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教育参考书籍

心理健康教育参考书籍

心理健康教育参考书籍
心理健康教育参考书籍

《心理健康教育》彭奇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灵游戏》毕淑敏十月文艺出版社

《你的误区》美)韦恩·W·戴尔崔京瑞王南译者群言出版社

《幸福从心开始:李子勋的100个快乐处方》李子勋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NLP简快心理疗法》李中莹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自我训练:改变焦虑和抑郁的习惯(第2版)(心理自助系列)》(美)卢斯亚尼著,普早垒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实务手册》石红著叶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成长课:影响你一生命运的隐喻故事》李永强,王蒙著工人出版社

《心灵拓展系列-别跟情绪过不去》广梅芳译作者:(美)亚伯·艾里斯四川大学出版社

《心灵游戏》毕淑敏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全本) 》孙云晓、张引墨漓江出版社

《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阳志平、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1出版)

《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钟志农宁波(2007-07出版)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钟志农、刘鹏志、周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8出版)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应用》许维素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11出版)

《了解你自己(高中生必读) 》崔丽娟、李思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出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用书)》蒋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出版)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王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01出版)

《了解你的学生(高中教师必读)》崔丽娟、郝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出版)

《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7出版)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带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中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时期是【B 】 A.远古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2.以下不属于书籍形态的物质构成因素是【D 】 A.纸张 B.粘合剂 C.材料 D.裁切 3.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一部分,他必须具有【A 】 A.广告性 B.特殊工艺性 C.特殊材料性 D.主观性 4.通过测试证明最佳行宽是【B 】 A.70—80毫米 B. 80—100毫米 C. 80—90毫米 D. 90—100毫米 5.纤维结构疏松,表面无光泽的书刊纸适宜作【B 】p123 A.凹印印刷 B. 凸印印刷 C. 拼印印刷 D. 胶印印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中的插图具有从属性,没有书籍的文字内容就没有插图可言。 7. 胶印印刷彩色图片,分红、黄、蓝、黑四个版印刷,制版是对图片的色彩分解,印刷时吧分解的色彩组合起来。 8. 书籍页面与页面的转换要保持视觉元素的连续性, 就需书籍本身的版面语汇来完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精装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如何对全书版面进行整体控制?P43 1)通过黑白\色彩\空与满\图与文的节奏变化来控制 2)由网格分割来实施风格统一性. 3)由开本制约版面 11. 挑选书籍的纸张应注意哪些方面?p123

(1)纸张表面 (2)纸张厚薄 (3)纸张纤维结构方向 (4)纸张规格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东汉以后,书籍装帧形成卷轴的艺术形式是由于【B 】 A.印刷术的发明 B.造纸术的发明 C.木活字的发明 D.铅活字的发明 2.书籍装帧艺术的出发点和终点是【D 】 A.纸张 B.设计 C.工艺 D.阅读 3.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部分是【D 】 A.色彩设计 B.文字设计 C.图形设计 D.版面设计 4.一般性读物与版心在版面面积中的比例为【A】 A.2:3 B. 3:2 C.1:3 D. 3:1 5.书籍物态是有什么构成的【A 】 A.材料和工艺 B. 文字和插图 C. 版面和色彩 D. 平印和凹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导入插图有两个目的:一是出于书籍的形式美,增加读者兴趣,二是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帮助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p43 7. 凹印是极不普通的印刷工艺,因其造价高,一般用于艺术品和票证的印刷。 8. 书籍封面、环衬、扉页等可以根据书稿主题对文字排列的上下左右位置、色彩跳动关系以及纸张 材料 的穿插,营造与书稿相宜的气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书籍本册装帧材料的种类和使用

书籍本册装帧材料的种类和使用(上) 2006-11-16 16:01:31 大中小 书籍本册的装帧材料是指除去书芯用纸和纸板以外所用的各种材料;其应用范围很广,包括封面、书背、环衬、烫印等的各种用料。正确选用装帧材料,是体现装订加工效果的基础。材料选用得当与否,加工后的成品会有明显的不同。装帧材料的选用,应根据书籍本册的品级、形式、牢固、美观的要求决定,不能一味追求价格的高低,应立足于适用与匹配。 封面也称封皮、书封等,它是包裹在书芯外面的一种装饰材料。封面材料种类极多,大致可分为织品类、皮革类、涂布类、塑料类、纸张类等。封面材料的选择是根据书籍本册的品级(档次)、内容和出版者要求而决定的。品级指书籍本册的价值,如阅读价值、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内容指书刊内文所表达的思想、所描述的时代;出版者要求指作者、设计者或出版者所提出的工艺设计和选材方案等。 封面材料,特别是精装封面材料,在书刊加工中占很重要地位,材料的选择关系到一本书外观装帧效果,所谓“货卖一张皮”,只要封面搞得好,就能增加书籍对读者的吸引力,否则就会影响其在市场上的地位。 (一)织品类封面材料 织品类封面材料是在我国使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书籍装帧材料,如卷轴装、包背装、蝴蝶装、线装等,都是采用丝或棉织品作为封面材料的。 1.棉织品封面材料 棉织品封面材料的主要成份是棉花纤维。棉纤维的吸湿性较强,随着温度升高,含水量下降,当温度超过105℃时水份全部挥发。棉纤维对酸的耐抗性很弱,要防止与盐酸、硫酸、硝酸类的接触,但耐碱性很好。棉织品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任何一种粘结剂均可达到粘牢的效果。封面用棉织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平纹布。平纹布封面材料一般选用细纹布。细纹布表面细洁、平整、柔软、表面结头较少,质地比市布(俗称大五幅)轻而薄。 平纹布中的白色可作蝴蝶装的拼条;青蓝和水蓝染色布,可做古线装、包背装封面与函套等。用平纹布作封面朴实经济、古雅大方,加工时易粘连和烫印。 ②府绸。府绸封面材料比平纹布效果好,档次高。府绸的经纱粗、纬纱细,布面光洁,手感滑爽,有丝绸感觉,故称府绸。府绸中又分全线和半线,封面使用半线府绸较多。 精装封面多用府绸,古线装封面和函套亦然。府绸与平纹布同样易粘连、烫

有关书籍装帧的调查报告

有关书籍装帧的调查报告 篇一:书籍装帧调查报告一、书籍装帧的构成 封套,护封,封面,书脊,环衬,空白页,资料页,扉页,前言,后语,版权页,书心。 二、书籍设计要素及主要功能 书籍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装帧,首先强调的是保护功能,保护书的主体不被损坏;其次,书籍作为商品,有宣传功能,就是要通过封面传达给大众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同时,书是文化产品,一个流动的美术馆,所以有审美要求。 第二部分为编排设计,包括字体、字号、图像、空间、灰度节奏、层次阅读性等的研究,哪怕是一根线、一个点,是信息传达的二维思考。编排设计在国外是一个专门的行业。 第三部分即编辑设计。如今是视觉传达的时代,不能仅通过白纸上的文字来传达信息或进行所谓的美化装饰,要注入编辑设计的概念,是把信息传递变成信息的表现。 三、书籍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占据着很重大的位置。代表着一本 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决定着读者会不会产生想要翻阅这本书的兴趣。 封面设计主要由图形、色彩、文字和构图四要素构成。

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四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一)、图形。包括了了摄影、插图和图案.有写实的、有抽象的、还有写意的 (二)、色彩。书籍设计色彩语言表达的一致性,发挥色彩的视觉作用。色彩是最容易打动读者的书籍设计语言,虽然个人对色彩的感觉有差异,但对色彩的感官认识是有共同的。因此,色调的设计要与书籍内容的基本情调有个完整性。 (三)、文字。封面上简练的文字。主要是书名(包括丛书名、副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这些留在封面上的文字信息,在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构图。构图的形式有垂直、水平、倾斜、曲线、交叉、向心、放射、三角、叠合、边线、散点、底纹等。 四、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几种普遍设计类型: (一)、以一张完整的设计画面分成封面、封底和书脊。分别装饰文字。 (二)、封底以封面缩小的画面.或小标志、图案与正面形成呼应。 (三)、书脊的设计可以独居一面.可以用文字压在跨面的设计上。在精装的书籍外部。常常还有护封。既起一

书籍装帧教案

《书籍装帧》教案 第一章灿烂的书籍文化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书籍发展有一个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尤其对当代书籍设计形态有一个全新认知,为今后作业的设计创意提供可行性。 本章重点:通过对书籍演变过程的进一步了解,对书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章难点: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包豪斯”对书籍设计的影响。 课型课时:专业课(4学时,其中实践课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中国书籍装帧回顾 一书籍的起源 1.岩画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 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 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 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 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 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2.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 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 结,用来记数记事和传递信息的方法。 相传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现在某 些没有文字的民族还有用结绳来记事 的。 3.甲骨文(金文)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可以追溯到商代,记录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大量龟甲、兽骨之上。

商、周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所谓青铜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青铜器。 如图所示 左侧名为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 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 右侧图名为逨盘。 盘为盛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这件西周青铜逨盘,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装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盘内底铸铭文21行,约36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文王至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可映证史书的记述,对夏、西周断代工程所拟的西周宣王年表做出了检验。盘优美的造型与纹饰,气势恢弘的长篇铭文,精湛的铸造工艺,都表明它无愧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经典之作。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二现代书籍设计的演变 1.近代中国的书籍艺术 清末在泸津等地已盛行铅铜版的凸版印刷,当时上海发行的著名《申报》就运用了西方先进印刷技术。 良友图书公司是近代书籍设计艺术的代表,它是中国第一家以图像出版为主的民营出版机构。1925年由伍联德在上海创办。1926年首创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良友》画报,后又出版多种画报、画册。

书籍装帧:书籍装帧设计系列理论

书籍装帧:书籍装帧设计系列理论 假如书籍装帧犹如一组建筑,那么书籍封面无疑是这些建筑的外观。不管是西方哥特式的教堂,还是中国古典式的皇宫寺院,建筑外观都能体现出建筑的精神。而封面也是如此.将集中地体现书籍的主题精神.它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一个重点。 书籍装帧设计需要象其它装潢设计一样.经过调查研究到检查校对的设计程序。首先向知识的企业主——作者,或者文字编辑.了解原著的内容实质。并且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加深对自己所要装帧对象的内容、性质、特点和读者对象等等作出正确的判断。作为一名编辑需要对书籍的形态拟出方案。解决开本的大、小、精装、平装、用纸和印刷等问题。对于一个设计者而言。所关心的更应是如何在既定的开本、材料和印刷工艺条件下。通过想象.调动自己的设计才能.并使其艺术上的美学追求与书籍“文化形态”的内蕴相呼应。不只是停留在政治书籍要庄重大方.文艺书籍强调形式多样.儿童图书追求天真活泼。更要求进一步深入.达到对书稿理解尺度与艺术表现尺度在创作中的充分的和谐性表现。以丰富的表现手法、丰富的表现内容.使视觉思维的直观认识(视觉生理)与视觉思维的推理认识(视觉心理)获得高度统一.以满足人们知识的、想象的、审美的多方面要求。 封面的形式要素同样包括了文字和图形两大类.封面设计也同样需要突出主体形象。但从构思到表现都讲究一种写意美。表现在以文字为主和以图形为主的设计上.都是如此。 1.文字 封面上简练的文字.主要是书名(包括丛书名、副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这些留在封面上的文字信息.在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丰富画面.可重复书名、加上拼音或外文书名.或目录和适量的广告语。有时为了画面的需要.在封面上也可以不安排作者名有出版社名.让它们出现在书脊和扉页上.封面只留下不可缺少的书名。说明文(出版意图、丛书的目录、作者简介)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者名、书号定价等.则根据设计需要安排在勒口、封底和内页上。充满活力的字体何尝不是根据书籍的体裁、风格、特点而定.字体的排列同样象广告设计构图中所讲述的.把它们视为点、线、面来进行设计.有机地融入画面结构中.参与各种排列组合和分割.产生趣味新颖的形式.让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2.图形 封面上的图形.包括了了摄影、插图和图案.有写实的、有抽象的、还有写意的。具体的写实手法应用在少儿的知识读物、通俗读物和某些文艺、科技读物的封面设计中较多。因为少年儿童和文化程度低的读者对于具体的形象更容易理解。而科技读物和一些建筑、生活用品之类一画册封面运用具象图片,就具备了科学性、准确性和感人的说明力。 有些科技、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封面设计.有时很难用具体的形象去提炼表现.可以运用抽象的形式表现.使读者能够意会到其中的含义.得到精神感受。 在文学的封面上大量使用“写意”的手法.不只是象具象和抽象形式那样提炼原著内容的“写意”。而是似象非象的形式去表现。中国画中有写意的手法,着重于抓住形和神的表现.以简练的手法获得具有气韵的情调和感人的联想。有人把自然图案的变化方法也称为“写意变化”,在简练的自然形式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追求形式美的表现。进行夸张、变化和组合。而运用写意手法作为封面的形象,会使封面的表现更具象征意义和艺术的趣味性。如《少年文艺》封面“少”字的大特写,好似飘扬的红领巾,给人一种联想.从构思到形式上都体现了《少年文艺》的个性。而变形的儿童读物封面,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印刷材料及工艺

古代书籍装帧和印刷材料及工艺 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式,也是随着书籍的生产工艺和和所用材料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演变着。 一印刷材料 毛笔与印刷 毛笔可分为三部分,即笔管、笔尖、笔套。笔管通常以竹管制成,间亦有用木枝者。笔头通常用兔毛、鹿毛或羊毛,一端束一丝线或麻绳,涂以油漆使之牢固,然后塞入笔管。为了保护笔毛,外面再套以笔套。 历代毛笔 汉晋时期:人们将将毛笔的末端削成尖状,将其插入头发里以备随时取下来使用。 唐宋时期:以“宣笔”最为盛名。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宋代以“湖笔”最后著名。 明清时期:受个性鲜明的文人影响,文房工具研造、收藏盛况空前。崇学尚艺,直逼工艺出类拔萃,良笔颇多。 毛笔与印刷 1 毛笔的出现,推动了字体的发展。毛笔使转,使线条粗细均匀,产生小篆;强调波磔,出现隶书;要求规整,产生楷书;为了适合阅读,产生适于印刷的宋体。毛笔不仅与字体的变化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它使文字的表达更写意,不拘一格,传达了文字的精神内涵,是文人墨士艺术精神的表现工具。也有助于体现文字对书籍的重要作用。 2 雕版印刷的版,未雕刻前,毛笔起到书写工具的作用。 3 用毛笔组成的刷子,将墨转移到印版上实行印。 毛笔在中国雕版印刷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印刷术发明的必备条件之一。中国书法、绘画,源远流长,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已遗留在中国人的遗传密码中,并将得到继承和发展,毛笔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将永生。 墨与印刷 墨是古代印刷的主要材料之一,墨的品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墨还有它的艺术价值,并将长久存在。 早在先秦时期末就已出现,早期甲骨文在刻好之后,还统统用朱砂、黑墨涂在字画里,称之为土著或涂黑,简策书、帛书上的字都是用墨书写的。中国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墨有石墨、油烟墨、松烟墨之分。 印刷用墨不同于一般用墨,常用松木烧成的烟炱加入动、植物胶炼制而成,普通印刷多用颗粒最粗、质量最次的粗烟为料。印刷用墨是加胶做成久贮的墨膏,用水搅拌充分混合后用筛子过滤后再用。 宋代墨也很发达,产来稿质量高,为宋板书的印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光洁如新,墨如点漆,醉心悦目”是其特点。但并不适用于南宋出现的锡活字。明代套版印刷用墨的主要原料为松烟炱、油烟炱。颜色墨配好后应尽快用完,以免胶质腐败、色素氧化,因此不常用于印刷。 纸与印刷 因纸张轻便、灵活和便于装订成册的诸多优点,使得书籍才真正谓之为书,大大提高了书籍品质和数量。纸带动了印刷和书籍装帧的发展,保存了人类思想和文化,是增加知识传播和交流的媒介。 两汉时期:西汉麻纸是中国最早期的纸,质薄而软,纸面滑而平,麻纸上已经开始绘图和写字。东汉“蔡侯纸”较西汉更为优良,滑度、白度也更为提高,在纸上写字得到推广,

自学考试-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

20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中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时期是【B 】 A.远古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2.以下不属于书籍形态的物质构成因素是【D 】 A.纸张 B.粘合剂 C.材料 D.裁切 3.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一部分,他必须具有【A 】 A.广告性 B.特殊工艺性 C.特殊材料性 D.主观性 4.通过测试证明最佳行宽是【B 】 A.70—80毫米 B. 80—100毫米 C. 80—90毫米 D. 90—100毫米 5.纤维结构疏松,表面无光泽的书刊纸适宜作【B 】p123 A.凹印印刷 B. 凸印印刷 C. 拼印印刷 D. 胶印印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中的插图具有从属性,没有书籍的文字内容就没有插图可言。 7. 胶印印刷彩色图片,分红、黄、蓝、黑四个版印刷,制版是对图片的色彩分解,印刷时吧分解的色彩组合起来。 8. 书籍页面与页面的转换要保持视觉元素的连续性, 就需书籍本身的版面语汇来完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精装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如何对全书版面进行整体控制?P43 1)通过黑白\色彩\空与满\图与文的节奏变化来控制 2)由网格分割来实施风格统一性. 3)由开本制约版面 11. 挑选书籍的纸张应注意哪些方面?p123 (1)纸张表面 (2)纸张厚薄

(3)纸张纤维结构方向 (4)纸张规格 20XX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东汉以后,书籍装帧形成卷轴的艺术形式是由于【B 】 A.印刷术的发明 B.造纸术的发明 C.木活字的发明 D.铅活字的发明 2.书籍装帧艺术的出发点和终点是【D 】 A.纸张 B.设计 C.工艺 D.阅读 3.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部分是【D 】 A.色彩设计 B.文字设计 C.图形设计 D.版面设计 4.一般性读物与版心在版面面积中的比例为【A】 A.2:3 B. 3:2 C.1:3 D. 3:1 5.书籍物态是有什么构成的【A 】 A.材料和工艺 B. 文字和插图 C. 版面和色彩 D. 平印和凹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导入插图有两个目的:一是出于书籍的形式美,增加读者兴趣,二是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帮助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p43 7. 凹印是极不普通的印刷工艺,因其造价高,一般用于艺术品和票证的印刷。 8. 书籍封面、环衬、扉页等可以根据书稿主题对文字排列的上下左右位置、色彩跳动关系以及纸张 材料 的穿插,营造与书稿相宜的气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半精装书p17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请简要回答书籍封面的设计形式?p31 两大类型: 一种以纯粹文字编排,它靠字体、字号,经营位置和色彩、纸张工艺来完成(2分) 另一种以图

书籍装帧调研报告

书籍设计调研报告 导言 书籍设计是一种立体思维,是注入时间概念的塑造三围空间的书籍“建筑”。其不仅要创造一本书籍的形态,还要通过设计让读者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与书产生互动作用,从书中得到整体感受和启迪。书籍设计师在完成内容传达的同时,仍不忘记书籍设计中从整体倒细部,从无序到有序,从空间到时间,从概念到物化,从逻辑思考到幻觉遐想,从书籍形态到传达语境等的表现。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感性创造和具有哲理的秩序控制过程。 调研时间: 2013年9月8号 调研地点: 开封诗云书社和各种书籍网站 调研方法: 实地考察,阅读文献资料,网络收集 考察内容: 书籍装帧和纸张应用及各种工艺的应用 调研目的: 了解书籍装帧的各种形式,色彩搭配,纸张应用,排版方式,特殊工艺等等,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积累知识经验。 一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书籍设计应是信息编辑思路贯穿下的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目次、正文、体例、文字、传达风格、节奏层次、以及图、空白、饰文、线条、标记、页码等等内在组织体,从“皮肤”到“血肉”的四次元的有条有理的视觉再现。 二调研情况介绍 目前市场上书籍的装帧形式多种多样。许多有文化气息民族特色的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及优秀的设计师。

朱赢椿是书衣坊主人,南师大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他装帧设计的《不裁》、《蚁呓》等连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图书”。当初我就是从《城市画报》和《读库》上知道他的名字,他的名声早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书装是从作者通向读者彼岸的一条船,当我在考虑这本书的装帧风格时确实左右为难,做得时尚另类显得轻佻;传统稳重又显得老成;图文并茂又恐画蛇添足。因为她的文字思路清晰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想象力,而根本不需要图解。最后还是选择减法,用材质朴,选择简洁的版式,并以改进后的毛边本形态装订。因书中除了《微情》部分是小说以外都是短文各自独立,也不必一口气读完全书。我把想法告诉她并让她赶快给我一个书名。她把书名定为“不裁”,有“不才”之谐音,也有不加修饰之意。我很喜欢这个书名。也切合了毛边本的装帧风格。因为毛边本的成品尺寸稍大,裁开毛边本,会发现版面外的留白多,看起来宽松,有阅读呼吸的空间,还可在边上空白处写读书笔记。而且让读者边看边裁,有一种短暂的等待和喜悦,比那种随手可翻随处可读的文字多了一份阅读审美过程和趣味。当读者读完全书后,会发现书的质感发生了变化,因为书由手工裁开,翻口由原来的光边变成毛边,那种参差不齐的瑕疵给人一种残缺美的视觉享受。 再美的文字读多了总会让人疲惫,我想应在读者的阅读旅途中提供视觉“驿站”,但是要由读者参于建立,那就是轻轻裁开牛皮纸印刷的对折页,就像推开一扇门。呈现在读者眼前是古十九填的词,其中的配图和摄影是在我“威逼利诱”下,由她自己亲手绘制或拍摄,共十页,独立分插于书中。读者如果喜欢,可裁开一读,如果很喜欢可撕下贴在墙上。 在书的前环衬设计一张书签,也可随手撕开作裁纸刀用,又不会伤了手,书签上的图案由古十九手绘。扉页有藏书票两张,也是用古十九画的插图来设计。 封面用灰色纸印上书名“不裁”二字,字号不大颜色不能艳丽,封面书名上用缝纫机自由随意走上一道线,每一本都不要一样。体现手工意味和

自学考试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模拟

自学考试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真题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中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时期是【B 】 A.远古时期 B.春秋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2.以下不属于书籍形态的物质构成因素是【D 】 A.纸张 B.粘合剂 C.材料 D.裁切 3.书籍的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一部分,她必须具有【A 】 A.广告性 B.特殊工艺性 C.特殊材料性 D.主观性 4.经过测试证明最佳行宽是【B 】 A.70—80毫米 B. 80—100毫米 C. 80—90毫米 D. 90—100毫米 5.纤维结构疏松,表面无光泽的书刊纸适宜作【B 】p123 A.凹印印刷 B. 凸印印刷 C. 拼印印刷 D. 胶印印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中的插图具有从属性,没有书籍的文字内容就没有插图可言。 7. 胶印印刷彩色图片,分红、黄、蓝、黑四个版印刷,制版是对图片的色彩分解,印刷时吧分解的色彩组合起来。 8. 书籍页面与页面的转换要保持视觉元素的连续性, 就需书籍本身的版面语汇来完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9. 精装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0.如何对全书版面进行整体控制?P43 1)经过黑白\色彩\空与满\图与文的节奏变化来控制 2)由网格分割来实施风格统一性. 3)由开本制约版面 11. 挑选书籍的纸张应注意哪些方面?p123

(1)纸张表面 (2)纸张厚薄 (3)纸张纤维结构方向 (4)纸张规格 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世纪装帧设计试卷 (课程代码0554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没题1分,共5分) 1.东汉以后,书籍装帧形成卷轴的艺术形式是由于【B 】 A.印刷术的创造 B.造纸术的创造 C.木活字的创造 D.铅活字的创造 2.书籍装帧艺术的出发点和终点是【D 】 A.纸张 B.设计 C.工艺 D.阅读 3.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部分是【D 】 A.色彩设计 B.文字设计 C.图形设计 D.版面设计 4.一般性读物与版心在版面面积中的比例为【A】 A.2:3 B. 3:2 C.1:3 D. 3:1 5.书籍物态是有什么构成的【A 】 A.材料和工艺 B. 文字和插图 C. 版面和色彩 D. 平印和凹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2分,共12分) 6. 书籍装帧导入插图有两个目的:一是出于书籍的形式美,增加读者兴趣,二是弥补文字表示的不足,帮助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p43 7. 凹印是极不普通的印刷工艺,因其造价高,一般用于艺术品和票证的印刷。 8. 书籍封面、环衬、扉页等能够根据书稿主题对文字排列的上下左右位置、色彩跳动关系以及纸张 材料 的穿插,营造与书稿相宜的气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3分)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课程考试说明 (课程代码05546) 一、考试标准和原则 1、考试标准 坚持质量标准,注重能力考查,使考试合格者能达到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或高等职业院校同专业同课程的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的回答,并有适当的时间检查答案。 2、考试依据 大纲——大纲名称: 公布时间: 指定教材——教材名称:《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编者:何其庆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年7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05年2月第7次印刷 3、本课程考核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根据其课程的特点,考核不仅针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强调知识能力的转化;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基于知识基础上的应用能力的考查。 4、重点与覆盖面的关系 试题覆盖到章,重点章节的分值比例较大,一般章节的分值比例适当。单章考核分数最高不超过30 %。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240 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试卷内容结构 重点考核的章节(试题的分数比例不低于60%)是: 三、五 不考章节是:六 一、二、四章为一般考核内容。 3、试卷能力结构 本课程试卷考核的能力层次结构比例约为: 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20:30:30:20 4、试卷难度结构 本课程试卷考核的难度结构比例约为: 较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较难=30:40:20:10 5、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及分值:题型及分值:单项选择题(4分),多项选择题(4分),名词解释题(8分),简答题(12分),论述题(12分),综合运用题(60分)6、本门课程有无特殊要求(包括考生可携带的绘图工具、计算器等) 考方备:150克八开素描纸一张 考生备:颜料、铅笔、橡皮、尺子、圆规等相关工具。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实践指导书

课程实践考核指导书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本科(环境/平面方向)课程名称: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课程代码: 考试方式:实践考核 撰写人:

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 A Series of Book Design ) 书籍装帧设计是平面设计艺术、字体设计艺术、版面设计艺术、插图设计艺术、印刷装订设计艺术的综合体。书籍装帧设计是以书籍的整体形态为载体的多侧面、多因素、立体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是外在和内在形神兼备的生命体。它包括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封底、背脊、扉页、环衬、插图、字体、版式、装订、印刷、纸张等一系列设计,是由书稿到装订成书所做的一系列整体的策划和设计。系列书籍的装帧设计,既要重视全套书籍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又要保证充分体现单本图书内容形式的个性特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系列书籍装帧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与形式,熟悉书籍装帧设计的工艺制作过程和包装材料的种类、质地、性能。在初步认识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材质、风格后,能够对书籍进行整体效果的设计。通过深入学习使学生具备书籍整体设计的创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书籍装帧设计是艺术、设计与技术的综合。要求书籍装帧设计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艺术功底,通晓色彩、文字以及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印刷油墨、纸张、印刷工艺、装订工艺等知识,并掌握相关计算机设计软件的使用技术。本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选择具体生动的实际案例,结合设计理论和创作观念进行点评,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及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就实例进行制作上的分解与示意,让学生从技术层面了解每一个案例的工艺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技术性工作技能的把握能力,使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能很快进入设计技术执行的角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书籍的基本设计要素和分类,掌握书籍的开本及工艺制作过程,能把握好书籍中的图形、文字、编排以及书籍的整体性结构设计。 2. 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具体实例全面分析讲解书籍装帧设计案例,在教师的指导、审定和帮助下进行实战化训练,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书籍内容确定书籍装帧设计风格,培养学生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新意识以及整体结构的构思。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演示教学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 四、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学时分配(30学时) 1. 书籍装帧概述了解4学时 1.1 书籍装帧的概念了解 1 1.2 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了解 1 1.3 外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了解 1 1.4 现代书籍装帧的发展方向了解 1 2. 书籍整体创意理念掌握6学时 2.1 书籍的形式与内容掌握 1 2.2 书籍的开本与装本掌握 1 2.3 整体创意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掌握 1 2.4 形式美法则在装帧设计中的运用掌握 1 2.5 布置期中课程作业-市场调研实践 2 3.书籍外观设计掌握4学时

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

?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种类与使用烫印材料是指在纸张、织品、皮革、涂布面、塑料类等封面材料上,用热压 方法烫压上各种图文所使用的材料,也包括各种烫印助粘材料。 用加热、加压方法将粘结材料熔融后,把各种金属箔等烫印到各种物品上, 取得理想的装饰加工方法,在我国已延续了几个世纪,在书籍封面上使用也有上 百年的历史了。我国最早采用的烫印材料是单张形式的金属箔和粉片,后来由于 印刷装帧事业的发展及装帧材料的不断更新改进,出现了电化铝、色箔等烫印材 料。这些物美价廉的新型材料,很快取代了纯金属箔类烫印材料。 (一)烫印材料的种类 1.电化铝箔 电化铝箔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经涂料和真空蒸镀复加一层金属箔而制成的 烫印材料。其包装形式为卷筒式。电化铝箔可代替金属箔作为装饰材料,以金和 银色为多。它具有华丽美观、色泽鲜艳、晶莹夺目、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在 纸张、塑料、皮革、织品、涂布料、有机玻璃等材料上烫印。电化铝箔是60年 代中期由日本传到中国的,较早投入生产的有上海、北京、福建等地。30多年 来电化铝箔已成为一种人们所熟悉的装帧材料了。 ①电化铝箔的构成。电化铝箔是在12、16、18、20μm厚,500~1500mm 宽的聚脂薄膜(国内一般用16μm厚,500mm宽的薄膜)上涂布脱离层、色层、经 真空镀铝再涂布胶层,最后通过成品复卷而制成的。国产电化铝箔一般为4~5 层。 电化铝箔的第一层是基膜层。国内一般采用16μm厚双向拉伸的聚脂薄膜; 主要作用是支撑依附在上面的涂层和便于烫印加工时的连续动作。基膜层在烫印 过程中不能因温度上升而发生变形,应具有强度大、抗拉、耐高温等性能。 电化铝箔的第二层为脱离层。一般用有机硅树脂等涂布而成。主要作用是在 烫印(加热加压)后,使色料、铝、胶层,能迅速脱离聚脂薄膜而被转移粘结在被 烫印物体的表面上。脱离层要有较好的脱离性能,否则会使烫印后的图文模糊不 清、露底发花,影响烫印的产品质量。

书籍装帧工艺实习报告

书籍装帧工艺实习报告 报告人: 一、前言部分 我与2010年12月9日至12月22日在武汉精一印刷厂实习,在这段时间内我在车间和设计部门分别工作过,熟悉书籍装帧的生产流程,同时也对印刷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工序有一定的了解。从开本和图书结构对、封面、护封、环衬、扉页、插页、函套等出菲林、晒版进行美术设计并选定材料种类;选择印刷工艺、印后装饰加工工艺、装订工艺到最后的拼大板打样。 二、学习内容 我在该公司实习时间为2010年12月9日~2010年12月23日。我在精一印刷厂车间及其设计部门工作,主要学到了以下一些知识。 常用书籍装订方法 一、平装 (一)、骑马订:用骑马订书机,将套帖配好的书芯连同封面一起,在书脊上用两个铁丝扣订牢成为书刊。书页仅仅依靠2个铁丝钉联结,因铁丝易生锈,所以牢度较差。采用骑马订的书不宜太厚,而且多帖书必须套合成一整帖才能装订,适合订6个印张以下的书刊。 对于薄薄的书来说,骑马钉是最合适的装订方式了,因为它真的像一本杂志,非常随意封面纸一般为250克哑粉纸加亮光覆膜。 (二)、平订:用铁丝订书机,将铁丝穿过书芯的订口,叫做铁丝平订。铁丝平订,生产效率高,但铁丝受潮易产生黄色锈斑,影响书刊的美观,还会造成书页的破损、脱落、松散,现已少用。再者,平订须占用一定宽度的订口,使书页只能呈“不完全打开”形态,书册太厚则不容易翻阅,一般适用于400页以下的书刊。 (三)、锁线订:将配好的书帖,按照顺序用线一帖一帖的串联起来,故而又叫做串线订。常用锁线机进行锁线订,书芯比较牢固,可以订任何厚度的书,牢固、翻阅方便,但订书的速度较慢,而且由于书背上订线较多,导致平整度较差。 (四)、胶粘订:用胶粘剂将书帖或书页粘合在一起制成书芯。一般是把书帖配好页码,在书脊上锯成槽或铣毛打成单张,经撞齐后用胶粘剂将书帖粘结牢固,胶粘订的书芯,可用于平装,也可以用于精装。 1、无线胶粘订。也叫胶背订、胶粘装订,是将经折页、配帖成册的书芯,在订口一侧裁切,再在书脊上施胶将书页粘牢,包上封面的装订方法。与传统的包背装非常相似。由于其平整度很好,目前,大量书刊都采用这种装订方式。但由于热熔胶质量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使用方法还不规范,故胶粘订书籍的质量尚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故时间性较强、短期使用或不经常使用的书籍可用无线胶粘订。 2、锁线胶背订。又叫锁线胶粘订,装订时将各个书帖先锁线再上胶,上胶时不再铣背。这种装订方法装出的书结实且平整,目前使用这种方法的书籍也比较多。 (五)、活页装订:活页装订,是各单页之间不粘连的装订方法。一般用于

书籍装帧学习心得

书籍装帧学习心得 通过对书籍装帧课的学习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从对书籍装帧一点都不了解到学习后,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一个吸取知识的过程,在通过老师给予的一些解释和指导,我也亲手制作了一本现代文学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现在我对这门课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 书籍装帧是平面设计里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书籍装帧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很多方面。书籍装帧在现代形态中包括精装书、半精装书和瓶装书。书籍设计在我国已经有了很久远的历史了,由于现在技术的越来越进步,制作书的材料也很多,像是布、皮料都已成为书籍装帧用到的材料,而不仅仅只局限于纸了。 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从纸的选购,到了火车站的丹城路,在选购的过程的也认识了不同质感,纹样的纸张对书籍的影响。 书籍设计的核心是准确的传达书中的主题内容,设计一本书离不开图形、色彩、字体、材料和加工工艺各方面的设计。这也可看出书籍装帧是一项综合的设计。书籍装帧是根据数的内容对开本、封面、封底、书脊、扉页、字体、版面、插图等综合的设计。书籍装帧的任务是要恰当而有效的表现书籍内容,考虑读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地区的不同需要和使用方便,照顾我们的审美水平和欣赏习惯。 一本好的书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封面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读者的读书兴趣,号的封面可以吸引一个读者,从而才会继续读下去,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我做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它是通过花朵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这就是根据数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吧这三者邮寄的结合起来。西欧那个人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没有读者就没有书籍,因而设计者必须精心的考究一番才行。设计者在字体的形式、大小、疏密和编排设计等方面都比较讲解,在传播信息的同时给人一种韵律美得享受。另外封面标题字体的设计形式必须与内容以及读者对象相统一。好的封面设计应该是再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曾加一些小细节来丰富它。 扉页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不断发展的需要。一本内容很好的书如果缺少了扉页,就如白玉之瑕,减弱了其收藏价值,扉页就犹如门面里的屏风,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采用的纸有的是有机理的有的是会散发出清香。有的还附上装饰性的图案与书籍内容相关且具有代表性的插图设计等。真正优秀的书籍应该仔细设计书前后的扉页,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目前书籍里的插图设计主要是美术设计师的创作稿、摄影和电脑设计等几种。摄影插图很逼真,受欢迎,但是印刷成本高,而且有的插图受条件限制,在某些方面手绘作品更具艺术性,或者是摄影力所不及的,总之各有所长。 总之一本好的书籍不仅要从形式的吸引上打动读者,同时还要经的“耐人寻味”,这就是要求设计者具有良好的立意和构思,从而使书籍的装帧设计从形式到内容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对书籍设计有了更对的了解和深入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实践,在这次作业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要做好一本书的不容易,学习的空间还很大。

书籍装帧设计复习资料

2009、10系列书籍装帧设计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中的卷轴装始于 ①羊皮纸书②简牍③帛书④手抄书 2.下列哪种不属于印刷的要素之一: ①原稿②色彩③油墨④印版 3.下列哪种不属于书籍的外观构成元素: ①勒口②开本③扉页④书脊 4.在印好的封面纸上喷上一层薄薄的塑料,称为:: ①上光②过塑③压印④精装 5.平版印刷主要是指: ①单色印刷②套色印刷③四色印刷④胶印 6.经过印前处理的图像文字,必须经过复制做出印版才能上印刷机印刷,这一过程称为: ①制版过程②印刷过程③设计过程④装订过程 7.将下列印刷工艺按正确流程顺序排列是 A装订,B印刷,C制版,D印前图文信息处理,E原稿 ①ABCDE ②ECDBA ③ECBDA ④EDCBA 8.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软件属于: ①图像编辑软件②文字编辑软件③排版软件④矢量软件 9.印刷的工艺流程正确的顺序是下列哪种:() A装订,B印刷,C制版,D印前图文信息处理,E原稿 ①ABCDE ②ECDBA ③ECBDA ④EDCBA 10.桌上出版系统不包括:() ①设计②排版③分色④出片 11.Grayscale(灰度)模式用显示图像的灰色等级是( ①256个②365个③720个④200个 12.下列哪种不属于RGB模式的颜色。() ①黑色②红色③绿色④蓝色 13.在计算机图象处理时过度放大会导致图像模糊不清的因素是:() ①分辩率②显示器③色彩④设计水平 14.所谓“五彩彰施,必有主色,它色附之”主要讲的是色彩运用中的:() ①主次原则②呼应原则③对比原则④强弱原则 15.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计算机设计的部分:() ①处理②输入③印刷④输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题)1分,共10分) 1.书籍的腰封又称环套。 2.目前常见的印刷字体有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黑圆体、综艺体等。 3.书籍的色彩运用要根据书的内容、图形,意境以及表现方式来分主次。。 4.封面是书籍的最外层,可以称为是书籍的外貌整体形象。

书籍装帧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11.29 调查地点:新华书店,真情书店 调查目的:通过此次对书籍的调查了解书籍装帧的基本概念和书籍装帧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什么叫开本,装订的基本方法,精装书常用的材料等。 以此为自己设计的书籍做准备。 调查内容:《季羡林文集》 装订:精装 开本:32开 封面采用凸版印刷纸,整体以清雅幽淡的白色为主色调,与 本书的内容相呼应,书的封面字体为书法体,简单大方。在 勒口的设计上,也以简洁为主,是封面封底宽度的1/3。环 衬是内封与书内页连接的部分,采用抽象的肌理效果,干净 淡雅的白色。版权页包括了书名、作者、编者、评者的姓 名;发行者和印刷者的名称及地点;开本、印张和字数; 出版年月、版次、印次和印数;统一书号和定价等等。整 体字体为居中对齐。扉页为封面的反白,比封面简单些。 印有书名、作者,也起装饰作用,增加书籍的美观。 《画说京剧》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封面采用牛皮纸,其质地配以霸王的脸谱,古色古香,原汁原味, 与京剧以及中国传统气质相契合;内文简洁、明朗,文字与图片 的搭配相得益彰;随书附赠的藏书票可供热爱读书的读者欣赏、

收藏。 调查结果:通过此次的调查懂得了一本好的书籍不仅要从形式的吸引上打动读者,同时还要经得“耐人寻味”,这就是要求设计者具有良好的立意和构思, 从而使书籍的装帧设计从形式到内容形成一各完美的艺术整体。这对 我下一个阶段设计的书籍有了很大的帮助,一切要从整体出发。 通过调查与我自己的喜好相结合,决定设计关于京剧方面的书籍—— 《京·彩》 我做的书是《京·彩》。此书共分为3本。(生旦净末丑)全书整体色调以 红黑色为主,字体为印刷体。 装帧:精装(方背精装) 开本类型:左开本,横排版,文字横向排列,阅读使文字从左右看。开本为787*1092mm,1/16,即书籍的幅面宽度为185mm,高260mm。 函套:用厚纸板外裱以丝布,将书的六面全部包裹,全包打开式,函套的封面是京剧脸谱,一边半边脸,同时每边还附带拉手(像衣服锁一样)。 函套上面的《京·彩》字体封面字体统一。 护封:护封由封面、封底、书脊和勒口构成。 封面、封底展开设计,京剧图案与色彩的运用上有连贯性,达到前 呼后应的效果,使封面、封底一张一弛,互为因果又谐调统一。 前后勒口利用它编排作者简介和内容提要,做补充作用。把勒口的 形状做成(生旦净末丑)京剧造型形象。 书脊:由《京·彩》书名、出版者及京剧图形构成 内封设计:为硬皮内封,超出开本2-3mm。在材料上使用凹凸、装饰纹样等工艺,整体统一、庄重典雅。在内容上,根据三本书的不同内 容(生旦净丑角色)个角色的代表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