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穿陇海铁路立交桥营业线及邻近营业线施工方案

下穿陇海铁路立交桥营业线及邻近营业线施工方案

下穿陇海铁路立交桥营业线及邻近营业线施工方案
下穿陇海铁路立交桥营业线及邻近营业线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2)

2 施工项目基本情况及目标 (2)

2.1施工项目基本情况 (2)

2.1.1 工程概况 (4)

2.1.2 既有营业线设计标准 (7)

2.1.3 施工项目及负责人 (7)

2.1.4 线路基本情况 (8)

2.1.5 与营业线既有设备平面关系 (9)

2.1.6 作业范围 (12)

2.1.7 作业计划安排 (12)

2.1.9作业时间 (17)

2.1.10 施工影响 (17)

2.2施工项目目标 (17)

2.2.1 安全目标 (17)

2.2.2 工期目标 (17)

2.2.3 文明施工目标 (17)

2.2.4 环境保护目标 (17)

3运输条件 (18)

3.1行车密度 (18)

3.2天窗点安排 (18)

4施工程序 (18)

4.1施工流程 (18)

4.2施工计划 (20)

4.2.1顶进涵施工计划 (20)

4.2.1顶进涵施工进度安排 (20)

5施工条件 (20)

5.1设计情况 (21)

5.2施工机具配备 (21)

5.3材料保障 (23)

5.4施工现场调查 (23)

5.5夜间施工准备 (23)

5.6签订“安全协议” (23)

6劳动力组织 (23)

6.1劳动力配置 (23)

6.2人员培训 (24)

6.3人员职责 (26)

6.3.1 现场施工负责人职责 (26)

6.3.2 防护员职责 (26)

6.3.3 安全员职责 (27)

6.3.4 驻站联络员职责 (27)

6.3.5 带班人员职责 (28)

7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28)

7.1管线改移、保护方案 (28)

7.2工作坑支护止水方案 (29)

7.3线路栅栏改移施工 (35)

7.4施工线路限速 (35)

7.4.1 限速期间注意事项 (35)

7.5封锁点施工 (36)

7.5.1 封锁前的准备工作 (37)

7.5.2 封锁作业安排 (38)

7.6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 (39)

7.6.1 总体施工顺序 (39)

7.6.2 准备阶段的工作 (40)

7.6.3 工作坑施工 (40)

7.6.4框架涵主体施工 (44)

7.6.5顶板防水层施工 (46)

7.6.6 既有铁路无缝线路应力放散 (48)

7.6.7线路加固 (48)

7.6.8顶进施工 (62)

7.6.9原位现浇段施工 (65)

7.6.10营业线路基监测及轨道监测 (66)

7.6.11质量保证措施 (66)

8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66)

8.1准备工作 (66)

8.2安全风险分析 (66)

8.3安全措施 (74)

8.3.1 行车安全保证措施 (74)

8.3.2 桩基施工防护措施 (74)

8.3.3 防止光电缆挖断措施 (75)

8.3.5 电气化区段施工安全措施 (77)

8.3.6 便梁拼拆保证措施 (77)

8.3.7 线路养护保证措施 (78)

8.3.8 慢行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8)

8.3.9 封锁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9)

8.3.10 框架涵顶进安全保证措施 (80)

8.3.11 架空施工地段线路防胀、防断措施 (81)

8.3.12 其他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84)

8.3.13 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85)

8.3.14 施工期间的防洪防汛安全措施 (85)

8.3.15 施工期间的防风措施 (86)

8.3.16 防止设备及车辆侵限安全措施 (86)

8.3.17 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措施 (87)

9应急预案 (88)

9.1总则 (88)

9.2编制目的 (88)

9.3工作原理 (88)

9.4适用范围 (89)

9.5应急指挥体系 (89)

9.6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90)

9.7材料、人员准备 (91)

9.8应急救援通信联络 (93)

9.9主要应急措施 (94)

9.9.2 挖断、破损光电缆等应急措施 (94)

9.9.3 漏电事故应急措施 (96)

9.9.4 重大机械事故应急措施 (97)

9.9.5 安全防火应急预案 (98)

9.9.6 防台防汛防洪应急措施 (98)

9.9.7 铁路行车安全应急措施 (101)

9.9.8 胀轨及断轨应急措施 (103)

9.9.9 高大桩机倾覆侵入限界应急措施 (103)

9.9.10 线路晃车应急处置措施 (105)

9.9.11 施工中发生红光带应急处置措施 (107)

9.10信息报送 (107)

9.11后期工作 (110)

9.12 保障措施 (111)

10指挥体系 (113)

10.1组织机构 (113)

10.2组织体系 (114)

10.2.1 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114)

10.2.2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14)

11附件 (114)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9号)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总运﹝2014﹞272号)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铁总科技﹝2014﹞172号)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

《上海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上铁师﹝2014﹞435号)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

《上海铁路局电气化铁路安全实施细则》(上铁安发﹝2013﹞649号)

《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铁运发﹝2012﹞586号)

《上海铁路局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路基大维修管理办法>的通知》(上铁工﹝2014﹞527号)

《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检修作业驻站安全防护办法》(上铁师发﹝2014﹞299号)

《上海铁路局工务安全管理办法》(上铁工﹝2013﹞267号)

《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工务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暂行)》(上铁工发﹝2010﹞117号)

《上海铁路局关于重新公布<行车设备检查(施工)登记簿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上铁运﹝2014﹞72号)

《上海铁路局关于重新印发<上海铁路局铁路线路防护栅栏管理办法>的通知》(上铁工﹝2014﹞35号)

《上海铁路局关于明确施工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上铁运函﹝2014﹞697号)

《关于规范大型机械安全设置的通知》(徐建指安质函﹝2010﹞148号)

《上海铁路局关于铁路建设项目邻近营业线基坑开挖实行施工许可证制度的通知》(上铁建函﹝2014﹞2235号)

《徐州枢纽指挥部安全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徐建指安发﹝2010﹞35号)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客货共线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新建铁路连云港至盐城线施工图(变更设计)

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2编制范围

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新建连盐铁路Ⅱ标,相对于陇海铁路K34+554.477福利巷框架桥工程的工作坑支护、框架桥主体结构施工及线路架空顶进施工。

2 施工项目基本情况及目标

2.1施工项目基本情况

陇海线K34+554.477下穿立交桥即福利巷框架桥,其施工平面下图2-1所示:

图2-1 福利巷框架桥总平面布置图

2.1.1 工程概况

(1)下穿铁路情况

新建框架桥中线与陇海铁路下行线交叉处铁路里程K34+554.477,交角为87.9°。既有铁路9股道,从北向南依次为站线9道、7道、5道、3道、正线I道(陇海下行线)、正线II道(陇海上行线)、站线4道、6道、8道。框架桥顶进施工根据站改施工步骤进行,框架桥顶进时,需加固的线路为3股道,分别为:陇海上下行线及新建7道。

(2)框架桥结构

新建框架桥采用四孔分离形式,净跨8m+8m+8m+8m,并列等高布置,框架桥结构总高度8m,总宽度为38.05m(含各框架间隙0.15m)。框架桥顶板顶面至钢轨底面的距离0.80m (陇海上行线)。框架桥全长100.9m。

(3)工作坑位置

框架桥工作坑分为两部分,工作坑采用钻孔桩支护,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线路南侧为顶进工作坑,线路北侧为现浇段工作坑,其中现浇段工作坑内框架桥长56.9m;顶进段工作坑内框架桥长44m,顶进段框架顶进行程为35m,顶进单孔框架桥重2711t,顶进方向由南向北。框架桥由西向东依次编号为1号框架、2号框架、3号框架、4号框架;顶进段框架顶进顺序为3→2→4→1。

图2-2 框架桥平面布置图

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制度及措施

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制度及措施 一、相关规定 a、开工前,项目部必须按规定与车务、工务、电务、供电等营业线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方可开工,否则严禁开工。 b、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必须明确安全预防重点,确定负责人,制定防范措施,否则严禁开工。 c、施工前必须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道作业,否则严禁上道作业。 d、安全防护员、驻站联络员必须经路局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配齐安全防护用品。 e、邻近营业线进行机械作业时,必须设定好安全警戒线,配备专职安全防护员进行防护,并配齐相应的防护用品,否则严禁作业。 f、凡在营业线进行影响设备稳定、设备使用和行车安全的施工、维修作业,必须纳入“天窗”,严禁利用列车间隔进行作业。未纳入方案或经请示未经许可的相关作业,严禁进行。 g、进行基础施工时必须提前72小时(或相关协议规定的时间前)与工务、电务、供电等设备管理单位联系,共同确认施工现场地下隐蔽设施的准确走向和位置,并绘制设备走向图,施工时必须请设备管理单位安全监护员到场监护,必须挖探沟确定设备准确位置和走向后方可进行相关作业。对相关设施未排迁或未确认准确位置时严禁使用机械进行作业。未达到上述要求和标准的严禁作业。 二、其他要求 a、高大建筑物、桥梁、风雨棚等高处作业,必须戴安全带、挂

安全网,双层作业必须戴安全帽。 b、临时用电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用电设备必须采取“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锁”,高大设备必须安装避雷和接地装置。 c、封锁施工、慢行、区间作业施工,必须指派驻站联络员到车站办理施工封锁、慢行等手续,按调度命令指定的范围和时间进行作业,进行施工慢行准备时,严禁超范围作业;封锁施工时必须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设置好各种施工作业标志及慢行地点标志等,并配足合格的安全防护员;封锁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封锁方案,配齐配足作业人员;线路开通前必须达到规定的放行列车条件,必须与工务监护员共同确认线路状况并签字认可,否则严禁开通; d、使用的劳务工必须经相关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时必须有正式员工带领作业,严禁劳务工单独上道作业;严禁劳务工担任防护员、道口员、爆破工等重要岗位工作。 三、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a、邻近营业线施工主要存在风险源及预防措施详见下表: 邻近营业线施工风险源及预防措施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及目的 (2) 2 施工特点 (3) 3 施工准备 (4) 4 安全保证体系 (5) 5 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7) 5.1 一般防护措施 (7) 5.2 必要防护措施 (8) 5.3 既有线防护人员 (9) 5.3.1既有线人员要求 (9) 5.3.2防护人员职责 (9) 5.3.3防护用品及备品配备 (9) 6 专项安全防护方案 (11) 6.1 防止机械、材料侵限安全措施 (11) 6.2 防电缆挖断安全措施 (11) 6.3 防路基失稳安全措施 (12) 6.4 既有线安全措施 (13) 6.5 路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4) 6.6 新老路基衔接地段施工 (15) 6.7 桥梁基坑施工 (17) 6.7.1系杆拱26#、27#主墩基坑支护钢板桩围堰 (17) 6.7.2一般承台基坑支护钢板桩围堰 (18) 7 施工应急预案 (20) 7.1 编制目的 (20) 7.2 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 (20)

7.3 安全措施 (20) 7.4 应急准备 (21) 7.5 应急预案 (22) 7.6 应急响应 (22) 7.7 保证措施 (23) 8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24) 8.1 文明施工 (24) 8.2 环境保护 (26)

1 编制依据及目的 (1)上铁运发〔2008〕316号《XXXXX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2)上铁运发〔2009〕451号《XXXXX铁路局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3)铁办[2009]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4)《工路桥函〔2009〕93号关于进一步规范临近既有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 (5)上铁运发[2010]161号关于公布《XXXXX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实施细则》的通知》; (5)XXXXX支线特大桥施工设计图; (6)国家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 (7)临近铁路营业线上施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执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施工规范》、《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桥涵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关于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和铁道部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上铁运发【2008】316号《XXXXX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既有线施工规定。 (8)贯彻“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危险不施工,施工不危险;监控方施工,施工必监控”的具体措施,做到施工和运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强化管理,确保铁路营业线行车安全和施工人身安全。

施工放线专项方案

施工放线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工程一标段,总建筑面积24225㎡,建筑层数:C5地下一层,地上三层;C6地上三层。高度为±0.00以上19m.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筑功能等级二级,该建筑功能为丁类,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上二级。钢结构主材使用年限50年;钢结构其余构件为25年。 二、测量仪器的配备使用情况 本工程的定位测量,根据甲方提供平面图,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测得各轴线控制桩及标高尺寸,楼层内轴线测量采用经纬仪投点,钢尺量距,标高测量采用水准仪配合铝合金塔尺测得,所有的测量设备必须经计量部门检测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 三、测量组人员安排情况 组长:陈军辉(施工测量总负责人)组员:范冬冬、王瑜、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测量方法 (一)现场施工控制网的布设a、基础定位采用在建筑物四周,置四个外控定位点,定位点采用60×80方木桩和C20混凝土浇筑的600*300*300的桩深埋于土中,在埋桩部位的土体必须坚实离开边坡距离不得小于1.5米防止边坡土体滑坡,在施工时不得扰动桩位附近的土体,木桩在埋设时木桩的四周应用3:7灰土填实,并应做好桩位四周的排水工作。 b、内控点的布置:楼内控点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最少不得少于3点,内控点采用14螺纹钢制作预埋,在基础完成后根据外控点的尺寸投测于预埋钢筋上,用合金针划出十字线并在十字交叉点处用冲锥冲出小凹圆点。 (二)建筑物定位及基础施工测量 1、建筑物定位

(1)、用经纬仪把甲方指定的坐标引坑下,再用钢卷尺丈量尺寸。进行复核无误后,再放出该楼的轴线。 (2)建筑物的定位桩确定后,测量员经自检合格,画出定位单,报公司技术发展部验线。验线合格后填好测量定位报验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根据四个定位桩引测控制桩点并确定四条控制主轴线以形成控制网,桩点要按要求进行留置并保护好。 2、基础施工测量 (1)±0.000以下平面采用外控法进行控制,即将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点引测至基坑外,然后用经纬仪投测至基坑内,各主轴线在基坑两侧均做成半永久性桩点。投测至基坑内的轴线,完成后以量距的方法进行校核交点距离。 (2)±0.000以下的高程控制:先将标高引测至基坑边,然后用钢尺向下垂直拉到坑底,用水准仪进行校核,误差不得大于 2mm,控制点不得少于3个。 (三)±0.000以上施工测量放线 1、首层±0.000米处平面、标高控制和校核 (1)在地下结构施工至±0.000米时,根据平面控制网校核建筑物楼角四角坐标,校核方法可采用坐标计算法进行,并以方位角及已知边长进行校核。同时依据施工图各轴线的间距,校核所布置轴线间距,其误差小于3毫米。 (2)采用钢尺量距时,温度超过标准温度5度时,进行三差改正,量边误差小于3毫米。 (3)测角采用经纬仪一测回,采用正倒镜取中数即可,测角误差小于12秒。 (4)量边、测角时应考虑外墙与轴线尺寸,以免造成较大的粗差。 2、±0.000以上主轴线控制 用经纬仪把垫层上主轴线投测到各施工楼层外墙面。 3、±0.000以上标高控制

陇海铁路名称的由来

陇海铁路名称的由来 陇海铁路是从江苏连云港通往甘肃兰州的铁路干线,于1905年起动工,经过四十余年的分段建设,至1952年全线建成,目前全长1759公里,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大动脉,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陇海铁路始建至今已超过百年,它见证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目睹着中国百年来的变化。在这条漫长的铁路线上,弥漫着着战争的风云变幻,涌现出众多的历史人物,发生着举世闻名的历史事件,展现出一幅中国由弱到强不断前进的历史画卷。陇海铁路的名称是由何而来呢?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现甘肃境内的东南地区为36郡中的陇西郡和北地郡,直到元代始设甘肃行中书省,“甘肃”这一名称才出现,因此,旧时的甘肃简称为“陇”,此即陇海铁路“陇”的来历。“海”即海州(现为连云港市的一个区),秦时属东海郡,南北朝时期东魏改称海州,后历代虽有多次变更名称,但直到1912年仍称海州,为直隶州,属江苏省。1912年始废州为县,改海州为东海县。1933年建连云市,因港口介于连岛和云台山之间而得名,

1961年方更名为今名连云港市。陇海铁路1905年开始修建,1953年才全线修通,该线始称陇秦豫海铁路,不久便取铁路起迄点所在的地名命名,遂称“陇海铁路”,一直沿用至今。 据史料记载,陇海铁路的修筑与清时海州一个官员的提议有关。据《沈云霈墓誌》载,1905年汴洛路开始测量铺设。光绪三十四年(1908),祖籍海州的沈云霈由农工商部左参议“授右丞署右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接着“调署邮传部右侍郎,署其部尚书(相当于部长)兼署左侍郎”并“充津浦会办大臣”。1908年,沈氏提出将汴洛路东展,开筑一条开徐线(开封至徐州),西延开辟洛潼线(洛阳至潼关)。后施肇曾就任陇海铁路督办,就沈氏的方案于1912年,与比利时公司签订建设由甘肃兰州至海口的陇海铁路及东端终点开辟海港的合同。1908年清王朝关于铁路建设的诏令中指出“江苏”为“最要”。并以王清穆为总理,规定江苏全路,江南至上海经松江以达浙江,江北自海州入徐州以达陇。这是陇海铁路名称之始。

行包地道邻近营业线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1 编制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2 编制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3 编制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4 编制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工程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1 工程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2 工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3 工程地质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4 交通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 5 用电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6 地下管线、隐蔽设施与三电迁改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施工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1 施工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2 组织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2.1 局指挥部组织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2.2 分部组织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2.3 主要人员通讯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3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4 总体施工计划与进度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 施工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1 临近营业线施工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1.1 施工等级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既有线施工及邻近营业线施工等级划分(精)

临近营业线施工分为三类: 1. 临近铁路营业线进行以下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の工程施工,列为 A 类施工,必须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 (1吊装作业时侵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杆外侧 2米、非电气化铁路信号机立柱外侧 1米范围(以下简称“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の施工。 (2架设或拆除各类铁塔、支柱及接触网杆等在作业过程中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の施工。 (3开挖路基、线路注浆、 CFG 桩等影响路基稳定の施工。 (4需要对临近の营业线进行限速の施工。 2. 临近营业线进行以下可能因翻塌、坠落等意外而危及营业线行车安全の工程施工, 列为 B 类施工。 B 类施工应设置防护设施并经铁路局有关部门审批, 确不能设置防护设施时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の防护设施设置必须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 (1使用高度或作业半径大于吊车至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之间距离の吊车吊装作业。 (2影响铁路通信铁塔、基站、通信信号中继站及供电铁塔、支柱等基础稳定の各类施工。 (3临近营业线进行现浇梁、钢板桩、钢管桩、搭设脚手架、膺架等施工の设备和材料翻落后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の施工。 (4营业线路堑地段有可能发生物体坠落,翻落侵入营业线设 备安全限界の施工。

3. 临近营业线进行以下可能影响铁路路基稳定、行车设备使用安全の施工,列为 C 类施工: (1铲车、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作业。 (2人工开挖基坑和人工挖孔桩施工。 (3临近通信、信号及供电光、电缆沟 10米范围内の挖沟、取土、路基碾压等施工。 (4绑扎钢筋、安装拆除模板等未侵入限界の施工。 (5路基填筑或弃土等施工。 (6其他涉及营业线行车设备稳定の施工。 A 类及 B 类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の施工按照《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铁办【 2008】 190号有关规定执行。 B 类不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の施工以及 C 类施工由铁路局负责编制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监督计划, 并作为铁路局月度施工计划の附件下发。 既有线施工分为三个等级: 1.Ⅰ级施工 (1繁忙干线封锁 5小时及以上、干线封锁 6小时及以上或繁忙干线和干线影响信联闭 8小时及以上の大型站场改造、新线引入、信联闭改造、电气化改造施工。 (2繁忙干线和干线大型换梁施工。 (3 繁忙干线和干线封锁 2小时及以上の大型上跨铁路结构物施工。 2.Ⅱ级施工

临近营业线施工方案模板

临近营业线施工方 案

目录 1 编制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2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临近营业线桥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临近营业线路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临近营业线影响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3施工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技术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现场施工条件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人员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机械设备及防护器材 ................................................... 错误!未定义书签。4工期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危险源因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施工方案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现场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桩基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承台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墩台身、托盘顶帽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安全保证组织机构及防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安全组织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安全防护保障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放线施工方案

B13、14#楼工程放线施工方案 编制人: 编制时间:

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第一节、人员组织及设备配备 一、人员组织 3名技术员负责现场测量工作。 二、设备配备 本工程拟采用配备全站仪,激光经纬仪控制,检测轴线和垂直度;用2台水准仪(DZS3-1)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检测水准点标高和平整度,标高的传递采用标准长钢尺和水准仪相结合进行。自进场开始,配合工程进度进行轴线的投测和标高的控制。 第二节定位放线 一、作业条件 1.施工测量作业条件。 2.施工平面图等资料齐备。 3.测量仪器经校检完好齐备。 4.施工现场已平整好,地面障碍物已清除。 5.建筑规划红线界桩已投放,保存完好。 6.测量员已事先熟悉建筑规划红线图和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规划红线的间距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计算出建筑物各特征点与规划红线之间的距离尺寸并正确标注在建筑总平面图上。 7.测量员已确定测量放线的方法和步骤。 二、所用材料及仪器 1.测量工程主要用一些零星、辅助材料,包括:红砖、白灰、木桩、铁钉、钢条、油漆、图纸、水、砂、石子、水泥等。 2.测量工程主要用三种仪器:激光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 3.工(用)具主要有:5m小卷尺、50m钢卷尺、水准尺、(搭尺)、坠子、直径0.5~1mm线、墨斗、三角板、画板、工程笔、工具、二号锤、手锤、扫帚、水平尺、水平连通管等。 三、定位放线依据 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以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四、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本工程为面积大,分布散框架剪力墙结构,按一级方格网控制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3、主轴线控制桩的建立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特点,利用给定现场放点,使用全站仪定出主控轴线。定位放线时精确测出控制轴线网,并将标桩设在即便于观测又不易遭到破坏地方加以固定、保护。 4、定出主轴线控制网以后,依据甲方下发的基坑开挖图,确定基坑开挖上坡线、下坡线。本工程主楼间设有地下车库,对不同轴线间坡度也不同,分别按各自坡度系数放线。 五、工艺流程 1.根据图纸算出B13#、14#楼,车库各控制轴线座标。 2.依据线控制的桩(点),确定并布设施工控制网。 3.依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4.最后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5.上楼层后的轴线投测方法:投线仪投测法,采用投线仪进行投测。其工艺流程是:采用内控点向上投测→将投线仪安置在内控点上→投测轴线。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向上逐层投测。6.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以总平面图、红线图为依据,采用网点控制。

临近营业线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临近营业线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邢衡高速公路上跨京广铁路立交桥工程。 立交桥起点里程为K25+539.5(桥台胸墙线),终点里程为K26+099(16#墩),全长559.5m,全桥平面均位于直线上。上跨节点主要有既有京广铁路、旭阳焦化厂专用线铁路以及G107国道。本桥在既有京广铁路里程K367+038.0处与京广铁路下行线斜交,交角为86.0°,桥下净高为9.315m。交点处铁路里程为K367+038;主桥为2×68mT构,转体施工法。引桥为14×30m先简支后连续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加设施工。本桥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采用常规钻孔桩施工方法。 跨京广铁路分离式立交桥施工范围内存在的铁路设施有:贯通线、自闭线、地下电缆、回流线、铁路供电接触网、铁路防护围栏、铁路路基和绿化树木等。其中贯通线、地下电缆影响14#墩桩基、承台施工;自闭线影响12#墩、13#墩施工。 2.编制依据 (1)河北省邢衡高速公路邢台至衡水段LJSG-4合同段(上跨京广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第4标段图纸等。 (2)投标人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及历年来在铁路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3)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TBJ412--87《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等国家和铁道部的有关标准规范以及部颁 TB10401--200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两册)和北京铁路局的有关规定。 3、施工工艺技术 桩基总体施工作业流程图详见“附件1桩基总体施工作业流程图”。 3.1铁路防护桩施工 3.1.1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防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钻机选用冲击钻机。 (1)施工准备 首先将桥位处铁路设施进行保护,然后将铁路东侧公路地界内场地进行清理整平至防护桩高度,并用压路机碾压密实,为防护桩施工提供场地和操作平台。

施工三个等级划分和临近营业线施工分为三类

一、临近营业线施工分为三类:A类、B类、C类 1.临近铁路营业线进行以下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工程施工,列为A类施工,必须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 (1)吊装作业时侵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杆外侧2米、非电气化铁路信号机立柱外侧1米范围(以下简称“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2)架设或拆除各类铁塔、支柱及接触网杆等在作业过程中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3)开挖路基、线路注浆、CFG桩等影响路基稳定的施工。 (4)需要对临近的营业线进行限速的施工。 2.临近营业线进行以下可能因翻塌、坠落等意外而危及营业线行车安全的工程施工,列为B类施工。B类施工应设置防护设施并经铁路局有关部门审批,确不能设置防护设施时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防护设施设置必须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 (1)使用高度或作业半径大于吊车至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之间距离的吊车吊装作业。 (2)影响铁路通信铁塔、基站、通信信号中继站及供电铁塔、支柱等基础稳定的各类施工。 (3)临近营业线进行现浇梁、钢板桩、钢管桩、搭设

脚手架、膺架等施工的设备和材料翻落后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4)营业线路堑地段有可能发生物体附落,翻落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3.临近营业线进行以下可能影响铁路路基稳定、行车设备使用安全的施工,列为C类施工: (1)铲车、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作业。 (2)人工开挖基坑和人工挖孔桩施工。 (3)临近通信、信号及供电光、电缆沟10米范围内的挖沟、取土、路基碾压等施工。 (4)绑扎钢筋、安装拆除模板等未侵入限界的施工。 (5)路基填筑或弃土等施工。 (6)其他涉及营业线行车设备稳定的施工。 二、铁路营业线施工等级划分 铁道部根据施工封锁和信联闭设备停用时间的长短、工作量大小及对铁路运输的影响程度,将营业线施工等级分为三级。 1.Ⅰ级施工。 (1)繁忙干线封锁5小时及以上、干线封锁6小时及以上或繁忙干线和干线影响信联闭8小时及以上的大型站场改造、新线引入、信联闭改造、电气化改造施工。

下穿陇海铁路立交桥营业线及邻近营业线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2) 2 施工项目基本情况及目标 (2) 2.1施工项目基本情况 (2) 2.1.1 工程概况 (4) 2.1.2 既有营业线设计标准 (7) 2.1.3 施工项目及负责人 (7) 2.1.4 线路基本情况 (8) 2.1.5 与营业线既有设备平面关系 (9) 2.1.6 作业范围 (12) 2.1.7 作业计划安排 (12) 2.1.9作业时间 (17) 2.1.10 施工影响 (17) 2.2施工项目目标 (17) 2.2.1 安全目标 (17) 2.2.2 工期目标 (17) 2.2.3 文明施工目标 (17) 2.2.4 环境保护目标 (17) 3运输条件 (18) 3.1行车密度 (18) 3.2天窗点安排 (18) 4施工程序 (18)

4.1施工流程 (18) 4.2施工计划 (20) 4.2.1顶进涵施工计划 (20) 4.2.1顶进涵施工进度安排 (20) 5施工条件 (20) 5.1设计情况 (21) 5.2施工机具配备 (21) 5.3材料保障 (23) 5.4施工现场调查 (23) 5.5夜间施工准备 (23) 5.6签订“安全协议” (23) 6劳动力组织 (23) 6.1劳动力配置 (23) 6.2人员培训 (24) 6.3人员职责 (26) 6.3.1 现场施工负责人职责 (26) 6.3.2 防护员职责 (26) 6.3.3 安全员职责 (27) 6.3.4 驻站联络员职责 (27) 6.3.5 带班人员职责 (28) 7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28) 7.1管线改移、保护方案 (28) 7.2工作坑支护止水方案 (29) 7.3线路栅栏改移施工 (35) 7.4施工线路限速 (35) 7.4.1 限速期间注意事项 (35)

上海铁路局发布的《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上海铁路局文件 上铁运发〔2009〕451号 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临近营业线 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运输站段,各合资铁路公司,各地区多经集团公司,各工程单位,各公安处,各工程指挥部、筹备组,电化局上海维管处: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切实加强对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及临近营业线的各类施工安全管理监督,进一步规范施工管理,明确安全责任,现根据我局营业线施工组织管理方式和实际,制定公布《上海铁路局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1—

上海铁路局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一、主要目的 为切实加强全局管内新线建设、既有线改造、外委工程等临近营业线的各类施工安全管理,强化施工地段既有线行车设备的安全控制,建立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共保体系,确保营业线行车的绝对安全,依据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铁运发〔2008〕316号)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强化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范围为上海铁路局管内国铁和委托铁路局管理的合资铁路。各专用线(含非路产专用线)、办理路企直通运输的非国铁线路(指国铁机车及机车乘务员直通非国铁单位线路,下同)比照办理。 三、临近营业线施工的定义 距既有线线路中心30m范围内为临近营业线范围。临近营业线施工属于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范畴。主要指新建铁路工程、既有线改造工程及外委工程建设等与既有线平行、交叉、接入,在既有线两侧一定范围内(包括上跨、下穿既有铁路),有可能影响既有线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施工。临近营业线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内—2—

施工三个等年级划分和临近营业线施工分为三类

施工三个等年级划分和临近营业线施工分为三 类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一、临近营业线施工分为三类:A类、B类、C类 1.临近铁路营业线进行以下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工程施工,列为A类施工,必须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 (1)吊装作业时侵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杆外侧2米、非电气化铁路信号机立柱外侧1米范围(以下简称“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2)架设或拆除各类铁塔、支柱及接触网杆等在作业过程中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3)开挖路基、线路注浆、CFG桩等影响路基稳定的施工。 (4)需要对临近的营业线进行限速的施工。 2.临近营业线进行以下可能因翻塌、坠落等意外而危及营业线行车安全的工程施工,列为B类施工。B类施工应设置防护设施并经铁路局有关部门审批,确不能设置防护设施时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防护设施设置必须纳入铁路局施工计划: (1)使用高度或作业半径大于吊车至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之间距离的吊车吊装作业。 (2)影响铁路通信铁塔、基站、通信信号中继站及供电铁塔、支柱等基础稳定的各类施工。

(3)临近营业线进行现浇梁、钢板桩、钢管桩、搭设脚手架、膺架等施工的设备和材料翻落后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4)营业线路堑地段有可能发生物体附落,翻落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3.临近营业线进行以下可能影响铁路路基稳定、行车设备使用安全的施工,列为C类施工: (1)铲车、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作业。 (2)人工开挖基坑和人工挖孔桩施工。 (3)临近通信、信号及供电光、电缆沟10米范围内的挖沟、取土、路基碾压等施工。 (4)绑扎钢筋、安装拆除模板等未侵入限界的施工。 (5)路基填筑或弃土等施工。 (6)其他涉及营业线行车设备稳定的施工。 二、铁路营业线施工等级划分 铁道部根据施工封锁和信联闭设备停用时间的长短、工作量大小及对铁路运输的影响程度,将营业线施工等级分为三级。 1.Ⅰ级施工。 (1)繁忙干线封锁5小时及以上、干线封锁6小时及以上或繁忙干线和干线影响信联闭8小时及以上的大型站场改造、新线引入、信联闭改造、电气化改造施工。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人员及仪器设备 (2) 三、测量放线方案. (3) 四、放线座标图. (6) 本工程为泰吉滨江DE 组团商住楼工程,建筑面积约130000m 2,多层及高层,其中;E1、E2、E3、E4为多层,D1~D7为高层,短肢剪 力墙结构,为使建筑物得测量放线工作有据可依,特制定方案如下:一、编制依据 1. 重庆泰吉置业有限公司;泰吉?滨江AC组团施工图纸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公司《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 二、人员与仪器设备 1 .人员配备:设专职测量放线员二名,负责全部测量放线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人与现场施工员配合放线,平面放线时,再由四名工人协助放线。(注;测量放线员都持有上岗证) 2.仪器设备: NTS312B全站仪2台、DT2145系列电子经纬仪6台,DS3水准仪8台,铅锤仪5台、50m钢冈卷尺8把,5m钢卷尺10把,5m合金水准尺3根,线锤、墨斗、小线等其它工具。(注;全站仪, 电子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均持有合格证)所有测量仪器与钢卷尺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维修与保养工作,如发现仪器有失准现象,应立即确定失准过程中测量使用得范围,并上报处理。 三、测量放线方案分四部分:工程定位测量放线;基础、楼层测量放线;装饰装修 测量放线。 1 .工程定位测量放线 (1)定位放线前,对场地进行必要得平整。

⑵根据建设单位给定得建筑物位置定位放线,定出外墙轴线与首层外墙边线,闭合复核无误后,在适当位置做出引桩,引桩得数量应能够定出建筑物得至少3条边为宜。引桩得位置设在井边,或离开一段距离至桩下无视觉障碍物,且易于保护得部位。引桩用50cm长得木桩钉入土内,地面处用混凝土浇筑保护好,并砌砖井围起来防止碰撞破坏。 ⑶根据建设单位给定得标准水准点向现场内引测标高,在场地周围及原有建筑物上做好标记,往返测量至少两次,确保无误后,用红漆将标高点描画成三角标记。 ⑷平面定位与标高引测做完后请规划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验线,做好签字验收手续。 2 .基础测量放线 ⑴孔桩开挖之前,用经纬仪从定位引桩引到井圈上,然后以十字轴线为基准,分别定出其它轴线。 ⑵孔桩开挖1M后,用水准仪从现场临时水准点向桩下引测标高,在桩护壁上做标记,作为桩下施工得临时水准点。 (3)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浇完后,以控制线来放线确定墙柱插筋位置,并引测标高控制混凝土得高度。 (4)地下室墙柱 混凝土浇完后,引测标高,在上面弹出地下室50线,作为支模与打地面得标高依据。 3.楼层放线 (1) 上升结构采用内控点传递法。 每栋楼设置4个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得矩形控制方格,控制点编号见内控点平面图(后附)。浇筑士0、000层楼面混凝土过程中,按照每栋楼内控制点布置图预埋100X 100X 3mm铁板。待混凝土达到可上人强度时,铁板上用钢针划出纵、横轴控制线交叉线,并将交叉点处钻出2mmJ、孔作为标志。 具体操作如下; 1):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士0、000层楼面得内控点上,调平后,接通电源射

营业线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临近营业线施工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杭州北车辆段新建单身宿舍工程建筑面积为3818.5平方米,占地651.2平方米,地上六~七层,建筑高度20.25米,基础深度1.9米,框架结构;配套辅助用房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48.5平方米。 本工程中单身宿舍西北方向靠近营业线,外墙中心线离营业线旁围墙10.7米,离营业线中14.7米,属于临近营业线施工。 2、施工准备 2.1 现场准备 1) 在开挖基坑前,邀请通信、电力等设备管理单位现场查勘,确定地下是否有

通信、电力等管线,开挖基坑时须由设备管理单位现场监护。 2) 分析地质情况,了解实际地下水位。采用降水方法时,降水深度控制在基底 以下1-1.5米。 3) 提前组织计算好基础施工所需人、材、机,确保在基础施工计划工期内完成。 2.2 技术准备 1) 基础施工编制单独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每道工序所占时间,以及前后工序 衔接时的交叉。 2) 根据基础施工进度计划,准备好各工种的劳动力投入量,特别对支模、钢筋 绑扎必须集中投入劳动力。 3) 做好基础施工平面、标高的测量,引测的水平标高点要进行复测闭合。 4) 在线路侧施工区域两端及中间设水平观测点,围墙上设轴线水平位移观测点, 以掌握线路侧基坑壁的稳定状态。 2.3 材料准备 1)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出土通道,测算填筑回填数量,及时运抵现场进行 填筑; 2) 与商品混凝土厂家联系,要求配合在基坑施工时及时供应所需混凝土,保证 施工进度; 3) 提前联系实验室,按设计和有关规范做好对土质的检测。 2.4 任务划分 按照实际情况,设置土方开挖及运输、钢筋加工安装、模板制作及混凝土浇筑四支专

放线作业指导书

一般施工方案(措施)报审表 工程名称:恩施鹤峰中营—北佳35kV输变电工程编号:SJSX3-003致湖北环宇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恩施鹤峰中营-北佳35kV线路工程监理项目部:现报上导线展放施工方案(措施),请审查。 附件:导线展放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部(章):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监理项目部(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注本表一式4 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各存 2 份。

恩施鹤峰中营-北佳35kV线路工程导线展放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盖章) 2014 年11 月25 日

批准: 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审核: 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编写: 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

一、编写目的 首先旨在规范鹤峰中营-北佳35kV线路架线工程的施工工艺,使得架线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实现架线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的质量目标。 二、编写依据 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 2、《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1992) 3、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 三、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该线路工程。 四、工程概况及特点 4.1.工程概况 线路全长9.116km,共有18个耐张段。 4.2.设计特点 (1)本线路采用导线为LGJ-150/35钢芯铝绞线用于全线,地线为OPGW-24B1-35。 (2)导线防振锤型号为FR-2C型防振锤。 (3)本线路悬垂串、耐张串及跳线串均采用U70B玻璃绝缘子。 五、主要施工操作及工艺控制 本工程架线施工采用张力放线,包括五个子工序:架线前的准备、放线、紧线、导地连接、附件安装。 5.1 架线前的现场准备。 5.1.1清除通道的障碍包括树林、竹林、房屋及其它需拆迁的设施。砍伐通道范围应执行《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为什么叫陇海线

陇海线为什么叫陇海线? 为什么叫陇海铁路呢?说来话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现甘肃境内的东南地区为36郡中的北地郡和陇西郡。直到元代设甘肃行中书省,甘肃一名才出现,因此,旧时的甘肃简称为陇。陇海的海是指海州,海州现为连云港市的一个区。然而,在1961年以前并没有连云港,那时叫新海连市,是因新浦、海州、连云三区组成而得名,原属山东省,铁路分段向东西展筑,东到海州,西到兰州,1953年才全线修通,所以那时命名为陇海铁路也顺理成章。 陇海铁路是中国东西向的主要铁路干线之一。它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五省,东起连云港东站,与海运港口相接;西行经徐州、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天水至兰州西站,与兰新、包兰、兰青铁路衔接;并与京沪、京广、焦枝、南同蒲、咸铜、宝成等铁路相交,全长1759公里。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干线,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铁路网已基本形成,铁路干线纵贯南北,横穿东西。中国铁路干线京哈线 起于北京,经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终点在东北北部最大城市哈尔滨,全长1388公里,是东北通往首都和全国各地的一条铁路干线。 京沪线 京沪铁路北起北京,经天津、德州、济南、兖州、徐州、蚌埠、南京、无锡、苏州,南达上海,纵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七省市,跨越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四大水系,全长1462千米,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线在天津交汇了京沈线,衔接天津港;在德州交汇了石德线,与京广线相连通;在济南交汇了胶济线,可达青岛港和烟台港;在兖州交汇了焦石线,接通石臼所港;在徐州交汇了陇海线;在南京交汇了宁芜线,进而与皖赣线相连通;在上海交汇了沪杭线。 京广线 京广线北起北京,南止广州,横贯我国中部,经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流域,连接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州,全长2324千米。京广线是我国关内地区主要的南北向铁路,为我国铁路网的中轴。在北端北京交汇了京秦、京包、京原、京通、京承、京沈等铁路线。在南端广州交汇了京九线、广茂线和广梅汕线,可达香港、茂名和汕头。 京九线 京九线北起北京,经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南至香港九龙,跨越9省市,全长2364千米。京九线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它的建设对完善我国铁路布局,缓和南北运输紧张状况,带动沿线地方资源开发,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促进港澳地区稳定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