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复习填空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复习填空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复习填空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复习填空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一、原子结构
(一)质量数(A)=
+
(二)电子层
电子层数(n)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离核远近


能量高低


(三)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能量规律——能量 原理: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
的电子层里,然后由 向 ,
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 的电子层
2、数量规则:四不超:(1)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
(2)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个电子)
(3)次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
(4)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个电子
(四)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H-
Li+
O2-
F-
Na+
Mg2+
Al3+
S2-
Cl-
K+
Ca2+
二、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现:1869 年俄国化学家
将元素按照
由小到大依次排
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绘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二)原子序数:
1、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前的关系: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3、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电荷数的关系:原子、分子的电子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阴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 电荷数
阳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 电荷数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从上到下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 第七周期
类别
各周期原子的电子层数 各周期最多容纳的元素种类数
2、族
列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类别 名称
注:1、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主族元素族序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主族元素由
周期元素构成,副族元素由
周期元素构成
3、过渡元素:包括了
元素,全部为
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4、镧系与锕系:镧系和锕系都分别包含 种元素,第
族是元素种类最多的族
5、特殊族的名称:第 IA 族叫做
元素,第 VIIA 族叫做
元素
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
A Z
X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
,质子数为
的原子 X
三、核素
(一)定义:把具有一定数目
和一定数目
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二)同位素:
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三)同位素的应用:考古时利用
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用于制造氢弹
(四)试题中常用的元素:
1、不含中子的元素是

2、不含电子的离子是

3、最轻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分别是

4、其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分别是

6、其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大的元素是

2

7、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和单质硬度最大的元素都是
8、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分别是


9、焰色反应呈黄色和紫色的元素分别是

四、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一)碱金属元素
1、结构和物理性质
元素 元素 核电 名称 符号 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 电子 原子半径 颜色和状态 熔沸点
电子数 层数
密度

+3 2 1

+11 2 8 1

+19 2 8 8 1

+37 2 8 18 8 1
从上往下 依次
色,柔 软
从上往 下依次
从上往 下依次
, 但比


+55 2 8 18 18 8 1
2、化学性质 (1)Li 与氧气反应: Li+ O2 (2)K 与 H2O 反应: K+ H2O (二)卤族元素 1、结构和物理性质
略带 色 光泽,柔软
3

元素 元素 核电 名称 符号 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 电子层
电子数

原子半径

+9 2 7
颜色和状态
密度和 熔沸点

+17 2 8 7

+35 2 8 18 7
从上往下依 次
从上往 下依次

+53 2 8 18 18 7
2、化学性质
(1)与 H2 的反应:F2+ H2=
Cl2+ H2=
Br2+ H2=
I2+ H2
(2)卤素单质的置换反应:Cl2+ NaBr=
Cl2+ KBr=
Cl2+ KI=
Br2+ KI=
(3)Cl2 与 SO2 反应:Cl2+SO2+H2O=
五、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律 1、元素性质与原子的
有关
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
3、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1)同种元素的微粒:阴离子
原子
变化的必然结果 阳离子;低价离子 高价离子
(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
(3)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
4、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依次
,还原性依次
,金属性依次
4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依次
,还原性依次
,金属性依次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前面的金属性越
(4)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容易者,金属性越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性越
(6)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5、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得电子能力依次
,氧化性依次
,非金属性依次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依次
,氧化性依次
,非金属性依次
(3)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化合,氢化物越
,非金属性越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
(5)非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注:常见酸的酸性强弱比较:高氯酸(HClO4)
硫酸(H2SO4)
磷酸(H3PO4)
硅酸(H2SiO3)
(二)常见关系式:
(1)周期数
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价电子数
主族序数
最高正价数(除个别元素外)
(3)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
主族序数(仅限第 IVA 族-第 VIIA 族)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寻找
材料,如 、 、镓等
3、在元素周期表右上方的非金属元素中选择低毒高效农药所含有的元素,如氟、 、 、 、
砷等
4、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

六、离子键
(一)成键微粒: (二)成键本质:
(三)成键条件:
(四)存在范围:
(五)离子及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
1、原子的电子式:H:
Mg:
Al:
C:
N:
O:
F:
Ne:
2、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钠离子:
镁离子:
3、阴离子的电子式:S2-:
Cl-:
O2-:
5

H-:
O22-:
4、复杂阳离子的电子式:NH4+: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例如:NaCl:
K2S:
OH-: CaCl2:
Mg3N2:
6、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如:NaCl:
MgBr2:
七、共价键
K2O:
(一)成键微粒:
(二)成键本质:
对原子的电性作用
(三)成键条件:同种或不同种
间,且成键前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状态
(四)存在范围: (五)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H2:电子式:
,结构式:

Cl2:电子式:
,结构式:

N2:电子式:
,结构式:

HCl:电子式:
,结构式:

CH4:电子式:
,结构式:

H2O:电子式:
,结构式:

HF:电子式:
,结构式:

NH3:电子式:
,结构式:

N2H4:电子式:
,结构式:

CO2:电子式:
,结构式:

H2O2:电子式:
,结构式:

HClO:电子式:
,结构式:

Na2O2:电子式:
,NaOH:电子式:

6

(六)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Cl2:
H2S:
H2O:
CH4:
(七)共价键的分类:
1、非极性键:由
种原子形成共价键,成键的原子
电性
2、极性键:由
种原子形成共价键,成键的原子
电性
注: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是离子化合物,还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一定”或“不一定”)
是共价化合物(填
2、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CO2 是
形,H2O 是
形,CH4 呈

(八)化学键
一、分类:化学键包括


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注:稀有气体分子中
化学键(填“含有”或“不含有”)
(九)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
(填“强”或“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
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
性质


2、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
点也越

,物质的熔沸
(十)氢键
1、定义:像


这样的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
使它们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汽化,这种相互作用叫做氢键
2、说明:(1)氢键不是化学键,通常把氢键看作是一种较强的
(2)氢键比化学键
得多,比分子间作用力稍
(填“强”或“弱”)
(3)氢键的存在可以使物质的熔沸点

溶于水
7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一、原子结构
(一)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
(二)电子层
电子层数(n)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MNO P
Q
离核远近


能量高低


(三)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能量规律——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 较低 的电子层里,然后由 内 向
外 ,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 的电子层
2、数量规则:四不超:(1)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 2n2
(2)最外层不超过 8 个电子(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电子)
(3)次外层不超过 18 个电子
(4)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32 个电子
(四)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H +1 1 He +2 2 Li +3 2 1 Be +4 2 2 B +5 2 3 C +6 2 4
N +7 2 5 O +8 2 6 F +9 2 7 Ne +10 2 8 Na +11 2 8 1 Mg +12 2 8 2
Al +13 2 8 3 Si +14 2 8 4 P +15 2 8 5 S +16 2 8 6 Cl +17 2 8 7
Ar
+18
K
288
+19
Ca +20
2881
2 8 8 2 H-
+1
Li+
2
+3
2
+8
O2-
28
F-
+9
2 8 Na+ +11 2 8 Mg2+ +12 2 8 Al3+ +13 2 8
8

S2
Cl-
K+
+16 2 8 8
+17 2 8 8
+19 2 8 8
Ca2+
+20
288
二、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现:1869 年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将元素按照 相对原子质量 由小到大依次排
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绘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二)原子序数:
1、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前的关系: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3、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电荷数的关系:原子、分子的电子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阴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 + 电荷数
阳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 — 电荷数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从上到下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 第七周期
(不完全周期)
类别 短周期
长周期
各周期原子的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各周期最多容纳的元素种类数 2 8 8 18 18
32(含镧系 15 种元素)
32(含锕系 15 种元素)
同周期内原子序数变化规律
依次递增


2、族
列数 类别 名称
123456 7
主族
副族
IA IIA IIIB IVB VB VIB VIIB
8 9 10 第 VIII 族 第 VIII 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副族
主族
0族
IB IIB IIIA IVA VA VIA VIIA 0 族
注:1、电子层数 = 周期序数;主族元素族序数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主族元素由 长短 周期元素构成,副族元素由 长
周期元素构成
3、过渡元素:包括了 VIII 族和全部副族 元素,全部为 金属 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4、镧系与锕系:镧系和锕系都分别包含 15 种元素,第 IIIB 族是元素种类最多的族
5、特殊族的名称:第 IA 族叫做 碱金属 元素,第 VIIA 族叫做 卤族 元素
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
A Z
X
表示一个质量数为
A
,质子数为 Z 的原子 X
三、核素
(一)定义:把具有一定数目 质子 和一定数目 中子 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二)同位素: 质子数
相同而 中子数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9

(三)同位素的应用:考古时利用 164C
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2 1
H、13
H
用于制造氢弹
(四)试题中常用的元素:
1、不含中子的元素是 H ;
2、不含电子的离子是 H+

3、最轻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分别是 Li
和H
4、其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 Br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分别是 O 和 Al
6、其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大的元素是 N ;
7、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和单质硬度最大的元素都是 C
8、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分别是 F 和 Cs

9、焰色反应呈黄色和紫色的元素分别是 Na 和 K
四、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一)碱金属元素
1、结构和物理性质
元素 元素 核电 名称 符号 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 电子 电子数 层数 原子半径 颜色和状态 熔沸点
密度
锂 Li 3
+3 2 1
1
2
钠 Na 11
+11 2 8 1
钾 K 19
+19 2 8 8 1
铷 Rb 37
+37 2 8 18 8 1
1
3
1
4
银白 色,柔软
从上往 下依次
从上往 下
依次 增 大
从上往 下依次
降低
增 大 ,但 K比
Na
1
5

铯 Cs 55
+55 2 8 18 18 8 1
1
6
略带 金 色光泽,
柔软
10

2、化学性质 (1)Li 与氧气反应: 4Li+O2
2Li2O
(2)K 与 H2O 反应: 2K+2H2O=2KOH+H2↑
(二)卤族元素
1、结构和物理性质
元素 元素 核电 名称 符号 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 电子数
电子层 数
原子半径

F
9
+9 2 7
7
2
颜色和状态
密度和 熔沸点
淡黄绿色气体
氯 Cl 17
+17 2 8 7
7
3
黄绿色气体
从上往
从上往下依
下依次
次 增大
溴 Br 35
+35 2 8 18 7
7
4
深红棕色液体
增大

I
53
+53 2 8 18 18 7
7
5
紫黑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 H2 的反应: F2+H2=2HF
Cl2+H2 2HCl
Br2+H2 2HBr
I2+H2 2HI
(2)卤素单质的置换反应:Cl2+2NaBr=2NaCl+Br2 Cl2+2KBr=2KCl+Br2
Cl2+2KI=2KCl+I2
Br2+2KI=2KBr+I2
(3)Cl2 与 SO2 反应:Cl2+SO2+H2O= 2HCl+H2SO4
五、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律 1、元素性质与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有关
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 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 变化的必然结果
3、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1)同种元素的微粒:阴离子 > 原子 > 阳离子;低价离子 > 高价离子
11

(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 大 (3)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 大 4、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依次 减弱 ,还原性依次 减弱 ,金属性依次 减弱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依次 增强 ,还原性依次 增强 ,金属性依次 增强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前面的金属性越 强 (4)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容易者,金属性越 强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性越 强 (6)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5、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得电子能力依次 增强 ,氧化性依次 增强 ,非金属性依次 增强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依次 减弱 ,氧化性依次 减弱 ,非金属性依次 减弱 (3)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化合,氢化物越 稳定,非金属性越 强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 强 (5)非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注:常见酸的酸性强弱比较:高氯酸(HClO4) > 硫酸(H2SO4) > 磷酸(H3PO4) > 硅酸(H2SiO3)
(二)常见关系式:
(1)周期数 = 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 价电子数 = 主族序数 = 最高正价数(除个别元素外) (3)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 — 主族序数(仅限第 IVA 族-第 VIIA 族)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寻找 半导体
材料,如 硅 、 锗 、镓等
3、在元素周期表右上方的非金属元素中选择低毒高效农药所含有的元素,如氟、 氯、 硫 、 磷 、
砷等
4、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 铱 等
六、离子键
(一)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 (二)成键本质: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三)成键条件:活泼金属(第 IA 族、第 IIA 族)或 NH4+与活泼非金属(第 VIA 族、第 VIIA 族)或酸根、OH— (四)存在范围: 金属氧化物、强碱、绝大多数盐 (五)原子、离子及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
1、原子的电子式:H:
Mg:
Al:
C:
N:
O:
2、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钠离子: Na+
3、阴离子的电子式:S2-:
Cl-:
F: 镁离子:
Ne:
Mg2+
O2-:
H-:
O22-:
OH-:
4、复杂阳离子的电子式:NH4+:
12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例如:NaCl:
K2S:
Mg3N2: 6、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CaCl2:
例如:NaCl:
K2O:
MgBr2:
七、共价键
(一)成键微粒:原子
(二)成键本质: 共用电子对 对原子的电性作用
(三)成键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 间,且成键前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状态
(四)存在范围: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外)、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部分盐(如
AlCl3、含氧酸盐)、有机化合物 (五)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H2:电子式:
,结构式: H-H

Cl2:电子式:
,结构式: Cl-Cl

N2:电子式:
,结构式: N≡N

HCl:电子式:
,结构式: H-Cl

CH4:电子式:
,结构式:

H2O:电子式: HF:电子式:
,结构式: H-O-H

,结构式: H-F

NH3:电子式:
,结构式:

N2H4:电子式:
,结构式:

13

CO2:电子式: H2O2:电子式: HClO: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式: H-O-O-H

,结构式: H-O-Cl

Na2O2:电子式:
,NaOH:电子式: Na+

(六)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Cl2:
H2O: CH4:
+4 →
(七)共价键的分类:
1、非极性键:由 同
种原子形成共价键,成键的原子 不显 电性
2、极性键:由 不同 种原子形成共价键,成键的原子 显 电性
注: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一定 是离子化合物,还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化合物(填“一定”或“不一定”)
不一定
是共价
2、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CO2 是 直线 形,H2O 是 V 形,CH4 呈 正四面体 形 (八)化学键
一、分类:化学键包括 离子键 、 共价键 、 金属键
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注:稀有气体分子中 不含有
化学键(填“含有”或“不含有”)
(九)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 弱 (填“强”或“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 熔沸点 、 溶
解度
等 物理
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 化学 性质
2、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 大 ,物质的熔
沸点也越 高 。
(十)氢键
1、定义:像 H2O 、 NH3 、 HF
这样的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
作用,使它们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汽化,这种相互作用叫做氢键
2、说明:(1)氢键不是化学键,通常把氢键看作是一种较强的 分子间作用力
(2)氢键比化学键 弱
得多,比分子间作用力稍 强
(填“强”或“弱”)
(3)氢键的存在可以使物质的熔沸点 升高
, 易 溶于水
14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历年高考题汇总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4年-2019年全国卷) 1.[2019年全国卷Ⅰ] 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 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村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乙二 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 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 (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 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2.[2019年全国卷Ⅱ]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Sm—As—F—O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sH3的沸点比NH3的_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 (2)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比较离子半径F- 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 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_g·cm-3。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位于底面中心的原子2和原子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全国卷Ⅲ] 磷酸亚铁锂(LiFePO4)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等 特点,文献报道可采用FeCl3、NH4H2PO4、LiCl和苯胺等作为原料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填“相同”或“相反”)。 (2) 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其中Fe的配位数为。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作者:蔡文联文章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01期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08-3-24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 蔡文联饶志明余靖知 摘要:根据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定的高中化学教材已通过审定的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课程8个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模块。本文将对新版三种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有助于教师理解新课标、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 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初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讨论修改,于2003年出版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他们将高中化学课程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8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6个。新课程“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条件。目前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编写的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共有3种,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 在6个选修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思想方法。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很好地融合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是值得广大化学教师研究、推敲的。因此,针对上述三种版本的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评价, 对教师在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材的简介

物质结构(必修+选修)

结构 2012年全国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VI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VI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下图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_; (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 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 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3)Se原子序数为______,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 式为______; (4)H2Se的酸性比H2S__________(填“强”或“弱”)。 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平面三角形, 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三角锥形; (5)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10-3和2.5×10-8, 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10-2,请根 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①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 离的原因:__________; 第一步电离后生成的负离子较难再进一步电离出 带正电荷的氢离子; ②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______; (6)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 应用广泛。立方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 边长为540.0 pm,密度为____________(列式并计算), 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 ___________________pm(列式表示)。 2013年全国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 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电子数 为。 (2)硅主要以硅酸盐、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 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 与原子之间以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 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 上采用Mg2Si和NH4CI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 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 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 原因是 (6)在硅酸盐中,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 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 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 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i与O的 原子数之比为化学式为

2019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金石中学高中思想政治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 2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4、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发行规律: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卡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信用卡的优点是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2、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3、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 某种货币升值后,按外币计算的商品出口价格相应提高,削弱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使进口商品价格降低,大家都愿买进口货而不愿买本国货,造成本国货在内销上的困难。同时货币升值还会使外汇储备受到损失,使外汇储备折成的本国货币相应减少了。 4、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2、价值决定价格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高 考题汇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知识梳理:要描述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应从四个 第n能层有___个能级,每能层有__个轨道, 每个轨道最多容纳__个电子 (2007海南·25)A、B、C、D、E代表5种元素。 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 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C的元素符号 为;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09年福建理综·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 s n m p n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 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回答下列问题: (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在[Z(NH3)4]2+离子中,Z2+的空间轨道受NH3分子提供的形成配位键。 (3)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4)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作答) (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知识梳理:Abn型分子中孤电子对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分子中键角大小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年海南化学·)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SO2、SO3都是极性分子 B.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1.(2007海南·2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2018专题复习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共10题)无答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共10题) 1、【2018 江苏 (物质结构与性质)】臭氧(O 3)在[Fe(H 2O)6]2+ 催化下能将烟气中的SO 2、NO x 分别氧化为24SO -和3NO - ,NO x 也可在其 他条件下被还原为N 2。 (1)24SO -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3NO -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2)Fe 2+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与O 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N 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n (σ)∶n (π)=__________________。 (5)[Fe(H 2O)6]2+ 与NO 反应生成的[Fe(NO)(H 2O)5]2+ 中,NO 以N 原子与Fe 2+ 形成配位键。请在[Fe(NO)(H 2O)5]2+结构示意图的相应位置补填缺少的配体。 2、【2018 全国Ⅰ35(15分)】 Li 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 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Li 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_、_____(填标号)。 A . B . C . D . (2)Li + 与H ? 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 (Li + )小于r (H ? ),原因是______。 (3)LiAlH 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 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LiAlH 4中,存在 _____(填标号)。 A .离子键 B .σ键 C .π键 D .氢键 (4)Li 2O 是离子晶体,其品格能可通过图(a)的 born ?Haber 循环计算得到。 可知,Li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 kJ·mol ?1 ,O=O 键键能为 kJ·mol ?1 ,Li 2O 晶格能为 kJ·mol ?1 。 (5)Li 2O 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b)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 nm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Li 2O 的密度为______g·cm ?3 (列出计算式)。 3、【2018 全国Ⅱ35.(15分)】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如下表所示: H 2S S 8 FeS 2 SO 2 SO 3 H 2SO 4 熔点/℃ ? >600(分解) ? 沸点/℃ ? ?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 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基态S 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 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 2S 、SO 2、SO 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其他分子的是_________。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课时1 原子结构 1.主族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形成阴离子。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Ca2+:1s22s22p63s23p6B.O2-:1s22s22p4 C.Cl-:1s22s22p63s23p6D.Ar:1s22s22p63s23p6 解析:氧离子(O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B选项是氧原子(O)的电子排布式。 答案:B 2.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解析:A、B两项不符合洪特规则;C项,原子处于激发态,不是能量最低状态;D中能够表示该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 答案:D 3.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解析:A中1s2结构的原子为He,1s22s2结构的原子为Be,两者性质不相似;B项X原子为Mg,Y原子N 层上有2个电子的有多种元素,如第四周期中Ca、Fe等都符合,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C项为同主族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D项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碱金属元素可以,过渡元素中也有很多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故性质不一定相似。 答案:C 4.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和离子,其对应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两原子其核外全部都是s电子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 C.原子核外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而d能级上没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D.两原子N层上都有1个s电子,一个原子有d电子,另一个原子无d电子 解析:氢原子和锂原子都只有s电子但不在同一周期,A错;2s22p6的离子如果是阳离子的话,对应的元素就和2s22p6的原子对应的元素不在同一周期,B错;虽然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即使d能级没有电子,但4s上可能有电子或没有电子,C错。 答案:D 5. 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请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元素I1I2I3I4 X 500 4 600 6 900 9 500 Y 580 1 800 2 700 11 600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 属 键 与 金 属 特 性 [基础·初探] 1.金属键 (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 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 特性 解释 导电性 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 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 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同样的 温度 延展性 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 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各层金属原子之间仍 保持金属键的作用 [核心·突破] 1.金属键????? 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 的静电作用 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

2.金属晶体的性质 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 (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如Na的金属键强于K,则Na比K难失电子,金属性Na比K弱。 【温馨提醒】 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最新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三篇

最新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三篇 ;; 高一政治必修一是高中政治的基础,学好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轻松很多,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政治知识,下面是编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 ;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有了人才有了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的产生,劳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没有社会性的劳动,古猿就进化不成人,也就不会有人的意识。因此,意识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我们要明确一点,人的大脑是产生意识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是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人脑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所以,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们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反之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就称之为错误的思想意识,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这二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最新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重点总结(精华版)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ns<(n-2)f<(n-1)d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总结

原子结构模型(结构)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排布原则:构造原理、能量最低原理、 洪特规则、泡利原理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位置) 排布顺序:构造原理1-36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 核外电子层数决定周期的划分价层电子的数目与排布决定族的划分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决定了原子半径的 大小以及变化规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性质)原子结构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 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电负性: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原 子 光谱 N 轨道能级图电子排布图 1s 22s 22p 31s 2s 2p 电子排布式泡利原理 洪特规则 2s 22p 3外围(价层)电子排布式2个能层,3个能级,2对成对电子3个未成对电子,7种运动状态的电子7个电子层7个周期 7个能层K Cu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构造原理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M 能层全满 3d 空轨道原子轨道图18个列,16个族(主族、副族、0族、VIII 族)、5个区3d 104s 1 4s 1 Cu :Ar K :Ar 轨道表示式

二氧化碳 金钢石

电子对数目电子对 的空间 构型 成键电 子对数 孤对 电子 对 数 电子对的 排列方式 分子 的 空间 构型 实例 中心 原子 杂化 轨道 类型 2 直线 形 2 0 直线 形 CO2、C2H2sp 3 三角形3 0 三角 形 BF3、SO3 HCHO sp2 2 1 V形 SnCl2、 PbCl2 sp2 4 四面体 形4 0 四面 体形 CH4、SO42- CCl4、NH4+ sp3 3 1 三角 锥形 NH3、PCl3 H3O+ sp3 2 2 V形H2O、H2S sp3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教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全课概述 本课从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两个角度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反过来影响市场、引导市场的辩证关系,让学生通过感受市场、价格、生活、生产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认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等经济现象、经济规律。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认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新课程学习 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3、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二)能力目标 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

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设置的镜头一至四,并回忆生活中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回忆生活活动,得出商品价格是经常变动的结论,思考讨论它为什么变动,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教师点评: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引起价格变动。 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改变供求关系,从而引起商品价格变化。供求关系是怎样引起价格变化的呢?(1)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状况来实现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点评。 (2)商品供不应求,买者争相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卖方市场含义。 (3)商品供过于求,卖者争相出售,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买方市场含义。 教学过渡:供求变化会引起价格变动,但是,价格的涨落不是无限的,请看教材13页的例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论? 2、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的价格?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所提问题。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课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 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理解货币的其基本职能依据:高考常考点,从实际上来说, 重点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货币, 不了解的货币的职能,就不能真正懂 得货币,就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 需要 教学货币的本质和纸币的含义依据:货币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 难点问题,并且纸币代替金银成为价值符号这 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 1. 知识目标:理由:学习本框, 牢记:学生能透过现象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看本质,从而为其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更好地参与经济 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活,正确认识经学习 2. 能力目标:济现象;同时也能目标初步培养透过现象看商品货币本质的能力,提高正确判为其学习后续知断、识别有关商品与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识乃至整本教材 打下良好基础。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教学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环节 课前抽查背诵 1.检查抽背诵 1. 认真背知识点强化记忆 3 分钟三分商品的含义及其查情况 2. 接受抽查检验考纲规定 钟基本属性,货币的 2. 评价总结抽的知识点本质;查结果 货币的基本职能; 纸币的含义及其 优点,纸币的发行

规律; 承接 1.核对自主学习 1. 巡视检查学 1. 学生自己展示验收学生 5 分钟结果中练习册的知识生完成情况,进预习习题完成情自主学习 环节点和例题答案行及时评价。况。的结果并 2.小组同学或同 2. 补充相应知 2. 其余学生互相加强记忆 桌检查识记情况识。补充并学生对所 3. 解决学生的展示习题进行评 问题,并达成共价。 识。 3. 提出质疑,相 互解答。 做议 1. 理解商品的含 1. 展示课件的 1. 学生根据课件 1. 通过丰20 分讲评义及其基本属性材料、事例和问上的问题,完成富多媒钟 环节 2. 了解货币产生题,让学生进行对材料的分析、体、材料的历史必然性思考总结和整理等展示, 3. 并从中理解货 2. 通过材料和 2. 牢记给学生直 币的本质事例进行知识商品的含义及其观的感 4. 理解货币的基点讲解基本属性,货币受,增强 本职能,并知道货 3. 指出书本中的本质;学生思考 币的其它职能;要求背的知识货币的基本职的主动 5. 理解纸币的含点能,货币的基本性。 义及其优点,知道 4. 评价总结学职能;纸币的含 2. 完成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所答,并补义及其优点,纸力目标 充。币的发行规律; 3. 训练学 3. 学生以小组或生整合分 同桌为单位讨论析文本的 并总结老师提出能力。 的问题 4. 书上记录相关 补充知识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

专题1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填充顺序—轨道原理 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7p 2.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和全空(p0、d0、f0)体系的能量最低,这一点违反了洪德规则,如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Cu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3.第一电离能的递变规律①同元素:I1 < I2 < I3②同一周期,从左→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整体上虽呈现递增趋势,但第ⅡA族和第ⅤA族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I1都高。 ③同一主族,从上而下,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4.元素电负性的递变规律①除稀有气体外,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右,元素的电负性递增 ②同主族元素,元素的电负性递减。 5.电离能的运用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I1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I1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②根据电离能数据,确定元素在化合物中蝗化合价。如k:I1《I2 < I3,表明k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 6.电负性的运用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电负值越小,金属越活泼;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电负值越大,非金属越活泼。 ②判断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电负性大的易呈现负价,电负性小的易呈现正价。 ③判断化学键类型:电负性差值大于1.7形成的化学键主要是离子键;电负性差值小于1.7形成的化学键主要是共价键 ④解释付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原因是电负性相近) 7.元素周期表的分区与原子的价电子排布的关系 s区ns1~2 p区ns2np1~6 d区(n-1)d1~9ns1~2 ds (n-1)d10ns1~2 f区(n-2)f0~14 (n-1)d0~2ns2 二、分子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2单元word试题

《生活与哲学》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真理与追真理 一、选择题: 1.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 A.阶级性B.反思性C.实践性D.科学性 2.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 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目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厦周边省市的海桩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据此回答3-4题。 3.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4.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 B.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5.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A.一概而论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D.三人成虎6.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B.千虑一得C.百感交集 7.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 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8.“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个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 “这句话是说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9.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④知是行之始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化学讲义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 化学讲义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注意: 每个能层的能级种数为n;轨道总数为n2 ;每个轨道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 每个能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 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 的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1s / 2s 2p / 3s 3p / 4s 3d 4p / 5s 4d 5p / 6s 4f 5d 6p / 7s 5f 6d 7p 能级交错: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 s<(n-2)f<(n-1)d<n p 【能级组:n s (n-2)f (n-1)d n p;一个能级组中的各能级能量相近但不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 状

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 激发态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状态的原子 基态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使核外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形成吸收光谱 激发态原子也可释放能量使核外电子跃迁到较低能级变成低能激发态或基态,形成发射光谱 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焰火、激光、灯光、霓虹灯光、焰色反应等许多可见光都与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 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比如,p 3的轨道式为 或 ,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 0、d 0、p 3、d 5、p 6、d 10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 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 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 19K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②简化的电子排布式: 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19K :[Ar]4s 1 12Mg:[Ne]3S 2 (2) 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基态硫原子轨道表示式 (3)价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 ①主族元素:只需表示出最外层的电子(如Na :3s 1;Cl :3s 23p 5) ②第四周期的过渡元素:要写出3d 和4s 两个能级的电子排布(如Fe :3d 64s 2)。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 除ds 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符↑↓ ↑ ↓ ↓ ↓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