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二节,主要讨论了亲代的基因如何传递给子代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基因的位置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途径。从教材安排的位置上看,本节内容既是上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自然延续,又是下一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有细胞核、染色体、DNA等知识做基础,但终因基因这类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在思维认知能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可通过回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基因的确切位置。

2、学生对人类生殖非常感兴趣,也知道精子、卵细胞的存在,但对于基因和精子、卵细胞的关系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知识知之甚少,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视频资料,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2)学会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体验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亲代的基因怎样传递给子代。

五、课前准备:

学生:长条带2条,短纸带若干,乒乓球,双面胶带。

教师:

(1)视频: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挂图: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异常染色体图

(3)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动画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表演小品《认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