的100X 104t/a 加氢装置正在使用,给运行装置的安全生产和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240万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ITCC系统联锁逻辑说明

目录 目录 (1) 1 联锁逻辑 (2) 2 开车步骤 (3) 3 超速实验与正常停机 (5) 4 润滑油备泵自启动逻辑 (5) 5 防喘振控制 (5) 附:联锁报警值一览表 (8)

1 联锁逻辑 1.1联锁条件: (1)压缩机止推轴承温度TT11447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47A/B (2)压缩机止推轴承温度TT11448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48A/B (3)压缩机支撑轴承温度TT11446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46A/B (4)压缩机支撑轴承温度TT11445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45A/B (5)压缩机轴位移ZSHH11442A/B过大二取二(HH:0.7mm),分别带旁路软开关ZSHH11442A/B (6)压缩机轴振动VSHH11443过大(HH:88.9μm),带旁路软开关VSHH11443 (7)压缩机轴振动VSHH11444过大(HH:88.9μm),带旁路软开关VSHH11444 (8)汽轮机径向轴承温度TT11463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63A/B (9)汽轮机径向轴承温度TT11464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64A/B (10)汽轮机推力轴承温度TT11461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61A/B (11)汽轮机推力轴承温度TT11462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62A/B (12)汽轮机轴位移ZSHH11461A/B过大二取二(HH:0.8mm),分别带旁路软开关ZSHH11461A/B (13)汽轮机轴振动VSHH11461过大(HH:88.9μm),带旁路软开关VSHH11461 (14)汽轮机轴振动VSHH11462过大(HH:88.9μm),带旁路软开关VSHH11462 (15)驱动端一级密封泄漏量PDT11495高高(HH:78.6kPa),带旁路软开关PDI11495 (16)非驱动端一级密封泄漏量PDT11496高高(HH:78.6kPa),带旁路软开关PDI11496 (17)汽轮机速关油压力PT11460低(L:0.15MPa) ,带旁路软开关PI11460 (18)汽轮机转速高高自203 SSHH11463A,带旁路软开关SSHH11463A (19)汽轮机转速高高203 SSHH11463B,带旁路软开关SSHH11463B (20)汽轮机转速ST11462A/B高选后<600rpm且转速调节去电液转换器输出SV11454>40%,带旁路软开关SV11454_FAULT (21)汽轮机转速ST11462A高高(HH:12304rpm),带旁路软开关SI11462A (22)汽轮机转速ST11462B高高(HH:12304rpm),带旁路软开关SI11462B (23)润滑油总管压力PT11440A/B/C低低三取二(LL:0.1MPa),分别带旁路软开关PI11440A/B/C (24)汽轮机排气压力PT11461A/B/C低低三取二(LL:0.9MPa(a)),分别带旁路软开关PI11461A/B/C (25)辅操台压缩机紧急停机按钮HSS11431_1按下

乙烯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设计

乙烯裂解汽油加氢装置 设计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乙烯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设计难点浅析 XXXXX ) 摘要:简要介绍了镇海炼化乙烯工程中70×104 t/a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的工艺特点,重点分析了装置中脱碳五塔、脱碳九塔、二段进料换热器、塔九加氢反应器的设计难点,通过分析比较,寻找适合镇海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裂解汽油加氢脱碳五塔脱碳九塔二段进料换热器塔九加氢反应器设计难点1 镇海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简介 概述 镇海炼化裂解汽油加氢装置是镇海炼化100×104 t/a乙烯工程中的配套装置之一。本装置采用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的裂解汽油加氢工艺技术,加工乙烯装置副产的粗裂解汽油,生产C6~C8加氢汽油,为芳烃抽提装置提供原料,处理能力为70×104 t/a。 在国内乙烯裂解汽油加氢工艺技术中,技术专利商有很多家,但是工艺流程大同小异,分为全馏分加氢和中心馏分加氢两种工艺。本装置按中心馏分加氢设计,采用三塔三反流程,即脱碳五塔系统、脱碳九塔系统、碳九加氢系统、一段加氢系统、二段加氢系统和稳定塔系统。经过两段加氢后得到加氢汽油(C6~C8中心馏分)作下游乙烯芳烃抽提装置原料,副产品C5不加氢直接出装置,C9可经过一段加氢或不加氢作为产品出装置。 裂解汽油的主要组成 镇海炼化100×104 t/a乙烯的原料方案,共有三种,分别为CASE1、CASE1A、CASE2。ABB Lmmus公司模拟的裂解组成中,粗裂解汽油的组成分布见表1。

表1 粗裂解汽油组成 % 一般而言,在C5馏分中双烯烃(双环戊二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约占%,在C8馏分中苯乙烯占%,在C9+馏分中甲基苯乙烯、双环戊二烯占%。这些组分都是极易自聚的物质。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简介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工艺以及工业进展情况,并针对国内催化汽油的特点,对我国的加氢脱硫技术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工艺特点 Technology progress of FCC gasoline hydrodesulphurizatio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features of FCC gasoline hydrodesulphurization technolog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 forward proposal for domest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FCC gasoline; hydro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ical features 汽油低硫化是一种发展趋势,限制硫含量是生产清洁燃料和控制汽油排放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我国成品汽油的主要调和组分有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烷基化汽油、异构化汽油等,其中的催化裂化汽油占我国成品汽油的80%以上,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催化汽油的硫含量是控制成品汽油硫含量的关键。与国外汽油相比,我国的催化裂化汽油基本呈现两高两低的特点(高硫高烯烃,低芳烃低辛烷值),由于烯烃是辛烷值比较高的组分,因此如何在脱硫的同时尽量保持烯烃不被饱和,就成了催化汽油加氢脱硫的研究重点。以下便是对国内外的几家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简要介绍。 1.Prime G+技术: AXENS的Prime-G+是在Prime-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固定床双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技术。该技术能够在保证脱硫的同时尽量减少烯烃的饱和。其工艺流程包括:全馏分选择性加氢(SHU)及分馏,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HDS)。在全馏分加氢过程中,发生以下反应: ● 二烯烃的加氢 ●反式烯烃异构为顺式烯烃 ●轻硫醇及轻硫化物与烯烃发生硫醚化反应转化成较重的硫化物 在SHU过程中,硫醇、轻硫化物和二烯烃含量降低,但总硫量并不降低,仅把轻硫化物转化成重硫化物,无H2S生成,烯烃不被饱和,所以产品辛烷值不损失,SHU后经分馏可以生产低硫和无硫醇的轻石脑油,硫醚化生成的重质硫化物在分馏的时候留在重质汽油中[1]。 重质汽油去后续的选择性加氢(HDS)单元,该单元是在保证高的脱硫水平下控制烯烃饱和率尽量低。该工艺采用了两种催化剂,通过第一种催化剂完成了大部分的脱硫反应,由于催化剂的脱硫率高、选择性好,烯烃饱和量少;第二种催化剂只是降低硫醇含量而没有烯烃饱和,通过两种催化剂的作用,在脱硫的同时保证了辛烷值损失在可允许范围内。其示意流程图如下: Prime G+的特点是:催化裂化全馏分汽油,脱硫率可以达到98%,能够满足硫含量低于10ppm 的超低硫规格。烯烃饱和少,汽油辛烷值损失小,液收率高,同步脱臭,不需要另外进行脱臭操作。该工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2008年奥运会之前,中石油大港石化分公司和锦西石化分公司就分别采用了一套Prime G+技术。大港石化分公司加氢脱硫后的汽油硫含量小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