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掷一掷

掷一掷

掷一掷
掷一掷

《掷一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0~51页“掷一掷”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运用已学过的组合、统计、可能性等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渗透概率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点数之和2,3,4,…,11,12,明确掷出哪些和的可能性大。

教学难点:探索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点数之和为什么是5,6,7,8,9的可能性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红色、蓝色骰子各1个、课件一套;学生两人一组,每组红色、蓝色骰子各1个、彩色笔及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提出问题

1.认识“骰子”。课件出示“骰子”图片,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及特征。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庄家用掷骰子来设骗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掷一掷。(出示课题:掷一掷)

二、学习新知,探索奥秘

(一)组合

1.思考:一次掷一个骰子,面朝上的点数可能有哪些?不可能是哪些?

2.教师演示:同时掷两个骰子,算一算它们的和是多少?如果两个骰子朝上的两个面的点数相加的和是4,那么红色、蓝色骰子上的点数分别可能是多少?

3.猜一猜:一次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面朝上的点数之和可能有哪些?

(板书:点数之和可能有2,3,4,5,6,7,8,9,10,11,12。)

4.动手实践,验证猜想:同时掷两个骰子,每个同学掷几次,看看点数之和是不是在2~12之间?

(二)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1.刚才,有谁掷出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是1或13的吗?

教师:看来,在上面的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是2,3,4,…,12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不可能是1或13,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2.思考: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朝上的面的点数之和可能为2,3,4,…,12,这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一样吗?

教师:虽然掷出的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可能是2,3,4,…,12中的任意一个数,但这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下面老师把可能出现的这11个和分成A、B两组,如下图所示:

(三)动手实践,探索奥秘

1.教师提出规则,学生猜想结果

教师:今天我在学校前看到了一个奖买活动,怎么个奖买法呢?我们来看看活动规则。

(1)投出2、3、4、10、11、12获得电动玩具车一辆。

(2)投出5、6、7、8、9需买价格10的可乐一瓶

教师:大家仔细看看活动规则,如果是你,你愿意参加这个活动吗?为什么?

我们可以试一试看看那个可能性大呢?

老师互动白板上

(2)列举“和”的可能性?

教师:同学们,在掷色子之前,咱们还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掷两个色子,将朝上面的两个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有哪几种呢?想一想,和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可能是多少。

2、师生游戏

教师:同学们,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掷两个色子的“和”有11种情况。难道这个活动真的是对顾客有利吗?这样吧,现在我们来动手掷一掷,

教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色子,请同组的同学,轮流掷,同时在统计图记录纸上表示出来,横线上的数据表示掷的“和”,竖线上的数据表示掷出的次数。和是几,就在几的上面用彩笔涂一涂。涂满其中任意一列,游戏结束。

学生分小组活动,把记录记录到统计图上,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小组。

教师:观察你们的统计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观察一个小组掷的只能算个别情况,但观察全班这么多小组掷的就会发现掷的和是有规律的。

学生:掷出的和在靠近中间的位置的次数

(3)究竟谁赢的可能性大?哪些同学猜得对呢?让我们在比赛中见分晓吧!

2.动手实践,发现问题

(1)教师与部分学生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一)。

①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A组,算老师赢;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B组,算同学们赢。

②每个小组派出一个选手上台跟老师比赛,其他的同学当记录员,和是多少就在对应的数字上方涂一格,并按要求涂在下面的统计图中。

师生共同游戏,下面的同学做记录。

统计后,宣布赢家。

教师:在刚才一轮的游戏中,老师赢得多,同学们赢得少,同学们不服气,认为还有很多同学没有掷,不能说明问题。接下来继续掷,老师还会赢吗?……为了体现公平、满足大家的要求,在下一轮的游戏中,我们每个人都动手轮流掷,好吗?

(2)全体学生参与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二)。

①继续游戏:两人一组,轮流掷,和是多少就在对应的数字上方涂一格。涂满其中任意一列,游戏结束。

②游戏结束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用正字统计法来给最先涂满的和

作记录。

学生两人小组进行游戏,并作好记录。

教师:观察实验统计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掷出的点数之和是A组数的可能性大一些,而点数之和是B 组数的可能性小一些呢?

教师:其实,我们用数学上的“组合”知识来思考一下,就能揭开这个奥秘!

三、理论验证,揭示奥秘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点数之和是2,那么红色骰子上是1,蓝色骰子上是多少?

2.如果点数之和是3,红色骰子上是1,蓝色骰子上是多少?;如果红色骰子上是2,蓝色骰子上是多少?还有其点数之和是3的情况吗?一共有几种情况?

3.点数之和是4的有几种情况呢?和是5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在课件中依次呈现各种点数之和的组成情况。)

4.思考:和是2只有一种情况,和是3有2种情况,和是4有3种情况,和是5就有4种情况。那么,和是6,7,8,9,10,11,12又各有哪几种情况呢?红色骰子的可能点数是多少,蓝色骰子呢?

教师:你可以想一想、写一写;也可以借助骰子摆一摆并写下来进行验证,然后把你得到的组合一一填在学习单的列举记录表中。

5.汇报、交流,完成上表。

6.组内讨论:刚才有的同学们认为点数之和为8的有7种情况,有的认为只有5种情况。那么,点数之和为8的到底有几种情况?为什么?

7.观察和是2,3,4,5,…,12的列举记录表并进行统计(课件出示)。

和是2,3,4,…,12的各有几种组合呢?请大家在下表中一一填出来!

8.学生汇报、交流并完成上表。

9.组内交流:同学们,现在你们发现A组能赢的秘密了吗?(学生独立观察组成图及统计表,然后小组内交流。)

10.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的发现。

教师小结:这就是咱们做的游戏。老师选择的A组是中间的5,6,7,8,9五个数,共有24种组合;而同学们选择的B组是两边的1,2,3,10,11,12这6个数,共有12种组合,所以老师赢的机会更多。这也是这节课一开始我给大家讲的那个骗局中,庄家为什么赢得多的缘故!

四、畅谈收获,回顾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拓展思维

教师:同学们,如果同时掷三个骰子,朝上的三个面有三个数,它们的和可能有哪些?哪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呢?你们想知道结果吗?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探讨一下吧!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掷一掷》教案

掷一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原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数学知识,在学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骰子。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提出问题 1.认识“骰子”。课件出示“骰子”图片,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及特征。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庄家用掷骰子来设骗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掷一掷。(出示课题:掷一掷) 二、学习新知,探索奥秘 (一)组合 1.思考:一次掷一个骰子,面朝上的点数可能有哪些?不可能是哪些?

2.教师演示:同时掷两个骰子,算一算它们的和是多少?如果两个骰子朝上的两个面的点数相加的和是4,那么红色、蓝色骰子上的点数分别可能是多少? 3.猜一猜:一次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面朝上的点数之和可能有哪些? (板书:点数之和可能有2,3,4,5,6,7,8,9,10,11,12。) 4.动手实践,验证猜想:同时掷两个骰子,每个同学掷几次,看看点数之和是不是在2~12之间? (二)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1.刚才,有谁掷出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是1或13的吗? 教师:看来,在上面的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是2,3,4,…,12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不可能是1或13,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2.思考: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朝上的面的点数之和可能为2,3,4,…,12,这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一样吗? 教师:虽然掷出的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可能是2,3,4,…,12中的任意一个数,但这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下面老师把可能出现的这11个和分成A、B两组,如下图所示: (三)动手实践,探索奥秘 1.教师提出规则,学生猜想结果 (1)分组 教师:如果老师和你们玩“掷骰子”的比赛,你们想选哪一组的数?A组还是B组? (2)猜一猜: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A组算老师赢,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B组算同学们赢,哪一组赢的可能性大?你是怎么想的? (3)究竟谁赢的可能性大?哪些同学猜得对呢?让我们在比赛中见分晓吧! 2.动手实践,发现问题 (1)教师与部分学生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一)。

长篇经典格林童话故事

长篇经典格林童话故事 【四个聪明的兄弟】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有一户贫穷的人家,夫妻俩生了四个儿子,儿子长大后,穷人想让他们学点本领以摆脱贫困,他对儿子们说: “友爱的孩子们,我没有什么东西给你们,必须要你们自己到这个世 界去闯荡,去学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我看你们就从学习各种手 艺开始,为将来独立生活打好基础。”于是,四个兄弟拿着手杖,挎 着小包,离别父亲,一起出门拜师求艺去了。 他们来到一个十字路口,不同方向的四条路分别通向不同的地区,老大说道:“我们必须在这儿分手,四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在这儿相会。这期间大家要靠自己独立去学习谋生的本领了。”互道珍重之后,他 们各自踏上了不同的旅途。 老大和弟弟们分手后便抓紧时间赶路。在路上,他遇到一个人问 他预备到哪里去,想干什么。他回答说:“我想在这个世界闯荡闯荡,学一门手艺来充实自己。”那人说道:“你就跟着我吧,我将教你如 何成为一名前所未有的最精明的小偷。”老大说道:“不!这不是正 当的职业,靠这种本领谋生最终都免不了要被绞死。”那人解释说:“嗨!你不必担心什么绞刑架,因为我仅仅教你如何寻出最适合的方 式方法和对象,取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来无影,去无踪,让别人寻 不着你的踪迹。”听完之后,年青人被说服了,他跟着这位师傅学习,很快表现了他的天赋,只要是他想得到的东西,没有一样能逃过他的 手心。 老二在路上也遇到一个人,当那人了解到他此行的目的之后,就 问他想学什么本领,老二回答说:“我心里还没有底哩。”那人说道:“你就跟着我学做一名占星学家吧,这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因为当你 了解了星象后,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瞒过你了。”一席话令他非常快

掷一掷的教学设计

掷一掷

学习目标: 1、通过本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学思想,头国现象看本质感受偶然性后面的必然性。 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 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小朋友都玩过骰子吗?(板书"骰子")一颗骰子中藏着哪些数学知识?(骰子上有6个数、有6个面,是个正方体……) 2、小朋友们真有数学眼光,掷一颗骰子,掷出的数可能是哪些? 最小是几?最大是? 3、师:有些人利用骰子进行赌博,这是不好的行为,可其实呢,这骰子中藏着不少的数学知识,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它还是我们学习的好帮 手呢. 4、同时掷两颗骰子,掷出的两个数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求和、差、积商) 5、今天我们主要通过"掷一掷"研究两颗骰子"和"中藏着的奥秘。 (1)同时掷两颗骰子,得到两个数的"和"可能有哪些? (2、3、4、5、6、7、8、9、10、11、12) (2)掷出的两个数的和可能是1或13吗?为什么?

(二)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说起和的奥秘,倒让老师想起了一个人(课件出示阿凡提图片)。当时有个地主"八一"老爷,十分奸诈,经常欺压百姓,这一天呀"八一"老爷又想出了个诡计,想要再一次提高穷人的田租,这次阴谋如果让他 得逞,穷人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在这危难时刻阿凡提来了,他代表穷人跟"八一"老爷进行谈判,谈判决定,双方利用掷骰子比胜负,如果八一老爷输了,他将不再加租,比赛方法是:将同时掷颗骰子得到的这些"和"分两组,一组是"5、6、7、8、9",另一组是"2、3、4、10、11、1 2"这六个数。双方各选一组"和"掷出的次数多,哪方就获胜。小朋友,你们想让哪方获胜?的确,聪明的阿凡提战胜了八一老爷,取得了胜利! 1、"猜一猜",阿凡提选了哪组"和"?为什么? 师:小朋友们各有各的猜想,那到底阿凡提选了哪组"和"呢?你们希望老师直接告诉谜底呢?还是希望自己研究? 2、你们打算怎样研究呢? (三)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同桌合作,实验验证) 1、为便于研究,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 实验材料:每两人一张统计表,两颗骰子 实验方法:①两人一组,一人同时掷骰子并算出两数字和。一人根据掷出的"和"完成统计图,"和"是几就在几的上面涂一格,涂满其中 一列,游戏结束。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掷一掷-人教版 (12)

掷一掷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组合、统计、可能性、找规律等有 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了解所学知识的间的联系,体 会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 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亲生经历观察、猜想、试验、验证的学习 过程,通过应用和反思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4、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学思想,感 受显示条件后的隐藏条件。 学时重点 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道理。 学时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 【导入】(一)介绍骰子,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有趣的朋友,它会是谁呢?(点击一个骰子) 指名回答:色子。 师:(点击课件)它的名字叫骰子。我们一起来打两声招呼吧。(老师指着 课件) 师:谁来介绍下这位骰子朋友?

生:它是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l个数字,共有6个数字,分别是 l、2、3、4、5、6。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跟随它走进骰子的世界。一起来掷一掷,玩一玩。(板 书课题:掷一掷) 【活动】(二)师生游戏,感知体验 师:(点击一个骰子课件)掷一个骰子,面朝上的数字可能会是几? 生:可能是l、2、3、4、5、6(1-6都有可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师:(点击两个骰子课件)同时掷两个骰子,面朝上的两个数字之和可能有哪 些?不可能有哪些?为什么? 生:可能有2、3、4、5、6、7、8、9、10、11、12 生:因为骰子最小数字是l,所以最小的和是2. 生:因为骰子最小的数是6,所以最大的和是12. 师:我们同时掷两个骰子, 面朝上的两个数字和有ll种? (点击课件):2、3、 4、5、6、7、8、9、10、11、12 师:我们把这11种和分成A、B两组。A组:2、3、4、10、11、12六种和; B组:5、6、7、8、9五种和。老师(板书A组:2、3、4、10、11、12 B 组:5、6、7、8、9)下面我们就来掷骰子,玩游戏。请看游戏规则。 指名读游戏规则:(点击课件)同时掷两个骰子,将面朝上的两个数字和, 分为A、B两组。每人掷10次,掷到的和是A组数字的,算A组赢;掷到和 是B组数字的算B组赢。(见表格一)

格林童话经典故事五篇

格林童话经典故事五篇 格林童话经典故事五篇 导语:《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这里励志故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五篇格林童话经典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故事一:《小红帽》 从前,有个漂亮的小姑娘,谁见了都喜欢她,可最最喜欢她的,还是要数她的外婆了,她简直不知道把什么东西送给她这个外孙女才好。有一次,她送给她一顶红天鹅绒的帽子,她戴着非常合适,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戴别的帽子了,所以大家都管她叫“小红帽”。 有一天,妈妈对她说:“来,小红帽,这里有一块蛋糕和一瓶葡萄酒,你给外婆送去;她有病,身体虚弱,吃了可以恢复健康。趁天还不热,你就动身吧,到了外面要好好地、规规矩矩地走,不要离开大路,不然你跌倒了,摔碎瓶子,外婆就什么也吃不到了。你进外婆屋子的时候,要先问声早上好,不要东张西望。” 小红帽说:“这一切我都会好好地去做的。”然后她同母亲握

手告别了。 外婆家住在森林里,离村子有半个钟头的路。小红帽走到森林里,遇见了一只狼。她不知道狼是一种非常残忍的野兽,所以也不怕它。 狼说:“小红帽,你好。” “谢谢你,狼。” “这么早你上哪儿去呀,小红帽?” “去我外婆家。” “你的围裙下面放着什么东西呀?” “蛋糕和葡萄酒。蛋糕是我们昨天做的,外婆有病,非常虚弱,吃些好东西可以补一补身子。” “小红帽,你外婆家住在哪里?” “住在森林里,还有足足一刻钟的路,她的房子在三棵大橡树下面,四周是胡桃树篱笆,你一看就知道了。”小红帽说。狼心里想,这个小丫头的肉又肥又嫩,比起那老太婆味道好多了。我要想个巧妙的办法,把她们两个都捉住。于是它在小红帽旁边走了一会儿,然后说: “小红帽,你瞧,四周这些鲜花多美丽,你为什么不去看看呢?我觉得,小鸟儿叫得那么好听,你却根本没有听见。外面的森林里这样快乐,你却好像去上学的样子,只顾走自己的路。” 小红帽睁大眼睛一看:阳光透过树木,晃来晃去,好像在跳舞,到处都是美丽的鲜花。她想,要是我给外婆带去一束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掷一掷优秀教案

《掷一掷》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0~51页“掷一掷”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运用已学过的组合、统计、可能性、找规律等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了解所学知识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让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活动过程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积累活动经验。 3.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道理。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播放视频(我看你有戏),学生观看。 2.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 3.的确是高手。你们玩过骰子吗?谁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颗骰子中藏着哪些数学知识?如果掷一颗骰子,掷出的数可能是哪些?最小是几?最大是? 4. 看来这骰子中的确藏着不少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掷骰子的问题。(板书课题:掷一掷)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我们已经知道,掷一颗骰子,面朝上的点数只可能是1,2,3,4,5,6中的一个数字。谁来猜一猜:如果同时掷两颗骰子,得到面朝上的两个数的“和”可能有哪些? (板书2至12数字)2.动手实践,验证猜想:同时掷两个骰子,每个同学掷几次,看看点数之和是不是在2~12之间? 3.提出问题:有掷出的两个数的和为1的吗? 13呢? 有可能掷出来吗?为什么? 4.小结。看来,在上面的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是2,3,4, (12) 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不可能是1或13,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5.其实,老师也是一个玩骰子的高手。出道以来,几乎保持着不败的战绩。相信吗?(不信)那咱们不妨现场来一次掷骰子挑战赛。现在老师把可能出现的这11个和分成两组,(黑板上划分:A组5、6、7、8、9;B组:2、3、4、10、11、12)我吃点亏,选这边的五个数,你们选派一名代表来和我掷骰子,每人掷10次,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A组,算我赢;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B组,算你们赢。再找一名同学用画“正”字的方法作好记录,其他同学监督比赛情况。 6.统计后,宣布赢家。在刚才一轮的游戏中,老师赢得多,你们们赢得少,大家是不是不服气,认为还有很多同学没有掷,不能说明问题。那接下来继续掷,不过为了体现公平、满足大家的要求,这

五年级数学上册掷一掷评析

五年级数学上册掷一掷评 析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五年级数学上册《掷一掷》评析上周三下午,数学组教师共同观摩了晓丽老师的《掷一掷》一课。这是一节活动性很强的课,其探究的数学内容具有较大的逻辑性,对于六年级上期的学生来说,要上好这节课并不难。可晓丽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深刻地体现出新课标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注意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听后反思,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以游戏为载体,整合学习 整节课紧紧围绕掷骰子的游戏内容,巧妙的将单元知识穿插在其中。如研究骰子和的组成情况时运用了“组合”知识;在讨论“和”的范围时渗透了事件的确定性和可能性知识,也渗透着数学思想;而在探索、比较掷出各种“和”的可能性时,充分展示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相关知识等等,有机的把新旧知识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综合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以问题为引子,合作探究 本课逻辑性较强,因此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显得特别重要。例如:老师选:5、6、7、8、9;而学生选:2、3、4、10、11、12谁会赢?为什么只选了5个和的反而会赢,为什么中间数出现的次数会多一些等数学问题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索。这问题具有的层次性、引导性。而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自主的、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使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活动为主注,推导并重 本课以活动为主线,全员学习。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全员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明理,在活动中提

经典格林童话故事集锦

经典格林童话故事集锦 导读:本文经典格林童话故事集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萝卜】 从前,有两兄弟,哥哥很有钱,弟弟很穷。 弟弟开始种萝卜。萝卜长出来了,其中有一棵萝卜,长得很大很大,大家都说它是萝卜王。于是,他把萝卜王献给了国王。国王一见就说:“竟有这么大的萝卜呀!这可真是宝贝,你能种出萝卜王真厉害!”于是国王给了他许多金子,弟弟一下子变得很有钱了,比他哥哥还有钱。 哥哥知道了,他也想变得更有钱,于是,他想出一个好主意:他把自己的财宝都献给国王,国王一定会很开心的,就会给他更多的金子了。 国王收了哥哥的财宝,可是应该奖励什么给他呢?于是,他想到了那个大萝卜。就叫士兵把那个大萝卜搬过来,送给了哥哥。 哥哥非常生气,他的财宝全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萝卜。 【傻瓜汉斯】 汉斯的母亲问:“汉斯,你上哪儿去?”汉斯回答说:“我去格蕾特那里。”“要有礼貌啊,汉斯。”“我一定会有礼貌的。再见,妈妈。”“再见,汉斯。” 汉斯来到格蕾特家,说:“你好,格蕾特!”“你好,汉斯!你

特给汉斯一根缝衣针。于是,汉斯说:“再见,格蕾特。”“再见,汉斯。” 汉斯接过针,插在一辆装满干草的车上,跟在车后面回了家。“晚上好,妈妈!”“晚上好,汉斯!你上哪儿去了?”“我到格蕾特家。”“你带了什么给她?”“什么都没带,反而要了点东西。”“她给了你什么?”“一根针。”“针呢?”“插在装草的车上了。”“糟透了,汉斯,你应该把针扎在袖子上才对呀。”“没关系,妈妈,下次我会注意的。” “汉斯,你上哪儿去?”“我去格蕾特那里。”汉斯回答说:“要有礼貌啊,汉斯。”“我会的,再见,妈妈。”“再见,汉斯。”汉斯来到格蕾特家,说:“你好,格蕾特!”“你好,汉斯!你带来什么好东西?”“我什么都没带,倒想问你要点什么呢。”格蕾特给汉斯一把刀。“再见,格蕾特。”“再见,汉斯。”汉斯接过刀,把它插在衣袖上回了家。“晚上好,妈妈!”“晚上好,汉斯!你上哪儿去了?”“我在格蕾特家。”“你带了什么给她?”“什么都没带,反而要了点东西。”“她给了你什么?”“一把刀。”“刀呢?”“插在衣袖上了。”“糟透了,汉斯,你应该把小刀装在口袋里才对呀。”“没有关系,妈妈,下次我一定注意。” “汉斯,你上哪儿去?”汉斯回答说:“我去格蕾特那里。”“要有礼貌啊,汉斯。”“我会的,再见,妈妈。”“再见,汉斯。”汉斯来到格蕾特家。“你好,格蕾特!”“你好,汉斯!你带来什么好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之掷一掷》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之掷一掷》 教案 教学内容: 1、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2、在游戏、试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3、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在活动中发现、体验0、1、2、8、9、10和这6个和出现的可能性较小;3、4、5、6、7这5个和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学习难点: 理解可能性大小与实践发生不确定性的关系。 学习准备: 课件、色子、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课前观看百事可乐广告视频。 1、教练准备用什么决定哪个队先开球? 2、为什么用硬币开球?生答:用硬币比较公平(掷出硬币正反两面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3、除了硬币,还有什么公平的方法进行选择?(抛硬币、猜拳、掷色子) 4、我们知道,类似的游戏方式有很多,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小色子走进掷一掷的课堂。教师板书课题。掷一掷 二、设置问题,猜想的开始 1、我们玩一个掷色子的游戏,出示课件游戏规则:如果掷出4,则女生赢。如果不是4,则男生赢,大家觉得公平吗?为什么?(色子有6面,4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还有1、 2、 3、5、6占5种情况都是男生赢。)那怎么给规则才公平? 2、现在增加1个色子,我们来玩两个色子得游戏,如果两个色子,点数和可能是几?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如果是2、 3、 4、10、11、12,则蓝队赢。如果点数和是 5、 6、 7、 8、9则红队赢。现在你认为哪个队赢得可能性大? 让同学举手表示自己愿意参加哪个队,并询问原因。 3、现在让我们来实际做一做这个游戏,首先让两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两人各掷3次,让学生大声报出点数和和哪队赢)老师随机往1号记录单演示涂格子。 4、同学们,我们掷了六次,能判断哪队赢的可能性大吗?为什么? (试验次数少,有偶然性。) 5、那么我们全班都来玩。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及分工。四人轮流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掷一掷 人教版

第3课时掷一掷 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是5、6、7、8、9居多的原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数学知识,在学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骰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骰子,师:同学们见过骰子吗?掷一个骰子,可能掷出哪些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掷一掷骰子,通过游戏一起探究骰子里面还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思考:如果同时掷出两个骰子,它们出现的点数之和会有哪一些? 追问:可能有1和13吗?为什么? 学生自主思考,通过“组合”知识得出结论。 2.游戏探究。 规则:把这11种结果分成两组:A组:2、3、4、10、11、12,B组:5、6、7、8、9。一共掷20次,总次数多者为胜。 (l)选择一组结果与教师进行比赛。 (2)两个小组为一个单位比赛,自由选择结果组别,4人轮流掷骰子,由组长记录试验数据,最后比较试验数据,分出胜负。 学生操作时,组员轮流掷骰子,组长负责填写数据。掷骰子时要注意先在手中晃几下再投入杯子中。 3.汇报比赛数据和结论,师汇总并引导学生比较总结。 比较发现:两数和为5~9出现的次数较多,说明B组获胜的可能性大。

引导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两数和的统计表,并通过举例说明:如和是6的情况:1+5,2+4,3+3三种情况;和是2只有1+1这一种情况。 比较总结:和是7出现的次数最多,和是5、6、8、9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和是2、3、4、10、11、12出现的次数比较少。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课件呈现) 2.选一选。(课件呈现) 四、拓展延伸 1.根据客观事实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出示:明天的篮球比赛,我们班一定会赢。这种说法正确吗? 小结:生活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要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判断,与个人的意愿无关。 2.根据图形区域大小判断可能性的大小。(课件呈现) 下面是百草园文具店的投资活动规则,看图想一想,抽到哪种奖品的可能性大?抽到哪种奖品的可能性小? 小结:区域越大,指针停在该区域的可能性就越大;区域越小,指针停在该区域的可能性就越小。

长篇格林童话故事精选

长篇格林童话故事精选 【蜂王】 从前,有两个王子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长见识。出去不久,却过起 了挥金如土的腐化生活,根本不想再回家了。他们的弟弟——一个毫 不起眼的小矮子——出门要去寻寻他的两个哥哥。当他经过千辛万苦 寻到他们后,他们却嘲笑他,说他年轻,不懂世务,应该想方法出去 游历游历,他们如此聪明,对这个世界有时也还不能应付。这样,他 们三人一起踏上了游历的旅程。 他们首先遇到的是一座蚁穴。两个哥哥要把它推倒挖开,想看看 那些可怜的蚂蚁在惊慌之下是如何乱窜,如何搬运它们的蚁卵的。但 小矮子却说:“让这些可怜的小生灵自由地生存吧,我不能容忍你们 给它们添麻烦,扰乱它们安静的生活。”在他的极力反对下,两个哥 哥只得打消念头,从旁边走了过去。 不久,他们来到了一个湖泊旁,湖中水面上有许许多多的野鸭在 游动。两个哥哥想抓两只鸭子来烤了吃,但小矮子说:“让这些可怜 的生灵自由地生存吧,你们不要杀死它们。” 在他的反对下,他们只好又走了。 随后他们来到一棵大树前,蜜蜂在树干上的一个洞内筑起了一个 大蜂巢,好多蜂蜜从树干上流了下来。两个哥哥要在树下放一把火, 把蜜蜂统统烧死,以便得到树洞内的蜂蜜。但小矮子挡住他们说: “让这些可怜的小蜜蜂自由自在地生存吧,我不能让你们烧死它们。” 最后,三个兄弟来到了一座城堡,他们经过马厩时,看到一些骏 马站在里面,但都是一些大理石做的,城堡里看不到一个人。他们穿 过一间又一间房子,终于发觉了一扇上面有三把锁的门,门上有一个 窗口,从窗口可以看到房子里的一切。往里面一瞧,他们发觉房子里

的一张桌子旁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连叫了两声,那老人都 没有听见,叫第三声时,他才站起来要他们把锁打开,让他走出房间。 出来后,他一句话也没说,也不许他们乱动,默默地将他们领到 了一张漂亮的桌子旁,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好吃的东西。吃饱喝足之后,他又给他们每人安排了一间卧房睡觉,然后就一声不吭地走了。 第二天早晨,他来到老大的卧房,将老大带出房间,来到一张大 理石桌子前。桌子旁边有三个石碑,看了碑上的刻文,老大才知道这 个城堡竟是被魔法控制着,因为石碑上刻着的是如何才能把这座城堡 从魔力控制之下解脱出来的方法。第一条碑文是:在森林的苔藓下面,散落着公主的一千颗珍宝,必须把它们全部寻到,假如在太阳下山前 还缺一颗没寻齐,那个寻寻的人就将变成大理石。 大哥动身了,他寻了一整天,但夜幕落临时,他寻到的珍宝还不 到一百颗,所以,他像碑文上所说的一样变成了石头。 第二天,二哥也冒险去了。但他的结果也不比大哥好多少,他只 寻到一百颗珍宝,因此同样变成了石头。 最后轮到小矮子了,他在苔藓中翻寻着。可要寻到珍宝实在太困 难了,这活也太苦太累,他难过地坐在石头上哭了起来。就在他处于 绝望之时,曾被他救过的蚁王给他帮忙来了。它带来了五千蚂蚁,那 些蚂蚁很快就把所有的珍宝都寻到了,并把它们搬在一起堆成了一大堆。 第二条碑文说:必须把公主卧房的钥匙从湖中捞出来。小矮子来 到湖边,那两只他救过的鸭子正在湖中戏水。它们看见他后,马上游 过来问他此行的目的,了解了他的困难后,鸭子们立即潜入水中,很 快就从湖底把钥匙捞了上来。 第三件事最难,就是要从三个公主中寻出最年青,最漂亮的小公主。但她们三个都一样漂亮,长相完全相同。他得知的线索就是大公

《掷一掷》公开课教学设计

《掷一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活动,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数的组成、组合、统计、可能性、找规律等有关的数学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了解所学知识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本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猜想、试验、验证的学习过程,通过应用和反思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学思想,感受偶然性后面的必然性。 教学准备: 骰子,活动记录表,方案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观察骰子(2分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和一种游戏中的道具有关,(出示课件)这是什么?(骰子)

师:仔细观察,这小小的骰子中有哪些数学知识?预设:骰子是一个正方体 掷出一颗骰子,正面朝上的点数可能是1——6中的一个一颗骰子相对两个面的点数和是7...... 师:那么,骰子游戏该怎么玩?如果是两个骰子,你会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游戏?今天我们一边玩掷骰子游戏,一边研究其中蕴含的数学奥秘(自动出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掷一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掷一掷。 2、骰子游戏(猜想结论)5分钟 (1)师:老师也设计了一个游戏,请大家把“游戏规则”齐读一遍:每组一个杯子和两颗骰子,4人一组轮流掷两个骰子,记录每次正面朝上的点数和,时间为1分钟。(课件)学生齐读规则,并开始活动。 (2)师:根据这个游戏每次掷出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预设:两个骰子掷出来后,两个正面朝上的点数之和有11种可能; 而且这些和出现的可能性不相同; 师:掷出两个骰子,点数和可能是多少?(2——12中的任意一个数)为什么点数和不是从1开始,结果到12?可能是1和比12大的数吗?(不可能。因为两个骰子点数和最小是1+1=2,最大是6+6=12)刚才有同学说这些和出现的可能性不同,你是怎样想的?你认为谁出现的可能性大一点,

短篇格林童话故事文字版

短篇格林童话故事文字版 午后,汤姆觉得很无聊,想出门玩耍。于是,蹦蹦跳跳的朝外面跑去。这时,他看到了外婆。想着,要么叫上外婆一起玩吧! “你也来,外婆。”他说。 “我?”外婆说,“我可太老了啊。” “不会啊。”汤姆说。 阳光在花园里投下淡淡的影子。一根枝丫断开了,一只苹果落下来。 “谁在那儿?”汤姆问。 只有掠过树间的风。 汤姆四处张望,颀长的细草变得平整,仿佛有人在上头踩过。汤姆紧跟着那行足迹,直走到外婆从前住过的小屋前。 汤姆从未进入这间小屋,但现在他想也许那儿藏着什么宝贝呢。他推开门。 一线微光透过窗户,照亮杂乱的小屋。汤姆开始搜寻,在古旧的抽屉里,在镜子背后,在锈迹斑斑的工具盒里。在小屋的后角,汤姆找到一只高高的壁橱,他打开了门。 是只绒毛小兔子!汤姆轻轻地拿起这件宝贝。 汤姆抱着兔子坐在屋外潮湿的草地上,他闭上眼想休息一下,却感到有人在轻拍他的肩膀。 “嗨,”汤姆说,“你是谁啊?这是外婆的花园。” “也是我的花园。”那个孩子说,“我来是为了绒毛小兔子。” “不过,是我找到了它,”汤姆说。

“我知道,”她说,“但它是我的。” 汤姆看着小女孩,“我们一起玩吧。”他说。 他们跟小兔子一起玩。他们玩间谍和巨人的游戏。他们玩雕像和 捉迷藏。 “看那边的玫瑰,是我种下的,因为我的名字叫玫瑰。” “外婆的名字也叫玫瑰啊。”汤姆说。 天色暗了。“我得走了。”玫瑰说,“我永远跟你在一起。” 现在,花园里没有人了。 玩了这么久,汤姆觉得真有些累了,他坐下来,闭上眼,想休息 一下。“汤姆。”他忽然听见外婆在叫他,他跑回屋子,紧紧地抱住 他的外婆。 “我爱你,外婆。”他说。 【记性不好的小熊】 有只小熊记性很不好,什么话听过就忘记。 一天,小熊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小熊到商店去买苹果、鸭梨、 牛奶糖。 小熊担心忘了,一边走一边念叨:“苹果、鸭梨、牛奶糖,苹果、鸭梨、牛奶糖...” 他光顾着背那句话,一不留神,“扑通!”绊倒了。这个摔不要紧,小熊把刚才背的话全都忘啦! “妈妈让我买什么来着?”他拍着脑门想呀,想呀,“噢,想起 来了,是气球、宝剑、冲锋枪!” 小熊挎着宝剑,背着冲锋枪,牵着红气球回家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设计(卢子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设计 增城区正果镇水围小学卢子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0~51页“掷一掷”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学思想,通过现象看本质,感受偶然性后面的必然性。 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原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数学知识,在学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红色、蓝色骰子各1个、课件一套;学生两人一组,每组红色、蓝色骰子各1个、彩色笔及"和"的组合统计表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提出问题 1.认识“骰子”。课件出示“骰子”图片,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及特征。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庄家用掷骰子来设骗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掷一掷。(出示课题:掷一掷) 二、学习新知,探索奥秘 (一)组合 1.思考:一次掷一个骰子,面朝上的点数可能有哪些?不可能是哪些? 2.教师演示:同时掷两个骰子,算一算它们的和是多少?如果两个骰子朝上的两个面的点数相加的和是4,那么红色、蓝色骰子上的点数分别可能是多少? 3.猜一猜:一次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面朝上的点数之和可能有哪些? (板书:点数之和可能有2,3,4,5,6,7,8,9,10,11,12。) 4.动手实践,验证猜想:同时掷两个骰子,每个同学掷几次,看看点数之和是不是在2~12之间? (二)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1.刚才,有谁掷出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是1或13的吗? 教师:看来,在上面的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是2,3,4,…,12都是

格林童话故事:四兄弟

格林童话故事:四兄弟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有一户贫穷的人家,有四个儿子,儿子长大后,穷人想让他们学点本事以摆脱贫困,就要他们离开家出去闯荡。于是,四个兄弟拿着手杖,挎着小包,告别父亲,一起出门拜师求艺去了。 他们来到一个十字路口,不同方向的四条路分别通向不同的地区,他们在这里分手,并约定四年后再见。互道珍重之后,他们各自踏上了不同的旅途。 老大和弟弟们分手后便抓紧时间赶路。在路上,他遇到一个小偷,他跟着这位师傅学习,很快表现了他的天赋,只要是他想得到的东西,没有一样能逃过他的手心。 老二在路上也遇到一个人,并跟着他学占星学。老二便在他那位老师的教导下,成了一名非常出色的占星学家。他学业有成后,老师给了他一个望远镜,说道:“用这架望远镜,你能看清天上和地上所有的东西,没有什么事物能瞒过你。” 老三遇到的是一个猎人,他跟着猎人学到了各种打猎的本领,成为一个极有能耐的猎手。当他离开师傅时,师傅给了他一付弓箭,并告诉他说:“用这付弓箭,无论你想射什么,就一定能射中它。” 同样,小儿子也遇到一个裁缝,而且学会了他的全部

本领。离别师傅之时,师傅送给他一根针说:“用这根针,你能把任何东西缝合起来,从软的鸡蛋到坚硬的钢铁,被缝合后真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毫无破绽。” 四年以后,到了他们约定的日子,四个兄弟在十字路口相会了,他们欢欢喜喜地互道离别之情,一起回到了父亲的家里,将各自分别后的经历,学到了什么手艺,都告诉了父亲,一家人非常高兴。一天,他们一起坐在屋前的一棵非常高大的树下,父亲说:“我想考考你们每一个人所学到的本领。”说着他抬头向树上望去,对第二个儿子说道:“在这棵树顶上,有一个苍头燕雀的巢,你告诉我鸟巢里有几个鸟蛋。”占星学家拿出他的望远镜向上一看,说道:“五个。”父亲转过头对大儿子说:“现在你去把蛋拿下来,但不能惊动趴在鸟蛋上正在孵化的雌鸟。”于是精明灵巧的小偷爬上树从鸟的身子下面把五个鸟蛋掏下来给了他父亲,那只雌鸟既没有看见,也没有感觉到鸟蛋给人掏走了,仍然静静地趴在巢内。父亲拿着五个鸟蛋在桌子的每个角上放了一个,余下的一个放在了桌子的中间,对猎手说:“你要一箭把所有的鸟蛋都击成两半。”猎手取弓在手,只一箭就把所有的鸟蛋按他父亲的要求射成了两半。最后,父亲对最小的裁缝儿子说:“你把鸟蛋和蛋里面的小鸟都缝好,不要让它们有任何受到伤害的痕迹留下。”裁缝拿出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掷一掷》

《掷一掷》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原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数学知识,在学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让学生学会比较可能性的大小,在游戏、试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中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幻灯片2)出示骰子,师问:同学们见过骰子吗?你们在哪见过?它和数学有什么联系?(学生可能回答:在打麻将时、玩具上见过;骰子上有6个数字。) 我们知道,类似的游戏方式有很多,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小骰子走进掷一掷的课堂。教师板书课题(掷一掷)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 1.(出示幻灯片3)两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 1,2,3,4,5,6。掷两个小正方体得到两个数的和有哪些? 2. 思考:如果同时掷出两个小正方体,它们出现的点数之和会有哪一些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3、4、5……12。 追问:可能有1和13吗?为什么? 3. 学生自主思考,通过组合知识得出结论。(不可能,因为两个数的和最小是2最大是12。)(出示幻灯片4) 活动二: 1.(出示幻灯片5)师生来掷20次,如果和是5,6,7,8,9算老师赢,否则算学生赢。 2. 思考:老师才选5个数,而我们却选了6个数,我们赢的可能性大。 追问:我们的猜测对吗?咱们来掷一掷吧! 3. 全班一起游戏,记录每次结果。得出结论:老师赢的次数多。 为什么老师赢的次数多呢?(出示幻灯片6) 结论:虽然和有11种可能,但是每种和出现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可以用个数的多少直接比较出输赢的可能性大小。 活动三: 1.(出示幻灯片7)统计和的可能性的大小。 出示表格,两人一组,轮流掷,和是几,就在几的上面涂一涂。涂满其中一列,游戏结束。 2. 全班一起游戏,涂表格。 根据表格,观察讨论交流。 3. (出示幻灯片8)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和不容易出现,有些和却经常出现,每种和出现的可能性是不相等的。 三、巩固拓展 1.有两个骰子,每个面上各有1~6个点子。如果掷出这两个骰子,朝上面的点子数和是几的可能性最大?(出示幻灯片9)。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掷一掷》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掷一掷》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设计思想 我在本节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上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深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经历了"猜想--实验--验证--概括--运用"五个阶段,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再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数学知识,在学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0~51页。教材在学生学完了"可能性"这一单元后,设计了这个以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通过本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过与老师比赛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从知识内容上看,整个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组合(质疑) 教材通过让学生同时掷两个相同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把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看和可能有哪些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根据前面所学的"组合"知识,学生可以把两个数字相加的和的所有情况列出来。

2、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实验) 在上面的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2,3,4,…,12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不可能是1和13,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3、可能性的大小(验证) 虽然掷出的两个数的和可能是2,3,4,…,12中的任一个数,但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教材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探索、比较掷出各种和的可能性大小,由于学生还不会求掷出每个和的确切"概率",所以只是通过实验粗略地比较一下。 三、学情分析 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以知识学习为载体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更重要。这节课的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内容是在学习了可能的基础上,利用组合来探讨可能性的大 小。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这些数学方法主要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进行渗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主要靠老师合理利用教学的资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知识变为学生可接受的有趣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本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学思想,头国

长篇格林童话故事有哪些

长篇格林童话故事有哪些 《格林童话故事》的作者用通俗、质朴、流畅的语言,对神奇童话世界里湛蓝的天空、茂密的森林、英俊的王子、美丽的公主等进行了描写。下面就是我们给大家带来的长篇格林童话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长篇格林童话故事一 从前,有一个父亲把他的三个儿子叫到一起,给了大儿子一只公鸡,二儿子一把长柄镰刀,三儿子一只猫,然后说道:"我老了,快不行了,我死之前还得为你们预备点东西。钱我是没有的,现在我给你们的这些东西也不值钱,如何妥善地利用我的这些礼物来发迹,就取决于你们自己了,只要找到这样一个地方,那儿没有你们拥有的东西,你们的运气就来了。" 父亲死了以后,大儿子带着公鸡出发了,但是他无论走到哪儿那儿都有公鸡。在每个城镇,很远他就看见教堂的尖塔上都站着一只公鸡随风转动(其实那不过是风向风速器,也就是风信鸡),各个乡村,公鸡的叫声到处都可以听到,他的鸡一点也不新奇。看来他发财的机会似乎很渺茫。但他并不灰心,继续不停地找,终于还是找到了这样一个地方。他到了一座岛上,岛上的人从来没有听到过鸡叫,也不知道如何计时,他们知道早晨或者晚上,但到了夜里睡觉时,就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少。他对他们

说:"你们看吧!这是一只多么高贵的动物啊!它多么像一个骑士。瞧!它头戴鲜红的头盔,脚蹬锡马刺,每天晚上隔一段时间它就叫一次,第三次叫时,太阳不久就要升起来了。不仅这样,它还能预报天气,如果它在大白天叫,就是提醒你们天气要变了。" 听了他的介绍,当地的人们非常高兴,他们整夜没有睡觉,怀着兴奋的心情,等着听这只公鸡的啼叫,每次鸡叫都使他们激动不已。鸡在两点、四点、六点共叫了三次。 于是他们问他这鸡是不是卖,要卖多少钱,他说:"大约要一匹毛驴所能驮的金子。"他们齐声叫道:"这是一只高贵的动物,这个价钱很公正。"他们给了他所要的那些金子。 当他带着所得的财富回到家里时,两个弟弟非常惊讶。老二说:"我现在也要出去,看是能否用这把长柄镰刀换来好财运。"可他出来一试,就觉得希望太小了。因为,不管他走到哪里,他都能遇到农夫肩上扛着和自己一样的长柄镰刀的情形。他并不气馁,跑了一个又一个地方。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还是交上了好运:他也来到了一个岛上,那儿的人们连长柄镰刀的名字听都没听说过。不久麦子熟了,他们来到农田将麦子拔了起来,但这样收获非常劳累,而且许多麦子都掉下来浪费了。老二用他的长柄大镰刀来收割,很快就割完了全部的庄稼,人们张大嘴巴

短篇经典格林童话故事

短篇经典格林童话故事 【金钥匙】 隆冬,积雪覆盖大地,一个贫苦的小男孩不得不出门,滑着雪橇 去拾柴。拣到柴,把它们捆起来后,小男孩多么希望他不必立刻回家,能就地升上一堆火暖暖身子啊,他快冻僵了。 于是,他把雪扒到一边,清理出一块地方来,这时他发现了一把 小小的金钥匙。他想,既然钥匙在,锁也一定就在附近,便往地里挖,挖出了个铁盒子。 "要是这钥匙能配这铁锁就好了!"他想,"那小盒子里一定有很多 珍宝。"他找了找,却找不到锁眼。最后他发现了一个小孔,小得几乎 看不见。他试了试,钥匙正好能插进。他转动了钥匙,现在我们要等 一等,待他把铁盒子打开,揭开盖子,就会知道盒子里有什么好东西了。 【聪明的小伙计】 如果主人有一个聪明的小伙计,他既顺从听话,又能凭着自己的 聪明才智行事,那主人多幸运啊,他的家又该是多安乐!曾有这样一位 聪明的小伙计汉斯,一次主人让他去找回走失的牛,他出去后好长时 间没回家,主人想:“汉厮多忠心,干起活来多卖力!”可这么晚他还 没回来,主人担心他出意外,便亲自起身去找他。他找了好久,最后 总算瞧见汉斯在宽阔的田野另一头,正一蹦一跳地朝他迎面赶来。 “喂!亲爱的汉斯,我打发你去找牛,找到没有?”主人走近问。“没有,老爷。我没有找到牛,不过我也没去找。”小伙计答道。“那你 去找什么了,汉斯?”“找更好的东西,很幸运找到了。”“是什么, 汉斯?”“三只山鸟。”小家伙答道。“在哪里?”主人问。“我见到 一只,听到一只,然后拔腿去赶第三只。”聪明的小家伙回答道。 学学榜样吧!别再为主人或他们的命令犯愁。想干什么,乐意怎 么干,即使去做,到时你肯定会像聪明的汉斯一样机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