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标准大全

焊接标准大全

焊接标准大全
焊接标准大全

本篇是《焊接材料资料汇编》第五篇。本篇主要收集了与焊接有关的技术条件、焊接检验、焊接工艺、焊接评定等方面的标准。本标准集含8个支集,132个标准。

本篇主要考虑焊接技术、检验人员使用,销售人员应掌握其中主要检验方法的知识。

本篇基本包括了焊接材料产品标准中提及的引用标准(除化学试验)部分;产品标准中引用的化学试验标准,将在以后的篇章中予以汇编。

本篇包含的标准目录如下:

一、焊接术语、工艺代号、焊缝符号、坡口形式:

1、 GB 324-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2、 GB 985-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3、 GB 986-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4、 GB/T 3375-1994 焊接术语

5、 GB/T 5185-2005 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

6、 GB/T 19804-2005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7、 GB/T 16672-1996 焊缝工作位置倾角和转角的定义

8、 GB 5185-85 金属焊接及钎焊方法在图样上的表示代号(已被2005版代替)

二、硬度试验国家标准集:

GB/T230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

9、 GBT230.1-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10、 GBT230.2-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11、 GBT230.3-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GB/T23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12、 GBT231.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13、 GBT231.2-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14、 GBT231.3-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GB/T4340-199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15、 GB/T 4340.1-199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硬度的试验

16、 GB/T 4340. 2-199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

17、 GB/T 4340. 2-199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

GB/T18449-2001 金属努氏硬度试验

18、 GB/T 18449.1-2001 金属努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19、 GB/T 18449.2-2001 金属努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

20、 GB/T 18449.3-2001 金属努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21、 GB/T 4341- 2001 金属肖氏硬度试验方法

22、 GB/T 17394-1998 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23、 YS/T 471-2004 铜及铜合金韦氏硬度试验方法

三、力学性能和扩散氢含量试验

24、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

25、 GB/T 229-1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26、 GB/T 2649-1989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

27、 GB/T 2650-1989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28、 GB/T 2651-1989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29、 GB/T 2652-1989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30、 GB/T 2653-1989 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

31、 GB/T 2654-1989 焊接接头及对焊金属硬度试验方法

32、 GB/T 3965-1995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

33、 GB/T 7314-2005 金属材料室温压缩试验方法

34、 GB/T 13239-2006 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35、 GB/T 11363-89 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36、 GB/T 16957-1997 复合钢板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37、 GB/T 19748-2005 钢材夏比V型缺口摆锤冲击试验仪器化试验方法

38、 GBT13450-1992 对接焊接头宽板拉伸试验方法(已废止)

39、 GBT15747-1995 正面角焊缝接头拉伸试验方法(已废止)

40、 GBT7032-1986 T型角焊接头弯曲试验方法(已废止)

四、力学性能和扩散氢含量试验

41、 GB 17925-1999 气瓶对接焊缝X 射线实时成像检测

42、 GB/T 3323-2005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43、 GB/T 9445-200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44、 GB/T 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45、 GB/T 12604.1-2005 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46、 GB/T 12604.2-2005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照相检测

47、 GB/T 12604.3-2005 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

48、 GB /T 1260 4. 4-2005 无损检测术语声发射检测

49、 GB/T 12604.5-1990 无损检测术语磁粉检测

50、 GB/T 15749-1995 定量金相手工测定方法

51、 GB/T 15822.1-200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

52、 GB/T 15822.2-200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部分:检测介质

53、 GB/T 15822.3-200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设备

54、 GB/T 18256-2000 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用于确认水压密实性的超声波检测方法

55、 GB/T 19500-200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方法通则

56、 GB/T 19501-2004 电子背散衍射分析方法通则

57、 GB/T 19799.1-2005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1号校准试块

58、 GB/T 19799. 2-2005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2号校准试块

59、 GB/T 19937-2005 无损检测渗透探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60、 GB/T 19938-2005 无损检测焊缝射线照相和底片观察条件像质计推荐型式的使用

61、 GB/T 19943-2005 无损检测金属材料X和伽玛射线照相检测基本规则

62、 JB/T 49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63、 JB/T4730.2-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64、 JB/T 4730.3-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65、 JB/T 4730.4-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66、 JB/T 4730.5-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67、 JB/T 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

68、 JB/T 8931-1999 堆焊层超声波探伤方法

五、裂纹和时效敏感性试验

69、 GB /T 4160-2004 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夏比冲击法)

70、 GB/T 15248-1994 金属材料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

71、 GB/T 6398-2000 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

72、 JB/T 4291-1999 焊接接头裂纹张开位移(COD) 试验方法

73、 JB/T 6044-1992 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侧槽试验方法

74、 GB-T4675.5-1984 焊接性试验: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方法(已废止)

75、 GBT2655-1989 焊接接头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已废止)

76、 GBT2656-1981 焊缝金属和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法(已废止)

77、 GBT9446-1988 焊接用插销冷裂纹试验方法(已废止)

78、 GBT9447-1988 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已废止)

79、 GBT13816-1992 焊接接头脉动拉伸疲劳试验方法(已废止)

80、 GBT13817-1992 对接接头刚性拘束焊接裂纹试验方法(已废止)

81、 GB-T4675.1-1984 焊接性试验: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方法((已废止)

82、 GB-T4675.2-1984 焊接性试验:搭接接头(CTS)焊接裂纹试验方法(已废止)

83、 GB-T4675.3-1984 焊接性试验:T型接头焊接裂纹试验方法(已废止)

84、 GB-T4675.4-1984 焊接性试验:压板对接(FISCO)接头焊接裂纹试验方法(已废止)

六、焊接接头质量缺陷分级、评定

85、 GB/T 6417.1-2005 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86、 GB/T 6417.2-2005 金属压力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87、 GB/T 19418-2003 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

88、 JB/T 5104-1991 焊接接头脆性破坏的评定

89、 JB/T 6061-1992 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

90、 JB/T 6062-1992 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

91、 GBT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已废止)

92、 GBT6417-1986 金属熔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已废止)

七、钢材、不锈钢腐蚀试验、铁素体含量、硬化层深度测量等

93、 GB/T 2976-2004 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

94、 GB/T 4334.1-2000 不锈钢10%草酸浸蚀试验方法

95、 GB/T 4334.2-2000 不锈钢硫酸-硫酸铁腐蚀试验方法

96、 GB/T 4334.3-2000 不锈钢65%硝酸腐蚀试验方法

97、 GB/T 4334.4-2000 不锈钢硝酸-氢氟酸腐蚀试验方法

98、 GB/T 4334.5-2000 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

99、 GB/T 4334.6-2000 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100、 GB/T 5617-2005 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101、 GB/T 9450-2005 钢检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102、 GB/T 9451-2005 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103、 GB/T 15970.1-1995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总则

104、 GB/T 15970.2-200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第2部分弯梁试样的制备和应用

105、 GB/T 15970.3-1995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第3部分U型弯曲式样的制备和应用

106、 GB/T 15970.4-200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第4部分单轴加载拉伸试样的制备和应用

107、 GB/T 15970.6-199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第6部分预裂纹试样的制备和应用

108、 GB/T 15970.7-200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第7部分慢应变速率试验

109、 GB/T 15970.8-2005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第8部分:焊接试样的制备和应用

110、 GB/T 17898-1999 不锈钢在沸腾氯化镁溶液中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111、 GB/T 17899-1999 不锈钢点蚀电位测量方法112、 JB/T 7853-1995 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中铁素体数的测量

113、 GBT 1954-80 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鉄素体含量测量方法(已被JB/T7853-1995替代)

八、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焊材质量管理规程、焊接技术条件

114、 GB/T 11038-2000 船用辅锅炉及受压容器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

115、 GB/T 11364-89 钎料铺展性及填缝性试验方法GB/T 12467-1998 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化焊

116、 GB/T 12467.1-1998 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1部分选择及使用指南

117、 GB/T12467.2-1998 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2部分完整质量要求

118、 GB/T 12467.3-1998 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3部分一般质量要求

119、 GB/T12467.4-1998 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4部分基本质量要求

120、 GB/T 13147-1991 铜及铜合金复合钢板焊接技术条件

121、 GB/T 13148-1991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条件

122、 GB/T 13149-1991 钛及钛合金复合钢板焊接技术条件

123、 GB/T 18591-2001 焊接预热温度、道间温度及预热维持温度的测量指南

124、 GB/T 19419-2003 焊接管理任务与职责

125、 GB/T 19805-2005 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

126、 GB/T 19866-2005 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的一般原则127、 GB/T 19867.1-2005 电弧焊焊接工艺规程

128、 GB/T 19868.1-2005 基于试验焊接材料的工艺评定129、 GB/T 19868.2-2005 基于焊接经验的工艺评定130、 GB/T 19868.3-2005 基于标准焊接规程的工艺评定131、 GB/T 19868.4-2005 基于预生产焊接试验的工艺评定

132、 GB/T 19869.1-2005 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焊接国家标准总汇

焊接国家标准总汇 标准号标准名称 焊接基础通用标准 GB/T3375--94 焊接术语 GB324--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5185--85 金属焊接及钎焊方法在图样上的表示代号 GB12212--90 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 GB4656--84 技术制图金属结构件表示法 GB985--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986--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GB/T12467.1—1998 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1部分:选择及使用指南GB/Tl2468.2--1998 焊接质量保证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2部分:完整质量要求 GB/Tl2468.3--1998 焊接质量保证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3部分:一般质量要求 GB/Tl2468.4--1998 焊接质量保证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4部分:基本质量要求 GB/T1246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 GBl0854--90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 GB/T16672—1996 焊缝----工作位置----倾角和转角的定义 焊接材料标准 焊条 GB/T5117--1995 碳钢焊条 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

GB/T983—1995 不锈钢焊条 GB984--85 堆焊焊条 GB/T3670--1995 铜及铜合金焊条 GB3669--83 铝及铝合金焊条 GBl0044--88 铸铁焊条及焊丝 GB/T13814—92 镍及镍合金焊条 GB895--86 船用395焊条技术条件 JB/T6964—93 特细碳钢焊条 JB/T8423—96 电焊条焊接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3429--82 碳素焊条钢盘条 JB/DQ7388--88 堆焊焊条产品质量分等 JB/DQ7389--88 铸铁焊条产品质量分等 JB/DQ7390--88 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焊条产品质量分等JB/T3223--96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焊丝 GB/T14957—94 熔化焊用钢丝 GB/T14958--94 气体保护焊用钢丝 GB/T8110--95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l0045--88 碳钢药芯焊丝 GB9460--83 铜及铜合金焊丝 GBl0858--89 铝及铝合金焊丝 GB4242--84 焊接用不锈钢丝

焊工国家标准

焊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职业名称: 焊工 职业定义: 操作焊接和气割设备,进行金属工件的焊接或切割成型的人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职业环境: 室内、外及高空作业且大部分在常温下工作(个别地区除外),施工中会产生一定的光辐射、烟尘、有害气体和环境噪音。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和表达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视力良好,具有分辨颜色色调和浓淡的能力。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8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8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具有本职业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或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师、高级技师应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专业技术职称,口齿清楚、有较好的表达能力。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应具有可容纳30名以上学员的教室;实操培训场所应具有80平米以上且能安排8个以上工位,有相适应的设备和必要工卡具,通风良好,安全设施完善的场地。 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和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的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可根据申报人实际情况选定项目),理论知识考试采用笔试,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考试成绩均实行百分制,两项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20且不少于3人;技能操作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人;综合评审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10且不少于5人。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60-120分钟(等级不同时间不同);技能操作考核90-150分钟(项目不同时间不同);综合评审20-40分钟。

焊接标准国标汇总

焊接国家标准总汇标准号标准名称 焊接基础通用标准 GB/T3375--94焊接术语 GB324--88焊缝符号表示法 GB5185--85金属焊接及钎焊方法在图样上的表示代号 GB12212--90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 GB4656--84技术制图金属结构件表示法 GB985--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GB986--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GB/T12467.1—1998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1部分:选择及使用指南GB/Tl2468.2--1998焊接质量保证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2部分:完整质量要求 GB/Tl2468.3--1998焊接质量保证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3部分:一般质量要求 GB/Tl2468.4--1998焊接质量保证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4部分:基本质量要求 GB/T12469--90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 GBl0854--90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 GB/T16672—1996焊缝----工作位置----倾角和转角的定义焊接材料标准焊条 GB/T5117--1995碳钢焊条 GB/T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 GB/T983—1995不锈钢焊条 GB984--85堆焊焊条 GB/T3670--1995铜及铜合金焊条 GB3669--83铝及铝合金焊条 GBl0044--88铸铁焊条及焊丝 GB/T13814—92镍及镍合金焊条 GB895--86船用395焊条技术条件 JB/T6964—93特细碳钢焊条 JB/T8423—96电焊条焊接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3429--82碳素焊条钢盘条 JB/DQ7388--88堆焊焊条产品质量分等 JB/DQ7389--88铸铁焊条产品质量分等 JB/DQ7390--88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焊条产品质量分等 JB/T3223--96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焊丝 GB/T14957—94熔化焊用钢丝 GB/T14958--94气体保护焊用钢丝 GB/T8110--95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l0045--88碳钢药芯焊丝 GB9460--83铜及铜合金焊丝 GBl0858--89铝及铝合金焊丝 GB4242--84焊接用不锈钢丝

焊接标准

1)IPC-ESD-2020: 静电放电控制程序开发的联合标准。包括静电放电控制程序所必须的设计、建立、实现和维护。根据某些军事组织和商业组织的历史经验,为静电放电敏感时期进行处理和保护提供指导。 2) IPC-SA-61 A: 焊接后半水成清洗手册。包括半水成清洗的各个方面,包括化学的、生产的残留物、设备、工艺、过程控制以及环境和安全方面的考虑。 3) IPC-AC-62A: 焊接后水成清洗手册。描述制造残留物、水成清洁剂的类型和性质、水成清洁的过程、设备和工艺、质量控制、环境控制及员工安全以及清洁度的测定和测定的费用。 4) IPC-DRM -4 0E: 通孔焊接点评估桌面参考手册。按照标准要求对元器件、孔壁以及焊接面的覆盖等详细的描述,除此之外还包括计算机生成的3D 图形。涵盖了填锡、接触角、沾锡、垂直填充、焊垫覆盖以及为数众多的焊接点 缺陷情况。 5) IPC-TA-722: 焊接技术评估手册。包括关于焊接技术各个方面的45 篇文章,内容涉及普通焊接、焊接材料、手工焊接、批量焊接、波峰焊接、回流焊接、气相焊接和红外焊接。 6) IPC-7525: 模板设计指南。为焊锡膏和表面贴装粘结剂涂敷模板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指导方针i 还讨论了应用表面贴装技术的模板设计,并介绍了带有通孔或倒装晶片元器件的?昆合技术,包括套印、双印和阶段式模板设计。 7) IPC/EIA J-STD-004: 助焊剂的规格需求一包括附录I 。包含松香、树脂等的技术指标和分类,根据助焊剂中卤化物的含量和活化程度分类的有机和无机助焊剂;还包括助焊剂的使用、含有助焊剂的物质以及免清洗工艺中使用的低残留助焊剂。 8)IPC/EIA J-STD -005 :焊锡膏的规格需求一包括附录I 。列出了焊锡膏的特征和技术指标需求,也包括测试方法和金属含量的标准,以及粘滞度、塌散、焊锡球、粘性和焊锡膏的沾锡性能。 9) IPC/EIA J-STD -0 06A: 电子等级焊锡合金、助焊剂和非助焊剂固体焊锡的规格需求。为电子等级焊锡合金,为棒状、带状、粉末状助焊剂和非助焊剂的焊锡,为电子焊锡的应用,为特殊电子等级焊锡提供术语命名、规格需求和测试方法。 10) IPC-Ca-821: 导热粘结剂的通用需求。包括对将元器件粘接到合适位置的导热电介质的需求和测试方法。 11) IPC-3406: 导电表面涂敷粘结剂指南。在电子制造中为作为焊锡备选的导电粘结剂的选择提供指导。 12) IPC-AJ-820: 组装和焊接手册。包含对组装和焊接的检验技术的描述,包括术语和定义;印制电路板、元器件和引脚的类型、焊接点的材料、元器件安装、设计的规范参考和大纲;焊接技术和封装;清洗和覆膜;质量保证和测试。 13) IPC-7530: 批量焊接过程(回流焊接和波峰焊接)温度曲线指南。在温度曲线获取中采用各种测试手段、技术和方法,为建立最佳图形提供指导。 有铅工艺和无铅工艺的区别 有铅工艺和无铅工艺之间的差别到底在哪里?价格差那么大,对生产的影响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该如何选择? 在传统的印刷电路板组装的焊锡工艺中,一般采用锡铅焊料(Sn-Pb),其中铅是作为合金焊料的一种基本元素存在并发挥作用。 无铅工艺的基本概念就是在焊锡过程中,无论是手工烙铁焊、浸焊、波峰焊和回流焊,所使用的焊料都是无铅焊料(Pb-Feer Soder),但无铅焊料并不是代表100%不含铅。 在有铅焊料中,铅是作为一种基本元素而存在的。在无铅焊料中,基本元素不含铅。但作为一种杂质元素,铅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100%的纯金属。实质上无铅焊料的定义就是无铅焊料中铅的上限值的问题。 欧盟出台的ROHS指令明确要求将铅的含量控制在0.1wt%以下。 无铅工艺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看有铅和无铅的趋势,随着国际环保要求逐步提高,无铅工艺成为电子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尽管无铅工艺已经推行这么多年,仍有部分企业使用有铅工艺,但无铅工艺完全代替有铅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无铅工艺在使用方面有些地方也许还不如有铅工艺,所以我们以后要研究的是如何让无铅工艺更好地替代有铅工艺。让ROHS环保更广泛的普及,达到既盈利又环保的双赢目标。 无铅工艺的现状 当前国内许多大公司也没有完全采用无铅工艺而是采取有铅工艺技术来提高可靠性,在机车行业中西门子和庞巴迪等国际知名公司也没有完全采用无铅工艺进行生产,而是尽量豁免。 当前有许多专业也认为无铅技术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如著名工艺专家李宁成博士也认为当前的无铅工艺技术的发展还没有有铅技术成熟,如先前的无铅焊接采用的最多的Sn3Ag0.5Cu焊料合金,最近发现由于Cu的含量稍低,焊点可靠性有些问题,有人建议将Cu的质量分数提高到1%~2%,但是现在时常上还没有这种焊料合金的产品。同时无铅焊接的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数据远远没有有铅焊接生产的电子产品丰富。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及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1目的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2责任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C 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 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缺陷类型说明 评价标准 假焊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 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 不允许 气孔焊点表面有穿孔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 裂纹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 不允许 夹渣固体封入物 不允许 咬边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 H≤0.5mm允许

H>0.5m m不允许 烧穿母材被烧透 不允许 飞溅金属液滴飞出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 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 过高的焊缝凸起焊缝太大 H值不允许超过 3mm 位置偏离焊缝位置不准 不允许 配合不良板材间隙太大 H值不允许超过2mm 二、焊缝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 烘焙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3、I 、II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 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焊接过程控制程序

焊接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和使用范围 为了保证焊接施工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焊接质量,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建筑安装和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的焊接施工。 Q/ZS21003-2009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施工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2职责 焊接技术中心是负责焊接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各单位技术部门负责实施。 3工作程序 焊接工艺流程控制见图 1。 4焊工 4.1凡在公司各工程(车间)施焊的焊工应服从公司的统一管理,焊工合格证“聘用情况” 的“聘用 单位”栏应该公司公章, “法人代表”栏应有法人代表签字或盖章。 4.2焊工上岗前应取得与所焊项目相应的资格。 4.3参加国外引进项目施工的焊工, 还应根据有关文件指定的标准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后上 岗。 4.4各单位焊工管理人员应建立焊工台账,并按时向公司焊接技术中心申请焊工资格考试。 4.5公司焊接技术中心按照有关标准规定进行焊工资格培训考试工作, 并负责按标准规定办 理焊工资格证件。 4.6焊工考试资料由公司档案科归档。 4.7焊工资格失效前1 — 3个月焊工应重新考试。 4.8首次参加考试或参加公司首次选用的焊接方法、钢材、焊接材料考试的焊工,应先参加 培训在进 行考试。 4.9考试合格的焊工只能担任合格项目的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有技术人员负责安排、 焊接检 验员监督检查。 4.10焊接技术中心负责建立公司焊工资格台账。 5焊接材料 5.1焊接材料应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贮存保管。焊材库内控制温度在 5摄氏度以上, Q/ZS21004-2009 Q/ZS20901-2009 Q/ZS20401-2009 Q/ZS20701-2009 施工机具装备管理程序 焊接施工前准备

焊接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对叉车制造中的焊接进行控制并对叉车制造的焊接材料进行控制和管理,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的编制、审批,焊工资格及证书的管理、焊工标记、制造焊接试板、焊接设备、施焊程控和记录,焊缝返修等质量活动作出规定,以保证叉车制造的焊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叉车制造的焊接质量控制。 (3) 定义 无 (4) 权责 4-1 焊接责任工程师负责焊接系统的管理和焊接质量活动的控制,负责组织处理焊接技术与质量问题,审核焊接性能试验、工艺评定指导书和报告,审批叉车制造焊接工艺、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及焊接接头一、二次返修工艺,确认制造试板力学性能结果并在报告上签字。 4-2 焊接工艺员负责编写焊接性能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负责编写焊接工艺和焊接接头一、二次返修工艺。 4-3 车间技术人员负责焊工施焊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焊接材料的使用和焊接设备的维护实施监督。 4-4 焊接试验员负责焊接性能试验、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材复验,负责焊工培训、考试的指导,负责收集每月焊工的工作实绩并归档。 4-5 质保工程师负责审批叉车制造焊接工艺。 4-6 公司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焊接性能试验报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接头超次返修工艺。 (5) 作业程序 5-1 焊接材料

5-1-1 供方的选择 按《采购及材料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根据焊接工艺试验结果和施焊经 验,选择焊材质量稳定、社会信誉好、服务优良的供方。 5-1-2 计划与订货 由采购部门依据焊接工艺要求的牌号和规格提出焊材订货计划,经材料责任 工程师审核,主管领导审批,采购部门负责订货。 5-1-3 验收与复验 5-1-3-1 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气体)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和清晰牢固的标记,质量证明书上的力学性能和 化学成份指针应齐全符合上述相应标准的规定,焊材到货后由材料检验 员检验验收,不需复验的焊材检查合格后由材料检验员负责编号填写焊 材检查记录,并下达合格材料入库通知单,由材料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5-1-3-2 需要复验的焊材到货验收合格后,由采购部门负责委托焊接试验和复验,焊接责任工程师负责签发复验报告,由材料责任工程师审核合格后交材 料检验员确认,由材料检验员下达合格材料通知单,由材料保管员办理 入库手续。 5-1-3-3 经验收或复验不合格的焊材,由采购部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作退货或更换处置。 5-1-4 焊材保管、烘干与发放 5-1-4-1 焊材分一、二级库管理,一级库负责焊材的保管与储存,由焊材烘材料保管员负责管理。焊材应按牌号、类别、规格等分别存放,并按类别、批 号设置标牌,焊材距地面和墙壁的距离均不得小于300mm,焊材库内应装 设去湿设备,保持室内相对湿度不超过60%。 5-1-4-2 二级焊材库负责焊材的烘烤、保温、发放、回收,由焊材烘干室管理员负责管理。焊材烘干室管理员应掌握各类焊条的性能和使用要求,明确烘干 的工艺规范,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并做好二级保管焊材的环境条件和发

GB焊接规范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一般规定 第二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 第一节材料 第二节焊前准备 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 第四节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 第三章铝及铝合金的焊接 第一节材料 第二节焊前准备 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 第四章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第一节材料 第二节焊前准备 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 第五章焊接工艺试验 第一节试验原则 第二节试验要求 第三节试验评定 第六章焊工考试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焊工操作技能考试 第三节附则 第七章焊接检验 第一节焊接前检查 第二节焊接中间检查 第三节焊接后检查 第四节焊接工程交工验收 附录 附表1 附表1-1 附表1-2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附表6 附表7 附表8 附表9 附表10 附表11 附表12 附表13 附表14 附表15 编制说明 主编部门:化学工业部 批准部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实行日期:1982年8月1日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文件 (82)建发施字25号 关于颁发《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建委,基建工程兵: 由我委委托化学工业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号为GBJ236—82,自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起实行。 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局管理和解释。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概述 第 1.1.1条为指导设备和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特制定本规范。它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和轻纺等行业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 第1.1.2条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合金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低温用钢、耐热钢及奥氏体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工业纯铝及防锈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紫铜及黄铜)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氧-乙炔焊。 第1.1.3条用于现场焊接作业的其他标准和设计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不得低于本规范。

焊接管理程序.doc

MSOP-00-14 焊接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焊接过程的管理,使工程的焊接质量满足要求,保障焊接作业人员健康,减少环境影响。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加工制作中的焊接过程管理工作。 3、职责 3、 1 公司检测中心负责公司焊接过程管理及焊工培训取证工作,宏观掌握各项目部的焊接管理信息, 指导和协调各项目部检测中心的焊接管理工作。 3、 2 项目部检测中心负责本项目部的焊接过程管理及焊工培训工作。 机械部负责焊接设备的监督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部负责全公司焊接人员的外委培训管理工作,并协助检测中心搞好焊工的内部培训管理。 工程处具体负责本单位焊接及热处理人员、设备、材料、技术、质量和施工的日常管理工作,并负责中 级焊工的培训工作。 4程序 4 .1 焊接技术管理 工程施工前,由项目部检测中心焊接专工组织编制焊接施工专业组织设计,编制要求见 MSP—00— 01《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专业工程处焊接技术人员根据《焊接施工专业组织设计》中的焊接作业指导书编制计划,编写本单位焊 接作业指导书,编制要求参见MSOP— 00— 03《作业指导书编写管理程序》。 在项目开工前,检测中心根据工程的需要及公司现有焊接工艺评定情况,确定焊接工艺评定任务,组织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并将工艺评定文件报分管副总审批。工艺评定文件及工艺评定试验报告原件由 公司检测中心保存。 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由检测中心专工编制焊接工艺规程,经分管副总批准后,印刷发放至相关人员, 并作为工程处技术人员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的依据。 工程处分管焊接的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纸编制主要焊接工程一览表,绘制主要焊接工程施工技术记录 图,报项目部检测中心审核、项目部总工批准后出版、发放。发放范围包括焊接和热处理技术人员、质 检人员和 NDT人员。 工程项目施工前,由工程处焊接技术人员,对参加焊接、热处理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办理技术交底签证。对于重要的焊接项目,通知检测中心参加,交底要求见MSP-00-13《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焊接作业人员作业时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执行 MSP— 00— 25《职工劳动保护控制程序》、MSOP — 00—24《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程序》。 工程处焊接技术人员,应深入现场检查焊接指导书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并做好焊接施工技术纪录。 项目部检测中心焊接专工,在指导各工程处焊接技术管理的同时,应深入现场,做好现场的技术监督。 工程处焊接技术人员做好本单位的焊接竣工资料整理和工程总结;项目部检测中心焊接专工做好本项目 的焊接竣工资料审核和焊接工程总结工作。 焊接技术控制流程见附件S14— 1. 焊接人员培训管理 每年末,各工程处根据工程需要编制本单位下年度焊接人员培训计划,编制要求见MSP— 00— 06《培训控制程序》。 由检测中心对公司新招焊工进行初级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可从事一般钢结构焊接工作或气 割工作(气焊工)。 中级焊工培训 初级焊工一般要从事现场工作一年以上,可进行中级焊工培训。

常用焊接国家标准号

最新国家标准目录 序号年份年序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 2008 GB/T 15829-2008 软钎剂分类与性能要求 2 2008 GB/T 10046-2008 银钎料 3 2008 GB/T 19867.4-2008/ISO 15609-4:200 4 激光焊接工艺规程 4 2008 GB/T 11364-2008 钎料润湿性试验方法 5 2008 GB/T 985.2-2008 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6 2008 GB/T 11363-2008 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7 2008 GB/T 2654-2008/ISO 9015-1:2001 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 8 2008 GB/T 985.1-2008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9 2008 GB/T 22086-2008 铝及铝合金的弧焊推荐工艺 10 2008 GB/T 6418-2008 铜基钎料 11 2008 GB/T 22085.1-2008/ISO 13919-1:1996 电子束及激光焊焊接头缺欠质量分级指南第1部分:钢 12 2008 GB/T 22085.2-2008/ ISO 13919-2:2001 电子束及激光焊焊接头缺欠质量分级指南第2部分:铝及铝合金 13 2008 GB/T 10859-2008 镍基钎料 14 2008 GB/T 13815-2008 铝基钎料 15 2008 GB/T 2653-2008/ISO 5173:2000 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16 2008 GB/T 2652-2008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17 2008 GB/T 19867.5-2008/ISO 15609-5:2004 电阻焊焊接工艺规程 18 2008 GB/T 19867.3-2008/ISO 15609-3:2004 电子束焊接工艺规程 19 2008 GB/T 9460-2008 铜及铜合金焊丝 20 2008 GB/T 19867.2-2008/ISO 15609-2:2001 气焊焊接工艺规程 21 2008 GB/T 10858-2008 铝及铝合金焊丝 22 2008 GB/T 13814-2008 镍及镍合金焊条 23 2008 GB/T 985.3-2008 铝及铝合金气体保护焊的推荐坡口 24 2008 GB/T 2651-2008 /ISO 4136:2001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14 9 25 2008 GB/T 2650-2008 /ISO 9016:2001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10 7 26 2008 GB/T 985.4-2008 复合钢的推荐坡口14 8 27 2008 GB/T 324-2008 焊缝符号表示法16 15 28 2008 GB/T 8110-2008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22 26 29 2008 GB/T 15620-2008 镍及镍合金焊丝18 18 30 2008 GB/T 22087-2008 /ISO 10042:2005 铝及铝合金的弧焊接头缺欠质量分级指南18 17 31 2008 GB/T 1954-2008 镍铬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16 15 32 2008 GB/T 17493-2008 低合金钢药芯焊丝24 32 33 2005 1 GB/T 3323-2005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19 39 34 2005 2 GB/T 5185-2005 /ISO 4063:1998 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8 6 35 2005 3 GB/T 19868.4-2005

焊接规定和程序

焊接规定和程序 1.焊接的基本要求 (1)本工程管道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全位置下向焊和半自动下向焊工艺,应符合《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和《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 (2)焊接工艺评定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结合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根据《油气管道焊接工艺评定方法》的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焊。其中焊接质量检验必须有规定的所有破坏性试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报告和焊接规程应提交建设方代表或工程监理审批,批准同意后生效。 (3)管道施工前,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规程和返修规程。焊工应指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施工。焊工应在合格的焊接项目中从事管道的焊接,连续中断合格项目焊接工作6个月以上,仍需担任压力管道焊接时,应重新考虑。 (4)焊材应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焊条的焊皮不得有脱落或明显裂纹。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 (5)钢管道焊接用的手工焊条采用符合《碳钢药皮电弧焊焊条标准》(AWS A5.1)标准和《低合金钢药皮电弧焊焊条标准》(AWS A5.5)标准的纤维素型下向焊条。药芯焊丝符合《低合金钢药芯电弧焊焊丝标准》(AWS A5.29)标准。焊条应按说明书或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烘烤,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出厂期超过一年的焊条,应进行焊接工艺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进使用。 (6)焊工须用焊条筒领用焊条,随用随取。焊工必须按指定的焊接工艺进行焊接,遵守工艺纪律。焊工在焊接前应做好焊前准备工作的检查,如坡口尺寸、坡口清洁情况、焊材的清洗、烘干情况、焊接环境等,确认其符合工艺要求后方可施焊。实际施焊的焊接工艺应进行记录。

(7)管道的施焊环境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而未能采取防范措施时,应停止焊接工作。 a、电弧焊接时,风速等于或大于8m/s; b、相对湿度大于90%; c、下雨。 管道焊接的过程与控制 (1)焊接方法 本工程管道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根焊,半自动焊填充、盖面焊接工艺,焊接方向为下向焊。对于不适合半自动焊的地段及返修焊口,采用手工电弧焊方式。 (2)焊接材料 如表2.1所示。由于死口接头为固定口焊接,焊接应力大,管子与管件焊接因对口尺寸不易保证,按规范要求固定焊口选用低氢型纤维素焊条。低氢型焊条的使用必须征得设计部门的同意。 焊条使用前严格按说明书进行烘干。烘干的焊条放入恒温箱内,现场用的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反复烘烤不得超过二次。 药芯焊丝应按要求进行保管和使用,注意涂层均匀,表面无气孔,裂纹,脱皮及受潮现象。 焊接方法与焊材选用:见表3-1 表2.1焊接方式与焊材选用

焊接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焊接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和使用范围 为了保证焊接施工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焊接质量,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建筑安装和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的焊接施工。 Q/ZS21003-2009 文件控制程序 Q/ZS21004-2009 记录控制程序 Q/ZS20901-2009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Q/ZS20401-2009 施工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Q/ZS20701-2009 施工机具装备管理程序 2职责 焊接技术中心是负责焊接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各单位技术部门负责实施。 3工作程序 焊接工艺流程控制见图1。 4焊工 4.1凡在公司各工程(车间)施焊的焊工应服从公司的统一管理,焊工合格证“聘用情况” 的“聘用单位”栏应该公司公章,“法人代表”栏应有法人代表签字或盖章。 4.2焊工上岗前应取得与所焊项目相应的资格。 4.3参加国外引进项目施工的焊工,还应根据有关文件指定的标准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 岗。 4.4各单位焊工管理人员应建立焊工台账,并按时向公司焊接技术中心申请焊工资格考试。 4.5公司焊接技术中心按照有关标准规定进行焊工资格培训考试工作,并负责按标准规定办 理焊工资格证件。 4.6焊工考试资料由公司档案科归档。 4.7焊工资格失效前1—3个月焊工应重新考试。 4.8首次参加考试或参加公司首次选用的焊接方法、钢材、焊接材料考试的焊工,应先参加 培训在进行考试。 4.9考试合格的焊工只能担任合格项目的范围内的焊接工作。有技术人员负责安排、焊接检 验员监督检查。 4.10焊接技术中心负责建立公司焊工资格台账。 5焊接材料 5.1焊接材料应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贮存保管。焊材库内控制温度在5摄氏度以上,

焊接技术规范

焊接技术规范 3.1焊接前准备工作 2.2.2焊工必须掌握焊接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并取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焊工操作证书。 2.2.3焊工除具备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切实遵守各项制度的规定,并认真进行焊接质量自检。 3.1.1在焊工上岗作业前,分包商应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做2块氩弧焊、电弧焊试样进行评定,合格后按电弧焊点焊、电弧焊连续焊、氩弧焊连续焊、氩弧焊及电弧焊连续焊规定四类焊接作业许可范围,严禁越类施焊。3.1.2分包商应做好上述焊工培训和考核记录,并报总包商审批。 3.1.3检查材料的表面质量,如保护膜或镀层是否无划伤、碰伤,外表面是否无锈蚀、色泽是否正常等,不合格的料件严禁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检查记录。3.1.4检查料件外形及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平整度、长度及对角线尺寸、断面尺寸、变形等,不合格的料件严禁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检查记录。 3.1.5焊接前对所需焊接部位进行细致统筹,认真辨认,开好坡口,清理焊接区域,预先需要矫正的材料应处理得当,保证矫正时不破坏材料。 3.1.6槽体焊接坡口要求:为保证槽体焊缝质量,槽体对接焊缝采用两面焊接,外面采用钨极氩弧焊,内面采用手工电弧焊,故要求开X型坡口,采用手执砂轮机磨制坡口。 3.1.7仔细检查调试焊机,工装夹具,做好焊接防护措施,保证焊接安全及材料外形、表面质量在焊接时不被损坏。 3.1.8在材料上正确划定焊接工艺基准线。 3.1.9准备好焊接平台。 3.1.10在安装现场的焊接作业属特种作业管理的范畴,必须提前在总包商项目部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手续;若是高处焊接作业,则还应遵守登高作业的相关规定。 3.1焊接 3.2.1焊接前应再次对构件进行校正,按2.2.4、要求进行。

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精)

管道焊接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厂管道预制加工和野外现场管道安装工程的焊接施工作业指导。 2. 引用标准 2.1《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8 2.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2.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2.4《电力建设施工及技术验收规范》(火力发电厂管道篇DL5031-1994 2.5《电力建设施工及技术验收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1992 2.6《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225-95 2.7《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1 2.8《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1(2010年6月4日) 2.9《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02-2000 2.10《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4079-1995 2.11《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T 4103-2005 2.12《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Q/CVNP 59-2001 2.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 2.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15《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0 2.16《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电力行业)DL/T868-2004 2.17《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电力行业)SD340-1989 2.18《核电厂相关焊接工艺标准》(ASME ,RCC-M) 2.19《核电厂常规岛焊接工艺评定规程》(核电)DL/T868-2004 2.20《锅炉焊接工艺评定》JB4420-1989 2.2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录I (锅炉安装施工焊接工艺评定)(1999版) 2.22《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SY/T0452-2002 2.2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GB50184-93 2.24《锅炉压力容器焊接考试管理规则》(国家质监总疫局2002版) 2.2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0-2005.1,2,3,4,5各分册 3. 术语. 3.1焊接电弧焊:指用手工操作电焊条的一种电弧焊焊接方法。管道焊接常用上向焊和下向焊两种。 3.2自动焊:指用焊接机械操作焊丝的一种电弧焊焊接方法。管道焊接常用热丝熔化极氩弧焊、涂层焊丝氩弧焊、药芯焊丝富氩二氧化碳焊混、(半)自动下向焊、二氧化碳(半)自动焊、埋弧自动焊等焊六种。 3.3钨极氩弧焊:指用手工操作焊丝的一种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方法。 4. 施工准备

焊接控制程序Welding Control

All welding shall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SME Code Section Ⅸand Section Ⅷ, Division 1. 1 WELD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ON (WPS) 1.1 Welding Engineer shall prepare WPS for all welding of pressure retaining parts and of attachments to them. WPS shall be reviewed by the Welding QC Engineer, and be approved by the Technical Dept. Supervisor. 1.2 The essential, nonessential and supplemental essential variables of WPS shal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SME Code Section Ⅸand supplemental requirements of Section Ⅷ, Division 1 and the Customer’s Specification, as applicable. 1.3 The WPS shall be approved only after the supporting PQR is qualified and certified as described below. 1.4 The WPS shall be with Document No. and Revision No. When an essential or supplemental essential variable is changed, the WPS shall be re-qualified with new or additional PQR and then be revised. 2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RECORD (PQR) 2.1 The Welding Engineer shall provide the raw material and welding materials, instruct the Welder/ Welding Operator to use the preliminary WPS to make coupon prepared for PQR. 2.2 The Welding Engineer shall present the test coupon required by the ASME Code Section IX to a qualified Lab outside SURF for testing. If the welded test coupons need heat treatment, the Welding Engineer shall assure that the welded test coupon has been properly heat treated as required by the WPS. 2.3 The Welding Engineer shall supervise and record the data during welding of test coupon in the PQR form. 2.4 The Welding Engineer shall be responsible to obtain certified test report from the Lab. After review and satisfy to himself the certified test report, the Welding Engineer shall transfer these test data from the test reports to the PQR. If impact test is required, it shall be performed as per the requirements of SA-370, or ISO 148 part 1 of applicable edition. Impact test machine shall be calibrated as per the requirements of ASTM E23, or ISO 148 Part 2 and Part 3 of applicable edition. Temperature measuring instruments used for impact test shall be calibrated every six (6) months and records shall be provided. 2.5 The Welding QC Engineer shall review the PQR to verify the conformance to the ASME Code Section IX and other applicable Sections, and then present it to the QC Dept. Supervisor for his review and certification. 2.6 The QA Engineer and AI may at any time require any procedure to be re-qualified for cause, or witness the tests of the welding procedure.

电子厂手工焊接作业指导书标准

文件编号制定日期版本/页次页次

手工焊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电路板的手工焊接作业程序,使操作者能正确安全的进行生产。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现经过培训的操作人员 3. 操作规程 操作名称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视图或参数 前期准备 确认焊锡丝,烙铁。烙铁头在焊接前应挂上一层光亮的焊锡。所焊印制电路板的装配图,并按图纸配料检查元器件型号、规格及数量是否符合图纸上的要求。 保证焊接人员戴防静电手环,烙铁接地用万用表交流档测试烙铁头和地线之间的电压,要求小于5V ,否则不能使用。烙铁头是否氧化或有脏物,如有可在湿海绵上擦去脏物。 烙铁操作 电烙铁与焊锡丝的握法:手工 焊接握电烙铁的方法有反握、正握及握笔式三种。 焊锡丝有两种拿法。 选择拿法时以顺手为标准,小心避免烙铁烫伤。 焊接方法 手工焊接有四个步骤; 1.加热焊件 2.移入焊锡 3.移开焊锡丝 4.移开电烙铁 烙铁的焊接温度由实际使用情况决定,一般来说以焊接一个锡点的时间限制在3秒最为合适 元器件的插焊 元器件整形后,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元器件,准确插入印制电路板规定位置,插装到位后用镊子将穿过孔的引脚向内折弯,以免元器件掉出,然后进行焊接操作。 在插焊时注意元器件有无正负极的区分,有区分的元器件要确保正负极的正确后才可焊接,折弯或整形后有字符的元器件面应置于容易观察的位置。 (电阻器) 印制电路板的焊接 将电阻器按图纸要求装入规定位置,并要求标记向上,字向一致,装完一种规格再装另一种规格并尽量使电阻器的高低一致,焊接后将露在印制电路板表面上多余的引脚齐根剪去 焊接时注意避免烙铁在一点上停留时间过长,以免造成电路板过热损坏。 有正负极的电阻要注意不要把正负极接反。 文件编号 制定日期 版本/页次 页 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