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传输方案

无线传输方案

无线传输方案
无线传输方案

无线传输方案

目录

第一章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1、无线通信的概念

2、无线通信发展史

3、无线通信技术种类

4、IEEE 802.11协议

5、802.11协议工作方式

第二章无线微波通信

1、无线微波通信的概念

2、无线微波的工作频带范围

3、无线微波传输特点

4、无线微波的传输分类

5、模拟微波传输

6、数字微波传输

7、模拟与数字区别

8、光纤、微波传输方式比较

9、无线微波监控的优势

10、市场上现有的微波品牌

每三章无线微波设备参数了解

1、如何选择无线微波主机

2、如何选择高性能的处理器(CPU)

3、如何选择高性能的内存

4、无线微波天线的选择标准

5、频率的选择

6、如何选择设备的功率

7、天线的选择

8、级别的了解

第四章数字微波无线传输组网方式

1、点对点典型组网

2、点对多典型组网

3、中心覆盖典型组网

第五章案例

1、案例一(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2、案例二森林防火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3、案例三旅游景区无线监控系统应用解决方案第六章无线微波构建常见问题

1、我应该把中心基站(Base Station)放在那里

2、一个中心基站AP 能连接多少个客户端

3、需要连接一个客户端的网络,应该怎么做

4、每个系统的传输速度如何

5、能否限制每个用户的带宽

6、中心基站与客户端之间无线传输最大距离能达到多少

7、能否从设备使用更长的馈线连接到天线

8、如何增加传输距离

9、无线连接是否要求在视线范围内

10、什么是Fresnel 区

11.为什么在可视范围内,但是连接的质量还不好

12、无线微波信号传输干扰有哪些

13、如何建立或改进无线微波的可视传输通道

14、我是否可以将两个无线网络桥接

15、构建Wlan 我们需要什么

16、安装一个Wlan 无线系统需要多长时间

17、Wlan 运行在Station 模式下是否能做桥接

18、如何解决无线微波的传输带宽、天气的恶劣、信号

中断

第一章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1、无线通信概念

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

2、无线通信发展

回顾通信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有过程:

?1832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它传送的信息是由众所周知的点划码组成的,即人类最早的通信是采用数字方式进行的。

?此后贝尔又发明了电话,并由此造就一个电信产业。

?早在1897年,马可尼使用800KHZ中波信号进行了从英国至北美纽芬兰的世界上第一次横跨大西洋的线无电报通信试验。

?20世纪20年代初人们发现的短波通信。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产生了传输频带较宽、性能较稳定的微波通信,成为长距离大容量地面干线无线传输的重要手段。

?20世纪60年代卫星通信兴起前,它一直是远程国际通信的重要手段,并且目前对应急通信和军用通信依然有一定实用价值。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整套高速多状态自适应编码调制解调技术与信息号处理及信号检测技术,对现今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全数字HDTV传输、通用高速有线/无线接入,乃至高质量磁性记录等诸多领域的信号设计与信号处理及应用。

3、无线通信技术种类

近距离:蓝牙、WiFi、UWB、ZigBee、LRDA(红外)、HomeRF等RFID(射频识别)

远距离:Wimax、GSM(2G)、GPRS(2.5G)、TD-SCDMA(3G)、 Xmw 专用无线系统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bluetooth)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近距无线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

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 ISM 频段,提供1Mbps 的传输速率和10m 的传输距离。

WiFi技术:Wi-Fi(Wireless Fidelity)也是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正式名称是IEEE802.11b,与蓝牙一样,同属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Wi-Fi 速率最高可达11Mb/s。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比蓝牙技术要差一些,但在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却略胜一筹,可达100 m 左右。

Wi-Fi是以太网的一种无线扩展,理论上只要用户位于一个接入点四周的一定区域内,就能以最高约11Mb/s 的速度接入Web。但实际上,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通过一个点接入,带宽被多个用户分享,Wi-Fi 的连接速度一般将只有几百kb/s 的信号不受墙壁阻隔,但在建筑物内的有效传输距离小于户外。

UWB技术:UWB(UltraWideband)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UWB 可在非常宽的带宽上传输信号,美国FCC 对UWB的规定为:在3.1~10.6GHz频段中占用500MHz 以上的带宽。由于UWB可以利用低功耗、低复杂度发射/接收机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在非常宽的频谱范围内采用低功率脉冲传送数据而不会对常规窄带无线通信系统造成大的干扰,并可充分利用频谱资源。基于UWB技术而构建的高速率数据收发机有着广泛的用途。

RFID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

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外发展非常迅速,射频识别产品种类繁多。在北美、欧洲、大洋洲、亚太地区及非洲南部,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汽车、火车等交通监控;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安全出入检查;仓储管理;动物管理;车辆防盗等。而在我国,由于射频识别技术起步较晚,应用的领域不是很广,除了在中国铁路应用的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外,主要应用仅限于射频卡。

专用无线系统技术:专用无线系统主要包含一些专用频段和公用频段的无线系统,主要用于数据传输或语音传输。用于数字传输的系统有无线抄表系统,远程监控等;用于语音传输的系统有无线寻呼系统,对讲机等。同时具有两种功能的系统如公安系统专用安防监控系统。

4、IEEE 802.11协议

作为全球公认的局域网权威,IEEE 802工作组建立的标准在过去二十年内在局域网领域内独领风骚。这些协议包括了802.3 Ethernet 协议、802.5 Token Ring协议、802.3z 100BASE-T快速以太网协议。在1997年,经过了7年的工作以后,IEEE发布了802.11协议,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在1999年

9月,他们又提出了802.11b"High Rate"协议,用来对802.11协议进行补充,802.11b在802.11的1Mbps和2Mbps速率下又增加了5.5Mbps和11Mbps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后来又演进到802.11g的54Mbps,直至今日802.11n的108Mbps。

?802.11a

高速WLAN协议,使用5G赫兹频段。

最高速率54Mbps,实际使用速率约为22-26Mbps

与802.11b不兼容,是其最大的缺点。也许会因此而被802.11g 淘汰。

?802.11b

目前最流行的WLAN协议,使用2.4G赫兹频段。

最高速率11Mbps,实际使用速率根据距离和信号强度可变(150米内1-2Mbps,50米内可达到11Mbps)

?802.11b的较低速率使得无线数据网的使用成本能够被大众接受(目前接入节点的成本仅为10-30美元)。

另外,通过统一的认证机构认证所有厂商的产品,802.11b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得到了保证。兼容性促进了竞争和用户接受程度。?802.11e

基于WLAN的QoS协议,通过该协议802.11a,b,g能够进行VoIP。

也就是说,802.11e是通过无线数据网实现语音通话功能的协议。

该协议将是无线数据网与传统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竞争的强有力武器。

?802.11g

802.11g是802.11b在同一频段上的扩展。支持达到54Mbps的最高速率。

兼容802.11b。该标准已经战胜了802.11a成为下一步无线数据网的标准。

?802.11h

802.11h是802.11a的扩展,目的是兼容其他5G赫兹频段的标准,如欧盟使用的HyperLAN2。

?802.11i

802.11i是新的无线数据网安全协议,已经普及的WEP协议中的漏洞,将成为无线数据网络的一个安全隐患。802.11i提出了新的TKIP协议解决该安全问题。

利用802.11b,移动用户能够获得同Ethernet一样的性能、网络吞吐率、可用性。这个基于标准的技术使得管理员可以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局域网技术来构造自己的网络,满足他们的商业用户和其他用户的需求。

和其他IEEE 802标准一样,802.11协议主要工作在ISO协议的最低两层上,也就是物理层和数字链路层(见图1)。任何局域网的应用程序、网络操作系统或者像TCP/IP、Novell NetWare都能够在802.11协议上兼容运行,就像他们运行在802.3 Ethernet上一样。

802.11b的基本结构、特性和服务都在802.11标准中进行了定义,802.11b协议主要在物理层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加入了高速数字

传输的特性和连接的稳定性。

5、802.11协议工作方式

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是通过一台PC机器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 AP),它的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一个无线接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网络接口(802.3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d桥接协议。接入点就像是无线网络的一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的接入站聚合到有线的网络上。无线的终端可以是802.11PCMCIA卡、PCI接口、ISA接口的,或者是在非计算机终端上的嵌入式设备(例如802.11手机)。

图1:802.11和ISO模型

第二章无线微波通信

1、无线微波通信的概念

波是指频率超过1GHz的电磁波,波长范围在毫米~厘米数量级,其波长比普通无线电波更短。无线微波传输类似光线直线传输,是一种视距范围内的接力传输。有视距范围内的直线传输和多径传输的特点,2、无线微波的工作频带范围

频带名称频率范围波段名称波长范围

特高频UHF 300-3000MHz 分米波100-10cm

超高频SHF 3-30GHz 厘米波10-1cm

极高频EHF 30-300GHz 毫米波10-1mm

甚高频300-3000GHz 丝米波1-0.1mm

3、无线微波传输特点

视距范围内的直线传输:由于微波的波长很短,因此它不能像中波那样可以沿着地球表面传输,因为地面很快就把它吸收掉了;它也不能像短波那样可以通过电离层反射传输到地面很远的地方,因为它能够穿过电离层逸入太空。由于地球表面是一个曲面,所以微波只能在视距范围内作直线传输,因此决定了两个微波站之间的传输距离不能很远,一般在70km左右,否则将不能获得较稳定的传输特性。

多径传输:在实际使用的微波通信线路中,总是使用方向性非常强的天线,并把收、发天线对准,以使接收端收到较强的直射波。但是,由于受天线的方向性所限,总会有一部分电磁波透射到地表面,经地表面反射后到达收信端的天线,或散射进入太空;其次,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不均匀的气体,也会造成电磁波的折射和吸收,损失掉一部分能量;另外,由于微波无法穿过传输线路上的固体物,所以,在传输

无线传输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大连海创 大连海创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Dalian Hitro Hi-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无线传输视频监控系 统解决方案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七贤岭爱贤街10号大连设计城6层 电话:7 传真:0411–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15797289.html,

大连海创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高科技民营企业,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为客户提供基于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无线自动控制技术、无线采集技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在立足自主创新、自主开发的基础上与国外知名无线通信企业进行强强合作,并将公司开发设计中心直接设立在美国硅谷,以保证公司的技术和产品更好的与国际接轨。公司相继推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特点的无线宽带网桥、无线AP、无线MESH、无线集中管理系统、无线智能接入终端、WIAC、WSN、Wi-FiCamera以及软交换平台等相关产品,成为国内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生产企业之一

1. AP2108 AP 2108M 企业级室内无线MESH 概述 HITRO公司的AP 2108M是一款高性能的室内型无线Mesh设备,它支持一片独立的802.11a/b/g卡,不仅可以作为Mesh设备,还可以单独作为一台AP或Bridge设备使用。作为HITRO公司系列无线产品之一,它可以与HITRO公司其他的产品(如HITRO WBA系列产品,POLAR,SOLAR系列产品等)紧密配合,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优化的有线无线混合解决方案。 ●智能组网和恢复功能。AP 2108M设备在完成出厂设置后,在安装时设备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完成组网,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单个Meshap发生故障,其他的设备可以自动调整网络,不影响系统运行。 ●自动路由功能。在无线Mesh AP网络中,每个设备都有多个传输路径可用,网络可以根据每个节点的通信负载情况动态地分配通信路由,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节点的通信拥塞。 ●宽带传输功能。无线通信的物理特性决定了通信传输的距离越短就越容易获得高带宽,AP 2108M设备由于选择低功率多个短跳来传输数据,节点之间的无线信号干扰也较小,因此获得了更高的网络带宽。

厂区数字无线视频传输设备技术方案

厂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第一章 概述 在高新技术数字化发展的今天, 多媒体、数字化、全方位 是工厂对电视监控系统的新要求,也是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作用,实现 向科技要警力 的途径。通过对工厂四周围墙、宿舍、财务室等重点区域进行严密的二十四小时监控,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对诸如盗窃、抢劫等事件做出快速反应,还能提供事件发生前后一定时间内的查证资料;同时采用监控远程传输技术实现领导对监控的远程浏览,为工厂的管理工作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手段,大大减轻员工不安定的压力,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工厂安装监控系统,通过厂内车间的摄像机,不仅可以看到工厂内主要出入口情况,及时发现犯罪分子,并可打开录像机进行录象,以作为证据,对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们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在工厂及生活区周界安装摄像机,可以观察整个厂及生活区周边情况,发生报警时,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迅速看报警路段情况,以保护工厂生活区的安全。本文着重讲厂区无线监控监控系统。 第二章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功能特点说明 该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结构上、或者是在应用上,均体现了现代网络视频监控的特点与特色,其具体内容如下:

实用性强 根据用户需求,系统充分考虑了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监控前端均采用数字无线视频传输设备,内部采用数字无线编码处理,可连接常规的监控摄像机(球机/枪机等模拟的输入源均可,设备可以将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采用数字无线设备发送出去),采用无线的传输方式,将大大提高现场布局的灵活性与快捷性,避免了大型机械设备对传统监控线路的碾压问题,同时是监控点与接收点之间相对是直线传递,避免了绕线施工的问题。由于采用了数字的无线视频传输设备,可以有效的抗击现场电磁环境的干扰问题。另外可以根据现场需求灵活的变换位置,而不需要花很大的成本即可完成 可靠性原则 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基础。为了确保整个系统能够稳定工作,系统采用的硬件设备均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达到行业入网的技术标准。并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先进性原则

5G无线维护考试题及答案-华为设备

5G无线试题 一、判断题 1.FANc和FANd风扇板可以放置在BBU5900机框中使用。() 2.BBU5900的槽位编号是从左往右编排,再从上到下编排。() 3.操作时必须确保正确的ESD防护措施,如佩戴防静电腕带或手套,以避免单板、模块或电子部件遭到静电损害。( ) 4.5GAAU模块使用双电源线供电方案时需要外接ODM,输入2路电源线输出转成1路电源线。( ) 5、BBU3900与BBU5900槽位分布一致。() 6.IMB05机框挂墙是只允许竖放,不允许横放。( ) 7.当前NSA场景主流的组网方案是Option 3x方案。( ) 8.5G标准站点解决方案中AAU拉远距离需小于100米,超出100米的场景需单独申请特殊场景方案。( ) 9.5G AAU支持级联。() 10.AAU本身有保护接地,在安装好保护接地线的情况下,AAU的电源线不需要剥开露出电源线屏蔽层进行固定。( ) 11.pRRU支持级联。() 12.安装AAU电源线应注意:必须先连接AAU端连接器,再连接供电设备端连接器。如果连接顺序错误或电源线极性反接,可能导致AAU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13.目前已经发布的5G试点频段低频主要有2.6G、3.5G、4.9G、10G。( ) 14.UMPTe3单板支持GPS及北斗。()

15.UPEUd电源板不能放置在BBU5900机框中使用。( ) 一、单选题 1、5G基站主控板推荐优先部署在BBU5900几号槽位(D ) A.0 B.3 C.6 D.7 2、DCDU-12B 电源模块的输出规格为(A) A.10路30A B.10路20A C.7路30A D.7路20A 3、5G AAU使用的eCPRI光模块带宽大小是多少(B) A.10GE B.25GE C.50GE D.100GE 4、按照标准5G站点解决方案,BBU5900部署大于等于2个UBBPfw1全宽基带板时,需要配置UPEUe电源模块的数量为(B ) A.1个 B.2个 C.1个或者2个均可以D、以上均不对 5、按照标准站点解决方案,无功分器、放大器场景GPS最大拉远距离为(C ) A.50m B.70m C.150m D.170m 6、BBU5900安装在第三方机柜时为防止系统风量不足,建议相邻BBU之间预留(A )U或以上间距,并安装挡风板,避免风道回流 A.1U B.3U C.5U D.6U 7、5G BBU5900与传输对接使用的光模块带宽大小是多少C A.100M B.1GE C.10GE D.100GE 8、BBU5900 UPEUe电源模块输入电源线需要几路(直流电源线正负算1路)B A.1路 B.2路 C.3路 D.5路 9、5G 全宽基带板推荐部署在BBU5900的槽位优先级顺序为A A.0>2>4 B.4>2>0 C.4>2>0>1>3>5 D.5>3>1

常见无线通信组网方式

常见无线通信组网方式 采用何种无线组网方式,比较合适、比较经济。我公司根据两年多来的行业应用推广经验,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的要求不同,提供几种比较实用的应用方案 GPRS/CDMA无线通信的移动性、实时在线、按流量计费、通信速度快、网络覆盖范围广等诸多优点,越来越被行业应用所认识,逐步在行业内大量推广使用。在使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惑行业客户的问题:无线应用有哪些组网方式;采用何种组网方式,比较合适、比较经济。根据我们的行业应用推广经验,下面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的要求不同,提供几种比较实用的应用方案。 根据数据中心组网方式不同,无线组网方式可以有下面几种联网方式: 一、专线联网方式 联网拓扑图: 系统组成: A、业务处理系统:处理无线端末设备(无线终端、RTU+DTU、无线POS等)提交的各项业务数据 B、网关设备:桥接移动网络与业务处理系统间的通信通道,(可以是路由器、可以是路由器+防火墙、可以是路由器+银行网控器等设备) C、GPRS网关支持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桥接GPRS无线内部网络和客户间的网关设备。 D、GPRS网络:无线数据传输平台 E、基站:连接无线端末设备和GPRS无线内部网络的节点。 F、无线端末设备:可以是无线POS、无线终端以及嵌入式应用中的DTU设备 +各类嵌入式检测控制设备(RTU,比如环境监测设备、油田检测设备、污水监测设备等) 系统工程: 用户端: A、提供网关设备,并和无线运营商一道,调试网关设备和移动GGSN间的通信通路。 B、用户和无线运营商一道配置GGSN到用户网关设备间的VPN通道(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 C、增加防火墙(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视实际情况而定) D、调试端末设备应用程序 E、调试业务主机设备 移动运营商: A、提供到用户端的专线(或由用户从电信声请获得) B、配置GGSN,调通GGSN和用户网关设备的通信通路。 C、和用户一道配置GGSN到用户网关设备间的VPN通道(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 系统处理流程: 无线端末设备先通过基站以无线方式登陆到无线网络,获得IP地址,然后与业务处理中心建立TCP连接,数据由移动运营商的GGSN经数据专线连接至用户的数据中心。 系统特点: 数据安全性好;通信速度快;通信质量稳定;系统初期建设成本高;适合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二、企业公网联网方式 联网拓扑图:

风光互补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风光互补供电 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设 计 方 案 编制:深圳市鑫日科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二O一三年八月 目录 一、前言................................................................................................................................................ 二、应用特点............................................................................................................................................ 2.1 太阳能发电子系统 2.2 数据无线传输子系统 2.3 其他子系统 2.3 系统相关应用案例图片 三、项目需求.......................................................................................................................................... 四、无线视频传输方案设计 .................................................................................................................... 4.1 无线传输方案概述 4.2 无线传输方案设计 4.3 无线传输设备介绍 五、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方案设计 ............................................................................................................ 5.1 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监控类)示意图 5.2 设计思路 5.3 安装地对自然资源要求 5.4 设备选型方案 六、前端监控设备介绍 ............................................................................................................................ 七、远程视频同步方案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方案预算............................................................................................................................................ 一、前言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1. .......................................................................................................... 系统概述3 2. .................................................................................................................. 系统方案5 2.1 ................................................................................................................ 硬件部分说明 6 2.1.1..................................................................................................................... 服务器 6 2.1.2..................................................................................................................... 工作站 6 2.1. 3............................................................................................... 系统子站光纤交换机 6 2.1.4............................................................................................... 调度中心光纤交换机 8 2.1.5............................................................................................................. 通信管理机 9 2.1.6............................................................................................... 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9 2.1.7............................................................................................................. 视频摄像机 12 2.1.8...................................................................................................... 电梯振动分析仪 13 2.1.9.......................................................................................................... 温湿度采集器 13 2.1.10........................................................................................................... 噪音采集器 14 2.1.11.................................................................................................... 信号采集控制器 14 2.2 ................................................................................................................ 软件部分说明 15 2.2.1.......................................................................................................... 系统子站软件

远距离无线网络组网方案

LF7-2平台临时组网方案 一、组网概况 LF7-2平台位置示意图如下: LF7-2平台位置赤湾大厦西南方268米处, 两者之间不存在较大遮挡,赤湾大厦ChiWan Building具备电信宽带接入条件; 1) LF7-2平台网络需通过赤湾大厦接入Internet; 2) LF7-2平台所需网络带宽为使用时长为 二、组网方案: 根据LF7-2平台与赤湾大厦的位置特点, 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网络信号从赤湾 大厦传输至LF7-2平台现在位置, 网络带宽最小

方案一: 室外高功率无线接入器TL-WA7210N 设备无线中继进行网络延伸 TL-WA7210N 工作在2.4GHz 无线频段,符合IEEE 802.11b/g/n 标准,并采用业界领先的无线芯片方案,充分保证无线局域网的高效稳定性能。TL-WA7210N 的无线传输速率高达150Mbps 。 TL-WA7210N 无线输出功率达500mW (27dBm ),配合内置的12dBi 的双极化定向天线,使无线信号传输得更远,覆盖面积更广,理论传输距离可达2000M 。网络拓扑结构如下: TL-WA7210N 壳体采用室外型设计。不仅防尘,防水,还能充分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在高低温环境下都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TL-WA7210N 提供AP 、AP Client 、Bridge 、Multi-Bridge 、Repeater 、AP Client Router 和AP Router 多种实用工作模式。无论是点对点无线传输,还是无线覆盖,都可以轻松应对。组网更加自由,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TL-WA7210N 支持SSID 隐藏、无线MAC 地址过滤、64/128/152位WEP 加密及WPA-PSK/WPA2-PSK 、WPA/WPA2安全机制,保障无线网络不被侵犯或盗用。 TL-WA7210N 支持IP 与MAC 地址绑定功能,可以将内网电脑的IP 地址与MAC 地址一一进行绑定,有效防止伪造数据包,从而有效遏制内网ARP 攻击,保证内网数据安全。

(完整word版)无线网桥数字监控方案

无线数字监控 方 案 书 2007年工作10月9日深圳亿维锐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系统综合分析 (3) 1、项目背景 (3) 2、设计原则 (3) 1、稳定性 (3) 2、安全性 (4) 3、扩充扩展性 (5) 4、先进性 (5) 5、应用对象 (5) 二、无线网络传输系统 (6) 三、无线监控方案描述 (8) 无线监控系统图 (8) 四、数字监控部分介绍 (10) 五、无线传输产品介绍 (11)

一、系统综合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我们开始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治安问题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监控开始进入系统性的规划和大规模实施阶段。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加强保卫的工作,对复杂地形、特殊场合投入监控设备进行监视、存储、管理和智能化联动,在提高安全设备投入使用价值的基础上,给集中管理部门提供更多的管理途径,同时也提升现有安防设备的性能。 1、项目背景 数字监控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在现代城市平安监控中正日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很多情况下,监控点和中央控制中心相距较远并且位置较分散,利用传统网络布线的方式不但成本非常高,而且一旦遇到河流山脉等障碍时,有线网络更是束手无策,且可扩充性、灵活性差,一旦要增加或者减少被监测点,将会带来新的施工周期。此时,无线数字监控无可比拟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利用无线数字监控技术,可以将多个监测点与中央控制中心连接起来,且搭建迅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起无线数字监控系统。 2、设计原则 1、稳定性 以往的模拟视频信号经过较长距离传输,信号就会衰减,而且由于线路的问题经常导致整个监控系统的不稳定性。 无线数字监控系统采用无线传输设备(包括无线网桥和扩频微波设备),即利用一对无线传输设备,将两个分离的网络连接起来,并通过无线传输设备进行数字信号传输,完全能够保证采用H.263/ MPEG-1/2/4等格式的数字视频流稳定可靠地进行传输,达到无线视频监控的目的。 无线网桥采用IEEE802.11b/g/a的无线网络产品支持11、54Mbps及更高的网络带宽,适应于短距离无线传输(距离在30公里内),带宽随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扩频微波设备采用FDD频分双工方式支持8、16Mbps的网络带宽,能提供真正的全双工通信,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适应于远距离无线传输(传输距离超过70公里),带宽不

小区电梯无线监控方案

电梯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解 决 方 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3) (一)、项目背景及用户需求 (3) (二)、总体规划及设计原则 (4) 二、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5) (一)、系统设计规划 (5) (二)、系统设计说明 (6) 三、主要产品性能参数 (8) 四、无线传输特点及优势 (13) 五、培训及售后服务 (14)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背景及用户需求 1、项目背景:当今时代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和建筑设计的档次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电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已不仅限于要求电梯搭乘快速、舒适,制造坚固,装潢考究,人们对电梯的安全可靠性正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电梯正朝着控制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电梯作为高楼载客、载货的主要工具在未来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它是最普通的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很有必要,通过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在电梯内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该系统采用数字网络监控,通过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实时监控机制,对电梯的安全情况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当监控画面出现异常情况时,可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并可调用、回放硬盘纪录的监控录像,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证据,提高非现场的管控能力,有效解决了物业和住户对电梯安全的需求,也可以有效遏制辖区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2、用户需求: 1)本项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们采用无线视频传输系统,该系统可将视频、音频集合在一起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点对点传输,是一套集影像监控、声音监控、环境监控、报警、资料存储和查询、PC照相、站点集中管理等于一体的高级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同时产品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易使用、易安装,网络化管理等特点。 2)本期项目对XX小区的10部电梯进行视频监控 3)根据系统带宽的计算及监控地点的基础条件,采用电梯专用无线收发器实现音视频实时传输。 4)本方案中监控前端设备使用H.265编码的200万高清网络摄像机。

无线常见的组网方式

无线常见的组网方式 1. 无线组网 组网要求:在局域网内用无线的方式组网,实现各设备间的资源共享。 组网方式:在局域网中心放置无线接入点,上网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 2 . 点到点连接 ①单机与计算机网络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单机上加装无线网卡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②计算机网络间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远端计算机网络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3 . 点到多点的连接 ①异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 A 、 B 、 C 三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和 C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B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在 A 网加装另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C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的第二个定向天线相对。 ②同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 A 、 B 、 C 、 D 四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 C 网、 D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全向天线,在 B 网、 C 网、 D 网各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 A 网与 B 、 C 、 D 三网以相同的频率建立连接。 4 . 面向区域的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为在此区域内的移动设备提供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方式:在区域内进行基站选点,在每个基站放置无线接入点外接全向天线,形成多个互相交叠的蜂窝来覆盖要联网的区域。移动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即可享受在此范围内的移动联网服务。 5. 中继连接 ①跨越障碍物的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地理位置间有障碍物,不存在微波传输所要求的可视路径。 组网方式:采用建立中继中心的方式,寻找一个能同时看到两个网络的位置设置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②长距离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距离超过了点对点连接能达到的通信距离。 组网方式:在两个网络间建立一个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6 . 网状网连接 无线网状网是纯无线网络的系统,网络内的各个 AP 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道直接相互连接。 相互间无线连接的 AP 数量可以不受限制。通常一个城市里面可以有上万台 AP 同时在

无线监控解决方案

无线网桥监控解决方案 V1.4 目录

1.概述 (2) 2.无线点对多点传输的组网 (3) 3.有线收集无线点对点传输的组网 (3) 4.无线传输中心还原模拟视频信号的组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中心360度覆盖典型组网 (3) 6.可靠性中心远点无线直传典型组网 (4) 7.微波(5.8G)中继基站典型配置及组网 (4) 8.使用技巧1:单摄像机无线连接 (5) 9.使用技巧2:多摄像机有线收集无线连接 (6) 10.使用技巧3:中继无线连接 (6) 11.使用技巧4:中心接收无线连接 (7) 12.微波无线传输规则 (7) 12.1微波无线监控对射距离和覆盖角度规则: (8) 12.2微波中继规则 (8) 13.系统典型配置清单和主要产品技术规格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典型案例:详见“附件H:典型案例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微波无线监控,是针对广场、公园、山林、风景区、码头、货场、矿场、建筑工地、桥梁建筑、隧道建设、大型工厂等场所,在那些不方便拉线的室外应用而专门设计、最有效、最节省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的无线传输是数字微波双向通讯机制,采用5.8G 的免许可频段,在全球范围内适用。

2.无线点对多点传输的组网 接收点到各摄像点的距离在0.1~3公里,接收点能通视各监控点的天线(无阻挡),接收点的天线安装高度在20米以上。接收点采用90度覆盖微波网桥TS14W90,同时最多接收6个无线摄像点,摄像点采用小角度的微波摄像机TS806TW,摄像点安装高度在5米以上。 TS806TW11 TS14W90 TS806TW05 度覆盖,无线 TS806TW11 TS14W11 TS806TW05 度覆盖,无线 3.有线收集无线点对点传输的组网 把100米范围内的网络摄像机使用网线+网络交换机汇聚在一起,使用1个微波网桥发送到远点。接收点到各发射天线的距离在0.1~5公里,接收点能通视发射天线(无阻挡),接收点的天线安装高度在20米以上。接收点采用11度覆盖微波网桥TS14W11,发射点采用微波网桥TS14W11或TS14W05,一对微波网桥最多支持8个摄像点。 TS806T 米网线 有线汇聚,无线点对点传输公里,最多同时连接6个摄像 4.中心360度覆盖典型组网 在监控中心5公里范围内有6个以上摄像点,或者分布范围角度大于90度角,如果需要360度覆盖,一般采用4个90度微波网桥(TS14W90)组件360度覆盖,每个扇区覆盖1~6个无线摄像点。接收微波网桥全部能通视各监控点的天线(无阻挡),中心点天线安装高度在20米以上,摄像点采用小角度的微波摄像机TS806TW,摄像点安装高度在5米

传输维护中心岗位职责

传输维护中心岗位职责 中心职责: 1.贯彻集团和省公司传输设备、线路的维护规程,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保证安全生产; 2.组织制订和落实维护作业计划、应急抢修计划和各项技术维护措施 3.负责全区传输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故障处理;配合干线设备维护; 4.根据业务响应的要求,及时开通相关业务和技术支撑; 5.负责市区干线、本地线路的日常维护、检修、故障处理;区县线路维护的管理、检查; 6.负责传输、线路动态资源管理,确保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的准确性,发布资源预警; 7.负责市区线路、传输设备代维的日常维护管理和指导; 8.组织制订设备和线路更新改造计划,并根据计划实施;线路迁改的索赔; 9.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的可研、初设的会审,单体项目的方案审核; 10.参与网建工程建设,配合网建部工程项目的初验,组织工程项目的终验; 11.制定传输网络优化、调整方案,并组织实施; 12.负责责任内的项目管理、物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 13.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 14.负责本专业相关的外协单位协调工作; 15.组织维护人员技术、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16.负责卫星通信车的日常维护,参与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1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中心主任职责: 1.负责中心内部工作分配、协调、监督、考核; 2.负责制定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进行贯彻; 3.负责代维单位传输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 4.负责传输疑难杂症问题的跟踪、处理; 5.负责组织中心内流程的制定和修改; 6.组织制定传输专业年度维护作业计划,并检查所有作业计划的落实情况、考核完成情况; 7.负责传输更新改造项目设计、初设等工作的上报的协调工作; 8.负责组织传输网络的优化、调整; 9.参与线路迁改涉及的索赔谈判; 10.组织维护人员技术、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11.负责中心的对外协调工作。 12.牵头制定传输应急预案,指挥预案的实施; 13.负责省分下达KPI考核传输类指标的达标; 1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传输线路维护工程师职责: 岗位描述: 工作对象: 光缆、电缆、管道、杆路、光交接箱、电交接箱、分线盒、标识标桩、终端盒、人(手)孔、

家庭无线局域网组网实战方案篇

家庭无线局域网组网实战方案篇 就无线局域网本身而言,其组建过程是非常简单的。当一块无线网卡与无线AP (或是另一块无线网卡)建立连接并实现数据传输时,一个无线局域网便完成了组建过程。然而考虑到实际应用方面,数据共享并不是无线局域网的惟一用途,大部分用户(包括企业和家庭)所 希望的是一个能够接入In ternet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无线局域网,此时,In ternet的连接方式以及无线局域网的配置则在组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最简单的莫过于两台安装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实施无线互联,其中一台计算机还连接着In ternet,如图1所示。这样,一个基于Ad-Hoc结构的无线局域 网便完成了组建。总花费不过几百元(视无线网卡品牌及型号)。但其缺点也正如上期所提 及:范围小、信号差、功能少、使用不方便。 图1 Ad-Hoc连接方式简单易行 Ad Hmr 结构图VSK 无线AP的加入,则丰富了组网的方式(如图2),并在功能及性能上满足了家庭无线 组网的各种需求。技术的发展,令AP已不再是单纯的连接有线”与无线”的桥梁。带有各 种附加功能的产品层出不穷,这就给目前多种多样的家庭宽带接入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下面就从上网类型入手,来看看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案。 图2无线连接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

址线信号可以幾盖第个房屋,屋内计嫌机可以萌意布置 intrfftift AhwM MU FC I- AiL?p|*f 无线AP 或 还可塚在擀外上网 1. 普通电话线拨号上网 如果家庭采用的是56K Modem的拨号上网方式,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必须依靠两台以上 装备了无线网卡的计算机才能完成(如图3,因为目前还没有自带普通Modem拨号功能的无线AP产品)。其中一台计算机充当网关,用来拨号。其他的计算机则通过接收无线信号来达到无线”的目的。在这种方式下,如果计算机的数量只有2台,无线AP可以省略,两 台计算机的无线网卡直接相连即可连通局域网。当然,网络的共享还需在接入In ternet的那台计算机上安装Win Gate等网关类软件。此时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种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与有线网络非常相似,都是拿一台计算机做网关,惟一的不同就是用无线传输替代了传统的 有线传输而已。 图3传统Modem接入,也可享受无线

(完整版)4G无线监控方案

太阳能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设 计 方 案 江西省深港科技有限公司 2019.3.22

目录 1. 系统简介 (3) 2. 系统原理和架构 (5) 3. 系统配置单 (10) 4. 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 (11) 5. 部分工程应用场景 (12)

一、系统简介 太阳能无线监控系统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环保能源太阳能和风能供电,同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音视频远距离无线组网技术,使无法或者不方便得到电力供应的地区实现远程不间断监控成为可能。随着太阳能无线监控系统集成技术的成熟,该系统已在全球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系统具有:环保节能、无需挖沟或架设电力架、不需要大量线材管材、不需要输变电设备、施工周期短、不消耗市电不产生电费、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维护费用低、低压无触电危险及移动灵活等诸多优点。

郊外地域广阔没有电力供应又难以布线,本系统可以解决郊外没有市电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图像传输不好布线的问题;应用方案的摄像机系统可以对监控点附近地区进行全方位监控,监控范围广、图像清晰度高,而且传输采用4G模式SD卡现场录像模式,管理人员可在机房集中管理所有监控点,前端监控点完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员值守操作。

二、系统原理和架构 太阳能无线监控系统主要由太阳能供电系统、4G无线视频传输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 太阳能供电子系统是由太阳能组件、风力发电机、胶体蓄电池、智能充放电控制器等组成,无线视频传输子系统是由数字4G无线组成传输链路,视频监控子系统是由摄像机、终端视频管理设备(如数字硬盘录像机)等组成。根据需要可增加其它辅助功能如:太阳能市电自动互补、锂电储存、前端拾音、前端喇叭、前端录像、前端传感、目标跟踪、视频分析、图像抓拍、远距离摄像机、热感摄像机、无线广播、无线信号中继、无线信号覆盖等。

无线视频传输技术的发展

无线视频传输技术的发展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增加,无线通信已获得非常广泛的应用。无线网络除了提供语音服务之外,还提供多媒体、高速数据和视频图像业务。无线通信环境(无线信道、移动终端等)以及移动多媒体应用业务的特点对视频图像的视频图像编码与传输技术已成为当今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前沿课题。 1 无线视频传输技术面临的挑战 数字视频信号具有如下特点: ·数据量大 例如,移动可视电话一般采用QCIF分辨率的图像,它有176X144=25344像开绿灯。如果每个像素由24位来表示,一帧图像的数据量依达 594kbit。考虑到实时视频图像传输要求的帧频(电视信号每秒25帧),数据传输速率将达到14.5Mbps! ·实时性要求高 人眼对视频信号的基本要求是,延迟小,实时性好。而普通的数据通信对实时性的要求依比较低,因此相对普通数据通信而言,视频通信要求更好的实时性。 无线环境则具有如下特点: ·无线信道资源有限 由于无线信道环境恶劣,有效的带宽资源十分有限。实现大数据量的视频信号的传输,尤其在面向大众的无线可视应用中,无线信道的资源尤其紧张。 ·无线网络是一个时变的网络 无线信道的物理特点决定了无线网络是一个时变的网络。 ·无线视频的Qos保障 在移动通信中,用户的移动造成无线视频的Qos保障十分复杂。 由此可以看出,视频信号对传输的需要和无线环境的特点存在尖锐的矛盾,因此无线视频传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般来说,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的研究设计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和设计目标

事实上,表1中许多性能指标是相互制约的。例如,视频图像压缩比的提高会增加编码算法的复杂度,因此会影响算法的实时实现,并且可能降低视频的恢复质量。 2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视频信息的数据量十分惊人,要在带宽有限的无线网络上传送,必须经过压缩编码。目前国际上存在两大标准化组织——ITU-T和MPEG——专门研究视频编码方法,负责制公平统一的标准,方便各种视频产品间的互通性。这些协议集中了学术界最优秀的成果。 除各种基于国际标准的编码技术外,还有许多新技术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 2.1 基于协议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国际电信联盟(ITU-T)已经制定的视频编码标准包括H.261(1990年)、H.263(199 5年)、H.263+(1998年),2000年 11月份将通过H.263++的最终文本。H.26X系列标准是专门用于低比特率视频通信的视频编码标准,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因此特别适合于无线视频传输的需要。它们采用的基本技术包括:DCT变换、运动补偿、量化、熵编码等。H.263+和H.263++中更增加考虑了较为恶劣的无线环境,设计了多种增强码流鲁棒性的方法,定义了分线编码的语法规则。 MPEG制定的视频编码标准有MPEG-1(1990年)、MPEG-2(1994年)、MPEG-4(完善中)。其中MPEG-1、MPEG-2基本已经定稿,使用的基本技术和H.26X相同。MPEG-1、MPEG-2的特点在于针对的应用主要是数字存储媒体,码率高,它们并不适于无线视频传输。人们熟知的VCD、DVD是MPEG-1、MPEG-2的典型应用。随后,MPEG组织注意到了低比特率应用潜在的巨大市场,开始和ITU-T进行竞争。在 MPEG-4的制定中,不仅考虑了高比特率应用,还特别包含了适于无线传输的低比特率应用。MPEG-4标准的最大特点是基于视频对象的编码方法。 无线通信终端是多种多样的,其所处的网络结构、规模也是互异的。视频码流的精细可分级性(Fine Granularity Scalability)适应了传输环境的多样性。 编码协议并不提供完全齐备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协议内容主要包括码流的语法结构、技术路线、解码方法等,而并未严格规定其中一些关键算法,如运动估计算法、码率控制算法等。运动估计算法在第3部分有较为详细的介绍。码率控制方案在第4部分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2.2 其他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WiFi无线维护心得

WiFi无线维护心得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但是对于WiFi技术,我们应该怎么进行WiFi 故障处理呢?下面就为你详细介绍一下。 WiFi故障处理之软件:监视你的连接 尽管大部分优化WiFi网络的工作都只涉及硬件,但软件同样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些无线路由器配备的监测软件可跟踪所连接的硬件设备,还可以完成简单的修复工作,通常在最初的网络配置过程中涉及到这些软件的设置。 还有一些软件程序可能也有帮助,可以显示你的IP地址以及数据能以多快的速度进出你的电脑。对于某些用户来说,没有什么比知道自己的网络有多快更重要的事情了。目前网上有几十种这样的服务,但它们显示的速度数值并不完全相同。重要的是,在调整你的网络配置时,选择一项服务并坚持使用它进行速度的比对。 如果你电脑上的程序运行很慢的话,WiFi安全测试可能会帮你找出原因。在调查了你的系统后,它会显示你的加密类型、信号强度和所使用的信道,以及存在哪些明显的安全漏洞等有价值的信息。 WiFi故障排查清单 在采用所列出的建议后,你的无线网络传输距离和速度都应当大大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网络完全不存在缺陷。以下是帮助你查看是否存在死连接(或弱连接)问题的9个步骤: 1、确保电缆或DSL调制解调器与你的路由器相连接,所有设备都接通电源。 2、重新启动路由器和PC来更新DHCP许可。 3、打电话给Internet服务提供商,了解它是否正在维护或修理它的网络。 4、检查是否使用了最新的固件及客户端软件。 5、尝试利用LAN线缆连接到Internet,如果这种方法有效,那就是无线部分出了问题。 6、来自无绳电话、微波炉或附近的大功率网络的干扰会让你的网络中断,尝试使用不同的信道。 7、当连接太多客户端设备,或者有人上传或下载大量数据时,WiFi连接速度会变得很

原来电梯无线网桥这么玩

原来电梯无线网桥这么玩

————————————————————————————————作者:————————————————————————————————日期:

原来电梯无线网桥这么玩 电梯是社区监控的重点区域,也是各种事件多发区,并且因为多种原因容易成为监控的死角。电梯监控在方案设计及布线方面也面对诸多挑战,而电梯专用无线网桥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工程设计及施工更为简单,电梯内的情况一目了然。 那么,问题来了,电梯无线网桥怎么玩? 首先要了解一下电梯的环境,虽然不存在气候和天气的影响,但电梯和电梯井内存在各种辐射和干扰,要想很好的进行电梯监控数据的传输,要满足两个条件:抗干扰,产生的干扰比较少。也就是说,在电梯内使用的无线网桥不仅要能抗一定的干扰,而且本身也不能产生其他更多的干扰。

正是因为电梯环境的特殊性,所以电梯监控一般会使用电梯无线网桥,而不是室外普通无线网桥。电梯网桥相比室外网桥,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优化,更有利于电梯监控传输。而且由于要求本身不能产生很大的干扰,所以电梯无线网桥的发射功率,以及天线增益都不能太大。 下面我们结合一个最新的案例项目来剖析一下: 1、项目名称 西安华府新桃园社区电梯无线监控项目 2、项目背景 西安华府新桃园项目位于西二环与南二环什字西南角,东临唐延北路,南临大寨路,西临风影路,北临规划路,项目占地58.8亩,规划总面积18万平方米,项目地段优越,属于西高新稀缺的核心高尚居住区。高端的居住

要求呼唤高端的安防监控,需要社区电梯的全监控覆盖,丰润达 RD-S350CPE 2.4G 无线网桥,解决电梯监控问题的理想之选。 3、需求分析 作为高端生活社区,华府新桃园要做到全覆盖的安防监控,完善的电梯监控系统必不可少,有线监控投入费用较多、施工周期漫长、并且影响整体建筑外观,通过电梯无线网桥构建的无线监控解决方案,是此项目的不二之选。 其主要因素在于: a 电梯监控不走电梯线,保证监控画面流畅; b 采用数字网络监控,对电梯的安全情况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 c 监控视频需要稳定可靠,清晰流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