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书上练习题(元旦作业)

六年级数学书上练习题(元旦作业)

六年级数学书上练习题(元旦作业)
六年级数学书上练习题(元旦作业)

六年级数学书上练习题( 元旦作业) 姓名:

1. (1)照样子写出下图中字母的位置。

A(5,8) B(,)

C(,) D(,)

(2)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A(5,9) B(2,1)

C(9,6) D(1,6) E(8,1)

2.(1)先写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

再分别画出三角形向右和

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

(2)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图书馆所在的位置可以用(4,3)

表示。它在学校以东400m,再往

北300m处。

(1)像上面那样描述一下

(2)王玲家在学校以东300m,再往北400m处,赵华家在学校以东800m,再往北700m处。在图中标出这两位同学家的位置。

(3)周六,王玲的活动路线是(3,4)→(4,3)→(6,4)→(3,6)→(3,4)。说一说她这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4.(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各点的位置。

A(0,4) B(,) C(,)

D(,) E(,) F(,)

G(,)

(2)把每个点的第一个数扩大到它的2倍,第二个数不变,得到一个新的位置。然后在方格纸上描出各点,并将它们连成一条小鱼。

5.在里填上“>、<或=”

272

?32 2132?133

2

41

?421

? 4141?85

101?

6.分别用百分数、小数、分数表示直线上的各点。

7.(1)( ):16=()10

=0.125=( )%

(2)大西洋面积是太平洋面积的21

,也就是太平洋面积的(

% 8.请你找出下列圆的圆心和直径。

9.根据对称轴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0.看图填空

d=_____________ r=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11、在一个圆形亭子里,小丽走完它的直径需用12步,每步长大约是55cm。这个圆形亭子的周长大约是多少?

12、小东有一辆自行车,车轮的直径大约是66cm,如果平均每分钟转100周,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000m,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13、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cm,经过30分钟后,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

14、一个圆形牛栏的半径是15m,要用多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围上3圈?(接头处忽略不计。)如果每隔2m装一根木桩,大约要装多少根木桩?

15.看图填空

(1)正方形的周长是()cm圆的周长是()cm (2)圆周长是()cm,长方形的周长是()cm

16.在一个周长为100cm的正方形纸片内,要剪一下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17.杂技演员表演独轮车走钢丝,车轮的直径为40cm,要骑过50m长的钢丝,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18.李明家一扇门上要装上形状如图所示的装饰木条,需要木条多少米?

19.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算的?

20.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1.计算下面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2.一个运动场如图,两个端是半圆形,中间是长方形。这个运动场的周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3.圆的半径是5cm,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的面积是多少?3份的面积

是多少?

24.在一根绳子长31.4m,小红、小东和小林分别想用这根绳子在操场上围出一块地。怎样围面积最大?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第一章负数(一)1、题目略正数:1/2 +3 506 + 负数:-5 - 3/4 -12 2、+10 -10 0 3、填空。(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 -1 -1/4 3/2 +3 4、填空。(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练习一1、(1)√ (2)ⅹ(3)ⅹ 2、略 3、 -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1、(1)八 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 =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 八折 720÷80%=900 成数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 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 (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20% 增产二成 480÷(100%+60%)=300(台) 1 税率1、(1)120×%=(万元)(2)100×3%=3(万元) 2、 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 (元)利率1、6000×1×%=90 2、10×3×%=(万元)3、10000×5×%+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 36÷(5×12)=(万元)=6000(元) 5、 5000×%= 5000×(%÷4)=20 5000××%=45 5000×1×2%=10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附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 1.读出下面各数,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8 读作: ;+12读作: ; 5.37读作: 。-7读作: ; 正数 负数 2.一座高山比海平面高234米,记作( );一个盆地比海平面低64米,记作( );海平面记作( )。 3.下面各组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 、向东走5米和向西走2米 B 、收入100元和支出20元 C 、上升7米和下降5米 D 、长大1岁和减少2千克 4.请你比一比。 0( )6 0( )-3 -7( )5.5 8 3 ( )-710 -8( )8

答案: 1.负八;正二;五点三七,负十分之七; 正数 负数 2.+234 -64 0 3.D 4.< > < > < 第2课时 负数的意义

1.按要求填空。 (1).写出A 、B 、C 、D 、E 表示的数。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4 2.5 -3 -5 2 +2 +3.5 2.升降机上升5米,记作+5米,那么它下降3米,记作( )。 3.在下面的 上填上“>”或“<”。 -7 0.5 -9 -1 0 2.5 0 - 5 2 4.名同学的身高如下: 小兰 135cm 、小东138cm 、小丽142 cm 、小华145 cm 、小昊150 cm 。以平均身高为标准,小兰矮7cm 记作:-7cm ;请你表示出其他4个同学的身高。 答案: 1.略 2.-3米 3.< < < > 4.(135+138+142+145+150)÷5=142 cm 小东:-4cm 小丽:0 小华:+3cm 小昊:+8cm 第3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广州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第一章负数(一) 1、题目略正数:1/2 +3 4.55 506 +2.7 负数:-5 -0.4 -3/4 -12 2、+10 -10 0 3、填空。 (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 (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2.5 -1 -1/4 3/2 +3 4、填空。 (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练习一 1、(1)√ (2)ⅹ(3)ⅹ 2、略 3、-10.5 -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 1、(1)八 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0.8 八折720÷80%=900 成数 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 (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0.2=20% 增产二成 480÷(100%+60%)=300(台)

税率 1、(1)120×1.5%=1.875(万元)(2)100×3%=3(万元) 2、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1.05(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元) 利率 1、6000×1×1.50%=90 2、10×3×4.75%=1.425(万元) 3、10000×5×5.32%+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36÷(5×12)=0.6(万元)=6000(元) 5、5000×0.35%=17.5 5000×(1.6%÷4)=20 5000×0.5×1.8%=45 5000×1×2%=100 5000×2×2.5%=250 5000×3×3%=450 存三年,到期可取5450元 解决问题 1、甲3000×5%=2250 乙3000-200=2800 相比较而言,甲省钱 2、甲12×4÷5=9.6 乙12×0.85=10.2 甲超市划算 3、10 12 0.2 2000 10 13.5 3.5 1750 4、32.5÷2=16.25(吨)16.25+10=26.25(吨) 练习二 2、(1)75% 七五折(2)八折(3)七折 3、(4600-3500)×3%=33

六年级数学作业六

六年级数学作业六 姓名 评价 1、甲、乙同住一幢楼,甲住五楼,乙住三楼。如果甲从楼下到家要 1110分钟,乙从楼下到家要多少分钟?(甲、乙速度一样) 2、一根绳子长21 8米,先剪下它的一半,在把剩下的剪一半……剪4次后,剩下的部分有多长? 3、先画出单位“1”,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1)、一桶油已经用去了 4 3 (2)、全班人数的54参加兴趣小组 ( )×4 3=( ) ( )×54=( ) ( )÷4 3=( ) ( )÷54=( ) (3)、火车速度比汽车快52 (4)、书的价钱比钢笔便宜7 5 ( )×52=( ) ( )×7 5=( ) ( )÷52=( ) ( )÷75=( ) 4、看图列式或方程。 1、有一批布,做衣服用去一部分后还剩 4 3,正好剩下24米,这批布原有多少米? 2、松树比杨树少45棵,杨树的棵数比松树多 91 ,松树多少棵? 〖随堂精练〗 〖温故知新〗

3、一本书已经看了 7 5,正好是105页,这本书还有多少页没看? 4、小红拿出自己钱的 81 ,小丽也拿出自己钱的81 ,两人各买了一本同样的字典后共用去12元,求小丽原有多少元? 5、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 32 小时加工了12个。照这样计算,要加工144个零件需要几小时? 6、修一条水渠,已经修了全长的3 1 ,后来又修了160米,两次一共修了800米。这条水渠全长有多少米? 找规律 1、 有100个苹果,第一天吃了全部苹果的101,以后八天里分别吃了当天剩下的91、8 1、71、61、……31、2 1。这样吃了九天后,还剩几个没吃完? 54、52、51、( )、201、( ); 82 、6`13、324、64 5、( )、( ) 41、91、161、25 1( )、( ) 1、一个长方形,如果把它的长裁成的长的 65 ,宽裁成宽的6 5,则它的面积就会裁去11平方米, 这个长方形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从甲地到乙地上坡路占 92,平坦路占9 4,其余的是下坡路,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办事,沿原路返回,下坡路共行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一筐梨,卖了61,又运进了40千克,这时比原来少7 1,原来有多少千克梨? 〖能力测评〗 〖拓展延伸〗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题全套

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认识负数 课时作业 一、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某水果店本月盈利5000元,上月亏损2000元 2. 王阿姨收人300元,支出200元 二、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 -34 4.12 -1 136 0 -248 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 课时作业 一、填一填。 1. 用( )和( )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 直线上表示一7的点在0的( )边,在一12的( )边,在3的( )边。 3. 在直线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 点,A 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 点,B 点表示的数是( )。 4.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出发走了+30 m ,又走了-20 m ,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m 。 二、写出A ,B ,C 所表示的数,并将2 5,-2,4表示在直线上。

第3课时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 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收入200元。() 2. 如果+10分表示提前10分钟到校,那么-5分表示晚5分钟到校。() 3. 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二、选择。 1. 低于正常水位0.16 m记为一0.16 m,高于正常水位0.02 m记为(A )ma A. +0.02 B. -0.02 C. +0.18 D. -0.14 2.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m,又走了-3m,这时明明在直线上的()处。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3. 在同一条直线上,-12在-18的()边。 A. 左 B. 右 C. 北 D.无法确定 三、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比例的意义 一、课前延伸: 1.什么叫比?怎样求比值?课前同桌相互说说或回家后说给妈妈听。 2.预习比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 二、课内探究: 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20:5和1:4 (2)0.6:0.2和3/4:1/4 三、课后拓展:(实践活动题) 同桌互动,一人说出一个比,另一人要说一个能与前者组成比例的比。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课前延伸: 预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填写下列内容: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在比例里两个外向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 二、课内探究: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0.25:7和1/7:4 5:8和4:5 0.2:2.5和4:50 三、课后拓展:(趣味题) 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3×40=8×15 (2)2.5×0.4=0.5×2 解比例 一、课前延伸: 什么叫解比例,课前预习后说给同桌听。 二、课内探究: 1.解下面的比例 0.4:X=1.2:2 X:10=1/4:1/3 7:35=X:4.5 2.解决问题 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与其在地上影子的长度比是4:5,已知影子长15米,你知道旗杆实际多高吗? 三、课后拓展:(实践探究作业) 给你一根2米长的竹竿,一把米尺,你能用测量长的办法测出一根电线杆的高度吗?试一试,把测量的方法及计算过程写出来。 正比例的意义

一、课前延伸: 预习正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下列问题: 什么叫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课内探究:(诊断题)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与宽。 2.圆柱的高一定,底面周长和侧面积。 三、课后拓展: 请从生活找出2个成正比例的量。 反比例的意义 一、课前延伸: 预习反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以下问题: 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什么叫反比例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反比例关系? 二、课内探究:(诊断题)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2.小刚跳远的距离和他的身高。 三、课后拓展: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六年级数学作业设计

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1课时变化的量 ()的变化而变化的。 (2)看的天数与看的页数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都是()。 (1)表中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是如何变化的? (2)用表示购买苹果的质量,用y表示应付的钱数,你能用式子表示出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y 之间的关系吗? 第2课时正比例 1、(重点题)填空题 (1)正方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关系。 (2)数量一定,总价和数量成()关系。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关系。 (4)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比例。 (5)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成()比例。 (6)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比例。 2、(难点题)选择题。 (1)表示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2)数量一定,总产量和单产量成()关系。 A.x+y=4 B.x+y=10 C.x+y=24 D .x=2 5y (2)甲数是乙数的1 4,甲数与乙数() A.成正比例 B.不成比例 C.成反比例 (3)走路的速度一定,()和所用捍间成正比例。A.总路程B.每时走和路程C.时间 (4)表示x和y不是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A. () y k k x =一定 B.x·y=k(k一定) C. () y yk k x =一定 D. y=x k(k一定) (5)下列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B.小刚跳高的高度与他的身高

C.报纸的单价一定,订阅的份数与总价 D.人的身高与年龄 3、(易错题)判断。 (1)3x=5y,x和y成正比例。() (2)减数一定,被减数和差成正比例。() (3)三角形的两个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 4、(变式)(1)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用2时行了280千米,从乙站开往丙站用5时行了700千米。 ①分别求出火车从甲站到乙站及从乙站到丙站的速度 ②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成什么比例 ③用等式把题目里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2)小马买3枝铅笔花了1.5元,小聪买同样的铅笔5枝,要付给售货员多少钱? (3)一种钢筋,30米重75千克,现在称得一捆这样的钢筋300千克,这捆钢筋共长多少米? 第四课时反比例 1、(重点题)(1)总价一定,购买算草本的本数和单价成()比例。 (2)有220吨货物,每次运的吨数和运的次数成()比例 (3)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成()比例。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比例。 (5)用油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用油量和用油的天数成()比例。 (6)如果1 x=3y,那么x和y成()比例。 2、(难点题)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成反比例的在括号里面画“√”,不成反比例的在括号里面画“×”)(1)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 (2)生产摩托车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3)出勤率一定,应出勤人数和实际出勤的人数。() (4)乐乐拿一些钱买大本,单价和购买的本数。() 3、(难点题)选择 (1)成反比例的两种量中,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 A.随着扩大B.随着缩小C.不变 (2)在百米赛跑中,跑步的平均速度和时间()。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一袋面粉,吃掉的和剩下的()。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4、(变式题)(1) 7 , 2 y x y x 和 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小轿车每时行驶90千米,大客车每时行驶5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乘小轿车要用4.4时,乘大客车要用几时? (3)工程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100米,40天完成,实际2天修了800米,照这样的速度,多少天可以完成?

六年级上册数学作业

六年级数学作业二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最小素数的倒数是(),()和0.75互为倒数,()的倒 数是21 5 , 1 3 与 1 4 和的倒数是()。 2、仓库有12吨粮食,运走了3 4 ,运走了()吨粮食,还剩下 () () 。 3、“九月份用电量比八月份节约1 4 ”,是把( )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 式是()。 4、把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稍大一些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原来正方形周长和的()。 二、选择题。 1、5×d c <5,那么c()d。 A、> B、< C、= 2、10以内的自然数,()的倒数最大。 A、9 B、1 C、0 D、10 3、把5米长的绳子剪4次,剪成相等的长度,则()。 A、每段是5米的1 4 B、每段是1米的 3 5 C、每段是5米的 1 5 4、把一根木头截成两段,第一段长3 5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3 5 ,那么这两段木头 长度的比较结果是()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三、计算 4 5× 9 10 20 21 ×1 11 16 18 35 × 14 45 19 33 × 11 38

910 ×5063 1321 ×726 89 ×2740 1234 ×1736 815 ×137 ×316 722 ×245 ×5521 3548 ×815 ×67 925 ×30×3512 四、操作题。 画图表示45 ×13 五、走进生活。 1、修一条14千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7 ,第二天修的是第一天的32 倍,第二天修了多少千米?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6厘米,高是底的34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粮店有60吨面粉,第一天卖出了 512 ,第二天卖出了25 吨,两天共卖出多少吨? 4、红光小学五年级有9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2123 ,四年级的人数比六年级多17 ,四年级比六年级多多少人?

五年级下册 数学作业

五年级数学作业 姓名: 一、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棱长和是( ) 厘米;六个面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是( )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3、285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2.8米=( )分米=( )厘米 4、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锯成2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 厘米,它的棱长和是( )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需要( )个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排,长( )米。 7、平角的21 是( )度,是( )角。 8、一段公路每天修全长的121 ,4天修全长的( )。 9、七折指现价是原价的( ),一套原价75元的书,现八折出售,每套( )元。 10、正方形的边长34 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11、在“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这一数学信息中,( )是“一个整 体”,写出求女生人数的数量关系式是:( )×59 =女生人数。 12、一根铁丝长58 米,截去14 ,还剩下( )( ) ;若截去14 米,还剩下( )米。 13、 1吨的58 等于( )吨的18 。 二、火眼金睛 1、将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 体表面积的一半。( ) 2、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体的长方体,其他四个面的面积相等。( ) 3、把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表面积也扩大2倍。( ) 4、2个长方体表面积相等,棱长之和也一定相等。( ) 5.一件商品打六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106 。( ) 计算 109-53 134 - 51 117+158 1-198 158-3 2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比例的意义 一、预习作业: 1.什么叫比?怎样求比值?课前同桌相互说说或回家后说给妈妈听。 2.预习比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 二、课内探究作业: 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20:5和1:4 (2)0.6:0.2和3/4:1/4 三、课后拓展作业:(实践活动题) 同桌互动,一人说出一个比,另一人要说一个能与前者组成比例的比。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预习作业: 预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填写下列内容: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在比例里两个外向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 二、课内探究作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0.25:7和1/7:4 5:8和4:5 0.2:2.5和4:50 三、课后拓展作业: 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3×40=8×15 (2)2.5×0.4=0.5×2

比例的应用 一、预习作业: 预习比例的应用,并解决下列问题: 1.什么叫比例尺? 2.你见过怎样的比例尺? 二、课内探究作业: 一栋楼房东西长50米,在图纸上长度是60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三、课后拓展作业: 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然后按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的卧室的平面图。

正比例的意义 一、预习作业: 预习正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下列问题: 什么叫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课内探究作业:(诊断题)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与宽。 2.圆柱的高一定,底面周长和侧面积。 三、课后拓展作业: 请从生活找出2个成正比例的量。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班级:姓名:学籍号: 整除具备的条件: 1、被除数、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2、商是整数; 3、商后面没有余数。 (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 整除的算式的特征: 1.除数、被除数都是自然数,且除数不为0。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 整除的意义: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一个整数a除以整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自然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 整除。b能整除a 。如15÷5=3、80÷20=4、24÷4=6 。自然数都是整数。a÷b=c (a、b、c均为自然数且b≠0)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a×b=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例如,3×6=18 ,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班级:姓名:学籍号:家长签字: 练一练: 1.下面各题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哪些都不是?为什么? 32÷8=4 40÷30=1 (10) 35÷0.7=50 51÷17=3 20÷9=2……2 4.8÷1.2=4 4.2÷6=0.7 60÷5=12 2.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b就叫做a的()。 15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15是5的(),5是15的()。 a、b、c都是非0的整数,如果存在ab=c,那么()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5×4=20,则()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3.说一说:20和10 7和3 5和5 2.1和0.7 1和17 1.哪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为什么? 2.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了这个立体图形,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1)从正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2)从左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3)从上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现阶段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六年级数学 暑假作业一 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人教版)多媒体暑假作业一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小题1分,共20分) 45+15×6=135 250÷5×8=400 6×5÷2×4=60 30×3+8=98 400÷4+20×5=200 10+12÷3+20=34 (80÷20+80)÷4=21 70+(100-10×5)=120 360÷40=9 40×20=800 80-25= 55 70+45=115 90×2= 180 16×6=96 300×6= 1800 540÷9=60 30×20=600 400÷4= 100 350-80=270 160+70=230 二、填空。(每空2分,共18分)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4)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减少(3/三)千克。 2、圆柱的底面半径一定,圆柱的高和援助的体积成(反)比例 3、+8.7读作(正八点七),-25 读作(负二十五)。 4、比较大小。 -7 <-5 1.5<52 0>-2.4 -3.1<3.1 三、判断对错。(每题2分,共20分) 1、圆柱体体积与长方体体积相等。(×)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 来计算。(√) 3、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 √) 4、 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同时5X—7Y=0,X和Y不成比例。 ( × ) 5、如果3a=5b,那么a:b=5: 3。 ( √ ) 6、3吨运走了后,还剩吨。(×) 7、成本节约了30%,是把原来的成本看作单位“1”。(√) 8、黄小有110人,其中有100人参加了运动会,参与率为100%。(×)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五 年 级 数 学 作 业 1、3 5 块可以表示把( )块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或者表示把( )块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2分=( )时 36时=( )日 50千克=( )吨 25厘米=( )米 3、小红去书店买了x 本书,每本6.2元,付出了50元,买书用了( )元。当x=3时,应找回( )元。 4、把一袋重3千克的巧克力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千克巧克力的( )( ) ,是这一袋巧克力的( ) ( ) 。 5、在○里填上“>”、“<”或“=” (1)当x =7时,x +9○15 (2)当x =0.2时,5x ○1 (3)当x =1.3时,x ×100○13÷0.01 (4)当x =5.5时,x ÷9○0.7 6、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她坐在第( )列第( )行。她的同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是(___,___),也可能是(___,___)。 7、在8x 中,x 是非0自然数。当x 是( )时,8 x 是真分数;当x 是( )时,8x 是假分数;当x 是( )时,8 x 是整数。 8、右图是2010年3月的月历卡,用形如 的长方形去框月历卡里的日期数,每次同时框出3 个数。框出的3个数和最大的是( ),最小的 是( );一共可以框出( )种不同的和。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2010年3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作业

六年级数学作业(101)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本书70页,小芳每天看a页,已看了b天,还剩()页。 (2)甲数是a,乙数比甲数的3倍少b,乙数是()。 (3)果园里有苹果树x棵,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5倍多12棵,梨树有()棵。 2.小兰家养了x只公鸡,养的母鸡只数是公鸡的4倍。公鸡与母鸡共有()只。 3.学校有老师y人,学生人数是老师的20倍,20y表示(),y y+ 20表示()。 4.一本故事书的价钱是x元,一本字典的价钱是一本故事书的 2.5倍。一本字典()元,如果各买10本,一共是()元。 二、解方程。 (1)65 8= 13 + x x(2)35 4= 31 - (3)4.3 x(4)32 -x 8.4 5.6= ÷ 12= x 16 .4 三、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 x千克 西红柿: 27千克 大白菜: ?千克 (2)三角形的面积是175平方厘米 x厘米 25厘米 (3) x朵 红花: 黄花 x朵 x朵 x朵 x朵

比红花多54朵 四、列方程解决问题。(注意:先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1.学校兴趣小组中,书法组有64人,比美术组人数的3倍还多7人。美术组有多少人? 2.妈妈交水电费带回一张发票,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请你根据现有的信息,算出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多少厘米? 4.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女儿的7.5倍,正好比女儿大26岁。爸爸、女儿今年各几岁? 5.小明有面值2角、5角的人民币共9.1元,已知两种人民币的张数相同,两种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6.甲、乙两人共同加工110个零件,5小时完成,甲每小时加工12个,乙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周长是96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8.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1.5倍,若从甲中取出2.5千克放入乙桶中,则甲、乙两桶油的重量相等。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1 班级:姓名:学籍号: 2 整除具备的条件: 3 1、被除数、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4 2、商是整数; 5 3、商后面没有余数。 6 (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 7 8 整除的算式的特征: 1.除数、被除数都是自然数,且除数不为0。 9 10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 11 整除的意义: 12 13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14 被第二个整数整除。 15 16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17 一个整数a除以整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自然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 18 19 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如15÷5=3、80÷20=4、24÷4=6 。自然数都是整数。 20 a÷b=c(a、b、c均为自然数且b≠0) 21 22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 23 24 数。 25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 26 27 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28 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29 30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31 的倍数?)a×b=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32 也是b的倍数。例如,3×6=18 ,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33 数。 34 35 班级:姓名:学籍号:家长签字: 36 练一练: 37 1.下面各题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哪些都不是?为什么? 38 32÷8=4 40÷30=1 (10) 35÷0.7=50 51÷17=3 39 40 20÷9=2……2 4.8÷1.2=4 41 4.2÷6=0.7 60÷5=12 2.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b就叫做a的()。 42 43 15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15是5的(),5是15的()。 44 a、b、c都是非0的整数,如果存在ab=c,那么()是()的因数,() 是()的倍数。 45 46 5×4=20,则()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答案

一、填空(32分) 1、截止6月20日,地震已造成69180人遇难,374008人受伤,17406人失踪,请你统计一下,这次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大约是()万人 2、小明家这个月的收入2500元,记作+2500,在购买书籍方面支出200元,记作()元。 3、58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4、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长的(),每段长()米。 5、比2.5千克少20%是()千克,5千克比4千克多()%。 6、3.2:0.24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7、3时20分=()时;1002立方分米=( )立方米。 8、()÷6=6∶()==()% 9、6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一张地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是1:6000000。如果某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600千米,图上距离应是()厘米。 11、把4.05、0.4705、41%、25 、0.411从左到右依次按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四位的数是( )。 12、从下面的比中选出两个比组成一个比例是( ) 2:1 2.4:3 : 0.5:0.25 13、成人身高大约是脚长度的7倍,如果一个成人的脚长χ米,那么他的身高是()米。 14、4.3时()4小时30分8.999×99()899.9 π () 3.14 15、一批零件有500个,经检验有10个废品。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16、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04.8 )平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立方厘米。 17、一组数据16、13、10、16、10、40、10、50、10、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 位数是(),众数是()。 18、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比例。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8分)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度,其余两个内角度数比是3: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2、甲数的23 等于乙数的15 ,甲数和乙数比较()

六年级数学作业规划

六年级数学作业规划(总3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作业规划 设计:六年级教研组 适用年级:六年级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变革创新力度还远远不够,传统的做法仍然大量存在。具体表现在:练习要求“一刀切”,忽视了学生个体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练习量依然过大,不乏简单机械的练习,质量不高;练习内容的综合性不强,缺少对生活实际的关注、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不够紧密;在这样的练习设计之下,学生被局限在课本、练习册中,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能灵活放开,学习兴趣和自主性难以充分调动,学习缺乏信心支撑,应用能力不强等。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老师在布置练习方面,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老师每天所布置的练习题。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就会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于提高,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吃不了”。练习经常出现抄袭、马虎应付、不能按时完成。久而久之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或反感,学习成绩无法提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作业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并使学生从枯燥的题海中钻出来,我教研组对本学期的数学作业进行了规划,现将规划总结如下: 在进行作业设计之前,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1、不断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学习习惯。 2、搜索积累查阅各种数学资料。 3、建立年级教研组自己题库。 4、做好学生的工作,使学生端正作业态度。对作业引起足够的重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5、交流和吸纳有经验教师的作业设计经验。 6、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教学目的任务,拟定作业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 作业布置原则: 本期作业规划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思想与方法相结合、难易结合、温故与知新相结合、自选与指定相结合、正式作业与非正式作业相结合、教材作业与资料作业相结合。 作业内容: 1、计算类型 (1)口算作业:每节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3至5分钟口算训练,长期进行、持之以恒。组织形式:试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对抗赛等。 (2)计算作业:本学期的计算主要集中在分数(百分数)乘法、除法和乘除法混合运算以及简便算法。 (3)记忆类作业:包括各种概念、运算法则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整除具备的条件: 1、被除数、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2、商是整数; 3、商后面没有余数. (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 整除的算式的特征: 1.除数、被除数都是自然数,且除数不为0.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 整除的意义: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 二个整数整除.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一个整数a除以整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自然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b 能整除a .如15÷5=3、80÷20=4、24÷4=6 .自然数都是整数.a÷b=c(a、b、c均为自然数且b≠0)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 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a×b=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例如,3×6=18 ,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班级:姓名:学籍号:家长签字: 练一练: 1.下面各题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哪些都不是?为什么? 32÷8=4 40÷30=1 (10) 35÷0.7=50 51÷17=3 20÷9=2……2 4.8÷1.2=4 4.2÷6=0.7 60÷5=12 2.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b就叫做a的(). 15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15是5的(),5是15的(). a、b、c都是非0的整数,如果存在ab=c,那么()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5×4=20,则()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3.说一说:20和10 7和3 5和5 2.1和0.7 1和17 1.哪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为什么? 2.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了这个立体图形,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1)从正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2)从左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3)从上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第一章负数(一) 1、题目略正数:1/2 +3 506 + 负数: -5 -3/4 -12 2、+10 -10 0 3、填空。 (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 (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 -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1 -1/4 3/2 +3 4、填空。 (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 练习一 1、(1)√ (2)ⅹ(3)ⅹ 2、略 3、-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 1、(1)八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 八折720÷80%=900 成数

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20% 增产二成 480÷(100%+60%)=300(台) ¥ 税率 1、(1)120×%=(万元)(2)100×3%=3(万元) 2、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元) 利率 1、6000×1×%=90 2、10×3×%=(万元) 3、10000×5×%+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36÷(5×12)=(万元)=6000(元) 5、5000×%=5000×(%÷4)=20 5000××%=45 5000×1×2%=1005000×2×%=2505000×3×3%=450 … 存三年,到期可取5450元 解决问题 1、甲3000×5%=2250乙 3000-200=2800 相比较而言,甲省钱 2、甲12×4÷5=乙12×=甲超市划算 3、10 12 2000 10 1750 4、÷2=(吨) +10=(吨) 练习二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含答

第5课时解决问题 一、“国美”电器商店举行店庆活动,张叔叔花了3400元钱,买了一台原价4000元的洗衣机。请你算一算,这台洗衣机是打几折出售的? 二、方圆小学十一月份用水72吨,比十月份节约了一成,十月份用水多少吨? 三、方阿姨用8000元钱购进一批货物,售出后获得营业额10200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后,这批货物可获利多少元? 四、王奶奶把10000元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方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4.68%;另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4.14%,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一年。选择哪种方法所存的利息多一些呢?快帮王奶奶算一算吧! 五、一套《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共20本,每本单价6.5元。“六一”期间,甲、乙两书店出售这套书采用不同的促销方法:哪个书店便宜?甲乙 购一套八五折出售买xx赠一本 参考答案 一、“国美”电器商店举行店庆活动,张叔叔花了3400元钱,买了一台原价4000元的洗衣机。请你算一算,这台洗衣机是打几折出售的? 3400÷4000×100%=85% 八五折 二、方圆小学十一月份用水72吨,比十月份节约了一成,十月份用水多少吨? 72÷(1-10%)=80(吨) 三、方阿姨用8000元钱购进一批货物,售出后获得营业额10200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后,这批货物可获利多少元?10200-8000-10200×5%=1690(元) 四、王奶奶把10000元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方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4.68%;另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4.14%,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一年。选择哪种方法所存的利息多一些呢?快帮王奶奶算一算吧! 2×4.68%=9.36% 4.14%+(1+4.14%)×4.14%≈8.45% 所以第一种利息多 五、一套《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共20本,每本单价6.5元。“六一”期间,甲、乙两书店出售这套书采用不同的促销方法:哪个书店便宜?甲乙 购一套八五折出售买xx赠一本 甲:20×6.5×85%=110.5(元) 乙:20×4÷5×6.5=104(元) 104<110.5 乙书店便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