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中学历史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历史学科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规律进行客观描述、辩证阐释的学科。历史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文明的变迁历程,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客观性

应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历史事实,客观分析历史事件;应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揭示社会变迁的规律;要帮助学生学会用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认识与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形成反思历史、汲取智慧的能力。

(二)民族性

历史也是民族兴衰的发展史,民族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属性。历史课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客观呈现文明变迁及民族奋进的历程。应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增强民族认同观、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中华文明

演进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世界性

应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了解世界上不同地区、国家与民族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树立和而不同、相互学习的历史观。

(四)人文性

历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与价值取向,具有人性启蒙的重要价值。要引导学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提高人文素养,养成人文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德育范畴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也是正确分析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应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加深对重大科学发展、重大科技发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认识,了解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进程,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

用,并初步学会从历史视角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方法论、积极的人生观。

(二)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自强不息的求索创新精神、前仆后继反侵略的抗争意志等优良传统,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资源。尤其要引导学生通过革命传统教育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三)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国民优良品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类历史自身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文精神逐步得到体现发扬的过程。应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从而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其人文素养,加深其对人的尊严、价值的深切体认,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进而培养学生对个体生命、对人类命运的热爱与关切。

(四)民主法治

历史课程中有着丰富的公民素养教育资源。人类步入近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由臣民社会转变为公民社会。通过人类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历史过程的学习,通过世界近现代史上众多仁人志士为追求自由、捍卫人权而付出的努

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意识、民主与法治观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热情。

(五)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型文化的核心精神,包含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具有稳固性和延续性。要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容,培养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六)世界意识

全球化时代是开放包容、竞争合作、相互依赖、文化一体化的时代。要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视野与开放意识,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意识与能力,树立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观念。

三、实施建议

四、评价案例

德育评价既是对学科德育效果的检验,其本身也是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学科德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要明确评价指导思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评价应密切结合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充分掌握学生学习发

展的信息,客观全面评价学生的德育效果。教师要不断对评价方案与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反思,改进学科德育方式,以便更有效地实现德育目标。现依据上述德育范畴,相应给出评价案例数则,以供参考。

案例一:“感怀五四精神”主题报告会

(一)活动建议

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别从“文字描绘中的五四”“影像记录中的五四”“歌曲吟唱中的五四”等方面,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还原五四运动的历史场景。

2.在全班学生中推选出数名代表,分别做“我心目中的五四精神”主题报告。

3.报告完毕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交流。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品质

2.评价方法:观察法、成长档案袋

3.观测点

(1)是否对五四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与敬佩之情。

(2)是否将认同与敬佩之情转化为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树立刻苦学习的意识。

(3)是否有继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的意愿,表现出对当下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与参与意识。

案例二:“民主法治的天空”演讲比赛

(一)活动建议

1.事先发放“近现代民主法治历程”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民主法治进程的认知基础,以及对民主法治精神的感受与体验,据此设计演讲比赛的选题范围、比赛要求和规则。

2.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民主法治的案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文献为线索,梳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的过程,也可以参考中国近代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对自由、民主、平等的追求,联系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等内容。

3.推选出每个小组的参赛代表,教师指导参赛选手撰写并修改演讲稿,参与演讲比赛,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通过演讲比赛加强对民主法治的理解,增强对民主法治建设的参与意识。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民主法治精神

2.评价方法: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3.观测点

(1)对民主法治的内涵理解是否准确。

(2)是否充分认识到民主法治的确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3)是否表现出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强烈意愿。

案例三一封信带来的启示

(一)活动建议

1.事先发放史料:《抗日英雄的妹妹给侵略者妻子的一封信》

1938年,空军英雄陈怀民撞向日机,与敌人同归于尽。此时,人们发现了日机驾驶员高桥的妻子写的劝其珍惜生命的家信。陈怀民的妹妹陈难写了这样的回信:

我失去胞兄的心境,使我设身处地想到你失去高桥先生的心境,中日两国人民竟是如此凄惨地牺牲于贵国军阀的错误政策之下。……目前我能向你说的,即是任何国家,若不能控制它的疯狂的侵略野心,这些悲剧是永不能停止的……

怀民哥坚毅地猛撞高桥的飞机,和高桥君同归于尽。他和高桥君并没有私人的仇恨,他们只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力量粉碎了他们自己。

我家里的父母非常深切地关怀你,像关怀他们的女儿一般。我盼望有一天让我们的手互相友爱地握着,沉浸在年轻人的热情里。我们有理由为这个信念而努力。

2.介绍这封信在当时的世界上产生的影响

这封用血泪写成的信,在当时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强大的反法西斯舆论武器,它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坚毅精神、宽阔胸怀和争取和平的真诚愿望。让全世界看到中日之间的这场战场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正义的中国人民必将取得胜利。

请同学们思考:如果说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无人能及陈怀民和陈难一家,而为什么恰恰是这样一家人在刚刚被日本法西斯夺去亲人的时候展示了这样的胸怀?

3.小组讨论:是什么促使陈难超越个人怨恨,盼望有一天能和敌国的人民“互相友爱”地握手?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给被侵略国和侵略国的人民同样带来了灾难。正是这种灾难唤起人内心深处对和平、对人类友爱的渴望。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关爱生命、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人文精神

2.评价方法: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3.观测点

(1)能全面辩证地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幸与灾难。

(2)能深刻理解人类之间亲情、友爱力量的伟大。

(3)能理性地树立关爱生命、珍惜人类和平的信念。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长岭县第四中学潘春艳 胡锦涛同志曾在《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教育、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还要注意进行德育渗透。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要我们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思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学生生活为主线,将学生品德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知识、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述个人认识。 一、历史教学中需渗透的德育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内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东晋时祖逖从小“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再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再如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再如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 3、文明礼貌,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例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文景两帝提倡节俭,减轻农民负担;雷锋关心他人,服务群众;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牺牲,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4、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李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5、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中学地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中学地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 准( 2011 年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及其二 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学科。地理学科德育实施的目的在于 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建设美好家园的爱国 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促进人与自然的和 谐共处。 (一)自然性 地理课程所涉及的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冰川及人 文等内容都孕育于自然、发展于自然,本身就具有自然属性。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掌握自然规 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通过地理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自 然之美,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 自然观。 (二)人文性 地理课程贯穿人地关系主线,其内容包括人文现象的地 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等。通过地 理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人文地理事物,熟悉世界各地社会经

济状况、民族民俗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等,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尊重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不断提高人文地理素养。 (三)审美性 地理课程丰富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具有较高的教 育价值、审美价值。通过地理学习,引导学生从自然和社 会两个方面去科学地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乡村、城市、国家、世界、地球乃至宇宙环境;通过地理实践,让学生学会感受 地理、享受地理,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 理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四)生态性 地理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地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如正确的自然观、辩证的 资源观、科学的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等,并能够运用科 学的人地观念去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现象并作出科学决策, 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德育范畴 (一)审美情趣 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人文环境,蕴含着丰富 的自然美和人文美。通过地理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感悟美、体验美,还能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获得美 的享受、美的陶冶,激发学生地理审美情趣;同时引导学生 能够从地理的视角去欣赏、感悟、体验家乡、祖国和世界的 地理美感,提升其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初步形成健康

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大洋路小学仙渡校区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是和思想教育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它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双重任务。 一、基本原则 1.坚持文道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挖掘德育因素,使学生在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又能促进语文的学习和运用,提高语文素养。 2.注重熏陶感染 小学语文学科的德育要渗透在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中,通过对文中具体形象的理解,对生动情节的感悟,对精美语言的品味等各种形式的熏陶感染,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启迪。教学中,既要防止脱离语文学科特点,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又要防止学习语文同思想品德教育相剥离的“贴标签”式的形式主义。 3.加强课内外结合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主渠道,课外语文学习是对课内学习的有益补充。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加强课内外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语文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二、德育范畴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学科主要对学生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思想教育: 第一,培养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第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指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产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初步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树立创新意识。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实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1、方向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培养健康的感情和积极的行为;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劳动结合起来,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就事论理,使他们真正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科学性。知识技能及其所渗透的观点与方法,都应当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事例和数据要真实可靠,规律和原理要提示事物的本质,说理要实事求是、合乎逻辑、贴切自然,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不“穿靴戴帽”随意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只有坚持方向性和科学性和统一,才具有说服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体现学科特点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共同的地方:都是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由于中学各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学科的性质也不一样,课程的内容构成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也就有自身的

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可打印修改)

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 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化学学科是在分子、原子的关系上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探究物质体系内各微观粒子之 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改造或创造物质以满足社会需 求的应用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物质世界组成与变化 的基本认识,掌握独特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 确的科学伦理观念与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学会遵守科学 规范并养成良好的、科学的生活习惯。 二、德育范畴 (一)科学世界观 化学科学用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独特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在对物质与原子、分子、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等实验的观察与探索过程中,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 认识物质世界的根本特征,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相互 作用、变化发展”的规律与条件,建构科学的分析范式, 准确有效地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与条件,控制变化的 路径与进程,把握变化的规律与结果,科学认识生命起源、

物种繁衍、物质循环、能量转化、物质不灭等客观规律,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和理解维护个体生命健康、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和意义,树立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科学世界观。 1.化学科学基于实验证据揭示了自然界数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每一种元素都是原子核内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在一般的自然条件和人工条件下,元素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自然界发生的物质变化和人类用化学方法促发的物质变化,所能改变的只是原子的结合方式,所以在自然界物质是不灭的。这给中学生科学分析物质、正确看待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奠定了认识基础。 2.化学科学提供了从微观到宏观认识物质的独特视角,由于构成宏观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组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差异,我们不仅要认识物质外在的宏观属性,还要探究其内在的微观本质,不同的宏观物质具有不同的属性与功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分析物质的微观组成和结构来推知其宏观属性,这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知微见著的科学思维习惯。 3.化学科学揭示出的宏观物质的属性、功能与其微观组成与结构的必然联系,变革物质需要破坏微观粒子旧结构的相互作用、构建起新结构的相互作用,化学变化过程中新物质的生成和能量的变化都源于微粒之间相互作用的改变等规律,不仅给学生指明了认识、应用和改造物质的

中小学德育纲要

《中小学德育纲要》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辩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湿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废人、

2015年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学校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应该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中蕴含的德育素材,有机地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思想品质教育和环保意识教育等,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九年级化学内容丰富,有诸多方面德育素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德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1.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我国古代文明中的造纸和火药以及陶瓷和酿造术、商代青铜的制造、春秋晚期的冶铁和炼钢、煤和石油的开发及利用等等,都是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无与伦比的。 在绪言部分教学中,介绍我国陶器的制造早在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开始,而瓷器的制造则不晚于三千年前的商代。中国瓷器的制造技术于十五世纪传入西欧,欧洲人称之为“CHINA”(中国)。这是西方人对中国人民发明瓷器的永不忘怀的纪念。例如上化学《绪言》部分里讲到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是我国人民在化学史上取得的辉煌成果,补充介绍“蔡伦纸”的造纸技术(改用便宜的树皮、碎布、破鱼网为原料,以精工细作,造出优质纸)后人称他为造纸技术的发明人。1000多年来我国的造纸技术都是依蔡伦的技术推广的,直到公元751年,唐军与阿拉伯打仗,唐军被俘,俘虏中有造纸工人,将造纸技术传给阿拉伯人,然后传给埃及、摩洛哥、西班牙,直到欧洲。让学生了解我国青铜、钢铁生产、冶炼历程,特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安万毕术》中的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冶金技术比西方国家早1700年。通过学习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化学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如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全成结晶牛胰岛素;20世纪80年代,又首次合成核糖核酸,使人类在揭开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生存发展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地理知识,包括了解家乡、祖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状况,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知道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地理图像和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阅读和使用常用的地图,能够进行简单的地理观测和调查统计,能够绘制简易地图和运用适当手段获取地理信息。 3.使学生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分析和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实践活动,逐步发展实践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精神。 4.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增强对全球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对自然美和环境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观念,并能够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教学内容要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2.以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核心,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因此,使学生深刻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中学地理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在组织地理教学内容时,应当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着重阐明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广度和深度要适当,要有一定的弹性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实际,考虑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力求实效。因此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有学生和教师选择的余地,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 4.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按照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标准,确定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展现较为宽泛的科学和人文背景,加强知识的综合,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创造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实践的条件,给学生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二)教学内容的组成和安排

德育在历史学科中的渗透

德育在历史学科中的渗透 海头中学王起义现行的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明确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新课程要求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也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地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务之急。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说每门学科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但我认为历史学科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而中学历史教育是极具德育功能的,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有: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族的脊梁。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首要内容,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产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深厚之情,进而产生对创造祖国灿烂而悠久的文明和现代经济政治生活文明的人民热爱尊敬之情。中华民族的历史五千年,人才辈出,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促进学生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是怎样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呢?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为什么司马迁不畏权贵,倾注全部心血写成《史记》,李时珍用毕生的精力写成《本草纲目》,孙中山百折不挠从事民主革命?他们追求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历史舞台上众多的圣哲、先贤、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

初中历史德育渗透方案

初中历史德育渗透方案 为加强我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德育工作渗透到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环节之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个性突出、高素质的人才。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推动我校德育工作取得新进步、新突破,为创造和谐校园做出积极的贡献。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要求与学生发展需要为契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生理、心理素质。加强学校德育的科学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二、德育队伍建设与领导 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因而,全校教职员工、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保证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德育内容、形式与实施途径 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

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把德育当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常规教育、专题教育、系列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为保证,社会实践教育为辅助,开辟多种德育途径,使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历史课堂主要进行专题教育。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如清明节祭奠吴鸿建”英雄烈士,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七一”举办““颂歌献给伟大的党”演唱会,激发学生对党的感情。国庆节开展“祖国巨变”、“家乡变化‘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改革的信心和责任感。”一二·九“举行专题报告会、革命历史歌曲演唱会,让学生了解历史,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志向。一是突出教材中显性教育因素,二是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教育因素,三是补充教材外的相关教育内容,四是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渗透。 各位老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艺术,不断探讨渗透艺术,提高渗透教育效果,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有机的、必然的、和谐的联系,努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春风化雨式的教育。 2019年9月

大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市九年义务教育 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是以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的初中生物学科新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初中生物课程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生物学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此可见,德育是生物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生物学科教学的自身特点,自觉地、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个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大都具有可直接验证的特点,知识的客观性在学生头脑中印象深刻,易于形成牢固的生物学知识真理性信念。从这个角度上说,由此进行的德育思想容的渗透熏,学生更易于接受。 一、生物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 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是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生物学科德育教育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守一望多的原则 “守一”守的是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的教育,它贯穿于整个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这是生物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目标,通过这个教育,让青少年脚底下踏着自己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石;“望多”望的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根据教学容,选择适当的德育目标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生物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规行为准则等。 2、渗透性原则 生物学科的德育教育,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它是与生物学知识紧密结合进行的。这就决定了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草稿) 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信息技术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体现科学精神,又强化人文精神。 一、信息技术学科研究德育的主要范畴: 1.科学精神 ●崇尚科学,努力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体验到科学技术的力量,以及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求真务实,联系实际 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满足于对表面现象的一知半解,应通过不懈的探索,努力揭示其内在规律,并通过大量的实践,着重解决实际问题。 ●积极进取,不畏困难 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实践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应努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对学术的质疑和批判导致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正是因为了后人对前辈的学术争鸣和挑战,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才得以成熟,并为人类的科技进步打下了良好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胆的假想和创新,更离不开后人对前人科学成果的质疑和完善。 ●辩证分析,抵御侵害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科技进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培养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自觉抵制淫秽、色情、暴力、毒品、邪教等不良信息的侵害;提高自控能力,避免沉溺于虚拟时空与计算机游戏;谨慎网上交友,避免上当受骗。 2.良好习惯 在使用信息技术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还能体现良好的个人修养,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同时,还有助于加强自我保护,从一定程度上防止受到信息侵害,维护个人正当权益。 ●妥善管理自己的有用信息,保障信息安全。 ●在使用他人或公共计算机设备时,不私自更改设置,维护正常使用秩序。

高一地理学科个人德育渗透总结

高二地理学科个人德育渗透总结 2014——2015学年度上半年 王启东 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做好德育工作.地理学科具有极其丰富的德育教学内容,德育教育又是搞好教学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现将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结合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中, 用美的语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通过介绍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介绍我国地理上的科学技术贡献,介绍我国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讲述祖国建设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进而豪情满怀,树立远大志向,好好学习,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点,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阐述地理知识,认识其存在的差异,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乡土实际和特色,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并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三、培养科学态度地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地理教学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有重要作用.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积

极参与各种科学活动. 四、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需要动脑,动手,并克服一定困难才能达到的.特别需要读图分析,有的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刻苦学习的精神不仅对学生当前学好地理是必要的,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地理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有思考,勇于实践的习惯,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习惯,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习惯. 五、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进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将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总之,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更加体会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用良好的思想道德武装学生的头脑并结合地理教育的实际加以运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这项工作还要长抓不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5年2月27日

中学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计划

中学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计划 教导处 当我们步入新世纪之时,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国也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校的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新挑战。那么,学校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如果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显然行不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灵活性实效性,是摆在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困惑。 要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就必须努力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诸如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寓德育于学校各项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为此学校制定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计划。 勿庸置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基础教育经过不断改革和发展,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德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决定》中又指出“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德育要与传授科学社会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那么,如何使各科教学多管齐下,共同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呢? 大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通过班主任、政治课教师、政教处、共青团和少先队来做的,这固然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学校最主要.最大量的活动是各科教学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团结和通过教学工作,依靠全体教师来做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因此,只有把各科教学同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学生才易于接受。 首先,应从各学科特点出发,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因素。 在课堂讲授中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善于在教材中寻找结合点,“结合点”找得好.学生就爱听.育人也就落到了实处。 第二,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注重点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品格,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紧凑.系统地布置作业.及时而严格地检查.正确地评价学习成绩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组织纪律性强及认真负责的精神。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通用技术学科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一)应用性 通用技术课程以生活与生产相结合为基点,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十分强调实践性。通过通用技术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理解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并学会将课程内容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得学有所用。 (二)生活性 普通高中强化技术课程,通过通用技术学习,应引导学生理解通用技术的重要性,感受生活与技术的密切联系,了解信息时代通用技术的发展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实践,服务于生活,学生在亲历过程、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

(三)协作性 通用技术课程中,在参与技术学习时需要学生之间互相配合完成,这对于学生合作精神以及协作性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通用技术课程不仅解决实际的技术学习问题,更因其课程的特殊性为学生的协作性学习提供了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学会更高效准确的沟通方法,在了解团队目标的基础上找准自身角色定位,积极主动完成任务。 (四)人文性 通用技术的发展过程凝聚着不同民族和地区人民的智慧,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其强烈的民族和区域特色体现了通用技术的人文性特征。通过通用技术学习,应引导学生尊重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在创造性改造技术的同时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 二、德育范畴 (一)劳动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要的劳动技巧,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建立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创新精神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也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实际

小学数学德育纲要

大庆市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一、德育范畴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谨性、逻辑性等学科特性。数学在提高人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得到空前的拓宽。数学也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小学数学学科进行德育渗透,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认识和研究: (一)爱国主义教育 ⒈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结合有关的数学史料,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 ⒉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祖国建设和最新科技成果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我国数学家对祖国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生动例证,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启蒙教育 ⒈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积累数学学科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都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⒉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践、普通联系、运动变化、对立统一、量质互变等观点的教育,使他们掌握辩证思维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个性品质教育 ⒈通过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现实、有趣且具挑战性的学习中萌发求知欲望,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体验成功快乐,增强自信心。 ⒉利用数学学科本身的严谨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人生观和一丝不苟、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等学习品质。 (四)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⒈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⒉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倾听、独立思考的习惯;仔细观察、质疑问难的习惯;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善于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尊重的习惯;自觉自我评价的习惯;效率做事的习惯等。 (五)审美教育 ⒈通过阅读和介绍数学史,欣赏数学在创造人类文明进程中,给世界留下的一个个美的奇迹,感受数学中蕴含着的统一、顺序、和谐、对称、结构、简洁等丰富的美,启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 ⒉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形等因素,展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美,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进入到美的意境中去,学会欣赏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中心校时宝剑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懂得有关史实的基本观点,又要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道德品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进行德育渗透,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思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将品德教育、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使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本文试从历史教学中需渗透的德育内容及德育渗透的方法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历史教学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责任重大,应该充分利用三尺讲台,对学生的进行人格教育,把中国特有的国情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以培养出道德、情操高尚的学生。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作有效渗透德育呢?要完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同时,就受到相应德育的教

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述个人认识。 一、历史教学中需渗透的德育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内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东晋时祖逖从小“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再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再如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再如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 3、文明礼貌,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讲课稿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体育与健康学科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自主体育锻炼和合作运动体验为基础,以提高运动能力和生存能力为主要趋向的生活类指导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课程教学与校内的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完美人格,陶冶学生性情,引导树立正确的社会人生价值。 (一)健美理念 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地情绪体验和心理感受,通过塑造完美形态,改善自身体能和体格,凸显个体的生命健康意识,唤醒学生对健美的向往与追求。 (二)拼搏精神 在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运动能力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目标、不懈追求。指导学生在成功与失败中学会调控情绪,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磨练勇敢果断、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持之以恒等优秀品质。 (三)公平性

学校的体育教学行为大多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呈现,学生根据活动需要担任角色,承担责任,并按照体育道德与规则,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形式展开,从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遵纪守法的观念,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化成长。 (四)竞争性 竞争性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之一。竞争性不仅在一般意义上构成体育的内涵,而且渗透辐射于体育的外延,同时也提供着体育异化的可能性。体育与健康学科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践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和道德风尚。 (五)合作性 体育与健康学科有相当一部分课程是需要分工合作、配合完成的,可以由此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互助、合作的环境,增加学生沟通、交流、互助、合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二、德育范畴 (一)珍爱生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