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三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三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三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三地理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选项内)

下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判断1~3题。

1、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A、甲乙

B、甲丁

C、乙丁

D、丙丁

2、四幅图中,章丘市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根据四幅图所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的时期,由波斯湾开往日本的油船将一直顺风顺水

B、乙图所示的时期,中山站附近会有极昼现象

C、丙图所示的时期,长江口附近海域盐度达到一年中最低值

D、丁图所示的时期,内蒙古草原草类生长繁茂

读右侧两幅经纬网图,完成4~5题。

4、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南方向

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

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

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5、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3月21日8时整,则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

B、乙地的区时为17时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D、丁地的地方时是11时20分

右图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

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6~7题。

6、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气流上升速度快

B、形成锋面雨

C、凝结核多

D、气温较低

7、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

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

A、8日13时

B、8 日 23时

C、9日13时

D、9日23时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9题。

8、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9、若该地区发展旅游业,最能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A、梯田景观

B、瀑布景观

C、沙滩景观

D、丘陵景观读图,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陆上空气流变化特征,

乙图表示同一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变化(实线代

表陆地气温,虚线代表海洋气温)。完成10~11题。10、由乙图可知甲图出现时间约为

A、6时~18时

B、18时~次日6时

C、8时~16时

D、16时~次日8时

11、产生甲乙两图现象的原因是

A、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B、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C、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报:来自西西伯利亚的某天气系统如下图所示,于2005年11月15日下午已到达天山一带,并将继续向东南移动。预计16日晚上到17日,西北地区东部的部分地区、华北地区将受其影响。读“天气系统图”,回答12~13题。

12、下图所示气压场中,易出现上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图中反映P地11月15日~11月17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读图完成14~15题。

14、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

表示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5、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丙代表变质岩,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则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箭头①包括风蚀作用,不包括风化作用

B、箭头②为外力作用

C、箭头①、②表示的地质作用中可能都有岩浆活动

D、箭头②为变质作用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山地是

A、武夷山脉

B、黄山

C、泰山

D、秦岭

17、该山地南、北两侧自然带基带的不同体

现了

A、经度地带性规律

B、纬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读下图完成18~19题。

18、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19、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地形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右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据此完成20~21题。

20、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任务最重要的月份是7月

B、引起甲、乙两地自然植被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21、甲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站,最可能的原因是

A、干季较不明显

B、河流流量变化较小

C、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D、上游兴建水库

读“地质构造示意图”,答22~23题。

22、甲处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①水平挤压②水平拉伸③地壳上升④地壳下降⑤外力侵蚀⑥外力沉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⑤

23、对图示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曾经经受水平挤压运动

B、曾经经受水平扩张运动

C、有良好的储油构造

D、没有良好的储水构造

读“世界几种能源使用量年均增长比例图”,其中甲能源为可再生能源,乙能源为非可再生能源。完成24~25题。

24、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图中甲、乙两种能源分别

代表

A、水能、沼气

B、地热、潮汐

C、风能、煤炭

D、地热、煤炭

25、在我国,乙能源的丰富区主要分布在

A、江南丘陵

B、黄土高原

C、横断山区

D、长江三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第Ⅰ卷26 27 28 29 总分

得分

26.(11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神州系列均在此成功发射。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已于2010年在海南文昌建设完成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分)

(2)说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简要分析原因。(6分)

得分评卷人

(3)分析文昌相对于酒泉建立航天发射中心的突出优势?(3分)

27、(14分)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得分评卷人

(2)从C地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4分)

(3)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图示海域东西两侧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的异同点。(4分)

28、(16分)参加国际地理奥赛的中国选手将对图示区域(见图甲)进行模得分评卷人

拟野外考察比赛,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 出发前,中国队员从网上查到:图中所

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预计72

小时将完全从B城过境,请你帮助他们预测

B城未来72小时的天气变化过程。(4分)

(2) 来到C城市,队员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该城市街道两旁的路灯多是风力发电不是

太阳能发电,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3分)

(3) 参赛的中国选手有的来自乙图所示阴影

区域,简述阴影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

(4) 比较乙图所示范围中的黄河与海河水文

特征的差异。(5分)

29、(9分)读非洲气候带分布图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

答问题。

(1)A、B两地纬度位置相差很大,但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什么?(3分)

(2)乞力马扎罗山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请分析

原因。(3分)

(3)分析C海域形成非洲主要渔场的原因。(3分)

得分评卷人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CCDDC 6-10ABCBC 11-15 DBACD

16-20DBACA 21-25CAACB

26.(11分)(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分)

(2)3600小时<甲<3800小时(1分)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分)。

2400小时<乙<2600小时(1分)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2分)。

(3)文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飞行更安全。(3分)

27.(14分)(1)B地降水量多于A地(1分)A地位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冷干气流(冬季风)的影响(1分);沿岸有寒流经过(1分)。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1分),东侧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1分);

沿岸有暖流经过(1分)

(2)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2分);基本沿大圆的劣弧航行,航程较短

(2分)

(3)相同点:海域东西两侧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2分);不同点:西侧形成岛弧—海沟(1分),东侧形成海岸山脉(1分)

28.(16分)(1)开始时盛行偏南风,天气晴朗(1分);然后出现阴雨天气,气压降

低(1分); 随后盛行偏北风,天气晴朗,气温有所降低。(2分)

(2)C城地处滨海地区及盛行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1分)

这里阴雨天较多,多雾、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2分)

(3)东西高,中间低(2分);西部为山地高原,中间为平原,东部为低山丘陵。(2分)

(4)流量:黄河流量大于海河,但黄河下游流量有减少的趋势;结冰期:海河结冰期比黄河长;含沙量:黄河含沙量大于海河;流速:海河大于黄河;凌汛:黄河有凌汛,海河无。(5分)

29、(9分)(1)A处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B处为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

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丰沛(3分)

(2)南坡是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量较多(3分)

(3)C海域有上升补偿流,海底营养物质上泛,有利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饵料(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