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教案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教案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教案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知识点: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指在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规律性应答。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刺激――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新的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①神经元(神经细胞)包括:胞体,树突(短的突起),轴突(长的突起)

②神经元轴突外表大都裹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③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膜,构成一条神经。(电线和电缆的关系)

④兴奋:动物或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_______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____状态的过程。

⑤神经冲动:兴奋以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又叫___________。

神经冲动产生的本质:外界刺激或局部电流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由K+外流变成Na+内流,所以膜电位就从静息态的外正内负变成活跃态的外负内正。

局部电流产生的本质:受刺激的部分和未受刺激的部分之间有电位差。

例如:兴奋部外负内正,未兴奋部外正内负。因此:在细胞外,电流从流向,在细胞内,电流从流向。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电流圈―――局部电流。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局部电流――受刺激,释放――神经递质与的结合――突触后膜――新产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①神经元之间靠突触相连,突触包括(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膜)和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②突触小体:多次分枝,每个分枝末端膨大,呈或,叫突触小体。突触小体里有线粒体和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扩散靠线粒体提供能量。

③什么样的特殊情况下,神经递质可以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4.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和。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丘脑。

所谓分级调节:指脊髓受到脑的控制。(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丘脑包括:上丘脑和下丘脑。

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婴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排尿只有脊髓控制,因此不能憋尿。而成人由大脑和脊髓控制排尿,大脑可以自动发出排尿信号,传给脊髓,最后传至膀胱。成人由于外伤,伤到大脑,也会出现婴儿尿床的现象。

5.人脑的高级功能:

人脑除了感知和反射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

言语区包括__________区,___________区,___________区,_________区。

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研究发现: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与海马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例题:

1.下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从b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变化的部位是()

A. 只有a、c

B. 只有c、d

C. a、c、d

D. 只有c

2.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中传导的方向是()

A. 轴突→树突→细胞体

B. 树突→轴突→细胞体

C. 轴突→细胞体→树突

D. 树突→细胞体→轴突

3.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 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 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

C. 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

D. 无感觉但能运动

4.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正电荷

B. 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D. 兴奋的传导方向是轴突→另一个细胞的树突或胞体

5.某人因外伤而成“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也只能靠“鼻饲”,人工往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靠自己。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A. 脑干和脊髓

B. 小脑和脊髓

C. 小脑和脑干

D. 只有脊髓

6.以下不属于神经调节的是()

A. 皮肤、肠粘膜组织损伤、发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胞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大、血浆渗入细胞间隙而形成水肿

B. 天气变冷时,人骨骼肌“战栗”

C. 所吃的食物过咸时,想喝水

D. 小狗看到食物时,流出唾液

答案:1C 2D 3C 4A 5A 6A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知识点:

1.通过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 其二是 。

2.激素调节是指

3.

食物中的糖类

肝糖原

脂肪等非糖物质 分泌异常症:a 、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只小不呆)、幼年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b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缺碘:大脖子

病。幼年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又呆又小)。

4.机体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激素来调节血糖平衡,其中主要的是分泌的和。

5.反馈调节:

6.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协同作用。

7.____ ___和____ ____对血糖含量的调节具有拮抗作用

9.激素调节的特点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

1.下列每组疾病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是()

A.糖尿病和坏血病

B.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

C.呆小症和侏儒症

D.巨人症和大脖子病

2.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激素调节的特点()

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提供能量

4.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D.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5.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6.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的调节作用密切联系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1B 2D 3D 4B 5A 6B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知识点:

一、体液调节—激素等,通过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调节

体液调节

调节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区别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

联系 1.大多数内分泌腺或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2.内分泌腺分泌的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和。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1.体温恒定的调节:

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尿液的形成过程: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

感受到变化

体温高于正常体温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体温:

体温:

汗腺分泌:

毛细血管:

肌肉和肝脏:

正常体温

汗腺分泌:

毛细血管:

肌肉和肝脏:

1、血液流经肾小球微血管网时,除血细胞和蛋白质外,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素、尿酸等,都会被过滤在肾小囊内形成滤液。

2、滤液流入肾小管中,再经过集合管细胞的选择性再吸收,滤液中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水分等被集合管重新吸收回血液。

3 、经过滤过、重吸收等过程,滤液中只剩下多余的水、盐类及代谢废物(如尿素、尿

酸等),该滤液形成尿液汇集至肾孟,经输尿管送到膀恍暂时贮存,在适当时机排出体外。

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保水抗利尿,即通过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来调节尿量从而调节人体内的含水量。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原因是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变化。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多少与尿量的多少成反比。

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神经、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调节

小结: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重吸收水量排尿量饮水多少

缺水多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的意义:维持内环境的。

练习五:

()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多选)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2.人体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在于神经调节

A.作用慢而持久 B.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

C.作用快而持久 D.作用慢持续时间也短

()3.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

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4.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叙述是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D.动物的本能行为只是在神经调节下进行

()5.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6.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其中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A.汗腺的分泌量

B.皮肤血管血流量

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

D.身体的体温变化

()7.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8.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9.吃东西过咸时,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上丘脑

C.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D.上丘脑和下丘脑

()1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尿量及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变化依次是

A. 减少、增加

B. 增加、减少

C.减少、减少

D.增加、增加【练习5】1.BD 2.B 3.B 4.D 5.C 6.C 7.C 8.A 9.C 10.B

第4节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免疫系统除了具有_______功能外,还有_______和_____功能:监控并清除 ,以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学的应用

阅读课本38、39页相关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填写右边空格

1.免疫学的应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器官移植成败: 是否一致或相近。

减轻排斥反应的方法:长期使用_____________。

二、课堂思考:

1

(1)、淋巴细胞起源于哪种器官?

(2)、淋巴细胞由何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3)、T 淋巴细胞在哪里发育成熟?

(4)、B 淋巴细胞在哪里发育成熟? 2、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产生效应的细胞

产生效应的方式

相互关系

练习:

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抗原类型 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方式

细菌外毒素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

病毒感染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多选)()

A、抗体

B、抗原

C、淋巴因子

D、溶菌酶

E、淋巴细胞

3、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不包括()

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

D、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胃液中的盐酸

4、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

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前两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

5、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6、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7、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A、抑制病菌的繁殖

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8.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9.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10.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后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

C、HIV主要由DNA、RNA 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D、HIV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11.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A.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B.形成浆细胞

C.形成效应T细胞D.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12.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

A.浆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抗体

13.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14.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

15.在人体过敏反应中,释放的组织胺能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滤出,结果出现荨麻疹,组织胺的作用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 D.自动调节

16.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非功过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不可能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B.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C.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1、D

2、ACD

3、D

4、C

5、C

6、D

7、C

8、D

9、C 10、A 11、C 12、D 13、B 14、A 15、B 16、D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测试题03889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检测题 命题者:韩晓燕审核:生物备课组 一、单选题(2分×35=70分) 1.对内环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指体液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C.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 2.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4.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6.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7.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10.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 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2、反射弧: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4、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静息电位):外正负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动作电位):外负正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性 4、传导特征 ①完整性:神经纤维要实现其兴奋传导的功能,就要求其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兴奋即不可能通过断口;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剂或低温作用下发生功能的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兴奋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 ②双向性: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双向传导) ③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包含着许多条神经纤维,各条神经纤维各自传导自己的兴奋而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绝缘性。传导的绝缘性能使神经调节更为专一而精确。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曾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9~12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着传导兴奋的能力。因此与突触的兴奋传递相比,神经纤维是不容易疲劳的。 5、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 (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试题及详细答案解释及答题卡

第二章综合检测题 姓名:座位号: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轴突末端可释放神经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过突触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 B.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 C.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D.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能写字能看书看报,其受损部位是语言中枢的S 区 2.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 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 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 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 射量。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 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 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 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3.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 4.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 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 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 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 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

逐渐恢复 5.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 件反射 6.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 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了(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的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7.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 均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8.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 min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1=b1,a2=b2 B.a2b1,a2>b2 D.A、B两项均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67分)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综合习题

高一生物周练习(3.5) 1.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 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 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 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2.关于细胞内外K + 、Na + 和Cl -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Na + 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B. 人体血浆中K + 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 C. 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 + 外流 D. Na + 和Cl -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 ( ) A .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 .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 .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 .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 5.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给A 点以一定的 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6、右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 A. 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 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 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7.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上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8.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图中兴奋部位是B 和C B .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 .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 .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元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神经纤维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 D.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形成局部电流来实现的 10.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 11.下图表示神经元的一种联系,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刺激a 处,会导致b 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 处也发 生电位变化 B.刺激b 处,不会引起a 和c 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 处,a 和b 处都会发生兴奋 D.刺激a 处,b 、c 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1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 A .神经递质 B .CO2 C .Na+ D .O2 13.足球赛时,球员踢球瞬间,在突触上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 A .电信号→电信号 B .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 C .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 .化学信号→电信号 化学信号 14. 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神经纤维 灵敏电流计 腓 肠肌 ① ②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检测

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2.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4.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5.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T细胞在④中流动 B.图中①中含有胰高血糖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图中①②③④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③ 6.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A.氨基酸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7.下列各项中,激素、酶和维生素共同具有的特性是() A.都从食物中摄取B.都是蛋白质 C.需要量很小,作用很大D.都是由体内细胞产生的 8.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盐酸滴定等量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两者的pH变化相同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doc资料

高二生物辅导(二) 第二章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2、反射弧: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4、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性 4、传导特征 ①完整性:神经纤维要实现其兴奋传导的功能,就要求其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兴奋即不可能通过断口;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剂或低温作用下发生功能的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兴奋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 ②双向性: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双向传导) ③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包含着许多条神经纤维,各条神经纤维各自传导自己的兴奋而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绝缘性。传导的绝缘性能使神经调节更为专一而精确。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曾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9~12 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着传导兴奋的能力。因此与突触的兴奋传递相比,神经纤维是不容易疲劳的。 5、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

(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①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②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③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④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3)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 ①合成:在细胞质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中逐步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 ②释放: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 ③结合: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影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跨突触传递。 ④失活: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很快就被相应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递质被分解后的产物可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递质。一个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神经调节能保持有序性是因为:递质发生效应后, 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⑤递质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递质受体: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 ⑥递质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4)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导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中的传导要慢。 (5)信号变化:①突触间: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突触前膜:电信号→化学信号; ③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 (5)传递特征:单向传导。 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导,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式实质上是感受器把接受的刺激转变成电信号(局部电流)在传入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时电信号又转变为化学信号(化学递质)在突触中单向传递。化学信号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又转变为电信号在传出神经纤维上传导,所以效应器接受的神经冲动是电信号。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间脑(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构成)、中脑、脑桥、延髓。 2、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最高级的调节中枢;(2)小脑:维持身体平衡中枢(3)下丘脑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内分泌的中枢:(4)脑干:呼吸、循环等活动中枢(5)脊髓: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人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有关:①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伤,患运动性失语症;②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受损伤,患听觉性失语症;③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阅读文字;④书写性语言中枢:W区。书写文字 五、激素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它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测试(含答案)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2.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人体内,此时()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都增多B.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都减少D.胰岛素分泌增多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3.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4.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和甲状腺 B.图中④表示负反馈调节 C.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D.激素③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 5.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6.下列不是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B.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 C.人体的体温是一个恒定值 D.人体热量来源以骨髓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8.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水解加快,合成量减少B.皮肤血管收缩,降低体内热运转 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D.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无关 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1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B.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 C.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属于拮抗作用 11.水盐平衡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渗透压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中

【范文】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一、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2、反射弧: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4、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性 4、传导特征 ①完整性:神经纤维要实现其兴奋传导的功能,就要求其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兴奋即不可能通过断口;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剂或低温作用

下发生功能的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兴奋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 ②双向性: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双向传导) ③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包含着许多条神经纤维,各条神经纤维各自传导自己的兴奋而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绝缘性。传导的绝缘性能使神经调节更为专一而精确。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曾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9~12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着传导兴奋的能力。因此与突触的兴奋传递相比,神经纤维是不容易疲劳的。 5、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 (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①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②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③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④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知识点一素调节的发现 1.法国学者沃泰默的实验 (1)实验假设:胰液分泌是一种神经调节。 (2)实验方法:单变量对照法。 (3)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腔内――→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②直接把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没有引起胰液分泌。 ③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保留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引起胰液分泌。 (4)实验结果分析: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 2.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验证实验 (1)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实验现象的分析 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①实验方法:单变量对照法。 ②实验步骤及现象 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的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血液――→引起胰液分泌(本实验是和沃泰默的实验②作对照)。 ③实验结果分析:小肠黏膜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胰液分泌的作用。他们把这种物质称为促胰液素。 (3)促胰液素发现的意义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一些化学物质的调节。 知识点二动物体内的主要激素 1.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2.人体内主要的激素及其作用(如下表)

知识点三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1)“三来”——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2)“三去”——氧化分解(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 (1)胰高血糖素 ①内分泌细胞:胰岛A细胞。 ②作用:作用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 ③这是升高血糖最重要的激素。 (2)胰岛素 ①内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 ②作用: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总之是通过促进血糖去向,抑制血糖来源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③这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3)肾上腺素 由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氨基酸衍生物,也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单元检测题 命题人:宝石中学薛巧慧 班别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说明:本试卷检测学生对必修3第二章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本试卷共100分,90分钟完成 一、单选题(2分×22=44分) 1.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开,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2.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都是由神经纤维组成的,分别属于神经元的 ( ) A.轴突和树突 B.树突和轴突 C.轴突和轴突 D.树突和树突 3.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 4.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 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 B.先感觉到痛,接着缩手 C.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 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 5.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 6、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7.下列激素中,既能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活动,又能抑制另外一些部位活动的一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见P28图2-11) 8.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症状是() A生长发育立即停止 B血糖浓度明显升高 C消化不良 D尿量减少,体温偏高 9.切除小狗的垂体之后,小狗不但会停止生长,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等 症状,原因是 A. 垂体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 C.垂体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 D.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分泌活动 10.(2004年江苏)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

高二生物辅导(二) 第二章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2、反射弧: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 神经细胞 ) 4、神经元包括 细胞体 和 突起 两部分,突起包括 树突 和 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 奋、传导兴奋。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 导的,这种 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 双向性 4、传导特征 ① 完整性:神经纤维要实现其兴奋传导的功能, 就要求其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 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 兴奋即不可能通过断口; 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剂或低温作用下发生功 能的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兴奋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 ② 双向性: 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 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 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 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 (双向传导) ③绝缘性: 一条神经干包含着许多条神经纤维, 各条神经纤维各自传导自己的兴奋而基本上 互不干扰,这称为绝缘性。传导的绝缘性能使神经调节更为专一而精确。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曾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 50~100 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 9~12 小时, 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着传导兴奋的能力。 因此与突触的兴奋传递相比, 神经纤维 是不容易疲劳的。 5、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 (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 一个神经元 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①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②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③突触间隙:突触 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 ;④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 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3)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 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 ①合成:在细胞质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中逐步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 ②释放: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 . 突触 结构完成。)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资料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2、反射弧: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4、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性 4、传导特征

①完整性:神经纤维要实现其兴奋传导的功能,就要求其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兴奋即不可能通过断口;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剂或低温作用下发生功能的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兴奋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 ②双向性: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双向传导) ③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包含着许多条神经纤维,各条神经纤维各自传导自己的兴奋而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绝缘性。传导的绝缘性能使神经调节更为专一而精确。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曾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9~12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着传导兴奋的能力。因此与突触的兴奋传递相比,神经纤维是不容易疲劳的。 5、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①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②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③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④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综合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永州四中高二第二章检测题 出卷人:陆梅芬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分,每个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兴奋剂最有可能含有哪种激素()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 2.以下各项中参与思维等神经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元 B.反射弧 C.大脑皮层 D.神经中枢 3.聋哑人准确理解“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主要依靠的中枢是() A.运动中枢 B.感觉中枢 C.平衡中枢 D.语言中枢 4.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5.寒冷的冬天,同学们早晨走出家门,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减少机体能量需求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 D.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6.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 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ab=bc、ac=de),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7.垂体被称为“乐队的指挥”,因为它不仅释放生长激素和催乳素,也能调节和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 ①水盐调节紊乱②体温调节紊乱③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④生长发育迟缓⑤性腺发育迟缓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 8.对于糖尿病研究者而言,在实验室生成全功能胰岛B细胞是一项挑战。2016年4月,美国沙克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在试管中激活该细胞成熟过程的蛋白质。这将有助于打破长期存在的糖尿病治疗屏障。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只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B.某人长期出现糖尿,仅据此不可认定其为糖尿病患者 C.糖尿病治疗的最大屏障在于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D.这种全功能胰岛B细胞可直接注入人体进而发挥作用 9.如图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B.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②、④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C.此细胞可以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且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D.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填空题(含答案)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_____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______________ 反射弧:感受器→____________(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_____________(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_______传导,静息时外_______内_______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_______传导 突触小泡(递质)→____________→突触间隙→_______(有受体)→产生_______或_______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______________调节中枢、______________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_______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_______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_______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记忆和思维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__________________: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______________(或_______)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______________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_______的调节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______________g/L 低于0.8 g/L:______________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______________。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去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理解并记住) 9、体温调节 寒冷刺激下丘脑_____________________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作用,这就 是______________调节(生态系统中也存在)。 人体寒冷时机体也会发生变化;全身发抖(______________收缩)、起鸡皮疙(______________收缩)10、激素调节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知识 点总结 生物是高中课程的必修课之一,生物学科的学习要求我们要做好知识点的总结。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总结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 ⑴、法国学者沃泰默(Wertherimer)发现: ①、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②、将稀盐酸直接注入够的血液,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③、切断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将稀盐酸直接注入血液,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⑵、英国科学家斯他林(E . H . Starling)和贝利斯(W . M . Bayliss)根据沃泰默发现假设:盐酸引起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⑶、斯他林(E . H . Starling)和贝利斯(W . M . Bayliss)实验: ①、剪取狗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 ②、将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沙子磨碎,制成提取液。 ③、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激素调节: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

的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⑴、下丘脑所分泌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CRH)、抗利尿激素(ADH)等。⑵、垂体所分泌激素: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抗利尿激素(ADH)、催乳素(PRL)等。 ⑶、甲状腺:所分泌激素:甲状腺激素(化学本质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其合成需要碘。) ⑷、胸腺:所分泌激素:几十种胸腺素。 ⑸、胰岛:分布在胰腺组织中,主要由A、B两种细胞构成。所分泌激素: ①、胰岛A细胞:主要分泌胰高血糖素 ②、胰岛B细胞:主要分泌胰岛素 ⑹、肾上腺所分泌激素: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⑺、性腺:包括卵巢(女性)、睾丸(男性)所分泌激素:性激素(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睾丸分泌雄性激素。) 4、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是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完整word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测试题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20x2=40分) 1.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是( ) A.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以上三项都有 2.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 ) 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 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 C.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 D.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3.下列关于人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目是相同的 D.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并使其裂解释放抗原 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 B.效应T细胞能释放干扰素 C.病毒感染人体时,只能依靠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D.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互相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5.如图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④⑤⑥ 6.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有计划地接种“甲流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基础知识点

第二章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 兴奋,并 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 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后2者合称为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种类: 2、反射: 定义: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 环境变化作出的 应答。 非条件反射:先天性就有的,低级的神经中枢(脑干、脊髓)参与完成, 是一种低级的神经活动,如 : 反射种类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形成的,高 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参与完成,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如: 3、 :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 ):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 ) 组成 ( ):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 ) ( ):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神经末梢

反射弧的组成和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功能等归纳为下表: 完成反射的条件: 、 。 4、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 兴奋: (2) 兴奋是以 的形式沿着 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 (3) 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 →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 胞膜电位为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4)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 ,所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的。 5、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 实现的 突触:包括 、 、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 的 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 的,只能是: → → (上个神经元的 →下个神经元的 或 ) (3)兴奋传递过程的信号转化: → → (4)神经递质的种类: 、 (5)神经递质的作用: (6)神经递质的去向: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