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各地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深入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正越来越深入人心。热爱祖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科学文明、团结互助正成为我国亿万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主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支撑。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

“守法”规范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公共场,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

“诚信”即古人所说的“礼于外,诚于内”。它的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

团结友善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指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上,人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友善是指友好,友谊,善良,与人为善等,体现人们相互之间的亲和力和亲善关系。

团结友善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宽泛。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整个世界,小到我们每个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融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团结就没有和平与发展,没有友善就没有生活的烂漫。让团结和友善充盈人们的心田

勤俭的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俭朴、节俭;自强的基本内涵是自尊、自立、自励,生命上止,奋斗不息。一个具有正确人生观的人,必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勤奋学习的人,努力工作的人。俭朴的人在生活消费上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不追赶时髦,不片面追求高消费,珍惜劳动果实,做到节俭而不吝惜,大方而不浪费。自强不息表现个体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种积极向上、坚忍不拔、勇于拼搏的精神。

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敬业”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它要求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每个从业者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造福社会。奉献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

“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克已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应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即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教书育人”,在

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奉献社会,造福社会。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做蜡烛了,要做电灯泡,有强大的发电厂供电,最不济也要做个油灯,能时时往里边加油,生命的火花才不至于熄灭。学习礼仪规范、提高自己的修养、培养自己的良好气质风度,比学业的进修也许更有意义。一个教师具有良好的修养和文明的礼仪对他的工作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含义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含义 《纲要》将爱国守法列为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要规范,有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爱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公民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爱国必须守法,守法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 “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民族的尊严。“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 “爱国”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它渗透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各种规范之中,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相联系,主要体现在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上,同时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以高度的责任感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有利于祖国强盛的事情上。同样,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上。 “守法”规范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不遵守法律,不懂得维护宪法的尊严,那就 __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国社会中,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作用。一般来说,违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在有的情况下,违背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所以,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质上也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切实加强“爱国守法”教育与宣传,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思想感情,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公民。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讲究文明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

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以身立教】 (一)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 在意识水准上,师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个饭碗。但是教师职业与其他工作又不一样,他的服务对象是人,他们的劳动在于培养、塑造一代新人,其一切行为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依法执教的实质,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 ?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精髓。 ?严谨治学是教师在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应当遵循的准则,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 ?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 ?廉洁从教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当注意保持的品德。 ?为人师表是教师处理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P9)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调节作用 ?榜样作用 ?促进作用? (P13---16) 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 ?现代教育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高要求与中小学教师对自身职业低认同之间的冲突。 ?教师树立权威形象与学生渴望“尊重”的需求之间的冲突。?在教育过程中团结协作的道德要求与教育内部分歧之间的矛盾冲突。 ?家长渴望与教师沟通和教师无暇与家长交流之间的冲突。针对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对策 ?营造“尊师重教”的大环境 ?规范和完善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建立职前、职后互相衔接的师德培养体系 教师应具备的七种职业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奉献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1、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社会公德主要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一、公民道德的内涵 所谓公民道德,就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综合。这个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德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德着力点。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德整个工作中,如何把上述内容和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德行为规范,是摆在我们面前德一项重要而紧迫德任务。 因此,我们说,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般说来,公民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它既包括对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要求的共产主义道德;也包括对广大公民要求的公民道德。对于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来说,要求他们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不应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同时,对于广大群众来说,不应当也不可能要求他们都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当然,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仍然要对所有的公民提倡和宣传共产主义的高尚品德。 二、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纲要》在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中,以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将我国公民应遵守、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20个字,即: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规范是第一次系统地、集中地作为我国公民地基本道德规范被提出来,应当引起全社会地高度重视。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纲要》地过程中,需要把这20个字当作一个重点,使这些基本道德规范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公民地内心,并落实在具体的道德行为上。 《纲要》提出地20个字可以再细分为这样10个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道德这10个基本规范,在调整整个公民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他人的关系中,各有不尽相同的功能,大致说来可以对这些功能作这样的认识和划分: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P9---13) 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依法执教的实质,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 ?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精髓。 ?严谨治学是教师在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应当遵循的准则,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 ?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 ?廉洁从教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当注意保持的品德。 ?为人师表是教师处理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P9)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调节作用 ?榜样作用 ?促进作用 ?(P13---16) 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 ?现代教育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高要求与中小学教师对自身职业低认同之间的冲突。 ?教师树立权威形象与学生渴望“尊重”的需求之间的冲突。 ?在教育过程中团结协作的道德要求与教育内部分歧之间的矛盾冲突。 ?家长渴望与教师沟通和教师无暇与家长交流之间的冲突。 针对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对策 ?营造“尊师重教”的大环境 ?规范和完善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建立职前、职后互相衔接的师德培养体系 教师应具备的七种职业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奉献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

2019年公民基本道德规范.doc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 《纲要》将爱国守法列为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要规范,有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爱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公民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爱国必须守法,守法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 “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民族的尊严。“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 “爱国”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它渗透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各种规范之中,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相联系,主要体现在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上,同时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以高度的责任感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有利于祖国强盛的事情上。同样,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上。 “守法”规范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不遵守法律,不懂得维护宪法的尊严,那就不能说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国社会中,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作用。一般来说,违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在有的情况下,违背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所以,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质上也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切实加强“爱国守法”教育与宣传,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思想感情,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公民。 明礼诚信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讲究文明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如你向同学的一句不经意的问候,一个小小的帮助等等都会使同学感觉友谊的存在。 “诚信”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即古人所说的“礼于外,诚于内”。它的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说:做人的第一要素是诚信。试想一个习惯于坑蒙拐骗的人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吗?在我们校园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一位需要贷款助学的同学拿着助款银行的宣传单对银行工作人员说:“要是我以后不还怎么办?”弄得银行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解释是好。诚信、是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不管前面这位同学当时是如何想的,但从他的问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信誉教育,还是十分必要的。 “明礼”“诚信”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在落实到行动中看起来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是正所谓“见微知著”,就是这些小事,从另一个侧面能反映出一个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因此,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及其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 内容如下: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建国以来,国家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四次, 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吸取以往师德规范的基础上,又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现对其予以解读。 (一)爱国守法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守法”是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法制化水平逐步提高,法治进程进一步向前发展,公民的自觉守法显得越来越重要。爱国和守法是全社会人员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教师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中小学教师的爱国守法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教师要做到将爱国守法统一于整个教育活动中,除了自己模范地爱国守法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这方面能够分辨是非。近二十年来,我国在教育法制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l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l994年1月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l995年9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一系列配套法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资格、权利和义务做了详细的规定。教师应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学习和宣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不得出现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 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杭州市城市人文精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杭州市市民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2、礼貌待人,助人为乐; 3、敬老爱幼,邻里和睦; 4、尊师重教,崇尚科学; 5、移风易俗,计划生育; 6、讲究卫生,举止文明; 7、植树绿化,美化环境;8、遵纪守法,见义勇为; 9、自尊自爱,不损国格;10、艰苦奋斗,建设杭州 ▲江干区发展目标:全面建设“枢纽、创新、低碳、人文”为导向的“城市新门户、都市新中心”

▲江干精神:敢于负责、甘于奉献、干字当头、敢为人先▲杭州市创文明城市口号: 1、做一个文明有礼的杭州人 2、创文明城市建美好家园 3、文明杭州精彩有我 4、你我的一言一行杭州的文明形象 5、文明出行杭州先行 6、自觉践行公民20字基本道德规范 7、当好东道主办好八残会 8、共建文明杭州共享品质生活 9、文明城市看杭州文明市民看你我 10、杭州因你文明你因杭州骄傲 11、同心争创文明城市携手共建品质之城 12、德育重在坚持文明贵在行动 13、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 14、争当美德少年建设和谐杭州 15、关爱今天的成长成就明天的栋梁 16、放飞天堂儿歌唱响文明杭州 17、呵护孩子的现在就是关爱城市的未来 18、创建文明城市打造阳光校园 ▲四好少年: 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演讲稿 郭真红 第一章中小学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育性: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人才,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就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把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认真负责地传授给下一代,从德、智体、美、劳方面培养塑造学生,使之成才。 2、自觉性 教师职业道德在形成过程中,主要靠“自律”而不是靠“他律”,主要靠自身的需求,而不是靠外界的压力和评价是的赏罚, 3、榜样性: 教师不仅在知识和言行上是学生的模仿对象,而且教师更为学生、为我们大家树立了良好的品德榜样,教师的优秀品格另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 4、继承性: 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的继承与发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教师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等等。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是师德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的人格力量,终身学习是师德的升华。 二、中国教师职业道德观 1、孔子师德观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之先生从事乡村教育时期书赠乡村教师的诗句。 第二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四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评价的内容;

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同学们,早上好: 上期,我们学校在德育墙上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书写上墙,它们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二十字的基本道德规范,我们要时刻牢记在心中,以此来不断增强自己的文明素质和责任意识。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就是“作为学生我们该怎样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国”,首先要爱护国旗,认真参加每一次的升旗仪式,就象今天一样,在升旗仪式过程中,精神焕发,神情肃穆,唱好国歌。无论在何时、何地,心中都装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对辱没我们伟大祖国的言行给予坚决制止。爱国,就是要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班级,以实际行动为家乡、为学校、为班级做好事争荣誉。爱国,就要勤奋好学,学知识,学本领,学做事,学做人,学创新,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才智,长大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守法”,就应该知法、懂法,上学期期末,你们中间就有个别同学不“守法”,刚放假就破坏学校公物,打坏学校的玻璃。这种行为是非常错误的。作为学生的我们首先就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只有先学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护学校的公物,走出校门后才能学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所以,希望同学们先从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起。 “明礼”,要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不打架不骂人。要学会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 “诚信”是做人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思想品质,学校自上学期开展了“诚信教育进校园”活动,涌现了许多的“诚信之星”。“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一个有诚信的人,面容上有自尊,目光里有自信,行动中有把握,生活中有朋友。 “团结”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和冲突的重要规范。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都离不开团结协作,比如出黑板报,打扫卫生,小组合作学习,做游戏等……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团结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只有我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才能把学习学好,才能把事情做好。 “友善”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是个人在社会中建立友谊,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善待亲人,善待同学,善待朋友,善待弱势群体,善待大自然,在友善和谐的环境中共同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勤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在实际行动中下功夫。如节约用水、看到学校的水龙头没关好,我们应该及时的关好;节约用电、看到教室的电灯没关掉,我们应该及时的关掉;节约零花钱、不乱买零食;等等。不单自己的钱财要节约,公共的资源也要节约。 “自强”是一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竞争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自律精神。自强不息,意味着不断地超越自我,意味着敢于和命运作斗争,扼住命运的咽喉,做自己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这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问题上,每一个公民要自觉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觉悟,培养首先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争做高尚精神生活的拥有者,先进文化的代表者,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继承传统发扬美德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 男女平等:尊重妇女保护儿童 优生优育男女一样 夫妻和睦:互敬互爱互信互勉 互帮互让互慰互谅 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生活俭朴 婚丧节庆从简为上 邻里团结:和睦友善互相帮助 不弄是非彼此谦让

社会公德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举止大方语言文明 和气谦让礼貌待人助人为乐:敬老爱幼帮孤助残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爱护公物:热心公益关心集体 勤俭节约利国利民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美化家园 爱护绿化讲究卫生遵纪守法:维护秩序严守法纪 见义勇为弘扬新风 职业道德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忠于职守 钻研业务工作勤奋诚实守信:言而有信童叟无欺 以诚为本取信于人办事公道: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公平正直是非分明服务群众:学习雷锋不谋私利 热情周到方便他人奉献社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多作贡献报效国家

市民文明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二、遵纪守法,维护公德。 三、讲究卫生,美化环境。四、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五、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六、尊师重教,勤奋学习。 七、相信科学,移风易俗。八、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九、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十、艰苦奋斗,建设慈溪 市民“十不”行为规范 一、不随地吐痰二、不乱丢垃圾 三、不损坏公物四、不毁坏绿地 五、不乱穿马路六、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七、不说粗话脏话八、不乱涂乱贴 九、不乱堆乱占十、不随地便溺 市民文明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二、遵纪守法,维护公德。 三、讲究卫生,美化环境。四、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五、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六、尊师重教,勤奋学习。 七、相信科学,移风易俗。八、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九、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十、艰苦奋斗,建设东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本着指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提出了以下规范要求:一要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不传播、散布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言论;不传播宗教和宣传封建迷信。 二要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树立育人为本、做人民满意教师的理念,勤奋工作,尽职尽责,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奉献与获得之间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认真完成备课、教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环节的教学T作,并积极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做到未备课、无教案不上课,不旷课,不随意调课或私自找人代课。 三要关爱学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坚持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

中,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与尊严。不偏袒、歧视、讽刺、挖苦、辱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杜绝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四要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给班级,学生排列名次;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考场。严禁对学生有偿补课和有偿家教,不私自在校外兼课、兼职,不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 五要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有良好的仪表,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不在上课前饮酒;不在课堂上吸烟、使用通讯工具;不在工作时间及工作场所打牌、下棋、上网聊天或玩游戏;不参与赌博活动。不得透露各类考试内容或组织、参与学生考试作弊;不得在招生、评估考核、职称评审、科研教研等工作中弄虚作假。严禁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或家长谋取私利。 六要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掌握先进教育教学方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潜心钻研业务,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及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各地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深入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正越来越深入人心。热爱祖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科学文明、团结互助正成为我国亿万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主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支撑。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 “守法”规范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公共场,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 “诚信”即古人所说的“礼于外,诚于内”。它的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 团结友善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指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上,人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友善是指友好,友谊,善良,与人为善等,体现人们相互之间的亲和力和亲善关系。 团结友善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宽泛。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整个世界,小到我们每个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融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团结就没有和平与发展,没有友善就没有生活的烂漫。让团结和友善充盈人们的心田 勤俭的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俭朴、节俭;自强的基本内涵是自尊、自立、自励,生命上止,奋斗不息。一个具有正确人生观的人,必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勤奋学习的人,努力工作的人。俭朴的人在生活消费上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不追赶时髦,不片面追求高消费,珍惜劳动果实,做到节俭而不吝惜,大方而不浪费。自强不息表现个体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种积极向上、坚忍不拔、勇于拼搏的精神。 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敬业”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它要求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每个从业者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造福社会。奉献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 “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克已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应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即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教书育人”,在

公民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王海东

公民基本道德行为规范 爱国守法 《纲要》将爱国守法列为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要规范,有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爱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公民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爱国必须守法,守法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 “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民族的尊严。“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 “爱国”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它渗透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各种规范之中,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相联系,主要体现在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上,同时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以高度的责任感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有利于祖国强盛的事情上。同样,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上。 “守法”规范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不遵守法律,不懂得维护宪法的尊严,那就不能说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国社会中,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作用。一般来说,违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在有的情况下,违背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所以,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质上也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切实加强“爱国守法”教育与宣传,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思想感情,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公民。 明礼诚信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讲究文明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5字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释义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一.爱国守法 1.爱国 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爱国主义素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爱国,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与祖国之间应有的关系,是衡量个人与国家价值关系的人生准则,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继承和发扬爱国传统要做到:第一,了解基本国情,认清历史责任。了解基本国情,包括正确认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尤其是近现代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祖国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壮丽历史。只有在认识和了解国情的基础上,都能自发地、真心诚意地热爱祖国、献身祖国,才能真正明确我们承担的历史责任。这是我们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报效祖国的首要前提。第二,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又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而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放弃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从来就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思想品格,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所以,每一位公民都要牢固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的意识,要自觉地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第三,立足本职工作,实现报国之志,要把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信念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对于每个公民来说,爱国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必须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而是需要更多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

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只要每个人都坚持把爱祖国与实现自己的理想联系起来,把振兴中华的热情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就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2.守法 守法,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和要求依法办事。守法,首先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其次是要遵守国家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最后,要遵守劳动纪律、技术规范和一些群众自治组织所制定的乡规民约等。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法是国家制定和社会形成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和社会正常、有序运转极其重要的保障者。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公民道德上的基本要求。 公民要做到守法,首先,要学法、知法、懂法。公民要注意学习和了解现有的一切法律规范、纪律条例、知晓各种的内容,懂得法的适用环境。其次,要用法。当前,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公民,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要自觉地运用法来对照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行动,逐渐形成法律意识,使法从外在的强制慢慢变为内在的自学,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变成浑然不觉的个人习惯。第三,要卫法。在社会公共秩序受到破坏、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要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坚决地与违法行为做斗争,以维护法的尊严。 二.明礼诚信 1.明礼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新教师入职培训 (师德部分) 讲座主题:师德——入职之本 提纲: 1、师德定义 2、师德的具体内容 3、新教师入职“三个必须” 一、师德的发展沿革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他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他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一、师德的具体内容(规章)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8月7日修订)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尊重家长、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新旧《规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国———首要的道德要求——系列谈之一 如果您问我,近来最难忘的是什么?我会和许多朋友一样回答:北京申奥成功。事情虽已过去了几个月,但那个激动人心的不眠之夜至今仍历历在目,宛然如昨。狂欢的热浪遍及神州大地,乃至海外华人的聚居地,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南海北不同形式的欢庆,表达的是同一种感情:对伟大祖国的深沉的爱。这是一种心与心的凝聚,一种伟大力量的凝聚,一种伟大情感的凝聚。 纵观人类文明史,还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五千年来历劫不衰,生生不息,创造了洋洋大观的不朽文明,并走出了上百年屈辱和苦难的低谷,迈向伟大的复兴。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股打不垮摧不毁无比坚韧的爱国力,有一股不甘屈辱异常顽强而深厚的生命力。 爱祖国就像爱亲人、爱家乡一样,是中华儿女一种自然而朴素的情感。这种朴素的情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就升华为对祖国的忠诚。千百年来,这种忠诚演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激励着亿万劳动人民和无数英雄豪杰,以艰苦卓绝的开发劳动和忠贞不渝的献身精神,为祖国为民族的生存、发展、振兴,前仆后继,奋斗不息。 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有着切实的内涵。古人云,“报国之道有四:一曰贡贤;二曰献猷;三曰立功;四曰兴利。”今天看来,我们报效国家的方式或许可以比古人更加丰富,但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奉献,在这一点上,古今如一,并无二致。爱国的关键在于“爱”,有了对祖国母亲深沉而挚热的爱,我们就乐于为她奋斗,甘于为她奉献,不惜为她牺牲。

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民族危难的时刻,爱国情怀表现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砥砺着人们的“血战到底的气概”。千百年来,一代一代爱国者,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祖国捐躯,为民族殉节,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更多的不是表现为赴汤蹈火,壮怀激烈,而是奉公守法,敬业爱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和聪明才智推进祖国的现代化进程。邓小平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精辟概括。 爱国是一个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新近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第一项要求就是“爱国”。爱国,实际上是一个公民对祖国的道德观念的体现,是对一个公民的首要的道德要求。不爱国的人,是最大的不道德;背叛祖国的人,是最大的缺德。 我们国家正在蓬勃发展。欣逢盛世是历史对我们的厚爱,报效祖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维护国家利益的一言一行中,在为祖国振兴的不懈奋斗中,我们的道德境界会不断提升,我们的精神情操会更加高尚。 守法——必备的道德品质—系列谈之二 守法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公民不仅要有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法律意识,还要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和履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法律和道德是有区别的。在原始社会,以风俗习惯表现的道德就已经存在,而法律则是阶级社会的产物;道德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

基本常识普及---------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和家庭美德规范四大类。 1,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 爱国守法:爱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公民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爱国必须守法,守法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 明礼诚信: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诚信是对明礼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即古人所说的礼于外诚于内。它的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 团结友善: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上,人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再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团结互助,平等友善。是人类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人类和谐。 勤俭自强:勤俭的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简朴,节俭。 自强的基本内涵是,自尊,自立,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敬业奉献:敬业的基本内容,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奉献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 2,社会公德规范的基本内涵 文明礼貌,提倡人们互相尊重 助人为乐,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爱护公物,增强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 保护环境,强化生态伦理观念 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主要规范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4,家庭美德主要规范 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