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一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

实验一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

实验一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
实验一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软件工具实践开课实验室: 444年12月 2 日

年级、专业、

姓名成

实验项目名

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

指导教

该同学是否了解实验原理: A.了解□ B.基本了解□ C.不了解□

该同学的实验能力: A.强□ B.中等□ C.差□

该同学的实验是否达到要求: A.达到□ B.基本达到□ C.未达到□

实验报告是否规范: A.规范□ B.基本规范□ C.不规范□

实验过程是否详细记录: A.详细□ B.一般□ C.没有□

教师签名:

年月日

1.模拟一个项目的开发和管理,用vss完成:

2.数据库设置

3.用户账户和权限分配

4.创建项目和本地工作文件夹

5.check in - edit - check out

6.查看文件版本、修改、文件版本比较、pin、rollback、分支(branch)、share

二、实验原理或理论基础或背景知识

Visual SourceSafe 是一种源代码控制系统,它提供了完善的版本和配置管理功能,以及安全保护和跟踪检查功能。VSS通过将有关项目文档(包括文本文件、图象文件、二进制文件、声音文件、视屏文件)存入数据库进行项目研发管理工作。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快速有效地共享文件。文件一旦被添加进VSS,它的每次改动都会被记录下来,用户可以恢复文件的早期版本,项目组的其他成员也可以看到有关文档的最新版本,并对它们进行修改,VSS也同样会将新的改动记录下来。你还会发现,用VSS来组织管理项目,使得项目组间的沟通与合作更简易而且直观

三、实验过程

1.模拟一个项目的开发和管理,用vss完成:

2.数据库设置

3.用户账户和权限分配

4.创建项目和本地工作文件夹

5.check in - edit - check out

6.查看文件版本、修改、文件版本比较、pin、rollback、分支(branch)、share

.①查看文件版本:

②pin

③文件版本比较

④rollback

⑤分支(branch)

⑥share

四、实验结果与心得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技术》 ——实验报告 题目 _____实验一_ __ 指导教师薛曼玲 _ 实验日期 _11.4 专业 学生姓名 _ __ ____ 班级/学号 ____ 成绩 ________ ___ ____ _

一、实验目的 1.能熟练应用黑盒测试技术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2.能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化设计; 二、实验内容 题目一:电话号码问题 1.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名称和内容分别是: (1)地区码:空白或3位数字; (2)前缀:非'0'或'1'的3位数字; (3)后缀:4 位数字。 假定被测程序能接受一切符合上述规定的电话号码,拒绝所有不符合规定的电话号码。根据该程序的规格说明,作等价类的划分,并设计测试方案。 1.根据下面给出的规格说明,利用等价类划分的方法,给出足够的测试用例。 “一个程序读入三个整数。把此三个数值看成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这个

程序要打印出信息, 说明这个三角形是三边不等的、是等腰的、还是等边的。” 题目三:日期问题 1.用决策表测试法测试以下程序:该程序有三个输入变量month、day、year (month 、day和year均为整数值,并且满足:1≤month≤12和1≤day≤31),分别作为输入日期的月份、日、年份,通过程序可以输出该输入日期在日历上隔一天的日期。例如,输入为2004 年11月29日,则该程序的输出为2004年12月1日。 (1) 分析各种输入情况,列出为输入变量month 、day 、year 划分的有效等价类。 (2) 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并结合以上等价类划分的情况,给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即列出所有的动作桩)。 (3) 根据(1) 和(2) ,画出简化后的决策表。 2.划分有效等价类 1)month变量有效等价类 M1:{month=4,6,9,11}M2:{month=1,3,5,7,8,10} M3:{month=12}M4:{month=2} 2)day变量的有效等价类 D1:{1<= day <= 26}D2:{day=27} D3:{day=28} D4:{day=29} D5:{day=30} D6:{day=31} 3)year变量有效等价类 Y1:{year是闰年} Y2:{year不是闰年} 3.列出所有动作桩

软件开发实验报告doc

软件开发实验报告 篇一:软件开发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CASE工具PowerDesig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XX年10月22日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搭建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设计实验地点:致远楼B303指导教师:崔秀娟XX年9月28日 篇二:软件开发平台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1. 引言 1.1. 课程设计项目 1.2. 背景简介从编程之初,便免不了和方法,类,接口之类的东西打交道。久而久之,自然会对此进行总结,

由此而产生了开发平台。而今中国的程序员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编一些企业MIS、政府MIS之类的程序。其主要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一下增删改查的操作,对MIS系统做一些基础的管理而已。软件开发平台有两种平台模式:一种是传统的C/S架构模式,一种是现在流行的B/S架构模式。B/S 架构模式是随着互联网的流行,自然又要求以互联网为基础,把这些都网络化,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而不是传统的单机模式。这便激发了软件开发者的创造力,形成了软件开发平台的B/S架构模式(web开发平台)。对于web开发平台,我的个人理解是: 1.以web 2.0为基础,基于互联网的B/S架构的软件。它本身也是一个软件,只不过不是最终的软件产品,而是用于二次开发的软件。 2.用于实现各类业务系统,如CRM、MIS、ERP、HIS、OA 等等的开发。web开发平台本身就是一个二次开发平台,他不同于诸如eclipse等这样的开发工具,需要写大量的代码来完成各个业务模块,二次开发平台只需要设计好自己的数据结构,进行一些简单的配置、拖拉等操作就可以完成业务系统的开发。 3.能够快速的实现各种报表包括复杂的图表报表的设计制作,传统的编码式开发需要自己去编写想要的各种报表,而运用开发平台就简单多了,可以很轻松的配置出各种报表。

软件开发项目配置管理工具的选择

软件开发项目配置管理工具的选择 通过软件配置管理,将对软件系统中的多重版本实施系统的管理;全面记载系统开发的历史过程,包括为什么修改,谁作了修改,修改了什么;管理和追踪开发过程中危害软件质量以及影响开发周期的缺陷和变化。并对开发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完整、明确地记载开发过程中的历史变更,形成规范化的文档,不仅使日后的维护和升级得到保证,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还会保护宝贵的代码资源,积累软件财富,提高软件重用率,加快投资回报…… 每一个软件项目,无论是工程类项目,还是产品类项目,都必须经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集成测试、部署、交付、维护和支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生成各种各样不同的工件,包括文档、源程序、可执行代码、支持库。更可怕的是,频繁出现的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面向如此庞大且不断变动的信息集,如何使其有序、高效地存放、查找和利用就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最早的开发人员尝试过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手工来实现: 1)文档:每次修改时都另存为一个新的文件,然后通过文件名进行区分,例如"XXX 软件需求说明书V1.0,XXX软件需求说明书V1.1,XXX 软件需求说明书V2.0.",并且在文件中注明每次版本变化的内容; 2) 源代码:每次要修改时就将整个工程目录复制一份,将原来的文件夹进行改名,例如"XX 项目V1.0、XX 项目1.01、.",然后在新的目录中进行修改; 但是这种方法,不仅十分繁琐,容易出错,而且会带来大量的垃圾数据。如果是团队协同开发或者是项目规模较大时,还是会造成很大的混乱。很显然,这样简陋的方法是无法应对这一问题的。后来,有人尝试从制造工业领域引入了"配置管理"这一概念,通过不懈的研究与实践,最终形成了一套管理办法和活动原则,这也就是软件配置管理。 通过软件配置管理,将对软件系统中的多重版本实施系统的管理;全面记载系统开发的历史过程,包括为什么修改,谁作了修改,修改了什么;管理和追踪开发过程中危害软件质量以及影响开发周期的缺陷和变化。并对开发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完整、明确地记载开发过程中的历史变更,形成规范化的文档,不仅使日后的维护和升级得到保证,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还会保护宝贵的代码资源,积累软件财富,提高软件重用率,加快投资回报。 常见的配置管理工具 正如前面所述,由于软件配置管理过程十分繁杂,管理对象错综复杂,如果是采用人工的办法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产生大量的废品。因此,引入一些自动化工具是十分有裨益的,这也是做好配置管理的必要条件。 正是因为如此,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自动化配置管理工具,这些工具的实现原理与基本机制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开发 环境实验报告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本实验总体目的是,通过使用huffman编码算法从而实现文件的压缩和解压,以达到使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分割函数的三项原则。 五、实验内容: 本实验要求实现一个exe程序。这个程序按照huffman编码方式,同时包含了压缩功能和解压功能。用户通过以下命令进行压缩: C:\> –c uncompress_filename compress_filename 上述命令中,是程序名,-c表示要进行压缩。uncompress_filename是要压缩的文件名,可以包含路径信息,而compress_filename是压缩之后的文件名,同样可以包含路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如下命令进行解压: C:\> –u compress_filename uncompress_filename 上述命令中,-u表示要执行解压命令。compress_filename是要解压的文件名,可以包含路径信息;uncompress_filename就是解压后所得到的文件,同样可以包含路径信息。 提示:在实现程序时,需要考虑如何存储huffman树或者编码表或者词频表等等。 本实验要求实现两个版本的程序,一是C语言版本的,二是C++版本的。对这两个版本的要求如下: 对于每一个版本的程序,需要在实验报告中给出函数调用关系图、流程处理关系 图以及它们的文字说明等内容; 对于每一个版本的程序,都需要在实验报告中给出源代码。为了便于查重,代码 中注释的比例要占到总行数的20%; C++版本的程序,需要给出类关系图。 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报告是否规范

16软件配置管理报告

份号:001 密级: XXXXXXXX项目 软件配置管理报告 XXXX-RPB-R01.00 XXXXXXXX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辑要页

文档修改记录

目次 1 范围 (1) 1.1标识 (1) 1.2系统概述 (1) 1.3文档概述 (1) 2 引用文挡 (1) 3 软件配置管理情况综述 (1) 4 软件配置管理基本信息 (1) 5 专业组划分及权限分配 (1) 6 配置项记录 (1) 7 变更记录 (2) 8 基线记录 (2) 9 入库记录 (2) 10 出库记录 (2) 11 审核记录 (2) 12 备份记录 (2) 13 测量 (2) 14 主释 (2)

1 范围 1.1 标识 本条应描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适用时,包括其标识号、名称、缩略名、版本号和发布号。 1.2 系统概述 本条应概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它还应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特性;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需方、用户、开发方和保障机构等;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1.3 文档概述 本条应概括本文档的用途和内容,并描述与其使用有关的保密性考虑。 2 引用文挡 本章应列出引用文档的编号、标题、编写单位、修订版及日期,还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采购活动得到的文档的来源。 3 软件配置管理情况综述 本章应描述软件配置管理活动进展,与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的偏差;软件配置管理活动与规程是否相符;对不符合项所采取的措施;完成软件配置管理工作的工作量等。 4 软件配置管理基本信息 本章应概述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负责人、各级软件配置管理机构组成人员和负责人、软件配置管理所用的资源(如计算机、软件和工具)等。 5 专业组划分及权限分配 本章应列出项目专业组的划分、各专业组的成员以及各成员的权限分配,如专业组可分为项目负责人、开发组、测试组、质量保证组、配置管理组等,权限可分为读出、增加、替换、删除等。 6 配置项记录 本章所列出项目的所有配置项,包括配置项名称、配置项最后发布日期、配置项控制力度(控制力度可分为基线管理、非基线管理(受到管理和控制))、配置项版本变更历史、配置项变更累计次数等内容。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LoadRunner的使用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LoadRun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 LoadRunner简介: LoadRunner 是一种适用于各种体系架构的自动负载测试工具,它能预测系统行为并优化系统性能。LoadRunner 的测试对象是整个企业的系统,它通过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行为和实行实时性能监测,来帮助您更快的查找和发现问题。此外,LoadRunner 能支持广范的协议和技术,为您的特殊环境提供特殊的解决方案。LoadRunner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性能测试工具之一。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LoadRunner的工具组成和工具原理。 2. 熟练使用LoadRunner进行Web系统测试和压力负载测试。 3. 掌握LoadRunner测试流程。 二、实验设备 PC机:清华同方电脑 操作系统:windows 7 实用工具:WPS Office,LoadRunner8.0工具,IE9 三、实验内容 (1)、熟悉LoadRunner的工具组成和工具原理 1.LoadRunner工具组成 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捕获最终用户业务流程和创建自动性能测试脚本,即我们在以后说的产生测试脚本; 压力产生器:通过运行虚拟用户产生实际的负载; 用户代理:协调不同负载机上虚拟用户,产生步调一致的虚拟用户;压力调度:根据用户对场景的设置,设置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监视系统:监控主要的性能计数器;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本身不能代替分析人员,但是可以辅助测试结果的分析。 2.LoadRunner工具原理 代理(Proxy)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中介人,LoadRunner 就是通过代理方式截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数据流。 ①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通过代理方式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

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谢某某学号:0149001506109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2006 实践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践日期:2010-11-30 实践成绩: (以下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 一、实验项目名称 利用VC++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话薄管理程序 二、实验目的 综合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一个小型的应用程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基本内容 设计一个电话簿管理程序,要求: 〔1〕具有添加、删除、显示、修改和查询联系人电话号码的功能。 〔2〕联系人的信息保存到文件中。 〔3〕可以实现为控制台程序或图形界面程序。 〔4〕按学院实验报告要求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PC一台,Microsoft Visual C++ 6.0 开发环境 五、实验步骤 该电话薄的实现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ook { public:

book();//默认构造函数 char inter_face();//首页 void add_person();//添加 void del_person();//删除 void show_all();//显示 void alter();//修改 void select();//查询 void save_new();//保存 private: string name;//姓名 string number;//电话号码 }; book::book() { name = "\0"; number = "\0"; } //首页 char book::inter_face() { system("cls"); cout <>choose; fflush(stdin); return choose; } //添加联系人 void book::add_person() { cout <>name; fflush(stdin); cout <<"电话 : "; cin >>number; fflush(stdin); save_new(); cout <

软件测试中负载压力测试主流工具介绍

软件测试中负载压力测试主流工具介绍 从软件性能测试的发展前景来看,对于工具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专门从事软件性能测试的软件工具会形成一个不小的市场。目前,市场上的性能测试的工具种类已经很多,但从其工作的侧重点上,可以将这些工具简单的划分为以下四种:负载压力测试工具、资源监控工具、故障定位工具以及调优工具。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负载压力测试工具。 负载性能测试工具的原理是通过录制、回放脚本、模拟多用户同时访问被测试系统,制造负载,产生并记录各种性能指标,生成分析结果,从而完成性能测试的任务。 目前,主流的负载性能测试工具有: QA Load 这是Compuware公司开发的一套针对客户/服务器系统、企业资源配置(ERP)和电子商务应用的自动化负载测试工具。

QALoad是QACenter性能版的一部分,它通过可重复的、真实的测试能够彻底地度量应用的可扩展性和性能。QACenter汇集完整的跨企业的自动测试产品,专为提高软件质量而设计。QACenter可以在整个开发生命周期、跨越多种平台、自动执行测试任务。 SilkPerformer: 这是一款在工业领域最高级的企业级负载测试工具。不管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规模大小及其复杂性,通过SilkPerformer,均可以在部署前预测它的性能。它可以模仿成千上万的用户在多协议和多计算的环境下工作。可视的用户化界面、实时的性能监控和强大的管理报告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的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最小的测试周期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优化性能和确保应用的可扩充性。 LoadRunner: 这是由HP公司开发的一款较高规模适应性的,自动负载测试工具。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姓名:冯巧 学号 实验题目: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1、系统简介: 每天对实验室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于已彻底损坏的作报废处理,同时详细记录有关信息。对于有严重问题(故障)的要即时修理,并记录修理日期、设备名、修理厂家、修理费用、责任人等。对于急需但又缺少的设备需以“申请表”的形式送交上级领导请求批准购买。新设备购入后立即对新设备登记(包括类别、设备名、型号、规格、单价、数量、购置日期、生产厂家、购买人等),同时更新申请表的内容。 2、技术要求及限定条件: 采用C#语言设计桌面应用程序,同时与数据库MySql进行交互。系统对硬件的要求低,不需要网络支持,在单机环境下也能运行,在局域网环境下也能使用。方案实施相对容易,成本低,工期短。 一: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分析 计算机硬件设备,数据库,实验室设备管理软件与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操作人员组成,能够实现实验室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现代化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需要满足实验室设备管理(包括对实验设备的报废、维修和新设备的购买)、实验室设备信息查询(包括按类别进行查询和按时间进行查询)、实验室设备信息统计报表(包括对已报废设备的统计、申请新设备购买的统计和现有设备的统计)。这些功能框图如下图所示: 2、经济可行性分析 依据用户的现实需求、技术现状、经济条件、工期以及其他局限性因素等等因素,考虑到工期的长短、技术的成熟可靠、操作方便等因素,本方案具备经济可行性。

3、系统可选择的开发方案 ①方案A用C#开发系统的特点是:开发工具与数据库集成一体,可视化,开发速度较快,但数据库能够管理的数据规模相对较小。系统对硬件的要求低,不需要网络支持,在单机环境下也能运行,在局域网环境下也能使用。方案的实施相对容易,成本低,工期短。 ②方案B:以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后台数据库,该前台操作与数据库分离,也能够实现多层应用系统。系统对硬件的要求居中,特别适合在网络环境下使用,操作方便。但系统得实现最复杂,成本最高,工期也较长。 二:软件需求分析 1.软件系统需求基本描述: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实验室设备在信息化之前,在用户系统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的增删改查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利于管理的地方,不适应现代的企业管理形势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2.软件系统数据流图(由加工、数据流、文件、源点和终点四种元素组成): 1)顶层数据流图 2)二层流程图 3)总数据流图

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介绍--所有

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介绍 一、功能测试工具 1、QTP测试工具 全名 HP QUiCkTeSt ProfeSSional SoftWare ,最新的版本为HP QUiCkTeSt ProfeSSional 11.0 QTP是 quickteSt PrOfeSSiOnal 的简称,是一种自动测试工具。使用QTP的目 的是想用它来执行重复的手动测试,主要是用于回归测试和测试同一软件的新版本。因此你在测试前要考虑好如何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例如要测试那些功能、操作步骤、输入数据和期望的输出数据等 QUiCkTeSt针对的是GUl应用程序,包括传统的Windows应用程序,以及现在越来越流行的Web应用。它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的软件开发技术,简单高效,并具备测试用例可重用的特点。其中包括:创建测试、插入检查点、检验数据、增强测试、运行测试、分析结果和维护测试等方面。 2、WinRUnner MerCUry Interactive 公司的 WinRUnner是一种企业级的功能测试工具,用 于检测应用程序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及正常运行。通过自动录制、检测和回放用户的应用操作,WinRUnner能够有效地帮助测试人员对复杂的企 业级应用的不同发布版进行测试,提高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跨平台的、复杂的企业级应用无故障发布及长期稳定运行。 企业级应用可能包括 Web应用系统,ERP系统,CRM S统等等。这些系统在发布之前,升级之后都要经过测试,确保所有功能都能正常运行,没有任何错误。如何有效地测试不断升级更新且不同环境的应用系统,是每个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 3、RatiOnal Robot 是业界最顶尖的功能测试工具,它甚至可以在测试人员学习高级脚本技术之前帮助其进行成功的测试。它集成在测试人员的桌面IBM Rational TeSt Manager上,在这里测试人员可以计划、组织、执行、管理和报告所有测试活动,包括手动测试报告。这种测试和管理的双重功能是自动化测试的理想开始。 4、AdVentNet QEngine AdVentNet QEngine是一个应用广泛且独立于平台的自动化软件测试工具, 测试、 可用于Web功能Web性能测试、JaVa应用功能测试、JaVa APl测试、SoAP测试、回归测试和 JaVa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示例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示例 作者:赵文锋计划名CADCSC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项目名中国控制系统CAD工程化软件系统 项目委托单位 代表签名年月日 项目承办单位 代表签名年月日 1 引言 1.1 目的 本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所开发的CADCSC软件规定各种必要的配置管理条款,以保证所交付的CADCSC软件能够满足项目委托书中规定的各种原则需求,能够满足本项目总体组制定的且经领导小组批准的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具体需求。 软件开发单位在开发本项目所属的各子系统(其中包括为本项目研制或选用的各种支持软件)时,都应该执行本计划中的有关规定,但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本计划作适当的剪裁,以满足特定的配置管理需求。剪裁后的计划必须经总体组批准。 1.2 定义 本计划中用到的一些术语的定义按GB/T 11457 和GB/T 12504。 1.3 参考资料 ◆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 ◆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5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CADCSC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2 管理

2.1 机构 在本软件系统整个开发期间,必须成立软件配置管理小组负责配置管理工作。软件配置管理小组属项目总体组领导,由总体组代表、软件工程小组代表、项目的专职配置管理人员、项目的专职质量保证人员以及各个子系统软件配置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人员组成,由总体组代表任组长。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在业务上受软件配置管理小组领导,在行政上受子系统负责人领导。软件配置管理小组和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必须检查和督促本计划的实施。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有权直接向软件配置管理小组报告子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情况。各子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对子项目的具体要求,制订必要的规程和规定,以确保完全遵守本计划规定的所有要求。 2.2 任务 在软件工程化生产的各个阶段中,与本阶段的阶段产品有关的全部信息在软件开发库存放,与前面各个阶段的阶段产品有关的信息则在软件受控库存放。在研制与开发阶段的阶段产品的过程中,开发者和开发小组长有权对本阶段的阶段产品作必要的修改;但是如果开发者或开发小组长认为有必要个性前面有关阶段的阶段产品时,就必须通过项目的配置管理小组办理正规的审批手续。因此,软件开发库属开发这个阶段产品的开发者管理,而软件受控库由项目的配置管理小组管理。软件经过组装与系统测试后,应该送入软件产品库,如欲对其修改,必须经软件配置管理小组研究同意,然后报项目总体组组长批准。关于软件配置要进行修改时的具体审批手续,将在第条中详细规定。 2.3 职责 在软件配置管理小组中,各类人员要互相配合、分工协作,共同担负起整个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工作。其中各类人员的分工如下: A.组长是总体组代表,他对有关软件配置管理的各项工作全面负责,特别要对更改建议的审批和评审负责; B.软件工程小组组长负责监督在软件配置管理工作中认真执行软件工程规范; C.项目的专职配置管理人员检查在作配置更改时的质量保证措施; D.各子系统的配置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实施各自的配置管理工作,并参与各子系统的功能配置检查和物理配置检查;

最新软件测试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7.使用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为下面的程序设计测试用例: ·程序要求:10个铅球中有一个假球(比其他铅球的重量要轻),用天平三次称出假球。 ·程序设计思路:第一次使用天平分别称5个球,判断轻的一边有假球;拿出轻的5个球,拿出其中4个称,两边分别放2个球;如果两边同重,则剩下的球为假球;若两边不同重,拿出轻的两个球称第三次,轻的为假球。 【源程序】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NUnit.Framework; namespace Test3_7 { [TestFixture] public class TestGetMinValue { [Test] public void AddTwoNumbers() { Random r = new Random(); int n; int[] a=new int[10]; n = r.Next(0, 9);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if (i == n) a[i] = 5; else a[i] = 10; } GetMin gm = new GetMin(); Assert.AreEqual(n,gm.getMinvalue(a)); }

} public class GetMin { public int getMinvalue(int[] m) { double m1 = 0, m2 = 0, m3 = 0, m4 = 0; for (int i = 0; i < 5; i++) { m1 = m1 + m[i]; } for (int i = 5; i < 10; i++) { m2 = m2 + m[i]; } if (m1 < m2) { m3 = m[1] + m[0]; m4 = m[3] + m[4]; if (m3 > m4) { if (m[3] > m[4]) return 4; else return 3; } else if (m3 < m4) { if (m[0] > m[1])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else return 2; } else { m3 = m[5] + m[6]; m4 = m[8] + m[9]; if (m3 < m4) { if (m[5] > m[6]) return 6;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网络订餐系统、招聘考试成绩管理系统 二、实验目标 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开发,加深对软件开发分析过程的流程和方法的理解,建立软件工程的思想,同时,明确软件开发的成本和时间管理的相关概念。 实验一 实验要求: ①.在实验题目列出的几个系统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要开发的软件系统,要求该系统有明确的功能需求,并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 ②.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掌握ER图、DFD、DD的设计与编写 ③.熟悉Visio环境和基本操作,制作一个简单的系统流程图和数据流图、主要数

据项的数据字典描述及主要加工的逻辑说明(自己选择结构语言、判定树、判定表等)。 ④.撰写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 用户需求分析 作为图书管理系统,其主要的需求人员是借阅者,借阅者对其的要求可 以大体概括如下: 1)能按各种方式,比如书名、编号、作者等查询图书馆的藏书情况; 2)能熟悉使用图书管理系统; 3)能方便地借阅图书、续借图书、归还图书; 4)能查询自己的基本资料、借阅图书情况; 5)能方便图书管理员对图书的录入登记、注销; 6)能方便对新生的登记或注销已经毕业学生的信息; 7)能及时发布一些学院学生借阅图书超期情况、馆藏书情况等。 功能说明 1)、读者管理系统 (1)未注册者可以进入注册系统进行注册;

(2)已注册借阅者可按、编号或号登陆进入借阅者检索系统查询借阅者情况; (3)、已注册借阅者可按书名、或作者对图书信息进行检索查询或 提出预约请求; 2)、图书管理员管理系统 (1)图书管理员通过图书管理员身份认证进入图书管理员管理系统; (2)读者可借阅在库图书; (3)在规定期限借阅者归还借阅图书; (4)读者在不违规情况下可继续借阅已借阅图书; (5)读者可以预约图书。 3)、系统管理员管理系统 (1)系统管理员通过系统管理员身份认证进入系统管理员管理系统; (2)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图书进行图书管理(如:查询、删除、修改图书资料或图书分类查询修改、删除管理); (3)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借阅者进行学生管理(如:查询、删除、修改借阅者信息或借阅者类别

常用软件测试技术介绍

常用软件测试技术介绍 1、灰度测试 灰度测试,是在某项产品或应用正式发布前,选择特定人群试用,然后逐步扩大其试用者数量,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其中的问题。另一个是为了降低同时大量的访问对服务器资源造成压力。常见的灰度测试场景如APP新版本升级,系统升级等。 灰度测试主要是按照一定策略选取部分用户,让他们先行体验新版本的应用进行验证。该方法具有用户流量随机,在真实的用户和场景下得到验证,可以实时监控崩溃、用户反馈等问题进行召回、进行定位,进而决定继续放大新版本投放范围直至全量升级或回滚至老版本。灰度测试覆盖到达到了机型、系统、网络、地域多类型的目的。 2、A / B测试 A / B测试的概念来源于生物医学的双盲测试,双盲测试中病人被随机的分成两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给予安慰剂和测试用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再来比较这两组病人的表现是否具有显著的差异,从而决定测试用药是否有效。 A / B测试制定网页或应用程序的两个或多个版本,是在同一时间维度,让一部分用户使用A 方案,同时另一部分用户使用 B 方案,然后收集统计并对比不同方案的转化率、点击量、留存率等指标,以判断不同方案的优劣并进行决策,分析评估最终哪个版本被采用的方法。 3、模糊测试 模糊测试(Fuzz testing)是一种软件测试技术,其核心思想是自动或半自动的生成随机数据输入到一个程序中,并监视程序异常,如崩溃,断言失败,以发现可能的程序错误,比如内存泄漏。模糊测试常常用于检测软件或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 4、探索性测试

探索性测试是敏捷开发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测试方法,是功能测试和自动化测试的重要补充。探索性测试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测试方式,没有测试脚本,可以使你的测试超出各种明显已经测试过的场景。 相对于传统软件测试过程中严格的“先设计,后执行”来说,具有很大区别。另外探索性测试不是自由测试,而是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来指导。探索性强调测试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抛弃繁杂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设计过程,强调在碰到问题时及时改变测试策略。 探索性测试可以用来找到系统深层次的缺陷、也可以加深测试人员对被测系统的了解。但是特别要注意不要将探索性测试和错误推测法、随机测试、回归测试混淆,同时探索性测试不能用来评估软件质量。 5、基于模型的测试用例设计 基于模型的测试(Model-Based-Testing)是一种技术,是自动化测试的一个分支,有时被标榜为“自动化测试设计”。它是将测试用例的设计依托于被测系统的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的技术。 没有测试模型,基于模型的测试工具就无法生成任何测试用例。没有好的测试模型,该工具就无法生成好的测试用例。因此,基于模型的测试技术,是从测试设计变成了测试模型设计。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 实验项目:软件测试技术试验实验地点:实验楼211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学号: 学生姓名:戴超 指导教师:兰方鹏 2015年10月7 日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白盒测试方法中的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逻辑覆盖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掌握程序流图的绘制。 (3)运用所学理论,完成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测试以下程序段 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 { (1)int k=0,j=0; (2)if((x>0)&&(z<10)) (3){ (4)k=x*y-1; (5)j=sqrt(k); (6)} (7)if((x==4)||(y>5)) (8)j=x*y+10; (9)j=j%3; (10)} 三、主要仪器设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黑盒测试方法中的等价类测试方法和边界值测试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如何应用黑盒测试用例。 (3)运用所学理论,完成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用你熟悉的语言编写一个判断三角形问题的程序。 要求:读入代表三角形边长的三个整数,判断它们能否组成三角形。如果能够,则输出三角形是等边、等腰或者一般三角形的识别信息;如果不能构成三角形,则输出相应提示信息。 (2)使用等价类方法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先用等价类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然后用百合法进行检验和补充。 (2)判断三角形问题的程序流程图和程序流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用你熟悉的语言编写源程序。 (3)使用等价类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并填写表2 和表3。

软件开发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CASE工具PowerDesig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 致远楼B501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10月22日

2、转换物理模型,学生宿舍管理的PDM如下图: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搭建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设计 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 实验地点:致远楼B303 指导教师:崔秀娟 2013年9月28日

namespace Test2__02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m=0; int n; long sum=0; Console.WriteLine("请输入n的值:"); n = int.Parse(Console.ReadLine()); for (int i = 1; i <= n; i++) { m += i; sum += m; } Console.WriteLine("sum = {0}",sum); Console.WriteLine("请输出sum的值:{0}", sum); } } } (方法二) namespace Test2__02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j; int n; long sum=0; Console.WriteLine("请输入n的值:"); n = int.Parse(Console.ReadLine()); for (i = 1; i <= n; i++) for (j = 1; j <= i; j++) sum += j; Console.WriteLine("sum = {0}",sum); Console.WriteLine("请输出sum的值:{0}", sum); } }

几款主流云测试工具比较

几款云测试工具比较 现在移动APP的开发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APP的测试方式也要与之相适宜。区别与传统的测试方式,云测试平台可以为APP开发项目提供全套的测试方案,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率,节省测试成本。以下是一些国内主流的云测试工具,各有特色,而且都有免费体验部分。 一、Testin Testin是现在做的比较大的一个云测试平台,功能覆盖面广,如:兼容性(适配)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提供测试的设备也比较全,除了手机还有Pad和盒子。测试人员只要将APK上传到Testin 测试平台上,选择想要的测试类型和测试设备,就可以完成测试,并产出测试报告。 特色:设备种类多样,手游测试,流量变现功能和社区讨论专区。 二、易测云 易测云网站面向个人开发者和企业级用户,提供安卓应用程序的测试服务。和Testin一样可以让用户随传随测;包含多种测试类型,如适配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遍历测试等,完善的测试报告。同时也提供多款设备,真机测试也没问题的。 易测云的特色: 1.易测云除了为个人开发者服务外,还可以根据企业级用户的 特殊需求进行深度定制。可以部署独立云服务,还可以在现 有的网站上开辟测试专区。

2.自动化录制工具Radar,易测云自主研发的录制工具,以下是 我试用后感觉还不错的地方。 ●支持WebView、无ID控件、和自定义控件操作的录制回放 ●录制生成的脚本,可以 Eclipse 中直接编辑 ●支持输入内容参数化,可在不同的测试设备上输入不同的内 容 ●支持使用用户 keystore进行脚本录制和回放 ●录制完成的脚本支持提交云端测试,可在易测云所有设备或 不同分辨率的其他安卓上运行测 ●支持 Windows、Ubuntu、及Mac主流OS版本 三、百度移动云测试中心MTC 通常的功能就不介绍了,主要介绍各家的特色。 特色: 1.百度云众测平台:可以将开发者提供的应用进行用户评测并 收集反馈,可以将开发者与用户联系起来。 2.强调了Android App安全漏洞扫描,测试速度还可以,不用 等太长时间。但是目前只支持100M一下的APK文件。 3.应用推广:如果你已经拥有一款移动应用,可以快速通过百 度移动应用中心的渠道进行推广。 4.提交上架:无需进行系统切换,快速提交,快速进行审核, 缩短上架时间。 四、移动终端池·远程测试系统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流程模板

软件配置管理规范 流程 1 概述 1.1 目的 本文档主要目的在于规范项目配置管理活动, 确保配置项正确地唯一标识而且易于存取, 保证基线配置项的更改受控, 明确基线状态, 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建立和维护项目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不同类别的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开发工程的配置管理活动, 针对项目不同在流程上作适当的删减。配置管理可采用各种工具及手工办法, 本文件以CVS( 并行版本系统) 配置管理工具为例, 规定公司的配置管理办法, 使用其它工具时也可对应本文件

的要求参照执行。 1.3 术语和缩略语 1.3.1 软件配置管理(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CM) 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修改进行标识、组织和控制的技术, 用来协调和控制整个过程。是经过技术或行政手段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配置管理的目标是记录软件产品的演化过程, 确保软件开发者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精确的不同版本的产品配置。 1.3.2 配置项( Configuration Item, CI) 凡是纳入配置管理范畴的工 作成果统称为配置项, 配置项逻辑上组成软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一般是能够单独进行设计、实施和测试的。 每个配置项的主要属性有: 名称、标签、文件状态、版本、作者、日期等。所有配置项都被保存在配置库里, 确保不会混淆、丢失。配置项及其历史记录反映了软件的演化过程。 1.3.3 基线( Baseline) 在配置管理系统中, 基线就是一个配置项或一组配置项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经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 而这个过程被称为基线化”。每一个基线都是其下一步开发的出发点和参考点。基线确定了元素( 配置项) 的一个版本, 且只确定一个版本。一般情况下, 基线一般在指定的里程碑处创立, 并与项目中的里程碑保持同步。每个基线都将接受配置管理的严格控制, 基线中的配置项被冻结”了, 不能再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一

广东*融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 」、实验目的及要求 1、理解测试用例的重要性。 2、熟练掌握等价类划分、边界值方法、决策表和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 二、实验环境及相关情况(包含使用软件、实验设备、主要仪器及材料等) 1. 使用软件:装有QTP功能测试软件 2 .实验设备:装有Windows的联网的个人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包含简要的实验步骤流程) 1、实验题目:登陆框测试 在各种输入条件下,测试程序的登录对话框功能。 用户名和密码的规格说明书如下:(密码规则同用户名规则。) 用户名长度为6至10位(含6位和10 位); 用户名由字符(a-z、A-Z)和数字(0-9)组成; 不能为空、空格和特殊字符。 要求:按照规格说明书,分别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步骤:(1)分析规格说明书,确定输入条件、输出条件的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以及各个边界条件;(2)第二步:填表格并编号;(3)第三步:设计测试用例;(4)第四步:执行测试用例。 2、员工薪制冋题。 (1)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年终风险金的4%,过失,扣年终风险金的2%。 (2)非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月薪资的8%,过失,扣月薪资的4%。 步骤:(1)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列出原因和结果;(2)找出原因与结果的因果关系、原因与原因之间的约束关系,画出因果图;(3)将因果图转化成决策表;(4)根据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的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

四、实验结果(包括程序或图表、结论陈述、数据记录及分析等,可附页) 等价类划分方法: 五、实验总结(包括心得体会、问题回答及实验改进意见,可附页) 通过本次实验,我理解了测试用例的重要性。熟练掌握了等价类划分、边界值方法、决策表和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 六、教师评语 1、完成所有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正确,结果正确; 2、完成绝大部分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正确,结果正确; 3、完成大部分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正确,结果正确; 4、基本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基本正确,所完成的结果基本正确; 5、未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或实验步骤不正确或结果不正确。 评定等级: 签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