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三第1课时平抛、圆周和天体的运动

专题三第1课时平抛、圆周和天体的运动

高一物理下学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测考试卷

高一下学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测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60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曲线运动的说确的是( )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作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2、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始终为5m/s ,在流速为3m/s 的河中航行,则河岸上的人能看到船的实际航速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B .3m/s C .8m/s D .9m/s 3、某物体在一个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向西运动,当它受到一个向南的恒定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将是( ) A .直线运动且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 .曲线运动,但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不变,是匀变速运动 C .曲线运动,但加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D .曲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和大小均改变,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4、一种玩具的结构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铁圈环的半径 cm R 20=,环上有一个穿孔的小球m ,仅能沿环作无摩擦滑动,如果圆环绕着通过环心的竖直轴21O O 以s rad /10的角速度旋转,(g 取2/10s m )则小球相对环静止时与环心O 的连线与21O O 的夹角θ可能是( ) A .30° B .45° C .53° D .60° 5、设地球半径为R ,a 为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的一个物体,b 为一颗近地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 为地球的一颗同步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 .下列说确的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圆周运动和天体运动专题练习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圆周运动和天体运动专题练习 班级姓名座号 1.自行车和人的总质量为m,在一水平地面运动,若自行车以速度v转过半径为R的弯道,自行车的倾角应多大?自行车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2.(14分)一颗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人造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2R (R为地球半径),卫星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已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1)求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 (2)若某时刻卫星通过赤道上某建筑物的正上方,求它下次通过该建筑物上方需要的时间。 3.如图所示,火箭内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起动后,以加速度g/2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起动前压力的 17/18,已知地球半径为R,求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g为地面附近的重 力加速度)

4.(14分)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神六”返回舱缓缓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意味着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入新阶段。两位宇航员在离地高度为h的圆轨道运行了t时间,请问在这段时间内“神六”绕地球多少圈?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5.(18分)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完成下面实验:在一固定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内部最低点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当施加给小球一瞬间水平冲量I时,刚好能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月球的 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 (1)若在月球表面上发射一颗环月卫星,所需最小发射速度为多大? (2)轨道半径为2R的环月卫星周期为多大? 6.人类选择登陆火星的时间在6万年以来火星距地球最近的一次,这时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仅有5.58×107km。登陆前火星车在距火星表面H高处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绕行n圈的时间为t,已知火星半径为R,真空中的光速为c=3.00×108m/s。 求: (1)火星车登陆后不断向地球发送所拍摄的照片,照片由火星传送到地球需要多长时间? (2)若假设地球、火星绕太阳公转均为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分别为T地和T火,试证明:T地

物理必修二天体运动各类问题

天体运动中的几个“另类”问题 江苏省靖江市季市中学范晓波 天体运动部分的绝大多数问题,解决的原理及方法比较单一,处理的基本思路是:将天体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方程,向心加速度按涉及的运动学量选择相应的展开形式。 如有必要,可结合黄金代换式简化运算过程。不过,还有几类问题仅依靠 基本思路和方法,会让人感觉力不从心,甚至就算找出了结果但仍心存疑惑,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理解它们的本质,把握解决的关键,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一、变轨问题 例:某人造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 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后来变为,以、 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线速度大小,、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 A.,, B.,, C.,, D.,, 分析:空气阻力作用下,卫星的运行速度首先减小,速度减小后的卫星不能继续沿原轨 道运动,由于而要作近(向)心运动,直到向心力再次供需平衡,即,卫星又做稳定的圆周运动。

如图,近(向)心运动过程中万有引力方向与卫星运动方向不垂直,会让卫星加速,速度增大(从能量角度看,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卫星动能增加,速度增大),且增加的数 值超过原先减少的数值。所以、,又由可知。 解:应选C选项。 说明:本题如果只注意到空气阻力使卫星速度减小的过程,很容易错选B选项,因此,分析问题一定要全面,切忌盲目下结论。 卫星从椭圆轨道变到圆轨道或从圆轨道变到椭圆轨道是卫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卫星定轨和返回都要用到这个技术。 以卫星从椭圆远点变到圆轨道为例加以分析:如图,在轨道远点,万有引力, 要使卫星改做圆周运动,必须满足和,而在远点明显成立,所以 只需增大速度,让速度增大到成立即可,这个任务由卫星自带的推进器完成。“神舟”飞船就是通过这种技术变轨的,地球同步卫星也是通过这种技术定点于同步轨道上的。 二、双星问题 例: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的行星称为双星。它们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间距保持不变,并沿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双星间距为,质量分别为和,试计算:(1)双星的轨道半径;(2)双星的运行周期;(3)双星的线 速度。 分析:双星系统中,两颗星球绕同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两者始终与圆心共线,相同时间内转过相同的角度,即角速度相等,则周期也相等。但两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不相等。

(完整版)天体运动总结

天体运动 总结 一、处理天体运动的基本思路 1.利用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天体的运动遵循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G Mm r 2=ma ,其中a =v 2r =ω2r =(2π T )2r ,该组公式可称为“天上”公式. 2.利用天体表面的物体的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来求解,即G Mm R 2=m g ,gR2=GM ,该公式通常被称为黄金代 换式.该式可称为“人间”公式. 合起来称为“天上人间”公式. 二、对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此比值的大小只与有关,在不 同的星系中,此比值是不同的.(R 3 T 2=k ) 1.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了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但有一个共同的焦点. 2.行星靠近太阳的过程中都是向心运动,速度增加,在近日点速度最大;行星远离太阳的时候都是离心运动,速度减小,在远日点速度最小. 3.开普勒第三定律的表达式为a 3 T 2=k ,其中a 是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 是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k 是一个常量,与行星无关但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三、开普勒三定律的应用 1.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转,也适用于卫星绕地球的运转. 2.表达式a 3 T 2=k 中的常数k 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如研究行星绕太阳运动时, 常数k 只与太 阳的质量有关,研究卫星绕地球运动时,常数k 只与地球的质量有关. 四、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1.模型简化:行星以太阳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做匀速圆周运一、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2.万有引力的三个特性 (1)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太阳与行星、地球与月球之间,宇宙间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2)相互性: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3)宏观性:地面上的一般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与其他力比较可忽略不计,但在质量巨大的天体之间或天体与其附近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天体运动_规律

确定研究对象解题 -----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题型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是第五章曲线运动在天体运动学的运用与升华,本章知识点较多,研究对象多,导致学生掌握困难。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只要指导好学生认清楚题目的研究对象,就能突破学生在学习,解题中无从下手或者下手就错的现象。 本章按照研究对象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放在极地的物体;b,赤道上的物体;c,近地卫星(过赤道的,过极地的,一般的);d,同步卫星;e,一般卫星(月亮);f,双星a,放在极地的物体 放在极地的物体只受万有引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它的受力如图所示,它的运动状态相对于地球来说是静止的,所以受力平衡。有因为物体所受的重力就 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所有又有 即 把本公式化简就可以得到万能代换公式 b,放在赤道的物体 放在赤道的物体,跟地面保持相对静止,但是它随地球一起自转,所以它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力如图所示,它受到的合外力应该提供向心力。 有 其中,所以 说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外一个分力就是用来提供向心力了。在不是赤道和极地的位置,万有引力是指向球心的,而所需要的向心力指向圆心(并不重合),所以我们说重力是竖直向下的,而不能说重力也是指向球心的。考虑实际情况,在地球上,因为向心加速度过小只有a=0.034m/s2,所以有时候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有些自转比较快的星球上,这个向心加速度就不可以忽略了。 c,近地卫星 近地卫星首先是一个卫星,那么它肯定在做匀速圆周运动, 而且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有公式 这个公式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近地卫星它的高度很低所以可以忽略,那么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就等于地球的半径。它的运动轨迹的圆心是地球的球心,所以它可能好几种情况,一是在赤道上空,二是过极地,三是一般的情况。又因为万能公式,所以又可以得到

自主招生培训——圆周运动与天体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和天体运动 1,证明: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球体内任一质点的万有引力为零。 2,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3,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 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由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再由停泊轨道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开始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月球进行探测,其奔月路线简化后如图所示。 ?卫星从停泊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速度应增加还是减小? ?若月球半径为R,卫星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月球表面 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试求:卫星在 工作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和周期。 ?速度应增加(2分) ?由向心力公式得:(2分)

得:(2分) 由周期公式得:T==(2分) 4,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设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1、r2,角速度分别为 w1,w2。根据题意有 w1=w2 ① r1+r2=r ②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③ ④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⑤ 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知 ⑥ 联立③⑤⑥式解得

(完整版)天体运动中的追及相遇问题

天体运动中的追及相遇问题 信阳高中 陈庆威 2013.09.17 在天体运动的问题中,我们常遇到一些这样的问题。比如, A 、B 两物体都 绕同一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某时刻 A 、B 相距最近,问 A 、B 下一次相距最近或 最远需要多少时间,或“至少”需要多少时间等问题。 而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和我们在直线运动中同一轨道上的追及相遇问题在 思维有上一些相似的地方, 即必须找出各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 但它也有其自身 特点。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即当天体速度增加或减少时, 对应的圆周轨道就 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天体不可能在同一轨道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追及或相 遇。天体运动的追及相遇问题中往往还因伴随着多解问题而变得更加复杂, 成为 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 而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就要找好角度、 角速度和时间等 物理量的关系。 、追及问题 【例 1】如图 1所示,有 A 、B 两颗行星绕同一颗恒星 M 做圆周运动,旋转方向相 同, A 行星的周期为 T 1,B 行星的周期为 T 2,在某一时刻两行星相距最近,则 ①经过多长时间,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 ②经过多长时间,两行星第一次相距最远? 有达到一周,但是要它们的相距最近,只有 A 、B 行星和恒星 M 的连线再次在一 条直线上,且 A 、B 在同侧,从角度上看,在相同时间内, A 比 B 多转了2π; 如 解析:A 、B 两颗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B 还没

果 A 、B 在异侧,则它们相距最远,从角度上看,在相同时间内, A 比 B 多转了 距最远的时间 t 2,由 。如果在问题中把“再次” 或“第一次”这样的词去掉,那么就变成了多解性问题。 【例 2】 如图 2,地球和某行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地球的轨道半径为 R ,运转周期为 T 。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 线的夹角叫地球对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已知该行星的最大视角为θ, 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 是地球上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 若某时 刻该行星正好处于最佳观察期, 问该行星下一次处于最佳观察期至少需经历多长 时间? 解析: 由题意可得行星的轨道半径 r Rsin 设行星绕太阳的运行周期为 T / ,由开普勒大三定律有: 二、相遇问题 【例 3】设地球质量为 M ,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有一质量为 m 的飞船由静止 开始从 P 点沿PD 方向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年后在 D 点飞船掠过地 球上空,再过 3个月又在 Q 处掠过地球上空,如图 4所示(图中“ S ”表示太阳) 根据以上条件, 求地球与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 π。所以再次相距最近的时间 太阳 R 3 T 2 3 T r 2 ,得:T T sin 3 绕向相同, 行星的角速度比地球大,行星相对地球 2 2 (1 sin 3 ) 行星 视角 地球 图2 T T sin 3 某时刻该行星正好处于 最佳观察期, 刚看到;二是马上看不到 , 如图 3 所示。 观察期至少需经历时间分别为 有两种情况: 到下一次处于最佳 两者都顺时针运转: t 1 2 ) sin 3 ?T 3 2 (1 sin 3 ) 两者都逆时针运转: t 2 ( 2 ) sin 3 ?T 2 (1 sin 3 ) 太阳 行星 θθ 地球 图3 t 1, ;第一次相

圆周运动与天体运动

冲刺2010·名师易错点睛·物理 圆周运动与天体运动 7】 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 ) A .飞船的轨道半径 B .飞船的的运行速度 C .飞船的运行周期 D .行星的质量 【答案】 C 【8】 某同学在物理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下: 地球半径R=6400km ,月球半径r=1740km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0=9.80m/s 2,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1.56m/s 2,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v=1km/s , 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时间为T=27.3天 光速c=2.998×105km/s , 1969年8月1日第一次用激光器向位于天顶的月球表面发射出激光光束,经过约t=2.565s 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利用上述数据可算出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 ,则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利用激光束的反射2 t c s ?=来算 B .利用月球运动的线速度、周期关系T r R s v )(2++= π来算 C .利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及月球运动的线速度关系r R s v m m ++= 20g 月月来算 D .利用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及月球运动周期关系 )(422 r R s T m g m ++='π月月来算 【答案】 AB 【解析】 激光束在地月之间往返的距离为ct ,故A 选项正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半径为s+R+r ,则月球的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为T r R s v )(2++=π,B 正确;月球所受的向心力不等于月球质量乘以地面的重力加速度,C 错误;D 中月球质量乘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和天体运动试卷(含答案)和答案

圆周运动试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方向永远与加速度方向垂直,且速率不变 B、它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C、它是匀变速运动 D、它是受力恒定的运动 2、汽车以10m/s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对地面的压力为20000N,当该汽车以同样速率驶过半径为20m的凸形桥顶时,汽车对桥的压力为 A、10000N B、1000N C、20000N D、2000N 3、如图,光滑水平圆盘中心O有一小孔,用细线穿过小孔, 两端各系A,B两小球,已知B球的质量为2Kg,并做匀速 圆周运动,其半径为20cm,线速度为5m/s,则A的重力为 A、250N B、2.5N C、125N D、1.25N 4、如图O1 ,O2是皮带传动的两轮,O1半径是O2的2倍,O1上的C 点到轴心的距离为O2半径的1/2则 A、VA:VB=2:1B、aA:aB=1:2 C、VA:VC=1:2D、aA:aC=2:1 5、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大小不变,方向变化B.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C.大小、方向都变化D.大小、方向都不变 6、如图所示,一人骑自行车以速度V通过一半圆形的拱 桥顶端时,关于人和自行车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和自行车的向心力就是它们受的重力 B、人和自行车的向心力是它们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圆心 C、人和自行车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人和自行车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7、假设地球自转加快,则仍静止在赤道附近的物体变大的物理量是 A、地球的万有引力 B、自转所需向心力 C、地面的支持力 D、重力 8、在一段半径为R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μ倍,则汽车拐弯时的安全速度是 9、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为a,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圆周运动与天体运动

冲刺2011·名师易错点睛·物理 圆周运动与天体运动 【1】“嫦娥奔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一梦想会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逐步变成现实,假想嫦娥号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周期为T。飞船在月球上着陆后,自动机器人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m的仪器重力为P。已知引力常数为G,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1).月球的半径 (2).月球的质量 (3).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4).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5). 月球的平均密度 (6). 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A、(1)(2)(3)(6) B、(1)(2)(3)(4)(5) C、(1)(2)(3)(5) D、(2)(3)(4)(5) 【2】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1慢慢变到r2,用E k1、E 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 A.r1<r2, E k1<E k2B.r1>r2, E k1<E k2 C.r1>r2, E k1>E k2D.r1<r2, E k1>E k2 【答案】 B【解析】当卫星受到阻力作用后,其总机械能要减小,卫星必定只能降至低

轨道上飞行,故r 减小。由r GM V 可知,V 要增大,动能、角速度也要增大。可见只有B 选项正确 【易错点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天体运动、向心力公式综合运用 【3】如图2-9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小球a 、b 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 v a 和v b 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 a 和t b 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 点。若不计 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a >t b ,v a <v b B .t a >t b ,v a >v b C .t a <t b ,v a <v b D .t a <t b ,v a >v b 【4】如图甲所示,汽车在一段弯曲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关于它受到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的示意图如图乙,下列可能正确的是(图中F 为地面对其的静摩擦力,f 为它行驶时所受的阻力)( ) 【答案】C v a v b 图2-9

2013曲线运动与天体运动

曲线运动 1. (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II第21题)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 c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 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车速只要低于v 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车速虽然高于v 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 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 v0的值变小 2. (2013高考安徽理综第18题)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0.28m3/min,水离 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m/s,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度,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A.28.8m,1.12×10-2m3 B. 28.8m,0.672m3 C. 38.4m,1.29×10-2m3 D. 38.4m,0.776m3 3.(2013高考上海物理第19题)如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时释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已知A点高度为h,山 坡倾角为θ,由此可算出 (A)轰炸机的飞行高度(B)轰炸机的飞行速度 (C)炸弹的飞行时间(D)炸弹投出时的动能 4.(2013高考江苏物理第7题)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 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气阻力 不计,则 (A)B的加速度比A的大(B)B的飞行时间比A的长 (C)B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在最高点的大(D)B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 在落地时的大 5.(2013高考江苏物理第2题) 如图所示,“旋转秋千装置中的两 个座椅A、B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 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速度比B的大(B)A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最全讲义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讲义 [本章要点综述] 1.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3 2r k T = (K 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2.万有引力定律: 12 2m r F G m =? 万 (1)赤道上万有引力:F mg F mg ma =+=+引向向 (g a 向和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2)两极上的万有引力:F mg =引 3.忽略地球自转,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2 2 GMm mg GM gR R =?=(黄金代换) 4.距离地球表面高为h 的重力加速度: () ()() 2 2 2 GMm GM mg GM g R h g R h R h '''=?=+?= ++ 5.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 G M m F F r ==万向 (1) 22 GMm GM ma a r r =?= (轨道处的向心加速度a 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g 轨) (2)22Mm v G m r r =得 ∴r 越大,v 22 GMm v GM m v r r r =?= (3)由22Mm G m r r ω=得 ∴r 越大,ω 2 23 GMm GM m r r r ωω=?= (4)由 2224Mm G m r r T π=得 ∴r 越大,T 2 23224GMm r m r T r T GM ππ?? =?= ??? 6.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方法1:2 2gR GM gR M G =?= (已知R 和g ) 方法2:2GM v r v M r G =?= (已知卫星的V 与r ) 方法3:233GM r M r G ωω=?= (已知卫星的ω与r )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和天体运动试题和答案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和天体运动试题和答案

圆周运动试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方向永远与加速度方向垂直,且速率不变 B、它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C、它是匀变速运动 D、它是受力恒定的运动 2、汽车以10m/s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对地面的压力为20000N,当该汽车以同样速率驶过半径为20m的凸形桥顶时,汽车对桥的压力为 A、10000N B、1000N C、20000N D、2000N 3、如图,光滑水平圆盘中心O有一小孔,用细线穿过小孔,两端各系A,B两小球,已知B球的质量为2Kg,并做匀速圆周运 2

动,其半径为20cm,线速度为 5m/s,则A的重力为 A、250N B、2.5N C、125N D、 1.25N 4、如图O1 ,O2是皮带传动的两轮,O1半径是O2的2倍,O1上的C 点到轴心的距离为O2半径 的1/2则 A、VA:VB=2:1B、aA:aB=1:2 C、V A:V C =1:2D、a A :a C =2:1 5、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小不变,方向变化B.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C.大小、方向都变化 D.大小、方向都不变 3

6、如图所示,一人骑自行车以速度V通过一半圆形的拱桥顶端时,关于人和自行车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和自行车的向心力就是它们受的重力 B、人和自行车的向心力是它们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圆心 C、人和自行车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人和自行车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7、假设地球自转加快,则仍静止在赤道附近的物体变大的物理量是 A、地球的万有引力 B、自转所需向心力 C、地面的支持力 D、重力 8、在一段半径为R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 已 知 4

天体运动高考真题(高考复习一遍过)

天 体运动 1.(2017·北京理综)利用引力常量G 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 .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D 本题考查天体运动.已知地球半径R 和重力加速度g ,则mg =G M 地m R 2,所以M 地=gR 2G ,可求M 地;近地卫星做圆周运动,G M 地m R 2=m v 2R ,T =2πR v ,可解 得M 地=v 2R G =v 2T 2πG ,已知v 、T 可求M 地;对于月球:G M 地·m r 2=m 4π2 T 2月 r ,则M 地=4π2r 3 GT 2月 ,已知r 、T 月可求M 地;同理,对地球绕太阳的圆周运动,只可求出太阳质量M 太,故此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 项. 2.(多选)2016年4月6日1时38分,我国首颗微 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进入近百万米预定轨道,开始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 大约能围绕地球转200圈,如图所示.实践十号卫星的 微重力水平可达到地球表面重力的10-6g ,实践十号将在太空中完成19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力争取得重大科学成果.以下关于实践十号卫星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实践十号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 B .实践十号卫星的环绕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在实践十号卫星内进行的19项科学实验都是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完成的 D .实践十号卫星运行中因受微薄空气阻力,需定期点火加速调整轨道 BD 实践十号卫星的周期T =15×24200 h =1.8 h ,不是地球同步卫星,所以

物理必修二天体运动各类问题

天体运动中的几个“另类”问题 天体运动部分的绝大多数问题,解决的原理及方法比较单一,处理的基本思路是:将天体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方程,向心加速度按涉及的运动学量选择相应的展开形式。 如有必要,可结合黄金代换式简化运算过程。不过,还有几类问题仅依靠基本思路和方法,会让人感觉力不从心,甚至就算找出了结果但仍心存疑惑,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理解它们的本质,把握解决的关键,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一、变轨问题 例:某人造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后来变为,以、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线速度大小,、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 A.,, B.,, C.,, D.,, 分析:空气阻力作用下,卫星的运行速度首先减小,速度减小后的卫星不能继续沿原轨道运动,由于而要作近(向)心运动,直到向心力再次供需平衡,即,卫星又做稳定的圆周运动。

如图,近(向)心运动过程中万有引力方向与卫星运动方向不垂直,会让卫星加速,速度增大(从能量角度看,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卫星动能增加,速度增大),且增加 的数值超过原先减少的数值。所以、,又由可知。 解:应选C选项。 说明:本题如果只注意到空气阻力使卫星速度减小的过程,很容易错选B选项,因此,分析问题一定要全面,切忌盲目下结论。 卫星从椭圆轨道变到圆轨道或从圆轨道变到椭圆轨道是卫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卫星定轨和返回都要用到这个技术。 以卫星从椭圆远点变到圆轨道为例加以分析:如图,在轨道远点,万有引力 ,要使卫星改做圆周运动,必须满足和,而在远点明 显成立,所以只需增大速度,让速度增大到成立即可,这个任务由卫星自带的推进器完成。“神舟”飞船就是通过这种技术变轨的,地球同步卫星也是通过这种技术定点于同步轨道上的。 二、双星问题 例: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的行星称为双星。它们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间距保持不变,并沿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双星间距为,质量分别为和,试计算:(1)双星的轨道半径;(2)双星的运行周期;(3)双星 的线速度。 分析:双星系统中,两颗星球绕同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两者始终与圆心共线,相同时间内转过相同的角度,即角速度相等,则周期也相等。但两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不相等。

圆周运动 天体运动

第6讲 圆周运动 天体运动 一、核心考点 1、圆周运动: (1)描述:r v r a r v T t T r t s v n 2 2,2,2===?=??==??=ωωπθωπ (2)性质:向心力的方向变,所以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3)向心力:r v m F n 2 =,指向圆心,半径方向上的合力。效果力,只改变速度方向。 (4)应用思路:选对象,画圆找心,受力分析找向心力,列方程。 2、天体运动: (1)万有引力2 21r m m G F =,适用于质点。 (2)基本思路:天上绕——n F F =引;人间随——G F =引 (3)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s km R GM v R v m R Mm G /9.7/2 2==?=) (4)隐藏条件:地球自传与公转周期,表面g ;宇1;表面附近;同步卫星 二、核心自测 1、 A 、 B 和 C 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 ). A.A 、B 和C 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 、B 和C 三点的角速度相等 C.A 、B 的角速度比C 的大 D.C 的线速度比A 、B 的大 2、 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放着一枚硬币,当转台匀速转动时,硬币没有滑动,关于这种情况下硬币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和台面的支持力 B.受重力、台面的支持力和向心力 C.受重力、台面的支持力、向心力和静摩擦力 D.受重力、台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 3、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A 、B ,用长L =0.8 m 的细绳悬于以v =4 m/s 向左匀速运动的小车顶部,两球与小车前后壁接触.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此时悬线中张力之比F A ∶F B 为(g =10 m/s 2 )( ). A .1∶1 B .1∶2 C .1∶3 D .1∶4 4、苹果自由落向地面时加速度的大小为g ,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 ). A.g B.12g C.14 g D .无法确定 5、北京飞控中心对“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进行测试,确保满足交会对接要求,在“神舟八号”发射之前20天,北京飞控中心将通过3至4次轨道控制,对“天宫一号”进行轨道相位调整,使其进入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八号”到来,要使“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并最终实施对接,“神舟八号”为了追上“天宫一号”( ). A.应从较低轨道上加速 B.应从较高轨道上加速 C.应在从同空间站同一轨道上加速 D.无论在什么轨道上只要加速就行 三、核心题型 题型1 在传动装置中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例1、如图所示是自行车 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r 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 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 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A.πnr 1r 3r 2 B.πnr 2r 3r 1 C.2πnr 1r 3r 2 D.2πnr 2r 3r 1 点评:首先明确什么是不变的——同轴传动角速度不变,皮带或齿轮传动线速度不变。 题型2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例2、“飞车走壁”是一种传统的杂技艺术,

第3讲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一)——平抛、圆周和天体运动

第3讲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一) ——平抛、圆周和天体运动 1.(多选)(2012·新课标全国卷,15)如图1-3-1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图1-3-1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满足h=1 2gt 2,得t= 2h g可知A错,B 正确.在水平方向上x=v0t,即v0=x·g 2h,且由题图可知h b=h c>h a,x a>x b >x c,则D正确,C错误. 答案BD 2.(多选)(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21)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1-3-2所示,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 c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图1-3-2 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车速只要低于v 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车速虽然高于v 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 c的值变小 解析当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 c时,路面对汽车没有摩擦力,路面对汽车的支持

力与汽车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此时要求路面外侧高内侧低,选项A正确.当速度稍大于v c时,汽车有向外侧滑动的趋势,因而受到向内侧的摩擦力,当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车辆不会向外侧滑动,选项C正确.同样,速度稍小于v c时,车辆不会向内侧滑动,选项B错误.v c的大小只与路面的倾斜程度和转弯半径有关,与地面的粗糙程度无关,D错误. 答案AC 3.(多选)(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0)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迹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解析由v=GM r知两者的运行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轨道处 的稀薄大气会对天宫一号产生阻力,不加干预其轨道会缓慢降低,同时由于降低轨道,天宫一号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故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B、C正确;航天员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此时引力充当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D错误. 答案BC 4.(多选)(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20)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解析在卫星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减小,气

高中物理 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含答案)

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卫星运行规律 1 【浙江省2018年下半年选考】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是开拓了太空的全新领域。现有一艘远离星球在太空中直线飞行的宇宙飞船,为了测量自身质量,启动推进器,测出飞船在短时间Δt内速度的改变量为Δv,和飞船受到的推力F(其它星球对它的引力可忽略)。飞船在某次航行中,当它飞近一个孤立的星球时,飞船能以速度v,在离星球的较高轨道上绕星球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用G表示。则宇宙飞船和星球的质量分别是() 【答案】D 2 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 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1

2 已知星球M 的半径是星球N 的3倍,则( ) A .M 与N 的密度相等 B .Q 的质量是P 的3倍 C .Q 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 的4倍 D .Q 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 的4倍 【答案】AC 【解析】由a -x 图象可知,加速度沿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kx =ma ,变形式为:k a g x m =- ,该图象的斜率为k m -,纵轴截距为重力加速度g 。根据图象的纵轴截距可知,两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0033 1 M N a g g a ==;又因为在某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万有 引力相等,即2Mm G m g R ''=,即该星球的质量2 gR M G = ,又因为34π3M R ρ=,联立得34πg RG ρ=,故两星球的密度之比1 1 N M M N N M R g g R ρρ=?=,故A 正确;当 物体在弹簧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0的一瞬间,其所受弹力和重力二力 平衡,mg =kx ,即kx m g = ,结合a -x 图象可知,当物体P 和物体Q 分别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压缩量之比001 22 P Q x x x x ==,故物体P 和物体Q 的质量之比 1 6 N P P Q Q M g m x m x g =?=,故B 错误;物体P 和物体Q 分别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a =0)时,它们的动能最大,根据v 2=2ax ,结合a -x 图象面 积的物理意义可知,物体P 的最大速度满足2 00001 2332 P v a x a x =???=,物体Q 的最大速度满足2002Q v a x =,则两物体的最大动能之2k 2k 4 1 Q Q Q P P P E m v E m v = = ,C 正确;物体P 和物体Q 分别在弹簧上做简谐运动,由平衡位置(a =0)可知,物体P 和Q 振动的振幅A 分别为x 0和2x 0,即物体P 所在弹簧最大压缩量为2x 0,物体Q 所在弹簧最大压缩量为4x 0,则Q 下落过程中,弹簧最大压缩量时P 物体最大压缩量的2倍,D 错误。 3 (2019?全国II 卷?14) 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及天体运动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及天体运动试题及答案解析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圆周运动试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方向永远与加速度方向垂直,且速率不变 B、它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C、它是匀变速运动 D、它是受力恒定的运动 2、汽车以10m/s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对地面的压力为20000N,当该汽车以同样速率驶过半径为20m的凸形桥顶时,汽车对桥的压力为 A、10000N B、1000N C、20000N D、2000N 3、如图,光滑水平圆盘中心O有一小孔,用细线穿过小孔,两端各系A,B两小球,已知B球的质量为2Kg,并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为20cm,线速度为5m/s,则A的重力为 A、250N B、 C、125N D、 4、如图O1 ,O2是皮带传动的两轮,O1半径是O2的2倍,O1上的C 点到轴心的距离为O2半径的1/2则 A、VA:VB=2:1B、aA:aB=1:2 C、VA:VC=1:2D、aA:aC=2:1 5、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B.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C.大小、方向都变化D.大小、方向都不变

6、如图所示,一人骑自行车以速度V 通过一半圆形的拱桥顶端时,关于人和自行车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和自行车的向心力就是它们受的重力 B 、人和自行车的向心力是它们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圆心 C 、人和自行车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 、人和自行车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7、假设地球自转加快,则仍静止在赤道附近的物体变大的物理量是 A 、地球的万有引力 B 、自转所需向心力 C 、地面的支持力 D 、重力 8、在一段半径为R 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车重的μ倍,则汽 车拐弯 时的安全速度是 9、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 ,向心加速度为 a ,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 小球的角速度R a = ω B 、小球运动的周期a R T π2= C 、t 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aR t S = D 、t 时间内小球转过的角度a R t =? 10、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度v 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t 秒钟后物体落回手中,已知星球半径 为R,那么使物体不再落回星球表面,物体抛出时的速度至少为 11、假如一人造地球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A.根据公式V=r ω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