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域文化的界定——以燕赵文化为例

地域文化的界定——以燕赵文化为例

地域文化的界定——以燕赵文化为例
地域文化的界定——以燕赵文化为例

地域文化的界走一以燕赵文化为例

地域文化的界定一一以燕赵文化为例

一、地域的界定

燕赵文化是在燕赵区域内产生的一种地方文化,燕赵区域的划分应当以今黄河为它的南界,以太行山和燕山山脉是燕赵区域的西界和北界。

燕赵区域不能仅仅依据战国时期燕、赵两国的疆域来划分,

一是因为战国时期在燕、赵两国中间还有另外一个大国中山国存在,二是因为燕、赵两国自己的疆界也常因战争的胜负而变化不定。

以公元前350年(周显王十九年,赵成侯二十五年,燕文侯十二年)为准,燕国境内的城邑有武阳,即燕下都,在今河北易县南;造阳,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涿,在今河北涿县;武遂,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北;桑丘,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南;曲逆,在今河北完县东;阳城,在今河北望都县东;武垣,在今河北河间县西南;阿,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易,在今河北雄县西北;高阳,在今河北高阳县东;鄭,在今河北任丘县北;渔阳,在今北京怀柔县东;方城,在今河北固安县西南;临乐,在今河北固安县西南;徐州,又称平舒,在今河北大城县;无终,在今河北商县等。稍后到燕昭王时,燕国强盛,在乐毅伐齐的第二年,燕将秦开又北攻东胡,拓地千余里,新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此时燕国的疆界除覆

盖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外,还延伸到了山东北部、山西北部、辽宁大部、内蒙古东南部以及朝鲜半岛等广大地区。

赵国境内的城邑有:邯郸,在今河北邯郸市;代,在今河北蔚县东北;安阳,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南;汾门,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北;观津,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南;河间,在今河北献县东南;武城,在今河北故城县南;巨鹿,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柏人,在今河北柏乡县西南;元城,在今河北大名县东;沙丘,在今河北巨鹿县南等。稍后到赵武灵王时赵国强盛,北伐燕、代,灭中山,西北伐林胡、楼烦,新置云中、雁门、代郡,也拓境千余里。疆域除覆盖今河北西部、西南部外,还延伸到了山西北部、陕西东北角和内蒙古河套地区。

与此同时,中山国境内的城邑也有:中人城,初期都城,在今河北唐县西;顾,中期都城,在今河北定县;灵寿,后期都城,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房子,在今河北高邑县西南;高[5,在今河北高邑县东;扶柳,在今河北冀县西北;石邑,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南;肥,在今河北襄城县西;封龙,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南;元氏,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南;昌城,在今河北束鹿县南;宋子,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下曲阳,在今河北晋县西;昔阳,在今河北晋县西北;九门,在今河北冀城县西北;东垣,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宜安,在今河北囊城县南;宁葭,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北;井胫塞,在今河北井l?县北;番吾,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南;权,在今河北正定县北;南行唐,在今河北行唐县东北;曲阳,在今河北曲阳县;左人,

在今河北唐县西等。公元前323 年(周显王四十六年),中山与燕、赵、韩、魏四国同时称王,国力强盛,疆界北部到达由今安新县经徐水县向西的燕长城,南部到达今赞皇、高邑县一带,西到太行山东麓,东至衡水,大致相当于今保定和石家庄地区。

所以,虽然燕赵区域以战国时期燕、赵两国的疆域为主体,

但是完全依照两国的疆域来划定燕赵区域的界线则是不够确切

的。

燕赵区域也不能以今河北省的省界为界线。今河北省又别称燕赵,其省界大体与战国燕、赵二国疆界相合。然而一般所理解的地域文化,是指在(一个大致区域内持续存在的文化特征,其地域的区分往往是比较模糊的自然区分,因为历史上持续存在的文化特征绝不会由人为的行政区划而截然分开。今河北省的行政设置开始于1928年,由直隶省改为河北省,至今不过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因此用河北省这一行政区划来涵盖以往数千年的文化发展也是不够确切的。特别是在河北省行政区划的四围之内还独立出了北京市和天津市。有人认为北京自西周初年分封燕国以来,经历辽代的南京(燕京〉、金代的中都、元代的大都、明代的北京、清代的京师,是六朝古都,这种说法不够精确。因为在分裂状态下一国之都的性质和意义与统一状态下全国的首都是不相同的,以往几千年间曾经作过分裂国家都城(包括临时都城)的地方数不胜数,周代燕国的都城其性质和意义都与赵都邯郸相差无几,而这一类的大小都城在河北省境内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出三十个以上。只是到了明代以后,北京

成为全国的首都,才具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它的历史和文化确实不再与任何一处地方的区域性历史和文化相同。所以自近现代以来北京史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不再和河北省的历史、文化研究混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燕赵文化等同于河北省的文化,就会给对元代以前北京的研究带来不便。

今河北省简称为冀,其渊源来于冀州,是《尚书?禹贡》所记载的古九州之一。冀州的范围起初很大,包括今山西大部和山

东西北部在内,到汉武帝以后辖境缩小,成为十三刺史部之一,

治所设在今河北境内。在冀州成为一级正式的行政设置以前,它

是一个地区的泛称,其界线划分比较模糊,唯一可以确切作为标

志的.就是黄河。《尔雅?释地》和《周礼?职方》二书都说"两

河间曰冀州”、“河内曰冀州”。事实证明以黄河等大河、大山

自然屏障来划分地区以及这一地区的文化是十分有效的,具有一

种模糊的准确性,比用某一时代的行政设置来划分更加确切,也

更加稳定。

当然,黄河的河道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西汉以前黄河绕出龙门、砥柱以后转向东北,几乎横贯今河北省的中部,大略沿今撑

沱河一线入海,另在荥阳附近分出一支济水东流入海,当时黄河

下游的位置较今偏北很多。但自汉代以后,黄河虽屡次变迁,基

本上是自砥柱东流入海,占据了原来济水的河道,与今黄河走向

大体相符。所以,以今黄河划分燕赵区域的南部界线是切合实际的。唐代贞观年间划分全国州郡为十道,开元年间划分为十五

道,河北道居其一。宋代至道年间改道为路,划分全国为十五路,河北路仍居其一。熙宁年间河北路再分为东西二路,称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在诗文中河北又别称河朔,河北与河朔的称谓在当时是非常通行的,而且也非常准确,确实是指黄凋以北这一地区。唐代河北道的北部包括今北京市、河北省和辽宁省大部,南部包括今河南省和山东省黄河以北地区。宋代河北路的北境面积缩小,但是南境仍旧包括今河南省和山东省黄河以北地区在内,是名符其实的河北。U 4'$?

@!fUiBN[?* ?jCy

K?ttV=GGZ Z_R-W M6 6 w e n. ^3gEp{∕)2

CW?7c-IIvΛX??W PO

太行山和燕山山脉是燕赵区域的西界和北界。由于燕赵区域东面濒海,太行山和燕山就成为除黄河以外界定燕赵区域的重要标志。

太行山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但基本上是南北走向的。只是到了邻近黄河的沁阳(即古代的河内)以后,才向西转,中间经过著名的王屋山,最后延伸到惜华。先秦至汉唐时期通称包括燕赵区域内的黄河下游广大地区为山东,所指即睛山、华山和太行山以东,足见以太行山划定地区界线是比较合理的。论文地域文化的界定——以燕赵文化为例来自.66WEN.免费论文网

燕山山脉在燕赵区域的北部,东西走向。东面到海,留下山海关一条通道。西面与太行山的北端相接,中间仅隔一道有桑干河流经的山谷。

从文明的发展进程上看,太行山和燕山山脉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从新石器时代直到战国秦汉时期,燕赵区域内的先民居住点和人口聚居的城邑,都是沿着太行山东麓一线和燕山南麓一线排列的。文明起源和发展于山脚,那里有条条小河和道道山谷,为文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而在深山之中,平原深处以及像黄河那样的大河附近,先民的居住点和城邑就十分稀疏。不过,并不能认为燕赵文化是一种山岭文化,它仍然是平原文化。太行山和燕山只是为燕赵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环境,并具有了独到的特色。在民族冲突剧烈时,太行山和燕山是保护内

地的天然屏障;在和平到来时,通过山海关和桑干河谷等众多通道,平原内地与山外草原之间可进行广泛的交流。在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文物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出燕赵文化所夹杂的草原游牧文化色彩。

太行山和燕山都是一条山脉,其横向的宽度有限,可以在短时间内越过。在这里没有可能产生出独立的山岭文化,太行山和燕山都只是内地与草原之间的交叉和过渡。这里的经济可以是半农半牧式的,文化可以是半内地半草原式的。

现在河北省的行政区划中,有在燕山山脉北麓的承德和与内蒙古高原接壤的坝上张北高原,所占面积不少。如果把承德和张家口二地区的面积加在一起,大体上刚好是河南、山东两省所辖黄河以北安阳和德州二地区的面积了。在历史上,燕、赵二国的北部边境也时常越出山脉,燕国甚至拓境到今辽宁省大部和朝鲜北部地区。不过,在文化上,各地所受区域文化的影响均有历史的渊源,不由行政区划决定。这些地区的文化毫无疑问受到了内地的更多影响,但其主体应该是属于关东类型和草原类型。在燕赵文化方面,它们不是典型。所以,虽然燕赵文化的影响可以远播至辽东、朝鲜,但是其区域主体是在平原内地,太行山和燕山山脉成为这一区域的西部和北部界线,从而鲜明地将燕赵文化和与之相邻的东北文化、草原文化、三晋文化区分开来。跨过太行山就到了三晋文化区,跨过燕山山脉就到了草原文化区和东北文化区,在地域文化上太行山和燕山山脉是一道界线,是一种过渡。

总之,如果认为燕赵区域主要就是古代燕国、赵国的区域和现在河北省的区域,大体上并不错,只是不够准确。这里特别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要把燕、赵二国中间的另一大国中山国包括在燕、赵区域内。第二,要把元代以前的北京包括在燕赵区域内。第三,要把今河南、山东两省的黄河以北部分包括在燕赵区域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燕赵区域在文化上的完整性。

二、历史变迁与行政建置

燕赵区域的主体是南以黄河为界、东以大海为界、西以太行山为界、北以燕山山脉为界这样一个四至范围。在地质上,这里是一片平原,属华北大平原的北部,也可以独立地称作河北平原。它是冲积平原,它的土质属于次生黄土。从平原上经过,往往走出数百里也见不到高丘起伏。燕赵文化是平原文化。燕赵区域一向以农业著称,从距今七千年的磁山、裴李岗文化到唐开元时期安禄山在河北的屯田,显示出这里的农业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兴盛的局面。水利灌溉实际上是由这里创始的,不过并没有得到普及和延续,细分起来,这里的农业主要采取的是旱地耕作方式,而不是人工灌溉。燕赵文化是农业文化,是旱地农耕文化。

地域文化 贵州地域文化 全部答案

填空 1.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2011年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0个民族乡。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蔓萝花》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4.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5.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6.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南主要有茶叶、甘蔗、柑橘、芭蕉。 7.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8.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9.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西瓜。 10.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11.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2.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3.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各民族不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在本民族内部进行交流,而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还通晓和使用汉语普通话,并作为交流的基本工具。 14.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 15.贵州工业的结构比例1978年是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占优势,到2011年从轻重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重工业仍占优势。 16.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7.贵州境内的国防科技工业,以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和国防电子工业三大工业为主,并有航空机械、军需军械、核燃料等工业部门组成。 18.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 19.贵州西部有乌蒙山,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和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韭菜坪,其景观被称为“天上石林 20.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2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2.贵州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碳酸岩总厚度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70%。 23.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其中,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6.11%。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4.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 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25.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26.贵州的黄果树景区和龙宫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旅游景区。 27.目前贵州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 28.20世纪60 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 ,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29.贵州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0.1955年2月,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贵州省人民委员会。这是贵州省级国家行政机关,又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除了履行相应的职能外,还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管理。 31.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32.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三都水族自治县。 33.在思想建设上,中共十五大以后,贵州重点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 34.贵州中部有苗岭,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是雷公山,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物种基因库”。 35.毕节市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36.贵州日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多、东部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在时间分布上,日照时数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37.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38.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正式出版发行。 39.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下。 40.贵州省2011年常住人口为3469万人,人口密度为240人/平方千米。 42.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颇受旅游者欢迎。 43.开宝七年(974年),矩州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44.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45.贵州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市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46.贵州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技术起点和技术水平较高,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设备精良,已形成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结合,机、电、光一体化,科研、生产、经营综合化的科技工业体系。 47.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48.贵州的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在3~之间,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多在22~之间,为典型的夏凉地区。 49.《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已发展成为“耕田,有邑聚”的农耕社会。 50.截至2010年,贵州共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 51.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 52.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行业。主要是以西电东送为标志的能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5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54.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北主要有甘薯、油菜、花生和板栗。 填空

2018尔雅中国历史文化地理上期末考试答案

1 由于生产力、通信交通的落后,周朝采用()来管理国家。(1.0分)1.0分 ?A、 禅让制 ? ?B、 分封制 ? ?C、 郡县制 ? ?D、 行省制 ? 我的答案:B 2 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的是()。(1.0分)1.0分 ?A、 初郡 ? ?B、

侨郡 ? ?C、 都护府 ? ?D、 羁縻府 ? 我的答案:D 3 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支流是()。(1.0分)1.0分 ?A、 东西之间,由西而东 ? ?B、 东西之间,由东而西 ? ?C、 南北之间,由北而南 ? ?D、 南北之间,由南而北 ?

我的答案:C 4 唐太宗时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临时派遣使者观察,未成定制。(1.0分)1.0分 ?A、 十四刺史 ? ?B、 十三刺史 ? ?C、 五十郡 ? ?D、 十道 ? 我的答案:D 5 ()时期,唐朝击败东突厥,疆域范围扩展到蒙古高原、西伯利亚。(1.0分)1.0分 ?A、 唐高宗 ?

?B、 唐太宗 ? ?C、 唐玄宗 ? ?D、 唐文宗 ? 我的答案:B 6 清朝国土沦丧的原因是()。(1.0分) 1.0分 ?A、 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 ?B、 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 ?C、 受“四夷”观念的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 ? ?D、 以上都对

? 我的答案:D 7 由于怀疑反朝残余势力在海上搞破坏活动,以及日本海盗、倭寇的骚扰,()下令实行海禁。 (1.0分) 1.0分 ?A、 朱元璋 ? ?B、 朱标 ? ?C、 朱允炆 ? ?D、 朱棣 ? 我的答案:A 8 南宋的首都和行在所分别是现在的()和()。(1.0分) 1.0分 ?A、

地域文化形考三答案

形考三答案 一、单选题 (1/20)、在民间,人们对土地公的崇拜是属于( )。(3分) 3638108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2/20)、下列哪位神是由火神变为水神的?( )(3分) 3638109 A、龙母 B、北帝 C、祝融 D、波伏神 (3/20)、妈祖圣诞,也称“天后诞”,是在农历()举行。(3分) 3638110 A、三月二十五日 B、三月二十四日 C、三月二十六日 D、三月二十三日 (4/20)、打签问卜、换鼓求雨是()的仪式之一。(3分)

3638116 A、雷神崇拜活动 B、营老爷活动 C、拜祭妈祖活动 D、拜祭龙母活动 (5/20)、五子朝王是()一项民俗活动。(3分) 3638118 A、波罗诞 B、北帝诞 C、妈祖诞 D、龙母诞 (6/20)、崇拜石狗是()的风俗。(3分) 3638117 A、雷州地区 B、梅州地区 C、江门地区 D、韶关地区 (7/20)、龙母生辰诞(正诞),为(),拜祭期从初一到初十。(3分) 3638111 A、五月初九

B、五月初八 C、五月初十 D、五月初七 (8/20)、中山咸水歌是用()演唱的。(3分) 3638122 A、中山话 B、疍家话 C、普通话 D、广州话 (9/20)、人们对龙母的崇拜是属于( )。(3分) 3638106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10/20)、人们对北帝的崇拜是属于( )。(3分) 3638107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11/20)、佛山祖庙供奉的是()。(3分) 3638113 A、南海龙王 B、北帝 C、赵佗 D、南帝 (12/20)、目前,全球大约有5000座大小不一的妈祖庙(天后庙),都是从福建()的妈祖庙“分灵”出去的。(3分) 3638114 A、福州 B、泉州 C、湄洲 D、漳州 (13/20)、明朝首推的书家是陈献章,广东新会白沙乡人,世称陈白沙。他长于草书,尤其 出名的是,他以“()”为书写工具,书法自成一家。(3分) 3638125 A、猪毛笔 B、羊毛笔 C、茅龙笔 D、牛毛笔 (14/20)、广东()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3分) 3638115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南答案

2013年7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 一、填空题 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 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 )和(丘陵 )。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 41.5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5.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6.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7.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8.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9.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10.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二、判断题 1.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对) 2.黔金丝猴是贵州的特有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错) 3.“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是贵州实际现状的描述。(错) 4.“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轮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潮中,贵州仍处于落后地位。(对) 5.唐代朝廷在贵州实行“土流并治”,形成经制州、羁縻州与藩国并存的局面。在三种制度中,实行“羁縻州”的地区朝廷权利比实行“经制州”和“藩国”的大。(对) 三、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D)

湖南地域文化形考答案

湖南地域文化形考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参考答案[第1题](单选题) 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渊源的是 A.上古本土文化 B.楚文化 C.中原文化 D.吴文化 [第2题](单选题)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时期为荆州南境。 A.周朝 B.夏朝 C.商朝 D.汉朝 [第3题](单选题) 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A.大溪文化阶段 B.舞水文化阶段 C.澧水文化阶段 D.屈家岭文化阶段 [第4题](单选题)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A.清朝 B.周朝 C.明朝 D.汉朝 [第5题](单选题)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以下不属于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是 A.秋瑾 B.章士钊 C.宋教仁 D.陈天华 E.蔡锷

F.黄兴 [第6题](单选题)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 B.王阳明 C.张栻 D.周敦颐 E.朱熹 F.胡安国、胡宏父子 [第7题](单选题) 1876年,湖南人()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A.郭嵩焘 B.贺长龄 C.魏源 D.陶澍 [第8题](单选题)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湖南()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实例.距今为12000年至14000年,这说明湖南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实现了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 A.道县玉蟾岩遗址 B.澧县的彭头山遗址 C.城头山遗址 D.九嶷山 [第9题](单选题)从地形上看,湖南西部为 A.武陵——雪峰山脉 B.五岭山脉 C.幕阜——罗霄山脉 D.洞庭湖平原 [第10题](单选题)湖南的行政区域至()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文化地理期末测试及标准答案

《文化地理》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关于民间文化的特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C)。 A、自发性 B、传承性 C、政治性 D、俗化和程式化 2 中国古代文献对雅利安人的有多种称谓方式,其中不包括(D)。 A、赛种 B、萨迦 C、伽罗 D、斯基泰 3 下列选项不属于原始佛教根本教义的是(D)。 A、四圣谛 B、八正道 C、十二因缘 D、天人合一 4 下列哪一个民族的族源是以中亚和西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体?(A) A、回族 B、满族 C、蒙古族

D、藏族 5 基督教信奉者的主要分布区域不包括(D)。 A、欧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亚洲 6 中国古人的排序方式不包括(D)。 A 三才 B、四德 C、五行 D、六道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吴方言区主要分布地的是(D)。 A、浙江 B、江苏 C、安徽 D、河北 8 伊斯兰教的绘画艺术元素不包括(D)。 A、植物 B、几何图案 C、山河 D、动物 9 穆斯林到麦加朝拜的圣物是(C)。

A、《古兰经》 B、圣训 C、天房 D、穆罕默德 10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催生了一系列新事物,其中不包括(C)。 A、租界 B、同文馆 C、私塾 D、铁路 11 基督教的派别不包括(D)。 A、天主教 B、新教 C、东正教 D、犹太教 12 关于中国民族的族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中国国土之内土生土长的民族 B、从域外迁入中国,保持着原来民族独立性的民族 C、带有自身文化特点的民族迁入中国后,与中国当地民族相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D、以上都对 13 近代地理学和地理学家早期以(D)为中心。 A、英国 B、希腊

2019年广东地域文化形考一答案

题目1 广府民系使用的是()。 选择一项: A. 闽南方言 B. 南越方言 C. 粤方言 D. 广州方言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粤方言 题目2 琼雷文化是指湛江和海南。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 广府民系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通行广州话。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 南越国的第一代君主是()。 选择一项: A. 赵昧 B. 赵良 C. 赵元 D. 赵陀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赵陀 题目5 潮汕人特别重视宗族血缘关系,与()闽地望族移入潮州有很大关系。选择一项: A. 明清时期 B. 宋元时期 C. 唐朝

D. 近代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宋元时期 题目6 人类在岭南生活远的最早遗迹是在韶关发现的()遗迹。选择一项: A. 大汶口 B. 马坝人 C. 客家人 D. 河姆渡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马坝人 题目7 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曾称雄于今天的()。 选择一项: A. 福建一带 B. 江西一带 C. 广东一带

D. 广西一带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福建一带 题目8 广东各方言都较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9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昺最后是在()赴海而死的。选择一项: A. 广州湾 B. 广东雷州的徐闻 C. 广东新会的崖门 D. 广东的伶仃洋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广东新会的崖门

题目10 "崇文尚武”是()的文化特点之一。 选择一项: A. 客家民系 B. 潮汕民系 C. ABC的答案都是 D. 广府民系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客家民系 题目11 潮汕话也有人称为"福佬话”,在潮汕话中,"福佬”与"鹤佬”谐音,实际上是"河洛”的讹传,所以,潮汕话来自于中原古音。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2 广东各方言都较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从语音方面看,粤闽客三方言的声调中都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平声,而平声在北方方言里则已完全消失。

巴蜀地域文化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巴蜀地域文化试题 2012年1月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列举题(每题5分,共30分) 1. 请简述什么是四川路。 答: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2.请列举四川从古到今的6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答:司马相如《子虚赋》、《天子游猎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蜀道难》等;苏轼《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郭沫若《女神》、;巴金《激流三部曲》、《随想录》;沙汀《淘金记》;艾芜《南行记》;周可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3. 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 4.请列举15处四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答: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溪、金沙遗址、大足石刻、乐山大佛、三星堆、瓦屋山、碧峰峡、白龙宫、龙池风景区、黄龙寺、剑门蜀道、蜀南竹海、四姑娘山、武侯祠、稻城、卧龙保护区、蒙山、海螺沟、杜甫草堂、罨画池、沪沽湖、望江楼、米亚罗、西岭雪山、九寨、贡嘎山、天台山、西岭雪山、白龙湖、诺水河、龙池、二滩、海螺沟、合江佛宝、盐亭高山、剑门关、七曲山、广元天台、二郎山等。 5.请简述落下闳及其太初历。 答:落下闳(大约公元前156~前87年),中国西汉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字长公,巴蜀阆中(今四川阆中)人。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全国文学家。落下闳经同乡谯隆推荐,由故乡来到京城长安。改革历法的工作由太史令司马迁主持。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采用落下闳、邓平的改革方案,并由落下闳进行运算工作,于公元前104年制定出一部新历。新历已具备了气朔、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内容。它首次提出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原则和135个朔塑月中有23个食季的食周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推算五星位置的方法,为后世历法的树立了范例。新历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汉武帝决定采用新历于地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新历因而被称为太初历。太初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历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地域文化答案

[第1题](判断题)曾国藩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特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正确 错误 [第2题](单选题)()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特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曾国藩 魏源 左宗棠 郭嵩焘 [第3题](多选题).关于湖湘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东汉时期,桂阳郡(今郴州)是湖南地区教育最为发达之地,出了不少儒学人才。如桂阳人刘常,被称为“当世名儒”。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王室教育和贵族教育制度,庶民的“分业而教”也比较兴盛,并出现了申叔时、屈宜臼、屈固、屈原等教育家。 从远古到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时期,湖南教育都处于原始状态,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尚未从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施教人员和固定的施教场所。 唐代“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学生通过考试可以逐舍上升。湖南由此形成了“潭州三学”的升级体制。所谓“潭州三学”,即州学生月试后分高者可升人长沙湘西学院,湘西学院生徒分高者可升人岳麓书院。 [第4题](判断题)刘禹锡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被贬为朗州司马,在湖南生活了十年左右。这期间他受柳宗元《天对》的启发完成了《天论》三篇。 正确 错误

[第5题](判断题)从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五星占》与《天文气象杂占》则具体地描述了金星、木星和土星的位置、动态等情况,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正确 错误 [第6题](判断题)曾国藩有一个著名的学术主张:“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 正确 错误 [第7题](多选题)关于湖湘学派,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湖湘学派”是指南宋时期以胡安国、胡宏父子和张栻为代表的,在湖南地区产生和传承的一个主张“体用合一”、内圣与外王并重的理学学派。湖湘学派以其博洽通变的学者群体、独具特色的学术主张、鲜明的精神人格而广受关注。 湖湘学派中学术成就最高、并且完成了湖湘学派理论体系建构的是胡宏的学生张栻,其主要著作有《知言》、《五峰集》、《皇王大纪》等。 把湖湘学派发扬光大的是胡宏。胡宏确立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要求“成就人材,以传道济斯民”,使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大本营,成为全国理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基地。 胡安国的重要学术著作《论语解》、《孟子说》、《南轩易说》,丰富并发展了胡宏奠基的思想体系。 [第8题](判断题)湖湘书院教育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对湖南的教育发展和湖湘思想文化的发展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书院传承的模式:一是倡导“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二是主张自由开放,兼容并包。三是讲学结合,以学为主。 正确 错误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作业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作业答案 讨论主题1:从老字号文化来讨论江苏地域的经济特征。 提示: 1、明确“老字号”的定义。 答:"老字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即在人们心中存在了多年,并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商号,它是商品好,服务好,信誉好等的象征。 2、举例身边的老字号,并认识与地域经济的联系。 溧阳老字号有:汪德隆;太白酒楼;上黄黄田保酱鹅。 老字号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伴生的产物。它一方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另一方面又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 3、举例近期影视作品中的老字号,认识江苏地域经济的特征。 “同仁堂”(药店)、“胡庆余堂” (药店)、“全聚德”(烤鸭店)、“瑞蚨祥”(绸布店)、“狗不理”(包子铺)等;“中华书局”、“金华火腿”、“龙井茶叶”、“青岛啤酒”等。 江苏地域经济特征是: 第一,均衡发展,江苏在农业、工业和商业三大经沆领域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充满活力。 第三,文化含量高,儒工商同道,江苏商人亦儒亦商,重利也重义。 讨论主题2:我国的传统文学与江苏地域文化的联系 提示: 1、我国古典文学中有哪些名著与江苏有关,举例说明。 (1)、西汉枚乘(淮阴人)《七发》启汉大赋;刘安(沛县人)首先发现了《楚辞》的价值。(2)、明初高启(苏州人)。 (3)、清李渔(如皋人),小说《无声戏》、《十二楼》,戏剧《笠翁传奇十种》,理论《闲情偶记》。 (4)、金圣叹(苏州人),评点《水浒传》、《西厢记》;毛伦、毛宗岗父子(苏州人),评点《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金瓶梅》。 2、江苏地域文化对古典名著有什么样的影响?举例说明。 (1)水文化、智者文化。长于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声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2)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富有活力,心理开放。 (3)士农工商同道,义利相互兼顾,经济与文化重心同步推进。 (4)善于“变通”,富有“日新其业”的创造精神。 (5)具有多元性、交融性、互补性。 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中有三部作品与江苏有关,施耐庵吴承恩是江苏人,曹雪芹生于江苏。 3、江苏地域文化对当今江苏作家的文学创作有影响吗?举例说明。 江苏自古人杰地灵,俊才辈出。江苏文学在文坛的风云变幻之中,始终能坚守自己的阵地,保持良好的发展势态,并且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创新,行进在文学的广袤大地上。新时期以来,江苏一直是中国文学的重镇,在多样化的基础上,江苏文学继续演绎着自己的传统,在江南士族文化的底色上形成了新的审美风格。应该说,江苏文学是多彩多姿的,既有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也有现代主义的实验性作品。从总体上讲,在文学创作上,在体现出个体风格差异的同时,又都具有审美取向的某种共性,这个共性就是惟美、文人化、重感性、重视汉语言文学传统特别是江南文化传统。老一辈的作家如艾煊、陆文夫、高晓声、顾尔镡、方之、忆明珠、沙白等,表面上看好像是重写实、喜欢针砭时弊,其实,骨子里是文人化、惟美的。中青年作家一方面秉承传统,另一方面又锐意创新,产生了一大批在全国有相当影响

2014电大地域文化(本)期末复习资料

2014电大地域文化(本)期末复习资料 一、列举题范围 1.请列举15处四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答: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溪、金沙遗址、大足石刻、乐山大佛、三星堆、瓦屋山、碧峰峡、白龙宫、龙池风景区、黄龙寺、剑门蜀道、蜀南竹海、四姑娘山、武侯祠、稻城、卧龙保护区、蒙山、海螺沟、杜甫草堂、罨画池、沪沽湖、望江楼、米亚罗、西岭雪山、九寨、贡嘎山、天台山、西岭雪山、白龙湖、诺水河、龙池、二滩、海螺沟、合江佛宝、盐亭高山、剑门关、七曲山、广元天台、二郎山等。请列举川菜的基本味型。 2.请简述什么是四川路。 答: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3.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 4.请列举从古到今的6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答:司马相如《子虚赋》、《天子游猎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蜀道难》等;苏轼《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郭沫

若《女神》、;巴金《激流三部曲》、《随想录》;沙汀《淘金记》;艾芜《南行记》;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5.请列举10道川菜菜品。 答:麻婆豆腐、粉蒸排骨、水煮肉片、盐煎肉、辣子鸡丁、回锅肉、泡椒墨鱼仔、东坡肘子、荷叶粉蒸鸡、红油耳片、火爆双脆等。 6.请简述什么是四川川剧变脸。 答:川剧变脸的技法很多,较能体现川剧独特风格的是拉线变脸。先用白绸画好各种形色脸谱,上系拉线,将脸谱贴在脸上,按剧情需要,由演员层层揭下,在变脸中演员只需一转身或一摇头迅即交换,速度之快仅在观众的眨眼之间。 7. 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 8.请列举10处四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答: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溪、金沙遗址、大足石刻、乐山大佛、三星堆、瓦屋山、碧峰峡、白龙宫、龙池风景区、黄龙寺、剑门蜀道、蜀南竹海、四姑娘山、武侯祠、稻城、卧龙保护区、蒙山、海螺沟、杜甫草堂、罨画池、沪沽湖、望江楼、米亚罗、西岭雪山、九寨、贡嘎山、天台山、西岭雪山、白龙湖、诺水河、龙池、二滩、海螺沟、合江佛宝、盐亭高山、剑门关、七曲山、广元天台、二郎山等。 9.请简述落下闳及其太初历。

2015-2016尔雅网络课程《文化地理》期末考试答案

2016年尔雅课程文化地理期末考试 1 文化积累通过()实现。 A、语言和文字 B、形象和声音 C、历史和发展 D、艺术和科学 我的答案:A 2 伊斯兰教的绘画艺术元素不包括()。 A、植物 B、几何图案 C、山河 D、动物 我的答案:D 3 下列哪一个民族的族源是以中亚和西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体?() A、回族 B、满族 C、蒙古族 D、藏族 我的答案:A 4 关于印欧语系中南亚语族的语种分布,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印地语-柬埔寨 B、乌尔都语-巴基斯坦 C、孟加拉语-孟加拉 D、比哈尔语-印度 我的答案:A 5 雅利安人仍然存在的分支不包括()。 A、日耳曼人 B、斯拉夫人 C、吐火罗人 D、拉丁人 我的答案:C 6 下列哪一个节日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A、万灵节 B、复活节 C、逾越节 D、五旬节 我的答案:D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语种是()。 A、英语 B、德语 C、日语 D、荷兰语 我的答案:C 8 民族学界认为,古代巴人到达川东一带,最后留居在湖南地区,形成了()。

A、羌族 B、彝族 C、土家族 D、苗族 我的答案:C 9 分布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赫哲族 B、基诺族 C、高山族 D、独龙族 我的答案:C 10 流行文化是()衍生的文化。 A、文化传承 B、文化交流 C、大众传播 D、传统文化 我的答案:C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间文化的是()。 A、《梁山伯与祝英台》 B、《白蛇传》 C、《牛郎织女》 D、《史记》 我的答案:D 12 ()指的是一种文化要素实际分布的空间,它有一个文化核心区,但边缘界限并不清晰。 A、文化景观区 B、形式文化区 C、机能文化区 D、文化核心区 我的答案:B 13 比利时南部所持的语言是()。 A、英语 B、德语 C、荷兰语 D、法语 我的答案:D 14 犹太教的重要节日不包括()。 A、复活节 B、逾越节 C、五旬节 D、住棚节 我的答案:A 15 下列不属于徽州的地域文化景观的是()。 A、贞孝牌坊 B、徽州古道

湖南地域文化形考答案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参考答案[第1题](单选题) 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渊源的是 A.上古本土文化 B.楚文化 C.中原文化 D.吴文化 [第2题](单选题)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时期为荆州南境。 A.周朝 B.夏朝 C.商朝 D.汉朝 [第3题](单选题) 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A.大溪文化阶段 B.舞水文化阶段 C.澧水文化阶段 D.屈家岭文化阶段 [第4题](单选题)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A.清朝 B.周朝 C.明朝 D.汉朝 [第5题](单选题)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以下不属于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是

A.秋瑾 B.章士钊 C.宋教仁 D.陈天华 E.蔡锷 F.黄兴 [第6题](单选题)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 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 B.王阳明 C.张栻 D.周敦颐 E.朱熹 F.胡安国、胡宏父子 [第7题](单选题) 1876年,湖南人()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 先驱人物。 A.郭嵩焘 B.贺长龄 C.魏源 D.陶澍 [第8题](单选题)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湖南()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实 例.距今为12000年至14000年,这说明湖南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实现了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 A.道县玉蟾岩遗址 B.澧县的彭头山遗址 C.城头山遗址 D.九嶷山

《地域文化》 期末填空题(有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填空题(有答案)这里所提供的只是一些帮助复习、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题型模式,同学们要以教材为依据全面复习,灵活掌握,学会举一反三,才能完全把握课程考核内容。 一、填空题 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 2.5%的面积为( 山地 )和(丘陵 )。1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18 3.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北)和(南)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20 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自治州)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92+24 5.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贵州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五)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市)。26 6.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治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35 7.贵州省2011年末总人口为(4238.44)万人,人口密度为(240.55)人/平方千米。66 8.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68 9.目前铜仁市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自治县。毕节市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 )自治县。77

《地域文化》考答案

《地域文化》网上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 (1/20)、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是 d)。(2分) ?A、自然崇拜B、祖先崇拜C、图腾崇拜D、神灵崇拜(2/20)、“淋罐”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c)。(2分) ?A、第五步B、第八步C、第七步D、第六步 (3/20)、“自梳女”是(a)地区的一种奇特婚俗。(2分) ?A、珠三角B、东江地区C、海陆丰D、韶关 (4/20)、广东( c)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2分) ?A、汕尾B、珠海C、南沙D、澄海 (5/20)、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XX堂”,此即所谓“堂号”。这个堂号其实就是(a )。 (2分) ?A、姓氏标志B、家族标志C、行业标志D、籍贯标志 (6/20)、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尤以( a)表现突出的地方戏曲。(2分) ?A、丑生B、武生C、花旦D、小生 (7/20)、根据专家的观点,“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b)。(2分) ?A、两汉时期B、明清时期C、两宋时期D、唐宋时期(8/20)、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b )代。(2分) ?A、秦B、宋C、唐D、汉

(9/20)、妈祖圣诞,也称“天后诞”,是在农历(a )举行。(2分) A、三月二十三日 B、三月二十六日 C、三月二十五日 D、三月二十四日 (10/20)、2007年,首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华侨文化项目是( c)。(2分) A、客家围龙屋 B、广州西关大屋 C、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D、潮汕百凤朝阳 (11/20)、“候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 b)。(2分) ?A、第一步B、第四步C、第三步D、第二步 (12/20)、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 d)。(2分) ?A、青徐流人B、乌衣南渡C、司豫流人D、衣冠南渡 (13/20)、在( d)的婚礼仪式中,保留传统“六礼”的内容较多,保持传统习俗的程式比较多。(2分) ?A、广府民系B、岭南少数民族C、客家民系D、潮汕民系 (14/20)、文白异读是( a)的特色。(2分) ?A、潮汕话B、壮侗语系C、广府话D、客家话 (15/20)、岭南画派“岭南三杰”指的是( c)。(2分) ?A、高剑父、高奇峰和关山月B、高剑父、高奇峰和林风眠C、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D、高剑父、高奇峰和黎雄才 (16/20)、珠江三角洲沿海居民所说的“黑胶绸”,实际是指()。(2分) ?A、夏布B、竹布C、薯莨布D、蕉布 (17/20)、在广州茶楼饮茶,注重的是( d)。(2分)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考试重点 (1)

期末考核题型及分值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0个空 (二)解释名词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题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题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题 一、名词解释 (1)扬州清曲:指扬州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产生于明代中叶,是继承元代散曲的一些形式特征,吸收当时江淮一带民间风行的各种俗曲,加以融合改造而成的地方曲种。 (2)六朝:公元220年至589年,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建立了东晋、东吴、宋、齐、梁、陈等汉族政权,史称“六朝”。 (3)泰兴花鼓:用红灯作为主要道具,用泰兴方言演唱,所用曲调具有浓郁的苏北民间小调风味,舞步和动作幅度大且灵活、风趣。 (4)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5)项王故里:又称“梧桐巷”、“项里”,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它坐落于宿迁市宿城区南郊、古黄河与大运河之间,徐淮路东侧。后院有项王手植“天下第一槐”及项里桐。 (6)苏东海洋文化: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沿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7)淮剧:是清代中叶在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小调与酬神香火戏结合的江北小戏,后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8)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十四、十五世纪苏州昆山,以鼓、板等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说唱语言,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9)狼山风景区: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著名的六大风景区之一,狼山位于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南临长江、山水相依,通称五山。狼山居其中,海拔106.94 米,最为峻拔挺秀,文物古迹众多,其他四山如众星拱月,狼山成为五山之首。相传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又传因山形似狼而得名。 (10)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一组东汉摩崖佛教艺术造像,为我国最早的石窟寺艺术雕刻。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南 3公里的孔望山西侧。造像分布在东西长17米、高 8米的崖壁上,依山岩的自然形势雕刻 110个人像。最大者高1.54米,最小者高0.1米。 二、简答及论述题: (1)简述南京中山陵的建筑特征。 答:中山陵,陵园建筑由吕彦直设计,该方案是根据孙中山先生一再强调的“唤起民众,以建民国”的警言设计的,寓“木铎警世”之意。陵墓坐北朝南,依山而筑,由南而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面积共8万多平方米。 从空中俯视中山陵,整个建筑群恰似平卧在碧绿绒毯上的警钟:山下孙中山铜像是钟的尖顶,半圆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窿圆顶,恰似圆形的钟摆锤。 中山陵陵园建筑以民族传统风格为主,同时也巧妙自然地融合了西方近代建筑艺术的精髓,整个陵园采取传统的中轴线式排列,建筑群协调统一,浑朴自然,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2)简述扬州菜肴的特点。 答:扬州菜肴是淮扬菜的主体,主要特点: 一是选料严格、刀工精细、主料突出、注意本味、讲究火工、擅长炖焖、汤清味醇、浓而不腻、清淡鲜嫩、造型别致。 二是烹饪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品位。代表性菜肴有八宝葫芦、扒烧猪头、彩蝶飞舞、琵琶对虾、菊花海螺等。红楼宴、三头宴、全藕宴被誉为扬州菜肴的三颗明珠。 (3)简述南京莫愁湖的得名。 答:莫愁湖,相传南朝宋、齐年间,洛阳有个叫莫愁的女子,她勤劳、善良、聪明、秀丽,13岁即织绮、采桑、养蚕。她家境贫穷,15岁那年父亲病死,被迫卖身葬父,远嫁金陵。她生活于富贵人家,但不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