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院内制剂及院外使用制剂

院内制剂及院外使用制剂

院内制剂及院外使用制剂
院内制剂及院外使用制剂

院内制剂及院外使用制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凤庆县中医医院院内使用制剂汇总表

消痔合剂

【方出】方出自科室临床经验积累。

【组成】:秦艽、白芷、槐花、地榆、苍术、生地、大黄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解】方中地榆、槐花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君药。秦艽清热燥湿解毒,大黄泻火凉血,祛瘀生新,导滞通便,增君药凉血之力,用为臣药。白芷活血,地黄清热养阴,止痛,共助君臣之药,苍术意为健脾除湿达祛邪而不伤正,苦寒而不败胃,七药合为佐药。全方共奏疏风凉血、泻热润燥之功效。

【主治】:各种痔疮出血以及术后等热毒引起的便血、大便干结等症

【剂型】:根据临床要求希望制作胶囊剂

【不良反应】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应报道。

【注意事项】1.本品性偏寒凉,脾胃虚寒者慎用。2.本品含有苦寒泻下、活血药物,孕妇慎服。3.忌食辛辣、油腻食品。4.用药期间如便血量增加,应及时到专科就诊。5.痔疮较大未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6.保持大便通畅。

【实施情况分析】由于制剂开发需要云南省药检局等部门研究,审核批准等候时间长,科室在实施过程中以免煎剂调和配方使用。

宁痔栓

【方出】临床经验积累验方。

【组成】:大黄、重楼、地榆、乳没、冰片、元胡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各种痔疮出血以及术后等等热毒引起的便血、大便干结等症

【方解】方中大黄、重楼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痔止痛,为君药,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乳没消痔止痛,为臣药,佐以冰片清热解毒,生肌止痛,元胡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能。全方共奏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油腻、海鲜食品。2.孕妇慎用。3.保持大便通畅。4.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

【不良反应】暂未发现。

【用法与用量】外用。大便后或临睡前用温水洗净肛门,塞入栓剂1粒。一次1粒,一日1次;痔疮严重或出血量较多者,早晚各塞1粒。

【剂型】要求:根据临床要求希望制作栓剂

【实施情况分析】由于制剂开发需要云南省药检局等部门研究,审核批准等候时间长,科室在实施过程中以中药饮片煎煮调配使用。

三黄熏洗散

【方出】方出自科室临床经验积累。

【组成】:大黄黄芩黄柏苦参地肤子蛇床子蒲公英鱼腥草透骨草五倍子苍术芒硝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燥湿。用于肛门术后所致的肛门肿胀、疼痛,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证。

【方解】大黄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清泻湿热,黄芩、黄柏清热燥湿共为君药;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蛇床子祛风杀虫止痒,苦参清热燥湿,蒲公英消痈散结,鱼腥草消痈排脓,透骨草祛风除湿共为臣药,助大黄、黄芩、黄柏清热燥湿之功;苍术燥湿运脾、祛风除湿,芒硝泻下软坚,五倍子收湿敛疮共为佐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功。

【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勿烫伤皮肤。

2.合并有化脓性感染、有全身症状、血象明显增高者需给予相应的措施。

3.术后肛门排气后开始给予药物熏洗。

【不良反应】暂未发现,对中药过敏者停用。

【用法与用量】每次20克加1000毫升沸水混匀后,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次20分钟,一日2次。

【剂型】要求:根据临床要求希望制作成散剂,每20一袋,每盒10袋。

【实施情况分析】由于制剂开发需要云南省药检局等部门研究,审核批准等候时间长,科室在实施过程中以中药饮片煎煮调配使用。

中药灌肠液

【方出】方出自科室临床经验积累。

【组成】白头翁黄芩黄柏黄连秦皮防风葛根薏苡仁广木香野菊花金银花地榆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用于急慢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

【方解】方中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治痢为君;黄连、黄柏、黄芩、秦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臣。野菊花、金银花清热解毒,消肿止痢,防风祛风胜湿止泻,葛根解肌,升阳止泻,广木香行气,调中,止痛。薏苡仁利水胜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共为共为佐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之功。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先了解病人的病变部位,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插深度,一般视病情而定。如慢性痢疾,病变多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宜采取左侧卧位,插入的深度以15~20厘米为宜,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在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插入深度应达18~25厘米,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应采取右侧卧位。

2.灌肠液应温度适宜。

3.灌肠后4小时不宜解大便。

【不良反应】暂未发现,对中药过敏者停用。

【用法与用量】每次100毫升,泄泻者可加蒙脱石散混匀后灌肠。

【剂型】要求:根据临床要求希望制作瓶装100毫升液体。

【实施情况分析】由于制剂开发需要云南省药检局等部门研究,审核批准等候时间长,科室在实施过程中以中药饮片煎煮调配使用。

骨折挫伤散

【方出】临床经验积累验方。

【药品名称】

品名:骨折挫伤散

汉语拼音:GuzheCuoshangSan

【成份】猪下颅骨、籽、、、、、、、、。

【性状】本品为棕色散剂,气微、味苦。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接骨止痛。用于、血癌肿痛、闪腰岔气及骨损劳伤。

【用法用量】胶囊剂:0.4g/粒,50粒/瓶,10粒/次,3次/日,温或白开水送服。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请在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忌服。。

【禁忌】禁生冷、硬、粘、腻、烫、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含啤酒)浓茶、咖啡等。

【规格】每粒重0.4克。

【贮藏】密闭,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包装】胶囊包装。

【有效期】24个

【实施情况分析】由于制剂开发需要云南省药检局等部门研究,审核批准等候时间长,科室在实施过程中以中药饮片煎煮调配使用。

接骨散

【方出】临床经验积累验方

【药品名称】品名:接骨散

汉语拼音:JieguSan

【成份】当归30克、没药60克、续断90克、穿山龙60克、骨碎补90克、透骨草60克、煅狗骨(焙炒)120克、接骨仙桃草30克、沉香60克、乳香60克、楠香240克、段自然铜90克、地鳖虫30克、螃蟹(焙炒)90克

【性状】本品为棕色散剂,气微、味苦。

【功能主治】功能接骨止痛。主治骨折。

【用法用量】对骨折病例,首先运用整骨手法予以整复,在对位对线良好的基础上即用本方醋调外敷骨折处。用牛皮纸贴上,然后用小夹板固定,1周换药1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请在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忌服。

等。

【规格】每瓶重50克。

【贮藏】密闭,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包装】空瓶包装。

【有效期】12个月

【实施情况分析】由于制剂开发需要云南省药检局等部门研究,审核批准等候时间长,科室自行将药物打碎为细末使用。

腰痹通丸

【方出】临床经验积累验方

【药品名称】

品名:腰痹通丸

汉语拼音:YaoBitongWan

【成份】?、川芎、独活、狗脊、牛膝、延胡索、白芍、熟大黄等。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大蜜丸,气香,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脉络闭阻所致腰痛,症见腰腿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剧痛不能转侧,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米汤或温开水冲服。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请在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等。

【规格】每丸重9克。

【贮藏】密闭,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包装】铝塑包装。

【有效期】12个月

【实施情况分析】由于制剂开发需要云南省药检局等部门研究,审核批准等候时间长,科室自行将药物打碎为细末,蜂蜜调和制成丸剂使用。

茵连和胃丸

【方出】临床经验积累验方

【药品名称】品名:茵连和胃丸

汉语拼音:YinlianHeweiWan

【成份】茵陈、黄连、石菖蒲、当归、瓜蒌、荔枝核、茯苓、地榆、三七粉、

郁金、白芍、鸡内金、泽泻、麦冬、川芎、仙鹤草、五味子、白术。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大蜜丸,气微、味苦。

【功能主治】和胃降逆、调气理血、化湿清热、解痉止痛。用于胃失和降、气

机郁滞、湿热中阻,瘀血阻络所致的胃疼、胃胀、嗳气、纳呆、

烧心等;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疣状胃炎,胃酸分泌功能失

调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米汤或温开水冲服。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请在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等。

【规格】每丸重9克。

【贮藏】密闭,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包装】铝塑包装。

【有效期】12个月

【实施情况分析】由于制剂开发需要云南省药检局等部门研究,审核批准等候时间长,科室自行将药物打碎为细末,蜂蜜调和制成丸剂使用。

院外制剂

清热止咳颗粒

【药品名称】

品名:清热止咳颗粒

汉语拼音:QingrezhikeKeli

【主要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川贝母等

【性状】本品为浅灰色至灰绿色颗粒,气辛香,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黄、口干,如急性支气管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15g,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儿童酌减或遵医嘱。温开水冲服。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慎用。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闭,防潮。

【包装】15g*12袋/盒。

【有效期】24个月

【配制单位】云南省中医医院

蠲痹颗粒

【药品名称】

品名:蠲痹颗粒

汉语拼音:JuanbiKeli

【主要成分】附片、川芎、桂枝等。

【性状】本品为浅黄棕色至黄棕色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之关节肌肉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15g,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十五天为一疗程。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热性病症忌用。

2、孕妇慎用。

3、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酸味食品。

4、不宜与其他中成药同时服用。

5、小儿及老年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规格】每袋装15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15g*12袋/盒

【有效期】24个月

【配制单位】云南省中医医院

调经养颜丸

【药品名称】

品名:调经养颜丸

汉语拼音:TiojingYangyanWan

【主要成分】熟地黄、制何首乌、阿胶等。

【性状】本品为棕色至棕褐色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补肾,养血,调经。用于妇女肾虚血亏、气血衰弱所致的月经不调,早衰,更年期综合症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10g,一日2次。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孕妇或哺乳期忌服。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忌食酸、冷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感冒类中成药。

3、外感或便溏、泄泻者不宜服用。

4、风火上目及实热慎用。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

【包装】每瓶装(1)80g(2)160g

【有效期】24个月

【配制单位】云南省中医医院

妇科如意散

【药品名称】

品名:妇科如意散

汉语拼音:FukeRuyiSan

【主要成分】大黄、黄柏、姜黄、生草乌等。

【性状】本品为姜黄色细粉,具樟脑气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散结消肿。用于少腹痛、症瘕、带下、慢性盆腔炎炎性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等。

【用法用量】外用。取50g(1/2瓶),用水调成糊状,据病情加10ml白酒或酸醋包小腹,夜包晨取。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孕妇忌用。

【注意事项】

1、外用药品,禁止内服。

2、月经期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规格】每袋装100g

【贮藏】密闭封,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24个月

【配制单位】云南省中医医院

鬼臼调经丸

【药品名称】

品名:鬼臼调经丸(二十五味鬼臼丸)

汉语拼音:GuijiutiaojingWan(ErshiwuweiGuijiuWan)

【主要成分】鬼臼、藏茜草、矮紫菫等。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水丸、气微香,味酸、辛、辣。

【功能主治】祛风镇痛、调经血,补益气血,调理肝肾,固本扶正。用于妇女血症、风症(指妇女产后流血过多而受风寒所致下肢关节疼痛、上肢疼痛、腰膝酸软等类似风湿的病)引起的月经不调、心烦血虚、腰膝酸软、下肢关节疼痛、小腹和肝区、胸背疼痛,白带异常、耳鸣以及更年期综合症等。

【适应症】经期疼痛、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炎、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催产、并可补血养颜。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1克,每袋装20丸

【有效期】三年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配制单位】迪庆藏族自治州藏医院

乳结消胶囊(雅压农杆内)

【药品名称】

品名:乳结消胶囊(雅压农杆内)

汉语拼音:RujiexiaoJiaonang(Yayanonggannei)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褐色粉末;气香,味微苦咸。

【主要成分】益母草、扁少火、莪术、香附、芒硝等药物。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用于治疗急、慢性乳腺炎,乳房包块肿瘤,妇女经期乳房胀痛、腹痛,乳房小叶增生。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8粒,一日3次。

【规格】每粒装0.25g,每粒含原生药0.25g。

【贮藏】密封,防潮。

【包装】瓶装。每瓶内装60粒。

【有效期】两年。

【研制单位】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

【配制单位】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

黄金万红膏

【药品名称】

品名:黄金万红膏

汉语拼音:HuangjinWanHongGao

【主要成分】紫草、黄芩、黄连等。

【性状】本品为紫红色均匀细腻的软膏,具冰片气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用于烫伤,烧伤,婴儿红臀,皮肤溃疡及感染。【用法用量】外用。取适量涂擦患处,一日数次。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感染伤口需高压灭菌后使用,分泌物多禁用。

2、外用药,禁止内服。

3、冰片过敏者慎用。

4、请将此药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规格】每盒装20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每盒装20g

【有效期】24个月

【配制单位】云南省中医医院

止痒解毒颗粒

【药品名称】

品名:止痒解毒颗粒

汉语拼音:ZhiyangJieduKeli

【主要成分】绿豆、金荞麦、白鲜皮、苦参等。

【性状】本品为浅黄棕色至黄棕色颗粒,气微香、微腥,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通络,解毒止痒。用于湿毒疡(湿疹),水庎(丘疹性荨麻疹),风湿疡(过敏性皮炎),痒风(皮肤瘙痒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g,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弱者出现腹胀、纳呆、便溏慎用。

2、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规格】每袋袋装15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15g*12袋/盒。

【有效期】24个月

【配制单位】云南省中医医院

止痒灵洗剂

【药品名称】

品名:止痒灵洗剂

汉语拼音:ZhiyanglingXiJi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液体;气微香。

【主要成分】苦参、白鲜皮、黄柏等。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于预防及治疗霉菌、滴虫所致的阴道炎,外阴瘙痒,湿疹,手足癣等皮肤疾患。

【用法用量】取本品适量,稀释10倍,冲洗外阴和阴道,或直接涂擦患处。外用,皮肤疾患:取本品适量,稀释20倍,外擦患处,一日3次。

【禁忌】

1、对酒精过敏者忌用,妇女妊娠期忌用,月经期禁用阴道;

2、局部皮肤有明显破损者忌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外用药,切勿内服;

2、妇科用药宜由医生进行操作;

3、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贮藏】密封

【包装】药用塑料瓶

【规格】每瓶250ml,1ml药液相当于原生药材0.38g

【有效期】半年

【配制单位】普洱市中医医院

四黄软膏

【药品名称】

品名:四黄软膏

汉语拼音:SihuangRuangao

【主要成分】大黄、黄芩、黄连、冰片等。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色软膏,具冰片气味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消肿止痛。用于痔疮及肛门部各种炎症。【用法用量】外用。取适量涂擦患处。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外用药,禁止内服。

2、冰片过敏者慎用。

3、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规格】每支装25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25g/支。

【有效期】24个月

【配制单位】云南省中医医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