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苔丝的悲剧命运

苔丝的悲剧命运

苔丝的悲剧命运
苔丝的悲剧命运

纯洁的女人悲惨的命运

——苔丝悲剧命运解析

摘要:《苔丝》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本文拟就通过对造成主人公苔丝悲剧命运的宿命论、男权主义、个人性格的分析,来探讨作家的创作思想。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苔丝》;悲剧;

《苔丝》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作品描写的是英国19世纪末资本主义入侵农村后小农经济的破产和农民走向贫困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背景之下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苔丝这一人物既具典型性又有着普通性。本文试图通过对苔丝悲剧命运的分析,来探讨哈代的创作思想。其中包括宿命论思想、男权主义思想以及性格决定命运的思想。

—、宿命论思想奠定了悲剧基调

女主人公苔丝聪明美丽、勤劳善良,是一位有思想性格的女性,她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小贵族世家的农民家庭,父亲虚荣懒惰,母亲贪婪愚昧,兄弟姐妹众多,家庭经济状况恶化,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她的生命多舛,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牢牢地控制着她,使她永远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许多热心的读者读完作品后,多不禁为苔丝的不幸遭遇扼腕叹息,抱怨哈代的铁石心肠。

然而处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哈代,尽管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和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中清楚地看到了在“维多利亚盛世”的帷幕掩盖下英国社会的深刻危机,但是由于他思想上的局限性、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受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不能完全认清外部世界各种悲剧产生的根源,因此也就不可能正确地找出惩治社会疾病的灵丹妙药。哈代认为在强大无比的宇宙威力面前,人是很渺小的,人在与现实环境的冲突中,显得非常的软弱无力。因而错误地把人生的苦难归因于命运作祟,热衷于描写任意孤行、不可捉摸的命运,认为命运主宰着宇宙,陷入了一种永远无法解脱的宿命论思想,因此从苔丝与生俱来、不可逃脱的悲剧遭遇中也可以折射出哈代的这一创作思想。

作者的宿命论思想贯穿了整个作品。苔丝的悲惨命运,从小说一开始就有某种预示。当苔丝带着弟弟亚伯拉罕代替酒醉了的父亲去赶集时,弟弟满怀着希望对她说;“我们的阔亲戚会给你找一个上等人作丈夫呀!”这话并没有让苔丝高兴,却让她感到很不耐烦。甚至“好象看到了母亲幻想中那个要向她求婚的先生向她怪笑,在嘲笑她的贫穷。”赶集途中她家唯一的生存支柱——那匹拉货的老马也被邮车撞死,这便为苔丝的不幸命运拉开了序幕。作家也在苔丝和亚雷初次相交时指出,当苔丝天真地看着胸前的玫瑰花时,“哪曾想到在那令人麻醉的蓝色烟雾后面坐着的正是她未来的悲剧中的‘煞星’——她年轻的生命光谱中的一道血红色的光”。这样不详的兆头和预言快就得到了印证。首先,苔丝在亚雷家干活期间,遭到亚雷的奸污,随后回家产下一男婴,不久要夭折,她为了躲避人们的闲言碎语来到了无人知晓她的塔布离。可不幸的是又遇上了安琪·克莱,一个牧师的儿子,两人纷纷坠入爱河。克莱一次又一次地向她求婚,但以前的伤痕在她的心头还隐隐作痛,因此她竭力克制自己的情感,一再拒绝克莱的求婚,最终她还是无法抵御克莱强大的爱情攻势,答应结婚。“让自己做他的人,管他叫自己的丈夫,自己的亲人——然后,假如必要的话,死去——”。作者在这两处用了被折号,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苔丝对未来幸福的憧憬以及心里老不塌实甚至一种不详的预感老实搅和在一起。大概作者也觉得无法用语言准确恰当地把它表现出来,或者是知道了不忍把它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因此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揣摩。可怜的苔丝仿佛知道“这种狂暴的快乐将会产生狂暴的结局”,她逃避不了厄运的。果然在新婚之夜,苔丝在原谅了丈夫以往风流韵事的同时却未能得到丈夫的饶恕并被抛弃。后来,走投无路的苔丝在面对重重灾难,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又遇上了亚雷,冷酷而严峻的现实迫使她把自己当作牺牲来换取家人温饱,因此与他同居了。假如故事到此为止,这个结局已经够让人心酸落泪了,然而上天对她的捉弄还未完。由于克莱在巴西经营失败,被朋友劝说后突然归来并找到苔丝,希望与之重归于好。但当他了解了苔丝的状况后怅然离去。此时苔丝悔恨交加,已经处在彻底崩溃的边缘,亚雷的冷嘲热讽和挖苦使她最终失去了理智,用餐刀杀死了亚雷后,追上克莱并与他一起逃进森林中度过了五天神仙眷侣般的幸福时光,第六天清晨被送上了绞刑架,至此,“用埃斯库洛斯的话说,那众神之首结束了他跟苔丝玩的游戏”。

二、男权主义思想是悲剧的根源

哈代所描写的处在“维多利亚盛世”的英国社会与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一样,是以男权主义思想为中心的社会,各种旧传统、旧道德、旧秩序、旧观念鱼龙混杂,同时存在。男人不仅是社会的中心,也是家庭的主宰。女人只是社会和男人的附属品,无权选择自己的幸福和命运。按照传统的贞操观念,妻子的贞操是丈夫的特权,妇女失去贞操就是不洁。因此,当一个女人被某个男人占有之后,唯一的出路就是跟他结婚,无论对他有没有感情。而男性却没有守贞的义务,这与封建社会所倡导的“三从四德”简直是如出一辙。加之各种旧礼教和旧道德对女性的层层桎梏和束缚,女性的生活状态更是惨不忍睹。其实,《苔丝》写的就是社会如何把一个纯洁、质朴、正直、刻苦、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逼得走投无路,终于杀人的故事。她的失贞主要是亚雷的责任,而她杀死亚雷则是受尽欺凌的弱者的最后反抗。在苔丝身上我们自始至终看到的是她纯洁的本性对逼迫她的各种力量在苦苦挣扎。最终她被逼得上了绞架,而社会和读者还在冷漠地议论着她的贞操,还怀疑她是否是个纯洁的女人,这是何等麻木的世情!苔丝的形象既有典型性又有普通性,她是生活在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形象的原形和缩影。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分析,苔丝的悲剧是她所处的以男权主义思想为中心的社会造成的。

谈到苔丝的悲剧命运,不能不提到与她一生息息相关的两个男人——亚雷和克莱。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男权主义社会的代表人物是如何一步步毁灭苔丝的一生的。亚雷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是“魔鬼”的象征,他代表的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邪恶势力。他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有名的猎艳高手,负心汉子。黑桃皇后和她的妹妹红方皇后都跟他有暧昧关系。他作风下流卑鄙,利用苔丝的贫穷,假冒母亲的名义骗她去饲养家禽;利用高速赶车吓唬她,占她的便宜;在猎苑趁她精疲力尽时奸污了她。尽管他也曾做过“回头浪子”,现身说法狂热地宣传过福音,但他的转变在重新见到苔丝的美色之后也便消失。他还是他,彻头彻尾的一个花花公子。亚雷在小说中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是作者痛恨批判的对象。作者从宿命论观点出发,让亚雷最终死在他自己害过的女人手中,也算罪有应得。谁也无法否认这惩罚是正当的,是纯洁无邪对淫邪奸诈的反击。

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苦苦逼着苔丝走向毁灭的力量中也有象征“天使”的

安琪·克莱。安琪一词原是天使的意思。在西方传说中,安琪是在云端里弹奏着竖琴的仙灵。他在苔丝心里也的确是个天使。苔丝在乡社游行时就曾对他一见钟情。因他没有找她跳舞而久久怅然若失。在奶场两人再度相见之后,苔丝便如痴如醉地爱着他——那是她的初恋,也是她唯一的一次恋爱。

克莱是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作者对他的刻画要比亚雷深刻的多。一方面,作者出于对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痛恨,揭露批判了克莱;另一方面,作者出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又美化欣赏克莱。克莱作为具有“自由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当时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性,他不象亚雷那样蛮横粗鲁,为所欲为,而是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他蔑视社会旧俗,讨厌城市生活,俨然是自由思想和人道主义的化身。虽然出身在牧师家庭,但他却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没有去当一名牧师。他博览群书,有独立的思想,他瞧不起等级、财富等差异。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他决定从事比较艰苦的农业,而且到农村去学习各种农事劳动。他能克服中产阶级身份跟奶场的人打成一片,像理解朋友一样理解他们,而且欣赏他们的性格和才能。他对苔丝的爱具有初恋的纯洁、炽热和真诚。在他眼里,苔丝是大自然的女儿,纯洁无暇的象征,世间没有什么能比苔丝更加纯洁,更加甜美,更加单纯了。他对她的爱是纯洁的、柏拉图式的,带着田园牧歌的情调。因此他尊重苔丝,他的不懈努力终于打动了苔丝,同意了他的求婚。可是在新婚之夜当苔丝向克莱讲述了她的过去之后,一切却突然变了样,苔丝的悲剧,还有克莱的悲剧开始了。当无法接受的现实摆在他面前时,他伤心、失望、苦恼,他感到心中的偶像毁灭了,他的生命、他的世界全都给改变了。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残酷的愚弄和污辱。他不止一次冷酷地对苔丝说:“你过去是一个人,现在又是一个人,我原来爱的那个女人不是你,是一个模样和你一样的女人。”而苔丝发自内心地质问:“既然我爱上了你,就要永远爱你——无论发生什么变化,无论受到什么羞辱。那么,你又怎么可能不爱我呢?”但是这一切他都听不进去,仍然苦恼万分。

由此看来,克莱虽然名叫安琪,实际上远远不像在云中弹奏竖琴给人世带来幸福的“天使”,相反,他跟“魔鬼”所起的作用相似。如果说,亚雷的所作所为虽使苔丝失去贞洁,但还未能泯灭她求生欲望的话,那么克莱的遗弃,却使她万念俱灰、生不如死。安琪·克莱的悲剧不光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我们通过他看到了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如何顽固地窒息和污染着人的心灵。哈代在这里深刻地揭示出了资产阶级的意识、习俗和舆论是如何扭曲了人的心灵,给人们带来了痛苦。这便是安琪·克莱这个文学形象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性格决定命运是悲剧的必然

苔丝只是一个农村姑娘,若不是因为家庭的贫穷和社会的歧视她原可以和别的农村姑娘一样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简单的农村生活。但是多嘴的特令安牧师带来了相关她的贵族家庭历史的消息,让她的父亲多喝了几杯,不能按时到卡斯特桥送货。勇敢的苔丝只好带了弟弟一起去赶马车,没想到闯了大祸,弄死了“王子”,开始了她的悲剧,这悲剧的开始,也反映了她的性格,她是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而遭到厄运的。她太纯洁,太勇于作自我牺牲。她的这个性格却不断地给她带来灾难,这真是太不公平了!

当苔丝失身于亚雷后,她选择了离开她回家的路,这是一个朴素的决定。让我们不妨作这样一个设想:假如苔丝不离开亚雷,会幸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首先因为那样的话,苔丝就同其他被亚雷玩弄过的女性一样,被他玩够了以后终将像扔一件旧衣服一样把她给扔掉。那么,苔丝也就不是亚雷后来所说的“你能出淤泥而不染”,“如果天地间有一个我一点也不鄙视的女人,那就是你”。其次,这也不符合苔丝的性格。跟自己不爱的人谈情说爱,硬要他娶她,她做不到。跟他鬼混下去,她更做不到,于是便决心离开。这个决定看似很简单,但却也是勇敢的,因为苔丝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决定的后果。

苔丝的选择实质上是用纯朴的逻辑对传统贞操观念的一种反抗,表现了她纯洁的本性,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传统的贞操观念在苔丝身上仍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原本是个善良开朗、勇敢坚强的人,可自从失身于亚雷后,她却永远怀着一种无法释怀的罪恶感、自卑感和内疚感,一遇到问题就退缩忍让,表现了其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她看到人家刷《圣经》语录就感到不安,在教堂里见到别人窃窃私语就神经过敏,她老想着《圣经》里的淫妇,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当作淫妇,甚至想过:“如果她因为自己的行为应当被烧死,那就烧死好了,烧了也是一种了解。”

就是因为这种自卑感,在奶场她一再拒绝克莱的求婚,因为她不愿意欺骗他。等到她在克莱的苦苦追求下终于同意嫁给他后,善良纯洁的本性使她不顾母亲的

反对而把自己的过去告诉他。由于种种不便她一直没能办到,这才在婚期快到时,写了封信告诉他。可惜阴差阳错,那封信塞在了地毯下面,他没看到。但她仍在新婚之夜向他说明了一切情况,请求谅解。苔丝爱得真纯,她要求的也是真纯的爱,让我们在此处再作一个假设:苔丝同克莱结婚后不把过去的事告诉克莱,那苔丝会幸福吗?很显然,苔丝同样不会幸福的。首先,纯洁善良的她不会干骗人的勾当,这是她的本质决定的;其次,就算她当初隐瞒了,但日后内心的愧疚,良心的折磨,会像恶魇般地追随着她,她能幸福么?

但是安琪·克莱不仅没有原谅她的过去,而且还怀疑她、埋怨她。于是形势急转直下,怀着自卑感的苔丝不断的的解释、请求,甚至表示愿意做他的奴隶,只要他愿意跟她生活在一起,甚至为了他的利益跟他离婚或者去死。但这一切努力都于是无补。对这个阶段哈代作了大段分析,他指出,苔丝若是个普通的女性,她原可以运用她女性的美丽软化他,也可以利用克莱的同情心征服他,甚至可以用大哭大闹压倒他,但是苔丝太纯,太自尊,不肯那样做。他也指出苔丝可以在克莱梦游之后把他梦中的痴情告诉他,唤起他心中的柔情,造成转机,但是苔丝却体贴他,不愿伤害他的自尊心。这就是苔丝的可贵之处,为了追求心中理想的,不含任何杂质的爱情,宁可因此失去爱情。苔丝的悲剧正在于她的纯洁。苔丝的选择严重地折磨着她自己。她四处流浪打工,还要饱尝世人的冷眼和亚雷的纠缠,同时无能的父母还不断地向她要钱。然而就在这样艰难困厄的时刻,她仍不肯向克莱的父母请求援助,虽然克菜出国前曾告诉她可以那样做。苔丝就这样苦苦地支撑着,直到父亲去世,全家露宿街头,无家可归。此时的苔丝该何去何从?严峻的现实迫使她做了最痛苦的抉择,牺牲自己以换取家人的温饱。她做了不纯洁的事,只因为她的心地太纯洁无私。

此时的苔丝在精神上已经死去,她的存在只是为了家庭的存在而存在。死去的人是无所畏惧的,当她因为克莱的出现而大为震惊,痛苦不堪时,亚雷的讽刺挖苦终于使她失去了理智,一跃而起把刀子插进了亚雷的心脏。她保卫了她仍然刻骨铭心爱着的人,也痛快淋漓地惩罚了那欺骗她、侮辱她,“把她的生命撕成碎片”的人。这爆发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郁积已久的强烈愤怒。这愤怒里有对他玷污自己清白之身的仇恨,更有对他破坏了她跟克莱爱情上的愤恨。她后来告诉克莱:“很久以前我用手套打在他嘴上的时候,我就担心有一天我会杀了他的,因

为他在我还单纯幼稚的时候设下了圈套,欺负了我,又通过我欺负了你。是他插到我们之间破坏了我们的。”亚雷罪不至死,苔丝的惩罚显然过当,她也为此付出了生命。让我们在此处做最后一个假设:克菜回国后,找到苔丝,苔丝扔下亚雷与克莱重归于好,会幸福吗?其实未必,想当初苔丝那样苦苦哀求克莱对她的宽恕,他都铁石心肠无动于衷,难道这次他就会变得宽宏大量不成?可以肯定,他不但不会原谅她,甚至会更瞧不起他。

苔丝在小说中表现了许多优良品质,但是哈代只选用了一个词概括她:纯洁。正是她纯洁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因此不管有多少偶然因素,这些偶然因素也必然如此,与结果之间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链条把它们紧紧连接在一起,不管有多少契机,多少转折,但结局只安排了一个。

通过以上对《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分析和探讨,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作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的哈代,在作品中虽对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和封建思想作了大胆的嘲讽和反抗,同时也了解到其悲观主义世界观的局限性。因此只有全面地辨证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动机,我们才能深入地理解并欣赏其作品。

参考文献:

[1]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陈寿宇,哈代创作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常晓梅译,德伯家的苔丝[M],上海:外语文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4]聂珍钊,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万莉,陈范霞,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的论文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的论文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命运;女性主义 一、引言 19世纪末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托马斯?哈代大胆地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农村,深入的关注普通农家的悲剧命运。他十分擅长刻画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旨在揭露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批判男性中心主义。 二、托马斯?哈代及苔丝简介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和诗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沃尔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其作品即承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以辽阔深远的背景与渺小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动人的对比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 《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他对“堕落女性”的处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苔丝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宽容,带给读者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 三、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苔丝从一位天使般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是何种邪恶力量在逼迫、摧残、毁灭着这“有自我意志,完整个性的女性?”,把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苔丝悲剧的根源何在?以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被压迫的血泪史,剥下男权中心主义这张丑陋的外皮。 (一)教育。 英国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在《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指出“歧视存在的基础是教育,而不是经济。在英国要求同工,首先要求接受同等教育,因为这一原因致使妇女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从这一理论出发,剖析苔丝走向悲剧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贫乏。 “她最早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但天不遂人愿”。由于家庭贫穷,苔丝很早就步入社会,她做过很多体力活,而且是同工不同酬。因所受教育贫乏,她无法获取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的工作,个人与娘家均陷入极度贫困,最终不得不接受亚雷克庇护。“接受庇护”是当克莱尔归来,苔丝杀死亚雷克,走向毁灭的直接导火线。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女性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提高女性心智与觉悟上。苔丝受骗失身带着委屈,饱含心酸地控诉“名门小姐们都了解该防备什么,怎样去防备,因为她们都读小说,小说中会谈到这些男人们的诡计,可我从没机会读小说,哪能知道呢”。中国有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同样说明男权控制下的整个社会对女性受教育的排斥。压迫女性的邪恶力量让女性心智处于不开化状态,使女性沦为其奴隶。在这传统观念笼罩下,苔丝的梦想只能是幻想。教育问题不解决,苔丝式的妇女悲剧将不可逆转,女性终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人在父兄所支配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男性做主而嫁给另外的男性。” (二)苔丝自身的因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

The Tragedy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 Abstract: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the famous British novelist and poet Thomas hardy’s masterpiece. It is known as the treasure of English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The novel describes a pure gir l’s tragic fate. This thesis tries to probe the inevitable factors and significance of her tragedy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 environment, religion, moral, family, nature and so on. Key Words:tragedy; factor; Tess; Alec; Angel. Thomas Hardy (1840-1928)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at the time of the 19th century. In his whole life he published fourteen accomplished novel, forty-seven short stories, more than nine hundred poems. In his youth, Hardy had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some liberal thinkers such as Darwin and John Stuart Mill. In his novels, Hardy incorporated many of these themes in order to portray a real world. Darwin’s challenge led Hardy to lose faith in Christianity, and this lack of faith gave his novels their tragic, bleak element.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written by Thomas Hardy in 1891, is a tragic story of a beautiful country girl, Tess Durbeyfield, who is the daughter of a poor villager. She is a pure and loyal young woman.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poor family, she has to follow her parents’ advice and visit the so-called distant relative—D’Urbervilles. Later, she is seduced by Alec D’Urbervilles, the son of a rich merchant. From then on her destiny changes greatly. At last, Tess manages to elude Alec and gives birth to her baby, but she loses the baby finally. After the death of her baby, she leaves home and goes to work as a dairymaid at a distant farm, where she meets Clare, a pastor’s son. They fall in love and get married. On their wedding night Angel confesses to her the sins of his past, Tess forgives him and tells him her story with Alec, b ut Angel can’t accept the truth, he deserts her and leaves her to Brazil. After Angel’s leaving, Tess lives a very hard life. She meets Alec again and is pursued by him once more. Without hope for Angel’s back, Tess has no choice but go to Alec again. Unfortunately, Angel comes to find Tess and tell her he still loves her. Now, Tess hates Alec deeply. With deep sad she kills Alec and runs away with Angel. They live a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根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07807302.html,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根源 作者:贾红王雨容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2期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描写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作品。本文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及自身性格三个方面解读苔丝的悲剧根源;其悲剧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必然联系,也与她的自身性格息息相关。 【关键词】苔丝;悲剧;根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洛德·西蒙曾说:“《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颗明 珠,奠定了哈代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地位。在美丽的苔丝身上人们至始至终看到的是她纯洁的本性对逼迫她的恶势力的苦苦挣扎。”[1]哈代塑造了众多的悲剧人物形象,苔丝形象的塑造格外鲜明,她的悲剧命运不仅引起了广大读者共鸣;也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与不幸命运抗争的人们。 苔丝的不幸,不仅有来自社会的因素,也有个人因素。聂珍钊先生曾明确指出:“直接决定这个女子悲惨命运的是她的贫穷、社会上虚伪的伦理道德和不公道的法理制度。” [2]苔丝生活的社会环境是其悲剧的前提条件,贫穷的家庭时其间接因素,双重的个人性格是其悲剧的直接因素。 一、前提因素:社会环境 19世纪后期的英国,资本主义得到空前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盛;给贫苦农民带来 了深重灾难,给工业文明和社会市场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得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也让自给自足的个体农民陷入失业、贫困的悲惨境遇。然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故苔丝命运悲剧,是社会进步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必然。[3] (一)社会制度:给予身体打击 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律对其不公正待遇是重要因素。她的悲剧是由所处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当时正处男权主义社会,虽然富家子弟亚雷侮辱苔丝,将苔丝一步步推向苦难;但当时的社会并未保护弱势群体。世俗不仅没有给予苔丝应有同情,其反而却遭到人们的讥讽和嘲笑;亚雷不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反而逍遥法外,继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至此,我们不得不感慨,其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社会的必然。 (二)社会道德:给予精神摧毁 资产阶级道德的败坏、宗教信仰的腐朽是另一重要因素。“当时英国的社会,是以男权主义思想的社会;男人不仅是社会的中心,也是家庭的主宰。女人只是社会和男人的附属品,无

多视角分析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

[摘要]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诗人。他的巨著《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贫穷纯洁的农村姑娘被“诱奸,抛弃,最后由于谋杀罪而被绞死”的凄惨故事。本文以《苔丝》的故事梗概为源头,从作者的创作思想、当时的社会环境、女性主义视角、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特征等多角度探讨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种种原因。具体分析了小说中造成苔丝悲剧的两个主要人物安琪·克莱尔和亚雷·德伯的形象特征,这两个人物形象包含了哈代的哲学和社会思想,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马斯·哈代苔丝悲剧宿命论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他的名作《德伯家的苔丝》以批判社会和悲观主义为主要特征,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末期英国下层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及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在小说中,苔丝经常被比喻成“一只陷入囹圄的小鸟”,在当时社会里,她就是“一只不幸的孤鸟”,鸟的意象突显了她的孤独与无助。本文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思想、当时的社会环境、女性主义视角、家庭背景、苔丝的性格特征等多角度探讨酿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各种原因。 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到富人家攀亲,不幸被亚雷·德伯诱奸而蒙羞回家。 由于不堪忍受乡里邻居的风言风语,苔丝到远离家乡的奶牛场打工,在那里她与牧师的儿子安琪·克莱尔相遇、相恋,并决定结婚。在新婚之夜,苔丝坦白了自己过去的不幸遭遇,然而克莱尔无法忍受这个现实,抛弃她远走巴西。 为了贫困的家庭,苔丝被迫再次沦为亚雷的情妇。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克莱尔从巴西回来请求苔丝的谅解。在愤怒和绝望中苔丝杀死了亚雷,和克莱尔一起度过了短暂的幸福时光,最后由于谋杀罪而被绞死。在小说的结尾,哈代带着嘲讽的口吻写道:“‘典刑’明正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苔丝的悲剧结束了,是什么逼迫她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深渊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 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哈代认为人世间充满了忧患和痛苦,“没有一条通向幸福的路,甚至也没有一条避免不幸的路”,“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本身就是极大的悲哀”。人类悲剧的原因不是人类本身的行为造成的,而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 “人们在情势以及支配情势的命运面前是软弱无力的”。 正是这种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思想为小说女主人公的命运奠定了悲剧基调,苔丝的悲剧人生在作者的笔下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命中注定的,无论她如何与命运抗争都无法彻底摆脱这种悲惨的结局。 造成苔丝悲剧的根源就在于当时英国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和不公正的法律。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侵入落后的农村地区,造成小农经济的迅速瓦解,给广大农民阶级带来了空前灾难,苔丝正是这一剧烈冲击下的可怜的牺牲品。在当时社会,只要她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就无法彻底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在某种意义上,哈代指出:“纯洁的姑娘苔丝悲剧正是古老的威塞克斯广大农民的悲剧,二者都被现代文明的资本主义所侵袭,抛弃。” 从女姓主义视角分析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苔丝是“男权社会不平等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同时也是命运的牺牲品。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男性作为“第一性”,是社会的主体,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女性则被视为“第二性”,是男性的附属品,“被排除在男性视野之外”,夫妻之间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苔丝的悲剧也正因为她是父权制社会的一名女性,而且温柔善良,楚楚可人,这正是资产阶级流氓恶少竭力捕捉的“猎物”。按照传统婚姻制度妻子的贞操就是丈夫的特权,如果女人在婚前失去贞操就是“不纯洁”,就会遭到社会的唾弃。苔丝婚前失身是被迫的,却受到世谷社会百般指责;亚雷·德伯是一个行为放荡的公子哥,见到漂亮姑娘就要想方设法勾引到手,当时社会却没有谴责他的“不洁”行为;安琪·克莱尔婚前也曾“跟一个成年妇女有过四十八小时的放荡历史”,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不忠”感到内疚,甚至在新婚之夜要求苔丝原谅自己过去的荒唐行为,而且,他刚刚遗弃了新婚妻子,就打算带伊兹·休爱特到巴西去,当时的社会也没有谴责他的这种行为,这就是“男尊女卑”

浅析苔丝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分析

浅谈《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姓名:杨锐 学号:201330280219 班级:1332802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指导老师:熊进萍

浅谈《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摘要: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进入晚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是传统的威塞克斯农村社会已大体上被资产阶级社会所占领,社会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寻找一条同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于是哈代将创作的重心放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在主题上更加广泛和深刻地表现了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宗教法律、婚姻爱情、教育制度、人际关系等等重大社会问题,从对资产阶级社会的一般性描写转入整个社会的揭露、控诉和批判。 故事内容: 在小说中女主角苔丝?德北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姑娘,但由于家境贫寒,她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劝说,跑到地主的庄园去做工,后被地主的大儿子亚雷奸污。怀着身孕的她回到了家乡。孩子夭折后,她又到一家牛奶厂当挤奶工,在那里遇到了牧师的儿子安琪?克莱尔,两人产生了爱情。新婚之夜,苔丝出于一片忠诚,向克莱尔坦白了自己失身的遭遇,想不到丈夫不仅没有原谅她,反而翻脸无情,独自到了巴西。苔丝被遗弃后,又跑到一家农场做苦工。恰在这时亚雷又突然出现,一再跑来纠缠苔丝。后来家庭发生变故,使得苔丝一家人沦落街头,而克莱尔又杳无音讯的情况下,苔丝只好舍身救家,答应与亚雷同居。谁知克莱尔经过一场磨难,终于回心转意,从巴西回来寻找苔丝。苔丝悔恨交加,怒不可遏的刺死了亚历克。她在逃亡中与丈夫度过了几天幸福生活,最后被捕,并被判处绞刑使悲剧达到了项峰。 关键字: 苔丝、悲剧、社会、命运、性格

《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

浅谈《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 ——从亚里士多德理论看苔丝的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构成的。本文以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为背景,将时代、个人、命运三个角度为出发点,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1、社会环境背景引发了苔丝的悲剧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某种严肃、完美和宏大行为的摹仿,它借助于富有艺术润色功能的各种语言形式,并把这些语言形式分别用于剧中每个部分。从时代悲剧上看,《德伯家的苔丝》真实地反映出在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下,个体农民贫困破产的悲惨状况,愤怒的控诉资本主义制度,揭露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资产阶级道德和宗教的伪善以及法律的不公。作者通过对苔丝遇见亚雷、克莱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行为摹仿来营造一种悲剧氛围。 2、苔丝性格是悲剧产生的内在因素 亚里士多德还提到,悲剧的主人公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他们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从性格悲剧上看,苔丝性格中最主要的特征是真诚、勤劳、坚强,富于牺牲精神和反抗性,她很早就承担家庭生计,对家庭的责任感,人的尊严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她在困难和不幸面前表现出坚强的性格。苔丝的形象有农村妇女的美德。她淳朴、善良、真诚、热爱劳动,她生活的原则是自食其力,不羡慕荣华富贵,没有虚荣心,她对贵族家世并不稀罕,对克莱德爱是真诚纯洁的,丝毫没有参杂贪图财富与地位的想法。她一直憎恶痛恨亚雷,当她明确的意识到自己的一生是被亚雷毁掉时,便毅然刺死他,这一行动虽表现出她对社会恶势力强烈的反抗精神,但最终她逃脱不了死亡的悲剧。 3、哈代的宿命论思想为苔丝命运抹上浓重的悲剧色彩 从命运悲剧上看,苔丝的一生都带有偶然性和命中注定的色彩,它们相互扭结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制约着苔丝的一生,这些看似偶然的因素,却形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将她推向悲剧的结局。在她为了一家人的生存而被迫按照父母的意愿到所谓的本家那里找活干,成为一个雇佣劳动者开始,她不断遭受到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同时,传统观念也强烈的压迫着她,使她难以逃脱。苔丝虽然能够反抗亚雷的肉体压迫,却无法避免克莱在精神上的打击迫害。小说通过对苔丝无辜受害的描绘,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法律、道德和虚伪的宗教,作了有力的揭露,进行了愤怒的控诉。 鲁迅先生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小说中的苔丝,在亚雷面前是刚烈的,而在克莱面前又是温柔的;在困难面前表现出难以想象的承受力,而在强大的命运面前,却脆弱无助;在克莱的心目中,她是天使;当真实地袒露于他面前时,她却仿佛变成了魔鬼;她的外表被男人视为欲望的源头,而她的内心又是无比的纯洁。

苔丝的悲剧成因 社会原因

Social Factors 1.Hypocritical Religion In the hist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west,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is quite profound and extensive. In the novel of Tess, people regard Sunday as the most important day during a week. People often equate religion with morality. Religion ascribes the morality of human society to god, and preaches that god created human beings "in his own mode and likeness" and made moral precepts for people. Religion restrains people's thoughts and behaviors with strict moral discipline and governs people spiritually. Christian doctrine has become the standard for judging people's moral behaviors. When Tess told her mother she had been seduced, her mother believed it was right. Not only did she endure the pain of being raped, but she faced an even greater disaster. In a capitalist society, the bourgeoisie so that they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its own class, tends to integrate religious morality with its own ethics. Angel’s father insists that a wife who agrees is more important rather than who can manage a farm well. It is under the judgment of religious morality that Tess becomes the model of moral depravity and the embodiment of evil. Tess's destruction relates to religion. 2. Legal System The hypocritical religion destroyed Tess, just like the unjust legal system. In capitalist society, morality, religion and law are closely linked. The bourgeoisie protects its own interests by law and punishes those who violate bourgeois morality and religious morality. Tess was sentenced to death for violating the so-called "law" of the bourgeoisie. Tess is not an adulterous slut, a victim instead. The essence of this religious morality is reactionary and serves for the ruling class. Under the pretext of the slogan of god, the bourgeoisie cheats and fools the laboring people, and religion becomes the opium that paralyzes the people's spirit and a ruling tool that oppresses the people.

浅析苔丝悲剧的原因提纲1

浅析苔丝悲剧的原因 摘要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他既是一个小说家,又是一个诗人。德伯家的苔丝是他最为有影响力的一部巨著。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美丽纯真的少女失身后悲惨的命运。文章通过对小说中社会环境,他人影响及苔丝自身性格三个方面描写,由此揭露出苔丝的命运所在。她对命运有着反抗的一面也有着妥协的一面。所以,作为普通人的苔丝与当时社会抗争是无助的,最后会像所有一切与道德,伦理相悖的事物一样,被沦为社会的牺牲品。 关键词:悲剧;社会环境;他人影响;苔丝自身性格;牺牲品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年6月2日-1928年1月11日)英国诗人、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德伯家的苔丝》(1891)是他最优秀的小说,写出身贫苦的少女苔丝被本家恶少奸污,后在牛奶场当了挤奶工,不久与牧师之子克莱相爱、结婚,新婚夜坦诚地向克莱讲了往事,结果遭弃,最后她杀死亚雷,被判绞刑。《苔丝》中的悲剧原因主要有家庭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三个方面,三者融为一体,呈现出强大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一、家庭悲剧 苔丝是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出生,从一开始她的父母就送她上了一条悲剧之路。苔丝来到亲戚家时,恶少艾力克便被她的美貌吸引对她起了邪恶的念头,他利用苔丝的无知与善良,骗她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当苔丝被诱奸后,使她受到身体与心理的双重煎熬,她是那么的无助与无奈。当遇上安吉尔时,苔丝对生活爱情看到了新的希望,安吉尔聪明、耿直,这正是苔丝所欣赏的,然而在新婚前夕,苔丝告诉丈夫自己的不幸遭遇,并没有得到丈夫的理解,而产生了鄙视与嫌弃,于是安吉尔抛弃了苔丝,就这样苔丝失去了丈夫,失去对生命、爱情、婚姻的信心,使她再一次陷入人生的悲痛之中。假如不是她那么单纯,相信丈夫会接受并理解,那个秘密也许永远也不会被安吉尔知道。安吉尔是精神的象征,但他敏感,不现实。 二、性格悲剧 从苔丝自身的性格而言,苔丝的悲剧又是性格的悲剧,她集人类美貌、善良、聪慧、勤劳、坦诚、坚贞于一身,是个纯情高洁的乡村田园姑娘。还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反抗性,但是信念和现实发生矛盾时,她又反抗的不彻底。就是她双重的性格给她带了灾难。当她父母让她去攀亲时,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她是那么的天真无邪,单纯。殊不知当她进入远房亲戚家门的那一刻,厄运正一步步的向她靠近,艾力克用尽一切手段想得到苔丝,涉世不深

试析苔丝悲剧命运的产生原因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借鉴与比较 彭雪梅张美兰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哈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主人公苔丝是个悲剧人物,其悲剧成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家庭原因、社会原因、苔丝自身性格的原因,来解读苔丝的悲剧命运的形成。 关键词:苔丝悲剧原因家庭社会性格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试析苔丝悲剧命运的产生原因 一引言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末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其作品多反映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城镇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下层劳苦人民(尤其是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和宗教的虚伪性。哈代的创作时期正处于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他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人民,尤其是给农民,带来的不幸和灾难。因此,对市场经济文明的发展采取了坚决的批判的立场。作为人道主义作家,哈代认为人民的生活是悲惨的,他对人民的命运表示同情,而他所塑造的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也是人民命运的缩影。他认为性格和环境的冲突造成了个性的毁灭,《德伯家的苔丝》就是这样一部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的悲剧小说典范,它奠定了哈代杰出悲剧作家的地位。 苔丝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在一次事故中,家里的马意外死去,家庭失去唯一生存依靠。苔丝的父亲得知自己是名门望族之后,强迫苔丝去认亲。由于年幼无知,苔丝被恶少亚力克诱骗失身。她怀孕并生下一个婴儿,可惜婴儿很快就死了。不久后,苔丝在一个农场做工时遇见了安吉尔,两人相爱并结婚。在新婚之夜两人互诉过去。安吉尔过去的堕落得到了善良的苔丝的原谅,然而苔丝的过去却得不到他的谅解,安吉尔独自离家去了巴西。苔丝被迫回到娘家,生活也越来越艰难。父亲死后,由于付不起房租,母亲和四个弟妹流浪街头,为让母亲和年幼的弟妹有个安身之所,苔丝被迫再次回到亚力克身边做他的情妇。一年后,后悔万分的安吉尔回来寻找苔丝,而苔丝又受缚于亚力克。在绝望和愤怒中,满怀仇恨的苔丝杀死了亚力克,弱者做出了最后的反抗。在与安吉尔过了短暂的美好时光之后,苔丝在黎明时分被逮捕。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描写了一个美丽、善良、纯朴的农家女孩子的悲惨遭遇。他把她完美的道德品质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堕落作风对比,对封建宗法制家长统治的英国农民所受的痛苦深表同情,从苔丝的生活和命运我们可以看出,哈代对待弱势社会中纯洁少女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作者自身的悲观态度和某些悲剧色彩,《德伯家的苔丝》包含了哈代对社会的无情控诉。苔丝的悲剧,即是社会的悲剧,同时又是性格悲剧,其悲剧的成因不仅有客观的而且还有主观的,亦即说不仅有外在的,而且还有内在的。本文试从家庭原因、社会原因、以及苔丝自身性格的原因,来解读苔丝的悲剧命运的形成。 二家庭原因分析 苔丝的家庭决定了她的苦难并把她推向了悲剧。苔丝的家庭原属于在当时农村不受欢迎的岌岌可危的阶层。苔丝的父亲是个懒散无能、虚荣愚昧而且好酒贪杯的小贩,母亲则是个浅薄庸俗不谙世事的洗衣妇。两个无能的父母却有着七个孩子,沉重的家庭负担随时都可能落到苔丝头上。偏偏苔丝又深情地爱着几个弟妹,不忍心看他们受苦。这个形势已决定了苔丝的命运。她的悲剧迟早是会发生的,只是表现形式可能不同而已。 苔丝只是一个农村姑娘,并非是什么女性的懿范。若不是因为家庭的贫穷和社会的歧视她原可以跟别的农村姑娘一样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纯朴的劳动生活的。但是多嘴的牧师带来了有关她的贵族家庭历史的消息,让她的父亲多喝了几杯,不能按时到卡斯特桥送货。勇敢的苔丝只好带了弟弟一起去赶马车,没想到闯下大祸,弄死了“王子”,开始了她的悲剧。 苔丝的父亲,虚荣的老约翰,偶然得知苔丝家原是名门望族德伯维尔家的后裔,就执意要女儿去亚力克家认亲,从此攀上了一户好人家,全家人跟着享福,苔丝的母亲也劝女儿去拜访德伯维尔家。纯洁的苔丝本不愿去,但因内心愧疚,只好硬着头皮去认亲,她在那里工作并受到亚力克的诱骗,从此就开始了她悲惨的人生之路。在老约翰死后,家中所有的一切都得依靠苔丝,“在村里没有了权利和独立,无家可归的绝望把苔丝一家赶进了入侵者的强权中。”亚力克提供了抚养,苔丝屈服了亚力克。她的家庭能以这种方式过得不错,而苔丝付出了自己的身体,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跟安吉尔一起生活。家庭的贫困成为苔丝悲剧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原因分析 这是苔丝悲剧的最根本原因。当时的英格兰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作为最为低下的阶层,苔丝的家人们过着最苦最累最没有尊严的生活。在成为上层阶级的欲望驱使之下,苔丝的父亲竟会送他的漂亮女儿去所谓的望族德伯维尔家攀亲戚关系。社会是残酷的。劳动者成天劳作却没有一片田地,穷苦的农民被资产阶级社会所控制,成为上层社会贵族的想法让糊涂的农民没了头脑,没了判断力。苔丝的悲剧由她生活的最低下阶层所决定。 《苔丝》创作于19世纪80年代的维多利亚时期。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妇女以温顺胆小、循规蹈矩、逆来顺受、信神奉神为美德。在那个时代,在婚姻问题上以遵循基督教道 050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成因分析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2014 届学士学位论文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成因分析 系别:外语系 专业:英语 学号: 20101843021 姓名: 指导教师: 张立友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2014年 5 月 15 日

Information College,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A Study on the Causes of Tess’ Traged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by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Lecturer Zhang Liyou Submitted to th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aibei, P. R. China May, 2014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成因分析,是在指导教师张立友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完成的。本人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本人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若有抄袭行为,由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承诺人:2010 年级英语专业 签名: 2014 年6 月 6 日

苔丝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分析

浅析苔丝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分析

————————————————————————————————作者:————————————————————————————————日期:

浅谈《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姓名:杨锐 学号:201330280219 班级:1332802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指导老师:熊进萍

浅谈《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摘要: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进入晚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是传统的威塞克斯农村社会已大体上被资产阶级社会所占领,社会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寻找一条同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于是哈代将创作的重心放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在主题上更加广泛和深刻地表现了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宗教法律、婚姻爱情、教育制度、人际关系等等重大社会问题,从对资产阶级社会的一般性描写转入整个社会的揭露、控诉和批判。 故事内容: 在小说中女主角苔丝?德北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姑娘,但由于家境贫寒,她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劝说,跑到地主的庄园去做工,后被地主的大儿子亚雷奸污。怀着身孕的她回到了家乡。孩子夭折后,她又到一家牛奶厂当挤奶工,在那里遇到了牧师的儿子安琪?克莱尔,两人产生了爱情。新婚之夜,苔丝出于一片忠诚,向克莱尔坦白了自己失身的遭遇,想不到丈夫不仅没有原谅她,反而翻脸无情,独自到了巴西。苔丝被遗弃后,又跑到一家农场做苦工。恰在这时亚雷又突然出现,一再跑来纠缠苔丝。后来家庭发生变故,使得苔丝一家人沦落街头,而克莱尔又杳无音讯的情况下,苔丝只好舍身救家,答应与亚雷同居。谁知克莱尔经过一场磨难,终于回心转意,从巴西回来寻找苔丝。苔丝悔恨交加,怒不可遏的刺死了亚历克。她在逃亡中与丈夫度过了几天幸福生活,最后被捕,并被判处绞刑使悲剧达到了项峰。 关键字: 苔丝、悲剧、社会、命运、性格

浅析苔丝悲剧的成因

浅析苔丝悲剧的成因 托马斯·哈代擅长以悲剧的眼光来审视人生, 以悲剧性的感悟及独特的方式来描绘人生的苦难,因此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界的莎士比亚”。其代表名作《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农村姑娘苔丝的悲剧命运。任何悲剧的产生都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苔丝;人为因素;社会因素;作家因素 正文部分: 一、苔丝是19 世纪末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用现实主 义的笔触鲜明生动地塑造的一个美丽纯朴的农村姑娘。 《德伯家的苔丝》描述了发生在19 世纪的英国的一个悲惨的故事,5 月的一个夜晚,农村赶车汉约翰·德伯菲尔在回家途中,听一位牧师说他是名门贵族德伯维尔家的后裔。他兴奋异常,信以为真,一心想借此摆脱贫贱家地位,便要女儿苔丝到特冉特瑞齐去,向一家冒名德伯维尔姓氏的富户认亲戚。17 岁的苔丝姑娘,纯朴美丽,毫无人生经验,终于去那个“本家”帮佣,结果被恶少亚历克诱骗失身。苔丝悲愤回家,抑郁度日,生下的孩子也未能保住。后来,她来到一个牛奶场当挤奶工,在日常的劳动和生活中结识了一个青年安吉尔·克莱尔,两个人产生了爱情。然而苔丝内心矛盾:缠绵的爱情常常让她忘却往事;清醒的理智却又让她记起往事。悲痛的历史好似沉重的十字架压在她的身上,她多次欲言又止。在克莱强烈的追求下,两人终于结婚。新婚之夜,苔丝决心把自己的“罪过”都告诉克莱。不料克莱首先开口,向苔丝吐露了他自己过去的一段荒唐情事,苔丝当即真诚大度地宽恕了他。然而,当苔丝向他倾诉自己的不幸之时,却没有得到同样的饶恕。克莱尔以“身份不一样,道德观念就不同”,“乡下女人不懂什么叫体面”为由,冷酷地离开了她。之后为了养活全家,满足父母的虚荣心,维护所谓“丈夫”的尊严,苔丝又不得不饱受无尽的屈辱到一家农场干着跟男工同样繁重的劳动,并苦苦等候远走巴西的丈夫归来。可没过多久,亚历克又来纠缠她,而这时她的父亲不幸死亡,母亲又重病,房主逼租,全家沦落街头。在失去父亲的痛苦和生活窘况的双重逼迫下,绝望的苔丝再次接受亚历克的保护,答应跟他同居。但是,不幸总是降临到可怜的苔丝的头上。正在这时,克莱尔从巴西匆匆赶回。他让苔丝的生活再次失去平静,她悔恨交加,最终刺死了亚历克,跟克莱逃进森林过了五天幸福生活,之后被处死。苔丝的命运是悲惨的,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苔丝悲剧的发生?谁是罪魁祸首?苔丝的悲剧命运产生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由社会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面我将从人为因素、社会因素和作家因素三个方面具体深入的分析苔丝的悲剧成因。 二、导致苔丝悲剧的人为因素。 (一)苔丝的性格决定了悲惨的命运。 苔丝是一个孝顺、善良、纯洁、自尊、富有责任感、勇于反抗的英国乡下姑娘,但正是她的孝顺、善良、纯洁、自尊、责任感不断地给她带来灾难,正是她的性格造成了她的悲剧命运,这是莫大的不公平。 1、苔丝对父母孝顺,对家庭富有责任感。苔丝为了帮助她的父母,她可以付出一切苔丝先后两次失身都是由于家人生计所迫。苔丝第一次失身,是由于家里老马死亡,迫于生活压力和对父母的愧疚之情而去德伯家认亲戚、做帮工,但却遭到亚历克的强奸。苔丝第二次失身是为了家人,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发生的:苔丝新婚后遭到克莱尔的遗弃,为了生活,为了维护所谓”丈夫”的尊严而四处流浪打工,参加极其艰苦的劳动,生活极端艰苦,但仍然

苔丝悲剧的原因分析之令狐文艳创作

苔丝悲剧的原因 令狐文艳 摘要:《伯德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她天生丽质、自认淳朴、责任心强并且勇于自我牺牲,但这样一位优秀的女孩一生却充满了磨难,并最终沦为杀人犯走上刑场。许多评论家认为命运是导致苔丝悲剧的根本原因。的确,命运在一定程度上酿成了苔丝的悲剧。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了这场悲剧。因此,本文将从社会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分析苔丝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命运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 一、作者简介 哈代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和诗人。他一生横跨了两个世纪,共发表了14部长篇小说还有4部短篇小说集,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他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城镇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人民(尤其是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和宗教的虚伪性。 二、作品简介 哈代在《伯德家的苔丝》中刻画了一位天生丽质、美丽又纯

洁的女性。在性格上她是那么的完美,但是如此聪明、可爱、勤劳善良的一个女孩。在她无知的情况下被亚雷克侵犯后,等待苔丝的不是社会的同情和怜悯,而是人们的异样眼光和唾弃。由此,苔丝与命运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苔丝竭尽全力摆脱萦绕在脑海中的不光彩的过去,奋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这一切都无果而终。她被世俗和社会打上罪人的烙印,并屡次被侵犯她的人设计陷害。更可悲的是当侵犯者亚雷克逍遥法外时,苔丝却独自承担所有的不公。最终,绝望中的苔丝刺死了亚雷克,并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 三、苔丝悲剧的原因 (一)社会悲剧 1、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 苔丝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这个时代的英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入侵使得小农经济解体,迫使小农走向破产。苔丝就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一个的小农家庭里,作为长女,她很早就承担起帮助父母养家的重担。那匹老马“王子”是这个贫穷家庭唯一的财富和经济支柱。但是在她和弟弟给小商贩们送蜂蜜的途中,王子意外的死亡。苔丝认为是她导致了王子的死亡,因此她很自责。王子的死对这个本来就很贫穷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从此以后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加穷困不堪。苔丝的父母比较无能和贪慕虚荣,这事之后他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女儿去认清,从此攀上好人家过上好日子去,全家人也跟着享福。苔丝本不想去认亲,因为自

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_苔丝_兼评有关苔丝命运悲剧的历史观点

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苔丝》 Ξ ———兼评有关苔丝命运悲剧的历史观点 何亚敏1,2 (1.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310028;2.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外语教研室,浙江 绍兴312016)摘 要:哈代的代表作《苔丝》历来受到众多学者与读者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大多聚焦在造成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上。本文论述了其他历史观点的不足,从而认为只有从女性主义批评视野入手才能真正找到苔丝悲剧的源动力,使苔丝式的悲剧不再重演,实现女性真正的解放。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根源;女性主义批评 中图分类号:I5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 (2009)02-0072-04 一、序言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被伍尔夫(W oolf )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其作品横跨两个世纪,承上启下,即承接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博大精深,特别对19世纪末资本主义入侵农村后,个体农民破产与遭受的悲惨命运进行了批判性的悲剧思索。而在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历久弥 新,折射文学家伟大思想光芒的作品,毋庸置疑首推其经典名著《苔丝》(《T 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 )。小说以苔丝(T ess )悲惨而短暂的一生遭遇为主要情节,描述了这位纯洁姑娘的不幸命运:纯真、善良的花季少女苔丝初入社会,涉世未深,由于老马“王子”惨死,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迫于家庭生计与家人压力来到地主恶少亚雷克(Alec )家谋生,不料却遭亚雷克诱奸而致怀孕,苔丝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苔丝悲情的一生至此拉开序幕;在孩子夭折后,苔丝来到远离家乡的一牛奶场做工,相识了克莱尔(Clare )并与之相爱;新婚夜苔丝出于爱与忠诚,把自己受辱失身的经历坦诚相告,不料被“习俗与成见的奴隶”克莱尔抛弃,苔丝再次陷入困境;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苔丝的娘家此时也陷入极度贫困之中,流离失所,在这种窘境下为了家人,苔丝怀着自我牺牲的精神不得不再次接受了亚雷克的庇护与其同居;而克莱尔此时从国外突然归来,苔丝近于疯狂,为了爱,她毅然杀死亚雷克,在与丈夫短暂相聚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几天后,被捕,凄美地走上了绞刑架。 《苔丝》创作于1891年,“差不多一个世纪过去了,可我们读到它时,还时常觉得在读当代的作品”〔1〕。 为什么当今读者对问世一百多年的《苔丝》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呢?除了其结构、语言、修辞等艺术品质外,更重要的是在艺术品质烘托与承载之上的思想内涵。苔丝从一位纯情、善良、勤劳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究竟是何种邪恶力量在迫害、摧残、毁灭着这有“诗一般优美、清新气韵,也有诗一般激情……非人工 的抒情诗”〔2〕。究竟是何种意志把苔丝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各个时代不同的 人们大到伟大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小到平凡的读者从不同的视野中发出了不同的话语。 二、对苔丝命运悲剧根源探索似是而非、以偏概全的不同历史观点的批评 哈代,苔丝这一19世纪最优美的文学女性形象的缔造者,无疑对苔丝悲剧命运根源最具发言权。遗憾的是由于“哈代深受叔本华(Schopenhauer )和哈特曼(Hartman )的影响,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 内在意志力(Immanent Will ),它无所不在,没有意志,不知善恶,盲目作用,控制着宇宙间的一切”〔2〕。诚 然,哈代体察到社会阴暗现状,并也用文学的武器予以揭露,他也曾批判粉饰太平的虚伪乐观主义者,说 第29卷第2期2009年3月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F SH AOXI NG UNI VERSITY V ol.29N o.2Mar.2009 Ξ收稿日期:2008-08-21 作者简介:何亚敏(1977-),男,江西九江人,浙江大学07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助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