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楷书练习方法

楷书练习方法

楷书练习方法
楷书练习方法

楷书结构解析

古今论楷书结构者,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有欧阳洵的“三十六法”,李淳的“八十四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各有千秋,但均不全面。今有“一百法”,也有“一百三十一法”,各有特色,但缺乏条理,零乱无序。近几年出版的大量习字贴,有的照抄照搬古人的论述而未作说明;有的只讲字的布势,不讲具体书写规则;有的谈比例大小.宽窄,而未说明大小宽窄的形成原因;有的只略抒己见,但欠准确.完整.系统。这些结字方法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於众口铄金,难免结字理论出现混乱状态,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这就有赖於文字工作者.书法理论家和书法教育工作者从事深入的钻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形成一套较全面的系统化的科学化的楷书结构理论。

本文谈谈楷书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特点.分类.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与同行切磋,以求抛砖引玉。

一、楷书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

楷书亦称“真书”、“正书”,“楷”是指可作模范榜样的意思。它产生於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是由隶书发展而形成的,它吸收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的波磔改为平直,把形体的扁平改为方正,书写时比隶书更方便快捷。它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古人论楷书一般都谈到结字的整体.轻重.均衡和笔势,即“整体观”.“平正观”和“动态观”,这三大观点就是楷书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而今不少习字贴却忽略了这一基本分析方法,以致习字者只能获得零碎片断的书法知识,依靠机械临摩,写出的字显得呆板,缺乏灵气,或松散无力,或过於紧凑。今人习字须法古,要法古就得树立这三大观点,方能谈得上写好字。

1、整体观

中国汉字是由笔划、偏旁部首和其他构字单位组合而成的。笔划、偏旁部首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各有独特的造型和书写要求。如何将它们组成一个个和谐统一.各具特色的汉字,首先考虑的就是汉字的整体形象。因此,分析楷书的结构,也应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从属於并影响整体。如果习字者只顾整体而不作具体分析,只能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写出的字会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若只知一笔一画一偏旁的书写而忽视字中各部分的关系,无法形成完整和谐的艺术形象,那便是“坐井观天”,顾此失彼,写出的字必然是结构松散或过於紧凑。习字时,从整体上考虑字的结构,才能做到“映带相宜”,呼应连贯,和谐统一,富有美感。

2、平正观

古代书法家论楷书结构,十分注重笔划的均衡、轻重、长短、疏密,重心稳定,这就是“平正观”。许多论述至今仍很有指导意义。孙过庭曾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求险绝,复归平正。”意思是说,刚学写字,只求把字写稳,不要东倒西歪,把字写稳了之后,再去追求笔划的美感,追求笔划的美感仍要注意把字写稳。欧阳洵将平正观解释得更加具体生动,他说:写字应“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

正。筋骨精神,随其大小。不可头轻尾重,无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省此微言,孰为不可也。”这里所讲的平正,不是指笔划的横平竖直,而是指结构的重心稳定。如果一个字在结构上轻重失调,失去了重心,东倒西歪,就叫做不平正。字的结构在笔划的配置上,左右上下保持均衡,重心稳定,才会使人感到端正美观。

3、动态观

相对行草来说,楷书是一种静态的字体,在一个平面上,讲究笔划匀称,结构平正。但楷书又不完全是静态的,从笔势要求来看,它必须是“静中有动”,也讲究左呼右应,俯仰多姿,顾盼有情,波折连绵,气势连贯。这样才表现出楷书的动感.力度感和节奏感。

古代书法家在论述楷书的动态观时,善於根据楷书的笔划特点,结合自然界的物和人,加以想像.夸张,十分精到传神。东汉蔡邕曾说:“凡欲结构,皆须像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若云若雾,纵横有托,运用适度,方可谓书。”晋代卫夫人的《笔阵图》云:“丶画如高峰坠石,一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丨画如万岁枯藤,丿画如陆断犀象,画如崩浪雷奔,画如百钧弩发,画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像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王羲之也曾说:“作点之法必须磊磊如大石之当衢,……横如孤舟之横江渚,竖则如春笋之抽寒谷,屈脚之法弯弯如角弓之张,如鸟、焉、为、乌之类是也。立人之法如鸟之柱首,彳亻之类是也。”姜尧章则用人物来形容楷书的特点,他在《续书谱》中说:“……自然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臒,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者如贤士。”诸书家用物和人来描述楷书的动态美,生动有趣,回味无穷。初习书者若能以动态观来领会楷书中的神韵,定能妙趣横生,得其真谛。

二、楷书结构的基本特点`

中国汉字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其字体不一样,其结构特点也不一样。篆书多呈圆形对称,取纵势以长结构为主;隶书波磔分展,取横势以扁结构为主;楷书正直平满,取方势以方形结构为主。楷书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中宫紧收,四面势全,上密(中紧)下疏,少数横竖撇捺笔划适度伸张。不同的楷书字体各有不同特点。沙孟海先生将北碑楷书,分为“平画宽结”(如《郑文公碑》)和“斜画紧结”(如《始平公造像》)两大类,称唐碑褚、颜近于“平画宽结”,欧、柳近於“斜画紧结”。这里所讲的“平画宽结”和“斜画紧结”是从不同楷书用笔和结体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类的。“平画宽结”用笔较平直,结体较宽松。“斜画紧结”其用笔倾斜的角度稍大一点,结体紧凑一些。“平”和“斜”,只是相对而言。其实各种楷体中的横画都是不平的,都向左倾斜,只不过倾斜的程度不同。

三、楷书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汉字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根据结构特点楷书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象形字和指事字为独体字,其余为合体字。合体字分为四类:纵向组合的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横向组合的左右结构和左中右结构;内外结构的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多偏旁多构字单位组合的繁杂结构。各种结构的字均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特点、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现分述如下:

独体结构:

独体结构的字由笔划组合而成,它不带偏旁部首,笔划拆开则成没有意义的字。这类字虽字

数不多,但作用不可低估,它不仅可以单独使用,更重要的是把它用作偏旁部首,与构字单位组合成合体字,成为构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习字者通过对独体字的临习,掌握结字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在写好独体字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体字的书写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独体字的特点是笔划少空白多,笔划长短适宜,疏密匀称,斜度适当,变化参差,错落有致,点画呼应,笔意相连,气韵生动,形成结构紧凑、重心平稳的整体。书写时若能很好地体现这些特点,写出来的字就能站得住,立得稳。

独体字的书写要领是:均衡匀称,重心平稳,疏密适当,斜度相宜。

独体字的笔划少,初习字者往往觉得最难写,笔划轻重处理不恰当,长短疏密布局不合理,就会出现东倒西歪、重心不稳的现象。因此,进行独体字的书写训练时,首先要做到重心平稳。要想达到重心平稳的要求,整体上要做到均衡,局部上要做到匀称。均衡就是指字的重心必须使字的各个部分轻重适度,既不过重也不过轻,达到整体结构稳定的一种艺术效果。匀称就是指字的笔划长短、疏密布局合理,斜度适宜。要想更好地掌握独体字的书写要领必须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1、笔划较平直的字,处理好横与竖的伸缩关系。如:

韦凸非垂

三横并列者,处理的办法一般是下横长,上横次之,中横最短,如“韦”和“非”。并排竖画的处理是左竖短而细,右竖长而粗,如“凸”和“非”。“垂”字四横的处理使其保持棱形的形态,上横最短,二横最长,三横次之,下横长於上横,比三横略短。

2、斜笔划多的字,要做到平稳,需找准“重心”。字的重心一般落在上点、撇捺(撇点)交叉、中竖和字底之勾。如:

之文女予乃母。

“之”的重心在上点,书写下部“横折撇捺”时,要对准上点进行布局,否则就会出现重心不稳的现象。“文”和“女”的重心就在撇捺(或撇点撇)交叉处,书写时要使交叉点对准上点(或撇的起笔处),横画居中。“予”字的重心在中竖,书写时,竖勾要与上点对齐,其他笔划布局合理,此字就“站“稳了。“乃”和“母”两字的重心就是字底之勾,书写时,勾与撇的起笔处(上两点)对齐,其他笔划也应以此为准,尽量写得左右匀称,不偏不倚。

古人在论述独体字的结构有很多经验之谈。如:“字身短者勿使之长,白、工、曰、四”,“字身瘦长勿使其短,身、自、耳、贝”,“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乃、力、戈、七”,“疏者丰之,土、止、山、公”。~

独体字的结字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立柱式:以中竖为主笔。如:车不木水

2、支架式:以撇、捺、勾组合为主笔。如:又义丈衣夹

3、对称式:以横、竖组合为主笔,左右基本对称。如:井同册言高

4、托上式:下部笔划承托上部笔划。如:已也飞巴

5、包围式:内部紧密,左右均衡。如:目四区凶用

6、偏斜式:斜笔划多字势斜,但斜中求正。如:乃之久夕戈么亥丝

7、穿插式:横竖、撇捺交叉,中宫紧。如:井卅世耳身兼

习字者若能按照上述书写方法、要领和结字方式,认真揣摸分析,找准每个字的重心,掌握每个字的结构特点,反复练习,就一定能把独体字写好。将独体字写好了,习练其他结构的字也就不难了。

左右结构:

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形声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由此可见,掌握左右结构的写法,对习字者显得更为重要。

左右结构的特点是:左敛右展,左损右补,左让右争。其书写要领是:左小右大上齐平,左大右小下齐平,笔划多者细而密,笔划少者粗而疏。

1、“左小右大上齐平”是指书写左边笔划少而短,右边笔划多而长的字,应右边占的比例大,左右两部分的上部应齐平。古人称之为“右占者不妨独丰”,“让右者右伸左缩”,“左旁小者齐其上”。如:功明确壤

左右笔划相同的字也应左小右大,左低右高,左缩右伸。如:从双林赫

2、“左大右小下齐平”是指书写左边笔划多,右边笔划少的字,应右让左,把左边写得宽大些,右边窄小些,左高右低,下面近乎齐平。古人称之为“左占者无嫌偏大”,“让左者左昂右低”,“右旁小者齐其下”。如:和知勘勤

若右边有竖画的则不齐下,竖画应略长於左边。如:卦卸剑鄢

左右结构字的结字方式有:

1、相向式:好舒科欧

2、向背式:孔北兆驼

3、顺背式:比刎卧孢

4、相让式:红秋欲跌

5、并立式:竹羽朋棘

6、穿插式:处我哉昶

7、错综式:睡辘骤曦

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是由三个部分自左至右横向排列组成,与左右结构同属於横向型结构。所以左右结构的书写要领同样适用于左中右结构。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尽量把每部分写得窄长一些,保持方块字“方”的形态。

2、三部分尽量做到穿插适当,力求紧凑,防止松散。

3、笔划多的部分所占比例宽大些,笔划少的部分占的比例窄小一些。

4、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时,中间部分要重心平稳,疏密匀称,体大偏上(指笔划多的部分),左右要均匀相称,向中间呈朝揖状。古人称之为“三合者中间务正”,“中间占者中独雄”。

以上四条原则带有普遍性,但对一些特殊字体则应灵活处理,怎样处理将在结字方式中讲述。

左中右结构的结字方式,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种:

1、并列式

①左偏旁加左右结构。

左边笔划少,中右笔划多的字,中右各约占五分之二。如:挪恸微激

左边笔划多的字,中右笔划少的字,左边约占二分之一,中右约占二分之一。如:靴龇鲥雕

中间笔划多的字,则中间所占比例大,约占五分之二。如:微饊槲御

②左(右)偏旁加并立结构。

左边大而高,中右矮。如:翔翩翻翱

左中右三部分笔划差不多的字,所占比例基本均衡,自左至右逐一加大加高。如:翊郴硼鹏

③左偏旁加上下结构的字,左矮小右高大。如:修候倏储

2、镶嵌式

①同偏旁中嵌入一构字单位,中间部分窄小偏上,左右部分宽大舒展。如:班斑弼粥辨辩掰

②一字中间嵌入一构字单位,一般中间部分体大偏上。如:衍衔街衙衡衢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由上、下两部分相叠而成,其书写要领是:平稳重心,上下协调,左右对称,上收下放。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必须找准重心。如何找准重心,在独体结构中已经作过说明。就是在字的上点或撇捺交汇处,中竖和字底之勾。如“宫”字的上点,“会”字的撇捺交汇处,“皇”字的中竖,“宁”字的竖勾等均为字的重心。

2、处理好上下两部分的关系。蔡邕曾论述过:“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陈铎也曾说过:“冖、宀等字须令覆下,走、辶等字皆须承上。”这些论述对我们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①横画多,竖画少,则横细密长短不一,竖粗疏宜短。如:圭弄阜星歪辈

②上下笔划的多少、长短差不多,横竖笔划较多的字,则上下平分,稍有变化,呈梯形结构。古人称之为:“二段者上下平分微加侥减”。如:孟虽冒恩留粟智需

③上部系左右结构笔划多,下部笔划少的字,则上细而宽,下粗而窄。古人称之为“上占地步者听其宽。”如:努热堡娶盟劈檠磬

④上部笔划少,下部笔划多的字则上小而紧,下大而疏。古人称之为“下占地步者听其宽。”如:亩骂荇兹簖崴雍罹

⑤上下重叠结构的字则上缩下展,中横中竖共用。如:吕多炎昌出串哥噩

⑥堆垒结构的字,则上略大而居中,下左略收而下右略放。如:品晶森淼毳

⑦中间有一横画的字,其横画长,上下笔划紧缩。如:尖杂安妄吾寻昔岳

上下结构的结字方式有以下几种:

1、天覆式:守百丽雪

2、地载式:皇坚竖监

3、堆垒式:众焱鑫矗

4、底托式:志吴灸照

5、奖杯式:背冒智辔

6、镶嵌式:吞奏癸祭

7、横担式:卉妥肯奇

8、支架式:圣各吝蚤

9、错综式:擎髦馨磐

上中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是由上中下三部分,自上而下成纵向排列组合而成的字,与上下结构同属於纵势

结构,故上下结构的书写要领同样适用於上中下结构。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尽量把每一部分写得扁一些,横撇捺外展,竖画短而内缩,以防过分窄长。

2、三部分排叠紧凑,中心对齐,左右均衡,浑然一体。

3、上中下三部分宽窄适当,穿插相宜,中间略紧。

上中下结构分上中下相等和上中下不等两大类:

1、上中下相等:三部分各约占三分之一,书写时上下部略宽,中间部分略窄短,主笔突出,停当均匀。古人称“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如:莫菩素怠意曼

2、上中下不等分为中高上下矮,中矮上下高,上矮中下高,下矮中上高、上高中下矮和下高中上矮等六种形态:

①中高上下矮:中间笔划多者伸张,上下笔划少者收缩。如:塞燕蒸晷蕃壅

②中矮上下高:中间笔划少者矮宽,上下笔划多者高窄,古人称:“上下占者中小”。如:帚亮豪叠鬓

③上矮中下高:字头笔划少者形扁,中下笔划多者形高。如:蔡篑禀慈暴篝

④下矮中上高:下部笔划少者矮,中上笔划多者高。如:窖暴馨綦

⑤上高中下矮:上部笔划多者高,中下部笔划少者矮。如:鼙髻髫

⑥下高中上矮:下部笔划多者高,中上笔划少者矮。如:寄宽葛晕葺富

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是内外组合的结构形式,其字心被两面以上的外框所包围。它可分为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两类。半包围又可分为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左上包、左下包、右包左和右上包等七种结构形态。

1、全包围

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关键是写好外框,外框决定字的大小、方正。书写时应较其他字稍小一点,如果写得同样大,则显得比别的字大一些。外框一般取梯形结构,两竖呈相向之势,左轻而稍短,右重而稍长。外框的形状大小因字心的笔划多少而定,字心上紧下松。全包围结构的书写口诀是:“先进去后关门”,即写好竖画和横折(也称上框“冂”)后,先写字心再写下面一横。

全包围结构的形状可分为长梯形、长方形、倒梯形和四方形等四种类型。

①长梯形:字心的笔划较复杂,外框高而大。如:国囹图圄圆圈

②长方形:字心的笔划较少而单调,外框小呈长方形。如:日目自:

③倒梯形:字心笔划少,外框呈倒梯形。如:曰四田由回甲

④正方形:字心笔划较少,外框呈正方形。如:囚因囟囱团囝

2、上包下:

上包下结构分为同字框、门字框、顶戴框和风字框四种形状。上包下结构的笔顺是“先外后里”,即先写好外框(也称上框)后写字心。书写时,两竖是主笔,用笔要重,两竖的下部略向外展。

①同字框,左右两竖多相向,竖直,左竖稍矮细,右竖略高粗。如:冈内同网周

②门字框的写法与同字框相类似。如:闪问闱闹闾阕

③顶戴框,即框的上部有其他构字单位。顶戴框结构的字,字心笔划少,两竖下部略向里收。

如:向尚两南鬲

④风字框,虽并非四方,但贵在字头写出“方味”,弧度要匀称精美,勾处宜仰抱,注意左右平衡。如:凡风凤夙凰

3、下包上

下包上结构的笔顺是“先里后外”,即先写字心,后写下框(即竖折竖“凵”)。书写下包上结构的字,要注意字心靠下且丰满,上放下收,外框不宜过高,以字心二分之一为佳,左竖矮细,右竖高粗而往下伸,下横左低右高,左重右轻。如:凶氹函画幽

4、左包右

左包右结构,上横短,偏离左竖,左轻右重,下横平而略长靠近左竖,左略轻右略重。如:区匹巨叵匝匾

5、左上包

左上包结构分为厂字头、广字头、病字头、尸字头、虎字头、老字头和危字头等七种形状。

①厂字头之上横略偏中心线左侧,宜用凸横,撇于横的左端起笔,用竖长瞥向左下撇出。如:厅仄历厢厨雁

②广字头点取侧势,撇的写法与广字头撇的写法相似。如:庆庄庙庵廊磨

③病字头(疒)的点和横画,与广字头的写法相似只略靠右,撇的写法呈竖撇,两点紧靠撇画。如:疔疫疾病痘癖

④尸字头(尸)起笔从高处入手,撇用竖撇,也可用“兰叶撇”。如:尼局届屉屡孱

⑤虎字头(虍)主笔是横勾撇,首横为短凸横,从中心上右侧起笔,用笔细而有力,上短竖沿中心线下笔,用笔较重,横勾左轻右重,撇用竖撇或兰叶撇,下横略轻,左低右高,竖弯勾起笔位於中心线上,勾呈仰抱。如:虎虏虐虔虚虞

⑥危字头(厃)主笔“厂”的写法与虎字头相类似,撇横撇“”起笔收笔皆在中心线上。如:危詹

⑦老字头的主笔是三画和四画(即长横和长撇),短竖居中,两横上短下长,长撇刚劲有力。如:老考者煮翥

6、左下包

左下包结构是较特殊的结构,是由最后一笔带撇或竖弯勾的偏旁与构字单位组合而成的字。如:通处起建韪旭毡勉魁

①左下包结构的书写笔顺是:带“辶、廴”等偏旁的,“先字心后框”,带“夊、走、是、九、毛、免、鬼”等偏旁的,“先框后字心”。

②写好“通处起建韪”等字的关键是捺,捺是主笔,故要写得粗壮有力,其形如刀,富有美感。

③“旭毡勉魁”等字的写法关键是写好主笔竖弯勾,其势圆润清秀,笔力雄劲,勾呈俯勾。

7、右包左

右包左结构是由末笔带有横折勾的偏旁与构字单位组合而成。如:勺习勿旬司匐

书写右包左结构的字,写好横折勾是关键,用笔刚劲有力,横折勾所包字心笔划多者宜竖勾,笔划少者宜斜勾,勾的回抱不宜过直过长,字心宜偏移向左,不宜靠近竖勾。

8、右上包

右上包结构由带有横折斜勾的偏旁与构字单位组合而成的。其偏旁有弋、戈、气等。如:式贰威戒载氢

写式字头、戈字头和载字头结构的字,关键在斜勾,斜勾宜长,短则无气势,力求强劲有力度,气势开张,勾呈仰抱。气字头结构的字,应把握的关键在“横折斜弯勾”,古人称“背抛勾”、“凤勾”,今人称“飞戈勾”,横画短平,转折挺拔,背抛强劲有力,勾呈仰抱。

繁杂结构

繁杂结构是由三个以上相对独立的构字单位组成的字。这类字笔划繁多,结构复杂,书写时比较难把握。要想写好繁杂结构的字,必须注意掌握其书写要领:重心平稳,排列缜密,笔触明晰,穿插提当,竭尽全功,意归精整。

赢麓鬻畿馥鼙

“重心平稳”是书写各种结构的字都应做到的起码要求,繁杂结构是以上所述各种结构的融会与交织,更注意重心的平正稳当。如:“畿”字的重心与戈字同,在横与斜勾交叉处,横与斜勾是该字的主笔,起著承上托下的作用,主笔写好了,其他构字单位注意分布匀称,此字也就“站”稳了。其他各字按照前面所叙的要领较易找到重心,也较易做到整体的平稳,不必赘述。

“排列缜密”是说书写繁杂结构时,横列字不宜太宽,竖排字不能太长,笔划要细而有力,布白要均匀。如“赢”字,上中部分笔划少,所占的比例要窄小些,约占二分之一,下部由三个构字单位组成,所占的比例宽大些,此字才立得稳,才显得美观。

“笔触明晰”,是指笔划细劲而滑爽,书写时每笔每画都要一丝不苟,稍不注意就会几笔混为一笔,唯有笔触明晰,才有眉清目楚的结构。

“穿插得当”,就是指书写繁杂结构时,长短宽窄相让,虚实大小匀整,顾盼呼应传情,伸展紧敛适宜。古人称之为“四面停匀,八边具备”。如“麓、鬻、馥、鼙”四字,初学者者就很难把握它,若穿插不当,写出来的字,就有可能大小不一,头重脚轻,东倒西歪,必须经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所谓“竭尽全力”,就是使出全部功力和书法技巧,全神贯注,把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处理得井然有序,合理巧妙。

“意归精整”,是指书写繁杂结构,要从整体著眼,一笔一画,要精心安排,部分和整体关系要处理恰当。

对楷书结构进行一番剖析,其宗旨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楷书的结字规律和书写要领。前人经过长期的书法实践,总结了许多经验,笔者摘录了一些,供习字者在分析和练习楷书时参考。

1、同一笔划因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

①“顶端一长横为天覆”(即顶上长横要盖住下部),如:百丽酉夏

②“中间一长横为横担”(即中长横长於上下部),如:卉吾安者

③“底端一长横为地载”(即下长横长於中上部),如:旦且呈孟

2、同类笔划组合因位置不同书写要求不同:如:

①“撇捺相接在顶端为天覆”,“盖下之法撇捺宜均”。如:合会全金佥舍命俞盒禽

②“撇捺相接在中间可以托上覆下”,“趁下之势左右相称”。如:谷苓荃荟茶荼岑琴

零寥

③“撇捺相交或相接在下可以托上”,“承上之乂正中为贵”。如:父文爻支交各夹芙客臾

3、相同笔划长短不同书写要求不同:

①“画短直长撇捺宜伸”。如:大天木末未束

②“画长直短撇捺宜缩”。如:英吴昊奂柒染

③“画长撇短者右捺改为点”。如:头买实卖奏癸

注:这里的“画”是指横,“直”是指竖。以下同。

4、体现“左收右放”者:

①“左右有直宜左收右展”(右竖长於左竖)。如:目甘因同间

②“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右竖长於左撇)。如:井升州邦卯

③“左直右撇宜左敛而右放”(左窄右宽)。如:挢拨侈修彷役

5、体现“上收下放”者:

①“上下有画须上短下长”。如:王正丕平巫

②“上下勾者下勾明上勾暗”。如:哥戋

③“重叠者上大下小”。如:吕昌炎多

④“俯仰勾挑者俯勾缩而仰勾伸”。如:完宅冠寇

6、体现”左低右高者”:

①“横画左低右高”,一般书写横画均呈此势。

②“并列者左低右高”。如:从羽兢棘

③“竖旁两点,左点低右点高”。如:少劣怕怛

7、特殊构字法:

①“外四叠者体格必整方”。如:器嚣

②“内四叠布置宜均密”。如:爽噩鬯

③“卜字毋偏与上截中缝正对”。如:走足是楚

④“土字直毋偏与下截左竖正对”。如:老考孝

中国汉字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造型,进行结构剖析,也只能是归纳出楷书结构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每个字的主笔不同,笔划组合不同,字形造型不同,笔划在字中因位置长短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字形因笔划的长短、多少不同而有方、棱、梯之别,相同笔划连在一起(如连点、连挑、连横、连竖、连撇、连捺、连勾、重撇、重捺、重勾、重叠、多横、多竖、攒点、排点)有长短、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因此,习字者不可强求一律,应根据“字形端正,对称均衡,重心平稳,比例匀称,搭配协调,气势连贯,变化多样,统一紧凑”等美学原理,具体分析每个字的结构特点,因字立形,稳中求变,充分体现中国汉字的统一多样性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书写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书写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似乎写字越来越不受大家的重视。但汉字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字,地位还是不容忽视的。这几年,规范写字已经越来越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我校紧跟当前教育改革趋势,本周学校进行了全校性写字检测,学校对全校3000多名学生进行写字情况抽样调查,纵观本校学生书写现状,情况并不乐观。学生的握笔姿势正确率偏低,平均正确率在 70%左右;三分之一的学生坐姿不正确或正确坐姿的持久性差,存在身体不端正、头和本子间的距离太近的问题,而且形成了习惯;生字笔画、笔顺也存在一定问题。在书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合理,不工整;部分学生抄错字;有加字、减字的现象;卷面不够整洁,涂改的频率较高。 孩子能否写好字,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同时也离不开家长的监督。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来抓呢?下面给各位提一些建议。 1)写字姿势一定要正确。 孩子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即我们所说的“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沿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2)握笔姿势要正确。 观察孩子,常见的执笔方法错误有: a执笔太低。 b执笔太紧。 c笔杆没有斜靠在虎口。 我们教给孩子的握笔歌诀是:拇指食指捏笔杆,下面中指托上来,无名小指垫在下,笔杆斜靠虎口边。 3)规范写字 a加强基本笔画的书写指导 概括的说就是要求横平、竖直、点顿、撇有尖、捺出脚、折有角、弯要圆、钩要尖。 b指导学生正确规范的书写汉字 每遇新字、难字,老师先在田字格里范写,包括从哪里起笔,每一笔在什么位置,哪一笔在横中线上,以及部首与部首间,笔画与笔画间如何穿插、搭配才能把它写得端正、美观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在头脑中形成影像,然后动手描红、仿写,并提醒学生示范与范字对照,寻找差距,不断修改,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字的书写指导。 孩子在做家庭作业时,家长尽量做到三看:一看孩子写字的速度是否过快,过快时提醒要慢;二看孩子所写的字是否工整整齐,笔画笔顺是否正确,没有做到工整整齐或笔画笔顺不正确要求重写;三看孩子是否完成老师布置的全部任务,没有完成要求静心完成。以上全

硬笔楷书入门教材

硬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一) 汉字的特点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硬笔楷书的笔画是以单线条为其表现形式。由于汉字结构的干变万化,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又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直与弧。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书写时,做到直如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弯与折。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折处为折。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长与短。这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结构需要决定的。如长横相对短横为长,短横相对长横为短;长竖相对短竖为长,短竖相对长竖为短;长撇与短撇也是同理。等等。粗与纫。这也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因笔尖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如横、竖下笔和收笔较重,线条粗;行笔较轻,线条较细,带有尖状的笔画,如撇、钩、捺、提画的下笔和行笔较重,线条较租;收笔时(捺画的下笔处)用提笔,线条细、出尖。 斜与正。这是指汉字笔画形态的可变性。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结构类型的字中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以求得结构的平稳。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而在“月”字中就要写成竖撇;横画在“上”字中要平,而在“七”字中就要写成左低右高的斜横。这样“七”字的笔画才均匀,重心才平稳。 硬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二) 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练习笔画开始,笔画书写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字的结构效果。笔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装配,笔画写得笔笔过硬,装配成字,就容易做到个个合格。硬笔楷书的笔画书写的要求,主要可概括为三个字,这就是“写、挺、准”。写,就是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下笔(或重或轻)、行笔(轻一些,线条或直或弧或弯)、收笔(或顿笔或轻提出尖)三个步骤,不能乎拖或平划。在汉字的基本笔画中,横画比较能代表各种笔画的运笔过程。其道理在于:千万条笔画,生于一点,以点成画,积画成字。比如一点延伸到右方就是横,横垂直向下就是竖,横向左下就是撇,向右下就是捺,等等。只要掌握了写横的基本要领,即: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其它笔画也离不开这条运笔路线,只是用力部位和形态不同而已。横画运笔路线,见上图: 书写笔画时,是写,还是平拖平划,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见下图

《颜体楷书》教案

《颜体楷书》书法教案 崇义四中赖庆淑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和学习颜体楷书的基本特征,感受颜体楷书苍茫浑厚之感; (2)学习颜体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正确掌握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并能独立地书写简单的颜体范字; (3)学生进而提高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 2、方法和过程目标: (1)通过学习新知—临摹练习—作品展示—探究总结; (2)通过技法来掌握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特点并在过程中巩固对其的掌握。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目标: 培养不同艺术风格美的鉴赏,热爱书法艺术的兴趣以及良好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利用手中的毛笔来表现颜体楷书的基本风格 教学难点: 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包括起笔(逆锋和顺锋)、行笔(中锋和侧锋)、收笔(回锋和提锋)三个运笔过程。

教学方法:解析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具:计算机教室、毛媒体课件 学具:毛笔、墨汁、砚台、清水、毛边纸 课时时间:一课时 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教师(播放课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颜体楷书) 教师:同学们,上面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他的风格给人苍劲雄浑的感觉。 教师: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做到这样的风格呢?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颜体楷书》这一课 二、走进颜真卿: 1、认识颜真卿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2、颜体楷书的笔画特征 通过欣赏颜体楷书书法作品,体会颜体楷书的风格、用笔、笔画、结构谈谈有什么感受? 教师提示: 教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让大家来看几个有特点的字,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呢?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要点

楷书结构原则——平正 平正的含义 是指字端正、不偏不欹,它是汉字楷体构字的重要法则。清代书法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书宜平正,不宜侧欹。”就是指这一原则而言的。字体的平正不是给人以安稳感,更重要的是可以理正行气、协调章法,使每一篇字犹如严整肃穆的军士方阵。 平正的要领 平正又可分为重心平稳、横平竖垂。 (一)重心平稳 重心原是指地球对物体各部分的作用力,它的合力叫重力。重力集中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汉字的笔画本无重量。但是,人们往往把对各种物体的接触所形成的重量知识移情于汉字的笔画形质上。汉字的中心往往处在字的无形中竖线上。只有在中竖线上左右平衡地安排笔画,才能求得左右稳定。 1、点落竖中线 凡是字的中间有点画,应把字写在竖中线上,其它笔画以点为中心匀称安排。 2、横分竖中线 在上中下有横的字,横要在中竖线上平均安排长度。 3、竖与竖中线重合。 中间有竖的字,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其他笔画的结构单位均衡安排。 4、口排竖中线

中部有口“口”“日”的字要把“口”“日”安排在竖中线上,并且在竖中线上所占空间匀称,其他笔画做合理安排。 5、相交竖中线 撇、捺画在竖中线上交叉。 (二)横平竖垂 1、横平 汉字从整体上看横比竖多。我们在写横画时一定要根据结构需要,准确的安排每一个横画的位置,精确的测定其长短比例,并保持它们的平行距离和左低右高的势态。 (1)单横 在一个字中,如果横画只出现一次,这一横画往往在字里充当主笔。要把它写成长横,以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2)双横 双横上下相叠,必须要一短一长,间距保持平行。如果长短一致,则会失去主次和美感。 (3)三横 三横上中下相叠,宜两短一长,中间一横也可稍短或稍长,但不可与长横挣位。三横的间距相等,以体现结字均衡的原则。

钢笔楷书入门教程

钢笔楷书入门教程 一、钢笔楷书的特点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讲究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二、笔画分明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三、结构方整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二、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一) 汉字的特点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钢笔楷书的笔画是以单线条为其表现形式。由于汉字结构的干变万化,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又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直与弧。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书写时,做到直如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弯与折。一般带有弯的笔画,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折处为折。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教程文件

硬笔楷书28种基本笔画 基本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大致可以分成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钩和折。 每一种基本笔画有多种变化形态,虽然它们的写法大体相同,但亦有较细微的变化,在书写时应注意。基本笔画对于一个字而言如同建造房子的材料,材料不合格房子 必然不牢固。要写好硬笔楷书必须熟悉和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才能把字写得 正确、美观、大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书写笔画时,是写,还是平拖平划,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见下图: 挺,就是要将笔画写得挺拔、刚劲、有力。体现笔画“挺”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带有横或竖的笔画要乎、要直,笔画不能上下或左右颤抖,做到直如线。二是带有“弧”或“弯”的笔画不能出现折弯,应圆转自如,做到弯如弓。见下图: 准,就是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这主要指在临摹字帖过程中,一要看准字帖上字的笔画在格子中间的位置;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态,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短、横势、竖势、斜势等

不同的表现形态,应看准、写准;三要看准笔画的粗细,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要看准、写准。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租细恰当。见下图: 基本笔画 (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如同: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楷书书写知识教案

工稳精到 端严方正——楷书书写指导(第一课时) 高二美术《书法》模块 教案 主备人:刘文霞 审核:高二美术组 时间:2012.5 【学习目标】学习和掌握楷书基本技法,提高学生楷书临摹水平。 【学习重点】对楷书基本技法的学习和把握。 【学习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楷书的基本技法。1 【学习方法】讲授、欣赏、示范、练习等方法。 【学习过程】导入:问:我是书法初学者,学书法一定要先从楷书学起吗? 一般学书者都是以楷书入手,但也有人提议由隶书入手,请问哪一种方法为好? 大多数学习书法的人都会从楷书入手,楷书是基本功。楷书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故称楷书。楷书也是学习其它几种书体的基础,楷书不像行书和草书那样要求运笔流利连绵(写起来快,但如果基本功不好,写出来的字就很浮很飘 )也不像隶书那样要求一波三折,楷书的运笔方圆有致,多用中锋,而且写起来慢,很适合初学着。楷书学好后将来转行书和草书就会很容易了。 当然也可以先学习隶书,不过学完隶书后想转行书和草书要费点儿劲。建议还是先学楷书,因为早晚都要学行书的,行书比楷书要实用些。 【学习内容】 楷书﹙以欧楷为例﹚的点画 点 楷书的点变化多样,极富情趣,有挑点、撇点、垂点、右点、左点等,如:谷和上、足、方、言、安等。最能体现点之间的呼应、连贯特点的是三点水的写法,如 : 流 。 横 横画一般右边略高,平直劲挺、坚正匀净,下部边缘较平,粗细匀称,收笔坚实。有短横、中横和长横之分。 竖 又称“直”画,往往成为一个字的支柱,要曲中见直,不可纤弱,也不可僵硬。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如:中、千、本、不、井、陈等 【知识链接】 “永字八法” 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 ,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相传为隋代智永所传,一说为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教学反思】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 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3 —1)。(如看不见全图,可对图双击查看) 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 以上只是以横为例说明起笔点、带、转的规律,其它笔画起笔可类推。至于横、竖、撇、提、捺五个最基本笔画的起笔点、带、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看表和(图3 —2)。

颜真卿楷体欣赏教案

颜真卿楷体欣赏教案 篇一:《颜体楷书》教学设计 《颜体楷书》教学设计 学校:海南屯昌思源实验学校授课教师:谢朝李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1-2课时 教材版本: 海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地方《写字》校本教材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书法的起源,演变过程。理解汉字、书法的审美与实用的关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书法基本技法和造型能力,体会书法的艺术价值。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体会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即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认识古代四大楷书大家(欧、颜、柳、赵)以及风格特点、笔画特点、结构特点。重点学习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及体会颜体楷书作品创作方法与步骤,同时强调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方法等。 学情分析: 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我县边远落后地区,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毛笔字学习,学生写字水平有所提高,对中国书法有所认

识,并产生兴趣。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一定的提高。但是,小部分同学对中国书法的了解和认识不够,需要加强引导,书写水平和书写习惯有待提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中国书法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国书法无穷的艺术魅力,体会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古代四大楷书大家(欧、颜、柳、赵)书风差异和颜体楷书的风格特点、笔画特点和结构特点以及颜体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 2、能力目标: 正确掌握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并能独立地书写简单的颜体范字。始终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和运笔方法。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书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善于向教师、同学和前人学习,能独立进行简单颜体楷书作品创作。养成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的书法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在了解了颜体楷书有关知识后,进一步体会汉字的优美和书法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感受祖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懂得做人要踏实的道理。知道各学科学习都需要持之以恒。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程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程 第一、二课时钢笔楷书的特点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讲究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二、笔画分明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三、结构方整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

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第三、四课时钢笔字的选帖标准 选帖是学习钢笔字的重要环节,字帖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临摹的效果。字帖的种类很多,按字帖编写水平,有高低之分;按字帖编写内容和形式,有实用和不实用之分;按字帖的书写风格与习书人已经形成的书写习惯,又有适合和不适合之分。因此,初学者应该本着高水平、实用并适合自己特点的原则去挑选字帖临摹。在挑选字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一、要选择规范、实用和自己喜爱的字帖 对于没有楷书基础而想练习楷书和行楷书的朋友,选帖时应注意:第一,所选字帖的字形应当是正确规范的,这是楷书和行楷书练习的起码要求。这里所说的规范,是指笔画和部首应该符

中性笔楷书基本笔画书写示范及图文解

中性笔楷书基本笔画书写示范及图文解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书写示范及图文解析 笔画,是练一手好字的前提,本文告诉你最直观的图解、写法。一看就懂,一写就美。速成一手好字,不成问题。1、点写点的关键是:不可笔尖一落纸就匆匆收笔提起,而是要有个下压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在起笔之处,也可能在收笔处,或者在行笔中。说的简单点,就是写出的点不是一样粗的短线一根,而是有粗有细。 2、横 长横起笔和收笔都有停顿点,收笔重一些,注意,横画不是水平的,而是右端稍微抬高,同时,长横也不是直线,而是略有弧度。 3、撇有好多种,常见的是短撇和长撇。撇的起笔处停顿点明显,逐渐变细,收笔要力送笔尖。

4、竖起笔处必须有停顿点,显得稳重有力度。 5、捺停顿点比较重,然后渐出捺尖,捺尖朝着正右方,不可上翘或耷拉。 6、提起笔重按用力,之后变轻变细收笔。注意,提的形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比较陡,有的比较缓。比如三点水中的提笔,很陡,图示: 7、竖钩 竖笔起笔必须有停顿点,显得稳重有力度,出钩要短、促,不可拖泥带水。

8、弧弯钩 注意弧度不可太大,基本上是垂直的。出钩点要冲着上面的起笔点。两点在一条垂直线上。 9、卧钩 卧钩不好写,注意像月牙弯月,写到一半的时候,注意要逐渐往右上方旋转着写,不可耷拉下去,出钩朝着左上方,或者说朝着下一笔的起笔之处。 10、戈钩,也叫斜钩斜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笔画,一般都作为字的主笔,所以要放开写,写挺拔。起笔处、收笔处都要用力停顿而变得粗一些。中途行笔稍微细一些。 11、竖弯弯笔处不可拐直弯,也不可太圆转。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5《颜真卿《颜勤礼碑》原碑节临训练(一)》

《颜真卿《颜勤礼碑》原碑节临训练(一)》教案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悉作品形式节临原碑的准备工作。 ●感悟《颜勤礼碑》字距与行距的分布特点与规律,掌握字距与行距的 协调搭配,字形大小与位置的合理分布。 ●引导学生学习范字“服”、“怀”、“履”、“自”、“终”、 “彰”、“素”和“兰”,让大家能准确的临写这些字。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拓展学生的书写视野,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 本课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并感悟《颜勤礼碑》字距与行距的分布特点与规律,掌 握字距与行距的协调搭配,字形大小与位置的合理分布。 本课难点 ●感悟《颜勤礼碑》分布特点与规律。 ●培养观察能力。 课程安排: 1)欣赏导入 ●课件出示《颜勤礼碑》图片,让同学们观察和欣赏。 ●板书今天的课题。 2)赏析范字“服” ①学生自主读帖,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 ②同桌之间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构。教师再小结“服”字笔画要领:“服”字左窄右宽上收缩紧凑,下伸放疏朗,横轻短,竖重长,左边横折钩的竖画与右竖微曲相背,数横平行。 ③对“服”字有了一定认识以后,教师可为同学们演示写一个“服”字。边写边讲解。 ④教师播放“服”字书写演示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服”字的运笔方式。 ⑤再让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坐姿与执笔、用墨技巧、书写

状态。 ⑥展示学生书写练习作品,指出存在于学生们之间的普遍笔病问题。师生 一起交流起看一看,哪些地方出了问题,怎样改正。 ⑦让同桌之间相互评一评,巩固练习书写。 3)赏析范字繁体“怀” ①学生自主读帖,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 ②同桌之间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构。教师再小结“怀”字笔画要领:“怀” 字左窄短疏松,右宽长紧密。横轻竖重,分布均匀,右部上密中紧下伸展,上 中下对正。 ③对“怀”字有了一定认识以后,教师可为同学们演示写一个“怀”字。 边写边讲解。 ④教师播放“怀”字书写演示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怀”字 的运笔方式。 ⑤再让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坐姿与执笔、用墨技巧、书写 状态。 ⑥展示学生书写练习作品,指出存在于学生们之间的普遍笔病问题。师生 一起交流,起看一看,哪些地方出了问题,怎样改正。 ⑦让同桌之间相互评一评,巩固练习书写。 4)赏析范字“履” ①课件出示“履”字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此字的特点。 ②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请同学们上台来试着写一写,看看同学们 自我观察的情况。 ③学生写作完后,教师进一步讲解“履”字要领:“履”字半包围结构, 上窄收下宽放,横画平行,间距近匀。被包围部分左窄疏,右宽密,右部左缩 右伸。 ④教师播放“履”字的视频演示,让学生们仔细观察。 ⑤再让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坐姿与执笔、用墨技巧、书写 状态。 ⑥让学生开始练习书写“履”字,教师巡视指导,指出存在于学生们之间 的普遍笔病问题。师生一起交流,一起看一看,哪些地方出了问题,怎样改正。

楷书写法指导

高二学生楷书书写指导 高二语文备课组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我们的书法教学,是从楷书人手的,因为先学楷书可以训练笔画平直工整、结构方正严密的基本功,写好了楷书,就打好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体式很多,初学者可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体的笔画学起。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笔划的特点之后,接着是指导临帖。这一方面是为了仿效名家书写的笔法、结构,另一方面,也是为出其新意,自成凤格,独创一体,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的书法水平迅速提高,我们尽量做到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评讲指导。批改作业的标准,是根据布置作业的要求而定的。练笔法、练结构和综合练习是循序渐进。 一、练字该怎么练呢?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 第五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 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 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硬笔书法入门教学设计

硬笔书法入门班教案 第一课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目标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了解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大事,也是学生今后学业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己经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要想写好字,首先应该坐好,摆好正确的写字姿势。因此,从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十分重要。 二、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 请小朋友打开语文课本,翻到第2页,看第2、3两页下面的几幅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写字的姿势是怎样的。 (1)仔细看图,讨论要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 ①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 ②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 ③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④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大约一寸左右)。 (2)练习要点(重点练习第四个要点)。 ①老师按要求在讲台上做规范的写字姿势,边做边讲解要点,引导学生理解“握笔点离笔尖3—4厘米”的实际概念与操作要求。 ②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前,按要点尝试着摆好姿势。

③引导学生注意对照要求仔细观察,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④全班同学学习,摆放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巡查,逐一点拨纠正。 (3)巩固练习 ①说说写字资势的的要点。 ②同座位或小组反复练习,互相提示,互相帮助;教师给练习认真、姿势正确的同学的作业本上打上五角星或盖上大红花。 ③出示《写字姿势歌》,组织学生读读背背。 写字时,要做到: 右手握笔背挺直, 眼离书本约一尺。 手离笔端约一寸, 胸离桌子约一拳。 三个“一”要做到, 字写工整视力好。 三、总结 1、强调写字姿势要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学得好的同学。 2、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后也要做到。 3、要求学生回去后请家长检查读写姿势,填好检查表。 效果:孩子们乐学,积极背写字歌,争做端端正正写字好娃娃!

《颜体楷书》教学设计说明

《颜体楷书》教学设计 学校:屯昌思源实验学校授课教师:朝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1-2课时 教材版本: 省九年义务教育地方《写字》校本教材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书法的起源,演变过程。理解汉字、书法的审美与实用的关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书法基本技法和造型能力,体会书法的艺术价值。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容是体会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即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认识古代四大楷书大家(欧、颜、柳、)以及风格特点、笔画特点、结构特点。重点学习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及体会颜体楷书作品创作方法与步骤,同时强调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方法等。 学情分析: 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我县边远落后地区,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毛笔字学习,学生写字水平有所提高,对中国书法有所认识,并产生兴趣。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一定的提高。但是,小部分同学对中国书法的了解和认识不够,需要加强引导,书写水平和书写习惯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中国书法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国书法无穷的艺术魅力,体会艺术之美和文化的涵。了解中国古代四大楷书大家(欧、颜、柳、)书风差异和颜体楷书的风格特点、笔画特点和结构特点以及颜体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 2、能力目标: 正确掌握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并能独立地书写简单的颜体字。始终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和运笔方法。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书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善于向教师、同学和前人学习,能独立进行简单颜体楷书作品创作。养成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的书法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在了解了颜体楷书有关知识后,进一步体会汉字的优美和书法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感受祖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懂得做人要踏实的道理。知道各学科学习都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中国书法艺术魅力、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难点: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包括起笔(逆锋和顺锋)、行笔(中锋和侧锋)、收笔(回锋和提锋)三个运笔过程。颜体楷书单个字的书写方法,对颜体楷书对联创作方法步骤的了解,如:笔法、墨法、章法。 教学用具:课件、文房四宝等书写工具、颜体楷书作品对联一幅 学生用具:《中学生字帖》颜体字帖、文房四宝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布置学生带全毛笔学习用具,各个学习小组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资源查阅中国古代四大楷书大家的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布置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查阅书法创作的相关知识。 二、导入设计:(8分钟) 过渡:欣赏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作品《砥柱铭》,接着播放黄庭坚《砥柱铭》拍卖新闻视频。看完视频后让学生谈谈感受。 学生回答:(略)

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正楷字

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正楷字 一、指导思想: 如今的电脑时代,用电脑打字非常普及,几乎代替了平时的手写,一些人认为,有电脑打字即快又好,可以不需要练得一手好字,因此,有些小学生甚至有些中学生或者社会上的年轻人,写出的字都不尽人意。俗话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字是知识的外衣。写得一手规范漂亮的字,让人看了舒服,让人看了惊叹。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我校每个年级都准备开展“练习写好正楷字”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注重的是学生练字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并且确保一定时间的占有量。 二、分析汉字结构特点: 汉字是由“点横、撇、捺、提“等基本笔画组成,成千上万个汉字都是由这些笔画组成的独体字和合体字。汉字纷繁复杂,要写好它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因此,上写字课时,对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及间架结构的掌握是指导学生写好正楷字的重中之重。 三、培养学生的写字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执笔的姿势,二是坐的姿势。为了更形象的指导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方便记忆,我把写字技巧的顺口溜教给学生:“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桌子约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为的是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 四、指导学生写好正楷字的具体措施:

采取三个步骤,注意四个结合。 三个步骤:第一步“描写“;第二步”临写“;第三步”忆写“。”描写又叫影写,它是掌握基本笔画的形态,间架结构的好方法,具体指导:“要求学生经常用字贴描摹(与人教版新得标同步的字贴,上面有描摹纸的),每上完一课书,就照着字贴的字样,按着笔顺一笔一笔一画地写。开始不求写多,低年级可分两三次写完一课的生字词,高年级适当增加两次写完或一次写完均可。另外要求学生“手写心思”,一边写一边想,认真琢磨字的笔顺、笔画等特点,把字形刻印心中。 “临写”又叫“仿写”。要求学生把字贴放在桌子一边,看一个字学写一个字,开始临写,宜慢不宜快。写一个停下来,比一比看一看像不像,哪里像,哪里不像;不像再写,直到相像为止。临写时,字数宜少不宜多,时间也不宜过长,长了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三十分钟效果最佳。 “忆写”又叫“默写”。开始进行忆写,可与临写结合起来,即先临写几行字,然后盖上字贴,回忆字形,把临写的文字默写出来。以后经常练字时,先描写再临写,然后把“描、临”的文字忆写下来。教师要经常关注或批改,以备抽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能写得一手好字,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靠长期苦练的结果。所以“描写、临写、忆写”的时间安排各占一定比重,当然,主要还是根据各年级或各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基础好的,进步快的,每个步骤练习时间可以缩短,否则可以适当延长。

钢笔楷书入门(图文并茂)

钢笔楷书入门 一、钢笔楷书的特点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讲究用笔。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二)笔画分明。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三)结构方整。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

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二、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一) 汉字的特点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钢笔楷书的笔画是以单线条为其表现形式。由于汉字结构的干变万化,不同的笔画表现的线条形态不同,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又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线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直与弧。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书写时,做到直如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弯与折。一般带有弯的笔画,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折处为折。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长与短。这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结构需要决定的。如长横相对短横为长,短横相对长横为短;长竖相对短竖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技法与训练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 基本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大致可以分成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钩和折。每一种基本笔画有多种变化形态,虽然它们的写法大体相同,但亦有较细微的变化,在书写时应注意。基本笔画对于一个字而言如同建造房子的材料,材料不合格房子必然不牢固。要写好硬笔楷书必须熟悉和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才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大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训练材料 一点 姓名年班月日得分 1、右点:从左上方向右下起笔,起笔稍轻,行笔斜中略带弯曲,顿笔后向左上

回收。 2、左点:落笔稍轻,向左下渐重行笔,顿笔后向右上回收,犹如将要垂落之石。 3、挑点:起笔时向右下方顿一下,然后提笔向右上方向迅速挑出。 4、撇点:起笔顿笔,向左下方向迅速撇出,形如短撇。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训练材料 二横 姓名年班月日得分 1、长横:顿笔起笔,中间行笔稍快,要轻而略带弯度,至末尾顿笔回收。长横的写法总体来说是一个“重—轻—重”的过程。 2、中横:写法基本与长横相同,只是行笔速度较慢,长度比长横略短。

3、短横:起笔时要轻,由轻而重,收笔略顿或回锋收笔,略向上斜,形不宜长。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训练材料 三竖 姓名年班月日得分

1、悬针竖:起笔稍顿,再向下行笔,用力逐渐减轻,中间蓄势略慢,最后出锋直下。悬针竖的形状如一根悬挂着的针,故名。 2、垂露竖:起笔与悬针竖一样,起笔重顿,再向下行笔,回锋收笔,形如露滴下垂之势。 3、短竖:短竖的写法一般与垂露竖相同,只是稍短。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训练材料 四撇 姓名年班月日得分1、竖撇:起笔如同写竖画,略向左斜而后弯曲,末尾快速行笔出锋。

书法教案颜体楷书捺画及变化

第九课颜体楷书捺画及变化——斜直捺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实践如何正确规范的点评他人的习作。 2、了解斜直捺的笔法和用法;练习斜直捺的笔法。 3、对斜直捺进行描红训练,初步掌握毛笔斜直捺的笔法。 4、利用描红字帖练习斜直捺范字的书写,争取了解笔画的运用规律。 5、欣赏不同范字的书体,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斜直捺的运笔路线,学会正确的楷书运笔方式。 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制作本课所需要的字帖,交付学校打印。提前下发学生。 2、学生根据要求,在毛边纸上对本节课的字帖范字进行双钩和单钩。 3、教师制作PPT,用于点评学生作业和书法欣赏 教学过程: 一、欣赏和点评(复习和欣赏) (一)作业欣赏及点评 1、教师展示上节课的优秀作业,学生互评。(重点引导学生说优点。) 2、出示一个写的不够好的字,先请学生点评,而后请同学上前用朱笔修改。并稍作点评。 (二)欣赏颜真卿《裴将军诗》 1、展示局部清晰图片,观察学生表现。 问:看了这个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比较凌乱,很潦草,看不懂…… 师:对了,这幅作品很特殊,它是一个混合体,你们看出来了吗? 预设生:有楷书,有行书,有草书。 2、PPT展示作品全貌。 这幅作品是我们曾经学习的书法大家的,猜一下,他是谁?(颜真卿)3、简介颜真卿的《裴将军诗》

裴将军其人,颜真卿这幅作品从什么角度欣赏。 二、练写本节课重点笔画。 1、PPT出示“裴”字,观察捺画,引入本课斜直捺。 2、学生回顾捺画的写法,书空练习。 回忆并观察,它和我们之前学习的长捺和短捺区别在哪里,要怎样写? 板书:直,由轻到重,捺尾平出。 教师讲解并示范笔画的写法。 3、学生由老师带领先做书空练习。 4、教师视频示范笔画的书写,边写边讲解要领。 5、教师带领学生用毛边纸的空白格子练习3到4个笔画。(同步训练) 6、请同学们在利用2个空白格子练习6到8个笔画,务求做到形象规范,笔法正确。这时教师巡视指导。若学生存在普遍问题,还需要集中指导。 要求:不追求速度,务必认真掌握结构要领。 三、利用范字训练笔法。 1、出示范字“东”,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先书写一个双钩东字 问:①、本节课老师选择的两个字,大家先观察一下东这个字,刚才所学笔画在字形中的位置,它应该怎样写才会让字形做到好看? ②、还有没有其它关键笔画需要注意的? 板书:竖要直。撇捺角度一样高。 本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字形结构特征。 2、教师视频示范书写本节课例字。边书写边重点强调字形中关键笔画的要领。(这时对视频实行录屏的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