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升初数学常见易错题集合 北师大版

小升初数学常见易错题集合 北师大版

小升初数学常见易错题集合 北师大版
小升初数学常见易错题集合 北师大版

小升初数学多见易错题集合

一、判断题: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二、( )里最大能填几?

6×( )﹤45 ( )×4﹤39

二、填空:

1、3的8倍等于( )的( )倍。

2、一个正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有( )个面,这些面的角都(比直角大、比直角小、是真角)

3、要搭一个大正方体模型,至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模型。

4、角有2条( ),1个( )。

5、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是( )。

6、长方体有( )个面,有( )条棱,它相对的两个面形状( ),大小( )。

7、正方体有( )个面是( )的正方形。

8、( )-25=72

9、( )÷8=4……( ),余数可填( )。当余数是3时,被除数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三、分拆成乘与加(减):

□□□□ □□□□ □□□

( )=( )×( )+( ) ( )=( )×( )-( )四、不计算,选择适合的符号(﹤、﹥或﹦)填在( )里89-25-15( )89-5×7

五、对和打“√”,错的打“×”

1、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

六、解决问题

1、小丁丁、小胖、小亚三人从书架上拿了9本书后,书架上还有6本书,原来书架上有几本书?

2、筐里有50个桔子,最少拿出多少个就凑巧分给8个同学?

3、6元一支笔,40元最多买多少支笔?

4、先填最小的除数,再填被除数

( )÷( )=9......7 ( )÷( )=8 (5)

5、学校合唱队排练节目,一行站8人,有5行,欢欢是指挥,乐乐是伴奏员,学校合唱队共有多少人?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易错题集

1、估一估,在 里填上>、<或= 914× 6300 364×4 1600 612×8 793×6 2.我们7:50到校,下午3:50离校,在校时间一共是( )小时。 3.一场足球比赛用了45分钟,下午4:20结束,足球比赛时间是从下午( )时( )分开始的。 4.给右边花坛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度是( ) A.25米 B.30米 C.比30米短一点 D.比30米长一点 5. (接头处长15厘米) 6.聪聪和茗茗各自从家里同时出发,下图是他们走了20秒后所在的位置,这时他们一共走了40米,聪聪家与茗茗家相距多少米? 2016学年期末测试易错题集 一、填空题。 1.在一个长方形中,一条长与宽的和是27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2.用3,0,6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 3.一堆小棒有18根,拿走这堆小棒的6 2,还剩( )根。 4.一头牛的体重是595千克,一头大象的体重是一头牛的8倍,大象约是( )千克。 5.爸爸今年27岁,恰好是女儿年龄的9倍,1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 )倍。 6.将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像右图一样重叠粘在一起,如果每张纸的长是1分米,这样的3张纸连接起来(重叠处长都是2厘米)的长度是( )。 7.水果店有梨和苹果共240箱,梨卖出了40箱,苹果又运来了80箱,这时苹果的箱数正好是梨的3倍,水果店原来有梨( )箱。 8.A 组有15人,A 组人数的 51分到B 组后,两组人数相等,那么B 组原来有( )人。 9.计算198×时,小明不小心把第一个因数抄成了189,他算出的积就少了63,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10、507×8=( )+56

小升初数学易错题精选

小升初数学易错题精选(应用题) 1、一根圆柱形的木料长2米,截成相等的3段,表面积增加24平方厘米,原来的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圆锥形麦堆的底面周长12.56米,高1.2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500千克。这堆小麦重多少吨? 3、一个长方形的长8厘米,宽4.56厘米,与这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的圆的面积是多少? 4、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0.8公顷,它的底是400米,它的高是多少米? 5、一块白布是边长2米的正方形,剪成直角边是2分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小三角巾,最多可以剪多少块? 6、用12.56分米长的铅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多多少? 7、小红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54页,照这样计算,要看完162页的这本书,还需几天?(用比例解) 8、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两个角的度数比是1:2,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9、织布厂加工完成一批布,甲乙合作16天完成,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每天织600米,这批布共多少千米。 10、甲乙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甲下午6时出发每小时行400 00米,乙第二天上午4时出发,经过10小时后两车相距1080千米。乙车的时速是多少千米?

11、机床厂制造某种机床,每台用钢材1.5吨,实际每台节约0.25吨。结果比原计划多制造10台。原计划造机床多少台? 12、小王按批发价买进一批牙刷,每枝0.35元,零售价每枝0.40元,当还剩下200枝没卖时,小王计算扣除所有成本已获利200元。商店买来牙刷多少枝? 13、盐完全溶解在水中变成盐水,已知某种盐水中盐和水的重量比是1:10。500克盐要加水多少千克? 14、修一条公路,前5天修了它的20%,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一共要多少天? 15、一台洗衣机原价1450元,现降价20%出售,但售价仍比成本高1/ 9。这台洗衣机成本多少元? 16、要修建一条新路,实际投资了158.8万元,比原计划节约了21.2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 17、单独完成一项工程,甲队要10小时,乙队要15小时。现在甲队先独做2小时,余下的乙队在参加工作,还需要多少小时完成任务? 18、小林早晨7:30从家去学校,每分钟走50米。刚到学校门口发现数学书没有带,立即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0米。到家正好是7:54。小林家离学校多少米? 19、一个长方体仓库从里面量约长9米。宽6米,高5米。如果放入棱长为2米的正方体木箱,至多可以放进多少只? 20、某厂会计发现现金多了273.6元,经查帐发现原来是有一笔支出款的小数点点错了一位。问这笔款是多少元?

(精华)人教版六年级小升初数学易错题集锦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易错题目集锦 一、判断题: 1、行同一段路,甲用5小时,乙用4小时,甲乙速度的比是5:4。() 2、大于90°的角都是钝角。 ( ) 3、只要能被2除尽的数就是偶数。 ( ) 4、每年都有365天。() 5、圆柱的底面积扩大3倍,体积扩大3倍。() 6、12/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7、能被3整除的数一定能被9整除。() 8、a、b和c是三个自然数(且不等于0),在a=b×c中 A、b一定是a的约数( ) B、c一定是a和b的最大公约数.( ) C、a一定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 ) D、a一定是b和c的公倍数.( ) 9、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 ( ) 10、在比例中,如果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 11、牛奶包装盒上有“净含量:250亳升”的字样,这个250毫升是指包装盒的容积。() 12、x+y=ky(k一定)则x、y不成比例。() 13、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特殊四边形。() 14、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两者一定是等底等高。() 15、比例尺就是前项是1的比。() 16、1千克的金属比1千克的棉花重。() 17、1/100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 18、圆锥的体积比圆柱体积小2/3。() 19、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20、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四个角的内角和不变() 21、任何长方体,只有相对的两个面才完全相等。() 22、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23、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物体,它的底面积一定是1平方分米。() 24、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它的底面积一定是1平方分米() 25、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26、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27、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28、比例尺大的,实际距离也大。() 29、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比是1∶() 30、分数值越小,分数单位就越小。() 31、7米的1/8与8米的1/7一样长。() 3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3、小王加工99个零件,合格99个,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99%。() 34、5名工人5小时加工了5个零件,则1名工人1小时加工1个零件。() 35、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原数就扩大100倍。() 二、选择题: 1、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10,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完整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易错题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填空题。 1、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最多是()位数,最少是()位。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或者是()位数。 3、□÷8=25……□,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少是(),此时被除数是()。 4、最大的一位数除最小的三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5、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 452 ()×7<514 7、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76 年() 2004 年() 2011 年() 2100 年() 1900 年() 2010 年() 8、王叔叔 4 月 27 号去上海出差,月底回来,王叔叔出差了()天。 9、6 月有()个星期余()天;8 月有()个星期余()天。 10、中国共产党是 1921 年 7 月 1 日成立的,到今年 7 月 1 日是建党()周年。到()是建党 100 周年。 11、把下面的 24 时计时法改成普通计时法。 2 时() 17 时() 20 时() 12、把下面的普通计时法改成 24 时计时法。 凌晨 4 时()上午10 时()下午4 时() 13. 用小数表示。 1 米 3分米=()米 1米3厘米=()米 1米 12厘米=()米 50厘米=()米 1元3角=()元 2 元 15 分=()元 9 厘米=()米 30 分米=()米 8 元 8 分=()元 2角3分=()元 2元3分=()元 14、一间超市每天上午9:30开门,晚上10:15关门,这间超市每天营业()小时()分钟。 15、2平方米=()平方分米 5公顷=()平方米 600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00 公顷=()平方千米 二、判断。 (1)24 时计时法中,5 时就是 17 时。() (2)李文的生日是 2000 年 2 月 29 日。() (3)妈妈的生日是 1975 年 2 月 29 日。() (4)所有的小数都比 1 小。() (5)一个边长 4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6)1900 年是闰年。() (7)2 米 5 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8)边长为 4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9)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00。 () 三、计算。 1、估算。

小升初数学易错题精选(填空题)答案

敏逊教育小升初数学易错题精选(填空题) 1、一个三角形的底角都是45度,它的顶角是(90)度,这个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2、有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对边都是4厘米的四边形,这个四边形可能是(正方形)。 3、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20天完成,已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为4:5,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36)天。 4、一座钟的时针长3厘米,它的尖端在一昼夜里走过的路程是(18.84)厘米。 5、在一块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15)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6、3/4吨可以看作3吨的(1/4),也可以看作9吨的(1/12)。 7、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为1∶3,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1)∶(9),体积比是(1)∶(27)。 8、长方体货仓1个,长50米,宽30米,高5米,这个长方体货仓最多可容纳8立方米的正方体货箱(750)个。 9、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需要(1000)个可以拼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依次排成一排,可以排成(10)米。 10、一个数的20%是100,这个数的3/5是(300)。 11、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这天的出勤率是(96)%。 12、A除B的商是2,则A∶B=(1)∶(2)。 13、甲数的5/8等于乙数的5/12,甲数∶乙数=(2)∶(3)。 14、把4∶15的前项加上2.5,为了要使所得的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9.375)。 15、6/5吨:350千克,化简后的比是(24:7),比值是(24/7)。 16、把甲班人数的1/8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比是(4:3)。 17、甲走的路程是乙的4/5,乙用的时间是甲的4/5,甲、乙速度比是(16:25)。 18、一个数由500个万,8个千,40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5008400),改写成万为单位的数写作(500.84)万,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作(500)万。 19、50以内只含有质因数2的数有(2、4、8、16、32)。 20、一根绳子长4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1/5),长(4/5)米,等于1米的(4/5)。 21、3/8的单位是(1/8),要添上(4)个这样的单位是87.5%。 22、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分母是一位数的分数,3/4<(7/9)<4/5。

ok小升初数学易错题专项训练1

专项训练一:易错的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1.某工厂的女工人数是男工的80%,因工作需要,又调入女工30人,这时女工人数比男工多10%,这个工厂有男工多少人? 2.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女生人数比为6:5,后来又增 加了5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原来参加竞 赛的女生有多少人? 3.有两袋米,甲袋比乙袋少18千克.一如果再从甲袋倒入乙袋6千克,这时甲袋米相当于乙袋的。两袋米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4.甲组人数比乙组人数多,后来从甲组调9个人到乙组,此时乙组人数比甲组多。问:原来甲、乙组各有多少人? 5.某校六一班男女生人数比是2:3,后来转进2名男生,转走3名女生,这时男生是女生人数的,现在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6.粮站的大米占粮食总量的,卖出24吨大米后所剩的大米恰好占所剩粮食总量的。这个粮站原来共有粮食多少吨? 7.运来含水量为90%的一种水果100千克,一星期后再测,发现含水量降低到80%。现在这批水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8.一堆含水量为14.5%的煤,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干,含水量降为10%,现在这堆煤的重量是原来的百分之几?9.采了10千克蘑菇,它们的含水量为99%,精良晒后含水量下降到98%。晾晒后的蘑菇重多少千克? 专项训练二:易错的按比例分配题 1.甲乙丙丁得到一笔创新技术奖金,甲分到的是乙丙丁 的和的,乙分到的是甲丙丁的和的,丙甲分到的是甲乙丁的和的,丁分到奖金6500元,求这笔奖金多少元? 2. 甲乙丙三个数,甲的等于乙的,乙的等于丙的,甲比丙少93,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3、甲乙丙三人共存款2980元,甲取出380元,乙存入 700元,丙取出自己存款的,这时三人存款的比为5: 3:2,现在三人各存款多少元? 4、甲乙丙三人共存款7900元,甲储蓄的等于乙储蓄的,等于丙储蓄的,那么三人各储蓄多少元? 5.某校采购三种球,其中篮球占总数的,足球与其它 两中球的个数比是1:5,排球买了150个。求该校采购的三种球的总数 专项训练三:易错的行程问题 1.一条公路全长60千米,分成上坡、平路、下坡路三 段,各段路的长度比是1:2:3,某人走各段路所 用的时间比是3:4:5.已知他走平路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他走完全程用多少时间?

【新版】小升初数学易错题汇总

1、小明有a 本故事书,比小英的3倍多b 本,小英有 本故事书。 2、甲乙丙三人去存款,已知三人平均存款2000元,甲与乙存款的比是3:2,丙的存款数比甲少400元,乙存了 元。 3、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成了正方体,而且表面积要增加5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 4、把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350平方厘米,每个正方体表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 5、7除3.5与2 11的差,得数的两倍是 。 6、旗杆上最多可以同时挂两面信号旗,现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信号旗各一面,最多能表示 种不同的信号。(不同排列顺序表示不同信号) 7、水结成冰后,体积比原来增加 11 1,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 8、商店出售一种牙膏,进货时50元4只,卖出50元3只,那么商店要盈利100元,必须卖出 支牙膏。

9、在12千克含盐15%的盐水中加水,是盐水中含盐9%,需加水 千克。 10、一个圆柱体积是243立方厘米,把它切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体积是 立方厘米。 11、把8 12:321,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2、十名参赛者的平均分是82分,前六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六人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第五人和第六人的平均分是 分。 13、四名同学一起秋游。照相时必须有一名同学给其他三人拍合照。共有 种拍照情况。 14、在一副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求这间教室的实际面积是 。 15、一支牙膏的出口处,直径为5毫米,每次挤1厘米长的牙膏,可以用40次,这支牙膏的容积是 立方毫米。(圆周率取3.14) 16、在一条3.5千米长的飞机跑道,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50000的图纸上,那么这条飞机跑道在图纸上的长度是 厘米。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合集

[错例1] 蓝色书屋新进8包故事书,每包20套,每套50元。(根据问题连一连) [思路点拨]在解答这一题时,一定要搞清楚每一个问题跟哪些条件是相关的。因为只有条件和问题时相关联的,才能解答出来。 [指点迷津]做这种连线的题目时,一般的做法是:(1)理解题目,把条件按顺序标上序号。比如在这里共有3个条件,分别是:① 8包故事书②每包书有20套③每套书50元;(2)看问题,找相关的条件,排除无关的条件。比如:“一共有多少套?”这个问题就与条件①②有关,而跟条件“③每套的钱”无关,所以连线选择“20×8”。所以正确的解答如下: [错例2] 小芳家去年上半年缴纳电费360元,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纳电费70元。小芳家去年一共缴纳电费多少钱?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电费多少元? [思路点拨]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小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是解答方法不难,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读题,标注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读懂题目后再作答。 [指点迷津]在这一题中,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二问,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的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的钱”而不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少缴纳的钱”。所以正确解答:360÷6=60(元)70-60=10(元)。

[错例3] 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元、9元。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 [思路点拨]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搞清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指点迷津]现在我们来看问题“(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最多要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1支24元的钢笔和3个9元的笔记本,列式为:24+3×9=51(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用的钱。问题“(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中,要求最多找回的钱,那么就要花去最少的钱,所以购买的是价格最低的钢笔和笔记本,列式为:8+6=14(元)100-14=86(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找回的钱。 [错例4] 淘淘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笑猫日记》,共146页,看了4天后还剩6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错因分析】 问题二中的“从第5天起”,学生往往理解为“接下来5天”,就会用还剩的页数除以5。 【思路点拨】 理解题意,分析好数量关系是关键。“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的意思就是“还要看2天,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就要去找两个条件“还剩的页数”和“还要看的天数”。正解解答为:6-4=2(天) 62÷2=31(页)

小升初数学易错题整理

选择 1.甲、乙、丙三家文具店出售同样的复印纸,甲店3角能买4,乙店4角能买5,丙店5角能买6,这种纸在()店售价最低。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2.小红从家到书店这段路程如果步行往返需要40分钟,如果她从家骑自行车去书 店,然后步行回家需要27分钟。如果她骑自行车往返则需要()分钟。 A.26 B.16 C.14 D. 7 3.小明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段平路、一段上坡路和一段下坡路(如下图),其中 上坡路程是下坡路程的3倍,又知他走下坡路的速度是走上坡路的2倍。那么,小明上学路上所用时间与放学回家路上所用时间比较,()。 A.上学所用时间少 B.放学回家路上所用时间少 C.同样多 D.无法确定 4、29.988保留一位小数是()。 ①29.0②29.9③30.0 5、下图中,四个阴影部分的相比,()面积最小。

A .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长方形 D .梯形 6、a 、b 、c 是三个非零的自然数,它们的平均数为25,其中最大的数比最小的数大11,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25 B 、33 C 、32 D 、36 7、右图中甲部分的周长与乙部分的周长() A 、相等 B 、甲的周长大 C 、乙的周长大 D 、无法判 断 8、在含盐35%的盐水中,加入7克盐13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 )。 A 、等于35% B 、小于30% C 、大于30% D 、无法判断 9、一项工程,甲独做要8 5 小时,乙独做要3小时,甲、乙工效的比是( ) A 、5∶24 B 、15∶8 C 、24∶5 D 、5∶3 10、把甲的9 1 给乙,则甲乙相等。原来甲比乙多 ()() 。 A 、 92 B 、5 2 C 、 7 1 D 、 7 5 11、甲、乙、丙三人同时接受了同样的加工任务。已知加工每个零件甲用 b a -1 时,乙用 b a +1时,丙用a 1 时,其中a>b ,且都是自然数。根据上述条件,可以确定( )最后完成任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合集

[错例1] 蓝色书屋新进8包故事书;每包20套;每套50元。(根据问题连一连) [思路点拨]在解答这一题时;一定要搞清楚每一个问题跟哪些条件是相关的。因为只有条件和问题时相关联的;才能解答出来。 [指点迷津]做这种连线的题目时;一般的做法是:(1)理解题目;把条件按顺序标上序号。比如在这里共有3个条件;分别是:① 8包故事书② 每包书有20套③ 每套书50元;(2)看问题;找相关的条件;排除无关的条件。比如:“一共有多少套?”这个问题就与条件①②有关;而跟条件“③每套的钱”无关;所以连线选择“20×8”。所以正确的解答如下: [错例2] 小芳家去年上半年缴纳电费360元;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纳电费70元。小芳家去年一共缴纳电费多少钱?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电费多少元? [思路点拨]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小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是解答方法不难;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读题;标注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读懂题目后再作答。 [指点迷津]在这一题中;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二问;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的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的钱”而不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少缴纳的钱”。所以正确解答:360÷6=60(元)70-60=10(元)。 [错例3]

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元、9元。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 [思路点拨]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搞清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指点迷津]现在我们来看问题“(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最多要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1支24元的钢笔和3个9元的笔记本;列式为:24+3×9=51(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用的钱。问题“(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中;要求最多找回的钱;那么就要花去最少的钱;所以购买的是价格最低的钢笔和笔记本;列式为:8+6=14(元)100-14=86(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找回的钱。 [错例4] 淘淘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笑猫日记》;共146页;看了4天后还剩6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错因分析】 问题二中的“从第5天起”;学生往往理解为“接下来5天”;就会用还剩的页数除以5。【思路点拨】 理解题意;分析好数量关系是关键。“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的意思就是“还要看2天;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就要去找两个条件“还剩的页数”和“还要看的天数”。正解解答为:6-4=2(天) 62÷2=31(页) [错例5] 下面的算式中;得数与110-36-24相等的是() A.110-36+24 B.110-(36-24) C. 110-(36+24) 【错因分析】

小升初数学易错题汇总

小升初数学易错题汇 总 1、某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4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某厂上个月用钢材308吨,比原计划节约了42吨,节约了百分之几? 3、张师傅过去生产150个零件需要3小时,现在减少到2小时,每小时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几? 4、一辆汽车从仓库运化肥,第一天运了全部的 143,第二天运了余下的11 4 ,第一天运的是第二天的几分之几?第二天运的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 5、某厂4月份完成二季度生产计划的32%,5月份生产效率比4月份提高了5%,6月份生产效率又比5月份提高了10%,该厂二季度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的百分之几?(每月按30天计算) 6、甲数是28,是乙、丙两数之和的 11 4 ,甲数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百分之几? 7、甲、乙两车同时从A 站开往B 站,到达B 站时,已知甲车所用时间的4 3正好是乙车所用时间的6 5,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几分之几?乙车速度是甲车速度的几分之几? 8、小芳看一本224页的故事书,一周看了全书的4 3,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9、粮店运来450袋大米,第一天卖出了一部分,还剩下总袋数的74%,卖出了多少袋?

10、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20%,第三天比第二天少看50%,小明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11、某厂计划6月份生产彩电585台,实际每天生产量比原计划增加13 2 ,照这样计算,可以提早多少天完成生产任务? 12、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51,第二天修了全长的7 2,还有180米没有修,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3、某班男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12 7 ,比女同学多8人,该班共有多少人? 14、周师傅1小时加工零件54个,23 2小时加工了一批零件的7 4还多12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1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4 1,第二小时行了余下的40%,这时距离乙地还有90千米,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16、一批石料,先用去总数的5 2,又用去总数的9 4,这时用去的比剩下的多21方,这批石料共有多少方? 17、养鸡场有肉鸡和蛋鸡共4500只,其中肉鸡只数占3 1,后来又买回一批小肉鸡,这时肉鸡只数相当于总只数的40%,这时这家养鸡场共养鸡多少只? 18、甲数的3 5相当于乙数的6 5,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几分之几? 19、小明有一包弹球,其中25%是绿色的,10%是黄色的,余下的20%蓝色的,如果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题易错题集

三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题易错题集 第一单元测量 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10毫米=1厘米 10厘米=1分米 10分米=1米 1000米=1千米 ※公交车站.一站路大约有1千米 1000克=1千克 1000千克=1吨 ①一粒药片有1克②两包盐有1千克 ③一头大水牛重一吨 1、(1)3米=()分米70毫米=()厘米8千米=()米 5069米=()千米()米4厘米8毫米=()毫米 6吨=()千克7621克=()千克()克 (2)比一比.然后在○里填上“>”“<”或“=”.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30分米○13米1999克○2千克9900千克○9吨600米○6千米 37吨-6000千克=()吨4千米+7000米=()千米 600克+2千克=()克8分米-43厘米=()厘米 2、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或者断尺量物品.就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

3、有关路程的问题要注意“往返”、“出门后又返回”的情况. (1)兰兰家距图书馆800米.她出门前往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了带借书证.连忙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兰兰这段时间走了多远? (2)小梅家离学校250米.小梅每分钟走50米.如果她步行往返学校.要用多长时间?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列竖式.要牢记.数位要对齐.符号要看清.加法式子里.满10要进1.减法式子里.不够减时向前借1作10 . 3、小迷糊计算517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十位的9看成6.算出的结果是58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4、小迷糊计算287加一个数时.又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看丢了.算出的结果是294.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注意列竖式计算203-48=500-137=这类题目在列竖式计算时的方法.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易错题专项练习

六年级毕业前练习(易错题) 1.学校食堂原有大米3.2吨,第一周用去了总数的41,第二周用去了10 7吨,还剩下多少吨? 2. 9 5与61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一个数的40%比32少7,这个数是多少? 3.判断;1.6÷0.3=5……1( ) 8个小正方体一定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 100增加20%后再减少20%秘得的数与相同。( ) 4.如果m 、n 都是非0的自然数,m ÷7=n ,m 和n 的最大公因数是( )。 5.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圆柱体和长方体,圆柱体与圆锥体体积的比是( );圆锥体与长方体体积的比值是( )。 6.比80米多4 1是( )米;12千克比15千克少( )%。 7.一班中女生和男生人数比是1∶3,这次期中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 8.投掷3次硬币,有2次正面朝上,上次反面朝上。那么,投掷第4次硬币正面直、朝上的可能性( )。 9.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先画出和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各一个,再在长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圆。 10.汽车从学校出发到太湖玩,7 6小时行 驶了全程的4 3,这时距太湖边还有4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共用多少小时? 11.某校六年级有120名师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某运输公司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 (1)限坐4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坐满票价可打八折; (2)限坐10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坐满票价可按75%优惠。 请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算出总租金。 12.如图,用篱笆围成一个梯形菜园,梯形一边是利用房 屋墙壁,篱笆总长75米,菜园的面积是( )平方米。 13.有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和一个底角的度数比是2∶1 ,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1分米、1分米、1.42分米,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4.有一个量杯,内有600毫升水,现把3个圆锥体铁块浸入其中但水未溢出,每个圆锥的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现在水面的刻度是( )毫升。 15. 如左图,已知两边分别是6厘米和10厘米,其中一条底上的 高是8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6.在右图中用阴影表示7 9公顷。 17.A =2×3×a ,B =2×a ×7,已知A 、B 的最大公约数是6,那么a=( );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

1、2019全球总人口为7579185809,读作( ), 近似( )亿,改写成万作单位是( ) 2、未来的2020,2021,2022,2023,有( )年为闰年,今年全年( )天 3、1000g 盐水中有50克盐,盐水与水的比是( ):( )。 4、熊大种了100颗树 ,五颗死了,接着有种了5颗,全活了,栽树的成活率是( ) 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5,那么乙数是甲数的 ( )( ) ,甲数比乙数多( )%。 6、A=2×3×H ×7 ,B=2×H ×5,A 与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根长8米的钢材,先截下它的12 ,再截去它的12 米,这时剩下( ) 8、在-0.8 ,19,6.2,0, 38 , 2, -56 , 25中,( )是质数,( )是合数,( )是正数,( )是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是( )。 9、12边形的内角和是( )。 10、12个点能连成( )条线段。 11、把一个体积是36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cm 3 , 削去部分的体积是( ) cm 3。 12、8.5:612 的比值是( ),化简最简单整数比是( ) 13、一个圆片的周长是18.84cm ,把它平均分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 )cm. 14、一根圆柱形钢材,锯成4段用12分钟。如果锯成10段要用( )分钟。 15、把一个圆柱体从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周长是50.24cm 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 )cm. 16、135 的分数单位是( ),再减去(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7、3÷( )=( ):( )=( )( ) =0.75=( )( ) =( )%=( )成( )=( )折。 1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56dm 3,圆锥的体积是( )。 16、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扩大2倍,高缩小2倍,体积( )。 17、如果x y =38 ,那么y ×( )=x ×( )。 18、如果a=6b ,则b 和a 成( )比例,如果a=6b ,那么b 和a 成( )比例。 19、如果5x-7y=0,则x 和y ( )比例。 20、比15米多25 是( )米。比15米少25 是( )米。 21、50千克增加( )%是80千克,减少( )%是50千克,比( )多15 是60千克。 2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底面直径的( )倍。 23、两个圆锥的高相等,底面半径的比为2:3,则体积比为( )。 24、红、黄、蓝三种颜色、大小相同的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3个同色的,至少摸出( )个球。 25、一根长5m 的圆柱形木棒,把它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60dm3,这根圆柱形木棒的体积是( )。 26、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度数与顶角度数的比是1:2,顶角是( )度,底角是( )度。 27、今天是星期一,再过20天是星期( )。 28、在盒子里放红球,白球和黄球共9个,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49 ,白球的可能性是13 ,那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29、一个长方形长5cm ,宽3cm 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面积是(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知识点+易错题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知识点+易错题集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知识点 一、位置与方向(一)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判断位置时现要弄清楚是以谁为标准。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1)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2)想乘算除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数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 (被除数前两位能被一位数整除时)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3、口算时的注意事项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4、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5、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6、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 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年、月、日 1、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 2、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 3、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小升初数学易错题汇总

小升初数学易错题汇总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1、小明有a 本故事书,比小英的3倍多b 本,小英有 本故事书。 2、甲乙丙三人去存款,已知三人平均存款2000元,甲与乙存款的比是3:2,丙的存款数比甲少400元,乙存了 元。 3、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成了正方体,而且表面积要增加5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 4、把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350平方厘米,每个正方体表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 5、7除与2 11的差,得数的两倍是 。 6、旗杆上最多可以同时挂两面信号旗,现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信号旗各一面,最多能表示 种不同的信号。(不同排列顺序表示不同信号) 7、水结成冰后,体积比原来增加11 1,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 8、商店出售一种牙膏,进货时50元4只,卖出50元3只,那么商店要盈利100元,必须卖出 支牙膏。 9、在12千克含盐15%的盐水中加水,是盐水中含盐9%,需加水 千克。 10、一个圆柱体积是243立方厘米,把它切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体积是 立方厘米。 11、把8 12:321,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2、十名参赛者的平均分是82分,前六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六人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第五人和第六人的平均分是 分。 13、四名同学一起秋游。照相时必须有一名同学给其他三人拍合照。共有 种拍照情况。 14、在一副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求这间教室的实际面积是 。 15、一支牙膏的出口处,直径为5毫米,每次挤1厘米长的牙膏,可以用40次,这支牙膏的容积是 立方毫米。(圆周率取)

小升初数学试卷易错题集锦

xx数学试卷易错题集锦 小升初题目来源主要是招生学校七年级第一学期或七年级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试题。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升初数学试卷易错题,供大家参考。 1、一个三角形的底角都是45度,它的顶角是( )度,这个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 2、有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对边都是4厘米的四边形,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 3、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20天完成,已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为4:5,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 )天。 4、一座钟的时针长3厘米,它的尖端在一昼夜里走过的路程是( )厘米。 5、在一块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6、吨可以看作3吨的( / ),也可以看作9吨的( / )。 7、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为1∶3,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 )∶( ),体积比是( )∶( )。 8、长方体货仓1个,长50米,宽30米,高5米,这个长方体货仓最多可容纳8立方米的正方体货箱( )个。 9、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至少需要( )个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需要( )个可以拼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依次排成一排,可以排成( )米。10、一个数的20%是100,这个数的是( )。 11、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这天的出勤率是( )%。 12、A除B的商是2,则A∶B=( )∶( )。 1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乙数=( )∶( )。

14、把4∶15的前项加上2.5,为了要使所得的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 15、吨:350千克,化简后的比是( ),比值是( )。 16、把甲班人数的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比是( )。 17、甲走的路程是乙的,乙用的时间是甲的,甲、乙速度比是( )。 18、一个数由500个万,8个千,40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改写成万为单位的数写作( )万,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作( )万。 19、50以内只含有质因数2的数有( )。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 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20、一根绳子长4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长( )米,等于1米的( )。 21、的单位是( ),要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是87.5%。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易错题汇总以及原因分析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易错题汇总以及原因分析 一、混合运算部分: 1、 10×25÷10×25 (易错原因:学生审题时特容易给除号两边的两个乘法算式加上括号,得数算成1。其实,这道题目不能简算,只需要把÷10变成×110,然后约分计算就好。) 由此题引出的变式题目: 10+25-10+25 10÷25×10÷25 10-25+10-25 10-25÷10-25(这道题一定要先算除法) 10-25×10+25(这道题目算完乘法以后,一定要从左往右算,不可先算加法,切记!) 10+25÷10×25 其实,做这样的题目,只要牢记:同一级,从左往右以此计算;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就没问题了! 2、 19.78-5.15+8.78 (易错原因:把+8.78和-5.15的运算符号换了,结果题目就变成了19.78-8.78+5.15,归结起来,就是只看见19.78和8.78 的小数部分相同,就想把它俩先算,其实这恰恰是出题人挖的陷阱,就看你对运算符号的意义真正理解没。这道题,不能简算,从左往右算就好。) 由此题引出的变式题目:

19.78+5.15-8.78(先算19.78-8.78后,再+5.15) 19.78-(5.15+8.78)(去掉括号时,一定要把+8.78变成-8.78) 19.78-(5.15-8.78)(这道题目,不能先算括号里,而应先去括号,去括号时,一定要把-8.78变成+8.78)。 3、1 15×1 18 ×15×18 这道题目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大部学生不会错。此题延伸出来的变式题目特易错: (1 15+1 18 )×15×18 错误率极高。原因就是:很多学生利用乘 +1 18 ×18,可见对乘法分配律没 有真正理解。15×18+1 18 ×15×18 =18+15 =33 4、0.65×14+87×65%-0.65 (这道题目要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简算时,要把65%先变成0.65,然后想“14个0.65加上87个0.65再减一个0.65”就不会算错了。) 正确方法:0.65×14+87×65%-0.65 =0.65×14+87×0.65-0.65×1(写上×1,避免遗忘)=0.65×(14+87-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