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计算步骤资料

水文计算步骤资料

水文计算步骤资料
水文计算步骤资料

水文计算步骤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

推理公式法是基于暴雨形成洪水的基本原理推求设计洪水的一种方法。

1.推理公式法的基本原理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是联解如下一组方程

)

6.7.8(278.0)5.7.8(,278.0)4.7.8(,278.04/13/11m c c n c p m c n p Q mJ L t F t t S Q t F S =

?-=

≥???

? ??--τττμτμτ 便可求得设计洪峰流量Q p ,即Q m ,及相应的流域汇流时间τ。

计算中涉及三类共7个参数,即流域特征参数F 、L 、J ;暴雨特征参数S 、n ;产汇流参数μ、m 。为了推求设计洪峰值,首先需要根据资料情况分别确定有关参数。对于没有任何观测资料的流域,需查有关图集。从公式可知,洪峰流量Q m 和汇流时间τ互为隐函数,而径流系数ψ对于全面汇流和部分汇流公式又不同,因而需有试算法或图解法求解。

1. 试算法

该法是以试算的方式联解式(8.7.4)(8.7.5)和(8.7.6),步骤如下:

① 通过对设计流域调查了解,结合水文手册及流域地形图,确定流域的几何特征值F 、L 、J ,设计暴雨的统计参数(均值、C V 、C s / C V )及暴雨公式中的参数n (或n 1、n 2),损失参数μ及汇流参数m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图8.7.1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流程图

② 计算设计暴雨的S p 、x TP ,进而由损失参数μ计算设计净雨的T B 、R B 。

③ 将F 、L 、J 、R B 、T B 、m 代入式(8.7.4)(8.7.5)和(8.7.6),其中仅剩下Q m 、τ、R s,τ未知,但R s,τ与τ有关,故可求解。

④ 用试算法求解。先设一个Q m ,代入式(8.7.6)得到一个相应的τ,将它与t c 比较,判断属于何种汇流情况,再将该τ值代入式(8.7.4)或式(8.7.5),又求得一个Q m ,若与假设的一致(误差不超过1%),则该Q m 及τ即为所求;否则,另设Q m 仿以上步骤试算,直到两式都能共同满足为止。

试算法计算框图如图8.7.1。

2. 图解交点法

该法是对(8.7.4)(8.7.5)和(8.7.6)分别作曲线Q m ~τ及τ~ Q m ,点绘在一张图上,如图8.7.2所示。两线交点的读数显然同时满足式(8.7.4)(8.7.5)和(8.7.6),因此交点读数Q m 、τ即为该方程组的解。

图8.7.2 交点法推求洪峰流量示意图

【例8.3】江西省××流域上需要建小水库一座,要求用推理公式法推求百年一遇设计

洪峰流量。

计算步骤如下:

1. 流域特征参数F 、L 、J 的确定

F=104km 2,L=26km ,J=8.75‰

2. 设计暴雨特征参数n 和S p

暴雨衰减指数n 由各省(区)实测暴雨资料发现定量,查当地水文手册可获得,一般n 得数值以定点雨量资料代替面雨量资料,不作修正。

从江西省水文手册中查得设计流域最大1日雨量得统计参数为:

5.3/,42.0,1151===V s V d C C C mm x

xx水库水文计算

三、水文计算 (一)径流计算 1、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 本流域无实测流量资料,但有常系列降水资料,经查《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得,多年平均径流深y=100毫米,已知F=55.4,则多年平均径流量W=1000×y×F=1000×100×55.4=554万方。 2、设计年径流量计算 从《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查出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00毫米,变差系数C=0.56,采用C=3C计算出不同,sVV频率的设计年径流量: 不同频率年径流量一览表 (二)设计洪水 1、洪峰流量计算 经实地勘查,该流域属黄土林区。

①汇水面积相关法 N=3.58 N=0.74 F=55.4 F=KQ K NN50. 0.74 55.4 =3.58×3 =69.84(m/s) N =6.32 N=0.74. F=55.4 K=KFQ NN5000.74× 55.4 =6.323 =123.29(m/s) ②综合参数法 a.设计点、面暴雨推算 公寨沟流域面积F=55.4平方公里,小于100平方公里,故设计历时取6小时,由《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附图6-3至6-10分别查出该流域几何中心处各历时点雨量统计参数,见表一。 表一 按表一的参数,以Cs=3.5Cv查皮尔逊Ⅲ型曲线模比系数Kp,求的50年一遇,500年一遇20分钟、1小时、3小时、6小时的点雨量Htp=KpHt列入表二、第5、7栏,由《延安实用

水文手册》表6-2,查得线型拟合参数a、b填入表二2、b 栏,41+aF)计算点面系数填入表二第=1/3栏,应用式α( 8、栏。6 Ht=Ht计算各历时的面雨量α×列入表二面年一遇设计点、面雨量计算表:500、50. 表二 ηγαβ QΗ=CNFΨ3Ν502=0.33 =F/LΨC=0.24 N=50 F=55.4 =0.41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习题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课程习题 一、填空题 1.水文测验指水文资料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检索。 2.基本流量站网的布设原则为线的原则、区域原则、分类原则。 3.断面测量包括测量水深、起点距和水位。 4.断面测量工作实质上是由测量横断面和测量流速两部分工作组成。 5.按测流原理,流量测验的方法可分为(试列举四种):流速面积法、水力学法、化学法、物理法、直接法。 6.流速仪率定方程的一般形式为V=Kn+C。 7.运用流速仪且按积点法测流,垂线上的流速测点数目可选择为(试列举四种)一点、二点、三点、五点。 8.经验、半经验的垂线流速分布曲线有抛物线型、对数型、椭圆等。 9.确定浮标系数的方法有实验法、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水面流速系数法。 10.常见的量水堰有薄壁堰、三角形剖面堰、平坦V形堰。 11.在我国,最早采用浮标法测流的测站是海河小孙庄水文站,最早采用流速仪法测流的测站是淮河蚌埠水文站。 12.目前,按信息采集工作方式的不同,采集水文资料的基本途径有驻测、巡测、间测和水文调查。 13.水文测验中采用的基面有绝对基面、假定基面、测站基面、冻结基面。 14.水位观测的基本定时观测时间是每日8时。 15.依据水位级,可将测站水情特征划分为高水期,中水期,低水期,枯水期4个时期。 16.测量水深常用的方法有测深杆测深、测深锤测深、测深铅鱼测深和超声波回声测深仪测深。 17.运用流速仪且按积点法测流,垂线上的流速测点数目可选择为(试列举五种)一点、二点、三点、五点、六点。 18.流量资料的整编主要包括定线和推流两个环节。 19.洪水绳套曲线上各水力要素极值出现的顺序是最大比降(最大涨率)、最大流速、最大流量、最高水位。 20.利用水工建筑物推流时,其方法有水力学公式法,能量转换公式算得的效率曲线法。 21.积分法测流方法有积深法、积宽法、数值积分法。 22.泥沙颗粒分析包括测定泥沙粒径和各粒径组泥沙重量两项内容。 23.水文测站是指在流域内一定地点(或断面),按照统一标准对所需要的水文要素作系统观测,以取信息并处理为即时观测信息的指定水文观测地点。 24.根据水文测站的性质,测站可分为基本站、专用站两大类。 25.水文测站的建站包括选择测验河段和布设观测断面两项工作。 26.测站控制是对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起控制作用的断面或河段的水力因素的总称。 27.决定河道流量大小的水力因素有水位、断面因素、糙率和水面比降。 28.根据不同用途,水文站一般应布设基线、水准点和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测流断面及上下辅助断面、降断面(包括上、下比降断面)各种断面。 29.观测降雨量最常用的仪器通常有雨量器和自记雨量计。 30.自计雨量计是观测降雨过程的自计仪器。常用的自计雨量计有三种类型称重式、虹吸式(浮子式)和翻斗式。 31.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分段定时观测,一般采用2段制进行观测,即每日8时及20时各观测一次,日雨量是将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雨量作为本日的降雨量。 32.水面蒸发量每日8时观测一次,日蒸发量是以每天上午8时作为分界,将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蒸发水深,作为本日的水面蒸发量。 33.水位是指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水体的自由水面在某一指定基面以上的高程。 34.我国现在统一规定的水准面为青岛黄海基面。 35.根据所采用的观测设备和记录方式,水位观测方法可分为四种类型:人工观测、自记水位计记录、水位数据编码存储、水位自动测报系统。 36.水位观测的常用设备有水尺和自记水位计两类。 37.水位的观测包括基本水尺和比降水尺的水位。 38.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线是从0时至24时。 39.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0时至24时。 40.由各次观测或从自计水位资料上摘录的瞬时水位值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和面积包围法两种。 41.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流量,时段T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称为径流量,将径流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深度称为径流深。 42.水道断面面积包括过水断面面积和死水面积。 43.起点距是指测验断面上的固定起始点至某一垂线的水平距离。 44.用流速仪施测某点的流速,实际上是测出流速仪在该点的转数。45.用浮标法测流,断面流量等于断面虚流量再乘以浮标系数。 46.为了消除水流脉动的影响,用流速仪测速的历时一般不应少于100s。 47.用浮标法测流时,浮标系数与浮标类型、风力风向等因素有关。 48.河流中的泥沙,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悬移质、推移质和河床质三类。 49.描述河流悬移质的情况,常用的两个定量指标是含沙量和输沙率。 50.悬移质含沙量测验,我国目前使用较多的采样器有横式采样器和瓶式采样器。 51.输沙率测验是由含沙量测定与流量测验两部分工作组成。 52.单样含沙量(单沙)是指与断面平均含沙量有稳定关系的断面上有代表性的垂线和测点含沙量;断沙是指断面平均含沙量。 53.泥沙的颗粒级配是指沙样中各种粒径的泥沙各占多少(百分比)的分配情况。 54.水质监测站是定期采集实验室分析水样和对某些水质项目进行现场测定的基本 单位。它可以由若干个水质监测断面组成。 55.水质监测分为3类:(1)天然水体的水化学成分监测;(2)污染情况的水化学成分监测;(3)为其他专门目的的水化学成分监测。 56.水域的污染除了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引起外,还有来自乡镇、农田、林区、牧区以及矿区的地表径流的面污染源,前者称点源污染,后者称非点源污染。 57.水文调查的内容分为流域调查,水量调查,洪水与暴雨调查,其他专项调查四大类。 58.在新调查的河段无水文站情况下,洪水调查的洪峰流量可采用比降法计算、水面曲线推算。 59.流量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定线和推流两个环节。定线是指建立流量与某种或两种以上实测水文要素间关系的工作,推流则是根据已建立的水位或其它水文要素与流量的关系来推求流量。 60.水位流量关系可分为稳定和不稳定两类,同一水位只有一个相应流量,其关系呈单一的曲线,这时的水位流量关系称为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同一水位不同时期断面通过的流量不是一个定值,点绘出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其点距分布比较散乱,这时的水位流量关系称为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61.一般来说,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是不稳定的,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河槽冲淤、洪水涨落、变动回水、水生植物影响、结冰影响等。 62.为推求全年完整流量过程,必须对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高水或低水作适当延长,一般要求高水外延幅度不超过当年实测水位变幅的30%、,低水外延不超过10%。 二、选择题 1.根据测站的性质,水文站可分为(c)。 a.水位站,雨量站 b.基本站,雨量站 c.基本站,专用站 d.水位站,流量站 2.对于测验河段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原则是(a)。 a、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测站的水位与流量之间呈单一关系 b、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在距离城市近的地方 c、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应更能提高测量精度 d、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任何河段都行。 3.基线的长度一般(d)。 a.愈长愈好 b.愈短愈好 c.长度对测量没有影响 d.视河宽B而定,一般应为0.6B 4.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d)。 a、大沽基面 b、吴淞基面 c、珠江基面 d、黄海基面 5.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c)。 a、1m b、0.1m c、0.01m d、0.001m 6.当一日内水位变化不大时,计算日平均水位应采用(c)。 a、加权平均 b、几何平均法 c、算术平均法 d、面积包围法 7.当一日内水位较大时,由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推求日平均流量,其水位是(c)。 a、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 b、12时的水位 c、面积包围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 d、日最高水与最低水位的平均值 8.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a )时至()时 a、0—24 b、08—08 c、12—12 d、20—20 9.我国计算日降水量的日分界是从(b)时至()时。 a、0—24 b、08—08 c、12—12 d、20—20 10.水道断面面积包括(c)。 a.过水断面面积 b.死水面积 c.过水断面面积和死水面积 d.大断面 11.水文测验中断面流量的确定,关键是(d)。 a、施测过水断面 b、测流期间水位的观测 c、计算垂线平均流速 d、测点流速的施测 12.用流速仪施测点流速时,每次要求施测的时间(c)。 a、越短越好 b、越长越好 c、大约100s d、不受限制 13.一条垂线上测三点流速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时,应从河底开始分别施测(a)处的流速。a.0.2h、0.6h、0.8h

渭南某水库水文水利计算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第一章概况 一、基本情况 某河是渭河南岸较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太白山区,流域面积,干流全长,河道比降1/60~1/70。流域内林木茂盛,植被良好,水流清澈,水质优良。该河干流上有一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686 km2。 拟在该河干流上修建一水库,其坝址位于水文站上游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673km2。该水库将承担着下游和渭河的防洪任务,下游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水库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为1000年一遇洪水。该水库建成后将承担本地区37万亩的农业用水任务和临近城市的供水任务,农业用水的保证率为75%,城市供水的保证率为95%。 二、基本资料 1、径流 水文站有实测的1951~2000年逐月径流资料。(见附表1-1) 2、洪水 水文站有实测的1950~2000年洪水资料,经整理摘录的逐年洪峰流量(见附表1-2),同时调查到该水文站在1890和1930年曾经发生过两次大洪水,其洪峰流量资料(见表附1-2)。并计算出了不同频率洪量(见附表1-3)和典型洪水过程(见附表1-4)。 3、农业用水 根据该灌区的作物组成和灌溉制度,分析计算的灌区不同频率灌溉需水量见表12。 4、城市用水

城市供水每年按亿m3计,年内采用均匀供水。 5、水库特性 水库库容曲线(见图1-1)。水库死水位为,泄洪设施为开敞式无闸溢洪道,断面为矩形,宽度为30米。根据本地区气象资料和地质资料,水库月蒸发量和渗漏量分别按当月水库蓄水量的2%和%计。 图1-1 水库水位~库容系曲线关 水库在汛期输水洞按其输水能力泄洪,输水洞进口高程为722m,内径为4m, 设计流量为70m3/s。 第二章水库的入库径流特征分析 一、水文资料审查 1、资料的可靠性审查。 因为各种数据资料均摘自《水文年鉴》,故可靠性较高。 2、资料的一致性审查

xx水库水文计算全过程

2水文 2.1流域概况 ××水库位于××西南方向,坝址高程1760m,径流面积0.78km2,主河长1.6km,平均坡降为88‰,流域平均高程1880m,径流量条形状。 ××水库属珠江水系西洋江流域源头支流,地处珠江流域与红河流域的分水岭上。河流自北向南,在坝址下游500m向西转,进入溶洞,流入其龙得河,又通过地下暗河进入头河,汇入西洋江,流域水系分布详见《××水库水系图》。 ××水库流域地处中低山区,森林种类较多,主要分布有灌木、杂草、杉木等植物,目前,森林林植被完好,覆盖率在80%以上,径流内有少量的泉点出露,来水主要靠地表径流。 2.2气象特性 西洋江流域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太平洋和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5~10间湿热多雨,水量充沛,其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5%左右,此期间又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冬季,受周围山脉作屏障作用,阻滞北方冷空气的入侵,使本流域干燥,凉爽少雨(11—4月),据××县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46.00mm,蒸发量(d=20m)为1637.6mm,多年平均气温为16.7℃,极高最高气温为36.7℃,最低为-5.5℃。多年无霜期为306天,雨季相对湿率82%,绝对浊率19.9hp a,旱季相对湿度76%,绝对湿度10.8hp a。以上结果表明,流域具有气候温和,降 -1-

水量年际变化小,年内分配均匀,集中程度高,干湿分明的特点。该气候特点决定了径流由降水补给,径流与降水规律一致。 2.3年径流分析 拟建的××水库坝址附近属无测水文气象资料地区,水库设计年径流量根据其地理位置及气候成固相似性的特点,采用查径流深等直线图和移用西洋街(二)站径流模数两种方法分析,再作综合论证后取值。 2.3.1移西洋街(二)站径流模数法 西洋街(二)站属国家基本水文站,观测内客有水位、流量、降水、蒸发,观制面积2473km2。该站有1964—2001年的流量统计系列,且该系列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统计年限满足规范要求,用适线法将该径流系列进行频率计算,矩法初估参数,取倍比系数C5=2.5C V,计算结果如表2-1 -2-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016年最新)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全国各类煤矿的水文地质观测工。 二、上岗条件 第2条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 第3条必须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4条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防灾和避灾知识。 三、安全规定 第5条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第6条必须掌握矿井水文地质的观察、分析方法,以及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7条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须经技术主管或分管科长把关审核。水文地质的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真实可靠。 第8条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编录、汇总等工作中弄虚作假。 第9条发现重大水害隐患,必须及时汇报。紧急情况应直接向矿调度室或矿有关领导报告,并做好记录。 第10条对小煤矿、老窑、老空积水区的观测,必须有两人以上,严禁单人进行观测。严禁擅自进入通风不良或空顶区域内观测水情。 四、观测准备 第11条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观测项目及有关规定,确定观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第12条必须备齐观测工具、专用记录簿,并且统一编号,妥善保管。现场记录应用铅笔填写,以防水浸后造成记录模糊不清。 五、观测 第13条检查地面观测孔,其中的淤积物必须低于观测层底面,导水应畅通,否则要注意用水冲洗或用液体二氧化碳冲洗。

第14条检校观测水位、水压、水量的仪表器具,使之符合精度及安装要求。 第15条备齐原始记录表。 第16条固定观测人员,检查排水设备能力和防水路线。 第17条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需要进行观测。地面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气地质点的观测。 第18条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 1.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井,应在设立的气象观测站内进行观测;距离气象台(站)较近的矿井,应在设立的雨量观测站内进行观测。 2. 矿井气象观测项目与气象调查内容相同。观测降水量常用的仪器为自记雨量计。自记雨量记需经常调整自计钟,换自计纸,添加墨水,并应进常观测仪器运转情况。 3.观测降雨量记至0.1mm,不足0.05mm时可不作记载,历时记分。 4.每日降水量以早8时为每日分界,从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降水量。 5.观测降水量应采用定时分段观测制,非雨季可只分一段,每日8时观测。但降水量大的地区或雨季高峰时则应根据矿区(井)防洪需要规定观测时间。时段及其相应时间见下表: 降雨量观测时间分段表

水文观测专业学生自我鉴定范文

水文观测专业学生自我鉴定范文 首先我们对实习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大概过程是观察水保站水文观测设施,听老师和技术人员讲解其观测对象和使用方法。为了观测土地利用对水量和水质的影响,水文当中常通过修建径流小区(径流场)测定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的径流量、泥沙含量等资料。 径流场由保护带、护埂、承水槽、导水管、观测室等几部分组成。水保站里的径流小区相对集中,设置了很多对照组。参观时发现,对照组设置合理,一组的试验区数目有为2区,有的为4区,每一组较为集中,方便对照观测。 主要同坡度坡向的径流小区对照:自然状态下的裸地、有工程措施(水平条)的裸地、有农作物(玉米)的土地、有小乔木(刺柏)的土地、有工程措施(鱼鳞坑)和小乔木(刺柏)的土地。 老师让我们亲眼目睹了测坡面径流量的九孔分水箱。九孔分水箱为体积法测径流量的装置,在径流场产生的径流量较大时,可以通过分流,只取小部分通过量水设施。为了使分流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安装设施时须注意分水箱必须水平,以确保每个孔流出的水量一致。 分水箱上方还安装了超声波测距仪,解决了体积法只能测到一定时间内径流总量而不能反映过程的难题。超声波仪工作所需要的电能于太阳能电板,把新型能源用到了科学试验上。 通过对不同小区的流量的分析,就可以得出不同状态的土地产生的径流多少,从而得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水分下渗的影响,为水土保持提供理论依据。

本次实习共三天,野外部分两天,在之前我们还前面进行了《土壤侵蚀原理》的实习,都在同一地点,但课程内容不一样所以实习的内容也不一样。 第一天上午主要是对水保站里的各种水文观测方法的熟悉,实地参观了气象站、径流小区,看到了水保站里的很多设备及其使用,x老师给我们讲到了每一种设备观测的对象、方法,和它的有缺点,让我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一个实践的机会,有些有和书本上的不完全一样,让我们思考,通过这个过程,对水文观测的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记忆。第一天下午我们做了一些试验,测量了不同植物的截流量、土壤的下渗速率等。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水保站,站长为我们演示了流速仪法测流速。然后我们又自己用简单的方法测量了流速。 第三天我们小组做了讨论,了数据。老师对我们做了很多的指导,一直带领着我们上坡下坎,对大家也非常好。水保,让人走过了很多的山山水水,让人的性格也跟自然一样,心胸宽广、脚踏实地。 实习生活尽管短暂,但却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我将来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水文地质钻孔编录表格(全套).doc

钻孔施工报告 项目名称: 孔号: 位置: 坐标: 孔口标高: 施工单位: 机长: 现场技术人员: 钻探时间:自:年月日 至:年月日

目录 1、设计书 2、地质技术予设 3、开孔通知书 4、岩心编录 5、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6、抽水试验结构记录 7、抽水前静止水位观测 8、钻孔抽水试验观测记录 9、钻孔抽水试验恢复水位观测记录 10、钻孔(井)下管记录 11、钻孔(井)下泵记录 12、计算数据及成果 13、钻孔(井)验收书 14、施工小结

设计书 一、施工目的: 二、设计依据: 三、施工现场附近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简况: 四、水文地质钻探技术要求: 五、抽水试验要求: 六、其它: 如出现设计外的其他情况,将由现场指挥部技术组研究相应的处理方案。设计:审核:技术负责:

地质技术予设

开孔通知书 号机台: 根据施工安排,你已移机至号钻孔位置上,该孔设计孔深为 米,经现场技术人员核查,钻机施工位置符合要求,现准许开钻,钻进中请按相关要求施工,并接受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在到达设计孔深后及时报请验收人员进行终孔。 特此通知。 (本通知书一式两份,机台一份,存档一份。) 现场技术人员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机台负责人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 号孔拆装线 开孔通知书 号机台: 根据施工安排,你已移机至号钻孔位置上,该孔设计孔深为 米,经现场技术人员核查,钻机施工位置符合要求,现准许开钻,钻进中请按相关要求施工,并接受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在到达设计孔深后及时报请验收人员进行终孔。 特此通知。 (本通知书一式两份,机台一份,存档一份。) 现场技术人员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机台负责人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doc

第一章绪论 1水文水利计算分哪几个阶段?任务都是什么? 答:规划设计阶段水文水利计算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地确定工程措施的规模。 施工阶段的任务是将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建成,将各项非工程措施付诸实施 管理运用阶段的任务是充分发挥已成水利措施的作用。 2我国水资源特点? 答:一)水资源总量多,但人均、亩均占有量少(二)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配 置不均衡(三)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四)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严重(五)天然水质好,但人为污染严重 3 水文计算与水文预报的区别于联系? 答: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都是解决预报性质的任务。 (1)预见期不同,水文计算要求预估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的情况,水文预报只能预报 几天或一个月内的未来情况。( 2)采用方法不同,水文计算主要采用探讨统计规律性的统计 方法,水文预报采用探讨动态规律性的方法。 4 水文分析与计算必须研究的问题? 答:( 1)决定各种水文特征值的数量大小。(2)确定该特征值在时间上的分配过程。( 3)确定该特征值在空间上的分布方式。( 4)估算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及环境的影响。 次重点:广义上讲,水文水利计算学科的基本任务就是分析研究水文规律,为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治理水旱灾害和保护水环境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二章水文循环及径流形成 1 水循环种类:大循环、小循环 次重点定义:存在于地球上各种水体中的水,在太阳辐射与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入渗和径流等方式进行的往复交替的运动过程,称为水循环或水分循环。 2 水量平衡定义,地球上任意区域在一定时段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 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叫做水量平衡。 3若以地球陆地作为研究对象,其水量平衡方程式为 多年平均情况下的水量平衡方程式若以地球海洋作为研究 对象,其水量平衡方程式为多年平均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流域水量平衡的一般方程式如下:若流域为闭合流域, 则流域多年平均 p=E+R 4 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彼此连接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称为水系。 5 河流一般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及河口五段。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详细]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 第一节观测路线和观察点的布置 水文地质地面调查工作是针对勘查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认识和掌握水文地质规律的必要过程.进行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时,首先要布置好观测路线和观测点. 一、观测路线的布置 应用最短的路线取得最多的成果,原则上要横穿地层走向或地貌单元,具体还要结合好露头及水点分布等情况灵活掌握(即垂直地层走向,构造线;垂直河流、阶地;穿过湖河沼泽地段,井泉分布点及分水岭等).另外在露头好的地段,还应顺着构造线或河谷进行追索.总之应以看得多,见得全,最多获得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为原则.路线布置要有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在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或地质、地貌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观测路线应当密些;相反在地质、地貌条件较为简单地区,观测路线可以适当稀一些. 二、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应布置在观测线上最有意义的地方,即地层分界线、构造断裂带、破碎带、假整合面、不整合面、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变质岩分带区、阶地边缘,地表水体、井、泉、钻孔、自然地质现象(滑坡)发育处及标志层,典型露头及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处.地质地貌观测点不能均匀布置,应视有无意义而定,不定可有可无的点.水文地质点布置,除考虑不同地貌单项元,不同含水层外,还需考虑水点的均匀性.如果缺乏水点,则应考虑进行人工揭露,弥补水点之不足或水点的不均匀性. 三、野外填图及定点描述 1、野外地质填图 (1)地质填图所用地形底图的比例,应比成图比例尺大一级,如不具备条件,至少也需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做底图. (2)在野外测绘过程中,要把观测点、线、试坑,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点等位置,准确地绘在地形图上;地质体、地质年代、构造线、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现象等,必须按规定的符号和线条勾出并严格区别实测与推测界线.

隆石煤矿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2014年元月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 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一)地面水文地质观测 1、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扬名及地面水文地质点的观测。地面水文地质调划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的要求。 2、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需要进行观测。 3、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 (1)、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井,应在设立的气象观测站内进行观测。距离气象台(站)较近的矿井,应在设立的雨量观测站内进行观测。 (2)、矿井气象观测项目,与气象调查内容相同。 4、地表水观测。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容相同。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5、地下水动态观测应在下列地段网点进行观测: (1)、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含水层。 (2)、影响矿井充水的地下水集中迳流带(构造破碎带)。 (3)、可能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 (4)、矿井先期开采的地段。 (5)、在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的地段。 (6)、人为因素可能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段。 (7)、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

(8)、疏干边界或隔水边处。 6、观测点的布置,应尽量利用现有的钻孔、井、泉。 7、观测内容主要是水位、水温和水质,对泉水还应观测流量。 8、观测点应统一编号,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观测点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应随时补测。 9、观测降水量常用的仪器为直径20厘米的雨量器,或与雨量器口径相匹配的雨量杯。雨量器、自计雨量计应保持清洁。要经常清除盛水器内的淤杂物,擦洗自计雨量计的虹吸管。需每日调整自计钟、换自计纸、添加墨水、观测仪器运转情况。冬季要及时清除储水器内的冰霜,防止仪器冻裂。 观测要求: (1)、观测降雨量记至0.1毫米,不足0.05毫米时可不作记载。历时记至分钟。 (2)、每日降水量以早8时为每日分界,从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降水量。 (3)、观测降水量应采用定时分段观测制,时段及其相应时间如表: 降雨量观测时间分段表 段数时间(时) 1段8 2段20、8 4段14、20、2、8

水文计算步骤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 推理公式法是基于暴雨形成洪水的基本原理推求设计洪水的一种方法。 1.推理公式法的基本原理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是联解如下一组方程 ) 6.7.8(278.0)5.7.8(,278.0) 4.7.8(,278.04 /13/11m c c n c p m c n p Q mJ L t F t t S Q t F S =

图8.7.1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流程图 ②计算设计暴雨的S p、x TP,进而由损失参数μ计算设计净雨的T B、R B。 ③将F、L、J、R B、T B、m代入式(8.7.4)(8.7.5)和(8.7.6),其中仅剩下Q m、τ、R s,τ未知,但R s,τ与τ有关,故可求解。 ④用试算法求解。先设一个Q m,代入式(8.7.6)得到一个相应的τ,将它与t c 比较,判断属于何种汇流情况,再将该τ值代入式(8.7.4)或式(8.7.5),又求得一个Q m,若与假设的一致(误差不超过1%),则该Q m及τ即为所求;否则,另设Q m仿以上步骤试算,直到两式都能共同满足为止。 试算法计算框图如图8.7.1。 2. 图解交点法 该法是对(8.7.4)(8.7.5)和(8.7.6)分别作曲线Q m~τ及τ~ Q m,点绘在一张图上,如图8.7.2所示。两线交点的读数显然同时满足式(8.7.4)(8.7.5)和(8.7.6),因此交点读数Q m、τ即为该方程组的解。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水文测站观测的项目有资料

1.水文测站观测的项目有(BCEFGI) A. 风 B.水位 C.流量 D.湿度 E.泥沙 F.降水 G.蒸发 H.辐射 I.水质 2、水文站布设的断面一般有(ABCD) A.基本水尺断面 B.流速仪测流断面 C.浮标测流断面 D.比降断面 3、水文测验基线的长度一般(D) A.愈长愈好 B.愈短愈好 C.长短对测量没有影响 D.视河宽B而定,一般应为0.6B 4、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D) A.大沽基面 B.吴淞基面 C.珠江基面 D.黄海基面 5、用流速仪施测点流速时,每次要求施测的时间(C) A.越短越好 B.越长越好 C.大约100s D.不受限制 6、一条垂线上测三点流速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时,应,分别施测相对水深(ACD)处的流速。 A. 0.2 B. 0.4 C. 0.6 D. 0.8 7、常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有(ABD)。

A.含沙量 B.输沙率 C.流量 D. 输沙量 8、在输沙率测验中,取样垂线上测点的分布主要与(AD )有关。 A.水深大小 B.断面情况 C.垂线数目 D.要求的精度 9、当洪水痕迹高程确定以后,可推算出相应于此洪水位的洪峰流量,常用的方法有(AD) A.水位流量关系法 B.临时曲线法 C.连时序法 D.比降法 1、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区别:概率是抽象数.是个理论值;频率是具体数,是个经验值。联系:频率随实验次数的增多而逐渐稳定.并趋近于概率。 2、频率P 与重现期T 的关系如何? 答:在研究暴雨洪水问题时, ; 在研究枯水问题时, 。 1、什么叫总体、样本、样本容量? 答:总体:在数理统计中,把随机变量所取数值 P T 1=P T -11=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复习资料

水文计算 1.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及水文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基本规律(1)成因规律(确定性规律) (2)统计规律(随机性规律) (3)地区性规律 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 2.流域平均雨量计算有哪几种方法. 算数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图法 3.径流有哪些表示方法. 流量(Q):单位时间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 径流量(W):时段?t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 径流深(R):径流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的水层深度 R=QT/1000F 径流模数(M):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M=1000Q/F 径流系数(α):某一时段的径流深与相应的降雨深度的比值 α =R/P 4.生么是概率、频率?二者的关系。 概率:表示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或几率,是用来度量可 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频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二者关系:概率是理论值,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按照公式预先计

算出来。具有先验性;而频率是计算值,是可变的(具有明显的随机性)、试验的(不符合古典概率公式的事件,他们的概率只能通过多次观测试验来推求)。概率是指随机变量某值在总体中的出现机会;频率是指随机变量某值在样本中的出现机会。当样本足够大时,频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当样本无限增大时,频率趋于概率。因此,频率可以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5.重现期(T )与频率(P )有什么关系,P=80%的枯水年,其重现期(T)为多少年?含有是什么。 频率与重现期的关系有两种: (1)当研究暴雨洪水问题时,研究的目的是防洪,一般设计频率P <50%,则 T=1/P (X ≥Xp) T---重现期 P---频率(%) (2)当考虑水库兴利调节研究枯水问题时,研究的目的是灌溉、发电、供水等兴利目的,更关心小于等于某一数值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设计频率P >50%,则 )(1)x x (11p p x x P P T <=≥-= P=80%的枯水年,(年)5%8011=-=T 它表示小于等于P =80%的枯水流量在长时期内平均5年出现一次。 6.在频率计算中,为什么要给经验频率曲线选配一条“理论”频率曲线?

水文观测专业实习鉴定范文.doc

有的为4区,每一组较为集中,方便对照观 测。 主要同坡度坡向的径流小区对照:自然状态下的裸地、有工程措施(水平条)的裸地、有农作物(玉米)的土地、有小乔木(刺柏)的土地、有工程措施(鱼鳞坑)和小乔木(刺柏)的土地。 老师让我们亲眼目睹了测坡面径流量的九孔分水箱。九孔分水箱为体积法测径流量的装置,在径流场产生的径流量较大时,可以通过分流,只取小部分通过量水设施。为了使分流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安装设施时须注意分水箱必须水平,以确保每个孔流出的水量一致。 分水箱上方还安装了超声波测距仪,解决了体积法只能测到一定时间内径流总量而不能反映过程的难题。超声波仪工作所需要的电能来自于太阳能电板,把新型能源用到了科学试验上。 通过对不同小区的流量的分析,就可以得出不同状态的土地产生的径流多少,从而得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水分下渗的影响,为水土保持提供理论依据。 本次实习共三天,野外部分两天,在之前我们还前面进行了《土壤侵蚀原理》的实习,都在同一地点,但课程内容不一样所以实习的内容也不一样。 第一天上午主要是对水保站里的各种水文观测方法的熟悉,实地参观了气象站、径流小区,看到了水保站里的很多设备及其使用,x老师给我们讲到了每一种设备观测的对象、方法,

和它的有缺点,让我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一个实践的机会,有些有和书本上的不完全一样,让我们思考,通过这个过程,对水文观测的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记忆。第一天下午我们做了一些试验,测量了不同植物的截流量、土壤的下渗速率等。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水保站,站长为我们演示了流速仪法测流速。然后我们又自己用简单的方法测量了流速。 第三天我们小组做了讨论,整理了数据。老师对我们做了很多的指导,一直带领着我们上坡下坎,对大家也非常好。水保,让人走过了很多的山山水水,让人的性格也跟自然一样,心胸宽广、脚踏实地。 实习生活尽管短暂,但却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我将来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各类水文地质观测台账操作规程

各类水文地质图纸 1.矿井充水性图。 2.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3.综合水文地质图。 4.水文地质柱状图。 5.水文地质剖面图。 6.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还应具备主要含水层等水位线图、井上下防治水系统图以及专门水文地质图(如区域水文地质图、岩溶图、地下水化学图)等。 (一)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 (二)气象资料台账; (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 (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账; (五)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 (六)矿井突水点台账; (七)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 (八)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

(九)水质分析成果台账; (十)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 (十一)水源井(孔)资料台账; (十二)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 (十三)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十四)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 (十五)其他专门项目的资料台账。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1160 更新时间:2010-6-30 一、主要危险源 1.在工作面迎头收集资料时,顶、帮破碎没有进行“敲帮问顶”。2.在井下登高作业收集资料时,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3.在探水过程中未按规定操作钻机。 4.对周边老窑进行调查时,误入盲巷或瓦斯、一氧化碳超限的巷道。 二、使用围 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矿井的水文地质观测工。 三、上岗条件 第2条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 第3条必须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4条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防灾和避灾知识。 四、安全规定 第5条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第6条必须掌握矿井水文地质的观测、分析方法,以及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7条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须经技术主管或分管科长把关审核。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真实可靠。 第8条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编录、总结等工作中弄虚作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技术要求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技术要求 在钻孔施工中,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能初步确定含水层的层位、厚度、埋深、水位、透水性、含水性和富水性及钻进过程中碰到的软弱夹层的层位、埋深、岩性等,及时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对于指导进一步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Sicomines铜钴矿区属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水矿山,钻探过程中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和记录工作,十分重要,希望各施工单位引起高度重视! 简易水文观测技术要求 一、观测内容: 1 地下水位(包括初见水位、静止水位)。 2 洗液消耗量的测定(包括是否使用冲洗液,冲洗液类型、消耗量等)。 3 钻具自动下落、孔壁坍塌、掉块、缩径的位置及长度的记录。 4 孔内涌砂、涌水的观测。 5 在记录内要清楚明确的记录下护壁管的深度和管径,统一用mm为单位。在护壁管分次扩孔下置时,要分次记录。 二、具体要求: 1、动水位观测 水位埋深统一换算成地面距水面的高度,深管口测量水位时,量测的水位埋深值要减去井口距地面的距离即得水位埋深值。 (1)要求每班观测水位至少两次,若遇到井内水位异常(如漏水、涌水、因故停钻)需加密观测。在遇有漏水、涌水情况时,要停止钻进,提出岩心后观测初见水位,初见水位观测,每隔20分钟观测一次,直至连续两次水位值相差小于5cm 时,观测方能结束,同时记录每次水位观测的时间和水位。 (2)因故停钻时间超过1小时,要观测一次水位,以后每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 2、冲洗液消耗量观测 冲洗液消耗量及性质变化,能反映岩层透水性的大小,也可以间接推测含水层位置及岩性变化,具体要求如下: ○在水池中设定标尺,要求下钻后正常送水10分钟并循环正常时,开始观测和记录水池水位高度,在返水无明显减少时,观测30分钟以上,同时观测水位下降值和时间,并记录循环池面积,一般长方形循环池记录长和宽。为准确观测冲洗液消耗量,循环池尽量挖成规则形状,并最好防渗漏处理。在正常情况下,每班至少观测两次。当有明显变化时,要增加观测次数。 ○循环池不规则时,要采用水箱(立方米以上)定量加水的方法观测。具体方法可采用:先观测和记录水池的开始水位高度,加入定量水(冲洗液),然后进行观测,当水池中降到开始水位高度时,记录所用的时间和加水量。 ○在循环池可能存在漏水时,除按上述要求观测外,还应观测在停泵情况下,循环池水位的渗透量。具体方法为,先观测初始水位,并记录开始时间,间隔10分钟以上后,观测和记录水位的下降值和间隔时间。 特别注意:在观测期间,不许向水池内添加冲洗液,如果需要补充冲洗液时,要准确记录添加量。 ○当钻孔漏水无返水情况下,冲洗液消耗量观测要求如下; 当孔内不返水时,在送水扫孔后,正常钻进前,加大泵量,直至返水后,稳定5分钟以上,利用前述方法进行观测;当漏水特别严重,最大泵量还不能返水时,记录最大水泵

水文计算步骤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 推理公式法是基于暴雨形成洪水的基本原理推求设计洪水的一种方法。 1.推理公式法的基本原理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是联解如下一组方程 ) 6.7.8(278.0)5.7.8(,278.0) 4.7.8(,278.04 /13/11m c c n c p m c n p Q mJ L t F t t S Q t F S =

图8.7.1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流程图 ② 计算设计暴雨的S p 、x TP ,进而由损失参数μ计算设计净雨的T B 、R B 。 ③ 将F 、L 、J 、R B 、T B 、m 代入式(8.7.4)(8.7.5)和(8.7.6),其中仅剩下Q m 、τ、R s,τ未知,但R s,τ与τ有关,故可求解。 ④ 用试算法求解。先设一个Q m ,代入式(8.7.6)得到一个相应的τ,将它与t c 比较,判断属于何种汇流情况,再将该τ值代入式(8.7.4)或式(8.7.5),又求得一个Q m ,若与假设的一致(误差不超过1%),则该Q m 及τ即为所求;否则,另设Q m 仿以上步骤试算,直到两式都能共同满足为止。 试算法计算框图如图8.7.1。 2. 图解交点法 该法是对(8.7.4)(8.7.5)和(8.7.6)分别作曲线Q m ~τ及τ~ Q m ,点绘在一张图上,如图8.7.2所示。两线交点的读数显然同时满足式(8.7.4)(8.7.5)和(8.7.6),因此交点读数Q m 、τ即为该方程组的解。 图8.7.2 交点法推求洪峰流量示意图 【例8.3 】江西省××流域上需要建小水库一座,要求用推理公式法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 计算步骤如下: 1. 流域特征参数F 、L 、J 的确定 F=104km 2,L=26km ,J=8.75‰ 2. 设计暴雨特征参数n 和S p 暴雨衰减指数n 由各省(区)实测暴雨资料发现定量,查当地水文手册可获得,一般n 得数值以定点雨量资料代替面雨量资料,不作修正。 从江西省水文手册中查得设计流域最大1日雨量得统计参数为: 5.3/,42.0,1151===V s V d C C C mm 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