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ava内存泄露、溢出检查方法和工具

java内存泄露、溢出检查方法和工具

java内存泄露、溢出检查方法和工具
java内存泄露、溢出检查方法和工具

JAVA内存泄露、溢出的检查方法、工具介绍

问题发现:

在我们运行的一个项目上线运营后发现运行两天左右就会报内存溢出,只有重启tomcat才能恢复服务,异常信息如下:

https://www.doczj.com/doc/524997172.html,ng.OutOfMemoryError: GC overhead limit exceeded

https://www.doczj.com/doc/524997172.html,ng.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

原因分析:

在此之前必须先介绍一下关于jvm的内存控制,JVM即java虚拟机,它运行时候占用一定的内存,其大小是有限定的,如果程序在运行时jvm占用的内存大于某个限度,则会产生内存溢出,也就是“https://www.doczj.com/doc/524997172.html,ng.outofmemoryerror”。如果jvm内存的没有限度,并且有无限大的内存,那jvm就永远不会出现内存溢出了。很明显无限的内存是不现实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程序运行过程所需要的内存应该是一个基础固定的值,如果仅是因为我们的项目所需内存超过了jvm设置内存值导致内存溢出,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增大jvm的参数设置来解决内存溢出的问题。详细处理可参考java jvm的如下参数设置:-Xms -Xmx -Xmn -Xss

-Xms: 设置JVM初始内存,此值可以设置与-Xmx相同,以避免每次垃圾回收完成后JVM重新分配内存。

-Xmx:设置JVM最大可用内存。

-Xmn:设置年轻代大小,整个堆大小=年轻代大小+年老代大小+持久代大小.持久代一般固定大小为64m,所以增大年轻代后,将会减小年老代大小.此值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Sun官方推荐配置为整个堆的3/8.

-Xss:设置每个线程的堆栈大小.在相同物理内存下,减小这个值能生成更多的线程.但是操作系统对一个进程内的线程数还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生成。

在jvm参数调试过程中,发现分配最大内存数超过1G后,仍然会产生内存溢出的现象,而估计其正常分配使用的内存应该不会超过1G,那么由此可以基本断定其存在内存泄露现象,也就是一些原来分配的不再使用的内存不能被java的垃圾回归所回收,导致不断占用原分配的内存而不释放,导致不断申请更多的内存直到超过内存设置而导致内存溢出。

内存泄露的基本原理:

在C++语言程序中,使用new操作符创建的对象,在使用完毕后应该通过delete 操作符显示地释放,否则,这些对象将占用堆空间,永远没有办法得到回收,从而引起内存空间的泄漏。如下的简单代码就可以引起内存的泄漏:

void function(){

Int[] vec = new int[5];

}

在function()方法执行完毕后,vec数组已经是不可达对象,在C++语言中,这样的对象永远也得不到释放,称这种现象为内存泄漏。

而Java是通过垃圾收集器(Garbage Collection,GC)自动管理内存的回收,程序员不需要通过调用函数来释放内存,但它只能回收无用并且不再被其它对象引用的那些对象所占用的空间。在下面的代码中,循环申请Object对象,并将所申请的对象放入一个Vector中,如果仅仅释放对象本身,但是因为Vector仍然引用该对象,所以这个对象对GC来说是不可回收的。因此,如果对象加入到Vector后,还必须从Vector中删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Vector对象设置为null。

Vector v = new Vector(10);

for (int i = 1; i < 100; i++){

Object o = new Object();

v.add(o);

o = null;

}//此时,所有的Object对象都没有被释放,因为变量v引用这些对象。

实际上无用,而还被引用的对象,GC就无能为力了(事实上GC认为它还有用),这一点是导致内存泄漏最重要的原因。

而我们的项目可能是存在着内存泄露问题而导致内存溢出。

解决过程:

如何查找引起内存泄漏的原因呢?一般有两种思路:第一种,安排有经验的编程人员对代码进行走查和分析,找出内存泄漏发生的位置;第二种,就是利用一些内存检查分析工具来分析,找出内存泄露的具体位置可以快速解决。

软件测试的理论告诉我们,系统中永远存在一些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而且,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也不仅仅只是内存泄漏的问题,代码走查是提高系统的整体代码质量乃至解决潜在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在此仅总结一下本次问题解决所应用的有关内存检查和分析命令以及工具的相关介绍。

第一阶段通过jdk的GC输出进行测试

可以在 JAVA_OPTS增加以下参数打开jdk的GC输出日志:

-verbose:gc -XX:+PrintGCDetails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打开输出日志,jdk会在每一次的垃圾回收时打印相关日志,参考格式如下:

[GC [: -> , secs] -> , secs] GC收集器的名称

新生代在GC前占用的内存

新生代在GC后占用的内存

新生代局部收集时jvm暂停处理的时间

JVM Heap 在GC前占用的内存

JVM Heap 在GC后占用的内存

GC过程中jvm暂停处理的总时间

例:[GC [PSYoungGen: 131072K->10667K(152896K)] 137699K->17295K(1551040K), 0.0210980 secs] [Times: user=0.06 sys=0.01, real=0.02 secs]

注意短时间内关注GC的内存回收日志是没有什么作用的,重点需要关注的是Full 级别的新生代和年老代的内存情况。

如下表中,发现年老代内存是不断增长的,基本可以确定是年老代内存泄露,有许多长时间未使用的分配内存得不到回收。

[PSYoungGen: 6735K->0K(152896K)] [PSOldGen: 000000K->6627K(1398144K)] 6735K->6627K(1551040K) [PSPermGen: 17676K->17676K(262144K)], 0.1521720 secs] [Times: user=0.15 sys=0.01, real=0.16 secs] [PSYoungGen: 4754K->0K(153600K)] [PSOldGen: 201914K->86024K(1398144K)] 206668K->86024K(1551744K) [PSPermGen: 33065K->33065K(262144K)], 0.5517640 secs] [Times: user=0.56 sys=0.00, real=0.55 secs] [PSYoungGen: 5495K->0K(164096K)] [PSOldGen: 166076K->99609K(1398144K)] 171571K->99609K(1562240K) [PSPermGen: 33680K->33680K(262144K)], 0.5221250 secs] [Times: user=0.52 sys=0.00, real=0.52 secs] [PSYoungGen: 2584K->0K(164736K)] [PSOldGen: 194684K->76213K(1398144K)] 197268K->76213K(1562880K)

[PSPermGen: 34027K->33173K(262144K)], 0.6575180 secs] [Times: user=0.66 sys=0.00, real=0.66 secs] [PSYoungGen: 928K->0K(161728K)] [PSOldGen: 144867K->100205K(1398144K)] 145795K->100205K(1559872K) [PSPermGen: 34264K->34264K(262144K)], 0.5328980 secs] [Times: user=0.53 sys=0.00, real=0.53 secs] [PSYoungGen: 1656K->0K(161984K)] [PSOldGen: 100205K->100602K(1398144K)] 101861K->100602K(1560128K) [PSPermGen: 34317K->34317K(262144K)], 0.4965370 secs] [Times: user=0.50 sys=0.00, real=0.50 secs] 泄露的结果是确定的,但是内存泄露点到底在哪根据日志也无法确切的查看清楚,通过在测试机器上的测试也很难找到哪块的业务操作才引起内存的增长。结果未能解决内存泄露问题。

第二阶段通过jmap命令

jmap命令可以获得运行中的jvm的堆的快照,从而可以离线分析堆,以检查内存泄漏,检查一些严重影响性能的大对象的创建,检查系统中什么对象最多,各种对象所占内存的大小等等

命令格式

jmap [options] pid -dump:[live,]format=b,file=

-dump堆到文件,live指明是活着的对象,file指定文件名,pid 是java进程id

通过这个命令可以查看系统内存情况,但受限于所展示的内存通过能够保存到几十兆以上的的文件内容,手工分析查看实在是太过辛苦,所以也未能解决。

第三阶段通过Eclipse Memory Analyzer 分析工具来分析

Eclipse Memory Analyzer是一种快速的,功能丰富的Java堆分析工具,以下简称MAT,可以帮助查找内存泄露,并减少内存消耗。这个工具可以对由堆转储产生的数以亿计的对象进行分析,一旦堆转储被解析,可以在打开他的一瞬间,立即得到保留大小的单一对象,提取记录详细的信息,查看为什么这些对象对象资料没有被释放掉。使用这些功能的报告,可以对这些对象进行跟踪,找到内存泄露嫌疑人,也可以得到系统的性能指数,帮助优化系统。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如何使用该工具进行分析。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可以通过jmap命令获得运行中的jvm的堆快照,那么想利于该工具进行分析第一步仍然是获得堆转储文件。具体命令如下:

jmap -dump:format=b,file=jmap.hprof 32460

注意,32460为java进程pid值,另外本分析工具支持的文件扩展名为hprof,所以将输出文件名定为hprof,有了这个文件我们就可以通过本工具来分析他。

启动Eclipse Memory Analyzer,是不是和eclipse开发平台非常类似?其实他还可做为eclipse的插件进行集成,在这就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选择菜单File-Open HeadDump然后选择我们生成的堆转储文件

打开后他提示是否自动生成泄露检测报告,我们选择后,点finish完成

通过图中,MAT给出了关于本次检测有两处占用内存较多的疑似泄露,下面是详细说明

引用对象占用了59.83%的内存资源,我们还可以点击details查看一下详细情况。

可以看到这13个数据库链接引用其实就是数据库链接池的数据库链接对象。而数据库链接对象本身仅占用100K左右内存,因此不可能达到26M的内存占用量,所以基本可以断定是数据库链接占用了原查询过程中的一些结果集等对象的引用,造成内存泄露问题。

分析数据库链接池对象的相关代码,未发现数据库链接对象对其它对象的引用占用情况,后来通过一篇文档资料中介绍如下:

在MySQL jdbc 5.1.6里,默认情况下,如果一个Connection永远不掉用close,即使你每一个Statement, ResultSet都调用了close,仍然会有内存泄漏,换句话说,Statement的close没有把自己的资源释放干净,Statement会在对应的Connection里有缓存

在我们的项目中采用了数据库链接池的技术,我们的数据库链接应用完成后不是马上调用close方法关闭掉,而是返回给了数据库链接池管理。所以链接池中的活动con

nettion对象中实际上持有了Statement的引用,造成内存泄露。

解决此问题方法就是对connetion对象进行声明,不对statement对象做缓存,具体代码如下:

java.sql.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strConnString);

//下面这句很重要,具体作用就是让Statement每次close的时候通知Connection把缓存的State ment对象释放掉,这样就释放干净了

com.mysql.jdbc.Connection connMysql = (com.mysql.jdbc.Connection)conn;//强制转换connMysql.setDontTrackOpenResources(true);//这个接口是mysql特有的public函数最终泄露的主要问题解决,另外补充一点一些轻量级别的泄露是需要长期的积累等其占用较大的资源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所以监测与检测需要时间慢慢积累逐步解决。

内存检测工具的使用教程

u启动WINDIAG内存检测工具的使用教程 按下回车将后,电脑会自动进行内存的检测,直到您按下“X”键或者是关闭电脑 windiag内存检测工具将会自动运行,在这里它会无限进行电脑内存检测,我们只要关注工具进行test5次以上检测即可,检测结果会显示在“results”和“pass”以及“cache”这三个位置在电脑检测内存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检测是否成功和检测的进度; 上述过程就是如何运用U盘启动盘的内存检测WINDIAG工具对电脑内存进行检测。用户需要注意的是,WINDIAG工具会无限次循环检测内存,我们只需检测次数达到5次以上,按下“X”键或直接关闭电脑。******************************************************************************* u启动Memtest4.20内存检测工具使用教程 当我们按下回车键时系统便会自动进行内存检测,检测的时间大约会在2小时左右,请耐心等待。

现在u启动小编就内存检测的过程中的相关数值向大家详细说明一下: 上方的Pass:表示检测过程中的整体进度; Test:表示检测当前进度; 下方的WallTime:检测时长,大约会在2小时左右; Pass:进行内存检测的次数,经过这一次检测后,下次检测时这里的数值将会是“1”,并且每一次的检测都会累计上去。 Error ECC Errs:检测错误的次数和地点将会在此显示出来。 ******************************************************************************* u启动u盘启动物理内存检测memtest使用教程 物理内存检测memtest是一款可以对电脑内存进行精确检测的工具,在使用时需要关闭当前电脑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在进行测试时,建议至少运行20分钟,您运行的时间越长,结果越准确。如果拥有多个核心/处理器,可以运行多个副本MemTest分别测试它们之间的内存大小。下面就来看看如何使用这款工具吧。 首先,制作一个u启动u盘启动盘,我们可以从u启动官网下载u启动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制作一个启动u盘,具体可以参考“下载并安装u启动v6.1制作u盘启动盘教程”。 1、把制作好的u启动u盘启动盘插在电脑usb接口上,然后重启电脑,在出现开机画面时 用一键u盘启动快捷键的方法进入到启动项选择窗口,选择u盘启动,进入到u启动v6.1主菜单界面,选择【02】运行u启动win8pe防蓝屏(新机器)选项,按回车键确认选择,如下图所示:

运维项目工作总结 参考

xxxx运维服务工作总结

目录 1概述....................................................................... 2运维项目背景............................................................... 3运维目标................................................................... 4运维人员配备............................................................... 5运维工作总结............................................................... 5.11-8月份................................................................... 5.1.1XXXX系统测试与部署 ................................................... 5.1.2协助XXXX机房搬迁..................................................... 5.1.3二线专家支撑.......................................................... 5.1.4XXXX系统优化 ......................................................... 5.29-12月份.................................................................. 5.2.1系统运维支撑.......................................................... 系统巡检方式............................................................ 远程方式............................................................. 现场方式............................................................. 系统维护巡检内容........................................................ 远程方式巡检内容..................................................... 现场方式巡检内容.................................................... 系统运行分析............................................................ 系统CPU分析......................................................... 系统内存分析......................................................... 系统硬盘空间分析..................................................... 系统进程运行分析..................................................... 系统故障分析......................................................... 现网作业工作............................................................ 5.2.2业务协维.............................................................. 系统业务管理............................................................ 运营支撑内容............................................................ ZS业务客户服务与支持..................................................... 运营数据分析............................................................ 5.2.3专家服务.............................................................. 运维体系的建立.......................................................... 输出文档 ............................................................... 运维、系统二线支撑......................................................

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

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 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测试计算机随机存取内存(RAM)是否存在错误。此诊断程序包括一组综合性的内存测试。如果运行Windows 遇到了问题,可以使用此诊断程序查清问题是否由损坏的硬件(如RAM 或母板的内存系统)所导致的。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容易使用并且速度快。在多数配置下,您可以在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内就可以下载诊断程序,阅读说明,运行测试并完成第一次测试通过。 要运行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您必须在磁盘驱动器中用安装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的磁盘或CD-ROM 重新启动计算机。重新启动后,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会加载,并显示其界面。加载后,将使用默认的标准测试套件运行第一次测试通过。除非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被暂停或退出,此程序会继续运行,直到完成。第一次测试通过一旦完成,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会使用与前一次相同的设置运行第二次测试通过。在您退出程序前,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会继续运行测试通过。 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用户指南 下载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 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用户指南 此用户指南提供必需的信息和循序渐进的说明,以便您运行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 在使用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之前,请务必阅读此指南中的信息和说明。 快速入门信息 运行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 ?理解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的结果 使用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进行诊断 ?手动辨别发生故障的内存组件 附录 系统要求 Windows 内存诊断程序用户界面 ?选项 ?菜单选项 选择测试套件

运维项目工作总结参考

运维项目工作总结参考-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xxxx运维服务工作总结

目录

1概述 2011年对于XXXX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XXXX成功上线到接入第一个业务系统:集团采购门户系统,揭开了XXXXXXXX认证的一个新的篇章,XXXX 公司作为XXXX的运维服务方,在历史的一年即将过去,通过对XXXX运维工作进行年度总结,从中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改善。 2运维项目背景 3运维目标 XXXX公司为XXXX系统提供运行维护服务包括,XXXX软件系统、系统相关的主机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存储设备的运行维护服务,保证XXXX系统整体的正常运行,降低整体管理成本,提高XXXX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同时根据日常维护的数据和记录,提供XXXX系统的整体建设规划和建议,更好的为XXXX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XXXX公司为XXXX系统提供业务协维服务,包括业务系统接入前期业务支撑、业务系统接入后期业务支撑,为业务系统提供专业的业务指引、开发指引,方便各业务系统快速接入XXXX系统。 XXXX系统的组成主要可分为两类: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机设备、存储设备等;软件设备可分为操作系统软件、典型应用软件(如:数据库软件、中间件软件等)、业务应用软件等。 XXXX公司通过运行维护服务的有效管理来提升XXXX系统的服务效率,结合用户现有的环境、组织结构、IT资源和管理流程的特点,从流程、人员和技术三方面来规划用户的网络信息系统的结构。将用户的运行目标、业务需求与IT服务的相协调一致。 XXXX公司提供的服务的目标是,对用户现有的XXXX系统基础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掌握网络信息系统资源现状和配置信息,反映XXXX系统资源的可用性情况和健康状况,创建一个可知可控的IT环境,从而保证XXXX系统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高效、持续、安全运行。 4运维人员配备 XXXX运维人员梯队结构 人的因素是决定运维服务好坏的最重要的因素,合理的人力配置能够提高运维的质量和效率,保障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 XXXX公司通过人力资源的整合

内存泄漏检查

内存泄漏检测方法 ?对于不同的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内存泄漏的检查,还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工具来进行内存问题的检查,例如MemProof、AQTime、Purify、BundsChecker 等。 ?也可以使用简单的办法:利用Windows自带的Perfmon来监控程序进程的handle count、Virtual Bytes和Working Set 3个计数器。 Handle Count记录了进程当前打开的句柄个数,监视这个计数器有助于发现程序是否存在句柄类型的内存泄漏; Virtual Bytes记录了程序进程在虚拟地址空间上使用的虚拟内存的大小,Virtual Bytes一般总大于程序的Working Set,监视Virtual Bytes可以帮助发现一些系统底层的问题; Working Set记录了操作系统为程序进程分配的内存总量,如果这个值不断地持续增加,而Virtual Bytes却跳跃式地增加,则很可能存在内存泄漏问题。 堆栈内存泄漏 ?堆栈空间不足会导致在受托管的情况下引发StackOverflowException类型的异常,线程泄漏是堆栈内存泄漏的其中一种。线程发生泄漏,从而使线程的整个堆栈发生泄漏。 ?如果应用程序为了执行后台工作而创建了大量的工作线程,但却没有正常终止这些线程,则可能会引起线程泄漏。 一个堆栈内存泄漏的例子: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循环启动多个线程 for (int i = 0; i < 1500; i++) { Thread t = new Thread(new ThreadStart(ThreadProc)); t.Start(); } } static void ThreadProc() { Console.WriteLine("启动Thread #{0}

常用java技巧总结

面向对象的思想特点 A:是一种更符合我们思想习惯的思想 B: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C:将我们从执行者变成了指挥者 面向对象: 我们怎么才能更符合面向对象思想呢? A:有哪些类呢? B:每个类有哪些东西呢? C:类与类直接的关系是什么呢? 开发,设计,特征 面向对象开发 就是不断的创建对象,使用对象,指挥对象做事情。 面向对象设计 其实就是在管理和维护对象之间的关系。 面向对象特征 封装(encapsulation) 继承(inheritance) 多态(polymorphism) 继承:把多个类中相同的成员给提取出来定义到一个独立的类中。然后让这多个类和该独立的类产生一个关系,这多个类就具备了这些内容。这个关系叫继承。 继承的好处: A: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B:提高了代码的维护性 C:让类与类产生了一个关系,是多态的前提 继承的弊端: A:让类的耦合性增强。这样某个类的改变,就会影响其他和该类相关的类。 原则:低耦合,高内聚。 耦合:类与类的关系 内聚:自己完成某件事情的能力 B:打破了封装性 Java中继承的特点 A:Java中类只支持单继承 B:Java中可以多层(重)继承(继承体系) 继承的注意事项: A:子类不能继承父类的私有成员 B:子类不能继承父类的构造方法,但是可以通过super去访问 C:不要为了部分功能而去继承

多态: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时刻体现出来的不同状态。 多态前提: A:有继承或者实现关系。 B:有方法重写。 C:有父类或者父接口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多态中的成员访问特点 A:成员变量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B:构造方法 子类的构造都会默认访问父类构造 C:成员方法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D:静态方法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多态的好处 提高了程序的维护性(由继承保证) 提高了程序的扩展性(由多态保证) 多态的弊端 不能访问子类特有功能 静态的特点: A: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 B:优先与对象存在 C:被类的所有对象共享 这其实也是我们判断该不该使用静态的依据。 D:可以通过类名调用 静态变量和成员变量的区别 A:所属不同 静态变量:属于类,类变量 成员变量:属于对象,对象变量,实例变量 B:内存位置不同 静态变量:方法区的静态区 成员变量:堆内存 C:生命周期不同 静态变量:静态变量是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随着类的消失而消失 成员变量:成员变量是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存在,随着对象的消失而消失D:调用不同 静态变量:可以通过对象名调用,也可以通过类名调用 成员变量:只能通过对象名调用

专业内存测试软件

专业内存测试软件 R.S.T 现在的启动光盘上这个软件非常多,在电脑设置光盘启动就可以用这个软件检测内存了!(检测通过的项目显示绿色;正在测试的项目显示黄色;通不过的项目显示红色。任意一个红色,内存就有问题了!)简介: 此工厂内部专业内存维修软件可以修内存引起的蓝屏,非法操作,死机,不兼容等故障,可以很正确的查出内存芯片损坏的位置,查出后只要换掉此坏芯片就可以修复。如果是点不亮的内存,在主板上插一根好的内存,再插一根坏的,这样如果能带动的话也能用这个软件来检测,使用方式现在配合说明很简单,能正确的定位芯片位置 01234567 89ABCDEF 01234567 89ABCDEF 01234567 89ABCDEF 01234567 89ABCDEF 如上所示:闪动的一排测试数字代表内存8颗粒的测试情况。 从左至右,0-7代表第一区域,8-F代表第二区域;0-7代表第三区域,8-F代表第四区域;……依次代表内存条的8颗颗粒。 ⒈DDR内存8位与16位的单面测法: ⑴. 0-7(1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1颗粒已经损坏 ⑵. 8-F(2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2颗粒已经损坏 ⑶. 0-7(3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3颗粒已经损坏 ⑷. 8-F(4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4颗粒已经损坏 ⑸. 0-7(5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5颗粒已经损坏 ⑹. 8-F(6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6颗粒已经损坏 ⑺. 0-7(7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7颗粒已经损坏 ⑻. 8-F(8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8颗粒已经损坏 注意:DDR内存的颗粒排列循序是1-2-3-4-5-6-7-8 ⒉如果你是128M的双面DDR内存,如以上显示界面图: 1-16M ----------------------------------------------------------------------------------------------------- 16-32M----------------------------------------------------------------------------------------------------- 32-48M --------------------------------------------------------------------------------------------------- 48-64M---------------------------------------------------------------------------------------------------- 从1M到64M的4根虚线上出现乱码,说明这根内存的第一面颗粒有问题(判断哪个颗粒照上说明) 64-80M ---------------------------------------------------------------------------------------------------- 80-96M --------------------------------------------------------------------------------------------------

内存泄露测试方法

如何测试客户端软件的内存泄露客户端软件包括C/S系统的客户端和B/S系统中的客户端控件,当用户使用客户端软件时,如果发现我们的软件会吃内存,那是很丢面子的事,有哪些好的测试方法呢?希望大家能踊跃提出自己的看法。 会员huior的精彩回答:如何发现客户端软件中的内存泄露?我的看法是:检测内存泄漏的问题应该尽早进行,它绝不应该是系统测试时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说,检查是否存在内存泄漏,应该从编码时就要考虑,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时要重点检查。如果前期没有考虑,等到了系统测试才想起检查或者才发现泄漏,为时已晚,此时再去定位泄漏的位置,太难太难了,它可能会让你的交付日期delay不确定的时间。 最近看了一些自动错误预防(AEP)的理论,我深受启发。作为测试人员的我们,从“发现错误”转变到“帮助开发人员预防错误”,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所以说,下面我的答案中的第一点,我先说如何预防内存泄漏的问题,然后再讲如何发现。如何在开发过程中有效预防内存泄漏? 第一步:遵循“好”的编程规则“好”的编程规则是各位前辈经验和教训的集合,好的编程规则堪称开发者的“圣经”。遵循统一的编程规则,可以让开发新手少走好多弯路,可以让项目整体的质量维持一个起码的“质量底线”。有关内存泄漏方面的规则主要是“内存管理”方面的,举几个简单的,如下x用malloc或new申请内存之后,立即检查指针值是否为NULL(防止使用指针值为NULL的内存),×动态内存的申请与释放是否配对(防止内存泄漏),x malloc 语句是否正确无误?例如字节数是否正确?类型转换是否正确×是否出现野指针,例如用free或delete释放了内存之后,忘记将指针设置为NULL。 第二步:积极主动检测“内存泄漏”,严格遵循好的编程规则,可以让程序员在代码中尽量少的引入bug,但一旦不小心引入了,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在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中严格把关。在这个阶段,单靠程序员或者测试员通过“代码走查”的方式检查内存泄漏,客户的实践和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是不切实际的,无论效率还是时间。如果能够借助于一些专业的工具的话,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如果你的程序是用Visual C++ 6.0开发,那么Numega的BoundsChecker将是你检测“内存泄漏”最好的选择,如果是Visual C++.NET,可以试一下Compuware的DevPartner。如果你的程序基于Unix或者Linux平台,使用C或者C++,可以考虑一下开源的工具valgrind,我的朋友跟我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比Rational的Purify更出色。上面的工具都要求程序能够动态运行起来,而且测试用例需要你自己准备。 如果你正处于单元测试或集成测试阶段,程序代码量已经足够大,而且还不能够动态运行,要尽早检测代码中的“内存泄漏”问题,该怎么办?此时你可以试用一下目前最新的静态分析技术:×它不要求代码能够动态运行,×也不需要你来编写测试用例,×只需要代码能够正常编译,就可以发现代码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才出现的错误,当然也包括内存泄漏。 这方面的工具有Klocwork的K7,Coverity的SQS,以及C++test中的BugDetective,其中最“物美价廉”的就是c++test的BugDetective。 如何发现客户端软件的“内存泄漏”?如果开发过程中已经按照我上面提到的去做,相信发布后的程序存在“内存泄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开发过程已经到了后期,系统测试已经开始做了,还要发现内存泄漏,这个时候我希望你能够拿到源代码。如果有源代码,你还可以考虑第二步,借助专业的工具协助,虽然可能效果不一定特别理想,但总比下面我提到的方法更好一些。 当然作为测试人员,通常会碰到“需要在系统测试阶段检测是否有内存泄漏,而且没有

keil错误总结

KEIL编译错误信息表 错误代码及错误信息错误释义 error 1: Out of memory 内存溢出 error 2: Identifier expected 缺标识符 error 3: Unknown identifier 未定义的标识符 error 4: Duplicate identifier 重复定义的标识符 error 5: Syntax error 语法错误 error 6: Error in real constant 实型常量错误 error 7: Error in integer constant 整型常量错误 error 8: String constant exceeds line 字符串常量超过一行 error 10: Unexpected end of file 文件非正常结束 error 11: Line too long 行太长 error 12: Type identifier expected 未定义的类型标识符 error 13: Too many open files 打开文件太多 error 14: Invalid file name 无效的文件名 error 15: File not found 文件未找到 error 16: Disk full 磁盘满 error 17: Invalid compiler directive 无效的编译命令 error 18: Too many files 文件太多 error 19: Undefined type in pointer def 指针定义中未定义类型 error 20: Variable identifier expected 缺变量标识符 error 21: Error in type 类型错误 error 22: Structure too large 结构类型太长 error 23: Set base type out of range 集合基类型越界 error 24: File components may not be files or objectsfile分量不能是文件或对象error 25: Invalid string length 无效的字符串长度 error 26: Type mismatch 类型不匹配 error 27:error 27:Invalid subrange base type 无效的子界基类型 error 28:Lower bound greater than upper bound 下界超过上界 error 29:Ordinal type expected 缺有序类型 error 30:Integer constant expected 缺整型常量 error 31:Constant expected 缺常量 error 32:Integer or real constant expected 缺整型或实型常量 error 33:Pointer Type identifier expected 缺指针类型标识符 error 34:Invalid function result type 无效的函数结果类型 error 35:Label identifier expected 缺标号标识符 error 36:BEGIN expected 缺BEGIN error 37:END expected 缺END error 38:Integer expression expected 缺整型表达式

内存测试三步法

DDR内存子系统常见硬件错误及Uboot中检测流程 在U-Boot中,Denx(U-Boot的开发商)针对常见的DDR 内存故障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处理,下图描述了该检测处理过程的三个步骤:检测数据线、地址线和DDR物理存储部件,主要涉及这三个步骤的处理过程和方法,对于DDR子系统,是很容易出故障并且是很难debug检测出来的,而Denx所针对DDR 内存故障设计的检测方法是非常严谨,值得学习研究的。

下面主要是相关的检测处理思路及问题:

1、为什么先检测数据线? 因为如果数据线是断开的,那么一切无从谈起!接下来是检测地址线,只有数据线和地址线都通过,检测内存的存储单元才有意义,这样的流程也利于分割定位问题。上面testing sequence 框图将整个检测过程分成三大步,用三个虚线方框表示。 2、数据线的连接错误 数据线的连接可能存在两种错误,一种是被断开,另一种布线或生产造成互相短路。 3、如何检测数据线的连接错误 Denx 设计的数据线检测算法还是很Tricky和精秒的,整个处理流程如下例子:如果是两根数据线,只需要写入并读出一个pattern=0b01(0b开头表示二进制数)就能判断它们是否短路或断开。很明显,大部分的嵌入式平台不止两根数据线,我们以64位地址线为例,pattern = 0b101010101010101010.... 能检测出奇偶位之间的数据错误。如果这个错误被排除,每两根数据线组成一组(这是理解下一个pattern的关键),再用相同的办法,检测每相邻两组之间是否有短路,就得到第二个

pattern,就是0b110011001100...... 依次类推,以4根数据线为一组,8根线为一组,相继得到共6个pattern,分别是0xaaaaaaaaaaaaaaaa,0xcccccccccccccccc, 0xf0f0f0f0f0f0f0f0,0xff00ff00ff00ff00, 0xffff0000ffff0000,0xffffffff00000000。只要相继写入并读出这6个pattern就能验证是否存在数据线交叉短路错误。 4、如何检测数据线与板上其它信号线交叉短路或断路 取以上6个pattern的反码,总共12个pattern就能检测到每一位都可以写入和读出0和1。 5、什么是floating buses错误 floating buses会“欺骗”测试软件,如果测试软件写入并很快读出一个值的时候,写操作会给数据线上的电容充电,总线会短暂的保持它的状态。当测试软件读操作时,总线会返回刚写入的值,即使实际上该数据线是断路的。 6、如何检测数据线的floating buses错误

三种优秀的内存测试软件用法

(二)RAM Stress Test(RST)内存测试软件 Data Bus 数据总线 工厂检测内存条质量的软件Ram Stress Test,只要有一丁点问题,都能检查出来,推荐大家使用,各位一定都碰到过,提示内存不能为READ,或者WRITTEN的情况,很多时候都是软件问题,要解决他首先检查内存条的质量,然后再从软件去找问题。这个软件是最专业的,比那个MEMREST还好,只需要检查一边,好就是好,坏的就是坏的。这个软件确实很好,内存坏的话会显示红色,并且报警。但是只能检测一代内存,二代内存就需要微软的检测工具了。Ram Stress Test是美国Ultra-X公司旗下的一个专业记忆体测试程式,是专门给系统生产厂商出机前用的测试程式,他其实是从其他的产品独 过他的测试几乎就能应付大部分的记忆体问题,所以是非常好用的一个测试工具!! 使用非常简易,只要设定为软碟开机就行了,他是一个独立开发的系统,没有依附任何作业系统,相容于x86系列,只要BIOS认的到的容量他都能测!!发现ATS 选项错误,在BIOS 中,记忆体选项设成Auto时,记忆体的CL=2,改成Manual,自设CL=时,上述选项才能通过。 程序执行后,第一选项是测试物理内存中基本内存地址(<640K),第二项是扩展内存地址,第三项是测试你CPU的L2 cache。 ☆可以测试SD及DDR内存。 ☆ 依次代表内存条的8颗颗粒。

从左到右横着数:0-7代表第1颗粒区域、8-F代表第2颗粒、0-7代表第3颗粒、8-F代表第4颗粒、0-7代表第5颗粒代、8-F代表第6颗粒、0-7代表 第7颗粒、8-F代表第8颗粒 ☆点不亮内存的测试方法——很多内存短路或者颗粒损坏后都不能点亮,点不亮的可以用一根好的内存去带动它(可解决部分点不亮问题) 。必须SD的带SD的,DDR的带DDR的。本软件会自动跳过好的去检测坏的那根。 ☆发现ATS 选项错误,在BIOS中,记忆体选项设成Auto时,记忆体的CL=2,改成Manual,自设CL=时,上述选项才能通过。 ☆程序执行后,第一选项是测试物理内存中基本内存地址(<640K),第二项是扩展内存地址,第三项是测试CPU的L2 cache。 RAM测试软件说明书 )UX版 闪动的一排测试数字代表内存8颗粒的测试情况。 从左至右,0-7代表第一区域,8-F代表第二区域;0-7代表第三区域,8-F代表第四区域;……依次代表内存条的8颗颗粒。 ⒈DDR8位与16位的单面测法: ⑴. 0-7(1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1颗粒已经损坏 ⑵. 8-F(2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2颗粒已经损坏 ⑶. 0-7(3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3颗粒已经损坏 ⑷. 8-F(4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4颗粒已经损坏 ⑸. 0-7(5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5颗粒已经损坏 ⑹. 8-F(6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6颗粒已经损坏 ⑺. 0-7(7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7颗粒已经损坏 ⑻. 8-F(8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DDR内存条的第8颗粒已经损坏 注意DR的颗粒排列循序是-8 ⒉如果你是128M的双面DDR内存,如以上显示界面图: 1-16M ------------------------------------------------------------------------------------------------------------ 16-32M ------------------------------------------------------------------------------------------------------- 32-48M ------------------------------------------------------------------------------------------------------------ 48-64M------------------------------------------------------------------------------------------------------------- 从1M到64M的上面的4根虚线上出现乱码的话,说明这根内存的的第一面的颗粒有问题(判断哪个颗粒的好坏按照以上的说明) 64-80M ------------------------------------------------------------------------------------------------------------ 80-96M ------------------------------------------------------------------------------------------------------- 96-112M------------------------------------------------------------------------------------------------------------ 112-128M---------------------------------------------------------------------------------------------------------- 从64M到128M的上面的4根虚线上出现乱码的话,说明这根内存的的第二面的颗粒有问题(判断哪个颗粒的好坏按照以上的说明) 注意:在内存的PCB板上的两边标着1与92的代表第一面,93与184的代表第二面。1-128M 的8根虚线是用来区分两面区域的作用. ⒊SD的8位与16位的单面测法: ⑴. 0-7(1)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SDR内存条的第8颗粒已经损坏 ⑵. 8-F(2)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SDR内存条的第4颗粒已经损坏 ⑶. 0-7(3)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SDR内存条的第7颗粒已经损坏 ⑷. 8-F(4)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SDR内存条的第3颗粒已经损坏 ⑸. 0-7(5)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SDR内存条的第6颗粒已经损坏

Js内存泄漏及解决方案

在IE下的JS编程中,以下的编程方式都会造成即使关闭IE也无法释放内存的问题,下面分类给出: 1、给DOM对象添加的属性是一个对象的引用。范例: var MyObject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myProp = MyObject; 解决方法: 在window.onunload事件中写上: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myProp = null; 2、DOM对象与JS对象相互引用。范例: function Encapsulator(element) { this.elementReference = element; element.myProp = this; } new Encapsulator(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 解决方法: 在onunload事件中写上: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myProp = null; 3、给DOM对象用attachEvent绑定事件。范例: function doClick() {} element.attachEvent("onclick", doClick); 解决方法: 在onunload事件中写上: element.detachEvent('onclick', doClick); 4、从外到内执行appendChild。这时即使调用removeChild也无法释放。范例: var parent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var child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ocument.body.appendChild(parentDiv); parentDiv.appendChild(childDiv); 解决方法: 从内到外执行appendChild: var parent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var child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parentDiv.appendChild(childDiv);

软件测试总结

一、软件测试流程 整体流程: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编写,测试执行,缺陷记录,回归测试,判断测试结束,测试报告提交。 测试流程依次如下: 1.需求:阅读需求,理解需求,与客户、开发、架构多方交流,深入了解需求。--testing team。一般而言, 需求分析包括软件功能需求分析、测试环境需求分析等 2.测试计划: 根据需求估算测试所需资源(人力、设备等)、所需时间、功能点划分、如何合理分配安排资 源等。---testing leader or testing manager。测试目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用例、测试工具 3.用例设计:根据测试计划、任务分配、功能点划分,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testing leader, senior tester 4.执行测试:根据测试用例的详细步骤,执行测试用例。--every tester(主要是初级测试人员) 5.执行结果记录和bug记录:对每个case记录测试的结果,有bug的在测试管理工具中编写bug记录。--every tester(主要是初级测试人员) 6.defect tracking(缺陷跟踪):追踪leader分配给你追踪的bug.直到 bug fixed。--every tester 7.测试报告:通过不断测试、追踪,直到被测软件达到测试需求要求,并没有重大bug. 8.用户体验、软件发布等…… 总结:项目立项后,开始写测试计划,根据需求编写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把没用通过的测试用例写成测试缺陷报告,进行回归测试,直到测试的结束编写测试总结,这每个步骤都需要审核通过。 二、软件测试方法 1、黑盒测试 概念:完全不考虑程序或软件的内部逻辑结构和处理过程的情况下,根据需求分析编写并执行测试用例,在程序或软件的界面上进行测试。 主要目的:(1)是否有不正确的或者遗漏的功能。(2)能都正确输入和输出结果。(3)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访问错误。(4)性能上是否满足要求。(5)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行错误。 优点:(1)即使程序发生变化,之前的测试用例依然可以使用;(2)测试用例和软件开发可以同时进行,加快了测试和开发的速度。 局限性:(1)难以查找问题的原因和位置;(2)黑盒测试的依据是需求分析,所以无法发现需求分析上的错误。 测试方法: (1)等价类划分 包括有效等价类(符合需求规格说明)和无效等价类(违反需求规格说明)。 a)确定输入取值范围: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b)确定输入某个值: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R.S.T内存检测软件使用方法

R.S.T 内存检测软件使用方法
作者: 阅读: 1177 时间: 2010-4-11 10:29:00 2010-
文章导读: 文章导读:闪动的一排测试数字代表内存 8 颗粒的测试情况。从左至右,0-7 代表第一区 域, 8-F 代表第二区域;0-7 代表第三区域,8-F 代表第四区域;……依次代表内存条的 8 颗 颗粒。⒈DDR8 位与 16 位的单面测法:
(R.S.T )UX 版 以下是内存测试软件的界面图:
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 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
1 2 3 4 5 6 7 8
如上图所示: 闪动的一排测试数字代表内存 8 颗粒的测试情况。

从左至右,0-7 代表第一区域,8-F 代表第二区域;0-7 代表第三区域,8-F 代表第四区 域;……依次代表内存条的 8 颗颗粒。 ⒈DDR8 位与 16 位的单面测法: ⑴. 0-7(1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 DDR 内存条的第 1 颗粒已经损坏 ⑵. 8-F(2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 DDR 内存条的第 2 颗粒已经损坏 ⑶. 0-7(3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 DDR 内存条的第 3 颗粒已经损坏 ⑷. 8-F(4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 DDR 内存条的第 4 颗粒已经损坏 ⑸. 0-7(5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 DDR 内存条的第 5 颗粒已经损坏 ⑹. 8-F(6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 DDR 内存条的第 6 颗粒已经损坏 ⑺. 0-7(7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 DDR 内存条的第 7 颗粒已经损坏 ⑻. 8-F(8 )区域如果出现乱码,代表这根 DDR 内存条的第 8 颗粒已经损坏 寻修网 https://www.doczj.com/doc/524997172.html,/提示:DDR 的颗粒排列循序是 1-2-3-4-5-6-7-8 ⒉如果你是 128M 的双面 DDR 内存,如以上显示界面图: 1-16M ----------------------------------------------------------------------------------------------------------16-32M ------------------------------------------------------------------
------------------------------------32-48M ----------------------------------------------------------------------------------------------------------48-64M-----------------------------------------------------------------------------------------------------------从 1M 到 64M 的上面的 4 根虚线上出现乱码的话,说明这根内存的的第一面的颗粒有问 题(判断哪个颗粒的好坏按照以上的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