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离散数学课程 》模拟题答案

《2013离散数学课程 》模拟题答案

《2013离散数学课程 》模拟题答案
《2013离散数学课程 》模拟题答案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考点及模拟题答案

一、考试题型及分值

各种题型所占的比例:

填空题10%,判断题10%,选择题20%,其它题型60%

新出试卷按照如下各种题型所占的比例:

填空题20%,判断题15%,选择题30%,其它题型35%

二、考点

1.命题逻辑

熟练掌握命题及其表示;

掌握常用联结词(?、∧、∨、→、 )的使用;

熟练掌握命题公式的符号化;

熟练掌握使用真值表判别命题等价的方法;

掌握使用等价公式判别命题等价的方法;

掌握重言式与蕴含式的概念及其判别方法;了解其他联结词的使用;了解对偶的概念;

掌握求命题范式的方法;

熟练掌握命题演算推理的基本理论。

2.谓词逻辑

熟练掌握谓词的概念及其表示;

熟练掌握量词的使用;

掌握使用谓词公式翻译命题的方法;

掌握变元的约束;

掌握谓词演算中等价式与蕴含式的判别;了解前束范式的求法;

熟练掌握谓词演算推理的基本理论。

3.集合与关系

熟练掌握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法;

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

掌握序偶与笛卡尔积的概念;

熟练掌握关系及其表示;

掌握关系的基本性质;了解复合关系和逆关系的概念;

掌握关系的闭包运算; 了解集合的划分和覆盖;

掌握等价关系与等价类的概念; 了解相容关系的概念;

掌握各种序关系的概念。

4.函数

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

掌握逆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基数的概念; 了解可数集与不可数集; 了解基数的比较。

5.代数结构

掌握代数系统的概念;

掌握n元运算及其性质;

掌握半群、群与子群的概念; 了解阿贝尔群和循环群的概念; 了解陪集与拉格朗日定理; 了解同构与同态的概念; 了解环与域的概念。

6.图论

掌握图的基本概念;

掌握路与回路的概念;

熟练掌握图的矩阵表示;

掌握欧拉图和哈密顿图的概念;

掌握平面图的概念;了解对偶图与着色;

熟练掌握树与生成树的概念; 了解根树及其应用。

(一)参考教材与网上资料复习

(二)随堂练习或作业题在在新出试卷里有较大比例提高

三、模拟试卷附后(请参考学习资料,找到或者做出解答)

一、考试对象

计算机学科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本科生。

二、考试的性质、目的

离散数学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是近代数学的一个分支。在计算机科学中,它主要应用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理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程序理论、编码理论、人工智能、数字系统逻辑设计等方面。它是计算机科学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的目标是:①使学生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有关课程以及今后工作打好基础。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五、课程综合评定办法

1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60%。

2、平时成绩(作业、考勤情况等):占总成绩40%

3、试题难易程度:

基础试题:中等难度试题:较难试题:难度较大的试题=4:3:2:1

六、考试教材

《离散数学》左孝凌、李为鑑、刘永才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附:模拟试卷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2–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离散数学》试卷(模拟卷)

教学中心:专业层次:

学号:姓名:座号: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

2. 考前请将以上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 所有答案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一.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设A,B都是合式公式,则A∧B→?B也是合式公式。(√)

2. P →Q ??P∨Q 。(√)

3、对谓词公式(?x)(P(y)∨Q(x,y))∧ R(x,y)中的自由变元进行代入后得到公式(?x)(P(z)∨Q(x, z))∧ R(x,y)。(×)

4.对任意集合A、B、C,有)

A-

C

-

B

=

-。(√)

-

-

A

)

(

C

(

)

B

(C

5. 一个结点到另一个结点可达或相互可达。 (× )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

1. 设:p:刘平聪明。q:刘平用功。在命题逻辑中,命题:

“刘平不但聪明,而且用功”可符号化为:( A )

A.P ∧Q B.?P∨Q

C.P∨?Q D.P∧?Q

2. 对于命题公式A,B,当且仅当( B )是重言式时,称“A蕴含B”,并记为A?B。

A.?A →?B B.A → B

C. A →?B D.?A →B

3.设Q(x):x是有理数,R(x):x是实数。命题“每一个有理数是实数”在谓词逻辑中的符号化公式是( A )

A.(?x)(Q(x)→R(x))B.(?x)(Q(x)∧R(x))

C.(?x)(Q(x)→ R(x)) D.(? x)(Q(x)∧ R(x))

4.设[0,1]和(0,1)分别表示实数集上的闭区间和开区间,则下列命题中为假的是( D )

A .(0,1)?[0,1]

B .{0,1} ?Z

C .{0,1} ?[0,1]

D .[0,1] ?Q

5. 设[a,b]和(c,d )分别表示实数集上的闭区间和开区间,则([0,4] ∩

[2,6])-(1,3)=( A )

A .[3,4]

B .(3,4)

C .{3,4}

D .[0,1] ∪[3,6]

6. 对于集合{1, 2, 3},下列关系中不等价的是( B )

A .R={<1,1>,<2,2>, <3,3>}

B .R={<1,1>,<2,2>,<3,3>,<1,4>}

C .R={<1,1>,<2,2>,<3,3>,<3,2>,<2,3>}

D .R={<1,1>,<2,2>,<1,2>,<2,1>,<1,3>,<3,1>,<3,3>,<2,3>,<3,2>}

7.设A={1,2,3,4,5},B={6,7,8,9,10},以下哪个关系是从A 到B 的单射函数( B )

A .f ={<1,7>,<2,6>,<3,5>,<1,9>,<5,10>}

B .f ={<1,8>,<2,6>,<3,7>,<4,9>,<5,10>}

C .f ={<1,7>,<2,6>,<3,5>,<4,6>}

D .f ={<1,10>,<2,6>,<3,7>,<4,8>,<5,10>}

8.集合S 的幂集P (S )关于集合的并运算“∪”的零元为( B )

A .Φ

B .S

C .没有

D .P (S )

9.下列为欧拉图的是( (4) )

10.给定无孤立点无向图G 的边集:{(1,2),(1,3),(2,3),(2,4),(2,

5),(3,4),(3,5)},找出图G 的一棵生成树为( A )

A .{(1,2),(1,3),(2,4),(3,5)}

B .{(1,2),(1,3),(2,3),(2,4)}

C .{(1,2),(1,3),(3,5),(4,5)}

D .{(1,2),(3,4),(3,5),(4,5)}

三. 填空题 (每题2分,共10分)

1.如果二元运算运算*对集合A 封闭, 则意味着对任意的A b a ∈,有a b A *∈。

2.设非空集合A 的幂集为)(A ρ,则在代数系统中>< ,),(A ρ,对于∪运算的

幺元是Φ,零元是A ;

3.设G 是个具有5个结点的简单无向完全图,则G 有_10_条边。

4.设G 是个无自环的无向图,其中有2个结点的度数为4,其余结点的度为2,

有6条边。则G 中共有_ 4 个结点。因此,G 是个 欧拉 图。

5、仅当n ≤ 4 时,n K 为平面图。

四、证明推理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本题10分)用推理规则证明

Q → P ,Q ?S , S ?t ,t ∧ R ?P ∧ Q ∧ S ∧ R

证 (1)S ?t 前提引入

(2)(S →t )∧(t →S ) (1)等价转换

(3)t →S (2)化简

(4)t ∧ R P

(5)t (4)化简

(6)S (3)(5)假言推理

(7)Q ?S P

(8)(Q →S )∧(S → Q ) (7)等价转换

(9)S → Q (8)化简

(10)Q (6)(9)假言推理

(11)Q → P P

(12)P (10)(11)假言推理

(13)R (4)化简

(14)P ∧ Q ∧ S ∧ R (6)(10)(12)(13)合取

2、用(本题10分)推理规则证明

?x (P (x )→ Q (x ))??x P (x )→ ?x Q (x )

证 (1)?x (P (x )→ Q (x )) 前提引入

(2)P (Y )→ Q (Y ) (1) US

(3)?x P (x ) 附加前提引入

(4)P (Y ) (3) US

(5)Q (Y ) (2)(4)假言推理

(6)?x Q (x ) (5)UG

五、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本题10分)求下面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并写出相应的成真赋值

()()()()()P Q R P R Q P ?→∧→∨?→?→?

解 ()()()()()

P Q R P R Q P ?→∧→∨?→?→? ()()()()()P Q R P R Q P ???∨∧?∨∨???∨?∨?

()()()()

P Q P R R Q P ?∧?∨?∧∨?∨?∧

()()()()()P Q P R R P Q P ?∧?∨?∧∨?∧∨?∧()()P Q R P Q R ?∧?∧∨∧?∧?∨ ()()()()()()P Q R P Q R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 001011100101110m m m m m ?∨∨∨∨,主析取范式,成真赋值为001,011,100,101,110 主合取范式为

()()()000010111P Q R P Q R P Q R M M M ?∨∨∧∨?∨∧?∨?∨??∧∧

2、(本题10分)

求带权为1,1,2,3,3,4,5,6,7,8的最优三元树

解 0 1 1 2 3 3 4 5 6 7 8

(2) 2 3 3 4 5 6 7 8

(7) (12) (21)

(40)

()()()3(11)223345678623884W T =?++?+++++++=+?=????(作图略)

3、(本题10分)求下列最小生成树的权值

解 最小树权4+5+6+7=22

4、(本题10分)

设{2,3,4,8,9,10,11},,|A A =<>。(1)作关系的哈斯图;(2)求出该偏序集的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和最小元;(3)考虑{2,4,10}B =,求出该偏序集的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上确界、下确界

解 (1),|A <>代表A 上的整除关系,该关系R={(2,4),( 2,8),(2,10),(3,9),( 4,8)}A I ,

盖住关系COVR={(2,4),(2,10),(3,9),( 4,8)}},哈斯图略;

(2)该偏序集的极大元为8、9、10、11,极小元为2、3、11,没有最大元和最小元;

(3)考虑{2,4,10}B =,该偏序集的极大元4、10,极小元2,无最大元,最小元为2,上确界无,下确界为2。

广东省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广东省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21i - (i 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是 A .1+i B .1?i C .?1+i D .?1?i 2.设集合{}{}{} 20,1,2,3,4,5,1,2,3,|540U A B x Z x x ===∈-+≥,则()U A B = e A .{}1,2,3 B .{}1,2 C .{}2,3 D .{}2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命题“若22am bm <,则a b <”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命题“p 或q ”为真命题,则命题p 和命题q 均为真命题 C.命题“存在000,1x x e x ∈≤+R ”的否定为:“对,1x x e x ?∈>+R ” D.直线l 不在平面α内,则“l 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到α的距离相等”是“//l α”的充要条件 4.设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θ,且)1,2(-=a ,)3,2(2=+b a ,则θcos = A. 35- B.35 C.55 - 5.已知α是第四象限角,且1sin cos 5 αα+=,则tan 2α=

2018年高三数学模拟试题理科

黑池中学2018级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题理科(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2,101,, -=A ,{} 2≥=x x B ,则A B =I A .{}2,1,1- B.{ }2,1 C.{}2,1- D. {}2 2.复数1z i =-,则z 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为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函数是 A .2x y = B .y x = C .y x = D .2 1y x =-+ 4.函数 y=cos 2(x + π4 )-sin 2(x + π4 )的最小正周期为 A. 2π B. π C. π2 D. π 4 5.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命题“若x 2 -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 2 -3x+2≠0” B .“x=2”是“x 2 -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命题p:存在x 0∈R,使得2 0x -x 0+1<0,则﹁p:对任意x∈R,都有x 2 -x+1≥0 D .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p,q 均为假命题 6.在等差数列{}n a 中, 1516a a +=,则5S = A .80 B .40 C .31 D .-31 7.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π16+ B .π416+ C .π8+ D .π48+ 8.二项式6 21()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64 B .30 C . 15 D .1 9.函数3 ()ln f x x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 .(1,2) B .(2,)e C . (,3)e D .(3,)+∞ 10.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若0.9p =,则输出的n 为 A. 6 B. 5 C. 4 D. 3 开始 10n S ==, S p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60分没问题)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 )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2020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理科)

数学试题(理科) 考生须知: 1.本试卷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共6页,各题答案均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2{|4},{|4}M x x N x x =<=<,则 ( ) A .M N B .N M C .R M C N ? D .R N C M ? 2.若17(,),2i a bi a b R i i +=+∈-是虚数单位,则乘积ab 的值是 ( ) A .-15 B .3 C .-3 D .5 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45818,a a S =-=则 ( ) A .72 B .68 C .54 D .90 4.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及部分数据 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这个几 何 体的体积是 ( ) A .33cm B .352cm C .23cm D .332 cm 5.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D 为BC 边中点,且20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

那么 ( ) A .AO OD =u u u r u u u r B .2AO OD =u u u r u u u r C .3AO O D =u u u r u u u r D .2AO OD =u u u r u u u r 6.某单位有7个连在一起的车位,现有3辆不同型号的车需停放, 如果要求剩余的4个车位连在一起,则不同的停放方法的种数为 ( ) A .16 B .18 C .24 D .32 7.已知椭圆2214x y +=的焦点为12,F F ,在长轴A 1A 2上任取一点M ,过M 作垂直于A 1A 2的直线交椭圆于点 P ,则使得120PF PF ?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一)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 (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一) 一. 选择题(12小题,共60分,每题5分) 1. 已知集合{}{} M N x x x x Z P M N ==-<∈=?13302,,,,又|,那么集合 P 的子集共有( ) A. 3个 B. 7个 C. 8个 D. 16个 2. 函数y x =-的反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3. 已知直线l 与平面αβγ、、,下面给出四个命题: ()//(),()()////12314若,,则若,若,,则若,,则l l l l l ααββαββγαγγγββ αβαβ⊥⊥⊥⊥⊥?⊥⊥? 其中正确命题是( ) A. (4) B. (1)(4) C. (2)(4) D. (2)(3) 4. 设cos ()31233 x x x =-∈-,且,,则ππ 等于( ) A B C D ....±±±± ππππ 18929518 5. 设a b c a b c =+=-=sin cos cos 1313221426 2 2 ,,,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a B c a b C a c b D c b a ....>>>>>>>> 6. ()15+x n 展开式的系数和为a x n n ,()572+展开式的系数和为 b a b a b n n n n n n ,则lim →∞-+234等于( ) A B C D ....- --12131 71 7.椭圆 x y M 22 4924 1+=上有一点,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 F MF MF MF F 121212、,若,则⊥?的面积是( ) A. 96 B. 48 C. 24 D. 12 8. 已知椭圆x y t 22 1221 1+-=()的一条准线的方程为y =8,则实数t 的值为( ) A. 7和-7 B. 4和12 C. 1和15 D. 0 9. 函数y x x x =+2sin (sin cos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k k k Z B k k k Z C k k k Z D k k k Z .[].[].[].[]28278 27821588 58 3878 ππππ ππππππ ππ ππππ-+∈++∈-+ ∈+ +∈,,,, 10.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1111中,M 是棱DD 1的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P 为棱A B 11上任意一点,则直线OP 与直线AM 所成的角( ) A. 是π4 B. 是π 3 C. 是π 2 D. 与P 点位置有关 1 A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六个点O(0,0)、A(1,2)、B(-1,-2)、C(2,4)、D(-2,-1)、E(2,1)可以确定不同的三角形共有( )

高考理科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考理科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1至2页,第Ⅱ卷 (非选择题)3至4页,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2 {1,0,1,2,3,4},{|,}A B y y x x A =-==∈,则A B =I (A){0,1,2} (B){0,1,4} (C){1,0,1,2}- (D){1,0,1,4}- 2. 已知复数1 1i z = +,则||z = (A) 2 (B)1 (D)2 3. 设函数()f x 为奇函数,当0x >时,2 ()2,f x x =-则((1))f f = (A)1- (B)2- (C)1 (D)2 4. 已知单位向量12,e e 的夹角为 2π 3 ,则122e e -= (A)3 (B)7 5. 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渐近线方程为3y x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B) 3 (C)10 (D)10 9 6. 在等比数列{}n a 中,10,a >则“41a a <”是“53a a <”的

2019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网络版部分) 专业:行政管理本 科目:【社会学概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题干】简述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答案】 (1)社会变革的需要;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4)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考点】社会学的创立 37.【题干】简述中国人口问题 【答案】 1.人口素质问题。 2.人口流动迅猛。

3.人口分布失衡。 4.人口老龄化加速。 5.人口性别失衡。 【考点】社会的基本要素 38.【题干】简述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答案】 (1)结构功能主义分析: 功能主义者强调家庭的功能——社会化、情感支持和相互陪伴、性规则及经济合作等对整个社会的福祉及平稳运行非常重要。 (2)社会冲突论: 同结构——功能论一样,社会冲突论将家庭看作是我们生活的中心。然而,冲突论强调,家庭中两性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家庭成员比另一些人从家庭中的获益要多。他们指出,家庭的历史,同样也是女性被男性统治的历史。这一视角指出了家庭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原因,而不是血缘关系如何有益于社会。冲突论者批判了父系继嗣制、男权制。 【考点】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39.【题干】简述社区的功能

【答案】 (1)经济生活功能:社区具有一套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通过生产或进口,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 (2)社会化功能: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 (3)社会控制功能:任何社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以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 (4)社会参与功能:社区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事务。 (5)社会保障功能:社区可以提供一套社会保障体系,以帮助社区中遇到问题、需要求助的社区成员,如社会救济。 【考点】社区的概念和功能 40.【题干】简述社会控制的特点 【答案】 (1)普遍性。 (2)规范性。 (3)多重性。

社会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社会学概论1 填空题 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_30-40_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_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_综合性_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_描述功能_、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8、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_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_初级群体_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_婚姻_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_社会成员_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_农村_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_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 三、辨析题 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第12页 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 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 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 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 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 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 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 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 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2020最新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理科数学

2020年高考虽然延迟,但是练习一定要跟上,加油!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 卷1至3页,第Ⅱ卷4至9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交回. 第I 卷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第Ⅱ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所选答案填在第二卷的答题卡处,不能 答在第I 卷上.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P (A + B ) = P ( A ) + P ( B ) 24R S π=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 A · B ) = P ( A ) · P ( B )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球的体积公式 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3 3 4R V π=

次的概率 k n k k n n P P C k P --=)1()( 其中 R 表示球 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中四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R ,集合)(},02 1 |{},1|{N M C x x x N x x M U I 则≥-+=≥= ( ) A .{x |x <2} B .{x |x ≤2} C .{x |-10时,f (x )=x -1,那 么不等式f (x )<2 1的解集是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pdf

六大注意 1 考生需自己粘贴答题卡的条形码 考生需在监考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贴本人的试卷条形码。粘贴前,注意核对一下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是否有误,如果有误,立即举手报告。如果无误,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万一粘贴不理想,也不要撕下来重贴。只要条形码信息无误,正确填写了本人的考生号、考场号及座位号,评卷分数不受影响。 2 拿到试卷后先检查有无缺张、漏印等 拿到试卷后先检查试卷有无缺张、漏印、破损或字迹不清等情况,尽管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有,及时举手报告;如无异常情况,请用签字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写上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写好后,放下笔,等开考信号发出后再答题,如提前抢答,将按违纪处理。 3 注意保持答题卡的平整 填涂答题卡时,要注意保持答题卡的平整,不要折叠、弄脏或撕破,以免影响机器评阅。 若在考试时无意中污损答题卡确需换卡的,及时报告监考老师用备用卡解决,但耽误时间由本人负责。不管是哪种情况需启用新答题卡,新答题卡都不再粘贴条形码,但要在新答题卡上填涂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4 不能提前交卷离场 按照规定,在考试结束前,不允许考生交卷离场。如考生确因患病等原因无法坚持到考试结束,由监考老师报告主考,由主考根据情况按有关规定处理。 5 不要把文具带出考场 考试结束,停止答题,把试卷整理好。然后将答题卡放在最上面,接着是试卷、草稿纸。不得把答题卡、试卷、草稿纸带出考场,试卷全部收齐后才能离场。请把文具整理好,放在座次标签旁以便后面考试使用,不得把文具带走。 6 外语听力有试听环 外语考试14:40入场完毕,听力采用CD播放。14:50开始听力试听,试听结束时,会有“试听到此结束”的提示。听力部分考试结束时,将会有“听力部分到此结束”的提示。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可以 开始做其他部分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一)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和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C.《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 B )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 会学》一书( 1902 年)。 B 章太炎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C 孔德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C 斯宾塞 5、严复将斯宾塞的( C)译作〈〈群学肄言〉〉。C 社会学研究 6、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 D ),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 美 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 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 9、 1913 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 上海浸洗学院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 享乐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D 继续 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D )D 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B 再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 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 C )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B )B、两人以上 18、(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19( 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 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21 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 B)。 B 、社会分工。。 22 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 B)。 B、韦伯。 23 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A、索罗金。 24 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 D) D、事实不平等。 26 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B) B 阶级分层。 27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 A 、等级制。 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 A ) A 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9 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B) B 滕尼斯 30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D) D 城乡协调发展 3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B 逆城市化 3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 C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33 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B、社

高考理科数学模拟题 含详解答案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模拟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要求的。 1.已知集合 2|2A x x x , |12B x x ,则 A . B A B .R B A C .A B D .B A 2.已知z 是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1z i ,则复数2 z z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若两个非零向量,a b 满足||2||2b a ,|2|3a b ,则,a b 的夹角是 A . 6 B .3 C .2 D . 4.记n S 为等差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555215,18S a S S ,则 343a a 的值为 A .21 B .24 C .27 D .30 5.执行右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1a ,2b ,则输出的n A .10 B .11 C .12 D .13 6.已知命题:p 关于x 的方程210x ax 没有实根;命题:q 0,20 x x a . 若“p ”和“p q ”都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第5题图 A .(,2)(1,) B .(2,1] C .(1,2) D. (1,) 7.某电商设计了一种红包,打开每个红包都会获得三种福卡(“和谐”、“爱国”、“敬业”)中的一种,若集齐三种卡片可获得奖励,小明现在有4个此类红包,则他获奖的概率为 A .38 B .58 C .49 D .79

2018年高三数学模拟卷及答案

高级中学高三数学(理科)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A={x ∈R||x|≤2},B={x ∈Z|x 2≤1},则A∩B=( ) A 、[﹣1,1] B 、[﹣2,2] C 、{﹣1,0,1} D 、{﹣2,﹣1,0,1,2}【答案】C 解:根据题意,|x|≤2?﹣2≤x≤2,则A={x ∈R||x|≤2}={x|﹣2≤x≤2}, x 2≤1?﹣1≤x≤1,则 B={x ∈Z|x 2≤1}={﹣1,0,1},则A ∩B={﹣1,0,1};故选:C . 2、若复数 31a i i -+(a ∈R ,i 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 ) A 、3 B 、﹣3 C 、0 D 、 【答案】A 解:∵ = 是纯虚数,则 ,解得:a=3.故选A . 3、命题“?x 0∈R , ”的否定是( ) A 、? x ∈R ,x 2﹣x ﹣1≤0 B 、? x ∈R ,x 2﹣x ﹣1>0 C 、? x 0∈R , D 、? x 0∈R , 【答案】A 解:因为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所以命题“?x 0∈R , ”的否定为:?x ∈R ,x 2﹣x ﹣ 1≤0.故选:A 4、《张丘建算经》卷上第22题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且从第2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若第一天织5尺布,现有一月(按30天计),共织390尺布”,则该女最后一天织多少尺布?( ) A 、18 B 、20 C 、21 D 、25 【答案】C 解:设公差为d ,由题意可得:前30项和S 30=390=30×5+ d ,解得d= . ∴最后一天织的布 的尺数等于5+29d=5+29× =21.故选:C . 5、已知二项式 43x x ? - ? ?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32,则a=( ) A 、8 B 、﹣8 C 、2 D 、﹣2【答案】D 解:二项式(x ﹣ )4的展开式的通项为T r+1=(﹣a )r C 4r x 4﹣ r ,令4﹣ =0,解得r=3,∴(﹣a ) 3 C 43=32,∴a=﹣2,故选:D 6、函数y=lncosx (﹣ <x < )的大致图象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在(0, )上,t=cosx 是减函数,y=lncosx 是减函数,且函数值y <0, 故排除B 、C ; 在(﹣ ,0)上,t=cosx 是增函数,y=lncosx 是增函数,且函数值y <0,故排除D ,故选:A .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2019年吉林单招理科数学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doc

2019年吉林单招理科数学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复数z满足方程错误!未指定书签。=﹣i(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已知集合A={x|x2+x﹣2<0},集合B={x|(x+2)(3﹣x)>0},则(?RA)∩B等于()A.{x|1≤x<3} B.{x|2≤x<3} C.{x|﹣2<x<1} D.{x|﹣2<x≤﹣1或2≤x<3} 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A.f(x)=错误!未指定书签。B.f(x)=错误!未指定书签。C.f(x)=2﹣x﹣2x D.f (x)=﹣tanx 4.已知“x>2”是“x2>a(a∈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是() A.(﹣∞,4)B.(4,+∞)C.(0,4] D.(﹣∞,4] 5.已知角α是第二象限角,直线2x+(tanα)y+1=0的斜率为错误!未指定书签。,则cosα等于() A.错误!未指定书签。B.﹣错误!未指定书签。C.错误!未指定书签。D.﹣错误!未指定书签。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的值为8,则输出s的值为() 错误!未指定书签。 A.16 B.8 C.4 D.2 7.(错误!未指定书签。﹣错误!未指定书签。)8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A.﹣112 B.112 C.56 D.﹣56 8.在△ABC中,∠A=60°,AC=3,面积为错误!未指定书签。,那么BC的长度为()A.错误!未指定书签。B.3 C.2错误!未指定书签。D.错误!未指定书签。 9.记曲线y=错误!未指定书签。与x轴所围成的区域为D,若曲线y=ax(x﹣2)(a<0)把D的面积均分为两等份,则a的值为() A.﹣错误!未指定书签。B.﹣错误!未指定书签。C.﹣错误!未指定书签。D.﹣错误!未指定书签。 10.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大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测试,得分(十分制)如图所示,假设得分的中位数为me,众数为m0,平均值为错误!未指定书签。,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A.me=m0=错误!未指定书签。B.me=m0<错误!未指定书签。C.me<m0<错误!未指定书签。D.m0<me<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5的球O的球面上,且AB=6,BC=2错误!未指定书签。,则棱锥O﹣ABCD的侧面积为() A.20+8错误!未指定书签。B.44 C.20错误!未指定书签。D.46 12.函数f(x)=2sin(2x+错误!未指定书签。+φ)(|φ|<错误!未指定书签。)的图象向左平移错误!未指定书签。个单位后关于y轴对称,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A.错误!未指定书签。是奇函数B.错误!未指定书签。为f(x)的一个对称中心 C.f(x)在错误!未指定书签。上单调递增D.f(x)在(0,错误!未指定书签。)上单

2020年高三数学 高考模拟题(试卷)带答案

伽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数学(国语班)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 ___ __ ___ 考场号:______座位号:__ 班级:高三( )班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 ,则集合 ( ) A. B. C. D. 1、【解析】 根据题意,集合,且 , 所以 ,故选B . 2、设复数满足,则 ( ) A . B. C. D. 2、【答案】A 3、已知函数,若,则 ( ) A. B. C. 或 D. 0 3、【解析】 由函数的解析式可知,当时,令,解得; 当时,令,解得(舍去), 综上若,则,故选D . 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1 4、【解析】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 腰长为1,高为2的三棱锥,故其体积为, 故选A. 5、某校高二年级名学生参加数学调研测试成绩(满分120分) 分布直方图如右。已知分数在100110的学生有21人,则 A. B. C. D. 5、【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分数在100110的频率为, 根据,可得.选B . 6、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值是,则的值可以为( ) A. 2014 B. 2015 C. 2016 D. 2017 6、【解析】①,;②,;③,;④,;, 故必为的整数倍. 故选C. 7、设等比数列的公比,前n 项和为,则 ( ) A. 2 B. 4 C. D. 7、【解析】由题 ,故选C . 8、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A. 5 B. -5 C. D. 8、【解析】 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为, 由,解得 ,所以 的最小值为 , 故选B . 9、的常数项为 A. 28 B. 56 C. 112 D. 224 9、【解析】的二项展开通项公式为.令,即.常数项为, 故选C . ()327,1 { 1ln ,1x x f x x x --<=?? ≥ ??? ()1f m =m =1e e 1 e e 1m <3271m --=0m =1m ≥1ln 1m ?? = ? ?? 1m e =()1f m =0m =13122 3 111112323 V =????={}n a 2q =n S 4 2 S a =15217 2 ()44211512 S q a q q -==-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