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拆除工程施工方案(1)

钢筋混凝土拆除工程施工方案(1)

钢筋混凝土拆除工程施工方案(1)
钢筋混凝土拆除工程施工方案(1)

下沉广场自动扶梯施工方案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下沉广场自动扶梯部位梁柱的混凝土拆除工程及混凝土构件重新按图施工等。

1.2 施工准备

1.2.1 现场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对现场相关工程的测量复核,以检查工程设计图纸是否与实际相吻合。拆除部位楼板面下部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进行加固,保证在混凝土拆除过程中不影响相邻构件的质量、安全,脚手架立杆间距为600×600,水平间距为1.8m。

1.2.2 人员配置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工期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劳动力进行施工。

1.2.3 施工机具配置

本工程混凝土(钢筋)拆除工程量较少,作业面集中,对设备的产能、机动性、精度等要求高。为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工期要求,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及施工工期,合理配置施工机具。

1.3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1.3.1 工艺原理(混凝土拆除)

钢筋混凝土切割是利用镶有金刚石筒锯(直径100)对准混凝土构件需要拆除的部位不断重复切割,每段切割混凝土构件长度不超过500mm,利用金刚石超高的强度将钢筋混凝土切断,直至该部位切透为止。与此同时采用水冷却,即是切割设备降温需要又是防粉尘、降低噪音的得利措施。

1.3.2 工法特点

1、施工精度高,机械化程度高。

2、无振动,对原结构无损伤。

3、无粉尘,噪音低,对环保更有益。

4、速度快,效率高。

1.3.3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拆除部位放线(弹线)—切割设备就位(固定)—混凝土(钢筋)切割—切块吊装

—清理现场—定位、放线—钢筋化学植筋—梁板模板安装—柱模安装、加固—混凝土浇筑

1.4 施工方法

1.4.1施工准备(混凝土拆除)

确保施工现场水通、电通。在切割过程中冷水具有对切割设备本身进行降温及避免扬尘的作用。

1.4.2拆除部位定位、放线

(1)依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实体的勘测,技术人员需对将要切除的混凝土实体进行设计排版,将实体分层、分块切除。

(2)排版过程中必须考虑吊装设备的起重能力。排版前计算切割块的重量,满足起重设备的荷载要求,进行合理的排版分块。

(3)将切割排版图分发给测放人员及施工人员。要求用墨线弹出准确的切割线并加以保护。1.4.3切割设备就位

(1)根据切割线选择合理的位置,安装切割设备。

(2)固定采用在混凝土实体上钻孔,用膨胀螺栓紧锢设备底座的方法。

1.4.4混凝土切割

对原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金刚石筒锯切割,将原混凝土全部拆除,采用分段分块作业。

1.4.5切块吊装

由于本工程施工位置位于地下一层下沉广场部位,切块吊装采用现场塔吊吊运至地面后,再进行破碎作业。

1.4.6定位、放线

现场清理完毕后,有专业测量人员按照变更图纸,将变更部位梁柱定位放线,便于下道工序的进行。

1.4.7钢筋化学植筋

更具变更图纸,新增梁板与原结构连接处均采用植筋方式,在原混凝土结构钻孔时严禁采用冲击锤,钻孔位置应避开原钢筋,不得钻断主筋;成孔后,应将孔内废渣清理干净,钻孔深度应进行测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植筋前应对钢筋表面进行除锈处理,钻孔内保持干燥;植筋锚固料必须要产品合格证明,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施工,固话过程应对钢筋进行保护,钢筋不得有任何松动。

1.4.8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除原混凝土保护层,露出主筋,旧混凝土在浇筑前必须湿润,接触面需刷纯水泥浆一道。新浇混凝土强度为C30,内掺微膨胀剂。

1.5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施工设备见表1-2;

主要人员配置计划见表1-3;

表1-2 拆除工程主要施工设备表

1.6 安全管理措施

1 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根据钢筋混凝土切割施工的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提出安全的注意事项及具体措施。

2 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电动机、电缆线均正常,保护接地良好,防护装置安全有效,锯片选用符合要求,安装正确。

3 启动后,应空载运转,检查并确认锯片运转方向正确,升降机构灵活,运转中无异常、异响,一切正常后,方可作业。

4 混凝土切割操作人员,在推操作切割机时,不得强行进刀。

5 切割厚度应按机械出厂铭牌规定进行,不得超厚切割。

6 混凝土切割时应注意被切割钢筋混凝土实体的受力变化。避免卡住锯片、绳锯等。

7 混凝土切割作业中,当工件发生冲击、跳动及异常音响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8 严禁在运转中检查、维修设备各部件。

9 作业后,应清洗机身,擦干锯片,排放水箱余水,收回电缆线,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处。

10 施工人员需经过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并参加施工技术、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特殊作业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此外作业人员应熟知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和应急措施。

11作业人员应配有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定期体检,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护措施。

12 做好不同季节作业人员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工作。

13 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对重点作业场所,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14 电缆架设应顺直、标准,保证绝缘良好;所有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具有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所有的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装置有效的二级漏电保护开关,潮湿的场所使用安全电压。

15 起重设备、吊具、锁具正式使用前必须组织试吊、试运行,经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吊装作业中严禁超载。

16 施工现场必须设有安全标志,设置安全警戒区,切割作业区域内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17 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配备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

1.7 环境保护要求

1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规划布置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设施,制定并实施《环境管理方案》。

2 施工前,应对每位作业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环境卫生教育培训,并做好记录。

3 施工现场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并应做好检查记录。

4 噪声控制应符合当地政府部门或附近居民要求。一般需制定相应的降噪措施,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集中劳动力及切割设备在噪声限制较低的白天进行作业,避免夜间施工噪音超标。

5 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封闭施工现场的窗户并在主要声源处加隔音罩或隔音围挡,墙面采用吸声效果较好的工程材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