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汇流箱技术规范书

01-汇流箱技术规范书

01-汇流箱技术规范书
01-汇流箱技术规范书

涞源县乾禹1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

直流汇流箱设备技术条件书

中国电建集团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8年04月

本项目供货范围一览表

第1页/共13页

目次

1. 总则

2. 技术要求

3. 设备规范

4. 供货范围

5. 技术服务

6. 买方工作

7. 工作安排

8.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9. 质量保证和试验

10. 包装、运输和储存

1.总则

1.1本设备技术条件书适用于本项目用的直流汇流箱。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设备技术条件书提出的是针对本变压器的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条件书的所有要求及所引用标准的优质产品。

1.3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条件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将完全符合本条件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条件书的意见和与条件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本设备技术条件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本设备技术条件书经买、卖双方谈判后形成订货技术协议书,订货技术协议书将作为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本设备技术条件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技术要求

2.1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本技术条件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招标设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以及相关的IEC标准。在国内标准缺项时,参考选用相应的国际标准或其他国家标准。选用的标准是在合同签订之前已颁布的最新版本。如果卖方采用标准文件列举以外的其他标准时,须经买方同意方能使用。

所有螺纹、螺母、螺栓、螺杆应采用GB标准的公制规定。

主要引用标准如下:

GB 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MOD)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T 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GB/T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15945-199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GB 19939-200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CNCA/CTS0004:2009 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SJ 11127-1997 光伏(PV)发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导则

GB 20513-2006 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

GB 20514-2006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3859.2-201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

GB/T14598.9 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GB/T14598.14 静电放电试验

GB/T17626.8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4598.3-93 6.0 绝缘试验

JB-T7064-2010 半导体逆变器通用技术条件

CGC/GF004:2011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

Q/GDW617-2011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Q/GDW617-2011 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IEC60269 低压熔断器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

GB4026/T-1992 电器接线端子的识别和用字母数字符号标志接线端子的原则GB14048.1-5-201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 387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

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20513 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

SJ/T 11127-1997 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三保护-导则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 3859.1 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

GB/T 3859.2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

GB/T 387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 17625.2 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Z 17625.3 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 17799.3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

GB 17799.4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

DL/T 527—2013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

GB725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GB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1207-2006 电压互感器

GB1208-2006 电流互感器

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等相关国内标准。

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2.2 环境条件

2.2.1 海拔高度:≤1000m

2.2.2 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 +40℃

最低温度: -25℃

最大日温差: 25K

2.2.3 最大风速: 30m/s

2.2.4 覆冰厚度: 10 mm

2.2.5 环境相对湿度:日平均值:95 %

月平均值:90 %

2.2.6日照强度: 0.1w/cm2(风速:0.5m/s)

2.2.4 地震烈度: 7 度

2.2.8 污秽等级: IV 级(31mm/kV,最高电压)

2.3 工程条件

2.3.1 安装地点:光伏电站,户外

最高运行电压条件下,卖方根据实际使用高海拔进行修正,并提供高海拔修正值。

3 设备规范

3.1 汇流箱基本要求

3.1.1汇流箱箱体采用冷轧钢板弯制而成,结构满足密封、防尘、防潮,钢板厚度满足招标方技术要求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所安装元件及短路时所产生的动、热稳定冲击,并便于运行维护。

3.1.2汇流箱外壳防护等级为IP65,汇流箱箱体设有光伏阵列电缆进线插头(16正16负),直流输出出线孔(1正1负),通讯电缆进出线孔(1进1出),以及接地线引出电缆孔,汇流箱接线孔至箱内接线位置大于预留15cm,方便接线。

3.1.3汇流箱内布线整齐美观,便于检修和安装。端子排额定电压不低于DC1000V,每个端子排均标以编号,端子选用阻燃型端子。

3.1.4汇流箱的箱体框架和所有设备的其它不载流金属部件都和接地母线可靠连接(包括直流防雷器和通讯模块防雷器),柜体的接地端子以截面不小于6mm2的多股铜线与接地母线直连。

3.1.5 汇流箱内部装置的布置便于安装、调试、维护、更换,接插件和断路器动作可靠、接触良好、不松动。

3.1.6汇流箱内部所有电气回路耐压值不低于DC1000V。汇流箱内设备可直接接DC1000V 电源,无需单独提供开关电源。

3.1.7汇流箱每个输入回路均应配置具有防止电流反向的防反二极管。

3.1.8所连接电缆为铠装铜芯电缆,进线电缆截面一般为2*4mm2,出线电缆缆芯截面

≤2*95mm2,通信电缆为屏蔽双绞线,并配套相应的连接元件。

3.1.9所有金属部分应根据环境条件要求做出标准的防腐处理。

3.2 技术性能表

(分

支)/142.4A(16路进线时,出线电流),具体配置见电气原理图。

3.3汇流箱内主要元件要求

3.3.1 直流熔断器

每回路设绝缘型热插拔式直流熔断器,应选用高可靠性光伏专用熔断器。额定电流15A,额定电压不低于DC1000V。

标称类型:插入式光伏专用熔断器

额定电压: 1000VDC

额定电流In:15A

额定分断能力: 33kA(IEC)

最小分断电流: 1.3In

时间常数:<1ms

产品认证:IEC 60269

3.3.2 出线直流断路器

直流断路器选用光伏专用智能型直流塑壳断路器,额定电压不低于DC1000V,热脱扣电流 1.05~1.3In,电磁脱扣电流6In。在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时直流断路器能及时自动跳闸。

断路器额定电流为:

16路选用200A;

8路选用100A;

3.3.3 直流防雷器

汇流母线应安装有光伏专用直流防雷器。额定电压不低于DC1000V,最大持续运行电压不低于DC1200V,标称放电电流(8/20μs)≥20kA,最大放电电流≥40kA。保护电平不大于4kV。直流防雷器必须要有故障信号输出接点引至汇流箱的数据采集装置。

3.3.4 数据采集器

汇流箱内设有数字式电流、电压数据采集器,能够对每路光伏组串的电流、电压、汇流箱输出电流、电压、功率及防雷器的状态进行采集,并可通过自动检测每个光伏组串的电流或电压判断异常状态发出故障报警信号,通过RS485接口采用Modbus协议送至逆变器室内数据采集器,汇流箱通讯接口需满足汇流箱间通讯口串联的要求。汇流箱内元器件工作电源由汇流箱供货商自行解决,且能保证安全可靠。

数据采集器应具有以下功能:

(1)测量元件采用霍尔传感器,隔离测量;

(2)可接受正极或负极汇流测量方式;

(3)光伏电池串开路报警,状态检测;

(4)可采集直流开关的位置信号;

(5)具有组串电流偏差故障诊断、组串过流故障诊断、组串电流反向故障诊断等功能;(6)就地数码管循环显示每通道的输入电流,并具有自动关闭节能显示模式;

(7)配置RS485接口,支持Modbus 通讯协议,通讯地址、波特率、数据方式都可自由设定。

(8)可上传电源模块温度、每路运行状态(电压、电流、功率、电能、过流阀值、开关量闭合状态)断线报警信息、防雷器失效监测等量值。

3.4铭牌及标识要求

铭牌和标志应符合国标的有关规定。每台汇流箱均要有铭牌,铭牌采用不锈钢材料,具有耐久性且不易腐蚀。所有铭牌和标牌均用不锈钢螺钉固定。铭牌上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

b)产品型号

c)输入路数

d)制造日期

e)出厂编号

f)制造厂名

为了工作人员操作的安全,提供专门的标牌以表明主要的操作说明、注意事项或警告。电气接线和回路标有编号并与电气图纸上的编号相对应,其他相关要求满足招标方提出的相关要求。

技术参数表

4.供货范围

4.1供货范围一览表

4.1.1供货范围一览表

4.1.2产品明细表

4.2主要部件清单

4.2.1主要组部件分项表(1台的本体供货范围)

4.4专用工具表

4.4.1专用工具表

5、技术服务

5.1、项目管理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5.2、技术文件

5.2.1、卖方在订货前应向买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鉴定证书、报价书、典型说明书、主要的总装图和主要技术参数。

5.2.2、在合同签订半个月内,卖方向买方提供以下纸质盖章验证的技术文件2份,以及相应的电子版文件。

5.2.3、设备供货时提供以下资料

5.3、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卖方应派技术人员常住现场,免费提供现场服务。常住人员协助买方按标准检查安装质量,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卖方应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安装和运行人员免费培训。

6、买方工作

7、工作安排

8、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8.1、备品备件:卖方按规定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在投标文件中如实填写。

备品备件清单(投标方填写)

8.2、专用工具:卖方按规定的要求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要的非常规及非标准的专用工具,在投标文件中如实填写。

专用工具清单(投标方填写)

9、质量保证和试验

9.1卖方在工厂里对设备进行出厂试验,每台设备必须经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检查合格后才能出厂,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符合招标方的规定,并附有证明产品合格的测试数据和文件。

1)执行基于ISO 9001: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2)所有元器件采用正规产品,保证产品质量。

3)保证出厂前对产品进行各项指标检验,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4)卖方应对整个项目的执行负全部责任,包括协调分卖方\设备装配\测试\发货和其它服务等。

5)在合同期内卖方应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该项目经理应管理该合同并负责全部的技术\质量和控制等事项。

9.2卖方产品应满足中国国家标准和IEC标准中关于电磁兼容的要求。

GB/T 18268-200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GB 18499-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 电磁兼容性

GB 19286-2003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22451-2008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通用要求

10包装、运输和储存

10.1、设备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并妥善保护,确保其不受污损。10.2、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

10.3、在包装箱外应标明需方的订货号、发货号。

10.4、各种包装应能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10.5、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191)。

10.6、整体产品或分别运输的部件都要适合运输和装载的要求。

10.7、出厂的设备应附有本产品的合格证书,安装使用说明书以及出厂试验报告等。10.8、设备运输时卖方应当派专人押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