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

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

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
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

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

采掘小运输管理规定

一、小绞车完好

1、滚筒无裂纹、破损或变形,固定螺栓和油塞不得高出滚筒表面。

2、制动装置动作灵活、可靠。

3、闸带无断裂,磨损余厚不小于3mm,铆接可靠不松动,闸座螺丝紧固有效。

4、闸轮磨损深度不大于2mm,闸轮表面无油迹。

5、底座无裂纹,基座螺丝紧固。护身板完整、无变形。

6、运转无异响,无甩油现象。

二、小绞车的钢丝绳及联接装置

1、新绳应有厂家的技术试验证书,保存超过一年的钢丝绳使用前必须做拉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或磨损超过原钢丝绳截面积10%时必须更换。

2、打结、硬弯、接疙瘩的钢丝绳严禁使用;5°以上的斜坡使用Φ≥12mm的钢丝绳;钢丝绳与滚筒的连接必须采用穿入绳眼再用双压板压紧的方式连接,严禁剁股连接。

3、钢丝绳在滚筒上应按序分层排列。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严重跑偏时,必须停止运输进行调整。

三、小绞车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1、司机必须是从事井下工作半年以上,经过专门培训,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2、司机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确认,检查绞车点柱、地锚及螺栓、绞车各部件等是否牢固、齐全、完好,检查信号是否清晰、可靠;检查钢丝绳断丝磨损是否超限、连接是否牢固;严禁带病运转。

3、司机操作时,精神集中,着装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按信号开车,信号不清时应通过回头铃发送反问信号,待得到准确信号后方准开车。

4、司机有权拒绝任何人的违章指挥,严禁盲目开车。

四、小绞车跑车防护装置

1、斜坡防跑车装置数量规定

⑴、上部为平坡头:

①坡长小于20m时,必须设“二挡”,平坡头阻车器和变坡点下常闭式联锁保险杠。

②坡长大于20m小于50m时,必须设“三挡”,平坡头阻车器、变坡点下常闭式联锁保险杠、坡底常闭式保险杠。

斜巷安装跑车防护装置的数量:长度50米以内1道,50-100米不少于2道,100-300米不少于3道,300-600米不少于4道,600米以上不少于5道。在斜巷下弯道、起坡点10-15米处,安装1道常闭式挡车栏,由下弯道工操作。

⑵、存矿车平车场,车场两端各设一道阻车器。

2、斜坡防跑车装置的位置规定:

⑴、平坡头阻车器设在平道段,距变坡点0.8-2m处。

⑵、平坡头变坡点下方设常闭式联锁保险杠。

五、小绞车滑轮、绳滚的设置

1、在巷道转弯处必须加装钢丝绳导向滑轮,导向滑轮的直径与钢丝绳的直径比不得小于20倍。交叉巷道必须安装架绳轮。,因坡度不一致,在巷道变坡点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托绳滚,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跳起磨顶板、磨帮时,必须移车或安装顶、立托绳滚,严禁钢丝绳与轨枕、轨道、巷帮和顶板摩擦。

2、导向滑轮的轮轴及框轴必须有保险销。轮与框的间隙超过5mm 时要进行检修或更换,防止夹绳。

六、小绞车轨道铺设

1、临时轨道的铺设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⑴、木轨枕间距不大于1m,使用铁轨枕时其间距不大于500mm, 木轨枕规格不应小于120×140×1200mm,铁轨枕规格不应小于60×60×1200mm。

⑵、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轨道接口紧固后,螺栓露出长度1~3扣。如果用道塞调整轨道轨缝,所用道塞必须是全断面,每个轨缝只许加一个,长度不大于50mm。

⑶、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按设计加高后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⑷、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

⑸、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直径不小于25mm,间距在1.5~3m,曲线中间点必须设置一根。

⑹、轨枕的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轨

枕必须一头齐,轨枕下应捣实。道钉与轨型配套按运输重车方向成“八”字形布置。铁轨枕必须卡爪齐全,内、外口间隔布置。

⑺、同一条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的钢轨。

⑻、局部地段轨枕埋深不足其厚度的2/3时,应重新埋设。轨枕悬空的地段应停止运输进行充填。浮矸(煤)道砟不超过轨枕上平面。

⑼、轨道使用期间应加强维护,定期检修。

2、轨道连接使用的道钉、鱼尾板、螺栓必须为标准件。

3、轨道铺设要求直线段平直,曲线段圆顺。坡头、坡底变坡道的上、下弯,必须使用顶底弯道,轨道接头避开拐点500mm以上。

临时轨道的水平曲线半径不得小于矿车轴距的7倍。

4、任何形式的开口、巷道拐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应铺设回头道岔。

七、信号设置

1、绞车司机与把钩工之间必须设双向传递的往返信号装置,提升信号必须是组合声光信号,并灵活可靠。

2、绞车处信号应固定在操作盘上,坡底信号应吊挂在安全硐内,并固定在“五小”牌板上。

3、斜坡运输各中间片口必须设有行车指示信号,或制定专门安全措施。

4、把钩信号统一执行“一声停、二声回、三声开、四声慢回、五声慢开”的规定。

八、把钩工操作及注意事项

1、把钩工必须是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每年对把钩工培训、考核一次。

2、把钩工上岗后要严守工作岗位,对行车安全负有一定责任。

3、把钩工负责检查:变坡点上、下10m范围内轨道、道岔的安全质量;绳头以上15m内的钢丝绳磨损、断丝情况;严格按规定使用跑车防护装置,并检查是否灵活可靠。

4、把钩工必须按规定的数量挂矿车,严禁擅自多挂。超宽、超重、超高、超长的物料运送应有专门措施。

把钩工在开车前必须对所运送物料的摆放、捆绑情况进行认真检查,不合格不得进行运输工作。

5、停车摘勾时:先发出停车信号,等车停稳后方可摘红灯、保险绳、勾头。停钩后,主绳头严禁与矿车连接。

6、矿车掉道后立即停车。首先考虑使用上道工具上道,上道必须正确支垫,严禁摘掉绳头和强拉硬拖进行上道,严禁松绳上道。

九、小绞车管理

1、小绞车车房内、把钩各地点,必须悬挂司机、把钩工岗位责任制牌板及说明巷道名称、长度、坡度、绞车型号、电机功率、牵引车数、钢丝绳直径等内容的牌板,罐挡安装地点,必须悬挂负责维护、检修的责任牌板。

2、斜坡上有人工作时,小绞车开关上必须停电闭锁挂牌,除司机外任何人不准随意开车。

3、安装后的小绞车,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矿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有

关人员进行绞车完好、地锚固定力、试车等验收,并留有记录备案,未经过验收的绞车,不得使用。小绞车使用前要办理小绞车使用准运证。

4、小绞车运输严格执行“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

5、小绞车、钢丝绳、跑车防护装置、连接装置、轨道、道岔、信号、滑轮及点柱等应由使用单位维护和保养,定期检修。使用前都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必须进行安全确认。

6、使用单位要求建立小绞车、跑车防护装置、滑轮、绳滚等运输设备的管理卡片、技术台帐,负责人及时填写卡片。做到责任明确、帐卡物对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