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领导的本质

第二章 领导的本质

第二章  领导的本质
第二章  领导的本质

第二章领导的本质

第一节领导的含义及本质

一、领导的含义及本质

领导,是领导科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领导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石。领导,作为社会中普遍存在并与人类群体活动共生相伴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领导活动一般性质的精辟概括,明确地揭示了领导活动在人类社会群体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它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而是间接的指挥协调性的劳动;它不是一般社会成员都能胜任的实践活动,而是人群中有权威的出类拔萃的人物才能胜任的工作;它不是仅着眼于个别和局部的运动,而是更多地着眼于总体的运动。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个体离不开群体,只要有社会群体,就不可能没有组织与领导。

“领导”是一个多义词,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名词的“领导”是指领导者;动词的“领导”是指领导活动。“领导”是指领导活动,其字面含义主要是“率领”和“引导”的意思。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领导是指领导者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群体的目标,在一定客观环境制约下,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完成预定任务的创造性实践过程。简而言之,领导就是合群共事、率众达标、协力创业的社会实践过程。它决定做什么事是正确的,并使别人把正确的事情办成。在我国,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领导者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二、领导的划分

对领导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类型:(1)按领导的权威基础分类,有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2)按领导活动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3)按领导活动的领域分类,领导分为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等。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领导活动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三、正确认识领导活动的性质

1、领导是一定社会组织或团体中的特殊劳动。人类从开始自觉劳动那天起,就以群体的形式活动着,而这种群体形式多为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一个组织或团体是有一定目的的,但目的往往是抽象的,必须确立具体目标及其实现的途径和步骤;一个目标的实施过程是动态的,必须总揽全局,整体控制;一项社会活动受到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须协调关系,因势利导。这样,每一个组织或团体中都需要产生一种特殊的劳动即领导。可见,领导产生于并服务于组织或团体,离开一定的组织或团体,就无所谓领导;没有领导或领导不当,任何组织或团体也是不能存在和发展的。

2、领导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行为。领导活动是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群体目标而进行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自觉活动。这种活动是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行为。一个流落到荒岛上的人,尽管他为了生存而进行各种自觉活动,但他的活动不涉及与其他人进行协调的问题,是孤立的,不具有社会性,因而也就不存在领导行为。

3、领导是一种动态、有序的行为过程,具有有序性和过程性。领导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而是一种复杂有序的行为过程。包括研究现状,确立目标;搜集信息,准备方案;分析方案,制定决策;组织机构,知人善任;实施方案,总结评估等环节。同时,领导活动受到领导者、被领导者、客观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4、领导是进行总体行为控制的活动,是高层次的社会管理活动。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但领导活动所执行的职能是制定群体活动目标,并对群体活动进行总体行为的组织与控制。就像乐队指挥并不是对每个演奏者进行个别细琐的指导,而是就整个乐队进行总体行为控制一样,领导活动就是把整体的意志集中到指挥者身上,并由他在总体上组织群体成员协调动作。正是这一点使领导活动与一般的社会管理活动不同,领导着眼于全局、战略和长远,侧重于谋划和决断;管理则着眼于局部、策略和眼前,侧重于执行与落实。可见,领导具有管理的一般属性,但又高于管理。

5、领导具有二重性,即领导的一般属性和领导的特殊性。由于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的群体活动,因此,在任何—种社会制度中,领导的主要标志都是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都具有组织、指挥和决策等共同职能。这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领导的特殊性或具体属性是体现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点的具体属性。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过程,领导活动也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一定的领导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它归根结底要反映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一定的领导活动不能不反映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领导活动不能不带有其鲜明的特点,如阶级社会中领导的统治性和社会主义社会中领导的服务性。当然,领导的这种具体属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伴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领导的二重性是相互依存的。共同的领导的一般属性存在于具体的领导的特殊属性之中,相异的领导的具体属性表现共同的领导的一般属性。但是,领导的本质主要是由其具体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因为,在领导的二重性中,受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制约的社会属性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

第二节领导的基本要素与功能

一、领导的基本要素

领导的基本要素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目标任务、客观环境、方式方法。

(一)领导者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中的关键性因素,是领导活动的主体。所谓领导者,通常是指在人类群体活动中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的人员,其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决策和搞好用人来为群体服务。

1、从人数上分,领导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作为个人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接受严格训练,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并能按照领导活动的客观规律办事;作为集体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具有合理结构的团结战斗的集体,是一个坚强的有凝聚力的核心,是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

2、从概念的外延上分,领导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正在率领或引导人们朝着一定目标前进的人,都是领导者;狭义的领导者,是指由一定的组织正式任命(或委任)、具有一定职权、负有相应责任和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或集团。我们所讲的主要是狭义领导者。

3、从身份上说,领导者具有主体、客体和介体三重属性。领导者在群体中居于中枢地位,代表着群体,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是领导活动的主体;但领导者毕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工具,是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社会实践检验的对象,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领导者又是领导活动的客体;在群体与环境之间,领导者发挥着中介作用,把全局与局部、现实与未来、科学与民意、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领导者又是介体。

4、从内涵上说,领导者是权利、责任与义务的统一,这是领导者的本质规定。就这一点而言,应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领导者意味着行使权力。权力是领导者施行其领导的基本条件;领导者履行领导职责,就应当有一定的权力,有其决策、指挥权。正像马克思所说:“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但是,我们必须反对那种认为领导者就等于权力,甚至认为领导者就是特权的观念。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反对领导者应有一定的权力和权威,而反对的是权力与权威的滥用。领导者的权力包括两部分:一是组织法定权,即领导者的职权,它是组织依法授予的、与领导者的职位相对应的权力,具有法制性、统御性,是外加的权力;二是个人影响权,即领导者的个人威信,它是领导者的个人品质和才能在下属中的影响所形成的权威。执掌巨大权力的人一般都与众不同,常常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优秀的个性魅力。列宁曾说:“领导者应该主要不是靠权力,而是靠威信、毅力、丰富的经验、多方面的工作,以及卓越的才能”来行使领导权。领导者的个人影响权是领导者职权的基础和保证。

其次,领导者意味着履行责任。领导者担任多高的职务,具有多大的权力,相应地也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就像使一个人负有责任就必须赋予他一定的权力一样,责任和权力是紧密联系着的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说,领导活动就是履行领导者责任的行为。权力是进行领导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尽职尽责的手段,而责任才是领导活动的真正动力。不尽责,便是失职,就没有起到领导者的作用,就应追究其责任。真正称职的领导者必须做到尽职尽责。目前某些领导者身上最缺乏的恰好是可贵的负责精神。我们应有领导岗位责任制,使每个领导者增强责任观念,明确责任范围,竭力恪守职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再次,领导者意味着尽义务。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领导就是服务”,服务比起权力与责任来,在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本质。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如果说权力是领导者实现其领导的前提条件,是履行责任的手段,而责任是领导活动得以发生并进行下去的真正动力的话,那么,为人民服务就应该是一切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当前一个领导者要想做好服务工作,至少要首先进行两个转变:一是要转变领导就是“管人”的思想,要一心一意地为群众服务。二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只管画圆圈、做决策、发号召的做法,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深入实际,了解自己的决定和号召在贯彻执行中发生的问题,为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着想。“领导就是服务”这一命题,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与实践观点,也体现了我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与领导者的本质特征,是区别并优越于其他阶级领导的最根本性的标志。

综上所述,权力、责任和服务构成了领导者的完整概念。其中权力是基本手段和必要条件,责任是核心内容和真正动力,而服务则是本质属性。每一个领导者,都应力求在实践中实现权、责、仆的统一,以无愧于领导者的神圣使命。如果有责无权,则无法尽责;如果有权无责,便会滥用权力。责权两者必须对称,否则,不是导致消极,就是滋生腐败。在责权之上的是义务感、使命感。这就是服务或献身精神,是人类最卓越的先进分子的价值观。人,来世间走一遭,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带不走,多尽点义务,让别人生活得更美好。

(二)被领导者

被领导者就是指在一定的组织中处于被领导地位的个人或团体,即领导者所辖的个人和群体,是领导活动的客体。被领导者可分为两类:一是绝对被领导者,即在一切社会组织中不担任任何领导职务和领导责任,更无领导权力的人,如普通工人、农民、科研人员、解放军战士等。二是相对被领导者,即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被领导者。如省长领导下的市长、县长等。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国家的主人,被领导者也是领导活动的参与者。绝不能把领导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仅仅归结为命令与服从,甚至是统治与被统治的主从关系。就是说,被领导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因素,而同样是达到任何组织目标的历史主动力量。因为领导者的意愿和决策只有通过被领导者的行动,才能实现。得不到被领导者支持的领导者,我们是很难想象他会有所成就的。

所以大凡高明的领导者都特别注意激励被领导者的主动性的充分发挥。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它告诉我们,领导者虽然具有远见卓识,但他对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与把握只有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时,才会迸发出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三)目标任务

它是领导活动的导向,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一切领导活动都必须围绕群体的目标任务而展开其具体活动。严格地说,没有目标任务的群体是不存在的。目标任务,是群体组织存在的内在需要,是组织群体的愿望、要求、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领导者集中了被领导者的意愿,在一定客观环境条件制约下产生的共识,也是领导活动的动力。

实现群体目标任务既是领导者的根本职责,也是检验领导活动的标尺。领导者虽然有层次、行业、类型的不同,但不同层次、类型的领导者都把实现他们各自的群体目标任务作为自己的根本职责。我们评价领导活动的效绩,正是要看他实现群体目标任务的状况如何。领导者依据群体的目标任务展开其领导活动,被领导者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推进群体目标任务的实现;而群体目标任务则指导和制约着领导者的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活动。

(四)客观环境

客观环境是指领导者、被领导者为实现群体目标任务而共同作用的对象和领导活动赖以进行的条件。作用对象就是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作用的客观事物。不同的作用对象有不同的特点并需要采取不同的领导方法。因此领导者要想取得满意的领导效果,就不仅要掌握领导工作一般规律和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作用对象,掌握不同相关知识,以及不同领域中行业领导工作的特殊规律和方法。

客观条件分成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条件是指进行领导活动的社会舞台即领导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包括自然条件、社会历史状况,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包括政治形势、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科学技术、历史传统等。微观条件是指施行领导活动所依赖的具体工作环境,如组织机构、单位团体、共事者、上下级、人际关系、物质条件、人员素质等等。

这些都是领导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的。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决策的实施,都要受到环境的限制。这就是说,任何高明的领导者,其领导活动都要受环境的限制。客观环境不同,领导方法也就不尽相同。领导者虽然对客观环境很少有选择的余地,但可以正确地认识环境,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就一定能导演出有声有色的、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

(五)方式方法

方式方法就是为实施领导活动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的总和。领导活动总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把以上因素联系在一起,才能达成预期领导目标,完成领导者使命。

领导活动所涉及五个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我们要努力寻求这些要素之间本质的、经常的、必然的联系,按领导活动的客观规律办事。

二、领导的作用与功能

领导的活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领导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是指领导工作所具有的社会职责。前者是以宏观的社会组织体系为背景,说明领导活动的重要性;后者是以领导活动本身为对象,说明领导工作的一般职能。

(一)领导的地位与作用

1、领导是社会组织协调统一的保证。社会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有许多人共同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保证社会组织活动的协调和统一,就需要有领导的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涉及的领域和因素越来越广,日常事务日趋复杂,人员不断增加,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突出。社会组织既有高层、中层、基层等纵向不同层次的区别,又有政治、行政、业务等横向领域的划分。但是,形成统一的意志,实施统一的指挥,对所有社会组织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同要求。

2、领导贯穿于社会组织活动的全过程。社会组织的活动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就具体过程分析,社会活动是一个通过各种环节环环相扣而连接起来的链条,其中主要环节有建立组织、选才用人、收集信息、确立目标、制订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调节完善。这个过程,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的过程,是一个“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决策即出主意、用干部。所以出主意、用干部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正是这种领导职责构成了有效的社会组织活动,并贯穿于社会组织活动过程的始终。

3、领导正确与否关系到社会组织活动的成败。社会组织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大系统,每一个因素的状况都对它产生影响。由于领导具有“统领”、“引导”的整体管理功能,尤其是领导决策规定了组织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因而它成为组织行为的指南和准则。组织效能是由领导决策目标和组织效率决定的。我们要求高效能,就不仅要努力提高效率,而且还要保证决策目标的正确。否则“南辕北辙”的社会活动,效率愈高,损失则愈大。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在现代社会就更为常见和典型。

(二)领导的一般职能

各类领导工作既有各自不同的特殊职能,又有共同的基本职能。各类领导工作存在于各不相同的领域和层次,并因而各具特点。我们这里只能讨论它们共同的基本职能。

1、科学决策。领导者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按照科学、民主、法定的体制与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先进的技术手段,选择和决定未来行动方案和恰当人选的过程,这就是领导决策。它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包括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预测,确定目标;多方运筹,拟制方案;科学评估,方案优选;试点检验,普遍实施;指挥协调,信息反馈和追踪决策;检查总结等若干相互联系的环节。

2、知人善任。毛泽东同志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知人善任、管理和使用干部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亦即领导的重要职能。知人善任,是领导者的基本功能,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项职责包括正确地知人识人,公正地选人用人,经常地察人育人,恰当地评人励人等若干环节。

3、制定战略。所谓战略通常就是指决定全局发展方向或长远目标的设想与谋划。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一个社会组织都应该有其自身的发展战略。因此,制定战略是现代领导工作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职能之一,越是高层领导越是如此。战略即计划和策略,是实现决策目标的具体规划和方略,一般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层次性、阶段性和动态性。制定战略,首先要把握大系统的目标方向;其次是查清本子系统的实际条件;再次要认清社会形势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分解目标,研究措施,统筹兼顾,制定规划。

4、组建机构。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总体任务的顺利完成,无论哪一个社会组织,都必须组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职责清楚、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便于指挥和管理的组织机构,是领导工作存在的前提和赖以进行的载体,包括纵向的层次结构和横向的职能机构(一般分为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咨询系统等)。领导工作通过组织机构实施指挥协调的职能。

5、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与规则。组建机构,为决策指令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但要使各个组织机构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转,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制度与规则,用条文形式把各种有关的组织纪律、责任制度、工作规范、技术操作、行政制度等做出明文规定,作为全体人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科学合理的制度与规则,应该是一套相互配合、结构严密的网络系统,不能给不法之徒留有任何可乘的空隙。它既然是面向全体人员的,就必须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规制是否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一是否科学合理,二是否能排除干扰,严格贯彻执行,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关键的关键是有关领导者和执法者对规制的认识和态度,尤其是能否严肃、认真、坚定地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人情等方面的干扰。否则,条文订得再好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全国性和地方性法规,主要由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一般企事业单位,主要是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规范,责任制度,奖惩规定等。

6、思想教育。所谓思想教育,按照传统习惯的说法,叫做思想政治工作,即运用科学有效的形式、手段和方法,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信念等方面的问题;动员、组织、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实现组织所确定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而团结奋斗。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不仅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而且是实行科学领导的重要职责和重要方法之一。

7、检查总结。检查总结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概念,其中检查就是查清领导活动中各项目标、计划、方案、职能、法规等贯彻实施的基本情况;而总结就是在检查的基础上,对检查所取得的素材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得出基本结论。每项领导活动的结果如何,必须通过检查总结才知道。

第三节现代领导发展基本趋势

一、集体的科学领导超越个体的经验领导

在长期的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古今中外出现过许多卓越的领导人才,但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凭借他们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等,发挥其领导才能,即经验型领导。这种个体的经验领导,虽然在当时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都是与当时的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小生产方式具有规模小、变化慢、影响面狭窄等特点,与此相适应,经验领导主要是凭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进行决策;但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不仅规模大、分工细、联系广、发展快、功能多,而且结构复杂,因素复杂多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一两个环节不慎失误而祸及全局。因此仅凭传统的经验领导越来越不够了,现代集体的科学领导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当然,领导者个人的知识、经验、智慧和才能等仍然是很宝贵和重要的,但只有在现代集体的科学领导中得到运用,其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领导与管理由合一走向相对分离

在过去小生产条件下,领导与管理是融为一体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后,这种二位一体的形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而必然走向分离,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更是如此。

1.管理者大都较多考虑维护自身的局部利益,如果决策与执行合一,决策就很容易受到局部利益的牵制,从而导致因小失大,为保证全局利益,领导对局部得失必须更超脱才行,这就必须与管理分离。

2.管理机构一般都设有若干职能部门,它们都各有一定的决策权,如果领导与管理合一,势必使决策分散割裂,导致各自为政和政出多门,为避免这种现象,有利于统一领导和指挥,领导与管理也必须分离。

3.情报信息的全面、系统、准确、及时,是决定现代领导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由执行者制定决策,就可能因情报信息倾向局部而影响全局,因某种程度的主观夸大或缩小造成情报信息的失真或取舍不当,而导致决策的偏差和失误,为此领导与管理也必须分离。

4.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系列新特点,如果领导与管理合一,无论在精力和效率上,客观上都难以完全胜任和避免顾此失彼,为此领导与管理也必须分离。

三、重视信息及信息工作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越来越具有比资本和产品的积累更重要的作用,尤其信息的反馈对事业的兴衰成败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所谓信息,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从狭义上来说,信息是以物质载体为媒介反映出来的一种新的信号和消息。完整的信息工作系统包括四个部分: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反馈。信息输入,就是收集信息的原始情况和材料;信息处理,是对原始情况和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去伪存真,进行加工处理;信息输出,是把根据加工处理的信息做出的决策以各种文件或其他形式传播出去;信息反馈,是对决策执行后的情况进行反映和收集。现代社会信息复杂多变,领导决策往往很难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必须善于随时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形势中捕捉新的信息,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修正、充实、调整或更新原有的决策,这就必须加强信息反馈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其功能,以保持应有的应变能力,减少和避免不应有的失误与挫折。现代领导工作的每个环节,决策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工作系统的四个部分,贯穿领导决策的全部过程。所以现代领导工作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特别重视信息及信息工作在领导决策中的作用,尤其重视信息反馈,它是保证领导决策的连续性和不断趋于优化的重要环节。如果说管理靠认真来支撑,经营靠变化来支撑,那么,领导和决策就要靠充分、及时、准确的信息来支撑。

四、智囊与参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领导工作尤其是一些重大决策,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和知识范围既深又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随机性事件,都远远超出了领导者本人的知识和经验的范围,仅仅依靠领导者和其他领导成员自己的努力,往往难以胜任甚至完全无能为力。因此必须加强智囊机构(或参谋部)的建设,依靠各有关方面的专家,充分发挥其咨询作用,以实现领导工作的科学化。

智囊机构是组织内的常设咨询机构,主要指由“软专家”组成的独立团体,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充当领导指挥机构的“参谋”和“外脑”。智囊机构或参谋部的作用主要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充当现代领导的“外脑”;及时把决策的执行情况反馈到决策中心,充当现代领导的“耳目”;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科学预测,充当现代领导的“尖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这样说,没有现代智囊与参谋,就没有现代领导工作,也就无法实现领导决策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变。

五、加强法治的趋向

近代以前的领导方式,主要是领导者以个人的意志理事治国,故简称“人治”,那时的领导学方面的著作大多是对帝王将相的政治活动和个人领导经验的记录和总结。那时领导活动带有较大的领导者个人的主观随意性。

现代领导工作则十分重视加强法治,即以法律理事治国。它是一种维护民主、铲除专制、安定社会、提高领导效绩的工作方式。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法治观念比较淡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加强法治。要完备法律,杜绝空白。目前尤其要加强经济和行政立法;要严格执法,反对特权。领导者尤其要依法办事,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铲除封建特权,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认识客体的含义: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特点: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2实践性是认识的最显著的特点。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一般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失败了的就是错误。 4认识主体的特点:①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5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人类整体诸层次。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9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

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10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意义: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11论述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次具体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12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限入神秘主义。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 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头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 真理是指()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第一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心理观 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一)灵魂说 在远古时代,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一些心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便认为是一种独特的“灵魂”的作用。人出生时灵魂就来到人的身体里,清醒时控制着人体的活动,睡眠时它可以暂时走出人体,人死时灵魂便永远离开人体。例如,柏拉图(公元前427 ̄347)认为万物是由“理念”派生出来,人的灵魂也同样来自理念。人活着,它支配人的活动;人死后,灵魂还会回到理念世界。所以,人们的灵魂是永存的。灵魂被看成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实体,可以永存不朽,也可以轮回转世。许多宗教和封建迷信都是这样宣传的。 (二)精神决定论 精神决定论认为精神决定客观世界,从而颠倒了心理现象同客观事物的关系,夸大了心理、精神现象的作用。例如,明代思想家王明阳说:“天下无心外之物”。照此说法,世界上除心理活动之外,就不存在其他事物了。英国主教贝克莱(G.Berkeley,1685-1753)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即所有没有被人们感知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只有被人们感知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三)心体平行论 心体平行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独立的实体,即物质与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依存,而是相互平行。心理不是脑的功能,也不是脑的产物,而是独立于脑活动之外的东西。这种观点在国外心理学界曾一度流行过,但最终还是被科学心理学所摒弃。 可见,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主张心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心理的东西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一)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心理观 同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反,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人身体的一种机能。荀子所:“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具有直接的依存关系。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戴震说:“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但由于科学发展的水平所限,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还具有朴素的特点,不能完全正确地阐明心理现象。如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总是把人的心理同人的内脏,如肝、肺特别是心脏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理现象是心脏活动的产物。人们常说“心想”、“心疼”、“心爱”之类的话,汉字中几乎凡是与心理现象有关的字皆带“心”旁,如思、想、情、意、恨、恶、悲、怒等。这种心理活动理解为心脏的机能的观点,尽管属于唯物论,但却与事实不符。(二)西方近代机械唯主义的心理观 十七世纪英国的经验论者和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现象是神经组织活动的产物,是客观事物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他们是机械论者,缺乏正确的发展的观点。他们把人和机器等同看待,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如同机器的功能一样。狄德罗(1713-1784)曾把人比作有感觉的乐器。拉美特利(1709-1751)说,人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的钟表。还有一些旧唯物主义者虽然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但却错误地认为脑髓分泌思想正好象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观点混淆了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的界限,因而也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 无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还是西方近代机械的唯物主义,他们都认为先有物质的身体后有心理现象,物质和心理密不可分,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但由于缺乏发展的、辩证的观点,不理解人的社会实践的意义,因此都不能正确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给了心理以科学的解释。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人类长期认识的成果,尤其是自然科学取得的新进展,最先回答了心理的实质。列宁精辟地指出:人的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根据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结合建立在实验心理学、解剖学基础上近代心理学的科研成就,心理活动的实质进一步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在客观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 第二节心理是脑的机能(简介)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现代科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题几千年来哲学家、教育家、医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但归结起来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心理观的争论。最终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者对人的心理作出了科学的解释,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也就是说,人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这一结论今天看来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它的得出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美学原理课即将结束,在这最后的时刻我又想起了刚开课时那个问题,美是什么?有人说美在比例,美在对称,美是和谐,美是无害,美是美德,充实为美等等。将美归结于一个客观存在的概念,对于这些我无法评论什么。自柏拉图提出了千古疑问“美是什么”之后的几千年,漫漫人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无数的见解,但至今都不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也即将成为一条这样的过江之鲫,虽然是条极其幼小的鱼苗。 我并不认为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准确的有明确定义的感念,我认为美是更加唯心的,是出于人类的主观感受。每个人是不同的,审美观也是有差异的,没有人能否定别人的审美观如何,我认为没有人能真正批判别人的审美如何。因为你不是他,你批判的出脚和他人是对不上号的,就类似于用不同体系的东西去强行解释其他体系的问题。 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不论美的对象是如何,这是我对于美的认识。 音乐有美,才让人为之倾倒。有人爱宁静悠远的音乐,有人爱磅礴大气的交响,有人爱清新脱俗的空谷回响,有人爱疯狂嘶哑的摇滚,也有人爱抒情的慢歌。人人都是自私的,都想要肯定自己的,但他却是不能真正否定别人的,因为你不是他。喜欢的音乐带给了自己美的享受,这就是美,哪来的这么多条条框框,哪来的必须的高雅大气,接地气通人情又哪不美。 人们会对彼此的外貌品头论足,认为她美认为他帅认为他酷认为他丑陋。但你认为其美丽的对象,别人却不一定会这么认为;你认为丑陋的对象,别人也不一定这样认为。因为你们不是在同一个标准下看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你们不是同一个人。人们自出生以来与生俱来的大脑所决定的很多东西,决定了看待问题上与他人的不同。他认为她美,她在你眼里就是美;他认为她不美,她在她眼里就不具有美。同是她,却不同具有美。这就是我眼中美的些许意义。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六章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知识”和“学说”的结合,是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作用中,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进行规定,就必须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这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固有的。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实践性: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C.社会主体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认识主体的含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P97 2、认识客体的含义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P100 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4个方面)P93- 96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②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的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③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源泉,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P94 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P95 6、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唯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P96 7、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然后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去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以满足人们的需要。P96

8、认识主体的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P97 9、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P98-99 10、认识客体的(特点)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P100 11、认识客体的性质是: 一、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还是精神客体,都具有客观实在性,都是或归根结底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二、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认识客体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并不是所有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都自然而然地成为认识客体,,只有那些与主体活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物,才构成认识的客体。P100 12、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有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主体和客体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第二,主体和客体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第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能动地改造和认识客体,客体对主体又有制约作用。P101 13、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102 14、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在哲学史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前一条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一条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P102 15、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唯物主义哲学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即现实世界是可知的。哲学上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P102-

第一章 美及美的本质

第一章美及其本质 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 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 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5.羊大为美。 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美是理念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4. 美恶皆在其心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美的根源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 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 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 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第三节美的本质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 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第四节美的特征 一、非功利性 (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 (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性评价 二、形象性 (一)美以形象呈现 (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 三、感染性 四、创造性 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美和真、善的区别 二、美与真、善的联系 1.美以真为基础,离不开真。 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美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掌握美的特征及其与真、善的关系,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使学员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员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美的本质及根源 2、美与真、善的关系 课后练习: 1.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美的本质。 2.试论美与丑的关系,如何理解波特莱尔的“以丑为美”? 阅读书目:1.宗白华《美学散步》 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 2 -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在本质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二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唯心主义哲学点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不能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否则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反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4、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就是任何真理都必然饱含着相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据优先股地形的真理,之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邮箱对象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方法论意义:我们必须反对格列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步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是相对和足以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而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优势互相联系的。真理是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过程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想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梳理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理念。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 7、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成功的时间必然是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对美的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对美的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美的定义,美的释意有几方面: ⑴指味、色、声、态的好。如:美味;美观;良辰美景。《史记·吴太伯世家》:“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⑵指才德或品质的好。如:美德;价廉物美。《管子·五行》:“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王勃《滕王阁序》:“宾主尽东南之美。” ⑶善事;好事。《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⑷赞美;称美。《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⑸喜欢;称心。《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满座之人见王勃年少,却又面生,心各不美。” 以上总结为一句,美的定义为: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 从事这个设计这个专业,需要掌握基本的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儿童时,觉得玩具是美的。有自己的兴趣时,觉得画笔是美的。拿着画笔,觉得自己所画的是美的。上学时,觉得有朋友一起玩耍是美的。劳累时,觉得放假是美的。小时候,觉得长大后的未来是美的。长大后,期待更久后自己创造出的美好生活。从小学美术的我,需要整理自己这么多年来对美这个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小时候,画着儿童画,自己有无数的想法在头脑中,得过许多奖,也许那时候大人们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很美。高中时,画了许多素描,色彩,速写,觉得能把它们都画得好,就是真正造出了美。写意的画法和写生的画法都能创造出美,所以让自己觉得美并不是绝对的。到了大学,看到许多新奇的作品和事物,自己在茫然中的时候,感到自己对这些如此陌生,感到自己的创新少之又少。时刻去告诫自己不能去依赖某些东西。应该需要怎么去进步呢要在大学中去积累,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涌现出更多好的想法。 也出去旅游过,看见过一些奇山妙水,在国家森林公园中呼吸大自然的空气,那种惬意让人不自然的感觉到大自然的美,站在高山上远眺,在船中漂流,感受奇观》自然所创造出的事物,体会其中的特点与形态,也许这就是美吧。 也品尝过许多美味,人类用自己的头脑创造着更多美味让自己享受,从味觉升华到人的心理愉悦舒畅,这也是一种美。 在枯燥烦躁时听听音乐,改善自己的心情。每个人有自己对美的评价标准,美妙的音乐能理清自己的思绪。从音调或歌词中体会到意境或体现出自己的切身实际,这是一种独特的美。美好的形态,受大家欣赏的建筑、物品、图案、产品、食物、颜色……。从眼中所见到呈现在头脑中,提高人们对美的认识,增长人们的见识,扩大人的眼界。 情感之间体现出的美,自己也难免体会过一些,对异性的欣赏。这些感性的事物也属于自己

美术鉴赏——对美的认识

美术鉴赏——对美的认识 在姹紫嫣红的春日,去领略繁花似锦的美景;在苍翠葱郁的夏日,去游览如画般的山水;在硕果丰收的秋日,去捕捉丰收的喜悦,去拾得满地金黄;在银装素裹的冬日,去感受大自然的静谧,领悟不尽的神奇……这都是人们对美的认识的表现。美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统一复杂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美的认识是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进行的感受、体验、鉴别、领悟、评判和再创造的过程中,得到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享受。而高雅健康的审美享受又总是和道理情操等方面的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 美的本质问题提出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传统美学主要回答了“美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美本质命题,对传统美学进行了总结。然而这一命题方式本身的缺陷使传统美学面临危机。当代分析美学应运而生,对传统美学进行消解,彻底否定了美本质。分析美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美学的危机,另一方面又否定了美学,使美学有走向灭亡的危险。美学研究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美学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同时吸纳各美学流派的积极方法和研究成果,才能使美本质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传统美学美本质研究滥觞于柏拉图,只是把美本质抽象地、机械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扬弃,批判地继承并发展、改造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创造了科学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就建立在这一哲学思想之上。马克思主义美学从人类的物质实践中把握意识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从人、人的本质中把握美和美的本质,从人的类本质、类命运中看待美和美的本质,为全面深刻地把握美的本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使美本质研究视野进一步开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 传统美学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哲学观念所界定的先验的美作为衡量艺术的标准,因此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天面临着其自身形态无法解决的契机。以维特根斯坦为首的分析美学从其分析哲学出发,认为当代西方美学所面临的危机,用现存的美学方法和观念根本无法解决,只有跳出传统美学的思维定势,打破传统美

第二章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

第二章?? 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心理的实质、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条件反射学说以及心理发展阶段的划 分,明确认知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不同观点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 ●主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主观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绝对精神” ●机械唯物主义者:心理是由物质派生的。 ●辩证唯物主义者: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在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曾经认为心脏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 随着时代的进行,经验的积累,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是脑,而心脏与心理活动并无特别直接的关系。 30年代后,俄国生理学家浩夫在其着作《脑的反射》一书中,把脑的全部活动解释为对事物的反射,以后,着名生理学家巴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进一步科学地提示了心理活动的脑机制。 其实,常识也告诉我们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在睡眠或洒醉时,心脏活动与清醒时并无多大差别,但精神状态却与清醒时大不一

样。 临床又发现,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正常人相比,…… 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心理活动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比如“植物人” 物种进化的历史和个体发育的进程,也表明心理活动与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有着直接的关系。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与其神经系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从单细胞动物——人类,神经系统的进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心理发展的水平也从低级到高级。 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而只能对生存具有直接意义的事物产生有限的反映。 无脊椎动物开始出现了神经系统,但由于没有脑,所以只能对刺激物的属性进行分析,其心理也只能停留在极其原始的、简单的感觉阶段。 脊椎动物的系统进一步发达,原始的脑开始形成,爬行动物又有了大脑皮层,就具备了心理活动的最高调节机构,因而就了在稳定的知觉。 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接近人脑的水平,所以对事物有了原始的概括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思维。 人类,大脑结构更加复杂,其机能高度完善,所以人类成了地球上最聪明的主宰者。 就人类个体的发育而言,心理水平的发展也是与脑的发育紧密相联的。婴幼儿的大脑虽然在形态,结构上与成人差不多,但由于重量轻,细胞分支少等原因,其心理活动要比成人简单得多。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 美学中美有很多含义,如优美,审美对象,美得事物,美感的含义等等。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两千多年来,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艰苦探索,提出了种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见解,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他们提出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 一、从客观精神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性、绝对精神等。 主张从美的事物本事去寻找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说成是事物的某种属性、形式、结构或法则等。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只有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他认为美的理念是不依赖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一切具体事物只有以美的理念才能成为美。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在这个统一体中感性形式是从属于理性内容的,是绝对精神的一种显现,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在于事物“体积与安排”的“整一性”,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英国威廉荷珈兹指出,构成美的事物有六条原则,即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他认为曲线是美的线条,比任何直线更能创造美,在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最美的线条是蛇形线。英国博克认为美是事物本身的性质。他说“所谓美,是指事物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莫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上述哲学家、美学家肯定美是来自客观事物本身,坚持了美的客观质性,引导人们到客观事物中区探求,美的本质,这是正确的,有积极作用。但是,他们仅仅把美看做事物本身的某种特性,割断了美和人、社会的联系,对没的本质的认识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相当空洞肤浅。 二、从主观心理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等。 有的美学家、哲学家不是从客观精神方面而是从主观精神方面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感受。例如休谟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情感愉快;康德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情感;叔本华认为是意志;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桑塔耶那认为是快感;克罗齐认为是直觉。这些观点虽然涉及到审美心理学问题,并在揭示美的社会性能方面有合理之处,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抽象地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而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没有看到主观心理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反映。 三、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就在于事物的感性形式,在于事物外在形式的“秩序、匀称、明确”,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某种形式规则;博克认为美是事物的某些属性——细小、光滑、比例匀称等。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但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和实践,只从事物的感性特征和自然性质方面探讨美的本质,因而带有明显的直观性。 四、从主观精神和客观事物的统一中去探讨美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一、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理解;易考选择题) 在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考点: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把人的认识看成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是一种“从物到感觉、思想”的过程;先验论则属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可以先于实践认识而产生,坚持“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过程。 反映论和先验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在认识论领域中的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理解;易考选择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属于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一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以实践为基础,最终才提出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往往把认识过程看成一次完成的,否认了认识是一种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因而是一种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考点: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严重缺陷】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认识论,科学地论证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过程看成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的本质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成为唯一能动的反映论。【考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和应用;易考分析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包括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把认识看做是一个反映过程。另一方面,把反映看成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反映的摹写性不是机械的、消极的、照镜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的知识点(共23个) 1、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什么? 答:生活的、实践的观点。(列宁) 单选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提出者是(C)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单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是(A) A、实践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唯物论的观点 2、认识论的派别主要有哪些? 答: 唯物论的反映论(其中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机械的直观的消极的反映论认为,反映如同照镜子);

唯心论的先验论(认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途径:认识是通过参禅、顿悟、纯粹的思辨获得的,因而是主观自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先知、上帝、佛祖、圣人告诉给你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先于经验获得的,不需要通过实践活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单选 圣人不行而知,这种观点属于(C) A、唯物主义反映论 B、辩证法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唯物论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地位?特征 答:

(1)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2)地位:实现了认识论的革命变革,第一次彻底地、科学地、辩证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以往的认识论要么认为思维不能或不能彻底地认识存在,要么认为思维虽然能认识存在,但没有能动性,只是像照镜子一样,镜子外是什么东西,镜子里也是什么东西,而不像画画一样,模特是一定的,但不同画家画出来的模特却是千姿百态的 (3)特征:实践性是这种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征。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 单选 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A)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同时的 D、不同时的 4、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者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答: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只有在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可以是直接接触,也可以是间接接触,间接接触如借助于电视、书籍而实现的接触)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而能使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

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结合优秀作品谈谈你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首先我想说美的本质是一个探索过程。对美的本质的理解,我认为美的本质没有一个固定的完全的定义。在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意见分歧,归根到底是哲学观点上的分歧。美的本质历来存在着很多看法。我认为美是人的自由创造形象的生动表现,人的创造劳动生产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美的他需要一个尺度就是所谓的“内在的尺度”即使人本身客观要求的尺度一方面认识客观规律,一方面符合人的本身需要,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美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客体,客体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但必须存在。同时美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情感,离开人这个主体,美也就不存在了。美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或统一。是两个外在的东西的合一,是一种关系属性。这种结合时需要说明理由。 例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大卫》的创作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同时也是作者自己对艺术追求的一种表现,这来源于社会实践,也是美的根源,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凡是能使我们想起和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则是美的。对于作者正是如此。 从主客观关系上《大卫》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当时的历史典故的贯通交融创作的能引起欣赏者得想象,具有感染力。 从内容与形式上观者会被大卫这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英姿飒爽的青年形象所表现的美所感染是从内容与形式上的美的统一 从风格上《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作。这也说明了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时代性、变化性以及普遍性和稳定性。同时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所以美具有许多文化的特性,如社会性,阶级性,知识性,相对性等等 总之需要我们明白的是美是存在的,切实存在的,应该明白美既不是单纯的客观性也不是单纯的主观性,是人的主观的感受,他具有上述的性质,就像对与错没有具体的定义,对的定义就是与错相对,那这样解释在我看来也是没有什么大的意义,对错需要辩证的看待需要主客观的分析,是一种主观感受,就像美的定义,有了感知存在的东西才有美不是么,就像大道之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以上是我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可能有不对的地方也可能理解较为粗浅,但我觉得美对于我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并不在于发现它的本质,而在于我们对他的理解,理解后对他的发现与运用为了更好的生活,让生活充满美。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一、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理解;易考选择题)在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考点: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把人的认识看成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是一种“从物到感觉、思想”的过程;先验论则属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可以先于实践认识而产生,坚持“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过程。 反映论和先验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在认识论领域中的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理解;易考选择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属于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一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以实践为基础,最终才提出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往往把认识过程看成一次完成的,否认了认识是一种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因而是一种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考点: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严重缺陷】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认识论,科学地论证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过程看成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的本质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成为唯一能动的反映论。【考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和应用;易考分析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包括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把认识看做是一个反映过

心理学题库基本名词解释(总汇)1

心理学题库: 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致力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级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 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心理健康: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行为有目的、有计划观察并记录及进行分析,以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特定量表为工具,对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调查法:就某个问题要求回答自己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谈话法:根据预先拟定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级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测验法(人格):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索和鉴别的方法。 横断研究法:在同一时间研究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 纵向研究法:对被试进行较长时间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的质的变化规律。 群体序列研究法: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投射测验: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动机、态度。感情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 意识与注意 意识(心理活动):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无意识:不能觉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前意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过度层面。 催眠: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注意: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指向性:瞬间意识选择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在这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节省意志的努力。 感觉 感觉: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脑中的反映。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感到性大小的基本指标。 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察觉能力。 知觉 知觉:通过感官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知觉的整体性:在经验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时,从复杂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组织成知觉对象,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 知觉的理解性: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对象。 知觉的恒常性:感觉不断在变化,知觉稳定不变。 方位知觉: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