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

课程代码:Byh15- Byh1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10

学时数:160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学类专业

先行课:公共基础必修课、医学基础必修课、护理学专业必修课、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

后续课:外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奠基性的临床护理专业课,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通过学习内科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技能,发挥内科

护理特有的职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协助康复和减轻痛苦的目的,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其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随着护理实践的范畴从病人向所有人,从个体向群体,从医院向社区扩展,内科护理学就与各门临床课程,如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课程基本要求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专业课,既要以普通的医学原理作为内科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又要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以及不同护理对象的特殊情况,采取恰当的评估手段和护理措施。因此,学习内科护理学的基本要求如下:

1. 知识要求:学生应重点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要点;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了解内科护理中各系统的专科操作及其护理。

2. 能力要求: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能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并分析,提出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同时,根据护理对象的主要护理诊断能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能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判断病情变化,分析主要辅助检查结果。

3. 素质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与同情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勇于探索、不懈努力的精

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1.护理程序内容及作用,护理诊断的概念及组成。 2.健康的有关概念。

【熟悉】

1.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2.成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了解】

1.内科护理学的范围、结构和内容。

2.内科护理学的进展。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成人各发展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

三、教学时数:2学时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内科护理学概述

(二)内科护理学与护理专业实践的发展

(三)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

【熟悉】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呼吸运动的调节。

【了解】上下呼吸道的定义。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1. 呼吸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

2. 肺功能检查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3. 正确留取痰标本的方法。

三、教学时数:0.5学时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

(二)护理评估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护理评估要点、主要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和依据。

【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概念,大咯血所致窒息的临床表现、易发因素及处理措施。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及其病因。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1. 促进有效排痰的物理治疗措施的主要适应症、方法及注

意事项。

2. 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分型、主要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3. 大咯血所致窒息的临床表现、易发因素及处理措施。

三、教学时数:0.5学时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咳嗽与咳痰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三)咯血

肺部感染性疾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 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概念。

2. 肺炎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

3. 肺炎链球菌肺炎和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熟悉】1. 肺炎的治疗原则与健康指导。

2. 肺炎链球菌肺炎和葡萄球菌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其他类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了解】1. 肺炎的分类及区别与联系。

2. 各型肺炎的易感因素。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1. 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概念。

2. 肺炎病人经抗生素治疗后效果的评价。

3. 肺炎链球菌肺炎和葡萄球菌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4. 其他类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5. 肺炎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问题(体温过高、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及护理措施。

三、教学时数:3学时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肺炎概述(病因与分类、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护理措施与依据)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病因和发生机制、易感人群、辅助检查、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点)

(三)葡萄球菌肺炎(病因和发生机制、易感人群、辅助检查、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点)

(四)其它肺炎(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结核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 肺结核的病因、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源、临床表现、以及主要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

2. 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3. 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熟悉】全程督导化疗的概念,常用抗结核药物及其不良反应。

【了解】1.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2. 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及其分类。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1. 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源、传染性的判断及其发生与发展、临床表现与健康指导。

2.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3. 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4. 肺结核化疗的原则、常用抗结核药的作用及常见不良反应。

5. 肺结核病人大咯血的护理措施。

6. 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教学时数:4学时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概述(概念和流行病学)

(二)护理评估(病因和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分类及其特点)

(三)主要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护理措施(知识缺乏、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配合治疗及其护理)

(四)健康指导

支气管哮喘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 支气管哮喘的概念、临床表现以及健康指导。

2.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和依据。

【熟悉】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检查结果及其意义、治疗要点、分期和分级。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和典型临床特点、分期与分级以及呼吸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及其结果判断。

2.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

3. 支气管舒张剂的作用机制、用法及不良反应。

4. 气体交换受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

5.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避免诱因和病情自我检测。

三、教学时数:4学时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概述(概念和流行病学)

(二)护理评估(病因和发生机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分期与分级)

(三)主要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护理措施(知识缺乏、气体交换受损包括配合治疗及其护理)

(四)健康指导(避免诱因指导与病情监测指导)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及三者的关系。

2.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主要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

【熟悉】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辅助检查结果及其意义、治疗要点、分期和分级。

【了解】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典型临床特点、病程分期与严重程度分级以及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及其结果判断。

2.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气体交换受损”和“清理呼吸道无效”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

3.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饮食护理、长期家庭氧疗和呼吸功能锻炼的指导。

三、教学时数:4学时

(一)概述(三个概念、特点及其关系和流行病学)(二)护理评估(病因和发生机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分期与分级)

(三)主要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护理措施(气体交换受损包括配合治疗及其护理、清理呼吸道无效、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四)健康指导(避免危险因素指导与病情监测指导)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各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要点和健康指导。

【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1.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各期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3. 控制心衰的治疗与常规心衰治疗的区别。

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致“体液过多”的护理措施。

5. 肺性脑病的观察和护理。

三、教学时数:2学时

(一)概述(概念和流行病学)

(二)护理评估(病因和发生机制、各期临床表现及并发症、辅助检查)

(三)主要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护理措施(体液过多、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

(四)健康指导(避免危险因素指导与病情监测指导)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熟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和病例分类、辅助检查结果及健康指导。

【了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治疗要点。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化学药物治疗。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各期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3.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所致“恐惧”的护理措施及疼痛护理和饮食护理。

三、教学时数:4学时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概述(概念和流行病学)

(二)护理评估(病因和发生机制、病理和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三)主要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护理措施(恐惧、疼痛、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四)健康指导(疾病预防指导与心理指导)

呼吸衰竭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熟悉】1. 呼吸衰竭有关概念、分类、辅助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治疗要点和健康指导。

2. 按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类的临床判断标准及其氧疗护理。

【了解】呼吸衰竭的病因、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1.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2. 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三、教学时数:4学时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