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大学版大学物理下复习资料

安徽大学版大学物理下复习资料

安徽大学版大学物理下复习资料
安徽大学版大学物理下复习资料

第十四章 热力学基础

14-1 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一、状态参量 P 、V 、T ,单位Pa 、m 3、K 二、平衡态、准静态过程

1、平衡态:所有状态参量不随时间、位置变化

2、准静态过程:整个变化过程中的任一状态都可以近似看作平衡态(理想模型)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 大学物理涉及到的气体都是理想气体,因此该方程普遍存在

2、 注意计算的时候才用国际单位制

14-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功 热量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1、 吸收的热量转换为气体内能以及对外做功

2、

3、无限小过程

二、内能、功、热量

1、内能由状态唯一确定;

2、三者之间可以转换;

3、dW=pdV

14-3 第一定律在等值过程中的应用

一、等体过程,V 不变,dW=0, dQ=dE 1 2、摩尔定体热容 1mol 理想气体在等体过程中,温度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

3、

用摩尔定体热容计算内能变化,该公式可用于任意过程内能变化

4、 单原子、双原子、多原子分子C v,m 分别为3R/2, 5R/2, 6R/2

二、等压过程,p 不变,dQ=dE+pdV 1

2

3、摩尔定压热容

4、比热容比 三、等温过程,T 不变,dQ=dW=pdV

14-4 绝热过程

一、Q=0,-dE=dW=pdV m

p V R T M

=

二、绝热方程,一般常用第一个

等温线与绝热线 14-5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一、循环过程:系统经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内能不变) 1、系统所做的总功,为阴影部分面积,正、负循环对应正、负功 2、热机(正循环)和致冷机(逆循环) 热机:高温热源吸热Q 1,低温热源放热Q 2,

热量差做功Q 1-Q 2=W

致冷机:低温热源吸热Q 2, 高温热源放热Q

1,

3、 循环过程中,热量传递与做功是关键,由此求效率

二、卡诺循环(理想循环,实际循环达不到此效率,这是极限值) 1、由两个等温线、两个绝热线围成

14-6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存在这样一种热机——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转换为功而 不产生任何其他影响

p p A

二、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14-7 可逆与不可逆过程

一、可逆过程:逆过程能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二、不可逆过程:

第十五章 气体动理论

15-1 气体分子热运动与统计规律

一、大量分子都在做无规则、不停息的热运动

二、大量偶然、无序的分子热运动中包含一种规律性——统计规律

15-2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一、理想气体分子模型:自由质点的完全弹性碰撞 二、平衡态气体的统计假设

1、分子数密度处处相等(均匀分布) 2

三、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n 是分子数密度, 2

12

k v

εμ=

为平均平动动能

15-3 一、速率分布函数

d N —— 速率在 v ~ v + ?v 区间内分子数.

1 2

3、平均速率和方均根速率

二、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1、 三个速率

2,具体的函数形式并非最重要。

15-5 温度的微观解释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证

一、温度的微观解释 温度,是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宏观表现

——分子速率处在 v ~ v + ?v 区间的概率.

d N N

2

k 1133222kT kT

εμμμ===v

二、理想气体定律的推证

15-6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 理想气体内能

一、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必须的独立坐标数 单、双、多原子分子自由度分别为3、5、6

kT /2大小的平均动能 1、单个分子平均总动能为

此处动能分为平动和转动动能

2、所有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3kT /2

1、每摩尔理想气体分子内能

2、

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

15-8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频率 一、自由程和平均自由程

1、自由程:分子两次相邻碰撞之间运动通过的路程

2、平均自由程:每两次连续碰撞之间 ,一个分子自由运动的平均路程

3、平均碰撞频率:

二、理想气体平均自由程 1、平均碰撞频率

(1)所有碰撞粒子半径都要考虑的情况

(2)部分粒子没有半径的情况(以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为例)

2、理想气体平均自由程

133,,

,

,,222222

i i m m i

kT kT kT R T R T R T M M Z 2

2()2()2d n t

d Z n t ππ????==????

e e

v v u =p n kT =

15-10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和熵的概念 一、统计意义

孤立系统中,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总是由概率小(微观态数目少)的宏观态向概率大(微观态数目多)的宏观态进行。 二、熵和熵增加原理 1、熵

为微观态数目。孤立系统的实际过程都是熵增加的过程

2、熵增加原理:孤立系统的熵永不会减少, 等号适用于可逆过程

3、熵的求法: (1) d Q

(2) 如果只给出始末状态,可假设始、末状态由一个或若干个可逆过程(如等温、等压、等体、绝热过程)关联

(3) 积分符号里的温度T 不能随便提出来,一般积分变量为T

第十六章 振动学基础

16-1 简谐运动

一、简谐运动表达式 1

2、如何判断是否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一般回复力与位移方向相反,受力分析后列方程,以上方程为判据。

二、振幅、周期、频率、相位

相位:任意时刻,决定运动状态的量

,? 是初相位,即零时刻相位

三、振幅和初相位的确定(方程法) 1

、找到t=0时刻的位移和速度x 0, v 0;

0cos x A ?

= ;0

sin v

A ω?

=-

2、由

四、旋转矢量法

1、 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

2、 矢量旋转一周,完成 一次全振动2T

π

ω

=

3、相位差即为角度差

3、 角度?为初相位

Ωd 0

S >d 00S S ≥?≥或22d d x F k x t m m ==-2

2

2d d x x t

ω=-t ω?+222

2

2

2

(sin co s )x A A

φφω

+=+=v 0

arctan ()

x ?ω=-

v '???

?=-

五、简谐运动的例子

1、单摆

频率、周期只与l 、g 有关,与小球质量m 无关

2

、 复摆(略)

六、简谐运动的能量

16-2 简谐运动的合成

一、两个同向、同频简谐运动的合成

1、求合矢量

2、据合矢量写方程

二、N 个同向、同频简谐运动的合成

1、 将失量首尾相接的方法可以推广

2、 最终将该物理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

三、两个同向、不同频简谐运动的合成 1、

振幅周期性变化的简谐运动

2、拍频:振幅变化频率

22

d 0d g t l θθ+=ω=2T =2

2

2

2

k

11

sin ()

22E m m A t ωωφ==+v 2

2

2

2

p

11

co s ()

22

E kx m A t ωωφ==+222

k p 1122E E E m A kA

ω=+==A =11221122

sin sin tan co s co s A A A A ?????+=

+111

cos cos 2x A t A t ωπν==222

cos cos 2x A t A t ωπν==2121

12

[2co s(2)]co s(2)22x x x A t t νννν

ππ-+=+=?21

νν-

第十七章 波动学基础

17-1 机械波的基本特征 一、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1、产生条件:波源和弹性介质;

2、运动状态的传播

二、横波和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或平行 三、波面和波线

1、波面:相位相同的点所组成的曲面(波前是传播到最前面的波面);

2、波线:用来描述波的传播方向;

3、各向同性介质中,波线和波面是相互垂直的 四、描述波动的物理量

1、波长λ:同一波线上相邻的、相位差2π的两个振动质点之间的距离

2、周期:波前进一个波长需要的时间;频率:周期的倒数,单位时间传播的完整波数目

3、波速:振动相位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相速)

注意:周期和频率只决定于波源的振动;波速只决定于媒质的性质。 五、某些特殊介质中的波速

17-2 平面简谐波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波源作简谐运动、波面为平面的机械波) 1、通式

(1),,A ω? 都来自于波源的振动 (2)u 是波速,x 0是波源坐标,正、负号代表传播方向沿x 轴负、正方向 (3)利用2T

πω

= ,u

T

λ

=

,2k

π

λ

=

可将上通式转换形式

二、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1、坐标x 固定,波函数表示该点的简谐运动

2、时间t 固定,波函数表示该时刻的波形图

3、时间、空间都不固定,波函数表示波形沿传播方向的运动情况(行波) 三、如何确定波函数?

1、首先找到波源的简谐运动方程及其坐标得到0,,,A x ω?

2、再根据其他条件确定波速u ,最后将以上求得的五个量代入通式即可 四、平面波的波动微分方程

?

?

????+???

??-=?ωu x x t A y 0 cos ()

0cos y A t ωφ=+0

co s[2π(

)]

t x x y A T

λ

?-=+

0(,)cos[()]

y x t A t k x x ω?=--+22

222

1y y

x u t

??=??22222

2

2

2

2

1x

y

z

u

t

εεεε????+

+

=

????

17-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一、波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1、任一体积元的动能、势能、总能都是同相位周期性变化的。且势能与动能总是相等

2、机械能不守恒(非孤立系统),波动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3、余弦为1时,正弦为0;余弦为0时,正弦为1.(用来分析不同振动位置的能量)

4、能量密度和平均能量密度

二、能流密度

能流密度(又称波强)

三、波的吸收(振幅衰减和波强衰减)

17-4 惠更斯原理

波前上的任意一点,可以作为新的波源(子波波源)

17-5 波的干涉

一、相干波: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二、波的干涉

17-6 驻波

一、驻波的产生:由两列相向而行的相干波干涉得到 二、驻波特点:1、没有波形推进和能量传播(驻);2、各点振幅不同,但是各自保持不变 三、驻波波函数

1、波节与波腹:对应干涉最小(

为零)和干涉最大

2、相邻波节(波腹)间距为原波半波长

3、相邻波节间各点振动相位相同;一波节两侧振动相位相反

4、驻波的能量:动能集中在波腹,势能集中在波节(在相邻波节与波腹间往复变化)

5、驻波波函数的确定:入射波与反射波之间的干涉

四、半波损失:由波疏介质入射到波密介质,存在半波损,在界面上相位差π ,波程差

2

λ

17-7 多普勒效应 一、靠近:波源向接收者运动或接收者向波源运动 二、远离:波源远离接收者或接收者远离波源运动 222k 1d d d sin [()]2p x E E V A t ρωωφ==-+u 222

k P d d d d sin [()]

x E E E V A t ρωωφ∴=+=-+u 222d sin [()]d E x w A t V ρωωφ==-+u 22

011d 2

T w w t A T ρω==?d d A A x α-=A =21

21()2πr r ???λ

-?=--R

S νν>R

R S

S u V u V νν

+=-R S νν

R

S

S

u V u V νν-=+

注意:接收者和波源可以同时相对介质运动;速度可能会取二者连线上的分速度 三、冲击波:波源运动速度大于波速时,会形成冲击波

半顶角α 满足

17-9 平面电磁波

一、电磁波波速:

;二、电场与磁场的关系

三、

第十八章 几何光学

18-1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一、直线传播与独立传播 二、反射和折射定律

三、全反射

1、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i c

18-2 光在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一、物、像的虚实:有光线实实在在的相交,都为实;需要反向延长线才能相交,都为虚。

二、光在单球面上的折射(以下都在傍轴条件下) 1、光焦度'n n r

= ,表示球面屈折光线的本领

2、几何光学中符号规则:实正虚负

3、俩等价方程 注:方程中r 趋于无穷大时,对应平面 三、光在单球面上的反射

注意:正、负号对应像的正、倒立

18-3 薄透镜 一、各种公式

s s

sin u t u

t α==v v u =00ΦΦ><聚,散

r

n n s n s n -'=

+''∴'1

'

f f s

s +

=112

's s r +=-'1

'

f f s s

+

=,n n f f ''==111'

s s

f

?

+

=

s V s

'=-

二、薄透镜成像的作图法

三、密接透镜组

第十九章 波动光学

19-1 光源 单色光 光的相干性

一、普通光源:由于其间歇性和随机性,不能干涉

二、单色光:具有一定频率的光,准确的说应该是集中在某频率附近 三、相干光:同频、同向、相位差恒定的光波。

19-2

光程,光程差

空气中光程差,为几何路程差。

相位差

19-3 分波面干涉 一、杨氏双缝干涉

1、干涉相长、消

2、光程差的计算(讨论干涉,关键在光程差)

3、明暗条纹位置:由上方程计算x 坐标(k=0对应中央明纹)

明纹 暗纹

4、相邻条纹间距(或曰条纹宽度)

5、杨氏双缝干涉的讨论: (1) ; ; 12

111f f f =+

12

ΦΦΦ=+合nr

1122

n r n r δ=-2π

δ

?=210,1,2,r r k k λ

-=±=↑

21(21)2

1,2,3,r r k k λ

-=±-=↓

21sin tan x

r r d d D

θθ-≈≈=()0,1,2,D x k k d λ=±= ()21(1,2,)2D x k k d

λ=±-= 1k k D x x x d

λ+?=-=1

x d

?∝x D ?∝

x λ?∝

二、菲涅耳双镜和劳埃德镜

1、都是在模拟杨氏双缝干涉

2、注意半波损失

19-4 分振幅干涉 一、薄膜干涉

1、如果考虑半波损失,光程差为 注意:半波损失在以下情况下不考虑

2、等倾干涉

等倾干涉条纹是一组内疏外密的同心圆环,越向内,级次越高。入射角减小,圆半径减小 3

、等厚干涉,考虑入射角i =0, 光程差公式变为 加强

相消

(1)相邻条纹对应的厚度差

(2)条纹的移动:

(3)凹陷或突起表面的检查

4、牛顿环

牛顿环特点:中心为暗纹;条纹内疏外密

式中n 是凹面与平面间,介质的折射率 如果放在空气中,n=1

21(1)r r n e

δ=-+-sin sin d d δαθ

≈+22

λ?=123,n n n <<123n n n >>22n e k λδλ=+=2(21)22

n e k λλ

δ=+=+

19-5 迈克尔逊干涉仪

一、1M ' 与M 2平行时,模拟等倾干涉 1M ' 与M 2成一定夹角时,模拟等厚干涉 二、移动平面镜或插入介质到一条光路导致光程差

1、移动平面镜:移动距离d ,则2d δ?= ;

2、在一条光路上加厚度为l 的介质

19-8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第一暗纹衍射角

二、中央明纹宽度

三、其他条纹宽度是中央明纹宽度的一半(单缝变窄,条纹变宽;波长变大,条纹变宽) 四、单缝衍射条纹的动态变化

1、单缝上下移动,衍射条纹不变化;

2、入射光非垂直入射时,光程差的计算

19-9 圆孔衍射 光学仪器的分辨率

瑞利判据

最小分辨角 ;光学仪器分辨率

k δλ?=?2(1)n l

δ?=-01

22l x f

b

λ=≈0 1.22D

λ

θ=0

1 1.22D θλ==1

,D λ

19-10 衍射光栅

一、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总效果

1、缝间干涉,主极大位置(光栅方程)

2、单缝衍射,得缺级位置

由b+b ’与b 之间的倍数关系 可直接判断缺级级数

3、求不同色光的光谱重叠

19-11 偏振光与自然光

一、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

二、偏振片起偏

1、马吕斯定律

2、注意自然光入射到偏振片,出来光强是入射的一半

3、 如何处理

偏振消光?

三、折射和反射起偏

1、反射削弱线,折射削弱点

2、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反射起偏,得(点)偏振光

3、多次透射起偏

(')sin (0,1,2,)b b k k θλ+=±= sin b k θλ=20cos I I α

=2

01

tan n i n =

第二十章 量子物理基础

一、任意温度不为零的物体都会辐射电磁波

二、黑体吸收任意波长的电磁波

三、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求截止频率时,令电子动能为零,

这是最小入射频率,对应最大波长

四、康普顿散射:

五、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其质量m ,动量p ,能量E 可通过德布罗意关系式联系起来2

E m c h υ== ;h

p m v λ

==

其中υ 和λ 是粒子频率和波长(波动性);v 是其速度(粒子性);h 是常数

212m

h A m νυ=+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写成?-=?L K dt d l d E φ ,式中K E 为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A) 闭合曲线L 上K E 处处相等。 (B) 感应电场是保守力场。 (C) 感应电场的电力线不是闭合曲线。 (D) 在感应电场中不能像对静电场那样引入电势的概念。 2.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周期是 (A) 2.62s (B) 2.40s (C) 2.20s (D) 2.00s 3.横谐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 的波形如图,则该时刻 (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 (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4.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 播,坐标原点O 的振动规律为)cos(0φω+=t A y , 则B 点的振动方程为 (A) []0)/(cos φω+-=u x t A y (B) [])/(cos u x t A y +=ω (C) })]/([cos{0φω+-=u x t A y (D) })]/([cos{0φω++=u x t A y 5. 一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在宽度为 1.20mm 的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2.0m 的会聚透镜,已知位于透镜焦平面处的屏幕上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2.00mm ,则入射光波长约为 (A )100000A (B )40000A (C )50000A (D )60000 A 6.若星光的波长按55000A 计算,孔镜为127cm 的大型望远镜所能分辨的两颗星2 4 1

安徽大学大学语文A卷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1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诸子之学中,以儒、墨、、四家对后世影响最大。 2、唐代参军戏表演诙谐幽默的故事,主要有参军和两个角色。 3、“是以行子断肠,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出自南朝梁的作品。 4、闻一多在现代诗歌史上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主张新诗须有“三美”:的美、的美、的美。 5、《庄子》是一部哲学著作,但是充满了浓厚的色彩。 6、《诗经·秦风·蒹葭》里包含了一个的文学母题。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诗作中的乐府诗是()。 A《蒹葭》B《陌上桑》 C《湘夫人》 D《秋兴八首》 2、唐宋八大家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是()。 A欧阳修 B柳宗元 C韩愈 D苏轼 3、《先妣事略》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 B细节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是()。 A陶渊明 B屈原 C王维 D白居易 5、下列有关汉字的起源学说有科学依据的是()。 A仓颉造字说 B结绳说 C契刻说 D图画说 6、唐代韩、柳古文运动的明确指导思想是()。 A文道两歧 B文以明道 C骈散合一D文必秦汉 7、“多行不义必自毙”指的是()。 A郑武公B郑公庄C共叔段D姜氏 8、《桃花扇》的基本故事是()。 A李甲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 B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 C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 9、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余秋雨所作()。 A《文化苦旅》 B《山居笔记》 C《行者无疆》 D《域外札记》 10、顺姑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A鲁迅 B巴金 C沈从文 D老舍

大学物理复习提纲

《大学物理》上册复习纲要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一、基本要求: 1、 熟悉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的四个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会处理两类问题:(1)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2)已知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速度和运动方程。 2、 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二、内容提要: 1、 位置矢量: k z j y i x r ++= 位置矢量大小: 2 22z y x ++= 2、 运动方程: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k t z j t y i t x t r )()()()(++= 3、 位移?: z y x ?+?+?=? r s z y x ?≠?≠?+?+?=222)()()( 无限小位移:dr ds k dz j dy i dx r d ≠=++=???? 4、 瞬时速度: dt r d v = dt ds = = 5、 瞬时加速度: k dt z d j dt y d i dt x d k dt dv j dt dv i dt dv a z y x 222222++=++= 6、 圆周运动: 角速度dt d θω= 角加速度 22 dt d dt d θωα== 法向加速度速度方向的变化)(2 n n e r v a = 切向加速度速度大小的变化)(t αr e dt dv a t ==

例题:1.质点运动学(一):2,4,5,8;2.质点运动学(二):1,2,3,5; 第二章 牛顿定律 一、 基本要求: 1、 理解牛顿定律的基本内容; 2、 熟练掌握应用牛顿定律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以微积分为工具,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的简单动力学问题。 二、 内容提要: 1、 牛顿第二定律: a m F = 指合外力 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 在直角坐标系中: x x ma F = y y ma F = z z ma F = 在曲线运动中应用自然坐标系: r v m ma F n n 2 == dt dv m ma F t t == 例题:3、牛顿定律 2,3,5,8,9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一、 基本要求: 1、 理解动量、冲量概念,掌握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熟练应用。 2、 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变力作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 3、 掌握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能熟练应用。 二、 内容提要 (一) 冲量 1、 冲量: )212 1 t t dt F I t t -?=? 2、 动量: m = 3、 质点的动量定理: 12 2 1 m m dt t t -=?? 4、 动量守恒定律 条件: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合外力在某方向上的分量为零; ∑-==n i i i m 1 恒矢量

大学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

大学物理下册 学院: 姓名: 班级: 第一部分: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 一、气体的状态参量:用来描述气体状态特征的物理量。 气体的宏观描述,状态参量: (1)压强p:从力学角度来描写状态。 垂直作用于容器器壁上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由分子与器壁碰撞产生的。单位 Pa (2)体积V:从几何角度来描写状态。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所能达到的空间。单位m 3 (3)温度T:从热学的角度来描写状态。 表征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单位K。 二、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2 12 PV PV PV C T T T =→=; m PV RT M ' =;P nkT = 8.31J R k mol =;23 1.3810J k k - =?;231 6.02210 A N mol- =?; A R N k = 四、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2 3kt p nε =2 1 2 kt mv ε=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五、理想气体温度公式: 2 13 22 kt mv kT ε== 六、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七、刚性气体分子自由度表 八、能均分原理: 1.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2.运动自由度: 确定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称为该物体的自由度 (1)质点的自由度: 在空间中:3个独立坐标在平面上:2 在直线上:1 (2)直线的自由度: 中心位置:3(平动自由度)直线方位:2(转动自由度)共5个 3.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如氦、氖分子)3 i=;刚性双原子分子5 i=;刚性多原子分子6 i= 4.能均分原理:在温度为T的平衡状态下,气体分子每一自由度上具有的平均动都相等,其值为 1 2 kT 推广:平衡态时,任何一种运动或能量都不比另一种运动或能量更占优势,在各个自由度上,运动的机会均等,且能量均分。 5.一个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2 k i kT ε=

安徽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必背科目

声律启蒙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

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慵。 ○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白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教职工考勤及请销假管理暂行办法(精)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教职工考勤及请销假管理暂行办法 为完善教职工考勤及请销假管理制度,增强学院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现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一章考勤制度 第一条考勤是单位对教职工到岗情况的定期考核与日常检查,是强化学院管理,提高工作效能,保证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是学院开展聘任工作,向教职工提供津贴及其它待遇的重要依据。 第二条各部门应加强对教职工的日常管理,全面执行考勤及请销假制度。 1、各部门应充分重视考勤工作,由主要负责人分管本部门的考勤工作,并选定一位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考勤员。 2、教职工请假获准后,应告知考勤员以作为记录考勤的依据,假期结束后及时销假。 3、党政管理、教辅人员、兼职教师等一律实行坐班制。 4、当月考勤结果由考勤员在次月2号之前经部门领导审核签字后报人力资源部。 5、教职工出勤情况,是个人年度考核的基本内容。考勤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部门及其领导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6、凡不规范执行考勤的部门,由人力资源部督促并指导其规范执行考勤工作。 7、对考勤工作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学院将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按院规院纪处理。 第三条学院将组织有关部门不定期检查出勤及考勤情况。 第四条教职工请病、事假期间,从事盈利性活动的,一经查实,应按旷工处理。经批评教育无效,或屡教不改者,按国家人事政策有关规定予以辞退。 对于以不正当手段骗取病假的教职工,学院将给予严肃处理。 第二章请销假制度 第五条在学院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教职工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出勤的,须按规定办理请假、续假、销假手续。 教职工请假时应书面申请,说明理由,注明请假期限,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按审批流程办理。如确因特殊情况,本人无法办理请假手续的,应及时委托他人代办,请假期满后,须按时到岗工作并及时到批假部门办理销假手续。 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应在假期期满之前办理续假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 第六条病假

(完整版)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A卷.doc

**大学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下)考试日期 任课教师 ______________试卷编号_______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或类别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累分人 签名题分40 10 10 10 10 10 10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部分常数:玻尔兹曼常数 k 1.38 10 23 J / K , 气体普适常数 R = 8.31 J/K.mol, 普朗克常量h = 6.63 10×34 J·s,电子电量e 1.60 10 19 C;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1. 一理想卡诺机在温度为 27℃和 127℃两个热源之间运转。若得分评卷人 使该机正循环运转,如从高温热源吸收1200J 的热量,则将向低 温热源放出热量 ______J; 2.1mol 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至体积增大一倍为止,即 V22V1则在该过程中熵增S_____________J/k。 3.某理想气体的压强 P=105 Pa,方均根速率为 400m/s,则该气 体的密度 _____________kg/m3。 4.AB 直导体长为 L 以图示的速度运动,则导体中非静电性场强大小 ___________,方向为 __________,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

5 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为 20.0 μ F,两板上的电压变化率为 dU/dt=1.50 × 10V/s ,则电容器两平行板间的位移电流为___________A。 6. 长度为 l ,横截面积为 S 的密绕长直螺线管通过的电流为I ,管上单位长度绕有n 匝线圈,则管内的磁能密度w 为 =____________ ,自感系数 L=___________。 7.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三个顶点上固定的三个点电荷如图所示。以无穷远为零电 势点,则 C 点电势 U C =___________;今将一电量为 +q 的点电荷 从 C点移到无穷远,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 A=___________。 8.长为 l 的圆柱形电容器,内半径为R1,外半径为R2,现使内极 板带电 Q ,外极板接地。有一带电粒子所带的电荷为q ,处在离 轴线为 r 处( R1r R2),则该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_________________;若带电粒子从内极板由静止飞出,则粒子飞到外极板时,它所获得的动能E K________________。 9.闭合半圆型线圈通电流为 I ,半径为 R,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外磁场中,B0的方向垂直于AB,如图所示。则圆弧ACB 所受的磁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_,线圈所受磁力矩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 10.光电效应中,阴极金属的逸出功为2.0eV,入射光的波长为400nm ,则光电流的 遏止电压为 ____________V。金属材料的红限频率υ0 =__________________H Z。11.一个动能为40eV,质量为 9.11 × 10-31 kg的电子,其德布 罗意波长为nm。 12.截面半径为R 的长直载流螺线管中有均匀磁场,已知 dB 。如图所示,一导线 AB长为 R,则 AB导线中感生 C (C 0) dt 电动势大小为 _____________,A 点的感应电场大小为E。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11通信《通信原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可用 度量。 2、传送多路信号有三种复用方式,即频分复用、 、码分复用 3、消息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则此消息携带的信息量就 。 4、模拟调制的三种方式即 5、单频调频信号的表达式为()t t 37102sin 5102cos 6?+?ππ,则该调频信号的带宽为 Hz 6、设有3路信号,其最高频率分别为fm 、2fm 和 3fm ,采用多路复用方式进行传输,如各路信号均按相同速率采样,则最小采样频率是 。 7、信息源以概率P 1=1/2、P 2=1/4、P 3=1/4发送m 1 、 m 2和m 3三种信息符号,其符号出现统计独立,则m 2符号的信息量I(m 2)= bit 。 8、每秒传送100个码元,则码元率为 波特 9、若Ni 表示输入平稳高斯白噪声功率,其功率谱密 度为n 0/2,理想带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为理想矩形函数,单边带宽为B ,则噪声通过该滤波器后的功率为 10、调频信号表达式为 s(t)=(1+0.5cos6280t)cos628000t, 则载波频率为 Hz 二、简答题 1、写出香农公式的表达式,说明各个参数的意义,及由香农公式所得出的四点结论是什么? 2、详述门限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由白噪声得到窄带白噪声,窄带白噪声的功率与其同相分量的功率及正交分量的功率有何关系 三、计算证明题 1、证明熵与条件熵的关系式) X H H = H+ XY Y (X / ) ( ) ( 2、2MHz载波受10kHz单频正弦调频,峰值频偏为10kHz,求 (1)调频信号的带宽 (2)调制信号幅度加倍时,调频信号的带宽 (3)调制信号频率加倍时,调频信号的带宽 (4)若上述信号为调相信号,则重复(2)(3)的计算过程 3、对正弦信号) fπ t =(V)进行调频,调频指数 cos( 500 10 )(t 为5,50Ω上未调载波功率为10W,求 (1)频偏常数 (2)已调信号的载波功率 (3)一、二次边频分量占总功率的百分比,贝塞尔函数以J表示,不需查表 (4)如果输入信号幅度降低为5V,带宽有何变化? 4、国际摩尔斯电码以点和划序列发送英文字母,划用持续3个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点用持续1个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且划出现的概率是点出现概率的1/3,求(1)计算点和划的信息量(2)计算点和划

(完整版)大学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大学物理》上册复习纲要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一、基本要求: 1、 熟悉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的四个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会处理两类问题:(1)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2)已知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速度和运动方程。 2、 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二、内容提要: 1、 位置矢量: z y x ++= 位置矢量大小: 2 22z y x ++= 2、 运动方程: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t z t y t x t )()()()(++= 3、 位移?: z y x ?+?+?=? 无限小位移:k dz j dy i dx r d ++= 4、 速度: dt dz dt dy dt dx ++= 5、 加速度:瞬时加速度: k dt z d j dt y d i dt x d k dt dv j dt dv i dt dv a z y x 222222++=++= 6、 圆周运动: 角位置θ 角位移θ? 角速度dt d θω= 角加速度22dt d dt d θ ωα== 在自然坐标系中:t n t n e dt dv e r v a a +=+=2 三、 解题思路与方法: 质点运动学的第一类问题:已知运动方程通过求导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包括它沿各坐标轴的分量;

质点运动学的第二类问题:首先根据已知加速度作为时间和坐标的函数关系和必要的初始条件,通过积分的方法求速度和运动方程,积分时应注意上下限的确定。 第二章 牛顿定律 一、 基本要求: 1、 理解牛顿定律的基本内容; 2、 熟练掌握应用牛顿定律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以微积分为工具,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的简单动力学问题。 二、 内容提要: 1、 牛顿第二定律: a m F = 指合外力 a 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 在直角坐标系中: x x ma F = y y ma F = z z ma F = 在曲线运动中应用自然坐标系: r v m ma F n n 2 == dt dv m ma F t t == 三、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1、 重力: mg 2、 弹性力: 弹簧中的弹性力kx F -= 弹性力与位移成反向 3、 摩擦力:摩擦力指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接触面上有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总是与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大小: N f F F μ= 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为:N m f F F 00μ= 0μ静摩擦系数大于滑动摩擦系数μ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一、 基本要求: 1、 理解动量、冲量概念,掌握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熟练应用。 2、 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变力作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 3、 掌握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能熟练应用。 4、 了解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二、 内容提要 (一) 冲量

(完整word版)《大学物理》下册复习资料.docx

《大学物理》(下)复习资料一、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1. 感应电动势——总规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i d m,多匝线圈 dt i d ,N m 。 dt i 方向即感应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内由负极指向正极。由此可以根据计算结果判断一段导体中哪一端的电势高(正极)。 ①对闭合回路, i 方向由楞次定律判断;②对一段导体,可以构建一个假想的回路(使添加的导线部分不产生i) ( 1)动生电动势(B不随t变化,回路或导体L运动) b i v B 一般式:i v B d;直导线: a 动生电动势的方向: v B 方向,即正电荷所受的洛仑兹力方向。(注意)一般取 v B 方向为d方向。如果 v B ,但导线方向与 v B 不在一直线上(如习题十一填空 2.2 题),则上式写成标量式计算时要考虑洛仑兹力与线元方向的夹角。 ( 2)感生电动势(回路或导体L不动,已知 B / t 的值): B ,B与回路平面垂直时 i d s i s t B S t B 磁场的时变在空间激发涡旋电场 E i : E i d s B d s(B增大时 B 同磁场方向,右图)t L t t E i [解题要点 ]对电磁感应中的电动势问题,尽量采用法拉第定律求解——先求出 t 时刻穿过回路的磁通量m B dS ,再用 S d m求电动势,最后指出电动势的方向。(不用法拉弟定律:①直导线切割磁力线;②L不动且已知 B / t 的值) i dt [ 注 ] ①此方法尤其适用动生、感生兼有的情况;②求m时沿 B 相同的方向取dS,积分时t 作为常量;③长直电流 /;④ i 的结果是函数式时,根据“ i >0 即 m 减小,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回路中原磁场同向,而 i 与感应 B r = μI 2πr 电流同向”来表述电动势的方向:i >0 时,沿回路的顺(或逆)时针方向。 2. 自感电动势 i L dI ,阻碍电流的变化.单匝: dt m LI ;多匝线圈NLI ;自感系数L N m I I 互感电动势12M dI 2,21M dI1 。(方向举例:1线圈电动势阻碍2线圈中电流在1线圈中产生的磁通量的变化) dt dt 若dI 2 dI 1 则有1221 ; 1 2MI 2 , 21MI 1,M12M 21 M ;互感系数M12 dt dt I 2I1 3.电磁场与电磁波 位移电流: I D=D dS , j D D(各向同性介质D E )下标C、D分别表示传导电流、位移电流。 t t S 全电流定律:H d I C I D S ( j C D ) d S ;全电流: I s I c I D,j S j C j D L t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意义( 积分形式 ) (1)D dS q(电场中的高斯定理——电荷总伴有电场, 电场为有源场) S i (2)E d B d S(电场与磁场的普遍关系——变化的磁场必伴随电场) S t L

大学物理复习资料

1.将一点电荷q放在球形高斯面的中心处,试问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通过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会发生变化( B ) A、将另一带电体Q从远处移到高斯面外; B、将另一带电体Q从远处移到高斯面内; C、将高斯面内的点电荷q移离球心处,但仍在高斯面内; D、改边高斯面的大小形状,但依然只有点电荷q留在高斯面 2.根据高斯定理的数学表达式可知下述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C G)。 A闭合高斯面内的电荷代数和为零时,闭合面上的各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B闭合高斯面内的电荷代数和不为零时,闭合面上的各点电场强度一定处处不为零; C闭合高斯面内的电荷代数和为零时,闭合面上的各点电场强度不一定处处为零; D闭合高斯面上各点电场强度均为零时,闭合面内一定处处无电荷。 E如果闭合高斯面内无电荷分布,闭合面上的各点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F如果闭合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不为零,则闭合面内必有电荷分布; G如果闭合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闭合面的电通量必不为零; H高斯定理仅适用于具有高度对称性的电场。 3.一半径为R的“无线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其单位长度带电荷λ。该圆柱

面内、外电场强度分布为(r【矢量】表示垂直与圆柱面的平面上。从轴线处引出的矢径)E(r)【矢量】=????(rR),外部电场方向沿半径方向 4 5.把一个均匀带有电荷+Q的球形肥皂泡由半径r1吹胀到r2,则半径为R(r1<R<r2=的球面上任一点的场强大小E由___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_;电势U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为 ________________(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6. 两个同心球面的半径分别为R1 和R2 ,各自带有电荷Q1 和Q2 .求:(1) 各区域电势分布,并画出分布曲线;(2) 两球面间的电势差为多少?

大学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材料(期末)

大学物理下册 学院: : 班级: 第一部分: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一、气体的状态参量:用来描述气体状态特征的物理量。 气体的宏观描述,状态参量: (1)压强p:从力学角度来描写状态。 垂直作用于容器器壁上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由分子与器壁碰撞产生的。单位 Pa (2)体积V:从几何角度来描写状态。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所能达到的空间。单位m 3 (3)温度T:从热学的角度来描写状态。 表征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单位K。 二、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2 12 PV PV PV C T T T =→=; m PV RT M ' =;P nkT = 8.31J R k mol =;23 1.3810J k k - =?;231 6.02210 A N mol- =?; A R N k = 四、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2 3kt p nε =2 1 2 kt mv ε=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五、理想气体温度公式: 2 13 22 kt mv kT ε== 六、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七、刚性气体分子自由度表 八、能均分原理: 1.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2.运动自由度: 确定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称为该物体的自由度 (1)质点的自由度: 在空间中:3个独立坐标在平面上:2 在直线上:1 (2)直线的自由度: 第一部分: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 第二部分:静电场 第三部分:稳恒磁场 第四部分:电磁感应 第五部分:常见简单公式总结与量子物理基础

中心位置:3(平动自由度) 直线方位:2(转动自由度) 共5个 3. 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如氦、氖分子)3i =;刚性双原子分子5i =;刚性多原子分子6i = 4. 能均分原理:在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下,气体分子每一自由度上具有的平均动都相等,其值为 12 kT 推广:平衡态时,任何一种运动或能量都不比另一种运动或能量更占优势,在各个自由度上,运动的机会均等,且能量均分。 5.一个分子的平均动能为:2 k i kT ε= 五. 理想气体的能(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之和) 1.1mol 理想气体2 i E RT = 5. 一定量理想气体()2i m E RT M νν' == 九、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函数) 速率分布曲线峰值对应的速率 v p 称为最可几速率,表征速率分布在 v p ~ v p + d v 中的分子数,比其它速率的都多,它可由对速率分布函数求极值而得。即 十、三个统计速率: a. 平均速率 M RT M RT m kT dv v vf N vdN v 60.188)(0 === == ??∞ ∞ ππ b. 方均根速率 M RT M k T v dv v f v N dN v v 73.13)(20 2 2 2 == ? = = ??∞ C. 最概然速率:与分布函数f(v)的极大值相对应的速率称为最概然速率,其物理意义为:在平衡态条件下,理想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在p v 附近的单位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气体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最大。 M RT M RT m kT v p 41.1220=== 三种速率的比较: 各种速率的统计平均值: 理想气体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十一、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及平均自由程: 一个分子单位时间里受到平均碰撞次数叫平均碰撞次数表示为 Z ,一个分子连续两次碰撞之间经历的平均自由路程叫平均自由程。表示为 λ 平均碰撞次数 Z 的导出: 热力学基础主要容 一、能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平动、转动、振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能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对于理想气体,忽略分子间的作用 ,则 平衡态下气体能: 二、热量 系统与外界(有温差时)传递热运动能量的一种量度。热量是过程量。 )(12T T mc Q -=)(12T T Mc M m -=) (12T T C M m K -= 摩尔热容量:( Ck =Mc ) 1mol 物质温度升高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Ck 与过程有关。 系统在某一过程吸收(放出)的热量为: )(12T T C M m Q K k -= 系统吸热或放热会使系统的能发生变化。若传热过程“无限缓慢”,或保持系统与外界无穷小温差,可看成准静态传热过程。 准静态过程中功的计算: 元功: 41 .1:60.1:73.1::2=p v v v Z v = λn v d Z 2 2π=p d kT 22πλ= n d Z v 221πλ= = kT mv e v kT m v f 22232 )2(4)(-=ππ?∞ ?=0 )(dv v f v v ? ∞ ?= 22)(dv v f v v ∑∑+i pi i ki E E E =内) (T E E E k =理 =RT i M m E 2 =PdV PSdl l d F dA ==?=

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B卷题目和答案

大学学年第二学期考试B卷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下)考试日期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或类别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累分人 签名题分40101010101010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ε o =×10-12F·m-1、μ =4π×10-7H/m; k=×10-23 J·K-1、R= J·K-1·mol-1、 N A =×1023mol-1、e=×10-19C、电子静质量m e=×10-31kg, h=× 10-34J·s。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体积为4升的容器内装有理想气体氧气(刚性分子),测得其压强为5×102Pa,则容器内氧气的平均转动动能总和为_______________J,系统的内能为_______________ J。 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氧气(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b到达c,图中abc为一直线。求此过程中:气 体对外做的功为_ _______________;气体内能的增 加_______________;气体吸收的热量 _______________。 3.一绝热的封闭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 边充有一定量的某种气体,压强为p;右边为真空,若把隔板抽去(对外不漏气),

当又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内能变化量为_______________J ,气体的熵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4.有一段电荷线密度为λ长度为L 的均匀带电直线,,在其中心轴线上距O 为r 处P 点有一个点电荷q 。当r>>L 时,q 所受库仑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当r<

安大语文复习要点解析

12-13学年第2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 考试题型:一、判断题或(每小题2分,共10分,请用正楷字填写) 二、填空题(每个2分,共1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四、古诗词赏析题(共20分) 五、应用文改错题(10分) 六、作文(40分) 复习要点: 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 (1)仓颉造字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汉字是由他创造的。但是想想一个人创造那么多字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2)结绳说:就是用系绳子的方法来记事,具体如何结绳没有记载。 (3)八卦说: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吉凶的一套系统,但是八卦的起源当在殷周之时。由此可见,八卦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后,甚至是在文字相当发达的时候。八卦不是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 (4)契刻说:契刻也是原始的记事方法,就是在竹木、石头或兽骨等上边刻上记号或缺口表示数目或当事者双方各执其一,缺口对合以为凭借。 (5)图画说:与文字起源有直接关系的应当是图画,沈兼士说“余以为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图画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艺术,一个是向文字。所以早期的甲骨文中象形字占较大的比率。 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 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所谓六书,用《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的说法是: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3、古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 古代汉语词义演变的方式:一、词义范围的变化;二、词义色彩的转移。(详见书本25页)4、《略论语言形式美》的主要观点 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 5、把握第二讲中的特殊句式及其翻译。 (详见书第28页) 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现代汉名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和方言不是对立的。现代汉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作为汉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用于不同方言区的交际。一方面,共同语不断地、有选择地从方言中吸取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各地方言也不断地从普通话中吸取一些有用成分来改变自己、发展自己。未来社会,普通话将在社会公共交际场合普遍流行,各主要方言不会消失,仍在各自领域内发挥交际的职能,这些都是毫无疑义的。 7、修辞的原则和修辞格 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题旨情境 辞格又称“辞式”、“修辞方式”,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结构形式逐步固定下来的,在一定语境中能够产生积极表达效果的语言运用形式。(比喻、拟人、夸张、双关、仿词、顶针、回环、层递、通感、对照、映衬) 8、《诗经》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史地位 艺术特色:《诗经》的诗经艺术很质朴,多采用复沓的句式和章句,反复咏叹;其广泛使用以彼物比此 物、触物比兴的比兴手法。《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诗经》

2020年(采购管理)采购管理考试试卷A(江淮学院)

(采购管理)采购管理考试试卷A(江淮学院)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采购管理》考试试卷(A卷) (闭卷时间120分钟) 院/系年级专业姓名学号 一、判断题:(正确画√,错误画×;每题1分,共6分) 1.()NON-BOM,又称NPR(Non-ProductionRelated),即非产品材料,是企业中不直接进入产品本身的所有物品。比如,零部件以及半成品等。 2.()自制与外购决策是生产企业供应战略中的重要决策内容。一般情况下,生产企业在开发生产新产品时,或自身生产能力和成本改变时,或供应商的竞争能力和成本改变时,需要进行自制与采购决策。 3.()采购时不仅要考虑采购物本身的售价,而且要考虑降低采购物投入运营后的使用费用,这是采购管理要遵循的原则之一。 4.()采购管理是商品流通的伴生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 5.()即时制采购要求供需双方信息共享,增加生产批量,采用小批量采购。 6.()当前,企业竞争战略和资源配置方式已经超越了国界,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实施国际采购,以追求最佳的配置效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2分) 1.以下不是集中采购特点的是:()。 A.量大,过程长,手续多B.集中度高,决策层次高

C.支付条件严紧,占用资金少D.专业性强,责任加大 2.间接物料是与最终产品不直接相关的()。 A.办公用品或服务B.有形物资C.维护、修理等备品备件D.商品或服务3.化学制品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催化剂属于() A.原材料B.MROC.零部件D.辅助材料 4.在采购()时,常采取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法为主要采购策略。 A.机器设备、厂房设施等B.MROC.无形商品D.半成品 5.以下不为企业采购主要趋势的是()。 A.电子化B.纳入供应链体系C.减少供应商D.制定采购计划 6.目前,国内已有慧聪网、()等第三方交易平台为企业提供在线采购服务。 A.易趣网B.AlibabaC.拍拍网D.当当网 三、多选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8分) 1.企业采购管理中涉及到的支持性活动主要有:()。 A.采购计划B.采购实施C.人员管理D.信息管理 2.采购及其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有:()。 A.战术职能向战略职能转变B.网上招标向电子采购手段转变 C.内部管理向外部供应商管理转变D.联合采购向集中采购转变 3.关于集中采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可降低采购成本B.必须单源供应C.以较大采购量为基础D.是企业内部的采购4.关于联合采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联合采购是集中采购在外延上的进一步拓展 B.是指企业中两个以上的部门采用某种方式进行的合作采购行为

大学物理学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主要公式: 1.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位失r=x i +y j +z k , 质点运动方程(位矢方程):k t z j t y i t x t r )()()()(++= 参数方程:。t t z z t y y t x x 得轨迹方程消去→?? ?? ?===)()() ( 2.速度:dt r d v = 3.加速度:dt v d a = 4.平均速度:t r v ??= 5.平均加速度:t v a ??= 6.角速度:dt d θ ω= 7.角加速度:dt d ω α= 8.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ωR v = 9.切向加速度:ατR dt dv a == 10.法向加速度:R v R a n 2 2 ==ω 11.总加速度:2 2n a a a +=τ 第二章 牛顿定律 主要公式: 1.牛顿第一定律:当0=合外F 时,恒矢量=v 。 2.牛顿第二定律:dt P d dt v d m a m F = ==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F F '-=

第三章 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主要公式: 1.动量定理:P v v m v m dt F I t t ?=-=?=?=?)(1221 2.动量守恒定律:0,0=?=P F 合外力当合外力 3. 动能定理:)(2 1212 22 1 v v m E dx F W x x k -= ?=?=? 合 4.机械能守恒定律:当只有保守内力做功时,0=?E 第五章 机械振动 主要公式: 1.)cos(?ω+=t A x T πω2= 弹簧振子:m k =ω,k m T π2= 单摆:l g = ω,g l T π2= 2.能量守恒: 动能:221 mv E k = 势能:2 2 1kx E p = 机械能:22 1 kA E E E P k =+= 3.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仍为简谐振动:)cos(?ω+=t A x 其中: ? ? ???++=?++=22112211212221cos cos sin sin cos 2??????A A A A arctg A A A A A a. 同相,当相位差满足:π?k 2±=?时,振动加强,21A A A MAX +=; b. 反相,当相位差满足:π?)12(+±=?k 时,振动减弱,21A A A MIN -=。

大学物理下复习题(附答案)

大学物理下复习题 (附答案) 第一章填空题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对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错电荷电量是量子化的。()对 物体所带电量可以连续地取任意值。()错 物体所带电量只能是电子电量的整数倍。()对 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对 电场线稀疏处的电场强度小。()对 电场线稀疏处的电场强度大。()错 静电场是有源场。()对 静电场是无源场。()错 静电场力是保守力。() 对 静电场力是非保守力。()错 静电场是保守力场。()对 静电场是非保守力场。()错 电势是矢量。()错 电势是标量。()对 等势面上的电势一定相等。()对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落。()对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升高。()错 电场中某点场强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处所受电场力的方向。()错 电场中某点场强方向就是将正点电荷放在该点处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对 电场中某点场强方向就是将负点电荷放在该点处所受电场力的方向。()错 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电场力很大,该点场强E一定很大。()错 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电场力很大,该点场强E不一定很大。()对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场强E处处相等。()错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场强E大小处处相等。()对 如果在高斯面上的E处处为零,肯定此高斯面内一定没有净电荷。()对 根据场强与电势梯度的关系可知,在电势不变的空间电场强度为零。()对 如果高斯面内没有净电荷,肯定高斯面上的E处处为零。()错 正电荷由A移到B时,外力克服电场力做正功,则B点电势高。对 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对 第一章填空题 已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的绝对值e= C。1.602*10-19或1.6*10-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